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应用解剖(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血管解剖ppt课件完整版x

脑血管解剖ppt课件完整版x

突然出现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 、失语等。
诊断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
溶栓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等,同时 配合康复训练。
脑出血性疾病
01
病理生理
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 流出血管外,形成脑 出血。
02
临床表现
剧烈头痛、呕吐、意 识障碍、偏瘫、失语 等,严重者可危及生 命。Fra bibliotek03诊断
药物治疗(如降脂、降压、抗凝 等)及生活方式干预(如戒烟、 限酒、合理饮食等)。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脑动脉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管 腔狭窄,引起脑部血流减少。
通过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 声等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脑血栓形成与栓塞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脑血栓形成是在脑血管内形成血栓,导致 血管闭塞;脑栓塞则是其他部位形成的栓 子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造成血管堵塞。
定期体检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 次脑血管相关检查,及早发现 潜在病变。
康复指导
对于已经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患 者,应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和 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和生活质量。
06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脑血管解剖基础知识
包括脑血管的组成、结构、功能等基本概念。
常见脑血管疾病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同时,脑脊液还通过蛛网膜颗粒进入上矢状窦,进而进入血液循环。
03
脑脊液的吸收
脑脊液通过蛛网膜颗粒被吸收进入静脉系统,完成脑脊液循环。当蛛网
膜颗粒吸收功能发生障碍时,可导致脑脊液过多积聚于蛛网膜下隙,形
成脑积水。
04
脑血管常见病变及临床表现

脑小血管病ppt课件

脑小血管病ppt课件
❖ 这些表现可同时存在亦可单独存在,它们虽然不是 CSVD唯一特有表现,但高度提示CSVD。
7
腔隙性脑梗死 脑白质病变 微出血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8
脑小血管病的病理
❖ 血管的病理改变:
✓ 小动脉硬化:微粥样硬化斑、玻璃样变性、纤维素 样坏死、微动脉瘤、节段性结构紊乱等病理改变常 见。同时可见脑深部白质出血、微血管迂曲、毛细 血管密度减少等。
粉样蛋白-p(Ap)沉积在脑微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血 管壁上。
❖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成因在分类上有散发型和少见的 家族型。
11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 CAA可以完全无症状,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 ❖ 目前认识的CAA特征临床表现至少有: ✓ 脑叶出血:随着患者年龄递增,CAA在自发性脑叶出
血病因中的比例递增。 ✓ 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CAA与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
2
脑小血管分布示意图 3
脑小血管病(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
概述:
❖ 脑小血管功能: ✓ 1、血液运输:管壁的病变、血管的迂曲以及数量的变化会
导致血供障碍 ✓ 2、脑血流量调节:小动脉舒缩—脑血供储备能力的基础 ✓ 3、血脑屏障:脑小血管内皮细胞与小血管紧密连接构成了
22
巨大的血管周围间隙
23
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 CSVD临床表现相对均一,60%为隐匿起病,80%呈进 展病程。
❖ CSVD造成的皮质下型血管性认知障碍(s-VCI),是 最常见且具同质性的VCI亚型。除认知受损外,还表 现有上运动单位受累、步态不稳或易跌、尿失禁、 假性延髓麻痹及帕金森病样等躯体症状,也较易伴 发抑郁等情感障碍。
13

脑血管DSA正常解剖讲课

脑血管DSA正常解剖讲课

P4 段,为从P2 段向上发出的顶枕动脉
和距状沟动脉。
大脑后动脉DSA正 位
1中央支
2水平段 3纵行段 4颞下后动脉 5距状沟动脉
6顶枕动脉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 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运输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M4 段:分叉段,发出顶后动脉、角回 M5 段:亦称终末支,即角回动脉。
动脉和 颞后动脉处;
沟上升的升动脉; 脉;
大脑中动脉正位DSA
M5终末段 角回动脉 M4分叉段 M3外侧沟 段 M2岛叶段 M1水平段
大脑中动脉侧位DSA
M5终末段角 回动脉 M4分叉段 M3外侧沟段 M2岛叶段 M1水平段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答案:C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近代交通由传统的人力工具逐渐演变为 机械动力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 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 (2)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 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
A
[题组冲关] 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
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脑血管应用解剖

