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效应)
洋地黄
机体心脏
心肌收缩力增强,全身血液 循环加快,肾血流量增加
(直接作用)
尿量增多,水肿减轻
(间接作用)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三)药物的选择性
药物在适当的剂量时对某一组织或某一器官发生作 用很强,而对其他组织器官很少发生或几乎不发生 作用,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如:洋地黄能选择性的作用于心脏,增强心功能, 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很小;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 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可用于催产。 药物作用选择性不高,则副作用多。开发靶向制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不良反应
(5)停药反应
机体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重,也称反跳。如长期服用可乐定停药次日 血压就急剧升高。 (6)后遗效应 停药后由低于有效浓度以下的残存药物引起的药理效应。如长期服用糖 皮质激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7)特异质反应 高敏质的个体对某种药物反应异常增高的现象。如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 脱氢酶缺乏个体在服用磺胺后可致溶血。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不良反应
药物防治疾病时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有损害的作用。包括 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反应和后遗效应等。
(1)副作用
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为药物所固有,可预知, 随用药目的而变。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广泛产生的。
如:阿托品有松弛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当其解除平滑肌痉挛, 缓解或消除疼痛时,引起唾液腺分泌减少,口干舌燥的副作用。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不良反应 (4)继发反应
畜禽消化道内存在许多有益微生物,各种微生物菌群间,维
持着平衡的共生状态。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对药物敏
感的菌株受到抑制,一些不敏感菌株(真菌、葡萄球菌、大 肠杆菌等)大量繁殖,菌群间的平衡状态被破坏的现象。又 称为菌群失调、二重感染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不良反应 (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药物小分子进入机体后,可与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全抗原,能 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机体再次接触该药物或结构与之相似的 药物时,会在机体内产生免疫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特点: 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不同药物可出现相似 反应。 不可预知,仅发生于少数个体
五、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与剂量有关的概念 8、最小中毒量: 出现中毒的最小剂量称最小中毒量。 9、致死量: 引起死亡的剂量称致死量。 10、半数致死量(mediam lethal dose) (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 致死量。
五、药物的量效关系
(二)量效曲线 1、量效曲线 在药理研究中,常需要分析药物的剂量同它 所产生的某种效应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 用曲线来表示称量效曲线。 (1)量效曲线图: 以效应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作图可得一双曲 线。 (2)量效半对数曲线图: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以剂量对数值为横坐标作 图,量效曲线呈几乎对称的S形。
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洋地黄毒苷被机体吸收后,直接作用于心 脏,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这是洋地黄的直接作用。由于全身血液循环 的改善,肾流量增加,尿量增多,使心衰性 水肿减轻或消除,这是洋地黄的间接作用又 称继发作用。
肾上腺素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 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压上升
(药理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 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 副作用 毒性作用 后遗反应 停药反应 特异质反应 变态反应
药物作用
不良反应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防治作用 防治作用包括预防和治疗作用 (1)预防作用
预防疾病发生的为预防作用,防治疾病必须贯彻“预防为 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如消毒药和疫苗在传染病的预防作 用。
五、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与剂量有关的概念 4、有效量: 比最小有效量大,并对机体产生明显的效应,但并不引起毒 性反应的剂量称为有效量或治疗量。即通常所说的常用量 或剂量。 5、极量: 随剂量增加,效应强度相应增大,达到最大效应,称为极量。 6、半数有效量(ED50): 对50%个体有效的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7、中毒量: 超过有效量,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称中毒量。
五、药物的量效关系
(一)与剂量有关的概念
1、剂量: 剂量是指药物的分量。
剂量的大小决定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和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剂量的 大小与药物作用强度成正比。
2、无效量: 当药物剂量过小,就不会出现药理作用,称“无效量”。 3、最小有效量: 能引起药物效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称最小有效量,也称阀剂 量或阀浓度。
(2)治疗作用
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对防治疾病有利的作用,为治疗 作用。分为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治疗作用 对症治疗:改善症状,不能消除病因,中医称治标。
危重病例重要,起效快。如:用解热镇痛药可使发热病畜
体温降至正常,但病因不除,药物作用后体温又会升高。
2、抑制作用
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称为抑制作 用。引起抑制作用的药称抑制药。如氯丙嗪可使中枢神经抑制,体温下 降属抑制药;胰岛素使血糖下降。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表现形式
有的药物对不同器官的作用可能引起性质相反的效应。如: 阿托品能抑制胃肠平滑肌和腺体活动,但对中枢神经系统 却有兴奋作用。药物能治疗疾病就是通过兴奋或抑制作用 调节和恢复被病理因素破坏的平衡。 药物的兴奋和抑制作用是可以转化的,当兴奋药的剂量过 大或作用时间过长时,往往兴奋之后出现抑制,同样抑制 药在产生抑制之前也可出现短时而微弱的兴奋。 药物对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抑杀亦属于抑制作用,不过常将 对侵入机体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称为化学治疗药。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从药物作用发生的顺序或原理来看有直接作用和间 接作用。 (1)直接作用 药物吸收后在其直接影响下,对某一器官产生的作 用称为直接作用或原发作用。 (2)间接作用 药物作用于机体通过神经反射、体液调节所起的作 用称为间接作用或继发作用。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
