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用坐标表示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用坐标表示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用坐标表示平移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7.2:用坐标表示平移”,这是学生在掌握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坐标系中图形平移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够利用坐标表示平移前后的图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的上下移动、滑滑梯等,让学生对平移有直观的认识。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平移的动画,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平移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平移的性质。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坐标表示平移前后的图形,巩固所学知识。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结合学生的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如滑滑梯、电梯等,引导学生关注平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观察过这些平移现象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我们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表示这些平移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及时给予小组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验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能。
4.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自主探索平移的性质和规律。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4平移(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4平移(教案)
在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平移。看到他们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积极参与,我感到很高兴。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然感到困惑,特别是在进行平移作图时。这告诉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
此外,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思维火花。他们能够将平移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这种学以致用的能力让我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平移的基本概念。平移是图形在平面内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它是几何变换中的一种基本操作,对于理解图形的位置关系非常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平移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移动机器人按照程序指令进行平移,以及如何通过平移解决几何作图问题。
-平移方向的确定:学生在确定平移方向时容易出错,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根据题意或实际情况判断移动方向。
-平移作图技巧: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可能无法熟练使用直尺和圆规,需要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多次实践。
-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平移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移的“相同距离”和“方向”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比如通过实际操作教具,展示不同点在平移中的移动情况。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教室里物品的排列调整。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于平移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我预期的要好。但我也意识到,要想让这些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们的几何素养,还需要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巩固练习和拓展延伸。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说课稿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
1.基本的几何图形知识;
2.图形的对称、旋转等基本变换;
3.平行线、相似图形的性质。
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
1.对平移定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与旋转、对称等变换混淆;
2.空间想象能力不足,难以理解平移的性质;
3.将平移变换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思路和技巧。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基础作业:布置一些与平移相关的基础题目,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提高作业: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5章“图形的变换”,本节课主要讲解5.4.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平移作为基本的几何变换之一,是学生在学习图形变换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平移的定义、性质和运用,为后续学习对称、旋转等其他图形变换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
3.游戏互动:设计一个简单的平移变换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平移的性质,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定义:通过动态展示几何图形的平移运动,让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出平移的定义。
2.性质:引导学生从平移的定义出发,探讨平移的性质,如对应点、线段、角度的不变等,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三)学习动机

【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核心素养目标】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4 平移 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5.4平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思考图片中拉抽屉、开窗户这一运动有何特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选几名先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预设:抽屉和窗户只会向着某一方向来回移动.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平移的相关概念探究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所示雪人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绘图(用事先准备好的半透明纸,盖在课本的图案上先描出一个雪人,如何安同一方向抽动这张纸,描出第二个第三个...),完成后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几个雪人的位置关系,顺势总结定义.定义总结: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例1请欣赏埃舍尔的作品,并举例生活中平移的运用.师生活动:学生精进观察欣赏,感受平移的特征与美感;教师选几名学生回答问题.练习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 滑雪运动员在平坦的雪地上滑雪B. 火车在一段笔直的铁轨上行驶C. 高楼的电梯在上上下下D. 时针的旋转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知识点二:平移的性质探究2把画出的这些雪人和第一个雪人相比较,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改变?设计意图:感受数学在绘画方面的艺术美,体会平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设计意图: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平移的概念的理解.设计意图:培养观察、总结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发展发散性思维和交流能力.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位置改变.定义总结:平移的性质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直线方向的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探究3分组探究位置不同的具体原因以及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顺势补充:A和A′叫做对应点);师生根据讨论结果共同总结定义.预设1:AA′= BB′= CC′预设2:AA′∥BB′∥CC′定义总结:平移的性质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都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追问平移方向不同,结论是否仍成立?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共同作答——成立.例2 (1) 如图,图中哪条线段可以由线段b经过平移得到?如何进行平移?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观察中总结定义,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平移的性质和内容相对都比较浅显,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掘.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推理意识与能力.设计意图:通过该例题,进一步掌握平移的性质,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选学生回答第1问,其他同学判断正误;选学生板书第2问,教师巡视.(2) 如下图,在网格中有△ABC,将点A平移到点P,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①将点A向___平移_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得到点P;②点B,C与点A平移的____一样,得到B′,C′;③连接____,得到△ABC平移后的三角形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并根据填空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问题你能总结出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回顾例2中图形的画法,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讨论结果——找出平移轨迹,再根据轨迹画出其他平移后的点,最后描图.练习2. 如图,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顶点A 移到了点D处,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选一名学生板书作图,教师指点作图步骤.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本节课体现了平行线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其目的在于用平移把几何和数。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5.4.1平移的概念及性质教学设计教材章节新人教版第五章5.4平移课题 5.4.1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内容解析在本章,平移是作为平行的一个应用引入的。

