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豆科牧草

合集下载

豆科牧草杂交实验报告

豆科牧草杂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豆科牧草的遗传规律,探讨豆科牧草杂交育种的方法;2. 研究豆科牧草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性状的遗传规律;3. 探索豆科牧草杂交育种在提高豆科牧草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等豆科牧草;2. 实验工具:剪刀、尺子、显微镜、杂交台、杂交夹、塑料袋等;3. 实验试剂:无菌水、酒精、氯化钠、氢氧化钠、碘液等。

三、实验方法1. 杂交亲本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紫花苜蓿和白三叶草作为亲本,如高产量、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等;2. 杂交操作:将亲本的花蕾套袋,待花蕾开放后,采用人工杂交法,将花粉授粉到另一亲本的花柱上;3. 杂交后代种植:将杂交后的种子播种,培育成幼苗,移栽至大田;4. 杂交后代性状观察:观察杂交后代的生长势、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性状;5. 杂交后代遗传分析: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杂交后代生长势观察:杂交后代的生长势普遍较好,植株高度、叶片数量等性状优于亲本;2. 杂交后代抗逆性观察:杂交后代的抗逆性较强,对干旱、盐碱等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好;3. 杂交后代产量观察:杂交后代的产量较高,部分杂交组合的产量超过亲本;4. 杂交后代品质观察:杂交后代的品质较好,蛋白质、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5. 杂交后代遗传分析: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发现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较为复杂,存在多个遗传位点,其中部分遗传位点与产量、品质等性状相关。

五、结论1. 豆科牧草杂交育种是提高豆科牧草产量、品质、抗逆性等性状的有效途径;2. 通过选择优良亲本,采用人工杂交法,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豆科牧草新品种;3. 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较为复杂,需要采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分析,以揭示杂交后代的遗传规律。

六、实验讨论1. 在豆科牧草杂交育种过程中,应注意亲本的选择,以提高杂交后代的优良性状;2. 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复杂,需要结合多种育种方法,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系统选择等,以提高育种效率;3. 豆科牧草杂交育种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品种适应性、栽培技术等因素,以提高杂交后代的推广应用价值。

牧草

牧草

根据瑞典植物学家林耐(Carl von Linne, 1707-1778)确立的双名法植物分类系统进行划分,栽培牧草可划分为三类:(1)豆科牧草,是栽培牧草中最重要的一类牧草,因富含氮素和钙质而在农牧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生产上应用最多的豆科牧草有紫花苜蓿、白花草木樨、沙打旺、红豆草、白三叶、红三叶、紫云英等;(2)禾本科牧草,占栽培牧草70%以上,是建立放牧刈草兼用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的主要牧草。

目前利用较多的禾本科牧草有无芒雀麦、披碱草、老芒麦、冰草、羊草、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茅、苏丹草及玉米、高粱等。

(3)其他科牧草,如菊科的苦荬菜和串叶松香草、苋科的千穗谷和籽粒苋、紫草科的聚合草、蓼科的酸模等。

以下主要介绍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生长发育。

1、栽培种与野生种在适应性和外部性状方面存在哪些差异1)株体及各器官变大2)可利用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变大3)生育期和成熟期变得整齐集中4)种子休眠性减弱或缩短5)防护功能减弱6)自行传播繁衍的功能减弱7)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变窄1、牧草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主要有哪些一株完整的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花、果、种子六大部分。

植株的各个部分称为器官,各个器官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如根纵横延伸,适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株,向其他器官输送养分和水分;叶平展,以充分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花色不同,其鲜艳程度也各异,以吸引昆虫传粉授粉,等等。

其中,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

它们是植物产生花、果、种子的基础。

花、果、种子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2、牧草根的主要生理功能固定和支撑的作用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贮藏养分的作用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3、牧草果实的主要生理功能保护种子传播种子提供营养4、牧草生长发育的特点顺序性和周期性(从种子萌发至新的种子成熟称为一个生长周期。

)重叠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曲线呈“S”形5、牧草引种的工作程序(1)制定引种目标(2)收集引种材料(3)引种试验a. 同一地区内不同地方间的引种试验b. 不同地域间的引种试验第一步,小区观察试验;第二步,品种比较试验。

