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氨氮的去除方法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氨氮废水是指废水中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
氨氮废水的处理是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活水源、地下水和环境的污染的重要过程。
以下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一、化学法处理1. 氧化法氧化法是将含有氨氮化合物的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进而使得氨氮被转化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和臭氧。
此外,还可以利用高锰酸钾氧化废水中的氨氮。
2. 硫酸铵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是一种将氨氮转化为与之反应生成固体沉淀的方法。
该方法中,硫酸铵与废水中的氨氮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铵、硫酸铁、硫酸铵铁等盐类沉淀,从而将氨氮从废水中去除。
二、生物法处理1. 厌氧处理法厌氧处理法是利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将有机废物和氨氮一起去除。
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废水中的氨氮会被微生物利用作为能源和氮源,通过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来将氨氮去除掉。
2. 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生物氧化反应将氨氮去除的方法。
在高效曝气活性污泥法中,通过添加活性污泥,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利用曝气设备对污水进行充分曝气,促使废水中的氨氮通过厌氧-好氧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
三、物理法处理1. 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吸附剂表面的孔隙结构和化学性质,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吸附到吸附剂上,使氨氮物质从废水中转移到吸附剂上,并通过后续的处理将吸附剂中的氨氮去除。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氨氮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
通过调整操作条件,如压力差、温度等,使得废水中的氨氮物质能够透过半透膜,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四、辅助方法1. 灭活法灭活法是指通过添加酸、碱等化学物质,改变废水中的pH值,使得废水中的氨氮化合物发生离子化反应,从而改变其活性,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2. 稀释法稀释法是指通过将废水与其他水源进行混合,降低废水中氨氮的浓度,以达到减少氨氮的目的。
上述是常用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具体选择何种方法应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处理效果要求和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废水中氨氮的去除
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废水中的氮常以合氮有机物、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形式存在.生物处理把大多数有机氮转化为氨,然后可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
目前采用的除氮工艺有生物硝化与反硝化、沸石选择交换吸附、空气吹脱及折点氯化等四种。
一、生物硝化与反硝化(生物陈氮法)(一)生物硝化在好氧条件下,通过亚硝酸盐菌和硝酸盐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过程,称为生物硝化作用。
生物硝化的反应过程为:由上式可知:(1)在硝化过程中,1g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时需氧4。
57g;(2)硝化过程中释放出H+,将消耗废水中的碱度,每氧化lg氨氮,将消耗碱度(以CaCO3计) 7。
lg。
影响硝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有:(1)pH值当pH值为8。
0~8。
4时(20℃),硝化作用速度最快。
由于硝化过程中pH将下降,当废水碱度不足时,即需投加石灰,维持pH值在7.5以上;(2)温度温度高时,硝化速度快。
亚硝酸盐菌的最适宜水温为35℃,在15℃以下其活性急剧降低,故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3)污泥停留时间硝化菌的增殖速度很小,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3~0.5d—1(温度20℃,pH8.0~8。
4)。
为了维持池内一定量的硝化菌群,污泥停留时间必须大于硝化菌的最小世代时间 .在实际运行中,一般应取>2 ,或>2 ;(4)溶解氧氧是生物硝化作用中的电子受体,其浓度太低将不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
一般,在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进行硝化,溶解氧应保持在2~3mg/L以上;(5)BOD 负荷硝化菌是一类自养型菌,而BOD氧化菌是异养型菌.若BOD5负荷过高,会使生长速率较高的异养型菌迅速繁殖,从而佼白养型的硝化菌得不到优势,结果降低了硝化速率。
所以为要充分进行硝化,BOD5负荷应维持在0.3kg(BOD5)/kg(SS).d以下。
(二)生物反硝化在缺氧条件下,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NO2—-N和NO3——N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
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氢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碳源)。
氨氮废水处理
氨氮废水处理氨氮废水是指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
它的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并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氨氮废水处理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氨氮废水主要来自于农业、化工、制药、电镀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尤其是畜禽养殖过程中排放的污水。