脑血管应用解剖
C1, 后膝段,发 出后交通动脉
颅外段
颈部动脉
从颈总动脉分支 到岩骨颈动脉孔
岩部颈动脉C5
从颈动脉孔 到破裂孔 进入岩骨
C5段(颈动脉管段、 岩骨段或神经节段): 在颞骨岩部的颈动 脉管内走行,先向 上,后弯向前内, 在颈动脉管内口处
海绵窦颈动脉C4,
在海绵窦内 与第六颅神经并行
C4段(海绵窦段):在 后床突附近入海绵窦 ,稍上升后转为近水 平位沿蝶骨体两侧的 颈动脉沟呈"S"形前 行,达前床突后沿前 床突内侧的凹沟弯转 向上,移行为前膝段
C2段(交叉池段或床突上段):在海绵窦上方 的蛛网膜下隙内水平后行,于前穿质下方 续为后膝段。
C1段(后膝段或终段):通常指参加Willis环 的一段,在后床突前向上至分叉处。此段
C1段再稍向前分为大脑前动脉(A1段) 和大脑中动脉(M1段)。
*C1+A1+M1称颈内动脉分叉部,在脑 血管造影的前后位片上呈“T”形;
*在侧位片上,C2+C3+C4呈“C”形,即 虹吸部。
C2床突上 段
+ C3前膝段 (C形) +
全程 顺血流
颈 动
颈 动 脉
颈 动 脉
颈 动
颈 动
颈 动
颈 动
*颈动脉的分段
下循环:I
动脉威利环
威利环动脉* 1. 前交通动脉* 2. 大脑前动脉* 3. 颈动脉 4. 后交通动脉* 5. 大脑后动脉* 6. 基底动脉 7. 椎动脉
*颈动脉的分段
五分法(逆血流
) C5, 岩骨段(颈 动脉管段,神 经节段);
C4, 海绵窦段; C3, 前膝段,发 出眼动脉;
C2, 视交叉池段 (床突上段) ;

脑血管介入治疗PPT课件

脑血管介入治疗PPT课件
第23页/共45页
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护理 为了防止出血后的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
性神经损伤。 如尼莫地平,该药能优先作用于脑部小血管,改
善脑供血,但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头晕、头痛、 胃肠不适、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等,少数 患者可出现失眠、不安、激动、易激惹等中枢神 经系统过敏反应,应注意密切观察。并告知停药 后症状很快消失,静脉给药时,应现配现用,并 注意控制好输液速度,防止发生低血压。
第25页/共45页
(7)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观察护理
※脑出血
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为突发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表情痛苦和呼吸困
难,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肌力减退或丧失,小便失禁。动脉瘤 破裂前多数患者还可再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眼痛、复视、颈项部 僵硬、癫痫发作、感觉或运动障碍等。
第24页/共45页
患者术后需常规皮下注射速碧林,稳定后应继续服 用阿司匹林等,以期达到有效抗凝抗血小板,抗凝 药物在使用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出血倾向。
在用药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有无皮肤淤斑,牙龈出血, 鼻衄、注射针眼出血、血尿、黑便等情况发生。应 避免摄入影响抗凝疗效的药物,和食物,如含乙醇 饮料、复合维生素、维生素K等。鼓励清醒患者术后 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 3.头面部富血管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 况,观察颅内占位性病变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 4.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第12页/共45页
禁忌证
• 1.对碘过敏者(需经过脱敏治疗后进行,或 使用不含碘的造影剂)。
•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 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第17页/共45页