其他豆科牧草——其中之一银合欢 (1)1

其他豆科牧草——其中之一银合欢 (1)1

银合欢的种子
注 意 啦
在银合欢的枝叶和种子中含有有毒的 “含羞草碱”,利用不当,对家畜 有毒。如在日粮干物质中银合欢控 制在1/3以内或与其它饲料混合饲用 ,就不会引起中毒问题。若将其与 大黍、非洲狗尾草等混播,则不仅 可获营养丰富的饲草,也可避免家 畜中毒。
银合欢茎叶和种子中营养物质含量丰 富,适口性好,牛、马、羊、兔喜欢采 食。叶片含大量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可 沉积在鸡皮肤和蛋黄中,使之变成消费 者喜好的深橘色。茎可以喂牛,叶粉是 猪、鸡、兔的优质补充材料。虽说它是 热带地区不可多得的饲料,但它也含有 毒素—含羞草素,会导致反刍家畜中毒 甚至于死亡。因而,用银合欢饲喂畜禽 时,反刍动物日粮不能超过25﹪,非反 刍动物不能超过15 ﹪。
豆科牧草
苜蓿属牧草 三叶草属牧草 草木犀属牧草 黄芪属牧草 小冠花 野豌豆属牧草 柱花草属牧草 其他豆科牧草
银合欢 绿叶山蚂蝗 红豆草 百脉根 胡枝子 柠条锦鸡儿 塔落岩黄芪
银 合 欢
学名:L. leucocephala (Lam.) de Wit
英文名:Leucaena 别名:萨尔瓦多银合欢 现已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 浙江、台湾、湖北大面积栽培
银合欢不但是好盆景材料,而且皮可入药: 性甘苦、能安神、解郁、活血、止痛。主治 胸闷、失眠、跌打损伤、胸痛等症。花称合 欢花,功用与皮同。纤维可制人造棉。
制作团队:张智袁、王茜、岳敬文、王志波、张树亮
(二)直播法
适用于建植大面积人工刈割地或放牧地 ,用手播或机器撒播,但要处理好地面 (清理杂草灌丛,进行翻耕耙碎)。 播种要尽可能同禾本科牧草如狗尾草、 宽叶雀稗条状间种,比例为1:l~3。 先播银合欢1行,成苗后再播禾本科牧 草1~3行,条(行)距约90厘米。银合欢 播种量每亩0.5公斤。

牧草栽培学试卷及答案

牧草栽培学试卷及答案

牧草栽培学试卷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春化现象2.茬口3.种子休眠4.蹲苗5.混播: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0 分)1.营养器官一般指、、等,而、、则一般称为繁殖器官。

2.牧草生育期的长短一般由和各地的条件及栽培管理等因素决定。

根据各牧草或饲料作物的栽培管理及发育特征,将整个生育期分为阶段及阶段。

3.苜蓿秋眠性是和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其、和高度相关。

4.在牧草种子生产的区域选择上要考虑的重点首先是条件,其次是条件。

5.种子萌发的条件有、、。

三、不定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植物中属于C3植物的是()。

A.玉米B.大麦C.燕麦D.高粱E.饲用大豆2.下列牧草中属于上繁草的有()。

A.羊草B.披碱草C.白三叶D.红豆草E.苜蓿3.关于多年生黑麦草正确的是()。

A.喜温凉湿润气候B.耐干旱C.耐瘠薄D.不耐寒E.匍匐型4.确定播期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A.气温B.土壤墒情C.生物学特性D.利用目的E.密度5.随着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的延长,下列成分中呈下降趋势的是()。

A.水分B.干物质C.蛋白质D.脂肪E.胡萝卜素6.在选择牧草种和品种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因子。

在众多的气候因子中处于第一关键因素的是(),这是建植人工草地成败的关键因子。

A.光照B.温度C.水分D.土壤E.大气7.最理想的土壤结构是()块状结构 B.柱状结构 C.片状结构 D.团粒结构 E.核状结构8.下列牧草中不是多年生的是()。

A.苜蓿B.无芒雀麦C.苏丹草D.紫云英E.小冠花9.下列豆科牧草中不会使家畜发生臌胀病的有()。

A.紫花苜蓿B.红豆草C.白三叶D.红三叶E.百脉根10.紫花苜蓿具有如下生物学特征()。

A.喜温耐寒B.耐旱C.耐涝D.耐盐E.自花授粉11.关于苇状羊茅说法正确的是()。

A.也叫碱草B.多喂无害C.耐旱耐湿D.赖草属E.喜光12.关于玉米的生物学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精品课程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第五章 豆科牧草(三叶草属牧草)PPT课件

