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华科-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javasocket编程-网络组建实验

华科-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javasocket编程-网络组建实验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3班学号:姓名:鲁辰指导教师:报告日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录1实验二 Socket 编程(E-Mail)...................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写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收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体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验2 网络组建与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环境、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实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完整版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学部(系):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专业年级:***师:***2014年4月实验1 常用网络命令1.实验目的●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 实验前的准备●阅读本实验的内容及操作步骤;3. 实验内容(1)、arp命令Arp –a查看本地局域网内所有用户ip和mac地址绑定关系。

Arp –s用于在计算机ARP表中添加一个静态的ARP记录。

(2)、ipconfig命令Ipconfig /all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TCP/IP配置Ipconfig /displaydns显示DNS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Ipconfig /flushdns清理并重设DNS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

(3)、Nbtstat命令Nbtstat -nnbtstat –s ip通过IP显示另一台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和名字列表。

如nbtstat –s192.168.0.113(4)、netstat命令Netstat –a显示所有有效连接(包括TCP和UDP两种)的信息,如图。

Netstat –n显示所有活动的TCP 连接以及计算机侦听的TCP 和UDP 端口。

Netstat –r显示 IP 路由表的内容。

该参数与 route print 命令等价。

(5)、ping 命令Ping后加上ip地址或域名,命令用来检测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的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可直接键入PING寻求帮助Ping自己主机Ping网关/路由器Ping邻居主机Ping广域网上的服务器主机Ping –tPing –aPing –nPing –l(6)、route命令Route print(7)、tracert命令实验2协议分析软件Ethereal 入门基础一、实验目的●熟悉掌握Ethereal软件的使用●应用Ethereal软件分析Ethernet帧以及高级协议,从而能够加深对TCP/IP协议栈上的参与通信的网络数据包结构以及通信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二)报告————————————————————————————————作者:————————————————————————————————日期:ﻩ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2:抗干扰编码姓名李蓝鑫院系自动化学院学号U201514280实验地点科技楼十二楼机房实验时间2018年5月3日实验目的:1. 了解抗干扰编码原理。

2、掌握海明编码和CRC编码的原理,能熟练计算实验内容:内容1:海明编码1.1海明编码原理将有效信息按某种规律分成若干组,每组安排一个校验位通过异或运算进行校验,得出具体的校验码;在接收端同样通过异或运算看各组校验结果是否正确,并观察出错的校校组,或者个出错的校验组的共同校验位,得出具体的出错比特位;对错误位取反来将其纠正;假设用N表示添加了校验码位后整个传输信息的二进制位数,用K代表其中有效信息位数,r表示添加的校验码位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满足:N=K+r≤2^r-1(是为了确保r位校验码能校验全部的数据位,因为r位校验码所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为2^r-1,同时也确保各位码本身不被其他校验码校验)。

海明码的校验码的位置必须是在2n次方位置(n从0开始,分别代表从左边数起分别是第1、2、4、8、16……),信息码也就是在非2n次方位置第i位校验码从当前校验码位开始,每次连续校验i位后再跳过i位,然后再连续校验i位,再跳过i位,以此类推。

