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第一、二讲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
![第一、二讲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a3144d580216fc700afd9f.png)
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叫“意似”,是 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 上和精神上同时一致起来,或称“形似”和 “神似”,这是翻译的高标准。
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钱钟书:化境说—理想
sublimed adaptation
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 维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 活动”。
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 维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 活动”,它包含着一个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 步深入,对原文含义的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 。(古今明,P4)
2 翻译的目的
交流信息,克服语言障碍 学习其他语言的文化和文明,帮助向更高的
第一部分 翻译概论
1 翻译的定义 2 翻译的目的 3 翻译的意义 4 翻译的条件 5 翻译的分类 6 翻译的方法 7 翻译的步骤(过程)
1 翻译的定义
《辞海》: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 文字表达出来
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 Oxford: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张柏然、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P17)
6 翻译的分类
工作方式 ●笔译 translation ●口译 interpretation ●机器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 ●机助翻译 machine-aided translation
内容题材
●文学翻译 literary translation: 诗歌、小说、戏 剧、散文和其他文学作品,着重情感内容、修辞特 征以及文体风格的传达
第一讲翻译的定义
![第一讲翻译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f5abb3e7551810a6f52486b6.png)
一、什么是翻译?
这一问题涉及翻译的外延(一个概 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 指翻译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它的具体活 动形式。
1、“翻译”(translation)所指
• 汉语“翻译”有三重所指: 翻译活动(行为和过程) 翻译活动主体(翻译者) 翻译活动的结果(译作) • 英语“translation”有二重所指: (1)the act or instance of translating. (2)a written or spoken expression of the meaning of a word, speech, book, etc. in another language.
定义5:
翻译是跨语言(cross-language)、 跨文化( cross-culture )的社会活动 (social activity)。
(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2000:16)
3、翻译的社会性
翻译活动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操不同 语言的人之间需要交流,而人际交流赖 以发生的语境及其所形成的关系必定具 有社会性。翻译活动时刻受到社会因素 的影响、干预和制约。
4、翻译的历史性
翻译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 发展的,其外延形式和内在性质一直都 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 段,翻译所起的作用、翻译活动所面临 的挑战、翻译文本的价值等等都会有所 不同。
例 4:
翻译并不是一种中性的、远离政治 及意识形态斗争和利益冲突的行为;更 不是一种纯粹的文字活动,一种文本间 话语符号的转换和替代,而是一种文化、 思想、意识形态在另一种文化、思想、 意识形态环境里的改造、变形ual translation)
• 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翻译的定义、分类和标准
![翻译的定义、分类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bca11f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1.png)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1)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
2)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Translation is a representation or recre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3)翻译的本质是释义,是意义的转换. meaning-based汉译英是译者将作者为汉语读者所写的汉语文本转换成功能相似、语义相符、供英文读者阅读的英语文本的活动。
Classification of translation1)Transla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符际翻译)2)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Oral (interpretation) : consecutive(交替传译); simultaneous(同声传译)3) Written: whole text literature; pragmatic excerpt; selective; adapted; rewriting; MAT & MTCriteria of translationCriteria of translation is the plumb-line for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a translation and the goal for a translator to strive for.1) Source-language–oriented principle(以译出语为取向的原则)Characteristics: pay extreme attention to the form of the source text, always adopts a word-for-word / line-for-line translation or transliteration.•他是只纸老虎He is a paper tiger.•这事让他丢脸This makes him lose face.2) Target-language-oriented principle (以译入语为取向的原则) Liberal translation: using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ation / adaptationfor the reader’s sake. This is done at the cost of the loss or damage of the original image sometimes.•What is done is done. 木已成舟•Kicking a man when he is down. 打落水狗/落井下石•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3)Author-and-reader-oriented principle (以作者和读者为取向的原则) Characteristics: take both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 into consideration, and strive to be faithful and smooth at the same time.•繁华也罢,贫穷也罢,丈夫和妻子携手一生,情深意长。