精品课程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第五章 豆科牧草(三叶草属牧草)PPT课件

❖ 5、无性繁殖见效快,以春秋为宜,
❖ 全垦清杂后,每公顷施磷肥375~600公斤, 视其用途可灵活定植行距,将种苗分蔸、分 株分段移栽均可,每窝1~3株,每株3~4节, 斜 插 灌 溉 即 可 , 每 公 顷 用 去 叶 种 茎 1500 ~ 3000公斤。栽后施定根淡肥水,遇干旱应浇 水保苗,有宜尽快覆盖。两种繁殖方式在生 产上可因时制宜。
盛 花 76.4 23.3 16.5 25.1 1.5 0.28 1.95
结实初 70.3 20.4 18.2 27.4 1.5 0.27 1.85
2、利用
(1)茎枝匍匐,再生力强,耐践踏,最适于放牧。 (2)混播:黑麦草与白三叶产草量以2:1为好,
既可保持单位面积内干物质和蛋白质的最高产量, 且可防止膨胀病的发生。 (3)白三叶与地三叶、苜蓿等均含有雌激素“香 豆雌醇”长期单一放牧利用时可引起牛羊繁殖障 碍。 (4) 白三叶出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与庭园绿 化植物。
白三叶与广益扁穗牛鞭草混播草地 白三叶+黑麦草
白三 叶人 工草

白三叶与多年生 黑麦草混播试验
北京国际饭店 楼前白三叶
二、红三叶
(一)概 述 (二)形 态 (三)习 性 (四)栽 种 (五)利 用
(一)概 述
学名:Trifolium pratense; 英名:Red clover。 别名:红车轴草、红荷兰翘摇;
白三叶匍匐茎
叶片
根系及根瘤
主要品种
主要品种:海发(澳大利亚)、胡依阿(新西 兰)、拉丁诺 适宜区域:海拔500米—2500米区域,其中海 发和拉丁诺在低海拔区域较适宜。 播种量:0.5公斤/亩。 ❖ 播种时间:春季3-4月、秋季9-10月。但以春播 最佳。 ❖ 主要用途:饲草、水土保持。 ❖ 利用方式:放牧、刈割。

饲草鉴别实验报告

饲草鉴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饲草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2. 通过实验,提高对常见饲草的识别能力。

3. 了解饲草品质对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饲草是指为家畜提供营养的植物性饲料,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藻类等。

饲草的品质直接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本实验通过对饲草的外观、质地、气味、营养价值等方面的鉴别,提高对饲草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三、实验材料1. 饲草样品: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莎草科牧草、杂类草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电子天平、蒸馏水、酒精、烧杯、试管、滴管等。

3. 实验试剂:碘液、氯化钠、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方法1. 外观鉴别(1)观察样品的颜色、形状、大小、长度等特征。

(2)触摸样品的质地,如柔软、粗糙、硬实等。

(3)闻样品的气味,如清香、酸臭、苦涩等。

2. 显微鉴别(1)取少量样品,用酒精浸泡,制成临时切片。

(2)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茎、根等器官的细胞结构。

(3)根据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等特征进行分类。

3. 化学鉴别(1)取少量样品,加入氯化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2)取少量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3)取少量样品,加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4. 营养价值测定(1)测定样品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

(2)根据测定结果,评价样品的营养价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鉴别(1)豆科牧草:颜色为绿色,叶片为羽状复叶,质地柔软,有清香。

(2)禾本科牧草:颜色为绿色,叶片为线状,质地硬实,有清香。

(3)莎草科牧草:颜色为绿色,叶片为线状,质地柔软,有酸臭味。

(4)杂类草:颜色多样,叶片形状各异,质地柔软或硬实,气味各异。

2. 显微鉴别(1)豆科牧草:叶片细胞壁较厚,叶绿体较大。

(2)禾本科牧草:叶片细胞壁较薄,叶绿体较小。

(3)莎草科牧草:叶片细胞壁较厚,叶绿体较小。

(4)杂类草:叶片细胞壁和叶绿体特征各异。

3. 化学鉴别(1)豆科牧草:加入氯化钠溶液后产生气泡。

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的区别

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的区别

禾本科和豆科牧草的区别1、形态特征不同豆科牧草:大多为草本,少数为半灌木、灌木或藤本。

根系深而发达。

茎直立、斜伸或匍匐。

叶互生,复叶,网状脉。

总状或圆锥状花序,花冠多蝶形,鲜艳。

果实为荚果。

禾本科牧草:根系通常为须根。

植株大小差异较大,一般高30~60厘米,最小的仅数厘米,如小米草属;最高的可达 4米以上,如芦苇。

茎节明显,节间常中空。

叶互生,叶脉平行,具叶鞘或叶舌,间有叶耳。

花两性,间有单性,多为圆锥花序,其次为穗状花序。

果实通常为颖果,内含种子1粒。

2、种类不同豆科牧草:豆科牧草:主要有红三叶、白三叶、紫花苜蓿、箭舌豌豆、野豌豆、黄花羽扇豆、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红豆草、地三叶、百脉根、沙打旺、紫云英、柱花草及蝴蝶豆等。