这些废水中氨氮含量高,对水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氨氮的存在会使水质变得浑浊、有时还会产生异味。
同时,氨氮对水生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积蓄会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生态平衡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为了有效处理氨氮废水,需要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包括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和吸附法。
生物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添加适量的微生物,使其在废水中进行降解反应,将氨氮转化为无毒的氮气。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对环境没有大的影响。
然而,这种方法对废水中的其他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处理效果较差。
物理化学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主要通过调整废水的pH值、温度和氧化还原条件,将氨氮转化为氮气或沉淀为无毒的沉淀物。
这种方法的处理效果稳定,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但其对废水的要求较高,处理成本较高。
吸附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废水通过吸附剂进行处理,使其与氨氮发生吸附反应,从而使氨氮被吸附在吸附剂表面。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沸石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废水中氨氮浓度较低的情况,但对吸附剂的选择和再生过程有一定的要求。
除了以上三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处理方法,如电化学方法、光催化方法和膜分离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氨氮废水处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但其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氨氮废水处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有效处理氨氮废水不仅可以减轻对水体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能够开发出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去除氨氮的最好方法
去除氨氮的最好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的方法,常见的生物法包括生物滤池法、植物修复法等。
生物滤池法是通过将含氨氮的水体通过生物滤料层,利用微生物降解氨氮,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植物修复法则是利用植物吸收氨氮,通过植物的生长代谢将氨氮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氨氮。
生物法的优点是对环境友好,操作成本低,但是处理效率相对较低,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其次,化学法是去除氨氮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氧化法、还原法、吸附法等。
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氨氮氧化成无害物质,如硝酸盐。
还原法则是利用还原剂将氨氮还原成氮气排放到大气中。
吸附法则是利用吸附剂吸附水中的氨氮,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化学法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但是存在化学药剂残留的问题,且对环境影响较大。
最后,物理法是去除氨氮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物理法主要包括膜分离法、超滤
法等。
膜分离法是利用特定的膜将水中的氨氮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超滤法则是利用超滤膜将水中的氨氮截留下来,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氨氮。
物理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无化学药剂残留,但是能耗较高,处理成本较大。
综上所述,生物法、化学法和物理法都是去除氨氮的有效方法,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将多种方法进行组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的去除氨氮效果。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去除氨氮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加高效、环保的去除氨氮方法出现。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氨氮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最全总结
氨氮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最全总结氨氮废水处理有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吹脱法和生物脱氨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技术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生物脱氮技术两大类。
一、生物脱氮法微生物去除氨氮过程需经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硝化过程,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在有氧条件下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过程。
第二阶段为反硝化过程,污水中的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被反硝化菌(异养、自养微生物均有发现且种类很多)还原转化为氮气。
在此过程中,有机物(甲醇、乙酸、葡萄糖等)作为电子供体被氧化而提供能量。
常见的生物脱氮流程可以分为3类,分别是多级污泥系统、单级污泥系统和生物膜系统。
1、多级污泥系统多级污泥系统可以得到相当好的BOD5去除效果和脱氮效果,其缺点是流程长、构筑物多、基建费用高、需要外加碳源、运行费用高、出水中残留一定量甲醇等。
2、单级污泥系统单级污泥系统的形式包括前置反硝化系统、后置反硝化系统及交替工作系统。
