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小蜗牛慢慢爬教案说课材料
小学美术小蜗牛慢慢爬教案

小学美术《小蜗牛慢慢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表现蜗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蜗牛的外形特征,学会绘画和制作蜗牛。
难点:如何将绘画和制作相结合,使作品具有生动性和创意。
四、教学准备:1. 蜗牛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3. 展示台、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蜗牛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讲解与示范:讲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如身体、眼睛、触角等,并示范绘画和制作蜗牛的方法。
3. 学生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创作蜗牛。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台上,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六、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蜗牛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采用作品展示法,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蜗牛外形特征讲解:展示蜗牛图片,讲解蜗牛的身体、眼睛、触角等特征。
2. 绘画蜗牛:指导学生用彩纸、水彩笔等绘画材料,绘制蜗牛作品。
3. 制作蜗牛:引导学生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将绘画作品制作成实物模型。
4. 创作练习:学生独立创作蜗牛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绘出蜗牛的外形特征,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
教案《小蜗牛慢慢爬》5篇

教案《小蜗牛慢慢爬》5篇第一篇:教案《小蜗牛慢慢爬》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能运用画,卷,折等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3.认识蜗牛,体会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激发对自然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蜗牛的外壳城螺旋形。
教学难点:蜗牛的制作。
教学准备:卡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一、视频激趣,导入课题1.导入课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大家猜猜看,它是谁?(视频画面播放)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爬的很慢,却又能坚持不懈的小蜗牛。
揭示课题:小蜗牛慢慢爬二、认识蜗牛:出示蜗牛的结构图,了解蜗牛基本结构。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小蜗牛吗?那谁来说说你了解的小蜗牛?小蜗牛到底长什么样子呢?生讨论。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这位小朋友把蜗牛的特点说的真清晰,今天呀老师特意为你们准备了蜗牛的结构图(出示蜗牛的结构图,了解蜗牛基本结构。
对蜗牛的触角,头,身体,外壳基本形态有初步的认识。
)师: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没有骨头,它的背上有个呈螺旋形的外壳,它的头上一共有两对触角,较长一对触角的顶端长着蜗牛的眼睛,小触角往下一点有个小洞,那就是它的嘴巴,里面长了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不同种类的蜗牛体形也大小各异,孩子们平常见到的蜗牛只有指甲盖那么大,但非洲有一种大蜗牛可长达30厘米,由于蜗牛行动缓慢,人们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动作迟缓像蜗牛爬一样慢。
(板书:慢慢爬)三、展示成品,自主探究。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森林里举行蜗牛选美大赛了,你们想不想带自己的蜗牛去参赛啊?今天,老师请到了上一届比赛的选美冠军。
大家猜猜看,它是怎样做成的?2、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拆分小蜗牛,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样制作的。
学生讨论3、学生总结:蜗牛的外壳是用纸条卷起来的,身体是先剪贴再粘上去的。
教师质疑:是小圈套大圈呢?还是大圈套小圈?哪一种更合适?4、再请一位小朋友们上台拆分小蜗牛,我们一起看看这只是怎样制作的。
小蜗牛慢慢爬(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

小蜗牛慢慢爬(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2. 通过观察蜗牛的形态、颜色和纹理,让学生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象。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特征。
2. 蜗牛的生活环境及习性。
3. 蜗牛在我国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蜗牛的形态、颜色和纹理,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细节,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蜗牛的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实物或图片、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蜗牛实物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形态、颜色和纹理。
2. 新课内容:讲解蜗牛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特征,以及蜗牛的生活环境及习性。
同时,介绍蜗牛在我国的文化内涵,如《蜗牛与黄鹂鸟》等故事。
3. 示范与指导: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象,并指导学生进行绘画练习。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蜗牛特征,运用绘画技巧进行绘画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小蜗牛慢慢爬2. 课题:蜗牛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特征3. 教学内容:蜗牛的生活环境及习性、蜗牛在我国的文化内涵4. 教学重点:观察蜗牛的形态、颜色和纹理,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象5.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细节,并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蜗牛的特征七、作业设计1. 绘画蜗牛: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绘制一幅蜗牛的画作。
2. 观察日记:学生记录一周内观察到的蜗牛生活习性,以文字和绘画形式呈现。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美术小蜗牛慢慢爬教案