翻译小白入门知识点总结
![翻译小白入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58b00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14.png)
翻译小白入门知识点总结导言翻译是一门复杂而精密的工作,涉及到语言、文化、专业知识等多个层面。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翻译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围绕翻译小白的入门知识点展开,帮助初学者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翻译过程、常见技巧等内容,希望能够为初学者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一、翻译的基本概念1.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的书面或口头文字(包括声音)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
翻译工作一般包括文学翻译、口译、笔译等多个领域,是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
1.2 翻译的分类根据翻译的不同特点和形式,可以将翻译分为文学翻译、口译、笔译等不同分类。
其中,文学翻译是以文学作品为对象的翻译,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形式;口译是通过口语进行的实时翻译,常见于会议、谈判等场合;笔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书面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包括新闻报道、官方文件、商业文件等多种形式。
1.3 翻译的原则翻译的基本原则包括忠实原文、通顺流畅、准确无误、符合语言习惯等。
忠实原文是指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的内容、风格和意义,不随意增减或歪曲原文;通顺流畅是指翻译应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语义和语用规范,表达清晰、连贯;准确无误是指翻译应该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意义,避免翻译错误;符合语言习惯是指翻译应该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不脱离目标语言的语言环境。
1.4 翻译的难点翻译的难点主要包括语言差异、文化差异、专业知识等多个方面。
语言差异是指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语法、句式、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翻译者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敏感度;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价值观念、习俗、风俗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翻译者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知识是指翻译作品涉及到科技、医学、法律、经济等专业领域的知识,需要翻译者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二、翻译的基本技能2.1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翻译的基本技能之一,包括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翻译概论知识点整理
![翻译概论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be6fd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5.png)
翻译概论知识点整理翻译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跨语言交流活动,它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对翻译概论中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一、翻译的定义与类型翻译,简单来说,就是将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目标语)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
根据不同的标准,翻译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从翻译的手段来看,可分为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
人工翻译依靠译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能够更加灵活、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
机器翻译则借助计算机程序和算法,虽然速度快,但在准确性和灵活性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
从翻译的方向上,分为口译和笔译。
口译是即时性的,要求译者在短时间内理解源语并迅速转化为目标语进行表达,常见的有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
笔译则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查证,对译文的质量和准确性要求更高。
从翻译的内容来看,有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等。
不同领域的翻译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需要译者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翻译技巧。
关于翻译的标准,虽然众说纷纭,但大致可以概括为“信、达、雅”。
“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信息,不随意增减或歪曲。
“达”要求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目标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让读者能够毫无障碍地理解。
“雅”则强调译文要有文采,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要完全达到这三个标准并非易事,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权衡和取舍。
比如,在科技翻译中,更注重“信”和“达”,而在文学翻译中,“雅”的要求可能会相对较高。
三、翻译的过程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首先是理解阶段。
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原文的词汇、语法结构、语义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然后是表达阶段。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运用目标语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将原文的内容重新呈现出来。