脑膜和脑池的应用解剖PPT课件

脑膜和脑池的应用解剖PPT课件
(七)面部的横断层面解剖特点
第九节 头部结构的断层影像学表现
一、CT断层表现
• 脑组织窗观察颅骨各部分均显示为高密度影像。含气空腔 呈低密度影。在颅底层面可以观察到颈静脉孔、卵圆孔、 破裂孔、枕骨大孔以及乳突小房和鼻旁窦等。
• 皮质的CT值为32~40HU,髓质的CT值为28~32HU,两者 平均相差7.0±1.3HU,髓质密度略低于皮质,易于分辨。
一、眶区
二、鼻腔和鼻旁窦 三、口腔 四、面侧区 五、面部的间隙
第八节 头部结构的断面解剖学特点
(一)颅部断面的变化规律
横断层面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胼胝体干和尾状核 体出现以上的层面,大脑半球被大脑镰分隔为左、右两部分, 以中央沟和顶枕沟将端脑断面分为额叶、顶叶和枕叶;中部为 基底核区和脑室等所在的层面,由胼胝体等连合纤维将左、右 侧大脑半球连成一整体,不同层面的中央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为 基底核区、侧脑室和第三脑室等的位置、形态的变化,层面周 边以中央沟和外侧沟将端脑分为额叶、顶叶和颞叶;下部是自 鞍上池以下的层面,脑组织被大脑外侧窝池和小脑幕等分为数 块,随层面下移则脑组织逐渐缩少,不同层面的中央区之间的 差异主要为脑池、脑干和第四脑室等的位置、形态的变化。
豆状核 中央前回 背侧丘脑 第三脑室
颞中回 上矢状窦
胼胝体膝部
侧脑室前角
室间孔
透明隔
侧脑室三角部
胼胝体压部 顶枕沟
8. 经侧脑室三角部的横断层面 尾状核头 屏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距状沟
舌回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颞上回 侧脑室三角部
9. 经中脑下丘的横断层面 额中回
大脑外侧窝池
四叠体池 直窦
枕颞内侧回
第十节 头部的断面解剖及影像

脑血管应用解剖

脑血管应用解剖
脑血管解剖

脑包括端脑、间脑、小脑、和脑干,端脑和
间脑通常合称为大脑。 脑各部都有丰富的血管分布。脑血管在形态 结构,行程和配布上均有其特点,这是脑部 血液供应的特殊需要及脑功能的形态学基础。
脑血管特点
1、两种来源: 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且在脑底 部吻合成Willis环,该环是调节脑血液循环的 潜在代偿装置; 2、管壁较薄: 脑动脉壁很薄,类似颅外其他部位同等大小 的静脉;
3、丰富的吻合: 动脉在软脑膜下的广泛吻合,分散并减弱了 搏动; 4、管壁的构造特点: 脑血管管壁的外膜和中膜均较薄,平滑肌亦 少且缺乏外弹力膜。
大脑中动脉分段详解
大脑中动脉(MCA)是颈内动脉两个终支中 较大的血管,缺血及梗塞最常累及此区。大 脑中动脉在解剖上一般分成4段或5段。 M1=水平段 M2=脑岛段(回转段、环绕段) M3=岛盖段(侧裂段) M4、M5合称为终末段或皮层段
脑血管特点
6、行程弯曲: 进入颅内的动脉行程极其弯曲,一般认为此乃脑动 脉无搏动的主要原因; 7、动、静脉多不伴形: 脑的动脉和静脉多不伴形; 8、无完整的静脉瓣: 脑静脉的硬脑膜静脉窦无完整的静脉瓣,但在某些 部位(如上矢状窦的静脉入口处)却有能其导流作 用的瓣状结构;
脑血管特点
9、构成血脑屏障: 脑毛细血管的内皮为紧密连接,无窗孔,周 围被角质细胞的足板所包绕,构成了血脑屏 障(BBB)。某些区域缺乏BBB,包括:松 果体、下丘脑、的正中隆起。垂体后叶、延 髓极后区、后连合、终板和脉络丛;
脑血管特点
3、不同部位血供不同: 脑浅层的动脉有丰富的吻合,皮质血管比髓 质丰富,以视皮质最丰富;(视皮质位于大 脑枕叶皮质相当于Brodmann分区的17、18、 19区及距状裂上、下唇和枕叶纹状区,是大 脑皮质中最薄的区域。)