禾本科牧草:禾本科植物可作为家畜饲料的约60属, 200余种,其中分布最广、饲用意义较大的有:冰草、雀麦、鸭茅、披碱草、狐茅、黑麦草、雀稗、梯牧草、早熟禾、狗尾草、针茅等约30属。

主要的栽培种有鸭茅、无芒雀麦、苏丹草、黑麦草、梯牧草等。

3、使用价值不同豆科牧草:豆科牧草及其籽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开花初期粗蛋白含量13%以上,多数在20%左右,高的可达25%,因而被称为蛋白饲料;同时纤维含量少,富含钙,鲜草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

消化率高、质地优良、适口性好,家畜可达喜食或最喜食程度,属牧草之首。

禾本科牧草:禾草干物质中平均约含粗蛋白质10.4%,粗脂肪2.9%,无氮浸出物47.8%,粗纤维31.2%,粗灰分7.7%,是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即能量饲料。

含糖分较多,也宜于制作青贮。

适合饲喂肉牛的几种豆科牧草

适合饲喂肉牛的几种豆科牧草

适合饲喂肉牛的几种豆科牧草1长萼鸡眼草鸡眼草属1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分枝开展,株高22-47厘米。

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叶脉清晰。

花1-2朵簇生于叶腋,蝶形花冠,暗紫色。

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和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等省(区)。

喜温暖湿润气候,对酸性和碱性土壤都能适应。

耐旱、耐热、耐短期水渍、耐酸性贫瘠土壤,但以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生长更好。

冬播或早春播,播种量15-30千克/公顷,可撒播或条播。

初花期刈割,年可刈割1-2次,鲜草产量20-30吨/公顷。

茎叶柔软,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草食家畜喜食,可青饲或调制干草。

虽为1年生,但落籽自生能力强,可在草地多年持续更新生长。

2鸡眼草鸡眼草属1年生草本植物。

茎平卧或斜升,高约20-30厘米。

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

花1-3朵腋生,蝶形花冠,淡红紫色。

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各地。

喜温暖、肥充足条件,多生长于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的地方。

亦耐酸性贫瘠土壤,耐牧和耐刈割。

种子落粒性强,具良好的天然更新能力。

适宜在水土流失、含磷量低的酸性土壤及矿山开采后的垦复地种植。

早春撒播,播种量30千克/公顷。

年可刈割2次,干草产量2-4吨/公顷。

耐牧性强,可与苇状羊茅等禾本科牧草混播,通过落籽自生,可维持豆科牧草的比例,改善草地的饲用价值。

花前期刈割或放牧,叶量达60%,营养价值很高,适口性好,也不会引起臌胀病,宜青饲、调制干草或放牧利用。

3多花木蓝木蓝属多年生灌木。

高80-200厘米,茎直立,枝条密生白色丁字毛。

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7-11片,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

总状花序腋生,蝶形花冠,淡红色。

广泛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区)。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热、耐干旱、耐酸性贫瘠土壤,不耐水渍。

春、夏、秋均可播种,播种量10-12千克/公顷。

苜蓿草的分类

苜蓿草的分类

苜蓿草的分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苜蓿草属于豆科植物,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各地。

苜蓿草在农业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常用作饲料和绿肥植物。

苜蓿草种类繁多,按照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针对苜蓿草的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照形态特征分类1. 三叶草苜蓿:叶片长椭圆形,有三片小叶组成,与四叶草苜蓿相比,三叶草苜蓿的小叶形状更加突出,叶片颜色为深绿色。

