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艺术鉴赏,即鉴赏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如美术、音乐、戏剧、文学、影视、曲艺、舞蹈等等,内容庞杂,形式多样,涉及历史、文化、习俗、宗教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鉴赏”与“欣赏”语义相近,但有所区别,它在程度上更甚于欣赏,是鉴赏主体(人)对艺术作品感觉、认知和评价的过程,对作品的认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过程。它同时是人类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其审美心理是一个完整而又动态的过程,阶段性与层次性是这一过程的显著特点。基于此种特点,审美过程通常被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等三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各具特点,相互影响。

一、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

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无论观众是否具有专业知识,总免不了评头论足一番,以个人喜好对作品作出评价,这种评价很大程度上是“下意识”的。“下意识”在心理学上有明确的界定,即有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本能反应,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其中起作用的就是审美直觉。据此,便可解释什么是“审美直觉”。“审美直觉”即人类在艺术鉴赏中对艺术作品快速把握与领悟,暂忘一切,专心致志,将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中。

直观性和直接性是审美直觉的两个主要特点。我们鉴赏艺术作品时身临其境,将身心投入其中,获取直观的美感愉悦及艺术享受,即是审美直觉的直观性。亲身体验是鉴赏艺术作品的唯一途径,就像我们看过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画册,仍会不顾一切地通宵排队去看原作展览一样,作品本身所带来的震撼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比拟的,印刷品、视频、他人的转述均无法替代亲眼所见的真实美感,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当然,直接性也有直观性的一些特点,但更为感性,不需要逻辑判断或理性思维,瞬间理解或领悟,人们常说的“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均有此意。其实,人们为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感染和打动并非一定要理解其主旨或深刻内涵,人们通过对色彩、音乐、舞蹈等外在的直接表现形式得到美感,审美直觉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审美直觉除了上述两个特点外,还有一个称为“通感”的高级阶段。“通感”是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的互相交融,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究其产生原因,学术界莫衷一是,但无人否认通感的存在。事实上,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是多种心理因素作用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状态,人的审美直觉并非与生俱来,后天的教育和艺术实践对培养审美直觉能力起很大作用。未成年人欣赏艺术作品很有限,审美直觉能力一般不强,只有在成年以后接受相当教育和艺术熏陶后,才会以审美直觉来欣赏艺术。

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

艺术鉴赏的主体是人,审美体验是心理活动处于主动状态的人反作用于艺术作品而体现的一种积极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大文豪鲁迅先生对此颇有见地,他指出:“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高峰体验”的观点,阐述他所理解的审美体验:“这些美好的瞬间体验来自爱情,和异性结合,来自审美感受(特别是音乐),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伟大的灵感),来自意义重大的领悟和发现……”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几乎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但最易发生在艺术和审美领域。艺术鉴赏活动中,审美体验的丰富、深刻程度决定了心灵震撼的强烈、深沉程度,并最终影响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是否更为高级。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是一个包含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要素的心理机制互相作用的过程,诸多要素互相影响、作用与渗透,关系微妙而复杂,共同构成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结构。这些要素分别出现在审美体验的各个不同阶段,增强了审美体验的深度,扩大了

论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文/葛华东

“艺术鉴赏”是对各种不同门类艺术的完整的动态审美过程和审美再创造活动(包含复杂的审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其三个组成部分——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各有特点,缺一不可,三个阶段依次递进,呈现出阶段性与层次性特征。