脑血管解剖

脑血管解剖
均来源于中胚层 原始血管形成(三胚层,约三周):在胚层之间,成群的间 充质细胞(属中胚层)分化为成血管细胞(Angioblast)
头部最初的血管是背主动脉的分支
脑未形成时,神经沟头端周围的间皮质内已发生了血管
脑动脉的发生
1. 鳃弓动脉及脑动脉的主干
(1) (2) (3) 颈内动脉 纵行神经动脉 椎动脉
(5)脑底动脉环的畸形
常见先天性囊状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或后交通动脉呈环状
(6)脑底动脉环的变异的后果
– 可严重影响它作为血管旁道的作用而使脑梗死的范围增大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颈内动脉
Begins at the bifurcation (分叉)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level of C4) Terminal branches: Anterior Cerebral and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 Four segments (行程\位置):
Supraclinoid Segment
– Begins after penetration of dura, continues until bifurcation into Anterior and Middle Cerebral Arteries – Three Branches: Ophthalmic Artery, 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d 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
1. 脑膜垂体动脉(A. Meningohypophysealis)
根据Parkinson的解剖观察,脑膜垂体动脉(Schnures 和Stattin叫背侧主干) 的出现率是100%,通常起于海绵窦段开始弯曲部的后面,行一短程即分为三 个等大的分支。 ① 幕支(Ramus tentorii basalis) 从脑膜垂体动脉发出后,向后向外行,在海绵窦内分至第Ⅲ、第Ⅳ对脑 神经及海绵窦顶,并与眼动脉的脑膜支吻合。以后沿小脑幕游离缘向后与对 侧同名支交通,并发支供应小脑幕。 在正常和病理情况下,脑血管造影中,幕支均可显示,Wallace在三叉 神经瘤的病例中,曾看到有扩大的幕支。 ② 背侧脑膜支(Ramus meningeus dorsalis) 斜坡支。从脑膜垂体动脉分出后,向后向内下经斜坡背面下降,发支 至第Ⅵ对脑神经,最后与对侧同名支吻合。 ③ 垂体下动脉(A. hypophysialis inferior)

《脑血管应用解剖》PPT课件

《脑血管应用解剖》PPT课件
《脑血管应用解剖》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脑血管应用解剖概述 • 脑动脉系统解剖 • 脑静脉系统解剖 • 脑血管疾病解剖 • 脑血管疾病治疗解剖基础 • 脑血管疾病预防解剖基础
目录
01
脑血管应用解剖概述
脑血管解剖学定义
脑血管解剖学是研究脑部血管系统的科学,包括脑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
脑动脉系统的变异
先天性变异
部分人在出生时脑动脉系统存在 先天性变异,如动脉瘤、动静脉 畸形等。
获得性变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疾病的影响, 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脑动脉狭窄、 闭塞等病变,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
03
脑静脉系统解剖
脑静脉系统的组成
大脑上静脉 大脑下静脉
脑深静脉
硬脑膜静脉 窦
脑膜中静脉 颅骨静脉窦
血管性痴呆
由于长期慢性缺血或出血导致脑组 织萎缩和神经元死亡,进而引起认 知功能障碍和痴呆。
脑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 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
脑血管痉挛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收缩 ,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
颅内动脉瘤
由于血管壁薄弱或异常扩张形 成动脉瘤,易破裂出血。
烟雾病
压力。
其他治疗基础
01
02
03
康复治疗
针对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状 ,如偏瘫、失语等,进行 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
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 出现的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和支 持。
生活方式调整
包括戒烟、控制体重、合 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等,有 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复发 。
06
脑血管疾病预防解剖基础
颅骨静脉窦的变异

