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排水防涝规划——谢映霞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地表建设确有困难的地区,可以在经过深入的技术论证后,考虑深隧排水的方式。
2.城市雨水调蓄设施(多种措施)
结合历史上城市内涝易发地区和内涝风险评估中的高风险地区,规划雨水调蓄设施。 结合城市湿地、公园、下凹式绿地和下凹式广场等,合理布局临时性的雨水调蓄空间,
并对其调蓄能力ຫໍສະໝຸດ Baidu行计算。确保城市排水通畅。
– “聪明隧道” ,三层结构:底下一层永久 性排水;第二层平常用来通车,遭遇 5 年周 期的大洪水时就变成排水通道;遇特大极端 性暴雨时,车道全部封闭,直径12米的整个 隧道全部变成排洪道。
• 日本江户川地下蓄水池
3.1 排水系统____国内实践
北京、上海 、广州、
深圳、常德等城市大 量的实践
排水防涝规划 调蓄池的建设 深隧建设的研究 雨水利用设施建设
排水 防涝
管网排水 城区排涝
分析方法:水文水力模型的使用
2.大纲框架及技术路线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降雨、土壤、水系等 排水防涝现状与问题 雨 型 分 析 排水防涝设施普查 下 垫 面 解 析 现状排水系统能力评估 内涝风险评估 内涝风险区划
规划目标
规划系统方案
源头控制标准
雨水管渠规划标准
内涝防治标准
雨 水 径 流 量 控 制
雨 水 水 质 控 制
雨 水 资 源 化 利 用
排 水 体 制
排 水 分 区
排 水 管 渠
排 水 泵 站
平 面 与 竖 向 控 制
— —
城 市 内 河 治 理 雨 水 行 泄 通 道 雨 水 调 蓄 设 施 防 洪 体 系
城 市 用 地 布 局 调 整 建 议
建设项目 投资估算
1. 编制背景 —— 政府高度重视
国家对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的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
9.16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在全面普查、摸清现状基础上,编制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防涝设 施建设,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将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可 渗透面积、蓝线划定与保护等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 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加强城市河湖水系保护和管理,强化城市蓝线保护,坚决制止 因城市建设非法侵占河湖水系的行为,维护其生态、排水防涝和防洪功能。完善城市防洪设施,健 全预报预警、指挥调度、应急抢险等措施,到2015年,重要防洪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全 面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减灾能力,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
3.1 排水系统____ 国外经验
超标雨水应对 ——大系统、内涝防治系统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排水都有两套系统
小排水系统( minor system),主要针对城市常 见雨情(设计暴雨重现期一般为2-10年)进行规 划设计,通过常规的雨水排水管渠系统收集排放; 大排水系统 (major system),是输送大暴雨 (通常50到100年一遇)径流的排水通道。通过地 表排水通道或地下排水深隧,传输小暴雨排水系 统无法传输的径流。
3.1 排水系统——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二)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主要问题)
对现有城市内河水系及其水工构筑物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水量和水位等 进行计算,并划定蓝线;提出河道清淤、拓宽、建设生态缓坡和雨洪蓄 滞空间等综合治理方案以及水位调控方案,在汛期时应该使水系保持低 水位,为城市排水防涝预留必要的调蓄容量。
(二)排水分区(基础)
根据城市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等,合理确定城市的排水分区,并细化排水分区,在此基 础上,划定城市排水系统。
(三)排水管渠(传统、必不可少)
结合城市地形水系,合理布局城市排水管渠系统。充分考虑与城市防洪设施和内涝防治 设施的衔接,确保排水通畅。
(四)排水泵站及其它附属设施
3.1 排水系统——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 城市防涝系统规划(第六章)
(一)平面与竖向控制(源头减控措施)
结合城市内涝风险评估的结果,优先考虑从源头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提出用地性质和场地竖向
调整的建议 根据城市低影响开发(LID)的要求,结合涝水量和涝水产生的地区,合理布局城市下凹式绿 地、植草沟、人工湿地、可渗透地面、透水性停车场和广场,利用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蓄滞
涝水。
1. 编制背景 从防洪排涝到排水防涝
城市内涝防治和自然排涝的区别 城市内涝频发——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影响
江河洪水防御
农田排涝
国家管理层面:部门分工,职能变化 工程技术层面:新领域、新技术
防洪 排涝
河湖排水
大纲特点: 即体现了传统的市政排水, 又融入了新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
雨水综合管理的理念—— 统筹考虑内涝、初期雨水污染、雨水资源利用; 源头、过程、末端全程控制的理念
城 市 内 河 治 理
雨 水 行 泄 通 道
雨 水 调 蓄 设 施
防 洪 体 系
3.1 排水系统____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第四章 新) (一)径流量控制(水量)
对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径流控制要求,作为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约束条 件;(单位土地面积雨水蓄滞量、透水地面面积比例和绿地率等) 明确城市开发后的径流不能超过开发前(LID),旧城改造后的综合径流 系数不能超过改造前,不能增加既有排水防涝设施的额外负担。 一般按不超过0.5进行控制
3.1 排水系统
四、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新)
五、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排水规划系统 六、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源头控制
雨水管渠
内涝防治 ——
雨 水 径 流 量 控 制
雨 水 水 质 控 制
雨 水 资 源 化 利 用
排 水 体 制
排 水 分 区
排 水 管 渠
排 水 泵 站
平 面 与 竖 向 控 制
1.编制背景 —— 政府高度重视
财政支持
1.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 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 境等领域。”历史上第一次将城市管网建设作为中央预算内投 资的主要方向。
2.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放 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加快相关设施建设和
9.18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 例(草案)》
明确要求:一是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要与城镇开发建设、道路、绿地、水系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城镇新区要优先安排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未建的不得投入使用,未达标的必须进行改造。二 是规范雨水和污水排放,促进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和污泥、雨水的资源化利用。三是加强对污水排放 和处理设施运营情况的监管,强化窨井盖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四是提高城镇内涝防治能力,地方 政府要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易涝点治理。五是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排污等行为。对不依法核发许可证、 监管不力的,要严格问责、严肃处理。(法律法规)
主要内容
回答几个主要问题
1 排水系统
2 几个标准 3 技术方法
(排水?内涝?)