这要求译者能够熟练掌握目标语的语言规则,并具备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你学会汉英翻译(1)(DOC)
![教你学会汉英翻译(1)(DOC)](https://img.taocdn.com/s3/m/d3eaf0f2102de2bd960588fb.png)
第一章绪论1.1 翻译的性质和分类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的本质是释义,是意义的转换。
2. 翻译的分类:按文本而言,分为文学翻译、科级翻译、应用文翻译就方式而言,分为全译、摘译、编译。
全译:全文照译,全译是翻译的最基本方式,它是翻译的基础。
摘译:根据特定目的的摘取、翻译原文中的部分内用,以利译文读者更方便,更快捷的获取原文文献主要信息的方式。
编译:则是“编辑”和“”翻译的结合。
3.翻译活动涉及的因素:译者:translator, 作者:author, 原文: source text,原文读者: source-text readers译文:target text/translated text/target version, 译文读者: target-text readers1.2 汉英翻译的单位----句子句子:句子是用词或词组构成的一个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在连续说话时,句子和句子中间有一个较大的停顿。
在书面上,句子的停顿处,要根据不同的语调分别用句号、问号火感叹号。
(定义来自《汉语大辞典》)从意义上讲,句子能够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从功能上讲,句子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从形态上讲,句末有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为标志因此,句子是较为理想的翻译单位。
1.3 汉英翻译的标准1.严复的标准信:faithfulness 指准确的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信于读者和作者,不允许对原作有任何歪曲或篡改,译作不容许有任何遗漏和省略。
达:expressiveness 指译文使用标准汉语,即译文语言应通俗明白,不应模棱两可,晦涩难懂,不滥用陈词滥调,繁文缛句,也不应有粗枝大叶的错误雅:elegance 指译文的美学价值,它体现在修辞、文体、韵律、诗意和心理等五个方面2. 刘重德的标准信:faithfulness 信于原文内容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达:expressiveness 具备原为一样的表现力to be as expressive as the original切: closeness 尽可能的切近原文的风格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3. 泰勒的西方翻译标准译文应该完全传达原文的思想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一致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on4. 张陪基的标准—使用语初学者忠实:faithfulness, 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和风格通顺:smoothness, 译文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符合规范5.本书的标准功能相似,语义相符,similarity in funciton and correspondence in meaning6. 语言的功能A,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所指功能:referential function, 它是语言传达信息,影响他人认知的功能B. 表情功能: expressive function, 它是语言表达言者或作何,即言语始发者的思想感情的功能。
《第一讲翻译概述》PPT课件
![《第一讲翻译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b9b80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7.png)
五、 翻译的起源 (The Origin of Translation)
最早的翻译是口译。翻译的历史和语 言的历史一样长。中国最早的有记载 的翻译始于汉代--西汉(Han Dynasty-Xi Han.)。大约在2000前。我国的翻 译活动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具体方法:
逐句 sentence by sentence interpretation 逐段 paragraph by paragraph interpretation 即席 impromptu/extemporaneous
interpretation 读稿 interpretation by reading the passage 同声 speech and interpretation at the same
王勃:“海内存知己,天崖若比邻”
科学翻译: If you've on earth a bosom friend He is near you to you though at world apart.
文学翻译: If you have friends who know your heart, Distance cannot keep you apart.
玄奘:
曾于唐太宗贞观2年(公元628年)去 印度求经,17年后带回57部佛经。其 中30部是因明学(逻辑学)。并将75 部 译为汉文。更重要的是他首次进行 汉译外的尝试,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 为梵文。成为汉以外的鼻祖。在理论 上,他提倡“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和理 论研究影响深远。玄奘、鸠摩罗什和 真谛一直被视为我国佛教学三大翻译 家。
我们也尝试给翻译下个定义:翻译是把一种语 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 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 特别是推动译入语文化信兴旺发达的目的。
第一章 翻译的定义和分类
![第一章 翻译的定义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69f9b62011ca300a6c390bd.png)
1.1 翻译的定义 1. Translate: to change (speech or writ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language. [ Longman Dictionary] 2. Translate: to express (sth. Spoken or esp. written) in another language or in simpler words. [Oxford Dictionary] 3. 翻译: 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 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 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 [现代汉语词典] 4. 翻译: 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 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into Chinese: 1. milk way 2. white elephant 3. small potato 4. hot potato 5. dog day 6. American beauty 7. blue blood 8. We are in good shape. 9. The last thing that I want to do is to marry him. 10. My wife is a dragon. 11. -Jack has been sentenced to three year’s imprisonment. -Give a dog a bad name. 12. - Why not buy a house? - I’m not a Rockefeller.
