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摘要】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探讨了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强调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其次介绍了融入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方法,如通过节日食物、服饰等方式教学。
接着提出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中文的积极性。
然后强调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参与到庆祝活动中。
最后探讨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促进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结论部分分析了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的积极意义,探讨了未来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发展方向,总结了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重要性、融入、学生兴趣、实践性、跨文化交流、积极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汉语,还可以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
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活动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并且可以通过传统节日的故事、歌曲、舞蹈等形式来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描绘传统节日场景的汉字、制作传统节日食物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是不可或缺的。
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还能够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摘要: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全球“汉语热”的大环境下,中国文化日益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于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也变得尤其重要。
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及其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方法和建议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传承性、大众性、地域性、变异性等特点。
它根植于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两者相互影响且别具特色。
目前中国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中各有不同的庆祝主题和方式和习俗,是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日子。
节曰最初的主题都蕴涵人们美好的愿望,如: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吉福如意,岁岁平安等。
而最初的风俗活动内容多源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如:原始的崇拜、民间信仰、巫术、禁忌、迷信活动等。
在后来在发展过程中,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被融合进节日内容中,给节日文化增添了浪漫神秘的色彩,因此中国传统节日的特性中不仅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还有厚重的文化感。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国际上得到公认并享誉盛名。
中华文化丰富多元,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古典文化系列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系统,作为中华文化重要代表的传统节日文化,理应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文化教学策略研究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
本文着重分析了文化角度下对外汉字教学的意义,同时通过汉字的结构特点、字形、字音、字义、汉语学习者及教材的分析与阐述得出基于文化视角下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以期对汉字教学有所帮助。
标签:汉字;教学策略;汉字文化教学前言汉字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产物,可谓是汉语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晶。
汉字起源于图画,是表意的象形文字。
作为中华文化的符号之一,承载着中华千年文化,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扩大,“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引起了很多国家对汉语的重视,“汉语热”持续升温。
通过实践得知,留学生在汉字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汉字教学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尤其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已经成为制约文化推广的瓶颈。
1 文化角度下的汉字教学意义1.1 激发学习积极性由于汉字复杂的构成,相同和相似读音的字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难度,机械式的重复记忆与练习让本来具有畏难情绪的留学生望而却步,打击学习积极性。
所以想学好汉语,必须激发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汉字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增加汉字的针对性与趣味性教学。
从汉字文化的角度进行讲解,才能体现汉字独特的文化魅力,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笔者通过一年的对外汉语教学所得经验发现,大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汉字教学以文化为切入点,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提高汉字书写正确率最常见的汉字教学就是展示读音、释义、书写。
学生对于汉字学习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只能多次反复地进行机械练习,最终效果也未必如愿。
对于形近字依旧分不清楚,对于同音字在听写时依旧书写错误,效率极低。
这也充分证明了学生对于字形认识不准确,对字义理解不到位,对汉字结构认识不充分。
从汉字的文化角度进行教学,通过造字法,从汉字的字形、结构、部首开始讲解,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字,提高汉字正确率;另外也可以让学生从文化意义上去理解记忆汉字,了解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区别,这样也有助于提高汉字正确率。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方法研究
4、发展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如与当地居 民互动、参加文化节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结论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理解中华文化和提高跨文化交 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融入式教学、专题讲座、文化实践活动、对比分析法、 课外阅读法和互联网辅助教学等多种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文化因素教学。 教师应学生的需求和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和学习中华文化,培养他们的 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进行文化因素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对外汉语 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中 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文化 因素的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例如,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 了解中国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和文化体验活动,以帮 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的文化内涵。
三、文化因素教学和学生文化意 识的培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文化因素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 力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强文化自觉: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增 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2、培养文化鉴赏能力:通过文化因素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中华文化的独 特魅力和价值。
3、多样性:文化因素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具有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和学习风格。
涉及中国文化传统的对外教学方法探究
涉及中国文化传统的对外教学方法探究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非华裔人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如何有效地向他们传授中国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更加注重文化方面的教学则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
本文就涉及中国文化传统的对外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一、涉及中国文化传统教学的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对外教学应该更注重文化方面的传授。
俗话说得好:“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和精华。
”学习和了解汉字,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汉字的教学,组织学生学习汉字的认识、结构、发音、含义和用法,以便学生能用汉字正确描述人物、事件、事物的特征和本质。
二、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设置在对外传授中国文化时,传统文化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本课程围绕中国传统节日、神话传说、书法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展开。
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化的学习、练习和感性领悟,不仅能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提高其汉语和汉字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1. 以“学以致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情境和活动让学生掌握真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名胜古迹、博物馆、文化公园等实地探索名胜古迹、展览、文物等。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习行动能力和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同时提高学习效果。
2. 建立跨文化学习重视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汉字本身入手,利用汉字的生动和形象的形状、结构和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中国文化内在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面貌,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智慧历程,培养跨文化学习重视的心态和能力。