美学论坛

23

审美体验的外延。

其一,“注意”和感知。“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其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的实质就是一种选择性,即从众多事物中把要感知和认识的事物挑选出来;集中性则不然,集中性是在选择的事物上集中主体的全部心理要素。“注意”有“关注、留意”的意思,能使人在短期内集中清晰地反映某个特定事物而撇开其他事物。这种注意力源自其生理基础,生理作用促使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趋于稳定。对于“注意”,心理学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将其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两个,即主、客观两个原因。客观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主观原因是主体的心理状态。“注意”在艺术鉴赏中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心理距离”与“稳定性”。“心理距离”最早出自英国心理学家布洛的“距离说”,布洛认为审美感受产生的原因是主体对客体保持“心理距离”,毫不掺杂任何实用或功利思想,以纯粹的审美心境欣赏事物。“心理距离”不是一种艰深和抽象的心理学现象,人们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解释何谓心理距离。譬如时下热播的一些电视剧,题材和艺术手法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和观众的生存状态,某些人物的塑造极具时代性和代表性,引起观众关注和热议,以致其入戏太深出现过激行为。这种模糊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例子就是心理距离太近的表现,而面对艺术作品(如绘画)却揣测它的利益价值则是心理距离太远的表现。当然,要求鉴赏者注意力能长久关注某一作品,取决于注意的稳定性,这便涉及到另一个注意的现象——“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使人在注意的稳定中保持积极、良好心态的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审美享受。我们知道,在艺术鉴赏的初级阶段,注意的发生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的。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合称,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类感官并在脑中产生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而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综合的、整体性的把握,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等特征。感觉与知觉相互交织,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感知是艺术鉴赏的真正开始。各种艺术以感性形象作用于人类感官,人类感知其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调动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结合个人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艺术感悟,积极主动地感知艺术的独特魅力。

其二,想象和联想。什么是想象?康德的话非常经典:“它有本领,能从真正的自然界所呈现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想象的自然界。”我国的古典四大名著之所以家喻户晓,为世人津津乐道,得益于这些文学作品生动细腻的描写,其人物刻画细致入微,使之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其次,想象、联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艺术作品的空白。按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这是文学作品结构的召唤性的问题,即任何作品都必然存在“空白”和“不确定性”,它们召唤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才能,等待读者在阅读中参与作品意义的创造。其实,“空白”和“不确定性”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存在,也存在于其他艺术领域。如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计白当黑”,虚实相生,需要在画面适当位置留出大面积空白。人称“马一角”的南宋山水大家马远就以擅于画面留白闻名,马远将留白作为必要的构成因素引入画面中,展现山水画的深远意境,使观者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此外,中国古典建筑艺术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空间的处理上巧妙采用借景、分景、隔景等各种方法丰富空间层次与美感,传达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及对审美的不懈追求,予人极富内涵及美感的审美体验。

其三,情感和理解。人是情感的动物,审美所体验的是情感的世界,这使艺术鉴赏过程的始终都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相对于审美直觉阶段被动地对作品进行注意和感知,在审美体验阶段人的各种心理因素以更积极主动的状态激发自身情感,调动审美情感,加深对艺术作品及形象的感悟,在想象和联想中推波助澜,使审美主体获得极大愉悦和满足。当前,情感是众多影视、戏剧作品能否获得上佳票房和良好口碑的杀手锏,创作者往往通过不同类型、特点的演员的生动演绎,反映所处时代或情节发展的舞台(场景)布置,契合作品情节的主题歌(插曲)的动人旋律等各种可以利用的方法渲染气氛,给观众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刺激,唤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投入,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使观众情感得以充分宣泄,于潜移默化中理解作品所倡导的主旨或传递的思想、理论与知识。

三、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审美升华是艺术鉴赏的高级阶段,是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的一种自由的精神境界,通过艺术审美的再创造活动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较之前两个阶段,审美升华实现了主体(鉴赏者)与客体(艺术作品)的有机结合,两者浑然一体,使主体产生共鸣和顿悟,净化心灵,精神升华,获得精神人格层次上的审美愉悦,完成艺术鉴赏审美过程的超越,这是前两个阶段所不具备的。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审美升华,它又具有哪些特点呢?一般认为,审美升华是“共鸣”与“顿悟”相互影响的结果。

其一,“共鸣”。遍览古今中外,我们不难发现凡是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备能激起受众情感共鸣这一显著特征。“共鸣”是鉴赏者在鉴赏过程中,经历审美直觉、审美体验,进而被艺术作品所深深感动、所吸引,使鉴赏主体与客体高度契合的状态,是其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的集中表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共鸣具有艺术鉴赏审美心理的各种特征,是艺术鉴赏活动的高峰和极致。作为复杂的美学问题,它既有社会因素、审美客体本身的因素,又有审美主体的主观因素,乃至共同美方面的因素。换个角度说,共鸣的产生缘于主体(人)与客体(艺术作品)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何谓“灵犀”?就是两者在主

美学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