2. 四叶草苜蓿:叶片为长方形,呈四片小叶组成,叶片颜色为浅绿色。

四叶草苜蓿与三叶草苜蓿相比,生长速度更快,草丛更加茂盛。

3. 红花苜蓿:花朵为红色或紫色,是一种观赏性较强的苜蓿草。

叶片呈椭圆形,颜色为深绿色。

4. 白花苜蓿:花朵为白色,与红花苜蓿相比,白花苜蓿的花朵颜色更加清新淡雅。

叶片呈披针形,颜色为深绿色。

二、按照生长习性分类1. 北方苜蓿:适应寒冷气候,耐寒性较强,生长期短,草丛矮小紧密。

2. 南方苜蓿:适应温暖气候,生长期长,草丛繁茂,耐旱性较强。

3. 广义苜蓿:适应多种气候条件,生长期适中,适合大部分地区种植。

三、按照用途分类1. 饲料苜蓿:生长期快,产量高,富含蛋白质,是优质的饲料植物。

适合用于牧草地的种植。

2. 绿肥苜蓿:能够富集土壤氮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是优质的绿肥植物。

适合在农田轮作中种植。

3. 观赏苜蓿:花色艳丽,叶片翠绿,观赏性较强,适合用于庭院绿化。

苜蓿草种类繁多,根据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用途和原产地等方面进行分类。

不同种类的苜蓿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都有着独特的生长特点和用途,种植者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种植区域的苜蓿草品种,以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苜蓿草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苜蓿草的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篇示例:苜蓿草,又称紫花苜蓿、三叶草,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和绿肥作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苜蓿草具有独特的根瘤共生特性,能够固定大量氮气,对土壤改良具有显著的作用。

紫花苜蓿生长条件

紫花苜蓿生长条件

紫花苜蓿生长条件1.紫花苜蓿介绍紫花苜蓿又名紫苜蓿、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是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的多年生豆科优质牧草。

紫花苜蓿在公元前126年仅供御马饲用,后来从西安普及到黄河流域做牛羊以及家禽的高蛋白优质饲草。

现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

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

2.形态与特性紫花苜蓿的主根发达,侧根多,主根入土2米以上。

茎高30~100厘米,根状茎发达,根茎膨大生出的分枝一般为15~60个,最多可达100个以上。

叶为三小叶,倒卵形,先端较宽,有齿。

花为总状花序,腋生8~25朵紫色蝶形花。

荚果螺旋形,2~4圈,暗棕色,每荚有种子4~8粒。

种子肾形、黄褐色,千粒重1.5~1.9克。

3.生长环境与种植要求紫花苜蓿的适应性强,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15℃~20℃最适生长,高温、高湿对其生长不利。

年降水量以500~900毫米最宜,超过1000毫米时不利于生长;低于300毫米又无灌溉条件要保持灌溉。

耐寒性强,种子在6℃即可发芽,成年植株能耐-20℃~-30℃低温。

在积雪覆盖下,-40℃低温不受冻害。

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高温又干旱时会抑制生长。

但因根系发达,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沙土、黏土均可生长,但最适合土层深厚、富含钙质的土壤,适宜的土壤pH为7~8,忌渍水,生长期淹水24~28小时即大量死亡。

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于2米以下、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种植为宜,同时又比较耐盐碱。

4.经济价值(1)营养价值高紫花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而且高含粗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无机盐,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

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

紫花苜蓿鲜嫩状态时,叶片重量占全株的50%左右,叶片中粗蛋白质含量比茎秆高1~1.5倍,粗纤维含量比茎秆少一半以上。

初花到盛花期鲜草含水分76%左右,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25%,比玉米高1~1.5倍。

绿地建植中可选豆科牧草品种简介

绿地建植中可选豆科牧草品种简介

道 旁 庭 院种 植 . 也是理想的绿化、 美 化 和 观 赏 植 物
2 . 2 红豆草根系强大 . 侧根多 . 枝繁 叶茂 盖 度 大 . 喜 温凉 .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 可在 干燥瘠薄 的沙砾 、 沙 壤土上栽培生长 . 适应 环 境 的 可 塑性 大 . 宜 在 干 旱 地 区栽 培 利 用 . 是很 好 的 护 坡及 水 土保 持 植 物 2 . 3 红豆草可春播、 夏播和秋播 . 播 前 要 精 细 整地 . 清 除 田 间杂 草 . 使 土 壤 细 碎 平 整 秋 耕 宜 深 . 春 耕 宜 浅. 播种量 4 5 ~6 0 k g h n ( 带荚 ) . 撒 播 和 条 播 均 可 条 播 行距 3 ( ) ~4 0 C n ] . 播深 3 ~4 C n ] 2 . 4 红豆草除单播外还可与披碱草、 紫花 苜 蓿 等 混 播
孙 刚, 赵 群 智
新疆 林业科 学 院. 新疆 乌 鲁木 齐  ̄ 3 0 0 9