平移是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本节课主要是针对水平方向的平移展开讨论。

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从数量和位置两个角度研究平移前后图形的变化,从而归纳得出平移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给出平移的概念,并说明平移的基本性质对于其他方向的平移也是适用的。

平移是初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图形运动变化的内容。

对于平移的学习,在研究方法上,也为今后研究轴对称、旋转等提供了参照。

学情分析虽然在小学的学习,学生对于平移已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并能从平移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但是对于平移的基本性质的探讨,需要在具体图形中,通过研究对应点的关系进行归纳。

对于这一点,学生没有可借鉴的相关的学习经验。

所以需要在教师引导下找到归纳性质的线索,并逐步构建起的探究的思路。

这需要较强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引导和渗透,学生不断感悟领会,才能逐步养成。

教学目标1、经历欣赏、观察、分析图形的过程,理解平移的概念,探索平移的性质。

2、经历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性质解题。

3、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在欣赏和操作中获得数学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平移的基本性质及其归纳过程。

教学难点利用平移性质解决问题教学支持条件多媒体辅助教学、半透明纸,直尺或者三角板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情境引入问题1观察下面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人本身是不动的,但最终人的位置却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平移;思考:平移的过程中,哪些关系是不变的,哪些又是发生变化的?选用生活常见的情景,主要是勾起学生的回忆,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用具体生活案例更具有教育意义,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平移的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大小均不会发生改变;知识点一:平移的概念新课讲授问题2: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呢?问题3:雪人的形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师:PPT演示一个雪人平移过程,并请学生在观察后进行思考。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案和习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4《平移》教案和习题(含答案)

《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归纳等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索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学会用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2.通过实例,认识图形平移,了解平移的特征,理解平移的含义,会进行点的平移.3.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图形平移的特征和作平移图形.难点:平移的性质探索和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感受平移,体验新知你坐过公车和搭过电梯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这样的运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活动1:学生讨论)2.观察图形,形成印象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活动2:师生交流.)这些美丽的图案是由若干个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每个图形都有“基本图形”,而“基本图形”是什么?如第一个图形是中间一个正方形,上、下有正立与倒立的正三角形,下排的左图中的“基本图形”是鸽子与橄榄枝;下排右图中的“基本图形”是上、下一对面朝右与面朝左的人头像组成的图案.3.实践探索,得出新知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如: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平移特征,回答下面问题:1、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2、经过平移,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________.归纳 (活动3:分组讨论)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简单归纳为两点:1.平移的方向. 2.平移的距离四、典例剖析,深化巩固1. 把鱼往左平移8cm.(假设每小格是1cm2)五、小结(学生回答):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六、课后作业必做题:教科书习题:3.6题《平移》习题1、决定平移的基本要素是____和____。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平移的概念,明确平移的基本性质;•掌握平移的操作方法;•运用平移进行问题解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平移的定义;•平移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具准备•数学课本;•教学板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图形的对称性”。

•提问: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关于图形的哪些对称性?请举例说明。

2. 概念讲解(10分钟)•展示一个图形在平面上的移动,引出平移的概念。

•定义平移:平移是指一个图形在平面上按照给定方向和给定长度移动的过程。

3. 平移的基本性质(10分钟)•平移保持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方向不变。

•平移后,图形的每个点都按照相同的长度和方向进行移动。

4. 平移的操作方法(20分钟)•展示平移的基础操作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进行练习。

•使用教学板书进行演示。

5. 平移的练习(15分钟)•给定一个图形,要求学生进行平移操作,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6. 运用平移解决问题(2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平移解决。

•引导学生理解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7.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平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平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运用平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和应用,巩固了学生对平移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解题时,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在布置作业时,要确保作业的难度适中,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移》教学详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移》教学详案