确定每个校验码所校验的比特位:1.2海明编码程序流程图1.3交互界面设计编码:原码序列从“输入序列”编辑框输入,点击“编码”按钮在“编码序列”编辑框内输出编码序列,对输入编码要求为二进制输入译码:编码序列从“输入序列”编辑框输入,点击“译码”按钮在“译码序列”编辑框内输出译码序列,若译码错误会有响应的报错和纠错,对输入序列有不小于三位和二进制序列的要求1.4核心代码与注释输入序列框callback%做输入检测,检测是否是“0”“1”输入,否则报错temp_str=get(handles.input,'String');num_char=unique(temp_str);%unique函数获得输入字符串中不同字符的字符串if length(num_char)==2 %如果字符串长度为2if num_char(2)=='1' %第二个字符不是“1”说明字符串中有其他字符else set(handles.input,'String','0000');errordlg('只能输入1和0','输入错误');endelseif length(num_char)==1 %如果字符串长度为1,判断“1”还是“0",否则报错if num_char(1)=='0'elseif num_char(1)=='1'elseset(handles.input,'String','0000');errordlg('只能输入1和0','输入错误');endelse %如果字符串长度不为2,直接报错set(handles.input,'String','0000');errordlg('只能输入1和0','输入错误');End编码按钮callback(编码核心)%获取输入字符串temp_str=get(handles.input,'string');%获取字符串长度len_str=length(temp_str);%转存原码字符串长度备用k=len_str;%初始化需要插入的校验码的位数r=0;%根据海明编码的2^(r)-1)<(k+r)要求,计算校验码位数while((2^(r)-1)<(k+r))r=r+1;end%把字符串数组转成0和1的数组,便于处理for i=1:1:len_strif temp_str(i)=='1'yuan(i)=1;%原码数组为yuanelseyuan(i)=0;endend%把求得相应位数的校验码,用0插入原码中得到新码j=0;m=1;for i=1:1:(k+r)if i==2^(j) %如果该位置为2的次方,则插入校验码xin(i)=0;j=j+1;elsexin(i)=yuan(m);m=m+1;endend%进行海明编码odd=0;%用于计算每位校验码负责校验的位置的和for j=1:1:r %共有r位校验码,需要计算r次n=1; %初始化循环变量i=1;while((n*2^(j-1)+i-1)<=(k+r))%当没有超过数组长度时继续循环if i>(2^(j-1)) %如果本段的编码已经加完i=1; %则调转到下一段,也就是隔一个2^(j-1)的段再进行累加n=n+2;else %累加odd=odd+xin(n*2^(j-1)+i-1);i=i+1;endendif mod(odd,2)==0 %判断是否为偶数xin(2^(j-1))=0; %若为偶数,则在对应的校验位插入0 elsexin(2^(j-1))=1; %若为奇数,则在对应的校验为插入1 endodd=0;end%编码完毕,把数组转换成字符串用于输出for i=1:1:(k+r)if xin(i)==1output_str(i)='1';elseoutput_str(i)='0';endendset(handles.out,'String',output_str);译码按钮callback(原理与编码基本相同)%获得译码序列字符串temp_str=get(handles.input,'string');len_str=length(temp_str);%判断输入序列长度是否满足要求,不满足报错返回if len_str<3errordlg('译码最低输入位数为3位','输入出错');elsek=len_str;%编码中信息码的个数r=len_str;%编码中校验码的个数while((2^(r)-1)>=len_str)r=r-1;endr=r+1;%找到校验码的个数k=len_str-r;for i=1:1:len_str%得到所有编码数组if temp_str(i)=='1'xin(i)=1;elsexin(i)=0;endend%提取出信息编码数组m=1;j=0;for i=1:1:(k+r)if i==2^(j)j=j+1;elseyuan(m)=xin(i);m=m+1;endend%重新偶校验,原理同编码odd=0;for j=1:1:rn=1;i=1;while((n*2^(j-1)+i-1)<=(k+r))if i>(2^(j-1))i=1;n=n+2;elseodd=odd+xin(n*2^(j-1)+i-1);i=i+1;endendif mod(odd,2)==0check(j)=0; %校验结果存在check数组中elsecheck(j)=1;endodd=0;end%把check数组也就是校验结果转成十进制数num_wrong=0;for j=1:1:rnum_wrong=num_wrong*2;if check(r-j+1)==1num_wrong=num_wrong+1;endend%判断校验是否正确,为0则正确if num_wrong==0for m=1:1:kif yuan(m)==1output_str(m)='1';elseoutput_str(m)='0';endendset(handles.ym_out,'String',output_str);else%否则校验错误,对应位置取反后再输出if xin(num_wrong)==0xin(num_wrong)=1;elsexin(num_wrong)=0;endm=1;j=0;for i=1:1:(k+r)if i==2^(j)j=j+1;elseyuan(m)=xin(i);m=m+1;endendfor m=1:1:kif yuan(m)==1output_str(m)='1';elseoutput_str(m)='0';endendset(handles.ym_out,'String',output_str);errordlg(['校验码第',num2str(num_wrong),' 位出错,对应位置取反后得到正确解码为',output_str],'校验出错');endend1.5程序执行测试1.5.1 编码测试①正常编码1.5.2 译码测试①输入报错②正常解码③解码错误与纠正内容2:CRC编码2.1 CRC编码原理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因此,这种编码也叫(N,K)码。