前置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流程,通常称为A/O流程与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相比,A/O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基建费用低、不需外加碳源、出水水质高等优点。
后置式反硝化系统,因为混合液缺乏有机物,一般还需要人工投加碳源,但脱氮的效果可高于前置式,理论上可接近100%的脱氮。
交替工作的生物脱氮流程主要由两个串联池子组成,通过改换进水和出水的方向,两个池子交替在缺氧和好氧的条件下运行。
该系统本质上仍是A/O系统,但其利用交替工作的方式,避免了混合液的回流,因而脱氮效果优于一般A/O流程。
其缺点是运行管理费用较高,且一般必须配置计算机控制自动操作系统。
3、生物膜系统将上述A/O系统中的缺氧池和好氧池改为固定生物膜反应器,即形成生物膜脱氮系统。
此系统中应有混合液回流,但不需污泥回流,在缺氧的好氧反应器中保存了适应于反硝化和好氧氧化及硝化反应的两个污泥系统。
二、物化除氮物化除氮常用的物理化学方法有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吹脱法、液膜法、电渗析法和催化湿式氧化法等。
氨氮超标最简单的处理方法
氨氮超标最简单的处理方法
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增加曝气时间:通过延长曝气时间可以增加水体中氧气的供应,促进氨氮的氧化分解,从而降低氨氮的浓度。
2. 加入氧化剂:可以向水体中加入一定的氧化剂,例如过硫酸钠或过氧化氢等,这些氧化剂可以促进氨氮的氧化转化为无机氮,使其从水体中被去除。
3. 增加曝气量:增加曝气量可以提高水体中的氧气溶解度,有利于氨氮的氧化分解。
可以通过增加曝气机的数量或增加曝气机的功率来增加曝气量。
4. 增加搅拌效果:通过加入搅拌装置或调整搅拌器的转速,可以增加水体中氧气的均匀分布,增强氨氮的氧化分解效果。
5. 添加生物剂:可以向水体中添加一定的生物剂,例如硝化菌或硝化藻类等,这些生物剂可以促进氨氮的氧化转化为无机氮,从而达到降低氨氮浓度的目的。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处理剂的投加量,以避免对水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中氨氮的主要去除方法
污水中氨氮的主要去除方法污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氨(NH3)和离子态氨(NH4+)形式存在的氮元素。
氨氮是一种对水体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危害的物质,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去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中氨氮的主要去除方法。
1.生物处理法:生物氨氮去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特定的微生物,将氨氮转化为氮气(N2)释放到大气中,或者转化为硝态氮(NO3-)并利用硝化细菌进一步转化为氮气释放。
常用的生物氨氮去除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厌氧氨氮去除法等。
2.化学处理法: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气体吸收法、化学沉淀法和化学氧化法等。
其中,气体吸收法是将氨气通过吸收剂吸附或溶解至液相中,并与吸收剂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固体的化合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化学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适当的化学物质,使氨氮与之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并通过沉淀分离实现氨氮去除。
化学氧化法是将氨氮氧化为其他无害的氮化物,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臭氧、过氧化氢等。
3.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主要利用了氨氮在温度、压力和pH等条件下的变化进行去除。
其中,蒸发浓缩法是通过加热污水使其蒸发,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这种方法适用于氨氮浓度较高的废水处理,但能耗较大。
还有一种是利用温度和压力的差异,通过改变污水中的工质进行氨氮的分离和去除,这种方法被称为氨氮渗透法。
4.吸附法:吸附法通过将污水中的氨氮与吸附剂接触,并使其吸附在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氨氮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聚合物树脂等。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但需要考虑吸附剂的再生和废弃物处理等问题。
5.其它方法:除了上述的主要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污水中氨氮去除方法,如电子催化氨氮去除法、超声波氨氮去除法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总的来说,污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多种多样,选择适合的方法需要考虑工艺特点、经济性、运营成本和后续处理等因素。
不同浓度氨氮废水的去除方法
不同浓度氨氮废水的去除方法
废水中的氨氮常见厂超标行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两大类
那些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方法常见有:吹脱法、吸附法、膜技术属于物理方法。
比较主要和常用的有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1.高浓度氨氮废水去除方法
常见用以上的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气液相平衡和传质速度理论,使污水中的氨氮以鸟粪石(磷酸铵镁)的形式沉淀出来,同时回收污水中的氮。
2.中低浓度氨氮废水去除方法
常见用以上的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无机高分子化合物与废水中的氨氮产生反应,从而达到降下废水中氨氮浓度的目的,通常化学方法直接投加希洁氨氮去除剂,去除率达96%,五分钟完成反应过程。
污水氨氮去除方法
污水氨氮去除方法污水中的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水质问题,它主要来自废水和农业农村非点源污染。
高浓度的氨氮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制定有效的氨氮去除方法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氨氮去除方法:1.生物除氨法:对于低浓度的氨氮废水,可以利用生物除氨法进行处理。
生物除氨是利用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对废水中氨氮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其中,氨氧化细菌可将氨氮氧化为亚硝态氮,而反硝化细菌可将亚硝态氮还原为氮气排放。