小学美术《小蜗牛慢慢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彩泥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 彩泥制作技巧3. 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1. 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掌握2. 彩泥制作技巧的应用四、教学难点:1. 蜗牛形态的塑造2. 彩泥色彩的搭配五、教学准备:1. 彩泥2. 搓、揉、压、切等彩泥制作工具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4. 作业展示板5. 蜗牛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彩泥制作技巧,如搓、揉、压、切等。
2. 演示如何用彩泥制作蜗牛,引导学生注意蜗牛形态的塑造和色彩搭配。
三、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选定一个蜗牛形态进行制作。
2. 学生动手制作蜗牛,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作业展示板上。
1. 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2. 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蜗牛作品,感受创作的乐趣。
3. 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其他小动物,尝试用彩泥制作出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创作实践,让学生掌握了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彩泥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创作出具有蜗牛特征的彩泥作品,表现出对大自然生物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彩泥制作技巧,展现出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能够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11. 小蜗牛慢慢爬12-湘美版

二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11. 小蜗牛慢慢爬12-湘美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所使用的是《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中的第11课,名为《小蜗牛慢慢爬12》。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绘画小蜗牛慢慢爬的形象,展现出蜗牛缓慢而稳定的节奏感,并从中引申出快与慢、大小、轻重等一系列画面表现手法的讲解。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蜗牛的形象,掌握绘画蜗牛的基本技巧。
2.让学生明白慢的概念,并能够在画面表现中刻画出缓慢的感觉。
3.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画面表现手法,能够在日常绘画中运用。
三、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如何绘画小蜗牛的形象,理解蜗牛走路的特点,感受缓慢的节奏感。
2.学生学习画面表现手法中的快与慢的概念,并运用在画面表现中。
四、教学准备1.课件:展示小蜗牛图片和画面表现手法的图片。
2.艺术用品:彩笔、彩纸、颜料、刷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小蜗牛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蜗牛缓慢的节奏感,引导学生了解本课的主题——小蜗牛慢慢爬。
2. 讲解绘画小蜗牛的形象讲解蜗牛的外形特点,以及如何利用简单的形状构建出小蜗牛的形象,同时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颜料和刷子,给小蜗牛的形象增加色彩和立体感。
3. 初步画小蜗牛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小蜗牛的形象,并让学生互相交流绘画经验,分享绘画心得。
4. 讲解画面表现手法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画面表现手法的图片,让学生能够明白快与慢、大小、轻重等概念。
5. 运用画面表现手法让学生利用刚才学习到的画面表现手法,在画纸上画出小蜗牛缓慢爬的形象,让学生能够通过作品展现出缓慢的节奏感。
6. 观赏作品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共同感受不同画家运用画面表现手法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并一起来探究作品中的快与慢、大小、轻重等表现手法。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绘画小蜗牛的基本技巧,理解缓慢的节奏感,学会了快与慢、大小、轻重等画面表现手法,并通过共同创作和学习,发现和探究画面表现的奥秘,提高了对美术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美术《小蜗牛慢慢爬》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蜗牛的基本结构特点,学习了如何运用线条、图形和色彩描绘小蜗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并在日常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小蜗牛慢慢爬》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蜗牛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在观察、描绘和讨论中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点: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蜗牛的基本结构特点。小蜗牛有独特的壳、柔软的身体、触角和眼睛。这些特点使它们在自然界中独一无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描绘小蜗牛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如何运用线条、图形和色彩来表现小蜗牛的特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线条描绘和色彩搭配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蜗牛的基本结构特征:蜗牛的壳、身体、眼睛、触角等部分的结构和形态。
会使用线条、图形描绘蜗牛的外形:如何通过线条的曲直、粗细、长短来表现蜗牛的形态特点。
-色彩搭配技巧:如何选择和搭配色彩,为蜗牛上色,使其更具生动感。
-观察力的培养:通过观察蜗牛,提高学生对细节的关注和描绘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发现生活中的美。但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这一环节中,对学生的提问反馈不够及时,今后需要改进。
针对本次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1.增加课堂实践环节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练习绘画技巧。
2.在小组讨论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提高讨论效果。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11《小蜗牛慢慢爬》 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11《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前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潜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美术课程,需要注重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能力。
针对湘美版的美术教材《小蜗牛慢慢爬》,本篇说课稿将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线条表达图像的能力,尤其是利用曲线表现物体的形态特征及动感;2.培养学生运用布置与环境渲染形成画面分寸与美感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则提高学生绘画表现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1.熟练掌握绘制曲线、画出立体感的技巧;2.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作品的创作;3.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条理作业习惯, 注意绘画的细节问题。
教学方法1.以讲述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到绘画是一件有趣的、愉悦的事情;2.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以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绘画的实践过程,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本次绘画内容是关于一只小蜗牛的冒险故事。
在教室布置丰富多彩的画布和饰物,让学生营造出一个“森林”的氛围。
通过展示绘画作品,让学生体验绘画所带来的美感和感动,引发他们的兴趣。
第二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理解主题提问:小蜗牛的故事讲述了什么?它的经历和旅程都有哪些特殊的地方?引导学生组织语言,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主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美术语言的表达能力。
第三步:示范与讲解示范技巧和方法: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重心,大胆运用曲线绘制出小蜗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比例关系描绘上蜗牛的触角和身体外环以及蜗牛的字母,然后再让学生随着教师完成一系列的绘图动作,理解和掌握绘制技巧。
第四步: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跟随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绘画,老师在一旁辅导学生的操作,以及指导学生如何营造出更加符合主题的画面效果。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二年级下册