1. 2 翻译的分类 1. 广义上讲, 可分为:语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和 语 际 翻 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狭义上讲,仅指语际翻译。 2. 从工作方式上讲, 有口译, 笔译和机器翻译。 3. 按题材分: 1) 专业性翻译(科技、商务、外 交、旅游、军事等);2)实用性翻译(宣 传品、广告、海报等);3)文学翻译(小 说、散文、戏剧、诗歌等)。 4. 按处理方式分:全译、编译和摘译。
第一讲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第一讲翻译的定义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aa2bb0276eeaeaad0f33035.png)
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
❖ 所谓翻译标准,亦曰翻译原则,即指导翻译 实践、评价译文质量的尺度。翻译标准的确 立,对于建立科学的翻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 意义。
❖ 18世纪末,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亚历山 大·F·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年)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 系统地提出了进行翻译和评判翻译的三条基 本原则:
英译汉教程
A Cours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王静安 教授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第一章 英汉翻译概述 第一节 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 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双语转换过程或结果。 就英汉翻译而言,就是把英语所表达的意义 忠实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
❖ 无论是泰特勒的三原则,还是严复的三字标 准,都在翻译界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后者, 在中国翻译界讨论翻译标准时,几乎无不提 及。正是在三字标准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和 翻译家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自己的 独特见解,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翻译研 究和实践。例如,20世纪50年代初,傅雷在 《〈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了“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的重要观点;60年代初,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化境” 之说。“神似”论和“化境”说,同“信、 达、雅”三字标准一样,都是具有中国特色 的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按源出语(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可分为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语际翻译指发
翻译概论知识点总结
![翻译概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c9f1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0.png)
翻译概论知识点总结翻译是人类交流和交融的桥梁,它在交流和交融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语言交流和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翻译的定义、分类、原则、步骤、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对翻译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字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是一种语言间的沟通方式,通过翻译,人们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实现文化交流和交融。
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两种形式,口译是指在交谈中即时翻译,笔译是指通过文字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2. 翻译的分类根据翻译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将翻译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口译、笔译等多种类型。
文学翻译是指将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科技翻译是指对科技文本进行翻译,商务翻译是指对商务文件和会议内容进行翻译,口译是指即时的口头翻译,笔译是指通过文字进行翻译。
3. 翻译的原则翻译的原则包括忠实原文原则、意译原则、规范原则、通顺原则等。
忠实原文原则是指尽可能忠实地保持原文的字面意思,意译原则是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进行意译,规范原则是指根据目标语言的规范和习惯进行翻译,通顺原则是指翻译的语言要通顺、流畅,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4. 翻译的步骤翻译的步骤包括理解原文、分析原文、翻译、校对和修改等。
首先,译者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了解原文的内容、语境和目的,然后分析原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接着进行翻译,最后进行校对和修改,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5. 翻译的方法翻译的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转换法、对比法等。
直译法是指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意译法是指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意译,转换法是指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进行转换翻译,对比法是指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并进行修改。
6. 翻译的技巧翻译的技巧包括用词准确、通顺流畅、语言地道、逻辑严谨等。
译者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翻译,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并保持逻辑的一致性和严谨性。
英译汉之翻译概论-ppt
![英译汉之翻译概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3d1cf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d.png)
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
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译行业正面临着数字化、自动化的趋势。同时,随 着各种新领域、新技术的出现,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专业化的翻译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翻译人才的培养