《平移》教学详案1.理解平移变换的基本特征: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2.能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利用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等过程,探索进而认识平移的性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重点】平移的概念及其性质.【难点】探索平移的性质.【教师准备】几幅根据平移设计的美丽图案.【学生准备】练字本上半透明的薄纸.导入一:出示以下几幅图片,学生欣赏后思考:(1)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美丽的图案展示,贴近学生的生活,给学生美感的同时,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回忆与联想,问题(1)意在引导学生从图形特点的角度去观察图案移动的特点.问题(2)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1)的作用,从而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导入二:下图是自动平移门的示意图,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呢?选取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平移现象,帮助学生近距离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针对导入一)上面精美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我们也来尝试一下吧.一、平移及其特征1.尝试体验.出示教材图5.4-2,提出活动问题.(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一排小雪人?(2)在图中所画的小雪人中,任意找出三对或更多对对应点,连接这些点,观察得出的线段,它们的位置、长度有什么关系?第(1)问意在帮助学生感受平移现象,第(2)问意在引导学生发现平移后的图形和原来图形位置关系的特点.操作思考提示:(1)为了便于研究图形平移后的特点,建议学生把这些小雪人画在同一条直线上;(2)对应点的连线从长度上是否相等、所在直线是否平行或重合等角度进行思考.2.归纳总结.(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对应点移动后得到的,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3)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3.数学讲解.(1)平移:如图所示,△ABC沿箭头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线段AA'或BB'或CC'的长度),即可得到△A'B'C'.(2)平移的特征:如图所示,A'是A平移后得到的,所以A'与A是对应点.同理,B和B',C 和C'都是对应点,连接对应点的线段即对应线段,对应线段组成的角即对应角.图中有AC∥A'C',AC=A'C',BC和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BC=B'C',∠B=∠B'.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如图所示,AA'∥BB',且AA'=BB',BB'和C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BB'=CC'.(1)平移是图形的基本变换,方向和距离是平移变换的基本要素:平移的方向,它可以是上、下、左、右或用方向角表示;平移的距离就是新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连线的长度.(2)平移时图形的所有点移动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所以确定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只需确定其中一个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3)平移与平行有关,平移可以将一个角、一条线段、一个图形平移到另一个位置,使分散的条件集中到一个图形上,便于解决问题.二、画平移图形1.生活中的平移.问题: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的例子吗?处理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归纳、总结,并强调平移并不一定是水平移动.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起来,比学生单纯的获得数学知识更重要.2.例题讲解.(补充)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有()①门绕着门框旋转;②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③手扶电梯上的人由一层到了二层;④手表时针的运动.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本题直接考查平移的概念.图形的平移是图形变换的一种形式,判断一个图形的变换是不是平移的关键是看图形上的每个点是不是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本题的四个现象中,②③所述现象符合平移的定义,是平移现象;①④所述现象属于旋转现象,以后我们会继续学习.故选B.(补充)如图所示,将A点移到A'点,作出四边形ABCD平移后得到的四边形A'B'C'D'.〔解析〕本题中原四边形ABCD的位置是已知的,平移的方向是AA'方向,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A'的长度,依据平移的特征可作出平移后的图形.解:过B,C,D分别作BB',CC',DD',与线段AA'平行且相等,连接A'B',B'C',C'D',D'A',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即为四边形ABCD平移后的图形.(教材例题)如图(1)所示,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平移前后的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依据这一点,连接AA',分别过B,C作AA'的平行线,然后截取BB'=AA',CC'=AA'即可确定B',C'的位置.解:如图所示,连接AA',过B作AA'的平行线l,在l上截取BB'=AA',则点B'就是点B的对应点.同理,作出点C的对应点C',连接A'B',B'C',C'A',即可得到△A'B'C'.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尝试,使学生手脑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长久的记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平移作图“四步曲”:(1)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2)找:找出表示图形的关键点;(3)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4)连:按原图形顺序依次连接对应点,所得到的图形即为平移后的图形.