华科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3

华科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3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分组观察与交换机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姓名张建佳学号U201013086 日期2012-03-21 地点南一楼东203 成绩教师徐晶1.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链路层(L2)的基本原理2.掌握观察和配置主机、交换机3.观察主机在局域网中发送的帧格式4.观察交换机的生成树算法的现象2.实验环境(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编程工具和集成开放环境、桌号、机器IP地址等)操作系统:Windows XP组别:第5组IP地址:192.168.1.151 192.168.8.513.实验内容与结果软件编程类实验报告内容:(1)程序整体功能;(2)程序组成及各模块/函数功能;(3)重要的数据结构,模块/函数算法;(4)程序清单(手写或者打印后作为附件)(5)程序的运行和测试结果(提供截图)(一) 熟悉环境本机IP配置,MAC 地址观察,网内ARP 观察1. 配置本机的两个IP地址用网线将网卡和交换机端口相连,配置IP地址。

2.MA C地址观察打开Windows命令提示符,输入ipconfig/all,获取MA C地址3.网内ARP 观察这样,我们得到了网内所有主机的MA C地址Interface: 192.168.1.151 --- 0x2Internet Address Physical Address Type192.168.1.1 00-18-71-68-64-b7 dynamic192.168.1.20 00-1a-a9-3a-ac-97 dynamic192.168.1.30 00-1a-a9-3a-ac-6b dynamic192.168.1.40 00-1a-a9-3a-ac-29 dynamic192.168.1.50 00-1a-a9-3a-ac-6f dynamic192.168.1.111 14-fe-b5-e4-6d-00 dynamic192.168.1.112 14-fe-b5-e4-65-9e dynamic192.168.1.113 bc-30-5b-c9-1f-5f dynamic192.168.1.114 14-fe-b5-e4-1f-a7 dynamic192.168.1.115 14-fe-b5-e4-6f-7c dynamic。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习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旨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技术,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

2、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3、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

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进行,实验室配备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计算机若干台,安装了 Windows 操作系统和相关网络工具软件。

2、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3、网络线缆、跳线等连接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捕获与分析1、打开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Wireshark。

2、将计算机连接到以太网中,启动捕获功能。

3、在网络中进行一些数据传输操作,如访问网站、发送文件等。

4、停止捕获,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进行分析,包括帧的格式、源地址、目的地址、类型字段等。

实验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1、连接交换机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进行配置。

2、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管理密码。

3、划分 VLAN,并将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4、测试不同 VLAN 之间的通信情况。

实验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1、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通过控制台端口或Telnet 方式进行配置。

2、设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子网掩码。

3、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

4、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四:网络性能测试1、使用 Ping 命令测试网络的延迟和丢包率。