为了适应翻译行业的发展趋势,需要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高校和培训机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 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教学。此外,为了提高翻译行业 的整体水平,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翻译标准和评价体系。
新闻翻译的特点
新闻翻译要求准确、及时、流畅,同时要保留原文的新闻价值。
新闻翻译的难点
新闻报道中涉及大量专有名词、术语,需要进行准确翻译。同时, 新闻语言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需要准确把握原文含义。
案例分析
某英文新闻报道关于国际政治事件的翻译,需要准确传达原文含义, 同时要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广告翻译
考虑文化背景
结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理解 原文中隐含的意义,避免因文化 差异造成误解。
表达阶段
01
选择恰当词汇
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汇,确 保译文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 的表达习惯。
02
重构句子结构
03
保持原文风格
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对句 子结构进行重构,使其更符合目 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翻译的目的是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原作的思想 内容、风格特点和艺术价值。
翻译的分类
根据翻译的性质,可以分为直译和意译。直译注重保持原 文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而意译则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思 想内容和意义。
根据翻译的领域,可以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 译等。不同领域的翻译要求不同的专业知识和表达方式。
翻译如何入门知识点总结
![翻译如何入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d257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4.png)
翻译如何入门知识点总结翻译是一门充满挑战的艺术和技能,它不仅要求译者有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求译者对不同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细心。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翻译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加深理解并不断练习。
下面将从翻译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等方面总结入门知识点,帮助初学者快速入门。
一、基本概念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文字或口语表达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多的是要求译者要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用目标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
2. 翻译的分类翻译可以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形式。
口译是指将口语进行翻译,而笔译则是将书面文字进行翻译。
根据翻译的领域不同,又可以分为文学翻译、商务翻译、科技翻译等多种类型。
3. 翻译的特点翻译具有跨文化交流的特点,它需要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翻译还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解释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便准确表达原文意思。
二、翻译的步骤1. 理解原文翻译的第一步是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原文的内容。
译者应该尽量准确地理解原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把握原文的主旨和要表达的意思。
2. 查找词典和资料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熟悉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这时就需要查找相关的词典和资料,帮助理解和翻译。
3. 选择合适的译文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译文表达出来。
译文要求准确、通顺、地道,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4. 逐句翻译译者可以根据原文的结构和逻辑,逐句进行翻译。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不断调整和修改译文,保证其准确和通顺。
5. 校对和修改翻译完成后,译者需要进行校对和修改。
通过反复比对原文和译文,检查是否有疏漏和错误,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三、翻译的技巧1. 保持灵活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保持灵活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有时候原文的表达方式可能与目标语言有所差异,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语言,使译文更为贴切和地道。
2. 注意语言的风格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语言的风格和用词习惯,力求表达出与原文相同的语言特点。
第一、二讲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
![第一、二讲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a3144d580216fc700afd9f.png)
another language Catford: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SL) 的文字
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TL)的对等的文 字材料。
奈达: 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 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 义上,其次是文体上。
贸易、文化、和平、人道等都离不开翻译,翻译在 历史上从未如此不可或缺……请大家试想一下,世 上一日无翻译会怎样……都将鸦雀无声。翻译工作 者就象电线中的电流,水管中的水流。
5 翻译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汉语功底要好。 第二个条件就是英语语言能力要强。 第三个条件是知识面要广。 第四个条件是译者的责任心、工作条件等
The craft of translator is … deeply ambivalent; it is exercised in a radical tension between impulses to facsimile and impulses to appropriate recreation.