教案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结构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蜗牛的基本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结构特点:蜗牛的身体结构、壳的形状、纹理等。
2. 蜗牛的表现方法:线条、色彩、形状等。
3. 蜗牛的生活环境:蜗牛生长的环境、习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蜗牛的结构特点、表现方法、生活环境。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态,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实物、图片、PPT、教材等。
2.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水彩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蜗牛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形态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讲解蜗牛的结构特点、表现方法、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知识。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态,讲解绘画技巧。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绘制蜗牛,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蜗牛的结构特点和表现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2. 内容:(1)蜗牛的结构特点:身体结构、壳的形状、纹理等。
(2)蜗牛的表现方法:线条、色彩、形状等。
(3)蜗牛的生活环境:生长环境、习性等。
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蜗牛的画作,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蜗牛的形态。
2. 观察身边的蜗牛,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写成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蜗牛的基本画法,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的教材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蜗牛慢慢爬》,共四个部分,包含了基本的线条、色彩、构图、表现手法等内容。
这本书特别适合小学二年级进行美术启蒙教育,深受小学生喜爱。
课程目标:1.了解小蜗牛运动的特点,画出小蜗牛的形象。
2.了解笔画的线条,运用线条表现小蜗牛的运动和特点。
3.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调配技巧,创造出小蜗牛的色彩。
4.运用简单的构图技巧设计画面,突出小蜗牛的形象。
二、教学内容1.线条:本课程中的线条主要是运用直线和弯曲线来描绘小蜗牛的形态和动作。
2.色彩:在小蜗牛的身上,呈现出了绿色、白色的颜色,颜色采用调色法混合。
3.构图:课程中的构图形式主要以小蜗牛为主角,采用简单的对称、重心法等基本构图方式,突出小蜗牛的形象与主题。
4.表现手法:本课程要求学生以素描、基本概念的颜色调配、和简单线条连用的表现方式来创造出小蜗牛的形象。
三、教学方法1.直观体验法:老师在讲述小蜗牛的形状、特征和运动规律时,通过投影仪或者白板来呈现图像,让学生能够直观体会。
2.展示表演法: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者让学生模拟小蜗牛的运动、表现。
3.个别辅导法:老师可以在课上根据学生表现不同,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成长。
4.综合创作法: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由创作,让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将需要的教学材料准备完备,包括画笔、颜料、画纸、毛巾等。
2.教师准备好投影仪或电脑,以便于展示教学范例。
1.引入老师可以对小蜗牛的生活方式和特征进行简单介绍,幼儿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小蜗牛,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讲解1.线条的描绘老师可以根据小蜗牛身体的形态,介绍线条的绘制技巧,比如直线的描绘、弯曲的描绘;同时让学生进行仿写。
2.色彩调配老师可以在色彩调配方面进行解释和示范,讲解颜料的混合技巧,让学生自己尝试调配出小蜗牛身上的绿色和白色。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小蜗牛慢慢爬6-湘美版

