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森塔尔效应”对育儿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每日分享之“罗森塔尔效应”
案例: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

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实验者认为,教师应收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

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于1968年通过实验发现。

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

实验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尤其在儿童阶段。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正能量。

一旦人感觉获得了社会认可,自我价值感会增强,自信积极,极力达到对方期望。

有的家长纠正孩子错误时,总是数落,和别人家孩子比……这些言行都是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

聪明的家长希望孩子成为天才,就像对待天才一样,少挑毛病多从正面鼓励。

对于罗森塔尔效应,很多家长可能误会这就是传统所说的“鼓励式教育”,其实不然,这并非单纯的夸赞或者表扬。

节目组中孩子变化极大,并非只是家长的言语起了作用,而是遍及到态度、表情、体谅、给予等各个生活方面,更像是“心理暗示型教育”。

众所周知,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孩子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智商和情商。

而罗森塔尔效应就是针对这两个方面同时改造。

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其中方法:
精神暗示:满足孩子的虚荣心
我老公是一名心理咨询医生,主要诊疗群体是成年人,但这并不妨碍他把方法用到孩子身上。

更确切一点的说,他很喜欢用儿童心理学上的某些方法对待孩子。

其中精神暗示就是最常见的,因为孩子天性贪婪,在七情方面远比成年人更敏感,缺乏个人认可。

而家长对孩子虚荣心的满足,就会成为孩子前进的支柱力量。

日常生活中,我老公就非常在意满足孩子的虚荣心,每天都要夸奖孩子,目的很单纯,就是鼓励孩子有更多的优秀表现。

行为暗示:设定对孩子未来的期待
当家长成了孩子的精神支撑时,那接下来做的就是家长明确对孩子人生的设定,是想要成龙成凤,还是平凡的幸福。

如果是前者,那日常中就要注意对孩子的行为暗示,也就是引导。

赞扬虽然能让孩子更加自信开朗,但也需要“压力”的配合,来自家长的期望就是修正孩子成长道路的最佳助推器。

说白了,就是让家长明确表现出对孩子某些行为的期待,以此利用罗森塔尔效应,加重天秤上家长最想要的那个“砝码”。

举例来说,当孩子更倾向于玩闹时,家长要适度表现出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更高期望,并让孩子明白你的情绪是与他的努力挂钩的。

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孩子为了争取家长的满意度,自然会选择“努力”一方。

这就是所谓的行为暗示,让孩子按照家长的规划向前冲,最后让期望变成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