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从盒式磁带录像存储到数字芯片网络存储的跨越只不过短短的十年时间,数字硬盘录像机(DVR)历经了化蛹成蝶般的高速裂变。新千年伊始的数字化浪潮,把监控存储推上了发展的“高速公路”。不到三年时间,被韩国、台湾企业垄占的中国数字监控录像机市场“基本瓦解”,国内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硬盘录像机(DVR)企业“破茧而出”;产品以其稳定的性能、优惠的价格、人性化的设计占领90%以上的国内市场,还有一些板卡和成品DVR走向国际市场,这在中国DVR发展史上称为“中外DVR企业的第一次博弈”。第二次博弈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以杭州海康威视、浙江大华、浙江大立、北京汉邦、武汉恒亿、深圳图敏、广州金鹏、成都德加拉为代表的DVR企业“血腥博杀”争夺市场“盟主”地位;现在海康威视以其领先的硬压缩算法板卡占领了国内一半的市场份额,在硬压缩板卡市场上北京汉邦、武汉恒亿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曾经只专注板卡的企业,在2005年都先后推出成品DVR,销售渠道亦扁平化。当时,一度在市场上快要消失的软压缩DVR,由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从2006年开始,以深圳龙安视、深圳波粒智能、深圳豪威为代表的软压缩技术企业的崛起,在2007年软压缩技术的视音频压缩板卡出货量大大超过硬压缩技术的视音频压缩板卡。目前,市场上从PC-DVR、嵌入式DVR、NVR到混合DVR应有尽有,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DVR 市场的第三次博弈还刚刚开始,谁能登顶,因为技术和市场变化的诱因太多,还很难预测。

对DVR来说,它的发展除了光学技术、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细微加工技术、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压缩技术的进步带来存储技术在记录密度、容量、数据传输率等等关键技术的巨大突破外,完全依赖于通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模拟到数字,从硬压缩到软压缩,从一芯一路到一芯多路,从PC到嵌入式DVR,各领风骚。但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变化,技术方向与产品特色化是关键所在。

不过,依据记者观察,在当前这样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里,DVR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除了技术的与时俱进之外,一定需要在产品价值上有所依托,一定要有一套可以迁延传递的价值体系,真正做到产品的差异化。因为现在安防产品处于买方市场,在众多品牌下,消费者会更加理性,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一、中外数字DVR的较量

从国门大开到现在,很多国外产品豪情壮志进入中国市场,但最终因为“水土不服”而黯然离去的事例并不鲜见。韩国的DVR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2001年初,韩国POSDATA和IDIS率先将采用MPEG-4视频压缩技术的

POS-WATC H嵌入式DVR产品带入中国市场,它们都是韩国DVR研发生产比较上规模的企业,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由于当时国内生产的DVR稳定性差、图像不清,POSDATA和IDIS的产品一度占领国内部分市场。随后韩国LG、KODIC OM及台湾奇偶等企业的DVR产品也进入国内市场。

国内模拟监控录像机的发展。在这里,也不能不提到国内模拟录像机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1998年大约13年的时间里,国内安防监控存储记录设备都是模拟录像机,通常就是用盒式磁带记录监控实况。

在1998年之前,国内监控市场还局限在金融、交通和一些重点安全保护单位,市场应用比较少。主要是当时模拟录像机还是个新鲜事物,价格昂贵,更重要的产品技术不成熟,存在很多弊端。一是磁带不容易保存。如磁带受潮后,轻则图像模糊,严重的情况是根本没有图像,这和监控的真正目的大相径庭;二是磁带价格昂贵。使用寿命比较短,容量小,重复使用率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视频监控的发展;三是要检索图像不方便。常常为回放某段录像而耗费大量时间,模拟监控系统给安全防范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实际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众多安防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研发,希望从技术上有所突破。1993年开始,有企业提出“基于PC平台的录像系统”的设想:就是把摄像机拍摄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在电脑硬盘中,既能

长期存储,检索也很方便。基于这种设想,1995年,一些企业开发出了基于PC式的硬盘录像机,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多只能做到四路实时采集,实时录像,而且硬盘容量只有15G,此种产品在国内最早的品牌有北京猫王、北京黄金眼、北京银河、深圳迪泰克、金山品科等。

虽说这些企业开创了中国数字视频监控的先河,但只能说是准数字监控;因为系统的稳定性差,市场并没有接受这种准数字监控录像机。加上当时能够独立开发DVR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公司并不多,市场影响力有限。但市场发展趋势已经完全明朗,只须DVR视音频压缩技术的成熟。

而当时,国际上最早开发生产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厂家主要有韩国POSDATA、LG、IDIS、KODICOM及台湾奇偶等,他们已经进入中国数字监控存储市场并占有一定市场,但产品价格昂贵。

1、ASIC数字监控视音频压缩板卡横空出世。

2000年2月,德加拉(成都)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发布我国第一款基于ASIC芯片采用MPEG-I技术的数字视音频压缩板卡,当时,这一成果轰动了国内安防界。而这一板卡的突出特点就是具备数字化功能,而且性能稳定,画面清晰,可以说大大促进了我国安防监控数字化发展。随后,陆续推出了一卡4路、8路视音频实时同步硬盘压缩板卡,德加拉在中国数字监控录像机压缩板卡市场上风光一时,最好时期占据了国内近六成的板卡市场份额。就在同一时期,深圳图敏、杭州康银(海康威视的前身)、北京银河(汉邦高科的前身)、广州金鹏、武汉恒亿等企业也陆续推出自己的压缩板卡,使DVR产品的生产突破了硬件板卡的限制,大大降低了DVR开发与制造的门槛。

就在新千年,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数字化成为各行各业的热点话题。众多看好数字安防监控市场的企业风起云涌,从2000年3月到2001年初短短一年时间里,国内DVR生产企业估计增加了不下500家。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当时的DVR市场一点也不为过,大量软件开发人员投入到DVR产品的研制上,使DVR产品的功能与性能飞速发展。

2、市场的特定需求推动技术升级。

DVR技术链首先是芯片,其次是视音频压缩算法技术,三是软件集成技术。目前DVR芯片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够开发。

随着金融、交通、公安监控市场需求的增加,很多用户希望能够实现稳定的实时传输监控。但ASIC方案的压缩算法是由芯片商直接提供,而且已经固化好,对板卡生产商来说没有二次开发的平台,而当时一些芯片开发商并不知道中国市场的这些特定需求。这些二次开发商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芯片平台,加入自己的压缩算法开发出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DVR。时隔不久,这些芯片厂商推出了DSP解决方案,而DS P和ASIC两种方案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SIC方案中压缩算法是由芯片制造商固化好的,DSP方案中压缩算法是由板卡制造商提供的,对下游整机制造商来说技术升级方便。

同时,DSP方案给板卡开发商也无形之中设置了一个较高的门槛,必须有自己的压缩算法技术。压缩板卡的关键技术包括视频压缩算法、网络技术及智能化技术,尤为视频压缩算法最为关键。

3、嵌入式技术成为主流。

2001年,当国内企业的数字硬盘录像机还刚刚起步时,韩国POSDATA和IDIS率先将采用MPEG-4视频压缩技术的POS-WATC H嵌入式DVR产品带入中国市场。以其前沿的技术优势,优良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一直占领韩国和日本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也征服了国内大部分数字监控录像机市场。从2002年开始,已经有国内企业试做嵌入式DVR产品,现在无论是采用软压缩还是硬压缩技术,毫无疑问嵌入式DVR已经成为市场主流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