教案标题: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小蜗牛慢慢爬6-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小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色彩的运用和绘画技巧。
3. 观察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小蜗牛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小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蜗牛的特征。
2. 学生分享对小蜗牛的观察和了解。
二、学习小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蜗牛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壳的形状等。
2.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蜗牛的生活习性,如喜欢潮湿的环境、吃树叶等。
3.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听讲解,了解小蜗牛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学习色彩的运用和绘画技巧(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色彩的运用,如颜色的搭配、渐变等。
2. 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用画笔和水彩颜料画出小蜗牛。
3.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学习如何运用色彩和绘画技巧。
四、观察和创造力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寻找小蜗牛可能出现的场景。
2. 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小蜗牛在自然环境中的样子,并用画笔表现出来。
五、合作学习(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共同创作一幅画作。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画作。
3.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六、总结与展示(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观察小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并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合作学习的培养,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11.小蜗牛慢慢爬》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11. 小蜗牛慢慢爬》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1. 小蜗牛慢慢爬》是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小蜗牛的外形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以故事形式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绘画技巧的讲解,也有创意实践的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工具和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小蜗牛的外形特点。
此外,学生们的创造力丰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小蜗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到小蜗牛的外形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描绘小蜗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培养对美术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描绘小蜗牛。
2.难点:如何将小蜗牛的神态和环境有机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创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小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小蜗牛的外形特点;同时,采用示范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绘画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讲述小蜗牛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小蜗牛的外形特点。
2.观察: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小蜗牛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小蜗牛的外形特点。
3.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小蜗牛外形特点,并总结出绘画小蜗牛的技巧。
4.实践:学生动手绘画小蜗牛,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创意实践:让学生在作品中小蜗牛的基础上,添加环境,使作品富有创意。
6.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二年级《小蜗牛慢慢爬》一等奖说课稿

二年级《小蜗牛慢慢爬》一等奖说课稿《二年级《小蜗牛慢慢爬》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二年级《小蜗牛慢慢爬》一等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小蜗牛慢慢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蜗牛,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会在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小蜗牛的身体构造。
难点:用卡纸制作出漂亮的蜗牛。
解决难点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制作方法,教师示范,以及亲自动手制作解决。
五、教法学法:欣赏法,讲授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示范法等。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美术《小蜗牛慢慢爬》 教学设计

《小蜗牛慢慢爬》微课教学设计课型:综合•探索年级:二年级下册课目:《小蜗牛慢慢爬》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蜗牛的基本造型,能运用画、卷、折、黏合的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过程与方法: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蜗牛,体会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激发对自然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小蜗牛的基本造型和制作方法,大胆制作。
教学难点:小蜗牛的制作过程。
一、猜谜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美术课堂,今天呀!王老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打一动物)对,蜗牛,你们真聪明!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蜗牛慢慢爬》。
王老师带来了一段小蜗牛的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看了这段视频,你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呢?蜗牛冬夏长眠、爬的慢、会分泌粘液、分布广,种类多。
二、新授课、自主探究1、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来认识蜗牛,一只蜗牛由触角、头、身体、外壳组成。
2、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壳是什么形状?想想它有什么作用?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蜗牛的外壳呈螺旋形,并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蜗牛的身体会躲进壳里,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我们一起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蜗牛。
黑色的蜗牛、绿色的蜗牛、有花纹的蜗牛;这是色彩斑斓的蜗牛,这是螺旋形花纹的蜗牛。
(小结:蜗牛种类繁多、色彩各异。
)3、教师:(我们学习、了解了蜗牛,你们想制作一只漂亮的蜗牛吗?)三、制作步骤:1、第一步:构思、设计(想一想你要做一只什么样的蜗牛。
)第二步:选材教师:有这么多制作材料,选一种你喜欢的材料。
王老师喜欢卡纸,我给它设计了我喜欢的花纹。
仔细观察这条花边纹样,图案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教师小结:(橙色的鱼、橙色的鱼,又是橙色的鱼,他们的方向都是一样的,我们把它叫做重复排列,我们还可以改变重复排列图形的方向、大小和颜色呢!)教师:瞧!这条花边是棒棒糖的重复排列,这是叶子和向日葵的重复排列。
美术《小蜗牛慢慢爬》优质课教案