要: 节 约 型 生 态农 业就 是 在 生 产 、 流通、 消费中采用综合性措施, 提 高 资 源 的 利 用率 , 用 最 少 的 资 源 消耗 获得 最
大 的 经 济和 社 会 收 益 , 减 少 环境 污 染 , 保 障 经 济 社 会 可持 续 发 展 。 新 疆 是 农 牧 区 , 绿 地 建 植 采 用 豆 科 牧 草 品种 就 是 要 改 变传 统 的 高投 入 、 高 消耗 、 低 收益的种植方式为种植当地豆科牧草品种的方式。
2 珏 且 单
百 脉 根 百脉 根 枝 繁 叶茂 . 覆盖度大 . 营养 成 分 与 紫
花 苜蓿 相 当 . 适 口性 好 . 家 畜 食 后 不 会 I 起 膨 胀 病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与生理生态指标的比较研究》范文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与生理生态指标的比较研究》范文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与生理生态指标的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牧草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壤的改良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科属的牧草在根系结构和生理生态功能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因此,对豆科和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与生理生态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比较,对于指导合理种植和利用牧草具有重要意义。

二、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1. 豆科牧草根系特征豆科牧草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具有主根明显、侧根众多的特点。

其根系能够深入土壤,有效固定植株,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豆科牧草具有固氮能力,其根部的根瘤菌能够与植物共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肥,提高土壤肥力。

2. 禾本科牧草根系特征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相对于豆科牧草较为浅层,多以须根为主,没有明显的主根。

其根系能够有效地吸收地表养分和水分,为地上部分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此外,禾本科牧草对于干旱和高温等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

三、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生理生态指标比较1. 生物量与产量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的生物量和产量均较高。

但具体数值会因种植环境、品种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禾本科牧草在单位面积上的生物量和产量略高于豆科牧草,但其总体生长量和持续时间较长。

2. 抗逆性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在抗逆性方面各有优势。

豆科牧草的固氮能力和深根性使其在贫瘠土壤和干旱环境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而禾本科牧草则具有较强的抗旱、抗高温和抗病虫害能力,使其在极端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 养分吸收与利用豆科牧草通过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含量。

而禾本科牧草则对磷、钾等矿质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强。

两种牧草在养分吸收和利用方面各有特点,对于提高土壤肥力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通过对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与生理生态指标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在根系结构和生理生态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各有其优势和特点。

豆科牧草饲料作物的出苗方式

豆科牧草饲料作物的出苗方式

豆科牧草饲料作物的出苗方式豆科牧草饲料作物主要包括苜蓿、白蜜豆等。

它们的出苗方式主要有两种:种子直播和育苗移植。

1.种子直播:将种子直接撒播在准备好的耕地上,然后轻
轻覆土或使用轮压等方式使种子与土壤接触良好。

根据不同
的作物要求,可以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直播。

直播适用于
较大面积的播种,具有简单、快速和经济的优势。

2.育苗移植:在育苗盘或苗床中提前培育好幼苗,待苗高
达到一定要求后进行移植。

这种方式适用于对苗期管理要求
较高、需求量较小或需要特定生长环境的作物。

移植时将幼
苗小心地移植到准备好的田地中,注意保持苗根的完整性。

在进行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植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作物和种植要求,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土壤处理和育苗管理等环节,以确保良好的出苗效果和作物的健康生长。

同时,对于不同的作物,可能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出苗方式和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操作。