3. 采用以“亲身体验”为主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如古装游戏、民族舞蹈、音乐表演等形式去展示中国传统元素,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将汉语作为非母语者的外语教学,其中传播中国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增进对中国的理解和认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以及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文化传播融入对外汉语教学中。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悠久的文字传统以及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这些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中国文化的传播,学生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社会风貌。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还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交融,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与友谊。
中国文化是中国汉语的语境和语境,中国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汉语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言,汉语的学习需要有所谓的语境环境。
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对于学习者来说都是有利的,因为这些都会成为学生认知汉语的依据和支撑。
学习者在日常交际中往往会面临着理解文化内涵的问题,因此更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中国文化的传播可以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更好的推广。
通过传播中国文化,可以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对外汉语课程的丰富多元,增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国际竞争力。
(一)课堂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将中国文化融入到汉语语言学习中。
通过古诗词欣赏、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中国传统生活习俗、中国历史沿革等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通过与汉语语言学习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文化体验:除了课堂教学外,对外汉语教学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来传播中国文化。
组织学生参观中国历史古迹、博物馆、艺术展览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相关内容。
首先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然后分析当前的现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文章还会强调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未来展望也将被提及。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历史回顾、现状分析、发展趋势、重要性、挑战、未来展望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概述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是指就中国语言和文化向非汉语国家或地区的人员进行教学的学科,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之一,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交流的加深,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教学和研究,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促进汉语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理解中国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也涉及到教学方法、教材开发、评估体系等方面,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汉语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只有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地促进国际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受益于汉语文化的传播。
2. 正文2.1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中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先驱者是严复先生,他以《天演论》一书在19世纪末引进西方哲学思想,为后来的语言教学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近代汉语教学开始在国内外展开,尤其受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推动,对外汉语教学逐渐受到重视。
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对外汉语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
各种教学方法和教材不断创新,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80年代至今国内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
80年代至今国内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综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国内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80年代初,由于对外汉语教育相对薄弱,国内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主要以教学实践经验和教材编写为主。
学者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方法,如在教学中结合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在汉语课堂中引入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等。
这些实践为后来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国内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逐渐从实践向理论研究转变。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学术界开展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的先驱者,他们致力于对文化教学的内涵、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不再仅仅是语言教学的附属品,而是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地位。
学者们开始从认知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出发,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对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简单传授。
文化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而不应该局限于某一部分。
文化教学要注重实践性和情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中国文化,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喜欢。
在21世纪初,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国内学者们开始重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出了更多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他们强调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注重融合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如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包容也成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于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学习选择。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不仅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语,还能促进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这里,我将就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进行几点思考。
第一,通过文化体验促进语言学习。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灿烂的文化传统和多元的文化元素,如中国的传统节日、饮食文化、文学艺术等。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品尝中国传统美食,参观中国传统艺术展览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文化,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更好地掌握汉语语言。
第二,通过中国文化故事传播语言知识。
中国文化故事源远流长,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还能够学习到丰富的语言知识。
通过故事情节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记忆汉语词汇和语法,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通过文化差异促进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这些文化差异的介绍和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会中西文化的异同,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中西方文化在礼仪、思维方式、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存在,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第四,通过中国文化体验激发学习动力。
中国文化内涵丰富,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魔力。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参与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只有在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他们才会对汉语语言的学习更加投入和认真。
中国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结合,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又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模式。
论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2论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西 晶/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剖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未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广大对外汉语教师提供经验总结和理性思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 对外汉语 教学活动 文化交流 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深厚积淀,也是中华民族享誉世界的一张“名片”。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地位的攀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了解中华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将中华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可以帮助留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内涵和汉语言的独特魅力,激发外国友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一)有助于丰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单纯讲授汉语言文字的语法和交际应用,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未免太过单调枯燥。