2、利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3、使用网络带宽测试工具测试网络的带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捕获到的以太网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帧的结构,包括前导码、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字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ip.addr == 116.114.22.19 and http捉任何主机发出的Ethernet 802.3格式的帧(帧的长度字段<=1500), Ethereal 的capture filter 的filter string设置为:ether[12:2] <= 1500捕捉任何主机发出的DIX Ethernet V2(即Ethernet II)格式的帧(帧的长度字段>1500, 帧的长度字段实际上是类型字段), Ethereal的capture filter 的filter string设置为:ether[12:2] > 1500观察并分析帧结构,802.3格式的帧的上一层主要是哪些PDU?是IP、LLC还是其它哪种?答:PDU协议数据单元中,帧的上层PDU是IP分组,802.3将数据链路层分为LLC子层和MAC子层,IP分组分别要经过LLC和MAC层封装才交由物理层传输。

答:Ethernet 802.2将Ethernet II帧头的协议类型字段替换为帧长度字段,并加入LLC-802.2头,用以标记上层协议。

LLC头包含目的服务访问点(DSAP)、源服务访问点(SSAP)和控制(Control)字段。

捕捉并分析局域网上的所有ethernet broadcast广播帧,Ethereal的capturefilter 的filter string设置为:ether broadcast(1). 观察并分析哪些主机在发广播帧,这些帧的高层协议是什么?主要做什么用处?(2). 你的LAN的共享网段上连接了多少台计算机?1分钟内有几个广播帧?有否发生广播风暴?答:比如,222.20.67.218主机发的Broadcast帧的高层协议为ARP协议。

ARP为地址解析协议,简言之,在IP-以太网中,当一个上层协议要发包时,有了节点的IP地址,ARP就能提供该节点的MAC地址。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四:网络协议与 Web 通信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网络协议数据单元的格式 2. 分析网络协议工作基本流程 3. 深入理解 Web 应用的通信过程
二、 实验内容
1. 网络协议数据单元分析 通过 wireshark 抓取局域网数据包并分析各个层次的协议数据单元内容 (1) 以太网帧头 (2) IP 分组首部 (3) ARP 包 (4) ICMP 包(ping) 2. Web 原理实验 (1) HTTP 协议分析 (2) 通过 socket 编程模拟 HTTP 协议通信过程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3. 学习网络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如TCP/IP、DHCP等。

4. 通过实验加深对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PC机、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双绞线、网线等。

实验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等。

2. 实验步骤(1)网络设备连接首先,将PC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

然后,将交换机的另一个端口连接到路由器的WAN口。

最后,将路由器的LAN口连接到PC机的另一台交换机上。

(2)网络设备配置①交换机配置进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VLAN ID、IP地址、子网掩码等。

②路由器配置进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参数,如WAN口和LAN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

同时,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③PC机配置在PC机的网络设置中,将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设置为与路由器LAN口相同的参数。

(3)网络测试①测试PC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交换机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交换机通信。

②测试PC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路由器的IP地址,检查PC机是否能够与路由器通信。

③测试不同VLAN之间的连通性在PC机中ping另一个VLAN中的设备,检查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是否能够相互通信。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PC机与交换机之间连通(2)PC机与路由器之间连通(3)不同VLAN之间的设备相互通信2.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并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设备之间的连通性、VLAN之间的通信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调试,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掌握了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学计算机⽹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络实验报告班级:电信0904姓名:XX学号:U200913693实验四:⽹络协议与Web通信⼀、实验⽬的1.了解⽹络协议数据单元的格式2.分析⽹络协议⼯作基本流程3.深⼊理解Web应⽤的通信过程⼆、实验内容1.⽹络协议数据单元分析通过wireshark抓取局域⽹数据包并分析各个层次的协议数据单元内容(1)以太⽹帧头(2)IP分组⾸部(3)ARP包(4)ICMP包(ping)2.Web原理实验(1)HTTP协议分析(2)通过socket编程模拟HTTP协议通信过程三、实验原理1.Web通信经过四个步骤:(1)建⽴连接(2)客户端发送HTTP REQUEST请求(3)服务器端接收请求,⽣成RESPONSE响应(4)关闭连接2.HTTP协议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应⽤层通信协议。

⼀般在Internet 上的Web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本信息,客户机需要通过HTTP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本信息。

