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中的情感目标忽略了,重文轻情的现象突出。本是一篇文情并茂、激情洋溢的文章,却被“字词句篇”分解得支离破碎,变成了寡情乏味的文字拼凑物,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往往漫不经心,更不用说用情去体会文本了。我们知道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可以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力、创造力,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的情感

导入语,是教师上课开始时所讲的与教学目标有关、能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即所谓“开场白”。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他说的是文章开头必须讲究落笔艺术,同样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语也该如此,要起到先声夺人、扣人心弦的作用,使学生涣散游离的心在短时间内能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好的导入语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曲,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

生的思维方向。教师精心设计、恰当地运用导入语,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故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导入语的设计,从而激发学生

的情感。

如《多一点宽容》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真实历史故事,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的张英,一日接到远在安徽桐城的一封家书,信上写着:他的邻居在圈院子时,把本应是张家的地界也给圈进去了,要张英想办法处理。张英只是拈须提笔写了28个字的一封回信: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阅信后顿悟,立即将好端端的院墙拆除并后退三尺。张英的邻居被他的惊人之举所感动,也将院墙推倒并后退了三尺。从此便有了千古流芳的“六尺巷”。1956年,毛主席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曾引用此诗。那时中国和苏联关系紧张,毛主席引用此诗,是希望双方采用和解的态度,来解决分歧冲突。张英的这封回信,将“宰相肚中能撑船”的俗语演绎到了极致。下面我们从“六尺巷”的故事中走出,走进课文《多一点宽容》

我们知道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以讲故事的方法导入课文,学生的注意力能快速集中,并创设悬念,使学生走进课文。所以生动的导语能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和情绪,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从而扣住学生的心弦,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故创设一堂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就为整堂课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发挥现代教学技术优势,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甚至动态演

示。在语文课堂上,这一功能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优势,运用录音、电子图片、动画、视频、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达到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增强文章感染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等目的。

由于时代的差异,学生对古典诗词容易产生隔膜。因此,在教古典诗词时,教师就可以较多地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

如教《春江花月夜》一课时,不失时机地在解读完课文后播放了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在音乐的旋律中再一次领会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如教《观沧海》时,就先请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观沧海》这首诗。接着播放这样的画面:秋天,高耸入云的山上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一位诗人登上山顶,居高临海,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我再开始这首诗的教学。学生因为了解了历史,感受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心境,因此在学习这首诗时,他们很快与诗产生了“亲近感”,与诗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能够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及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从这堂课的的教学中可以看出,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优势,可以使学生心入其境,文中所写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自然会叩

击学生心扉,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促使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受到情感熏陶。

三、进入角色,用课文情感点燃学习兴趣的火花

教师在教学中快速进入角色,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由、阔达的空间,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顺利地走进课文,找到与作者情感交融的契合点。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篇幅不过一千五百字,写的是每位学生的家长都做过或能做的小事,即年老的父亲送上学读书的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水果这样极其普通的事,用的是极其普通的字眼。但是,读起它,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现的那种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诚挚感情深深的打动,它为什么这样感人?它那催人泪下的力量从何而来?我们不难看出,作品来源于作者感情的诚挚真切。因为父亲当时正处在失业、典卖、借钱、奔丧这种祸不单行的境遇之中,尽管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还是一如既往地爱护自己的儿子。送别时,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桔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身下去”,“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吸,显出努力的样子。”费神劳碌的父亲在这种环境下给儿子留下特定形象——“背影”,凝聚着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作者感动得热泪潸然。与其说朱自清是用笔在写《背影》,倒不如说他是用灵魂,用眼泪凝就而成《背影》,饱含着强烈的感情。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对这些用心血凝成的滚烫文字无动于衷,那么就无法引导

学生神游于文章的意境中,体味文章的命题立意,诗篇布置和遣词造句,就会将一篇充满神韵的,血肉丰满的文章。若教师注重分解成字、词、句,篇进行教学,学生听起来会索然无味,误把名篇视为平庸之作。了解文章后还应回味静思,联系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感,融合作者的构思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要进入角色。这样无声文字可以变成老师口中有声语言,笔下优美的画卷,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使产生更高的求知欲。

了解文章后还应回味静思,联系自己的生活所见所感,融合作者的构思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要进入角色。这样无声文字可以变成老师口中有声语言,笔下优美的画卷,使老师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讲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也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产生更高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教师用情景进行教学,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注意给学生创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变枯燥为趣味、变负担为轻松、变遥远为现实,变抽象为形象,变高深为浅显。让我们的学生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有趣的事,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