由于不同语言在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学生在理解汉语言语法时也难免产生用语障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地将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增强外国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适应能力,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教师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加入可以更好地丰富对完汉语课堂的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语言的学习其最终目的是用于人际交流和交往。
由于外国留学生与中国本土学生在文化历史背景上的显著差异性,学生在交流和交往方面难免产生矛盾之处,因此将传统文化引入对外汉语课堂,可以帮助外国留学生尽快适应中华文化环境,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使他们在与中国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帮助他们在中国收获友谊,与中国学生一道共同成长进步,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以春节为例
通过上述的教学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文化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传统节日 文化的教授,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传 播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4、加强实践教学: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春节实践活动,如包饺子、写春联、 观看春晚等,以加深学生对春节文化的体验和认同。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希望以此打开通 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大门。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跨文化交际的学科,不仅教 授语言技能,还肩负着传递中国文化的责任。本次演示以春节为例,探讨如何在 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地传递传统节日文化。
二、春节与对外汉语教学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活动。它 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然而,在对外汉语教 学中,春节文化的传递并非易事。它涉及到的文化因素众多,如家庭、历史、信 仰、艺术等,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春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 践策略
5、开展跨学科合作: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与相关学科,如历史、文学、艺术 等展开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活动。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多角度了 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感谢观看
针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文化的教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是 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亲身体验端午节的文化 氛围。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屈原的角色,讲述屈原的生平事迹和诗词创作, 从而加深学生对端午节文化内涵的理解。
课堂互动也是教授端午节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 讨论,探讨端午节的习俗和庆祝方式,以及这些习俗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端午节主题的演讲、诗歌朗诵和小品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进一步加深对端午节文化的理解。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现状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相关研究现状摘要: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
目前很多学者都对文化教学的相关问题,如教学层次、教学导入等做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从宏观上做了梳理,以期能把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发展历程梳理清楚,为以后的文化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明晰的方向。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习汉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当外国留学生一接触到汉语,事实上就是接触到了汉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
如何将对外汉语教学与传播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一个值得深思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文化教学的相关问题如教学层次、教学导入等做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从宏观上做了梳理,以期能把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发展历程梳理清楚,为以后的文化教学研究提供一个明晰的方向。
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发展历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张占一(1984)首次把语言教学中涉及到的文化内容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强调了“交际文化”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完成交际的重要影响。
赵贤州(1989)认同张占一的看法,并进一步提出,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如果仅传授语言规则,学习者就无法理解涉及社会文化的词汇和篇章,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这一时期的吕叔湘、鲁健骥、吕必松等语言学家,都指出了对外的语言教学受文化影响的事实。
进入90年代,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1994)”的召开,学界对文化因素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的观点达成了共识,同时也对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内容范围和在语言教学所占的比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至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文化因素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自觉。
接下来,学界把文化教材编写和文化教学大纲的研制以及中华文化如何进入课堂等问题的研究作为主要任务,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直到本世纪末,对文化教材、文化大纲编写的研究基本上还是以构建文化因素体系为中心,文化教学主体还是文化因素教学,是依附于语言教学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历史积淀。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也成为了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进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
1.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文化根基,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医学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极高的价值。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对中国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大多是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学生学习的是语言的表面知识,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我们可以探讨一种“语言+文化”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授语言的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通过教授中国古诗词、传统节日、中国名人故事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感受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方法论,这些价值观念和方法论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仁义礼智信”、“中庸之道”等思想理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
中国的传统儒家教育注重“以文会友”,通过文学、诗词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这对外语教学也有重要的启示。
1. 教学内容的设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比如在教学内容中,可以设置中国古代诗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也可以设置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还可以设置中国传统绘画、音乐、戏曲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外汉语_文化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背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教育领域。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化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汉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其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
二、意义1.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文化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规则和礼仪,提高他们在实际交流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有助于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4. 提升教学质量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三、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民俗等。
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唐诗宋词、京剧、中国结等。
2. 现代中国概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
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等。
3. 汉语交际文化包括:礼仪、习俗、交际技巧等。
如:见面礼、称呼、餐桌礼仪、商务谈判等。
4. 中国地域文化包括: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地方方言、民间艺术等。
如:四川火锅、北京烤鸭、上海滩、广东音乐等。
四、方法1. 文化浸泡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节日庆典、民俗表演、地方旅游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中国文化。
2. 文化对比法通过对比中外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
3. 文化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传播方式、对学习者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国文化的传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等。
