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悲剧与近代悲剧之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悲剧与近代悲剧之比较
摘要:古希腊《俄狄浦斯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哈姆雷特》分别作为古典悲剧和近代悲剧的代表成为西欧戏剧史上的两座丰碑。本文将以这两部作品为例,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本质等方面对古典悲剧和近代悲剧进行一番梳理比较,从而更通透地领略悲剧崇高的美感。
关键词:悲剧;美学;《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是由赞美酒神的颂歌和祭祷发展而成的。祭神者披上羊毛,组成合唱队载歌载舞,赞美获俄倪索斯。领队唱歌叙述酒神在人间的冒险故事,队员们做出忧伤或欢乐等各种表情,这种表演逐渐被称为“悲剧”。
而作为一种美学范畴的悲剧,强调对立、冲突和斗争,它从人类在实践中的苦难或生命毁灭的现象里发现美。对悲剧人物在遭受到不幸或毁灭时所持的态度进行审美判断和评价。“悲剧是哲学的艺术,它提出和解决生命的最高的形而上学问题,它意识到存在的含义,分析全球性问题。”古希腊悲剧产生的时代,其哲学还处在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期,那时人们还没有把人当作自觉的行动主体。悲剧观念和悲剧形态并非自古就有,它是人类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个人能够感受到主体力量与客观环境间矛盾时的产物,其美学意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有所改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古典悲剧和近代悲剧做一番梳理比较从而更通透地领略悲剧的崇高美。
一、悲剧人物的比较
古希腊是西方悲剧的发源地,约在公元前5世纪就产生了相当完备的悲剧艺术。古希腊悲剧作为古典悲剧的代表,以男子或女子为共同主人公,大多是传说中的神或英雄。他们从道德、审美看都近乎完美,自身没有什么致命弱点,只是命运捉弄着他们一步步走向悲剧的人生。大多数悲剧的善恶基调极其鲜明。正面主人公会受到赞美和同情,常捉弄人的命运就会遭到人们的痛恨。
莎士比亚悲剧作为近代悲剧的代表,主人公都是身居高位的统治者,如帝王或国家首领。莎氏悲剧可以说是男人的世界,女人只是男人毁灭的殉葬品。莎氏悲剧人物往往具有两重性,使得人们难以用固定的道德尺度来衡量他们。
二、悲剧冲突的比较
亚里斯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主要是为了摹仿行动,才去摹仿在行动中的人。”这种悲剧观反映了在社会形态中人只不过是一定狭隘人群的附属物。古代的悲剧英雄隶属于国家、民族或命运等,不管个人怎样自由行动,最终都要被外部力量所决定。戏剧的冲突显得有点表面化和绝对化,莎士比亚并不满足于冲,突表面的善恶,而是把他的笔深入到冲突双方的行为动机以及与冲突相联系的生活的各个层面中,使观众把道德评价
与历史评价结合在一起去辩证分析人物事件。再者,莎氏悲剧冲突中,主人公的行为动机是出自个人的愿望或情欲,通过冲突双方的毁灭,莎翁悲剧认证的是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类的永恒道义。
三、悲剧本质的比较
黑格尔在充分研究了莎士比亚的悲剧后总结道:“近代悲剧一开始就在自己的领域里采用主体性原则。所以它用作对象和内容的是人物主体方面的内心生活,不像古典艺术那样体现一些伦理力量。近代悲剧人物所依据的指导行动和激发情欲的动力是思想和感情方面的主体性格。”这些主体性的内在因素表现为人物的独特性格,因此,个人性格的表现就成为近代悲剧的特点。可以说,古典悲剧主要是命运悲剧,而近代悲剧主要是性格悲剧。
四、《俄狄浦斯王》独特的美学特征
《俄狄浦斯王》作为古典悲剧的经典之作,深刻具备“命运感”。还在俄狄浦斯出生之前,杀父娶母的结局就安排好了,他的智慧、诚实勇敢和责任感等都没有使他逃脱“命运”的魔掌,不管怎么反抗,还是被毁灭。这就是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好人因看事不明或者偶然过失造成悲剧,和个人没关系,是由外来的偶然事件造成的。整部悲剧始终看不到感情的骚乱,心灵却最终达到彻底净化。这古典的和谐与古典悲剧的美学特质相一致。
然而,如果我们单纯从俄狄浦斯这个人物形象本身来看,他仿佛又带给了我们近代悲剧的内核:“人的自由对必然的反抗”,道出了人类生存困境这个永恒话题。俄狄浦斯王得到杀父娶母的神谕,但-这个不幸本身不是悲剧,如果要使不幸转变成悲剧,就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进入必定要毁灭他的悲剧困境。相反地,如果没有行动,就意味着对悲剧现实的接受。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生命的真实存在是在失败中使自己完整而真切地被感觉到的。人类的自我超越是在克服悲剧的拼死奋斗中以挫折或毁灭为代价而实现的。俄狄浦斯可以被刺瞎双眼,但双眼失明的他却从此走向了神谕指明的神性境界。
五、《哈姆雷特》独特的美学特征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最成功的悲剧作品,也是“性格悲剧”的最好代表。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认为,性格显示人的内在含义,是人物行动的基础。“剧中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决定的,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取决于他们的行动。这也正印证了莎士比亚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就哈姆雷特来说,他性格的复杂多面导致了最终的悲剧结局,是这出悲剧的关键。作为先王的儿子,他誓要报仇。面对深爱的母亲。他又得拿到确凿的证据才能杀仇人。完美的复仇计划逼得他思想复杂,在他有机会杀死仇人时,不愿意让罪人升入天堂的思想又阻止了他。
同时,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将早期人文主义者更多地肯定人的感官享乐和个性自由的态度引向了理性的思考和严肃的探讨。哈姆雷特的悲剧让我们看
到了人的脆弱及自由必然受到自身弱点的制约,可以使我们对人性和现实世界有更准确的理解,也使我们在实践中朝着更进步的方向解放发展自己。
结语
综上比较,可以看出西方悲剧在从古典悲剧向近代悲剧发展中发生的主题、人物、冲突等的转变。不变的是悲剧往往具有一种深刻美,它的存在是要唤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严肃思索。悲剧的前提是人的巨大痛苦、不幸和死亡,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它在对人生苦难和不幸的展示中,严肃而冷静地探究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提出关于生命的最深刻的问题,并求索其存在的依据,表现出对人的价值和人类命运的无限关切。
不记得哪个诗人曾说过,我们先得有饱受苦难的能力,然后才会有享受快乐的能力。悲剧的存在能够使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坦然正视失败,承受命运,担当职责,最终将人的个性解放出来,使人成为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