建议在种植前仔细研究相关作物的种植技术指南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科牧草
张新全、孙飞达、彭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总论 紫花苜蓿 三叶草属牧草 紫云英 毛苕子 其它豆科饲草
alfalfa
第一节 总论
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600个属、1200多种; 农业上有50多种;
豆科牧草特点
使用范围狭窄; 要求较高的管理水平; 生物产量高、饲料报酬高; 共生固氮、培肥地力强;
高抗 中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CW44 4 4 8 10 10 9 10
高抗 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抗 抗 高抗 中抗
CW50 2 5 8 9 10 10 10
高抗 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抗 抗 高抗 抗
CW50 3 5 7 9 10 10 8
中抗 易感 高抗 高抗
抗 抗 高抗 高抗
2.选地、整地
苜蓿市场
苜蓿的国际市场主要在亚洲,年需求量在 200万吨左右。
日本年进口130-150万吨,南韩50万吨, 东南亚国家进口苜蓿也呈增长趋势。而亚 洲市场优质蛋白饲料作物的市场潜力可达 1000万吨。
苜蓿草产品国际市场售价(FOB)为200230美元/吨,优质草粉高达300美元/吨; 国内苜蓿产品售价多在1100-1400元/吨, 优质产品达1600-1800元/吨;
CW400高产品种
CW400为直立型高杆品种。它的叶茎比高,在 大田生产中,该品种叶片以三叶为主,但叶 冠浓密。由于它的抗性综合指标高,适合于 多种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它的第一次成 熟期中等、收割后再生快。它的高产性表现 在收割次数多时(收割间隔短),产量仍然 很高。它对病虫害抗性综合指数高。尤其适 应于较干旱地区的种植。收割后再生长快, 适应于年收割3-5茬地区的种植。
抗寒苜蓿:肇东苜蓿、中苜1号、公农1、2号 苜蓿等.
抗旱、寒型:陇东苜蓿、陇中苜蓿、天水苜蓿、 河西苜蓿、关中苜蓿、准噶尔苜蓿等.
杂种:草原1、2号,新牧1号、甘农1号.
CW200高持续性和高产性
直立型:中等偏细的茎杆,多叶性高达 88%。在大田中,整体均匀性好,高抗 性决定它能够持续多年生长,春季返 青中等,第一次收割成熟期中等(10% 的花期),CW200是个高产品种,在各 种土壤中表现都很好。适合年收割2-3 茬的地区种植。
4.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椭圆形, 叶缘上1/3处有锯齿,中下部全缘。
5.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有花20~ 30朵,紫色或深紫色。
6.荚果螺旋形,一般2~4回,成熟时呈黑褐 色,内含种子2~8粒。种子肾形,黄褐色, 有光泽,千粒重1.4~2.3g。
紫花苜蓿
3
4
5

7

6
1.根颈
紫花苜蓿不耐涝,要选择排水条件良好的 平地或岗地,土壤以沙壤土、黏土为宜, 切忌选择涝洼地和盐碱性重的地块。苜蓿 种子较小,播种深度较难控制,因此整地 是播种成败的关键,地要耙细、整平,达 到地平土碎。
CW301高耐度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CW301与同类休眠品种相比较具有很强的 耐寒性和抗病性。该品种对六种限制苜蓿成 苗和后期死苗的病害均具有高抗性。它长势 均匀、直立型、叶片大、色深绿、多叶性高 达77%。CW301能在各种不同的土壤和收割茬 数的条件下生产出高品质、适口性强的干草。 它是在具有限制条件下(如干旱、贫瘠、低 肥力、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最佳品种。在良 好的自然条件下表现更佳。
CW444高产抗寒耐牧品种
CW444在中国的品种实验中连续多年表现 很好。它是一个在放牧和干草收割两方 面均可获得高产的品种。这个品种的耐 牧性极强。它的抗性指标是它高持续性、 高产量、高品质的基础。与其他休眠性4 级的品种比较,它的抗寒越冬性极强。 多叶性为77%。适应于年收割3-4茬的地 区种植。
我国出口的粗蛋白含量为15%的草粉,价 值170美元/吨,粗蛋白含量30%以上的草 粉280美元/吨,其售价与玉米价持平或略 高。
二. 植物学特征
1.多年生草本植物。 2.根系发达,主根粗大,入土深达2~6m,
侧根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层。有根瘤, 侧根居多。根颈膨大。 3.茎直立或斜生,光滑或稍有毛,具棱, 略呈方形,多分枝,株高60~120cm,高者 可达150cm。
土壤:如在盐碱土壤上种植除考虑秋眠 性外,还需考虑其耐盐性。
品种介绍
主要品种:威可(休眠级4、德国)、普 拉多(休眠级4、德国)、游客(休眠级 8、澳大利亚,综合性较好)、特瑞(休 眠级8、澳大利亚)、盛世(怕涝)、
适宜区域:威可和普拉多适宜海拔700— 1800m区域。游客和特瑞耐热性好,适宜 海拔800m以下区域。
一、概述
苜蓿属(Medicago L.)植物约60余种,一年生或 多年生草本,分布在欧、亚、非三洲。我国有12 种,3变种,6变型,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和 西南等地。在农业生产上栽培的有紫花苜蓿(M. sativa L.)、黄花苜蓿(M. falcata L.)、金花菜 (M. hispida Gaertn.)、截形苜蓿等,其中紫花苜 蓿是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此外, 本属中天蓝苜蓿(M. lupulina L.)等也是优良的 饲用植物。
CW30 1 3 9 10 10 10
高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抗 高抗 高抗