《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能运用画、卷、剪、粘的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过程与方法:认识蜗牛,体会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体会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习用画、卷、剪、粘等方法组合装饰,完成一只纸质小蜗牛手工作品。
三、教学难点:用纸条卷折螺旋形的蜗牛壳。
四、教学准备:彩色卡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蜡笔等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题1、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好吗?(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2、揭示课题:师:歌曲听完了,那你知道这首歌里的主角是谁吗?生:小蜗牛师:真聪明!这首歌讲的就是小蜗牛的故事,那么小蜗牛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生:它爬的很慢师:是的,一提到蜗牛我们就会想到它爬得很慢。
但是,老师告诉大家,虽然它爬得很慢,它却有着坚持不服输的精神,遇到困难不回头,总是朝着目标慢慢向前爬因为它知道,只要向前,就是进步。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小蜗牛的世界看看。
(板书慢慢爬)(二)认识蜗牛1.师:接下来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自然界中的小蜗牛长什么样子,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老师分别提问:1.这几只蜗牛有什么共同点2.这几只蜗牛不一样的地方。
生:都有外壳和身体但是颜色不一样。
师:对啦,自然界中的蜗牛就像我们人一样都是不一样的独一无二的它身上的颜色和花纹也是不一样的。
2.师:那蜗牛是由几局部组成的呢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
生:身体壳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蜗牛的身体结构(展示PPT)出示蜗牛的结构图,了解蜗牛基本结构。
对蜗牛的触角、头、身体、外壳基本形态有初步的认识。
3.观察蜗牛的外壳特点,体会蜗牛的外壳呈螺旋形,起到保护蜗牛的作用,遇到危险的时候蜗牛的身体会躲在壳里面,以平安度过危险。
(三)展示成品自主探究1、教师展示手工蜗牛成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只蜗牛,你们想看看吗?看看,老师带来了一只什么样的蜗牛(卡纸制作的蜗牛).观察老师的蜗牛是由几局部组成的(身体和壳两局部)4.请一学生上台拆分蜗牛壳,自主探究蜗牛制作方法。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蜗牛慢慢爬,让学生认识小蜗牛,理解它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学生能够掌握绘画时的线条、层次和色彩运用,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应了解小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命习性。
2.学生应掌握绘画时的线条、表现形式和颜色运用。
三、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用不同的线条、颜色和效果表现出小蜗牛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小蜗牛的特征和生活习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小蜗牛的生活环境。
2. 学习准备(10分钟)老师介绍绘画工具的用途,包括画笔、颜料、颜色搭配等;并与学生分享一些绘画技巧,如画线、填色等细节技巧。
3. 绘画环节(40分钟)步骤:1.老师向学生讲解和演示如何画小蜗牛的整体形状和细节特征,如头部、体型、眼睛、触角等,在画画过程中加强对小蜗牛特征的描述。
2.学生按老师的指导和示范,画出自己的小蜗牛,老师巡视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指导学生进行细节修饰和颜色搭配。
3.进行实体作品展示,学生进行评价和分析,互相学习和分享。
4. 教学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技巧,学生同时也可以提出疑问并互相交流。
五、教学评价1.学生能根据小蜗牛的特征和习性画出一个复杂的表现形式。
2.学生的绘画作品有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学生能够简洁地讲述小蜗牛的习性和生活环境。
4.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能有一定的评价和对同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六、教学实施建议1.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颜色搭配的介绍和绘画技巧教学提前为学生激发兴趣和培养自信心。
2.老师在教学前要先熟悉画法和技巧,并在课上给予反馈和指导。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现自己的创造性和特点。
3.教师要注意安排时间、制定计划和逐步实现,以便完成整个教学任务。
4.课程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课程教学效果,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
《小蜗牛慢慢爬》说课稿