翻译概论
主讲人 刘毅 外国语学院
第一部分 翻译概论
1 翻译的定义 2 翻译的目的 3 翻译的意义 4 翻译的条件 5 翻译的分类 6 翻译的方法 7 翻译的步骤(过程)
1 翻译的定义
《辞海》: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 文字表达出来
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 Oxford: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 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Hale Waihona Puke 语言和文化的障碍(Language / Cultural Barriers)
《翻译》 讲义
![《翻译》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1839cb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f.png)
《翻译》讲义一、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翻译,简单来说,就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
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文化、思想和情感交流的桥梁。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无论是国际商务往来、学术研究交流、文化艺术传播,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获取,都离不开翻译。
它使得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合作,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技术的进步以及文化的融合。
二、翻译的类型翻译主要分为口译和笔译两大类。
口译,是指在现场进行的口头翻译,要求译者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源语,并以流畅自然的目标语传达给听众。
常见的口译形式有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
同声传译是在演讲者讲话的同时进行翻译,对译者的反应速度和语言能力要求极高;交替传译则是在演讲者讲话一段后进行翻译,给予译者一定的时间思考和组织语言。
笔译,是将书面的源语内容转换成目标语的书面形式。
笔译的时间相对充裕,译者可以查阅资料、反复斟酌,力求译文准确、通顺、优美。
笔译涵盖了各种领域,如文学、科技、法律、医学等。
三、翻译的标准关于翻译的标准,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但普遍被认可的几个标准包括“信、达、雅”。
“信”,指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不随意增减或歪曲。
“达”,要求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让读者能够毫无障碍地理解。
“雅”,则强调译文要有文采,尽量使语言优美、得体。
然而,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文本,这三个标准的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科技文献的翻译更注重“信”和“达”,而文学作品的翻译可能对“雅”的要求更高。
四、翻译的技巧1、理解原文这是翻译的基础。
要准确理解原文的词汇、语法结构、语境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
遇到生僻的词汇或复杂的句子结构,不能想当然地猜测,而要通过查阅词典、参考相关资料等方式来确保理解的准确性。
2、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目标语中找到最恰当的词汇来表达源语的意思。
翻译的定义及分类
![翻译的定义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f64c117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2.png)
翻译的定义及分类翻译的定义及分类翻译的定义中国现代学者林汉达说:“(正确的翻译)就是尽可能地按照中国语文的习惯,忠实地表达原文中所有的意义”。
中国现代学者徐永煐说:“翻译——是译者用一种语言(归缩语言)来表达原作者用另一种语言(出发语言)表达的思想。
”中国当代学者王以铸说:“好的翻译决不是把原文的一字一句硬搬迁来,而主要的却是要传达原来文章的神韵”。
前苏联文艺学派翻译理论家索伯列夫说:“翻译的目的就是把一种语言中的内容和形式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前苏联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说:“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说:“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现在,我们尝试给翻译下一个比较完备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翻译的分类按语言分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按活动形式分类:笔译(translation)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交替传译(consecutive translation)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translation)按翻译材料的文体分类:应用文体翻译科技文体翻译论述文体翻译新闻文体翻译艺术文体翻译按处理方式分类:全译节译摘译编译。
英语翻译的定义,范例讲解
![英语翻译的定义,范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d266a67a98271fe910ef939.png)
第一章翻译的定义、分类、原则概述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
然而并不是掌握了两种语言就能做好翻译。
要做好翻译,必须对翻译的基本概念和其设计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
第一章旨在简要介绍翻译的基础知识,包括翻译的定义、分类、原则。
第一节翻译的定义和分类1.1 翻译的定义什么叫翻译?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指用接受语(receptor language)复制源语(source language)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首先在意义方面,其次在文体方面。
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话讲,翻译就是指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活动。
由翻译的定义可知,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信息、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再创造,而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对译。
(1914-2011)----翻译的预期目的主要是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风格、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我们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
”谭载喜教授也认为:“翻译的难与易,好与劣,与其说与语言有关,毋宁说主要与文化有关。