生物除氨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稳定等优势,常常用于污水处理厂和生活污水处理。
2.高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是一种利用触媒或特殊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氨氮进行氧化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
高级氧化法常用的技术包括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和二氧化氯氧化等。
这些氧化剂可以将废水中的氨氮直接氧化为无害的物质,达到氨氮去除的目的。
但是,高级氧化法操作复杂、消耗能量较多,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3.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也可用于氨氮去除。
通过正、负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进行处理,氨氮离子与树脂上的H+或OH-离子发生交换,从而实现了氨氮的去除。
离子交换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4.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半透膜将废水中的氨氮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反渗透等。
这些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氨氮分离成浓缩的溶液,然后再进行处理或深度净化。
膜分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高效率、节能等优点,但成本较高,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废水处理厂。
除了上述的主要技术,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氨氮去除方法:如化学沉淀法、吸附法、蒸发结晶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与主要技术相结合,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最适合的氨氮去除方法。
总结起来,氨氮去除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措施,选择合适的氨氮去除方法要考虑废水的性质、浓度和实际应用等因素。
为了实现氨氮有效去除,可能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处理技术,以达到水质要求并尽量降低处理成本。
常见的4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常见的4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水体中的氮元素作为造成富营养化和发黑发臭的元凶之一,往往是污水处理工作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有机污染物。
如果你遇到氮浓度丧心病狂的工业废水时,那么生物脱氮往往喜提下岗,物化脱氮这个迷人的小可爱就要闪亮登场了。
1.氨氮的危害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氨氮可谓是日益猖狂,肆虐无数。
成为危害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一大要素!它们广泛存在于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中。
主要有以下危害:①富营养化氮磷是藻类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当水体中的氮含量超过0.2 mg/L,磷含量超过0.02 mg/L,水体就会营养化而导致藻类过量生长,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发生在内湖称为“水华”。
当藻类过量生长并死亡,将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鱼虾死亡。
某些藻类还含有毒素,在贝类等软体动物体内富集,人若食用将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②水体发黑发臭在硝化菌的作用下,1mg氨氮完全氧化成硝态氮需消耗4.57mg溶解氧,当水体中的氨氮过多时,将导致水体呈缺氧状态,鱼类难以生存,从而发黑发臭,降低观赏和利用价值。
2.常见的物化脱氮技术(1). 反渗透法/RO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渗透液;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即浓缩液。
(2). 折点氯化法在中性条件下,次氯酸钠或氯气把氨态氮氧化成氮气,从水体中逸散。
其反应机理如下(以次氯酸钠为例)NaClO + H2O —→ HClO + NaOHNH3 + HClO —→ NH2Cl + H2ONH2Cl + HClO —→ NHCl2 + H2ONHCl2 + H2O —→ NOH + 2Cl- + 2H+NHCl2 + NOH —→ N2↑ + HClO + H+ + Cl-2NH3 + 2NaClO —→ N2↑ + 3H2O + 3NaCl(3). 鸟粪石法/MAP鸟粪石是磷酸铵镁的俗称,化学式为MgNH4PO4·6H2O,是由一些鸟类在海岛上排泄的粪便聚积风干后类似石头而得名,其溶度积常数为2.5×10-13,在碱性条件下容易形成沉淀。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一、生物法生物法是指利用生物体或生物群体来降解废水中的氨氮。
常用的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好氧硝化法、厌氧反硝化法和生物膜法等。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将废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氨氮的硝化和硝酸盐的还原作用来降解氨氮。
其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单、能同时去除COD等有机物质,缺点是对负荷波动较敏感,能耗较高。
2.好氧硝化法好氧硝化法是将废水通过好氧菌的作用,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能耗较低,但硝化速度较慢,对废水中有机负荷波动敏感。
3.厌氧反硝化法厌氧反硝化法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将废水中的氨氮和硝酸盐共同还原为氮气。
其优点是对废水中COD负荷波动较稳定,能耗较低,但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4.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通过在载体上负载生物降解菌群来处理废水中的氨氮。
其优点是反应器设计灵活,处理效果稳定,但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载体。