《小蜗牛慢慢爬》说课稿《小蜗牛慢慢爬》说课稿《小蜗牛慢慢爬》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材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小蜗牛慢慢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蜗牛,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学会在学习生活中互帮互助。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小蜗牛的身体构造。
难点:用卡纸制作出漂亮的蜗牛。
解决难点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制作方法,教师示范,以及亲自动手制作解决。
五、教法学法:欣赏法,讲授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法、示范法等。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讲了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把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后面设计做好铺垫。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 -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课程背景本节美术课是湘美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
这是一节绘画课,通过学习蜗牛的外形和颜色,让孩子们在绘画中发现和表达生命的美。
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2.能够初步掌握蜗牛的颜色搭配;3.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蜗牛。
教学准备1.认真研读教材,熟悉教学内容;2.预先准备不同颜色的颜料和画笔;3.查找一些关于蜗牛的图片或视频,作为辅助教学素材;4.准备相关实物,如蜗牛壳等。
教学过程1. 热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主题,我会首先请他们观察蜗牛的图片(可以是课本或自己找来的),并反复询问他们蜗牛的外形特征。
比如,蜗牛的壳是什么形状的?蜗牛有几只触角?蜗牛的颜色是什么?这样可以唤起学生对蜗牛的记忆,并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2. 教学重点接下来,我会通过板书的形式,将蜗牛的外形特征和颜色搭配整理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其中,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到蜗牛虽然生活在一个黯淡的环境中,但它的身体颜色却是非常鲜艳多彩的。
这说明,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美,不一定要靠外在的光鲜来体现。
3.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比如,我会通过让学生自己操作绘画,来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蜗牛的外形和颜色;我还会借助实物或图片来引出更多有趣的话题,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丰富自己的视野。
4. 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会先组织学生一起观察一只真正的蜗牛或蜗牛的壳,并请他们找出蜗牛最具特征的地方。
接下来,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画笔和颜料自由描绘蜗牛的形状与颜色,并在完成后交流讨论,互相提出建议和评价。
最后,我会在班内做出精美的展示,让学生们看到彼此的作品,激励他们进一步提高。
教学评估教学结束后,我会采用三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给学生一个小练习,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自己对蜗牛的观察和认识;2.随机抽查学生,让他们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自己的灵感来源和创作过程;3.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形状、线条、颜色和表现力几个方面。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掌握蜗牛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征; 2. 学习并掌握蜗牛的线条、色彩、层次等构图元素; 3.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美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爱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蜗牛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征,蜗牛的线条、色彩、层次等构图元素;2.教学难点:将蜗牛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征、线条、色彩、层次等构图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绘制出一只具有立体感和生动形象的小蜗牛。
三、教学准备:黑板、粉笔、彩笔、白纸、蜗牛图片、PPT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利用PPT或图片引导学生们了解蜗牛的形态和性格特征,让学生们了解蜗牛是一种很慢而且很温和的动物。
2. 讲授蜗牛的构造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蜗牛轮廓,介绍蜗牛有什么特征:外壳、眼睛、触角等,让学生了解蜗牛的构造。
3. 画蜗牛的外形教师向学生展示看完整个构造之后,如何把蜗牛的外形画出来。
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所画的轮廓,在纸上画出蜗牛的外形,包括壳、头、触角和身体。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蜗牛的轮廓,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模仿老师的画法。
4. 画出蜗牛的细节教师介绍蜗牛的眼睛、触角、壳、身体等细节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如何制作出更具有生动感和表现力的小蜗牛。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层次等构图元素来实现更好的表现效果。
5. 上色当学生完成了画出小蜗牛的外形和细节的步骤后,可以根据老师的示范以及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上色。
让学生在上色的过程中,注意让颜色的层次感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搭配方法,提高色彩的感知力。
6. 评价与展示教师会要求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小蜗牛作品,在展示的同时,教师会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让学生在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旨在通过蜗牛形态和特征的介绍,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蜗牛,并且引导学生看待生命的平凡和美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小蜗牛慢慢爬教案

1. 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拓印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创作蜗牛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2. 拓印和手工制作方法3. 创作蜗牛作品三、教学重点:1. 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2. 拓印和手工制作方法的掌握3. 创作具有个性的蜗牛作品四、教学难点:1. 蜗牛外形特征的刻画2. 拓印和手工制作技巧的运用3. 创意构思的发挥五、教学准备:1. 蜗牛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拓印和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3. 创作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制作材料4. 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和图片1. 导入新课:展示蜗牛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讲解演示:讲解拓印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展示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制作技巧。
3. 学生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拓印和手工制作方法创作蜗牛作品。
4. 作品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和评价。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绘画或制作作品进行表现。
八、评价建议: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制作技巧。
2.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体现。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植物园,深入了解各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2. 开展校园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举办学生作品展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关注如何通过美术课程引导学生培养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性,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
二、教学内容: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重点关注内容的贴合度,即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符合,以及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蜗牛慢慢爬说课weiyulan