四、实验内容及分析1.编译、执⾏参考程序本次实验提供了两个原始程序(NetServer.java和NetClient.java),它们可以实现⼀个服务器/客户端请求响应的完整过程。

Dos环境下先后编译执⾏NetServer.java与NetClient.java,即可得到⼀次完整的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并得到响应的完整过程,结果如下:2.修改、编写实验程序参考程序模拟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对话,但由于其之间交互的数据都是我们设定的⽽不含有http报头信息,因此不能和真正的web服务器与浏览器对话,以下即为实现⾃制web服务器的⽅法(1)利⽤⾃制的服务器获取真正浏览器的HTTP Request 报头信息:运⾏⾃制的服务器,默认监听端⼝8080,在浏览器中输⼊以下⽹址http://127.0.0.1:8080/new/main/UserLoad.jsp,其中127.0.0.1为本机localhost地址,这样浏览器就会向⾃制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即可获取http request报头信息。

计算机网络实验(华科)

计算机网络实验(华科)

NetBIOS 远程计算机名称表
名称
类型
---------------------------------------------
D169
<00> 唯一
WORKGROUP
<00> 组
D169
<20> 唯一
WORKGROUP
<1E> 组
状态
已注册 已注册
已注册 已注册
MAC 地址 = 8C-89-A5-25-B1-83
指令:arp -a 222.20.69.254 >>g:\显示指定网络地址的 ARP 信息.txt
接口: 222.20.69.237 --- 0xd
Internet 地址
物理地址
类型
222.20.69.254
00-1a-a9-15-6c-8f 动态
指令:arp -s 222.20.69.239 00-aa-bb-cc-dd-ff >>g:\添加 ARP 表项.txt
WORKGROUP
<00> 组
ZJL-PC
<20> 唯一
状态
已注册 已注册
已注册
Wi-Fi: 节点 IP 址址: [0.0.0.0] 范围 ID: []
缓存中没有名称
⑷ net:
许多 Windows 2000 网络命令都以词 net 开头。
由于在 windows XP 之后的操作系统版本中已经没有 Messenger 服务 了,故此处粘贴实验记录,但是我在实验室的 XP 上实现了用 Net send 对 话.
指令:nbtstat -n >>g:\列出本地 NetBIOS 名称.txt 以太网: 节点 IP 址址: [222.20.69.237] 范围 ID: []