二、物化法物化法是指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常用的物化法包括吸附法、气浮法和化学沉淀法等。
1.吸附法吸附法通过将废水中的氨氮吸附到吸附剂上实现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和天然矿物质等。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去除效果稳定,但吸附剂饱和后需要更换。
2.气浮法气浮法是将废水中的氨氮通过气泡的上浮来实现去除。
其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适用于高浓度废水,但操作复杂、能耗较高。
3.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沉淀剂,将废水中的氨氮与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物并沉淀下来。
其优点是去除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但需要定期处理沉淀物。
三、膜法膜法是利用膜的分离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常用的膜法有超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
1.超滤法超滤法利用孔径较小的膜对废水进行分离,将废水中的氨氮去除。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效果稳定,但需要定期清洗和更换膜。
2.反渗透法反渗透法通过在高压下,使废水透过半透膜,实现对氨氮的去除。
其优点是去除效果好、可以同时去除其他溶解物质,但能耗较高。
废水中氨氮的去除
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去除废水中氨氮的去除一直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氨氮是指水体中以氨的形式存在的氮,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废水、农业养殖废水等。
氨氮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酸碱平衡破坏、生态系统紊乱等问题。
因此,对废水中的氨氮进行有效去除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常用的废水中氨氮去除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物理法主要是利用吸附、萃取、蒸发和膜分离等技术手段将氨氮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化学法则是通过加入一定的化学药剂,使氨氮与其发生反应并形成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而生物法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成无害的氮气,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物理法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吸附。
吸附是指通过固体材料对氨氮的接触和吸附,将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氧化铁等。
活性炭吸附剂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附氨氮。
氧化铁则是一种常见的吸附剂,它能够与氨氮形成络合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此外,萃取、蒸发和膜分离等技术也可以用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但相比吸附而言,其成本较高。
化学法中,常用的方法是氨氮的沉淀。
氨氮的沉淀是指通过加入一定的化学药剂,使氨氮与其发生反应并形成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氢氧化钙、氯化铁等。
氢氧化钙是一种碱性物质,能够与氨氮发生反应,形成氨氮的沉淀物。
氯化铁则是一种常见的混凝剂,能够与氨氮形成沉淀,并与其一同被沉淀下来。
此外,还可以通过氧化、氮化等化学反应将氨氮转化成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从而实现氨氮的去除。
生物法中,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成无害的氮气。
这类方法主要包括硝化和反硝化。
硝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微生物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转化成硝态氮。
硝态氮不仅不具有毒性,而且还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有助于环境的改善。
反硝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微生物反应,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
这样即实现了氨氮向氮气的转化,达到了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目的。
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
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氨氮超标是指水体中氨氮含量超过环境标准或者生态系统承受能力的情况。
氨氮超标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来降低氨氮含量,保护水质环境。
首先,对于工业废水排放中的氨氮超标,可以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
通过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等设备,利用微生物对氨氮进行降解和转化,将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释放到大气中,从而达到处理废水中氨氮超标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废水的pH值、温度等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加速氨氮的去除过程。
其次,针对农业面源污染中的氨氮超标问题,可以采取合理施肥和种植结构调整的措施。
合理施肥可以减少农田中氨氮的累积,避免过量施肥导致氨氮超标。
同时,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轮作和休耕,减少土壤中氨氮的释放和流失,有效控制氨氮超标的情况。
此外,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出的污泥中氨氮超标的问题,可以采用厌氧消化、氨氮脱除等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通过厌氧消化,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沼气和有机肥料,同时也可以降低污泥中氨氮的含量。
而氨氮脱除则是利用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氨氮转化为氮气或者氮气化合物,从而降低污泥中氨氮的含量。