”翻译是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共同行为,译著是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翻译改造了文化异质,同时又保持了文化异质。
翻译所展示的文化既不是彻底的源语文化,又不是彻底的译语文化,而是一种具有本土化的异质文化,一种让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
所谓文化“传真”就是要求译语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与风格,它是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
示例拿红楼梦来说,就有许多不同的版本。
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ours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王静安 教授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0732101/2102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课程类别 课程学分:2/2 课程学分 2/2 课程学时:32/32 课程学时 使用教材: 使用教材: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王宏印 编著 辽宁示范大学出版社 方式:笔试 方式
第一章 英汉翻译概述 第一节 翻译的定义与分类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 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双语转换过程或结果。 就英汉翻译而言,就是把英语所表达的意义 忠实准确地用汉语表达出来。 从对翻译所下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翻译是 一种语言活动过程,又是该活动的结果。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还涉及两 种社会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通 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 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 景的人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 的媒介。翻译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它形成于社会、文化和语言现实之中,同时 又为促进社会、文化和语言发展服务。 翻译属于交叉学科,它与语言学、符号学、 修辞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有着密切联系。 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 —翻译学。
无论是泰特勒的三原则,还是严复的三字标 准,都在翻译界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后者, 在中国翻译界讨论翻译标准时,几乎无不提 及。正是在三字标准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和 翻译家结合自己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自己的 独特见解,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翻译研 究和实践。例如,20世纪50年代初,傅雷在 《〈高老头〉重译本序》中提出了“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的重要观点;60年代初, 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了“化境” 之说。“神似”论和“化境”说,同“信、 达、雅”三字标准一样,都是具有中国特色 的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英汉翻译而言,英美人的语言背景、 思维方式与中国人不尽相同,因此语言 的表达方式也大相径庭。同一话语会有 几种不同的译法,偶尔还会遇到难译或 不可译的内容则需要很大的灵活性。好 的译文形神兼备,粗劣的译文则平淡无 味,或有悖于原文甚至与原文风马牛不 相及。翻译的艺术性即在于此。
翻译活动的范围很广,种类很多。然而无论哪类翻 译、哪个译者,在翻译中都要有一定的尺度。这个 尺度就是翻译标准,它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要求 译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这就 是翻译标准的原则性。然而在实际翻译中,不同体 裁、不同题材、不同的读者和不同的工作方式,对 翻译要求不一。这就要求译者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 相应地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以满足各类翻译的需 要,而不是将翻译标准视为一成不变的教条,生搬 硬套。这就是翻译的灵活性。
原则性和灵活性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相辅相 成,缺一不可。两者之间,原则性是第一位 的。灵活性从属于原则性。灵活性建立在原 则性的基础上,灵活的目的在于更好体现原 则性。翻译之所以要求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 合,原因在于翻译标准的忠实和通顺两方面 是对立统一的。尤其是就内容和形式而言, 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有时难免顾此失彼。在难 以两全的情况下,或重形式或重内容,这就 靠翻译的灵活性来决定了。
综上所述,翻译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体。译者 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原则性放在第一位,但又必须 有适当的灵活性。灵活性不是无限的,它受题材和 读者等多种因素的制
第四节 翻译方法
翻译方法是翻译赖以实现的具体途径。方法 不同也会使译文风格千差万别。方法是否得 当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因此,掌握必要的 翻译方法对译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 讲,翻译界大都认为翻译方法有直译和意译 之分。 一、直译:所谓直译,就是指既传达原文内 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当译文语 言可以用与原文语言相同的表达方式来再现 与之相同的内容,并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时, 就可采取直译法。
三、异法与归化——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翻译方法 翻译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沟通两种不同的文化,传 递不同的文化信息。如果寓于原语中的文化内涵在 译语中失真,就算不上是成功的翻译。如何在翻译 时处理好文化因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对存 在明显文化差异的两种语言进行互译时,是保留原 语的文化特征,将原语文化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再现 出来呢,还是抹去原语浓重的文化色彩,改用译语 读者所熟悉的文化意象来译,涉及到两种不同的翻 译方法:异化法(foreignization)与归化法 (domestication)。