4 规划协调
3.1 排水系统____国外经验
三者关系 城市雨水管网排水、暴雨内涝防治与城市防洪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 在国外城市暴雨内涝防治与城市防洪是一个整体,但在国内由于管理体制 和职能分工不同,二者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造成相互脱节,多龙治水的 局面。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城市管网排水、暴雨内涝防治与城市防洪三者的 衔接。 构建城市内涝防治体系(大排水系统) 要解决高重现期暴雨内涝问题,要解决超管渠设计标准的雨水出路问题, 必须构建大排水系统(内涝防治体系)。该体系由水系、绿地、道路、隧 道、等调蓄组成排水通道。也可运用调蓄池等其他调蓄设施。 功能 抵御高于管网系统设计标准、低于防洪系统标准的暴雨 主要针对超常暴雨(设计重现期一般为50-10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2013] 23号)
一、总体工作要求 1.明确任务目标 二、抓紧编制规划 2.全面普查摸清现状 3.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4.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三、加快设施建设 5.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6.加快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建设 7.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四、健全保障措施 8.加大资金投入 9.健全法规标准 10.完善应急机制。 11.强化日常监管 12.加强科技支撑 五、加强组织领导 13.落实地方责任 14.明确部门分工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而城市排水防涝规划
____城市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大纲解读
谢映霞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年10月17日
主要内容
1.规划大纲编制背景 2.大纲框架及技术路线
3.回答几个主要问题
3.1 排水系统 3.2 几个标准
3.3 技术方法
3.4 规划衔接 4.小结
1. 编制背景 —— 政府高度重视
英国——可持续排水系统 (SUDS: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s)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
(WSUD: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美国——最佳管理实践 (BMP:Best Management Practice) 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 的控制,从而使开发区域尽 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 循环状态。
3.1 排水系统——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三)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1.城市涝水行泄通道(缺乏)
确定超过城市管网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量的汇集路径,并结合城市竖向和受纳水体等,
合理布局大的雨水行泄通道。 雨水行泄通道应优先考虑地面设施,通过规划大的排水干沟、干管,并结合泵站等,确 保超过城市管网设计标准但是低于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雨水能够有路径进入受纳水体。
大排水通道:墨尔本排涝河道与道路交叉
排水系统模式 防洪与排涝一体化(香港模式)
近山、近海
雨水渠 蓄洪池
下游集水区 上游集水区
雨水截流隧道
15
排水系统模式
香港雨水截流隧道
北
荃湾雨水隧道
已完工
建造中
启德雨水转运计划
茘枝角雨水隧道
港岛西雨水隧道
16
排水系统模式____国外经验
• 巴黎“城下之城” • 吉隆坡——
墨尔本小区尺度的雨水 收集、下渗利用设施
墨 尔 本 街 道 尺 度 的 雨 水 花 园
墨 尔 本 汇 水 区 尺 度 的 雨 水 滞 蓄 塘
排水系统模式____国外经验 小排水系统+大排水排水系统 ( 澳大利亚)
DONCASTER社区内部的大排水通道和绿地滞蓄区
排水系统模式____国外经验 小排水系统+大排水排水系统 ( 澳大利亚)
(四)与城市防洪设施的衔接(倒灌)
城市内涝防治设施应与城市防洪设施进行水位以及运行管理上的衔接。考虑防洪水位 和雨水排放口标高,保障在最不利条件下不出现顶托, 确保城市排水通畅。
3.1 排水系统____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第五章)
(一)排水体制(前提)
除干旱地区外,新建地区应采用雨污分流制。 对现状采用雨污合流的,应结合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等,加快雨污分流改造。暂时不具 备改造条件的,应加大截留倍数。 对于雨污分流地区,有条件的城市宜考虑建设雨水管的截流干管,加强初期雨水的污染 治理,并根据实际确定截流的初期雨水量,以及接纳初雨的污水处理设施冗余空间。
改造。
1. 编制背景 —— 政府高度重视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3号文件
的要求; 各地编制城市排水防涝大纲提供技 术支持和引导,规范编制的内容和
深度;形成有序的开发建设和理性
的管理 (新) 排水的系统性,规划的综合性,地 表空间的利用,和用地的密切结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 98号文件 《城市排水(雨水) 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大/小排水系统的方法有时被 “双排水系统”
(dual system)
模式,因地制宜。 采用道路排水、绿地草沟排水、排水干沟等多种 地面方式,蓄水池、滞水池蓄水,也不排除建设 地下深隧,地下蓄水池,是多种形式组合。
排水系统模式____国外经验 小排水系统+大排水排水系统 ( 澳大利亚模式)
地势比较平坦
(二)径流污染控制(水质)
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截流量、设施规模)
(三)雨水资源化利用 (资源利用)
缺水地区应加大雨水资源化利用力度; 优先考虑市政杂用水、景观用水和补充地下水等方面的用水需求
3.1 排水系统____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美国——低影响开发技术 (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