华科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1

华科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1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实验报告实验名称Windows Socket 编程(Duplex-talk)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姓名张建佳学号U201013086日期2012-03-21地点南一楼东203成绩教师徐晶1.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2.掌握Client/ Server 结构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3.掌握Socket 机制的工作原理2.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7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0,VC63.实验内容与结果2.修改simplex-talk 程序,编制duplex-talk 程序,支持client 和server 的双向通信(1)程序整体功能Client端程序连接Server端程序,Client能给Server发送信息,同时Server也能给Client 发送信息,实现双向通信;(2) 程序组成及各模块/函数功能Client 端传入server端的主机号将server端的主机号转换为IP地址发起一个socket连接请求判断连接是否成功报错,退出NServer发送信息关闭连接接收信息判断信息是否为空YNY监听等到Client 的连接请求建立与Client 的连接判断信息是否为空 NY 退出程序(3)程序清单(见附件) (4)程序的运行和测试结果编译源文件,生成可执行文件并运行,其过程如下: Client 端 Socket 端server.exe[simplex -talk server] server is ready in listening ...client.exe localhost [simplex -talk server] received a connectionfrom 127.0.0.1 :[simplex -talk client] connection to localhost is ready[simplex -talk client] please input your message (empty input to halt): Hello,Server.[simplex -talk client] send 14 chars to server [simplex -talk server] received 14 charsHello,Server.接收信息关闭连接发送信息判断信息是否为空NN判断信息是否为空YY退出程序运行结果截图ClientServer4.实验中的问题暂无附件1.程序源代码(1)socket-client.cSocket-server.c。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5) netstat 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的 TCP/IP 网络连接。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 TCP/IP 协议后才 可以使用。 netstat [-a] [-e] [-n] [-s] [-p protocol] [-r] [interval] 参数 -a 显示所有连接和侦听端口。服务器连接通常不显示。 -e 显示以太网统计。该参数可以与 -s 选项结合使用。 -n 以数字格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而不是尝试查找名称) 。 -s 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 默认情况下,显示 TCP、UDP、 ICMP 和 IP 的统计。-p 选 项可以用来指定默认的子集。 -p protocol 显示由 protocol 指定的协议的连接; protocol 可以是 tcp 或 udp。 如果与 -s 选项一同使用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 protocol 可以是 tcp、 udp、 icmp 或 ip。 -r 显示路由表的内容。
8
Net stop:停止 Windows 2000 网络服务。 net stop service 例如:C:\>net stop messenger Messenger 服务正在停止. Messenger 服务已成功停止。 此时再打入 net send 本机名 消息,就没用了;相应的,要打开这个服 务,只需把 stop 改为 start,就可以了。 Net start FTP Publishing Service 启动 FTP 发布服务。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 Internet 信息服务后才可用。 net start "ftp publishing service" 类似的命令有很多,请参考帮助文件。
5
IP Address. . . . . . . . . . . . : 10.111.142.71 //IP 地址 Subnet Mask . . . . . . . . . . . : 255.255.255.0 //子网掩码 Default Gateway . . . . . . . . . : 10.111.142.1 //缺省网关 C:\>ipconfig /displaydns //显示本机上的 DNS 域名解析列表 C:\>ipconfig /flushdns //删除本机上的 DNS 域名解析列表

2023年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2023年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实习报告范文

计算机网络实习报告范文

计算机网络实习报告范文一、实习概述本次计算机网络实习是在科技公司进行的,实习时间为一个月。

主要任务是参与公司内部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二、实习内容1.搭建和维护内网服务器根据公司要求,我首先搭建了一个内网服务器,用于公司员工之间的文件共享和数据传输。

在服务器搭建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配置服务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内容,以及如何设置防火墙和访问控制列表,确保服务器的安全性。

在服务器维护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对服务器进行日常巡检和问题排查,并且掌握了常用的服务器维护工具和技术。

2.管理和维护网络设备除了服务器,公司还有很多其他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我负责对这些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在管理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配置交换机的VLAN、端口安全等功能,并且了解了交换机的冗余技术和链路聚合技术。

在维护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对网络设备进行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以及如何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监控和管理。

3.优化网络性能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我根据公司的需求和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对网络进行了优化。

我重新设计了网络拓扑结构,优化了路由表和交换机配置,提高了网络的带宽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度。

同时,我还进行了网络负载均衡和流量控制设置,确保网络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计算机网络实习,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技术,还提高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网络故障和挑战,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合作,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实习效果。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了解了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实习也对我今后的职业规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决定将来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的工作,并且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一领域。

总之,这次计算机网络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1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1

1.安装并熟悉了什么FTP客户端软件的使用?
答:CuteFTP
2.登录了哪些FTP服务器?
答:ftp:///outgoing/release,一个专业软件ftp平台
ftp://222.20.95.185/,曾经有过的的一个ftp站点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1 上网操作:浏览/下载/FTP/邮件/网络测试等
1.1 浏览器的操作
1.是否了解与熟悉IE浏览器各部分的操作?
答:了解