最后,对于自然水体中的氨氮超标问题,可以采用生物修复、人工湿地和植物修复等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引入适当的水生植物,利用其吸收和转化氨氮的能力,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的含量。
同时,人工湿地也可以起到过滤和净化水体的作用,对氨氮超标问题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氨氮超标的处理方法涉及到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和自然水体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运用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多种手段进行处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有效降低氨氮超标对水环境的影响,保护水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废水氨氮处理方法
废水氨氮处理方法废水氨氮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指标,通常是由人类生活、工业和农业废水产生的。
氨氮的高含量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有效的废水氨氮处理方法对于净化水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废水氨氮处理方法。
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常见的废水氨氮处理方法,通常通过微生物代谢来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氮和气态氮。
生物处理法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反应器法、曝气生物滤池法等等。
通常,这些方法都需要微生物及其生长环境、空气和水流等必要的条件来实现氨氮的转化和去除。
毫无疑问,生物处理法是一种效果显著而成本较低的氨氮处理方法。
2.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反应来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这些方法包括二氧化氯氧化法、氯气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等。
但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昂的运营成本。
因此,它们不适合中小企业使用。
3.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使用物理过程或设备,比如溶液萃取、膜过滤、吸附、离子交换、电解等等来去除氨氮。
这些技术成本相对较高,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和高端设备。
但是,这些方法能在处理废水氨氮方面取得表现优异的成果。
4. 组合处理法组合式处理法是借助多种不同的氨氮处理技术,比如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组合,以减少其缺陷,并加速废水氨氮的去除。
例如,采用生物氧化法与物理与化学处理技术的综合处理方案,这能具有更好的氨氮去除效果和更低的成本。
总结:在对废水氨氮进行处理时,应因地制宜,结合废水水质状况、处理要求和运营成本等因素选择相应的氨氮处理技术。
不同的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其效果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最具效果和经济可行性的方法来减少废水氨氮的含量,从而实现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人们的健康与生活品质。
除废水氨氮的三种方法
除废水氨氮的三种方法
1.传统生物脱氮法
该工艺是将有机物降解,硝化作用以及反硝化作用三个阶段独立开来,每一阶段后面都有各自独立的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当的硝化液回流比,使系统脱氮达到看得到的效果。
2.MAP沉淀法
理论上讲以一定比例向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废水中投加磷盐和镁盐,在一定作用下可生成磷酸铵镁(MAP),达到除去废水中氨氮的效果。
3.化学药剂法:
可在污水中直接投加氨氮去除剂,利用强氧化作用将氨氮直接氧化成氮气进行脱除的一种方法。
基于成本控制、操作要求、去除效果等因素的考虑,该方法也是使用较为普及的一种方法。
在废水中投加希洁氨氮去除剂,可在5分钟左右快速去除96%以上的氨氮,不会产品2次污染,使用于大多数行业的工业废水氨氮处理。
氨氮的去除
氨氮的去除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的不同,可将废水分为3类:高浓度氨氮废水(NH3-N>500mg/l),中等浓度氨氮废水(NH3-N:50-500mg/l),低浓度氨氮废水(NH3-N<50mg/l)。
然而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对微生物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制约了生化法对其的处理应用和效果,同时会降低生化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从而导致处理出水难以达到要求。
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物理法有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等处理技术;化学法有离子交换、氨吹脱、折点加氯、焚烧、化学沉淀、催化裂解、电渗析、电化学等处理技术;生物法有藻类养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术等处理技术。
目前比较实用的方法有: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氨吹脱法、生物法以及化学沉淀法。
1.折点氯化法除氨氮折点氯化法是将氯气或次氯酸钠通入废水中将废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学脱氮工艺。
当氯气通入废水中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的浓度降为零。
当氯气通入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
因此该点称为折点,该状态下的氯化称为折点氯化。
处理氨氮废水所需的实际氯气量取决于温度、pH值及氨氮浓度。
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氯气。
pH值在6~7时为最佳反应区间,接触时间为0.5~2小时。
折点加氯法处理后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进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残留的氯。
1mg残留氯大约需要0.9~1.0mg的二氧化硫。
在反氯化时会产生氢离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残留氯只消耗2mg左右(以CaCO3计)。