加强中国文化传播,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策略,不仅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更有助于推动汉语教学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传播, 重要性, 影响, 存在问题, 策略, 学习者, 兴趣, 积极性, 完善, 研究意义.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崛起,对外汉语教学也逐渐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热点。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希望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中国文化的传播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议题,通过学习汉语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水平,还可以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为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设计。
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需求。
中国文化的传播是双向的,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习者的文化差异和需求是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通过研究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
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传统节日文化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探讨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有以下几点重要性:1. 一方面,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
2. 传统节日文化是学习汉语的重要内容,通过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语法和表达习惯,提高汉语水平。
3. 传统节日文化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社会生活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全面发展。
二、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教学目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学生对外汉语的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点: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能够正确地掌握节日的起源、习俗、活动内容等,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2. 帮助学生掌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汉语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提高汉语水平。
1.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如春节的由来、端午节的起源等,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并能够用汉语进行表达。
3. 节日的相关诗词和歌曲。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和歌曲,如《春晓》、《静夜思》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并能够用汉语进行朗诵和演唱。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向外国学生传播中国的语言、思想、艺术以及传统文化,增进国际人士对中国的了解,并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国家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课程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的节日、习俗、风土人情等,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也能了解中国的文化,增进对中国的兴趣。
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中国的历史典故、传统故事等,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然地接触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通过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二、文化体验活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中国茶艺、书法、绘画、剪纸、中国歌舞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不仅仅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来了解中国文化,更能够在实践中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历史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体验和感悟。
三、文化交流和合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中国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
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文化的演出、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与此也可以组织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中国社区服务、慈善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社会风尚等,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并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要注重中国文化的创新。
关于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的融入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汉语,并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话题进行思考。
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误解、偏见或冲突,这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来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推介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文化习俗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中国人交流和相处。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中国的历史文化遗址、美术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的文学作品和电影。
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这些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教师还可以推介一些优秀的中国电影,比如《活着》、《山楂树之恋》、《霸王别姬》等,让学生领略中国电影艺术的魅力。
通过文学作品和电影的介绍,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汉语,还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象,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和人生哲学。
教师可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茶艺、中国音乐等多个方面,它们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汉字书写、中国画技巧、茶道知识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中国音乐,学唱中国的歌曲,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流派和特点。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喜爱。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来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
影响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因素分析
影响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因素分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影响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几个主要因素:1.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传统文化教学起到了引导作用。
如果教学目标强调学习语言技能而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因此,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目标中。
2.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材料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来说尤为关键。
优质的教学材料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因此,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教学材料,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和安排。
3.教师的能力与教学方法: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对传统文化教学起到决定性作用。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深入的研究,在教学中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互动、实践等,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4.学生的背景和需求:学生的文化背景和需求也是影响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可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不同的了解和兴趣。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背景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学校和社会环境:学校和社会环境对于传统文化教学起到了支持和促进的作用。
学校可以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相关资源和平台,例如文化活动、讲座、展览等。
社会环境可以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参观历史名胜、参与文化体验活动等。
因此,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支持力度。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的因素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师的能力与教学方法、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
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应用这些因素,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
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一、概述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底蕴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对于许多外国学习者来说,汉字的形态复杂、结构多变,往往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难点。
如何有效地教授汉字,使其更好地为外国学习者所掌握,一直是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汉字构形理论,作为研究汉字形态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它通过对汉字字形、结构、笔画等要素的分析,揭示了汉字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外国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汉字提供了科学的途径。