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3.平移的特征是平移作图的依据,在平移过程中,要注意平移的方向和距离.1.在以下现象中:①温度计中液面上升或下降,②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移动,③钟摆的摆动,④传送带带着瓶装饮料的移动.其中是平移的有()A.①②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①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改变图形的大小,不属于平移;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属于平移;③钟摆的摆动是旋转,不属于平移;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故选D.2.某个图形经过平移能得到另一个图形,它们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的关系是 ()A.平行B.相等C.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D.不能确定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因为平移变换过程中的各点的平移方向相同,平移距离相等,所以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的关系是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故选C.3.在5×5方格纸中,将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解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图形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或先向左移动1格,再向下移动2格.结合选项,只有C符合.故选C.4.如图所示,△ABC平移得到△DEF,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角,以及平行的线段.解:相等的线段:AB=DE,BC=EF,AC=DF,AD=BE=CF.相等的角:∠BAC=∠EDF,∠ABC=∠DEF,∠BCA=∠EFD,∠CBE=∠CFE,∠BCF=∠FEB,∠ABE=∠ADE,∠BAD=∠BED.平行的线段:AB∥DE,BC∥EF,AC∥DF,AD∥BE∥CF.5.4平移1.平移及其特征2.画平移图形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30页习题5.4第3题.【选做题】教材第31页习题5.4第6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A.转动的风扇B.开关推拉门C.转方向盘D.转动陀螺2.图形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A.大小B.形状C.位置D.大小、形状和位置3.在俄罗斯方块游戏中,已拼成的图案如图所示,现又出现一拼图向下运动,为了使所有图案消失,你必须 ()A.向右平移1格B.向左平移1格C.向右平移2格D.向右平移3格4.如图所示,这群小鸟的图形是以为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5.如图所示,方格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鱼.(1)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小鱼的面积为;(2)画出小鱼向左平移3格后的图形.(不要求写作图步骤和过程)【能力提升】6.关于图形平移,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对应线段相等B.对应角相等C.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互相平分D.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7.欣赏并说出下列各图案,是利用平移来设计的有 ()A.2个B.3个C.5个D.6个8.(2014·舟山中考)如图所示,将△ABC沿BC方向平移2 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 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A.16 cmB.18 cmC.20 cmD.22 cm9.如图所示,由△ABC平移得到的三角形的个数是.10.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D∥BC,且AD<BC,△ABC平移到△DEF的位置.(1)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2)试说明AD+BC=BF.【拓展探究】11.(2014·邵阳中考)某数学兴趣小组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图形,现计划用铁丝按照图形制作相应的造型,则所用铁丝的长度关系是()A.甲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B.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C.丙种方案所用铁丝最长D.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12.有两个村庄A和B被一条河隔开,现要架一座桥(桥与河岸垂直),请你在图中找出建桥的位置(用线段MN表示),使得由A到B的路程最短.【答案与解析】1.B(解析:根据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可知开关推拉门属于平移现象.故选B.)2.C(解析: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故选C.)3.C(解析:上面的图案的最右边需向右平移2格才能与下面所缺图案的最右边在一条直线上.故选C.)4.一只小鸟(解析:这群小鸟的图形是以一只小鸟为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5.解:(1)16(2)如图所示.6.C(解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A.将图形平移,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故正确;B.将图形平移,对应角相等,故正确;C.将图形平移,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故错误;D.将图形平移,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故正确.故选C.)7.B(解析:根据平移变换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求解.故选B.)8.C(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16 cm的△ABC沿BC向右平移2 cm得到△DEF,所以AD=2 cm,BF=BC+CF=BC+2 cm,DF=AC.