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例1。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冰心《冰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掌握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指导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自主学习,探究发现规律。

学法观察比较,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

判断下面各组比能否组成比例。

(1)0.4∶1.2和2∶6

(2)

5

8

1

4

和7.5∶3

(3)

3

4

∶0.6和8∶6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除了看

比值是否相等,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这

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展

示的练习。

1.在

6

4.5

=

32

24

中,

外项是(6)和(24),

内项是(4.5)和(32);

1

2

1

3

=

1

4

1

6

中,(

1

3

和(

1

4

)是内

项,(

1

2

)和(

1

6

)是

外项。

2.填空乐园。

(1)a∶8=6∶b中,

(a)和(b)是外项,()

和(6)是内项,a×

b=(48)。

()一个比例的两

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

外项是

1

6

,另一个外项

是(6)。

3.把6×9=2.7×20

改写成比例式,你能写

出几个?

答案:

6∶2.7=20∶9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1)自学教材第41页第1、2段话,

初步认识比例的名称。

(2)(课件出示比例:2.4∶1.6=60∶

40)你能说说前面两个比例中各部分名称

吗?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吗?改写后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是否会改

变?

学生小组中议一议并集体交流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1)学生预习教材

第1、2段。

(2)学生结合具体例

子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

称。

(3)比例写成分数形

式:

2.4

1.6

=

60

40

,2.4和40仍

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

是内项。

2.(1)学生观察课件,

获取相关信息。

(2)学生计算比例中

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1。

(2)请同学们分别计算出这两组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然后比一比,看你能发现什么?

(3)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是这样呢?让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

(4)同学们研究验证的这个规律,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谁来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学生汇报后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强调: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后,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5)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6)总结提升: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哪几种方法?的积。两个外项的积分别

是2.4×40=96,3×15=45,

两个内项的积分别是1.6

×60=96,5×9=45。可见,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

项的积。

(3)两人一组。写出

比例,计算乘积并汇报。

(4)归纳总结比例的

基本性质。

(5)学生独立完成后

集体交流。

如果a∶b=c∶d,那么

ad=bc。

(6)学生交流,向教

师汇报结果。

6∶20=2.7∶9

9∶20=2.7∶6

20∶6=9∶2.7

2.76=9∶20

9∶2.7=2∶6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1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43页第4、5题。

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

疑问:

四、课堂总结。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课的内容。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延续上一节课的比例的意义来教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教学的开始,让学生自学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完成后进行反馈;然后再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