2.练习了哪些浏览器的使用?
答:MSIE,GoogleChrome
3.登录了哪些网站?
答:天天都在登,凤凰网,微博,QQ空间,CSDN等等
4.练习使用了哪些搜索引擎?搜索查询了什么信息?如何在网络中搜索文件名为“计算机网络.ZIP”或“计查找电影等等。复制到搜索框中搜索即可。
1.2文件传输FT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链路层(L2)的基本原理
2.掌握观察和配置主机、交换机
3.观察主机在局域网中发送的帧格式
4.观察交换机的生成树算法的现象
二.实验任务
(一) 熟悉环境
本机 IP 配置,MAC 地址观察,网内 ARP 观察
1. 配置本机的两个 IP 地址
在 windows command 窗口下,使用 arp 和 ipconfig 命令,记录本机 MAC 地址配置如下:
IP地址 192.168.1.146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0.254
IP地址 192.168.8.146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0.254
MAC地址 54-e6-fc-6e-f5-b9
2. 观察网内的 IP 和 MAC 地址
启动“网络协议分析仪”
使用“地址本”功能
观察本组 6 台主机的 IP 地址,记录其相应的 MAC 地址。

(二) 了解配置交换机的过程
登录本组机柜的网络管理服务器界面,点击进入特定网络设备的telnet 窗口。

缺省先输入一个回车,看到命令行以后,输入命令。

输入enable 命令,启动控制功能
思科交换机示例:
sw3>enable
Password:
用网线将本组的6台主机连接到4台交换机的任意端口上,交换机之间不要连线。

分别登录不同的的交换机,观察该交换机的接口连接状态和MAC转发表。

输入show interface status 命令,观察交换机的接口连接状态。

记录本组 6 台主机在 4 台交换机上的对应端口情况,绘制拓扑图,标明交换机的名称、端口号、主机的物理地址等。

用网线将本组的 4 台交换机任意互联。

分别登录不同的交换机,观察该交换机的生成树。

(三) 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1.在 Windows 的命令提示符界面中输入命令:ipconfig /all,会显示本机的网络信息。

记录物理地址,MAC地址为54-e6-fc-6e-f5-b9
2.打开协议数据发生器,在工具栏选择“添加”,会弹出“网络包模版”的对话框,在“选择生成的网络包”下拉列表中选择“LLC 协议模版”,建立一个LLC 帧。

3.在“网络包模版”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后,会出现新建立的数据帧,此时在协议数据发生器的各部分会显示出该帧的信息。