因为AB+BC+AC=16 cm,所以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2+AB+BC+2+AC=20(cm).故选C.)9.5(解析: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因此由△ABC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有5个.)10.解:(1)平移的方向是点A到点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D的长度. (2)因为△ABC 平移到△DEF的位置,所以CF=AD.因为CF+BC=BF,所以AD+BC=BF.11.D(解析:分别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各图形中所用铁丝的长度,进而得出答案.由图形可得出:甲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丙所用铁丝的长度为2a+2b,故三种方案所用铁丝一样长.)12.解:如图所示,过点B作BC⊥n,且BC等于河宽,连接AC交直线m于M,作MN∥BC,MN交n 于N即可.理由如下: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本课时首先通过图片欣赏帮助学生体验平移给生活带来的美感,自然唤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随后的课堂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探究了平移的特征和画简单的平移图形,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尝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在列举生活中平移事例的教学环节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所列举的事例较少.在画平移图形的过程中,不必强调所画的图形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因为这种强调束缚了学生的活动,导致了部分学生错误认为:一个图形的多次平移,必须都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误解.如有可能,展示学生自己利用平移设计的图案.在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时,注意引导学生恰当选取关键的对应点,这样有利于准确画出所要求的图形.结合课后的习题,布置一次图案设计评比活动.习题5.4(教材第30页)1.解:如图所示.2.解:答案不唯一,如图所示.3.解:两次平移后的三角形如图所示.两次得到的三角形位置相同.4.解: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高AE=h,AD=a,过点D作BC的垂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则DF∥AE.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有AB∥CD,AB=CD,所以∠B=∠DCF,∠AEB=∠DFC,所以∠1=∠2,又AE=DF,所以三角形ABE向右平移AD的长得到三角形DCF,所以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长方形AEFD的面积=AE·AD=ah.6.解:(ab-b)m2.复习题5(教材第35页)1.(1)√(2)×2.解:(1)因为∠1=60°,所以∠4=∠1=60°(对顶角相等).因为∠1+∠2=180°,∠1+∠3=180°(邻补角和为180°),所以∠2=∠3=120°. (2)因为∠1+∠3=180°(邻补角和为180°),且2∠3=3∠1,所以∠1=72°,∠3=108°,所以∠2=∠3=108°,∠4=∠1=72°(对顶角相等).3.解:因为∠1=26°,所以∠3=∠1=26°(对顶相等).因为AB⊥CD,所以∠1+∠2=90°(垂直定义),所以∠2=90°-∠1=64°.因为∠4+∠1=180°(邻补角和为180°),所以∠4=180°-∠1=154°.4.解:(1)如图(1)所示. (2)略(3)如图(2)所示.5.解:如图所示.6.解:(1)∠DAB+∠B=180°. (2)AD∥BC,AB与CD不一定平行.7.解:能.∠3=∠5=∠7=∠1,∠2=∠4=∠6=∠8=180°-∠1(都用∠1表示).8.(1)B(2)A10.解:(1)如图所示. (2)互补的角:∠BDP与∠PDO,∠PCA与∠PCO,∠O与∠PDO,∠O与∠PCO,∠DPC与∠PDO,∠DPC与∠PCO,∠BDP与∠PCO,∠PDO与∠PCA. (3)相等的角为∠BDP=∠O=∠PCA=∠DPC,∠PDO=∠PCO.12.解:(1)题设:两个角的和等于平角.结论: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真命题. (2)题设:两个角是内错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假命题.如两个内错角不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就不相等. (3)题设: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结论:内错角相等.真命题.13.解:(1)∠BF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F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对顶角相等∠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5.解:平行.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1=∠2,∠3=∠4.又MC∥NB,所以∠2=∠3,所以∠1=∠2=∠3=∠4,所以∠1+∠2=∠3+∠4,即∠ABC=∠BCD,所以DC∥AB.图形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四个矩形水平方向的长均为a,竖直方向的长均为b).在图(1)中,将线段A1A2向右平移1个单位到B1B2,得到封闭图形A1A2B2B1(即阴影部分).在图(2)中,将折线A1A2A3向右平移1个单位到B1B2B3,得到封闭图形A1A2A3B3B2B1(即阴影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3)中,请你类似地画一条有两个折点的折线,同样向右平移1个单位,从而得到一个封闭图形,并用斜线画出阴影;(2)请分别写出上述三个图形中除去阴影部分的剩余部分的面积:S1=,S2=,S3=;(3)联想与探索:如图(4)所示,在一块矩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小路(小路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1个单位),请你猜想空白部分表示的草地面积是多少,并说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解:(1)如图所示.(2)ab-b ab-b ab-b(3)猜想:依据前面的有关计算,可以猜想草地的面积仍然是ab-b,方案:①将小路沿着左右两个边界剪去;②将左侧的草地向右平移1个单位;③得到一个新的矩形,如图所示.理由如下:在新得到的矩形中,其宽仍然是b,其水平方向长变成a-1,所以草地的面积是b(a-1)=ab-b.。

