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9
三、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 (一)生物因素 第一,遗传因素。 第二,神经系统异常。 第三,生理缺陷。 第四,生理病变或生理机能障碍。
• (二)心理活动因素 早期经历 人格特征(A型、B型) 心理冲突
• (三)诱发因素 生活事件 家庭、学校、社区环境 文化因素 生态环境
h
10
A型人格自测: (问卷来源:Rathus & Nevid,1989。引自张春兴著 《现代心理学》)
17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策略 ☆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策略
•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 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对于实现心理教育的基本目标十分重 要。
•第一、要继续努力推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第二、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第三、优化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行为,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子 关系, 营造起一个充满关心、爱意的和谐的心理氛围。
h
6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 情绪稳定,无长期焦虑,少心理冲突; • 乐于工作,能在工作中表现自己的能力; • 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 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且有自我悦纳的态度; • 对生活的环境有适当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
问题、解决问题,而不逃避问题。
《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1395
第十一章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大纲
•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 第三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h
2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 是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 的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 (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自我 和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 《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P1395
h
12
20、你是否觉得与人竞争非赢不可? 21、你是否经常打断别人的话? 22、看见别人迟到时你是否会生气? 23、用餐时你是否一吃完就立刻离席? 24、你是否经常有匆匆忙忙的感觉? 25、你是否对自己近来的表现不满意?
h
13
• 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 会生活的变动。
• 霍姆斯和拉赫(Holmes & Rahe,1967)对43种常见 的生活事件进行了评定,计算出了每种生活事件所需付 出的改变和适应的量。其中,“结婚”这一事件定为 50分,这是一个基本的参照数值,然后根据这一参照 标准对其他事件进行评定,形成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 表”(简称SRRS)
h
14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
表
顺序 生活事件
均值 顺序 生活事件
均
值
1 配偶死亡
100 23 子女离家出走
29
2 离婚
73 24 司法纠纷
29
3 夫妻分居
65 25 个人取得突出成就 28
4 服刑
63 26 妻 子 开 始 就 业 或 停 26
职
5 亲近家人死亡
63 27 入学或休学
26
6 受伤或疾病
53 28 生活条件变化
25
7 结婚
50 29 个人习惯改变
24
8 失业
47 30 与上级不和
23
9 复婚
45 31 工 作 时 间 或 条 件 改 20
变
10 退休
45 32 搬家
20
11 家人患病
44 33 转学
20
12 怀孕
40 34 娱乐消遣活动改变 19
13 性生活问题
39 35 宗教活动改变
19
14 家庭增加新成员 39 36 社交活动改变
1、你说话时会刻意加重关键字的语气吗? 2、你吃饭和走路时都很急促吗? 3、你认为孩子自幼就该养成与人竞争的习惯吗? 4、当别人慢条斯理地做事时你会感到不耐烦吗? 5、当别人向你解说事情时你会催他赶快说完吗? 6、在路上挤车或餐馆排队时,你会感到着急或生气吗? 7、聆听别人谈话时你会一直想你自己的问题吗? 8、你会一边吃饭一边写笔记,或一边开车一边刮胡子吗? 9、你会在休假之前先赶完预定的一切工作吗? 10、与别人闲谈时你总是提到自己关心的事吗?
18
15 工作调动
39 37 少量借贷
17
16 经济状态改变 38 38 睡眠习惯改变
16
h
15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 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则 • 学生主体性原则 • 适应个别差异原则 • 整体性发展原则
h
h
4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 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 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第一层涵义是:无心理疾病; 第二层涵义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 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h
5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 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 人格完整和谐 • 智力正常 • 心理年龄符合年龄特征
h
7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三、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
• 以经验作为标准 • 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 • 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 统计学标准 判别时的注意事项 • 发展的观点 • 慎重的态度 • 全面的了解 • 防止偏差
h
8
三、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
判别时的注意事项 • 防止偏差
第一,心理健康标准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适应良好两个 方面。 第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并不是绝对的、 唯一的。 第三,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第四,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心理状态,因此,判 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
h
11
11、让你停下工作休息一会儿时你会觉得浪费了时间吗? 12、你是否觉得因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无暇欣赏周围的美景? 13、你是否宁可务实而不愿从事创新或改革的事? 14、你是否尝试在时间限制内做出更多的事? 15、与别人有约时你是否绝对遵守时间? 16、表达意见时你是否握紧拳头以加强语气? 17、你是否有信心再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绩? 18、你是否觉得有些事等着你立刻去完成? 19、你是否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效率一直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