折点氯化法除氨机理如下:Cl2+H2O→HOCl+H++Cl-NH4++HOCl→NH2Cl+H++H2ONHCl2+H2O→NOH+2H++2Cl-NHCl2+NaOH→N2+HOCl+H++Cl-折点氯化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可通过正确控制加氯量和对流量进行均化,使废水中全部氨氮降为零,同时使废水达到消毒的目的。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氨氮的构成:
废水中氨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氨水形成的氨氮,一种是无机氨形成的氨氮;主要是硫酸铵和氯化铵等等。
氨氮主要来自化工、冶金、化肥、煤气、炼焦、鞣革、味精、肉类加工和养殖等行业。
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1.物理法:一般是在废水中加入絮凝剂,然后利用格栅或其它物理隔栅工具把一部分污染物处理下来,带走一部分有机物。
但是这个方法基本上只对浓度上千的氨氮起微少的作用,一般到几百的时候就很难光靠此方法处理了。
2.生物法:在污水处理厂或者大型的废水站中运用得比较多,一般都是靠各种的菌种,活性污泥等生物处理,对其进行好氧厌氧等处理后,形成完整的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等。
3.化学法:运动化学药剂的氧化作用分解氨氮,这种方法下的氨氮分解效率快,处理时间快。
一般都直接在出水口投加希洁氨氮去除剂SN-1使用,没有过多繁琐的操作。
能在5~6分钟左右降解氨氮,并且浓度好调节,灵活性强,根据不同的浓度投加不同的药剂量就能很好地控制氨氮的浓度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水氨氮的去除方法根据废水中氨氮浓度的不同,可将废水分为3类:高浓度氨氮废水(NH3-N>500mg/l),中等浓度氨氮废水(NH3-N:50-500mg/l),低浓度氨氮废水(NH3-N<50mg/l)。
然而高浓度的氨氮废水对微生物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制约了生化法对其的处理应用和效果,同时会降低生化系统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从而导致处理出水难以达到要求。
故本工程的关键之一在于氨氮的去除,去除氨氮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
物理法含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等处理技术;化学法含离子交换、氨吹脱、折点加氯、焚烧、化学沉淀、催化裂解、电渗析、电化学等处理技术;生物法含藻类养殖、生物硝化、固定化生物技术等处理技术目前比较实用的方法有: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氨吹脱法、生物法以及化学沉淀法。
1.折点氯化法去除氨氮折点氯化法是将氯气或次氯酸钠通入废水中将废水中的NH3-N氧化成N2的化学脱氮工艺。
当氯气通入废水中达到某一点时水中游离氯含量最低,氨的浓度降为零。
当氯气通入量超过该点时,水中的游离氯就会增多。
因此该点称为折点,该状态下的氯化称为折点氯化。
处理氨氮废水所需的实际氯气量取决于温度、pH值及氨氮浓度。
氧化每克氨氮需要9~10mg 氯气。
pH值在6~7时为最佳反应区间,接触时间为0.5~2小时。
折点加氯法处理后的出水在排放前一般需要用活性碳或二氧化硫进行反氯化,以去除水中残留的氯。
1mg残留氯大约需要0.9~1.0mg的二氧化硫。
在反氯化时会产生氢离子,但由此引起的pH值下降一般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mg残留氯只消耗2mg左右(以CaCO3计)。
折点氯化法除氨机理如下:Cl2+H2O→HOCl+H++Cl-NH4++HOCl→NH2Cl+H++H2O NHCl2+H2O→NOH+2H++2Cl-NHCl2+NaOH→N2+HOCl+H++Cl-折点氯化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可通过正确控制加氯量和对流量进行均化,使废水中全部氨氮降为零,同时使废水达到消毒的目的。
对于氨氮浓度低(小于50mg/L)的废水来说,用这种方法较为经济。
为了克服单独采用折点加氯法处理氨氮废水需要大量加氯的缺点,常将此法与生物硝化连用,先硝化再除微量残留氨氮。
氯化法的处理率达90%~100%,处理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在寒冷地区此法特别有吸引力。
投资较少,但运行费用高,副产物氯胺和氯化有机物会造成二次污染,氯化法只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
2.选择性离子交换化去除氨氮离子交换是指在固体颗粒和液体的界面上发生的离子交换过程。
离子交换法选用对NH4+离子有很强选择性的沸石作为交换树脂,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沸石具有对非离子氨的吸附作用和与离子氨的离子交换作用,它是一类硅质的阳离子交换剂,成本低,对NH4+有很强的选择性。
O.Lahav等用沸石作为离子交换材料,将沸石作为一种把氨氮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的分离器以及硝化细菌的载体。
该工艺在一个简单的反应器中分吸附阶段和生物再生阶段两个阶段进行。
在吸附阶段,沸石柱作为典型的离子交换柱;而在生物再生阶段,附在沸石上的细菌把脱附的氨氮氧化成硝态氮。
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较高的氨氮去除率和稳定性,能成功地去除原水和二级出水中的氨氮。
沸石离子交换与pH的选择有很大关系,pH在4~8的范围是沸石离子交换的最佳区域。
当pH<4时,H+与NH4+发生竞争;当pH>8时,NH4+变为NH3而失去离子交换性能。
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氨氮10~20mg/L 的城市污水,出水浓度可达1mg/L以下。
离子交换法具有工艺简单、投资省去除率高的特点,适用于中低浓度的氨氮废水(<500mg/L),对于高浓度的氨氮废水会因树脂再生频繁而造成操作困难。
但再生液为高浓度氨氮废水,仍需进一步处理。
3.空气吹脱法与汽提法去除氨氮空气吹脱法是将废水与气体接触,将氨氮从液相转移到气相的方法。
该方法适宜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
吹脱是使水作为不连续相与空气接触,利用水中组分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异,使氨氮转移至气相而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通常以铵离子(NH4+)和游离氨(NH3)的状态保持平衡而存在。
将废水pH值调节至碱性时,离子态铵转化为分子态氨,然后通入空气将氨吹脱出。
吹脱法除氨氮,去除率可达60%~95%,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吹脱出的氨气用盐酸吸收生成氯化铵可回用于纯碱生产作母液,也可根据市场需求,用水吸收生产氨水或用硫酸吸收生产硫酸铵副产品,未收尾气返回吹脱塔中。
但水温低时吹脱效率低,不适合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用该法处理氨氮时,需考虑排放的游离氨总量应符合氨的大气排放标准,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低浓度废水通常在常温下用空气吹脱,而炼钢、石油化工、化肥、有机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高浓度废水则常用蒸汽进行吹脱。