《小蜗牛慢慢爬》说课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小蜗牛慢慢爬》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个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提升对美的感受水平和艺术创造水平。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蜗牛,尝试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水平目标:理解蜗牛,体会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激发对自然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水平,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重复纹样的设计。
教学难点:蜗牛的制作方法。
五、教法学法:欣赏法,讲授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表达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创设情境课堂一开始就开门见山的给同学们介绍了新朋友,从而引入课题《小蜗牛慢慢爬》。
再让学生观察蜗牛穿的新衣服上的花纹有什么规律,引出重复排列,并利用课件让学生明白重复排列能够有图案和方向的变化,再让学生试一试,从而使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轻松学习气氛中得到解决。
(二)自主探究折制蜗牛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一环节。
首先让学生分析蜗牛的组成部分,再让学生发现蜗牛的背部特征是大圈套小圈,接着让学生小组自主拆开小蜗牛,找出蜗牛的制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小蜗牛慢慢
爬教案
二年级《小蜗牛慢慢爬》教案
中坪小学曹洁琼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能运用画、卷、折、黏合的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在制作中感受创作活动的乐趣,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3、认识蜗牛,体会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激发对自然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蜗牛的外壳呈螺旋形。
难点:如何运用纸条卷折成螺旋形。
三、教学用具准备
教具:纸蜗牛作品、卡纸、剪刀、“蜗牛选美”背景
学具:卡纸、彩纸、剪刀、双面胶、胶棒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出示蜗牛图片,)
2认识蜗牛
首先我们看一下小蜗牛长什么样子?(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后说一说!
这种小蜗牛,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吗?(生——)
看图说说蜗牛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生:触角,头,躯干,外壳
蜗牛的外壳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在空中画一画。
师:蜗牛的外壳呈螺旋形,起到保护蜗牛的作用,遇到危险的时候蜗牛的身体会躲在壳里面,以安全度过危险。
二自主探究
1同学们这么喜欢蜗牛,看看老师带的这几只蜗牛漂亮吗?(漂亮)
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做蜗牛
(引出外壳特点)那我们来看一下蜗牛的外壳有什么样的特点?(课件——)像什么?
演示螺旋形画法。
2、重点探究外壳特点和做法
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提问现在像了吗?还缺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花纹)接着课件展示一系列花边设计图案,通过欣赏和对比让学生了解一些浅显的二方连续图案设计意识。
除了老师展示的这些花边,你还可以给小蜗牛的外壳装饰上什么?除了用画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出示粘贴花边纸条)
3、展示成品、自主探究
小蜗牛虽然爬不快,但是它却很爱漂亮,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森林里又要举行新的一届蜗牛选美大赛了,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出示“蜗牛选美”的教具。
(创设情境,调动兴趣)
思考:怎样才能完成一只完整的纸蜗牛呢?(欣赏教材,自主探究步骤)
出示教具范作:你喜欢它们吗?喜欢哪里?感觉哪里又比较难?
4、了解蜗牛制作步骤
根据上一环节师生共同探究,小结出示制作步骤。
怎样做纸条蜗牛?
1、选纸条
2、装饰纸条
3、卷纸条
4、选身体
5、画或剪出眼睛、触角、头部和尾巴
6、粘贴完成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1出示儿歌《我来动手做蜗牛》小蜗牛,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
东张张,西望望,开开心心慢慢走,请你动手做蜗牛。
出示作业要求:
2在长纸条的两面画上重复排列的花纹图案,再卷折成一只可爱的小蜗牛。
3教师作行间辅导,及时展示优秀作业,及时纠正不好的地方。
四、展示评比
出示蜗牛选美评比要求:
1、谁的小蜗牛最有创意?
2、谁的小蜗牛最漂亮、色彩最鲜艳?
3、谁的小蜗牛做工最细致?
五、小结拓展
我们今天是用纸质材料做的小蜗牛,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能用?(出示图片,吸管、蛋壳、布料、纸盘等等,拓宽学生想象思维。
)
本课收获:小蜗牛虽然爬的慢,但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它却永不放弃的在爬着!我们也要学习蜗牛的这种精神,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