药物的构效关系指特异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物效应之间的 密切关系。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特定的化学结构,化学结构相似的 药物,一般能与同一受体或酶结合,产生类似(拟似数)或 相反(拮抗药)的作用。如氨甲酰胆碱和麻黄碱的结构与体 内神经递质已酰胆碱及肾上腺素相似,因此它们有拟胆碱和 肾上腺素作用。 抗组胺药扑而敏等可与体内活性物质组胺可竞争同一受体而 产生颉抗作用。
对因治疗:消除致病因子,中医称治本。起效慢。如:
用青霉素治疗猪丹毒、链霉素治疗结核病、用洋地黄治疗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重要,对因治疗是用药的根本。一般情 况下首先考虑对因治疗,但对一些严重的症状,甚至可能危 及畜体生命如急性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惊厥等则先用药解 除症状,待症状缓解后再考虑对因治疗;有些情况下,则要 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同时进行,即所谓的“标本兼治”才能 达 到最佳效果,即我国医药学的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 治其本,标本兼顾”。 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硫酸阿托品治标,解磷定治本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三)药物的选择性 药物选择性作用的原因: 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不同 选择性分布于靶组织。 药物在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不同 不同组织代谢酶的分布和活性有较大差别 受体在组织器官的分布数量和类型不同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既可产生对疾病有防治 效果的作用,称防治作用;也会产生与治疗 目的无关,甚至对机体不利的作用称不良反 应,这就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临床用药注意发挥药物的防治作用,尽量减 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致敏物:药物
代谢产物
杂质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不良反应 (3)变态反应-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表现:轻者表现为发热、皮疹、呕吐、支气管哮喘、 血管性神经水肿;重者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例: 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 解救:一般轻微的过敏反应可给予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 严重的过敏反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药 物进行抢救。 临床上往往对易过敏的药物在用药前进行过敏实验。
五、药物的量效关系
(二)量效曲线 2、量效关系规律: 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下列规律: (1)药物必需达到一定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2)药物效应的增加并不是无止境的,而有一定的极限, 这个极限称最大效应或效能。达到最大效应后剂量再增加, 效应也不再增加。 (3)量效曲线的对称点在50%处,此处曲线的斜率最大, 即剂量稍有变化,效应就产生明显的差别。 所以药理上常用半数有效量(ED50)或半数致死量(LD50) 来衡量药物的效价和毒性。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表现形式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小分子与机体大
分子之间的初始反应。药理效应是 药物作用的结果,表现为机体生理、 生化功能的改变。 一般情况下二者互相通用。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表现形式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兴奋作用:
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称为兴奋作 用。引起兴奋作用的药称兴奋药。如:咖啡因能引起大脑皮层兴奋,使 心脏活动加强;肾上腺素使血糖升高。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1)局部作用:
药物在吸收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称局部作用。 如:普鲁卡因在其浸润的局部使神经末梢失去感觉功能,而 称局麻药。
(2)吸收作用:
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 称为吸收作用又称全身作用。如:阿司匹林内服后产生的解 热作用,水合氯醛产生的全麻作用。
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三、药物的构效关系 四、药物的量效关系 五、药物的作用机理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
概念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的一门 学科。不仅研究药物作用的最终效应,还研究药 物产生效应的最初作用及其中间环节。 目的意义 阐明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本质,指导临床 合理用药 , 以提高疗效,避免毒、副作用;有助 于新药设计及了解生命本质。
五、药物的量效关系
(二)量效曲线 3、药物的效价与效能 (1)效价: 效价也称效应强度,是指产生一定效应所 需药物剂量的大小。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 之间的等效剂量的比较,在到等效时所需 的剂量较小者效价强度大,所需剂量大者 效价强度小。反应了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剂量越小表示效价越高。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不良反应 (2)毒性作用
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或组织结 构的病理变化。可分为:
急性毒性 :用药后立即发生,多由药物剂量过大引起。多表现 心血 管、呼吸功能、神经损害 慢性毒性:用药时间较长,逐渐蓄积后产生的。多表现肝、肾、骨髓、 内分泌损害 特殊毒性 :即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由少数药物产生。 毒性作用危害较重,可预知,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应避免。
剂(脂质体、单磁疗剂等)以增强药物的选择性
二、药物的基本作用
(三)药物的选择性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治疗作用的基础,选择性高,针对性 强,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很少或没有毒副作用;反之,选 择性低的药物,副作用也较多。药物的选择性一般是相对 的,往往与剂量有关,随剂量的加大,选择性就可能降低, 副作用也较多。 与选择性作用相反,有些药物几乎没有选择性地影响机体各 组织器官,对它们都有类似作用,称为普遍细胞毒作用或原 生毒作用。由于这类药物大多能对组织产生损伤、毒性大, 故这类药物一般作为环境或用具的防腐消毒药。
四、药物的构效关系
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药物,因光学异构体的 不同,药理作用差异很大。多数药物的左旋 体有药理活性,右旋体无活性,如左旋氯霉 素、左旋咪唑。近年来对手性药物的研究较 热。
四、药物wk.baidu.com量效关系
即药物剂量—效应的关系。在一定的剂量范
围内,药物的效应与剂量之间的密切关系, 即效应随剂量的改变而改变,它定量分析 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称 为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