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旨在将汉字构形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探索适合外国学习者的汉字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汉字构形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汉字的形态特点,进而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使汉字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有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汉字构形理论,推动其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另一方面,它也为对外汉字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和普及。
基于对外汉字教学的汉字构形理论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
1.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的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是汉语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掌握汉字不仅是理解汉语语言结构的基础,更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汉语是表意文字,其字形与字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逐步建立起对汉字字形的认知和理解。
只有掌握了汉字的基本构造和书写规则,学习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词义和语法结构,进而提升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时间演变,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与沉淀之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介绍以及将这种文化引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研究,并且以一种节日为例设计了教案,目的是分析传统文化节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引导汉语学习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提高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最终增强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标签:中华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传统节日;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案例分析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发展完善而保留下来的精神文明成果,它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高深莫测的文化内涵,纵览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以下几方面:传统思想、文学艺术、传统服饰、宗教、饮食、建筑等,每一方面都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刻的文化观念。
纵观近几年的国际局势,中国显然已经占据重要地位,不论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政治局势的稳定和谐,都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预料到学生对传统文化方面的渴求,便会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开设剪纸课、书法课,开展武术、太极的汇报表演活动等,这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内涵及影响
节日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和节气有关,以阴历计算。
这种“季节气候计算法”到唐代发展较为完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按照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它们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成为人们农休欢庆的重大事宜。
节日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是中华文明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日益积淀形成的,人们用家人团聚、欢歌达旦、饮酒助兴的方式庆祝节日,从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这种习俗经久不衰,扎根在華夏儿女的心中。
其中既包括外在的物质文明,分别表现在习俗、饮食、活动等方面,又包括内在的精神文明即占主导支配地位的深层内涵,反映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的群体文化,是我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由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演变流传下来以及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美妙传说。
它们反映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美德、道德风尚、宗教观念以及美好愿望,寄托的是中华儿女的憧憬与希望,成为华夏子孙共同欢庆的盛会。
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情感的积淀,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形式多样的风俗习惯。
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在自然界中生存的体验和创造成果,留存着民族文化独特的烙印。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原则
(1)文化体验原则。
将传统节日文化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文化体验的原则,让学生充分体会节日文化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如在讲中秋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学生做月饼,晚上坐在一起赏月;讲端午节的时候,可以教学生包粽子,做香包,买五彩绳给同学作为小礼物等,学生做出来的成品可以进行展示或互相赠与。
让学生参与到节日活动中,让他们真正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并且体会节日包涵的传统思想观念,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体验到中国人庆祝节日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感受度。
(2)实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视野逐渐开阔,有的节日中的旧的习俗无论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深层底蕴都在逐渐地淡化,如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过去有恐吓鬼怪的作用,现在只是单纯地庆祝新年,为春节增添喜庆的气氛。
因此,传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仅要以现代实用为主,紧跟时代步伐,还要做到在教授课本的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可以利用游戏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循序渐进的原则。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由形式特征和深层内涵共同构成的。
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导入,比如教师在讲授节日文化课程时,先介绍学生最容易理解的不同节日的风俗、饮食、活动等。
如清明节扫墓、祭拜祖先;然后渗透其中的深层底蕴是尊亲重道、表达孝心与亲情,这样的目的在于让汉语学习者逐步适应汉语及中华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对于传统节日的教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由浅及深,从表层特征逐渐过渡到深层内涵。
(4)因材施教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还要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和细节化,倡导乐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爱中文,热爱中国文化。
由于学生的国别、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年龄、性格等因素的不同,所以教师会在教学中遇到不同的困难。
例如:欧美学生的课堂氛围通常很活跃,他们无所顾忌,抢话题;亚洲学生大多沉默寡言,很少主动开口,这就要求汉语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
由于学生国别不同就会产生文化差异,如亚洲一些国家会受文明古国汉文化影响,对传统节日有一定了解,自己国家也会有类似节日,而欧美国家与亚洲文化完全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有强烈的针对性,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尊重他们的文化,合理地引入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
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春节)教学案例分析
“春节如何体现合家团圆、辞旧迎新、传承孝道”为例设计一节文化专题课教案。
教学对象:中、高级阶段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汉语学习者。
教学目标:全面、系统地了解春节习俗文化。
教学方式:(1)采用PPT和视频文件讲解。
(2)采取分组讨论式,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学内容:(1)春节简介。
(2)春节的来源及其主要习俗。
(3)春节文化所体現的中国人的“合家团圆”“辞旧迎新”和“传承孝道”的观念。
教学过程:(1)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教师在播放PPT和视频的过程中,加入对春节的讲解(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习惯等),凸显春节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张挂家谱、祭祀祖先等习俗,引发学生兴趣。
(2)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交流的方式,探寻春节期间现代中国人民生活中展现浓厚的“合家团圆”的家庭观念、“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传承孝道”的思想理念,还可以在中国其他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寻找这些内容,同时对比分析其他国家在哪些节日活动中体现这几种观念的,教师在过程中要做适当的引导。
(3)课中游戏互动,一个学生说春节的习俗,下一个学生说习俗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以接龙的方式进行。
春节说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
课后作业:从春节习俗角度总结一下春节反映出的文化观念,如何展现在中国人民生活中的。
教案分析:教师在授课前将教学内容从难度进行区分,层层深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
采用多媒体手段,制作相关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生动形象地呈现课题中的家庭观念、美好愿望和思想观念,向学生更全面地传播了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很多对外汉语教师介绍的重点。
经过几千年历史演变而保留和传承下来的节日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核,也反映了中国人强烈的情感和心理。
对外汉语教学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还要排除影响语言交际的文化障碍,探究怎样有效地将节日文化观念贯彻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每个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工作的人而言,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举一反三,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就一定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东方文化知识讲座[J].黄山书社,1988.
[2]高占祥.论节日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庞朴.要研究文化的三个层次[N].光明日报,1986-01-17.
[4]王海龙.文化中国.中国文化阅读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薛侃.发展汉语.高级汉语阅读下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6]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