该方法比较适合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但吹脱效率影响因子多,不容易控制,特别是温度影响比较大,在北方寒冷季节效率会大大降低,现在许多吹脱装置考虑到经济性,没有回收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汽提法是用蒸汽将废水中的游离氨转变为氨气逸出,处理机理与吹脱法一样是一个传质过程,即在高pH值时,使废水与气体密切接触,从而降低废水中氨浓度的过程。
传质过程的推动力是气体中氨的分压与废水中氨的浓度相当的平衡分压之间的差。
延长气水间的接触时间及接触紧密程度可提高氨氮的处理效率,用填料塔可以满足此要求。
塔的填料或充填物可以通过增加浸润表面积和在整个塔内形成小水滴或生成薄膜来增加气水间的接触时间汽提法适用于处理连续排放的高浓度氨氮废水,操作条件与吹脱法类似,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
但汽提塔内容易生成水垢,使操作无法正常进行。
吹脱和汽提法处理废水后所逸出的氨气可进行回收:用硫酸吸收作为肥料使用;冷凝为1%的氨溶液。
4.生物法去除氨氮生物法去除氨氮是在指废水中的氨氮在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硝化和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最终形成氮气,从而达到去除氨氮的目的。
生物法脱氮的工艺有很多种,但是机理基本相同。
都需要经过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
硝化反应是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菌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包括两个基本反应步骤:由亚硝酸菌参与的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的反应。
由硝酸菌参与的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的反应。
亚硝酸菌和硝酸菌都是自养菌,它们利用废水中的碳源,通过与NH3-N的氧化还原反应获得能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亚硝化:2NH4++3O2→2NO2-+2H2O+4H+ 硝化: 2NO2-+O2→2NO3-硝化菌的适宜pH值为8.0~8.4,最佳温度为35℃,温度对硝化菌的影响很大,温度下降10℃,硝化速度下降一半;DO浓度:2~3mg/L;BOD5负荷:0.06-0.1kgBOD5/(kgMLSS•d);泥龄在3~5天以上。
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脱氮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而从废水中逸出由于兼性脱氮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硝化过程中产生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成N2的过程,称为反硝化。
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供体是各种各样的有机底物(碳源)。
以甲醇为碳源为例,其反应式为:6NO3-+2CH3OH→6NO2-+2CO2+4H2O 6NO2-+3CH3OH→3N2+3CO2+3H2O+6OH-反硝化菌的适宜pH值为6.5~8.0;最佳温度为30℃,当温度低于10℃时,反硝化速度明显下降,而当温度低至3℃时,反硝化作用将停止;DO浓度<0.5mg/L;BOD5/TN>3~5。
生物脱氮法可去除多种含氮化合物,总氮去除率可达70%~95%,二次污染小且比较经济,因此在国内外运用最多。
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低温时效率低。
常见的生物脱氮流程可以分为3类:⑴多级污泥系统多级污泥系统通常被称为传统的生物脱氮流程。
此流程可以得到相当好的BOD5去除效果和脱氮效果,其缺点是流程长,构筑物多,基建费用高,需要外加碳源,运行费用高,出水中残留一定量甲醇;⑵单级污泥系统单级污泥系统的形式包括前置反硝化系统、后置反硝化系统及交替工作系统。
前置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流程,通常称为A/O流程。
与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流程相比,该工艺特点: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只有一个污泥回流系统和混合液回流系统,基建费用可大大节省;将脱氮池设置在去碳源,降低运行费用;好氧池在缺氧池后,可使反硝化残留的有机污染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质;缺氧池在前,污水中的有机碳被反硝化菌所利用,可减轻其后好氧池的有机负荷。
此外,后置式反硝化系统,因为混合液缺乏有机物,一般还需要人工投加碳源,但脱氮的效果高于前置式,理论上可接近100%的脱氮效果。
交替工作的生物脱氮流程主要由两个串联池子组成,通过改换进水和出水的方向,两个池子交替在缺氧和好氧的条件下运行。
它本质上仍是A/O系统,但利用交替工作的方式,避免了混合液的回流,其脱氮效果优于一般A/O流程。
其缺点是运行管理费用较高,必须配置计算机控制自动操作系统;⑶生物膜系统将上述A/O系统中的缺氧池和好氧池改为固定生物膜反应器,即形成生物膜脱氮系统。
此系统中应有混合液回流,但不需污泥回流,在缺氧的好氧反应器中保存了适应于反硝化和好氧氧化及硝化反应的两个污泥系统。
由于常规生物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还存在以下: 为了能使微生物正常生长,必须增加回流比来稀释原废水; 硝化过程不仅需要大量氧气,而且反硝化需要大量的碳源,一般认为COD/TKN至少为9。
5.化学沉淀法去除氨氮化学沉淀法是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必要时投加某种化工原料,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温度、催化剂、pH值、压力、搅拌条件、反应时间、配料比例等等)进行化学反应,使废水中污染物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物或聚合物,或者生成不溶于水的气体产物,从而使废水净化,或者达到一定的去除率。
化学沉淀法处理NH3-N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其主要原理就是NH4+、Mg2+、PO43-在碱性水溶液中生成沉淀。
在氨氮废水中投加化学沉淀剂Mg(OH)2、H3PO4与NH4+反应生成MgNH4PO4•6H2O (鸟粪石)沉淀,该沉淀物经造粒等过程后,可开发作为复合肥使用。
整个反应的pH值的适宜范围为9~11。
pH值<9时,溶液中PO43-浓度很低,不利于MgNH4PO4•6H2O沉淀生成,而主要生成Mg(H2PO4)2;如果pH值>11,此反应将在强碱性溶液中生成比MgNH4PO4•6H2O更难溶于水的Mg3(PO4)2的沉淀。
同时,溶液中的NH4+将挥发成游离氨,不利于废水中氨氮的去除。
利用化学沉淀法,可使废水中氨氮作为肥料得以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