七年级数学下《平移》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平移》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并能够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变换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传送带上的物品、窗户的开关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入平移的概念。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平移的基本操作,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平移的概念。

3.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和平移操作的方法。

探究活动可以包括平移一个简单图形、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等。

4.应用实践: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判断一个图形是否经过平移等。

5.总结与提升:总结平移的主要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通过综合性题目,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模型、PPT演示、几何画板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批改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测试与反馈:组织阶段性测试,检测学生对平移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五、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预习下一节内容,了解旋转的概念和应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平移教案

初中数学人教版平移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2.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并能用平移的知识进行解释;3.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平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2. 学会用平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平移的概念及其性质;2. 图形平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平移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图形平移的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平移的图片、实例、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和实例导入: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上升、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二)探究平移的概念和性质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总结平移的性质:(1)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

2. 让学生举例说明平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总结平移的特点。

(三)平移的运用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实现图形的平移?2. 演示图形的平移方法,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进行图形的平移。

3. 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平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四)巩固练习1. 课堂练习: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巩固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课后作业: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平移现象,用平移的知识进行解释。

(五)总结和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并能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平移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平移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移的概念,掌握平移的性质,学会用平移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平移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如电梯上升、滑滑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特点。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平移的定义,通过操作、观察、思考,总结出平移的性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平移的性质,总结出平移的基本规律。

4.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进行讲解,强调平移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本质。

5.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移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过程中,掌握了平移的知识。

在合作交流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操作,进一步验证了平移的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在讲解环节,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平移的本质,突破了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巩固环节,学生运用平移的性质进行解答,巩固了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平移的知识,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全体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移的特征》教案、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半学期的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几何观念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平移的概念有所接触,但对其深入的数学特征和性质理解尚不深刻。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学情因素:
1.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已有一定基础,但对平移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加以引导和巩固。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个性化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以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作为切入点,如播放电梯运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电梯的运动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几何变换知识,如对称、旋转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给出平移的数学定义,并解释其基本要素:方向和距离。
-讲解平移的性质,如对应点、对应线段的关系等。
2.平移的向量表示
-介绍平移向量,以及如何用向量表示平移。
-通过示例,演示平移向量在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
3.平移的应用
-结合实际例题,讲解平移在几何图形变换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理解平移在实际问题中的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平移的定义,掌握平移的基本性质,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移的向量表示。
2.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平移,运用平移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分析能力。
(二)教学难点
1.平移向量的表示和计算,特别是向量在不同坐标系中的转换。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 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 平移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 平移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平移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3.能够利用平移进行图形的变换;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平移的定义和性质;2.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运用平移进行图形的变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问题教师提问:大家看到的这幅图是怎么得到的?(提供一张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图片)学生回答:是平移得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平移的概念,并解释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过程。

2. 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示例解释平移的定义和性质:定义:平移是指将图形的每一个点沿着同一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后得到的新图形。

性质:•平移前后图形形状相同;•平移前后图形的对应顶点之间距离相等;•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3. 学习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师通过示例和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1.选择一个固定点作为平移的中心点;2.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3.将图形上各点沿着平移方向移动相等的距离;4.将移动后的图形标记出来。

4. 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平移的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解答。

例题:将平行四边形ABCD按照要求进行平移,标出平移后的图形。

提示:平移向右平移2个单位(A图形)5. 拓展练习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桥梁,引导学生利用平移进行实际问题的解答。

例题:小明用一张纸制作了一个飞机模型,如果小明想把它复制到纸的另一侧,可以利用平移吗?应该如何操作?学生思考一分钟后,进行讨论和解答。

6.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平移的定义、性质和基本操作方法。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移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了平移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通过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答,提高了对平移的应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思考并记录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应用平移的实例,并写出解决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4 平移教案》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5-4 平移教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十六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5-4 平移教学案(2)(无答案) 新人教版

5.4 平移(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什么叫平移;2.会平移简单的图形;3.了解可以利用平移制作美丽的图案;4.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前奏板:1.如图,已知直线AB 和直线外一点P 过点P 画一条直线与AB 平行.2.把一个图形整体沿 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 .3.很明显,平移后所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和 完全相同.4.如图,△DEF 是由△ABC 先向右平移__格,再向___平移___格而得到的。

41题5.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 点. 二再向上平移2(2)如果平移后小船的顶部A 点移到A ’点,画出小2.△ABC 在网格中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提示作(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2) 再向右移3个单位长度. 三、核心板:'A ),画1.如图,把ΔABC 整体向右移动6格(使点A 移动到点出移动后的三角形'A 'B 'C .(请注意方格的作用.)2.把1题中的ΔABC 整体向下移动6格 ,画出移动后的三角形A ”B ”C ”.3、如图所示,请将图中的“蘑菇”向左平移6个格,再向下平移2个格.2.如图,平移ΔABC,使点A 移动到点'A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 'B 'C .A B · B ’ B CAC'A·3、如图所示,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 向上平移1厘米后的图形.4、如图,将△ABC 沿东北方向平移3cm 。