CW36 0 3 10 10 10 10
高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抗 抗 高抗 抗
CW40 0 4 8 10 10 10 10
高抗 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高抗
抗 抗 高抗 抗
CW40 1 4 8 10 10 9 9
CW300细杆、高多叶性、高品质
CW300是一个具有高多叶性(达90%)的秋季休眠性 3级的品种。直立型、茎杆很细、叶片呈深绿色、 高叶茎比例决定它的高品质。尤其是作为奶牛饲 料品质最佳。该品种在有雪覆盖的寒温带种植时, 产量优于秋眠二级的品种。可与休眠四级的品种 竞争。CW300具有比较广泛的适应性。从寒温带到 暖温带均可种植。收割后返青生长较快。适合年 收割3-4茬的地区种植。
CW503耐牧高产的品种
CW503耐牧性极强,同时也适应于干 草饲料生产的品种。它能承受机械 的碾压,其他品种则很容易受到伤 害。它是半直立型,以三叶为主, 适应于年收割3-5茬的地区种植。
性状 休眠级 二茬产量 三茬产量 四茬产量 五茬产量 排水不良土壤 细菌凋萎病 轮枝孢萎蔫病 镰孢枯萎病 炭疽病 疫霉根腐病 根腐病 苜蓿斑翅蚜 豌豆蚜 兰色苜蓿蚜 苜蓿茎线虫
Biomass
北方典型地面生物量变化
呼吸损耗
Respiration



枯死
Dead
绿色物质 Green matter
生长时间 Time of growth
南方典型生物量曲线
呼吸损耗 Respiration
绿色物质 Green matter
枯死 Dead
四.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秋眠性,在北方寒冷地区以种植秋眠性 较强、抗旱的品种为宜,而在长江流域 等温暖地区应采用秋眠性较弱或非秋眠、 且耐湿的品种。
水分
根系强大,入土较深,能吸收土壤深层水分, 因而抗旱力强。
又是需水较多的牧草,
每形成1g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800g,特
。 别是在孕蕾至初花期,需水量要比禾草多2倍
适于年降水量300~800mm的地区生长。
忌积水:24-48小时可死亡,地下水位 应低于1米。
土壤
沙壤土或壤土;pH值范围为7~8,忌酸 性土壤,耐盐碱。
播种量:0.75-1.25公斤/亩。 播种时间:春播3-4月,秋播9-10月。
但以秋播最佳。 主要用途:饲草、水土保持。 利用方式:刈割利用。
(1)我国地方品种
大叶型:叶片宽大、茎秆粗壮适应性广、抗寒 性强。新疆大叶苜蓿、北疆苜蓿等.
早熟型:中等抗寒、种子产量高。陕西苜蓿、 晋南苜蓿、怀阴苜蓿等.
CW272高持续性和超级品质
CW272的叶片呈暗褐色,颜色很好看。特点是:二 级休眠性、一级的越冬性、高抗性。它对根腐病和疫 霉病的高抗性,使它成为非理想土地上种植的首选品 种。它返青较晚,第一次收割成熟期(10%)也较晚, 是标准的三叶苜蓿。细杆决定他的高品质 。在收割 期因故推迟时,其他品种会表现出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但CW272依然能保持高产量和高品质。品种大而深置 的根冠部,决定它的持续性较强。它在偏粘性土壤上 表现最佳。年收割以2-3茬为最好。
CW201极强的越冬性和多叶性
CW201是在美国极其寒冷的威斯康星洲和明尼 苏达洲培养出来的。它在美国抗寒实验评比 中多次名列前矛。它的持续性强,能在田间 生长多年。多叶性(达87%)决定它的高品质。 它具有很高的相对营养值RFV(RFV是一个饲 草品质的标准)。该品种的优势在土壤偏粘 时表现尤其突出。
种植苜蓿5年的盐碱土,0~30cm的全盐量可下降 40.62%,30~60cm下降76.3%,pH值也有所下降。 另据测定,苜蓿幼苗能在含盐量为0.3%的土壤上生长, 成年植株可在含盐量0.4%~0.5%的土壤上生长。
2.秋眠性(fall dormancy)
✓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 指秋季在北纬地区由于光照减少和气温 下降,导致苜蓿形态类型和生产能力发 生变化的现象。 9个秋眠等级,其中1~3级为秋眠型(产 量低),4~6级为半秋眠型,7~9级为 非秋眠型(产量高)。
3.生长发育
寿命:一般为20~30年,最长的可达100 年,但一般生长到第4~5年即翻耕种植 其他作物。
生育期:保定地区3月上旬返青,5月中 旬现蕾,6月上旬开花,下旬种子成熟, 生育期110d左右。
贵阳春播:6月茎高60-70cm,越夏良好, 8月开花,结实少;秋播:冬前分枝4-6, 次年4月生长最快,7月种子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