4.数据包编辑区与十六进制显示区是联动的,选中数据包编辑区中的某一字段,该字。

段对应的十六进制值会相应地改变颜色,观察十六进制显示区中该帧的信息。

5.点击工具栏或菜单栏中的“发送”,在弹出的“发送数据包”对话框上选中“循环发送”,填入发送次数,选择“开始”按钮,即可按照预定的数目发送该帧。

在本例中,选择发送10次
6.在主机B 的网络协议分析仪一端,点击工具栏内的“开始”按钮,对数据帧进行捕获,按“结束”按钮停止捕获。

捕获到的数据帧会显示在页面中,可以选择两种视图对捕获到的数据包
据帧进行分析,会话视图和协议视图,所示的会话视图可以清楚的看到捕获数据包的分类统计结果:
分析(1)源物理地址:BC-30-5B-C8-D8-50
(2)目的物理地址:FF-FF-FF-FF-FF-FF
(3)上层协议类型:IPv4, UDP, WINS
(四)端口镜像
1.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镜像
主机 A 连接交换机的FastEthernet 0/1 端口,主机 B 连接交换机的FastEthernet 0/10 端口,主机 C 连接交换机的 FastEthernet 0/15 端口,在交换机上配置: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monitor session 1 source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both
!配置源端口为 F0/1 端口,监控双向数据流
Switch(config)#monitor session 1 destinati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5
!配置目的端口为 F0/15 端口
Switch(config)#exit
2.从主机Aping主机B
为主机 A 配置 IP 地址 192.168.1.10/24,并在主机 A 上运行 ipconfig /all 命令,得到主机 A 的 MAC 地址为:00-21-85-04-8B-DB
为主机 B 配置 IP 地址 192.168.1.20/24,并在主机 B 上运行 ipconfig /all 命令,得到主机 B 的 MAC 地址为:00-15-58-2F-7E-7E
为主机 C 配置 IP 地址 192.168.1.30/24,并在主机 C 上运行 ipconfig /all 命令,得到主机 C 的 MAC 地址为:00-12-3F-01-AF-5A
从主机 A ping 主机 B,可以看到主机 A 的 Windows 系统会发出 4 个 ping 包,并收到主机 B 的 4 个响应数据包;
3.在主机C上运行网络分析仪捕获数据包
在主机 A ping 主机 B 的同时,在主机 C 上运行网络协议分析仪,点击工具栏上的“开始”按钮,捕获数据包,并在 ping 命令运行结束后,点击工具栏上的“结束”按钮,停止捕获;
在网络协议分析仪的“会话树”中,可以看到 8 个 ICMP 数据包,说明已经捕
获到全部的 ping 数据包;
4.测试验证
使用命令将交换机中的端口镜像配置清除
Switch(config)#no monitor session 1
三.思考问题
1、在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中,MAC 层的作用是什么?
该协议位于OSI七层协议中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分为上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和下层的MAC(媒体访问控制),MAC主要负责控制与连接物理层的物理介质。

在发送数据的时候,MAC协议可以事先判断是否可以发送数据,如果可以发送将给数据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终将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以规定的格式发送到物理层;在接收数据的时候,MAC协议首先判断输入的信息并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如果没有错误,则去掉控制信息发送至LLC(逻辑链路控制)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等。

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差异性。

MAC 子层与物理层相关联,而LLC子层则完全独立出来,为高层提供服务,这样就实现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完全独立,解决了l SO制定的计算机网络7 层参考模型(即OSI模型)中局域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不能完全独立的问题。

2、以太网的最短帧长度是(64字节),最大帧长度是( )?
标准的以太网的最大字节长度为1518/1522:
untagged的frame最大帧长为1518
tagged的frame 最大帧长为1522
最小包长由CSMA/CD的最小检测碰撞时间来决定
考虑如下的情况,主机发送的帧很小,而两台冲突主机相距很远。

在主机A发送的帧传输到B的前一刻,B开始发送帧。

这样,当A的帧到达B时,B检测到冲突,于是发送冲突信号。

假如在B的冲突信号传输到A之前,A的帧已经发送完毕,那么A将检测不到冲突而误认为已发送成功。

由于信号传播是有时延的,因此检测冲突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必须有个最小帧长的限制。

按照标准,10Mbps以太网采用中继器时,连接的最大长度是2500米,最多经过4个中继器,因此规定对10Mbps以太网一帧的最小发送时间为51.2微秒。

这段时间所能传输的数据为512位,因此也称该时间为512位时。

这个时间定义为以太网时隙,或冲突时槽。

512位=64字节,这就是以太网帧最小64字节的原因。

最大包长没有特别的规定,但是考虑到如下的因数,将IP最大包长设置为1500 bytes:1. 以太网是所有的终端共享传输介质,如果一台终端发送一个很长的帧,传输时将占用太多的时间,其它的终端将等待,直到这个帧传输完毕。

帧越长,等待的时间将越长
2. 如果一个帧太长,如果在传输的过程中,发生一个传输错误,那么整个帧要重传,这样又要占有大量的时间,导致效率不高---—早期的以太网由于传输的错误率非常高
3. 帧越长,需要的缓存越大,1979年在设计网卡时,缓存的价格非常昂贵,所以当时选用1500 bytes作为最大的长度。

3、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 子层?
LLC 为上层提供了处理任何类型MAC 层的方法。

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MAC 子层与物理层相关联,而LLC子层则完全独立出来,为高层提供服务,这样就实现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完全独立,解决了l SO制定的计算机网络7 层参考模型(即OSI 模型)中局域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不能完全独立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