四、拓展板:1.张老师家的客厅计划按P30图5.4-1中的第二幅图铺设瓷砖,如果整个客厅需要正十二边形的瓷砖200片,还需要购买其它两种形状的瓷砖各多少片?为什么?2.把图中的”心”字先向右移5格,再向下移5格.3.利用平移可以画出一些立体图形(见P41习题.11),请在图中画出”上”字的立体图形(平移方向不拘).五、升华板:1.下列变换属于平移吗?为什么?2.下列情况哪些属于平移?(1)打开玻璃窗;(2)铝合金窗户的移动;(3)电梯上货物的升降? 3.(1)利用平移,可以设计非常美丽的图案,下面的奔马图就是由正方形上的平移得到.你能看出平移的过程吗?(参看P37活动3.)(2)把奔马涂上你所喜欢的颜色,再把它贴在纸板上,然后细心地把它剪下来.1.将正方形ABCD 向北偏东30°方向平移4cm ,•则对角线交点O•向________•平移______cm .2.如图5所示,BC 垂直于水平面,高 5.196m ,现要建造阶梯,•每级台阶不超过20cm ,则至少要建心D CB A 北AC B_______级台阶(不足20cm,按一级台阶计算)图 5 图 6 图73.在5×5方格纸中将图6(1)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6(2)中所示,那么正确的平移方法是()A.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B.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C.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D.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4.(互动探究题)如图7所示,在网格中,有三角形ABC,将A点平移到P点,画出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1)将A点向_______(或向______)平移______格(或_____格).(2)再向_____(或向_____)平移______格(或_______格),得点P.(3)同理B,C与A点平移次数方向距离一样,易得B′,C′.(4)连结PB′,PC′,B′C′得到三角形ABC平移后的三角形PB′C′.5.(经典题)如图所示,一块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土地,上面修了横竖各两条道路,宽都是1米,空白的部分种上各种花草,请利用平移的知识求出种花草的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4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设计图案等活动,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并理解平移的性质。

( 2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及审美能力。

( 3 ) 情感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思想的变换,增强审美意识。

●重点:平移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探索平移的性质。

●教学准备:半透明纸, 画图工具。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观看动画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动画,思考它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这样的运动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活动1:学生讨论)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P27-29,完成以下问题
(1)上面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上面这些图案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制出整个图案?若能,你能否想象出是怎样绘制的?
(3)请你举一些生活中的平移例子。

(4)什么样的变化才算平移?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探究: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利用一张半透明的纸附在上面,绘制一排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图案如:
引导学生找规律,发现平移特征,回答下面问题:
1、图形经过平移后,_______图形的位置,________图形的形状,________图形的大小.(填“改变”或“不改变”)
2、经过平移,每一组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________.
归纳(活动3:分组讨论)
平移:(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个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3)连接各组对应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变换,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简单归纳为两点:1。

平移的方向. 2..平移的距离
1、例1(1)如图,图中哪条线段可以由线段b经过平移得到?如何进行平移?
d c
b a
(2)如图,在网格中有△ABC,将点A平移到点P,画出△ABC平移后的图形.
①将点A向___平移__格,再向__平移__格,得点P ;
②点B,C与点A平移的一样,得到B′C′;
③连接得到△ABC平移后的三角形.
2、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A′,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B′C′。

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平移
分析:平移的方向是A A′,平移的距离是线段A A′.
解:(与学生一起完成)如上右图,连接A A′,过点B作A A′的平行线L,在L上截取BB′= A A′,则点B′就是点B的对应点。

类似地,你能作出点C的对应点C′,并进一步得到平移后的
三角形A′B′C′。

四、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A 位置
B 大小
C 形状
D 位置、大小和形状
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A 平行
B 相等
C 平行且相等
D 既不平行,又不相等
3、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D 无法确定
4、教材第33页: 2,4.
五、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如图,△ABC平移后得到了△A'B'
C',其中点C的对应点是点C',已经
标明,请你将点B'、点A'在图中标
出来,并画出△A'B'C';若AB边
上的中点为M,请你再标出点M的对
应点M'.
六、课堂小结
1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 、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厚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外线段平行且相等。

3、决定平移的条件;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4、平移的基本性质。

七、作业
教科书习题5.4 第1、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