医学ppt--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PPT课件

医学ppt--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PPT课件
病情常在数日内进展。 4、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
病情常在数周或数月内进展。 5、突然出现的头痛,类似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此型较少见。
临床表现和体征
单纯脑静脉血栓形成罕见,多数由静脉窦血栓扩 展而来。
(1)浅静脉血栓形成常突然起病,出现头痛、呕吐、 视盘水肿、局限性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皮质型感 觉障碍等,即颅内压增高及局限型皮层损害的症状 体征。
等处静脉血,最后汇成一条大脑大静脉(Galen静脉) 该静脉位于胼胝体压部下方,向后下方与直窦沟通。
脑部静脉
V V
大 脑 大 引流血液
进入直窦。
丘脑V(终V):尾状核和丘脑之间。


透明隔V:引流尾状核头部和胼胝

体前部的血液。
脉络丛V:为脉络丛的一部分,汇
流侧脑室和第三脑的V血液
基底V:穿过基底池和环池到达横池
病理
V回流受阻,引流区域内的毛细血管、小V充
血,脑水肿。
在灰质和白质出现出血性梗塞。
各出血点会聚起来,可以形成脑内血肿或伴有 不同程度的SAH。
炎性V窦血栓形成,造成邻近区的脑膜炎、脑
梗死、脑脓肿。
病理
发病类型
1、进行性颅内压增高 2、突然发生的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酷似动脉性卒中,
常无癫痫发作。 3、神经系统局灶性损害,有或无癫痫发作及颅内压增高,
骨及颞骨内面向外侧横行,继续向前下由改名为乙
状窦,末端续于颈V孔,出颅与颈内V沟通。
(5)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两侧海绵窦绕垂体, 连通成环,称为环窦。
∵眼V直接注入海绵窦
∴面部感染可能经眼V波及到海绵窦
∵窦内有颈内A、Ⅲ、Ⅳ、Ⅵ、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11
(一)走行与分段
A5
A4
M4+M5
A5
M3
A3
M2
M1 A1 A2
C1 C3 C2
C4 C5
A4
M4+M5
A3
M3
M2
A2 M1
C1
A1 C2
C3 C4
C5
颈内动脉的分段(正、侧位观)
C5 颈动脉管段;C4 海绵窦段;C3 前膝段;C2 交叉池段;C1 后膝段
A2 M1
C1
A1 C2
C3 C4
C5
(2)大脑前动脉的分段(正、侧位观)
A1 水平段;A2 上行段 ;A3 膝段;A4 胼周段;A5 终段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23
(3)大脑前动脉的变异型
单干型(奇大脑前动脉) 双侧半球型大脑前动脉 正中大脑前动脉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24
8
6. 大脑半球的动脉分为皮质支和中央 支,二者互不吻合
7. 大脑皮质的动脉在软膜内吻合丰富, 形成 “血液平衡池”
8. 脑静脉和硬脑膜窦无静脉瓣 9. 毛细血管在不同的部位疏密不一,
与突触和神经毯数目呈平行关系 10. 脑毛细血管为紧密连接,无窗孔,周围
被胶质细胞足板包饶形成血脑屏障
11. 脑血管变异较多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9
脑动脉无搏动的原因
1.行程弯曲 2.动脉中外膜较薄,平滑肌少,缺
乏弹性 3.在软膜下广泛吻合,分散和减弱
了搏动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10
二、颈内动脉
口径(mm):
左侧 3.7 右侧 3.6
左右比较(%):
左>右 23.2 左=右 60.0 左<右 15.8
与同名动脉分支和颈外动脉分支之间吻合丰富 侧枝吻合
海绵窦动-静脉瘘时,这些分支异常增大。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16
外侧主干 背侧脑膜支
囊动脉 脑膜垂体干
小脑幕缘支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17
(二)主要分支
眼动脉
C3段
垂体上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
C1段
中间型53% S弯曲型30% 直线型17%
颈内动脉的海绵窦段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14
IV
III
颈内动脉
V1
V2
VI V3
颈内动脉与三叉神经的位置关系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15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
脑膜垂体干
小脑幕A 脑膜背动脉 垂体下动脉
海绵窦下动脉 海绵窦
McConnell 被囊A 鞍底
大脑前动脉远侧段双干型类型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25
(4)大脑前动脉的分支
内侧豆纹动脉
