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权衡,为了制定政策而制定政策,造成政策执行中效率较低甚至无法实施的状况。因此,一项政策的制定和贯彻不应该是孤立存在的,应追求理性、可持续以及配合整体目标的实现。
!"政策执行不力。不同的单位和人员可能依据自己的价值或者利益解释、理解、执行公共政策,不同的理解方式常造成对政策的歪曲,甚至使政策变成“纸上谈兵”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政府的行政改革不仅涉及到管理的内容和形态,而且是整个社会层面的政府职能定位、角色定位以及政府与公民和社会关系的变革。这对于建立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体制以及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正是这一过程的深刻体现。
(三)职能转变中,公共政策制定执行的对策分析
#"加强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由于政府不是某一行业的专家,在政策的制定中,要广开言路,请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对政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估,集中力量于大型的和亟待开发的项目、工程。通过对若干决策方案的评估,得出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以及对于某一项目最有效率的实施方案。
$"提高政府决策效率。我们一贯采用的集中式处理方法,既不利于下属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时滞性的缺陷。所以,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适当授权授责,给予下级政府制定适当级别政策的权力。同时,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强系统之间的沟通,使上下级部门纵向沟通顺畅;加强各行业、各领域、各地区行政部门的横向沟通,使政策制定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不会相互冲抵。
!"加强对公众的回应性。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已经从资源的垄断者,变成了公共资源分配的协调者、公众服务的提供者。这就要求政府对公众的要求有更好的回应性。公众应首先拥有政策的知晓权。
%"对政策本身的要求。政府的行政环境如此复杂多变,在政策本身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也允许适当灵活地加以调整。如:一个政策出台以后可以先搞试点,在改进中推行、在调整中完善;在制定政策时对环境的发展趋势做出估计、预留出空间,以便面对新形势;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出预期,制定应急方案。
&"政策的实施过程要接受监督和考核。没有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应有相应行政机关、公众和非营利性组织的监督。政策实施中要对其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估考核,作为修正和调整政策的依据。政策经过适时地调整和修正,使之不断完善,达到更好的运转和提高效率之目的。!
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在行政主体为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广大人民群众设定具体权利义务时,即当行政主体在做出与人民群众有具体利害关系的决定、政策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有权参与行政决策过程,有权对行政主体的具体决策发表意见,而行政主体应尽可能地听取和尊重公众的意见与建议,并赋予公众以申请发布、修改或废除某项决策的权利。
公众参与是实现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必经之路,是世界贸易组织关于行政公开、信息公开的普遍要求,也是调动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实现依法治国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这样一种现象,随着委任立法权的范围逐步扩大、行政权的日益膨胀,仅仅依赖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等来实现民主,愈来愈鞭长莫及。公民不参与行政决策的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民主可言。因而,扩大公民对行政决策过程的直接参与范围,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既是现代世界各国行政法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问题:一是公众参与不经常,缺乏制论行政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夏智勇
%"·
社会科学论坛!""#·$
度化;二是参与的面不广泛;三是参与的力度不够。
针对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增加行政公开的力度。行政公开是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前提。行政机关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行政相对人和公众公开,使行政相对人和公众知晓。行政机关通过公开行使行政权力的依据和过程,说明做出决定的理由,满足公众的行政知情权。只有当公众对行政主体自身情况和其决策活动的有关内容事先有所了解时,其参与行政决策才具有实质上的意义。要认真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于行政主体对其中的相关规则如透明度原则、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信息自由等的承诺。
二是健全民主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同时要参考国外相关的行政公开的法律规定、制度设计,借鉴其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统一的中国行政程序法、情报自由法等法律法规,逐步推进行政公开,实现信息自由,从而为行政决策中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奠定基础。要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保障人权。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三是扩大参与渠道,保证参与畅通,使公众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对行政决策进行参与。要根据不同人员的层次特点,有效地扩大公众参与的力度:要畅通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渠道,使人民群众更方便、更有效地实行参与;要特别注意吸收专家层对行政决策的参与,从理论依据、规律探索、事实分析的层面上提高参与的水平;要尽可能地吸收专业层的行政决策参与,从专业的角度把握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执行的可行性,同时注意分清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界限,杜
绝部门利益对行政决策的影响;要广泛注意媒体
舆论对行政决策反映,及时吸收社会舆论的正确
意见,及时纠正决策中的偏差。
四是做好行政听证工作。行政听证,这是公众参
与在行政决策中运用的重要措施。行政主体在做成
行为前,允许相对人对将做成的行政行为所涉及的
问题提供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或进行辩解、说明。目前,我国的行政听证已经作为行政处罚和价格调整
的一种法定程序,这标志着政府制定价格的行政行
为将真正纳入社会监督之下,开创了在政府决策领
域引入公开听证程序的先河,是行政决策逐步走向
民主的重要里程碑。要进一步扩大听证程序的适用
范围,使其成为行政决策中一项普遍的程序制度。行
政听政通过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质证和辩论,使双方对事实的认识得以交流、对法律的认识得以
沟通,使相对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使行
政主体有可能采纳和吸收相对人的意愿,从而有利
于实现相互理解、信任和协作。
五是要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要通过
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公众充分认识自身在行政
决策中的作用,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提高对行政参与
的自觉性。注意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使其有序地
参与行政决策。注意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自
身综合素质以提高参与的水平,实现公众参与价值。从根本上说,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是我国行政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唯考是举的用人制度和教育制度
所存在的弊端,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要提高全民族
的创新能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打破单纯
凭学历学位取人的现代科举制,建立依据成果公平、公正和公开选拔人才的评举制。
唯考是举的实质、弊端和
改革方向
"郭新京苗彦平
·%&
社会科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