第三节 翻译标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翻译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双语活动,它具有科 学和艺术双重性。语言中许多内容属于规定 性的。基本语言知识都具有相对稳定性,必 须牢牢地掌握。这是翻译的前提。在翻译过 程中,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语言中的比 喻、习语等不能歪曲,不能断章取义,信手 滥译,而必须忠实地再现原语的内容和形式。 换言之,译文不能违背原意。这就是翻译的 科学性。翻译的艺术性是由语际差异亦或是 语言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此外,各种类型的翻译具体要求各异,如没 有灵活性则难以体现翻译的原则性。总之, 原则性是恒定的,灵活性是不断变化的。灵 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忠实。这和奈达 所提出的“动态对应”(dynamic equivalence)本质上是一致的。 翻译中需要有灵活性,但灵活是有条件的、 有限度的。那么,如何掌握灵活的限度呢? 这就涉及到翻译标准的量化问题。否则,过 度的灵活则会流于自由主义。
在翻译中对灵活性做出明确的硬性规定对科 学地量化翻译标准、恰如其分地掌握其灵活 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科学地量化翻译标准 对解决自古以来的各种争议(如直译、意译 之争,形似、神似之争),对于克服翻译过 程中的教条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具有积极的 意义。翻译标准的量化要充分考虑题材、体 裁、风格等因素。
翻译的题材和体裁与翻译的灵活性密切相关。 源出语题材和体裁不同,对翻译的灵活程度 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讲,文学作品对翻 译的灵活性要求较高。科技文献和法律条文 在翻译中则不能过于灵活。详细情况,可参 照下表。 —灵活性→←原则性—条约、协议、法规、 政策公文、政论、科技资料—效应等值程度 →—神似程度→←形似程度——意译程度 →←直译程度—一般学术著作新闻报道报告 文学、散文、小说电影、剧本、诗歌
(3)按翻译题材,可分为政论翻译、应用文翻译、科 技翻译、文学翻译等。 不同类型的翻译有着不同的要求,学习时应注意它们 的共性和个性。
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
所谓翻译标准,亦曰翻译原则,即指导翻译 实践、评价译文质量的尺度。翻译标准的确 立,对于建立科学的翻译理论体系具有重要 意义。 18世纪末,爱丁堡大学历史教授亚历山 大·F·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47—1814年)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 系统地提出了进行翻译和评判翻译的三条基 本原则:
翻译又是一门艺术。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不 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总之,翻译是一种融理论、技能、艺术于一 体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一般分为三类: (1)按翻译手段,可分为口译 (interpretation),笔译(translation)和机 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
(2)按源出语(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 (target language),可分为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语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语际翻译指发 生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活动,诸如英汉互 译、法英互译等。语内翻译指同一语言内部 进行的翻译,如方言与民族共同语,古语与 现代语等。符际翻译指不同符号之间进行的 翻译,此类翻译往往只限于通讯及保密等工 作。
(2)在方式、方法问题上不一定采取非此及彼 的态度。从根本上说,直译或意译都是表达 方式问题。在翻译过程中,哪种方式能较好 体现“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就采取哪 种方式。能直译时则直译,不能直译则意译; 需要直意结合时,那就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或曰直意参半。
一个篇章,一部作品的翻译一般都要涉及直 译与意译,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作品在直译 与意译的程度上自然会有所不同。一般说来, 法律文献、学术文献新闻报道等要求有更多 方面对应准确性很强的直译,而歌词、抒情 散文、舞台或电影剧本、小说传记等多数情 况很难做到字面对应,意译即可。
二、意译 所谓意译,就是只传达原文内容,不保持原 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译文的语言与原文的语 言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拥有同样的表达方式来 再现同样的内容,更谈不上产生同样的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拘泥原文的形式, 而是依照原文的意义,灵活地把原文的意义 表达出来。简言之,采用意译法。例如:
1.Water is king in Californian farmland. 2.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直译还是意译是古今中外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 一。在我国,自东汉翻译佛经开始就出现了 直意之争;在西方,圣经翻译中也围绕直意 问题大费唇舌。时至今日,仍然是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我们认为:(1)方式和方法要 服从于目的要求;
课程简介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笔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10%,其中成绩20%,期末成 成绩评定 绩70%。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 王志奎 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 英汉语篇翻译 李运兴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王武兴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汉翻译基础 古今明 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2)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3)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A. F.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 19世纪末,我国清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严复(1853— 1921年)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 了“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三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