尾状核头、壳、内囊前下 部和下丘脑
胼胝体旁支
胼胝体和透明隔
皮质支
额底内侧动脉 额前内侧动脉 额中间内侧动脉 额后内侧动脉 胼周动脉 中央旁动脉 楔前动脉
大脑 皮质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26
血管栓塞术
腔内血管扩张术 溶栓治疗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7
一、脑血管的特点
1. 脑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 动脉,吻合成大脑动脉环
2. 脑动脉管壁薄,类似于同等 大小 的静脉
3. 脑动脉走行弯曲 4. 脑动脉多与静脉不伴行 5. 脑的血供与颅骨和硬脑膜
的血供无关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12
侧位观
正位观
大脑前A 眼A
C3
C1 C2
C4
后交通A
C5
C3 C5
颈内动脉虹吸部分段示意图
2020-12-09
(C2 ~ C4段,为脑动血管脉应用硬解剖 化的好发部位)
13
垂体下动脉
垂体脑膜干
视 神 经
C4
C3
垂体
动眼神经 颈内动脉 小脑幕动脉 脑膜背动脉 前膝段 海绵窦段 岩骨段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4
DSA的特点
图像清晰,分辨率高 了解脑血管的来龙去脉 直视下行血管栓塞、扩张术及溶栓等 储存或记录所有信息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5
2020-12-09
X线脑血管造脑影血管应与用解剖 DSA成像比较
6
DSA的适应证
颅内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脑动脉狭窄 脑血管闭塞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18
视神经 垂体
眼动脉
颈内动脉
后床突
2020-12-09
颈内动脉与眼动脉
脑血管应用解剖
19
视神经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垂体柄
2020-12-09
前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
脑血管应用解剖
20
1.大脑前动脉
额后内侧A 胼周动脉 中央旁动脉 楔前动脉
额中间内侧A 胼胝体缘A 额前内侧A 额底内侧A
大脑前动脉
2020-12-09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1)大脑脑血前管应用动解剖 脉的走行
21
A在视交叉前方56%
A在视交叉上方44%
大脑前动脉与视交叉的关系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22
A5
A4
M4+M5
M3
A3
M2
M1 A1 A2
C1 C3 C2
C4 C5
A5
A4பைடு நூலகம்
M4+M5
A3
M3
M2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2
介入途径
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支 架、激光血管成形术、
动脉粥样斑切除术)
血 管 心瓣膜经皮球囊成形术(心瓣膜)
导管栓塞术(栓塞血管)
动脉内药物灌注术(血管收缩、化疗药物、溶栓、取异物等) 管腔狭窄扩张术(食道、胃肠道、气管与支气管狭窄)
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术(胆道、尿路、囊肿和引流术)
非血管 结石介入处理(胆道和上尿路结石)
经皮椎间盘脱出切吸术
经皮穿刺活检术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DSA 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血管 造 X 线检查技术。利用计算机将影 像增强器上的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 理,数字相减后再行数模转换,即可 得到一个只有充满造影剂的血管图像。 此项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内侧豆纹A 外侧豆纹A
大脑前A 颈内A
2020-12-09
脉络丛 前A
后交通A
大脑后A 大脑中A
内侧豆纹动脉 脑血管应用解剖
尾状核 丘脑 壳 苍白球 脉络丛后A 丘纹A 杏仁体
脑血管应用解剖
Dr.Feng
2020-12-09
脑血管应用解剖
1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20世纪70Seldinger技术为基础发展 起来的技术。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利 用和导管技术,并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 术治疗或者用于取得组织学、细菌学、 生理和生化材料,以明确病变性质。属 微创医学的范畴,与内科学、外科学并 列为当今三大治疗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