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适于飞行的特征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三 鸟和哺乳动物(教案)

生物人教版7年级上(2024)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三 鸟和哺乳动物(教案)

三 鸟和哺乳动物基础主干梳理一、鸟适于飞行的特点项目 特点 意义外部 形态身体呈流线型 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体表覆羽 能搏击空气,使鸟高飞,或平稳滑翔前肢变成[①]翼 内部 结构 [②]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强劲动力骨骼[③]胸骨上有高耸的龙骨突轻、薄 减轻体重生理消化 直肠短,排便快 消化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呼吸:有[④]气囊辅助[⑤]肺呼吸循环:心跳频率快二、鸟的主要特征 1.体表覆羽; 2.前肢变成翼; 3.有喙无齿;4.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三、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项目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特点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举例鸟和哺乳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体温恒定的意义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分布的范围四、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体表:大多数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

2.体温: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

3.生殖发育: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牙齿:(1)分化: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意义: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1)特点: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意义: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五、鸟、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鸟与人类的关系(连线):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有益:①作为食物: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③经济价值:一些哺乳动物的皮毛等,如貂皮等。

④其他用途:如导盲犬、警犬、军马等。

(2)有害:如鼠类猖獗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疾病。

【归纳提升】 脊椎动物的特征比较类群 体表 呼吸器官 体温 生殖鱼 鳞片鳃变温卵生两栖动物 皮肤裸露、有黏液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 鳞片或甲 肺鸟 体表覆羽 肺,气囊辅助呼吸恒温哺乳动物 体表被毛肺胎生【辨易错】1.鸟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内。

实验三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实验三 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实验三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提出问题】
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作出假设】
鸟有翼、鸟的身体比重小、鸟的胸肌发达
【材料用具】
各种挂图鸟类结构、飞行鸟类的视频、纸飞机
【方法步骤】
1.体形:流线形,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

3.肌肉:胸肌发达。

4.骨骼:薄而轻,长骨中空,有龙骨突。

5.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直肠短,排便及时。

6.循环系统: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

7.呼吸系统:有独特的气囊,可协助肺进行双重呼吸。

【实验作业】
一、1、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流线型),;
2、身体被覆羽毛;;
3、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
4、消化系统发达,;
5、循环系统结构完善,;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二、鸟类(如麻雀和家鸽)似乎总是在不停地找食吃,是因为鸟类飞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它们的。

但是由于鸟类的消化系统结构完善,消化功能强,食物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残渣,并且很短的直肠可使粪便随时迅速排出。

因此,不会因取食。

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

鸟类适应飞翔的特征

二、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鸟的外部形态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①体形: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②双翼:前肢进化成双翼,展开呈扇形,增加与空气接触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正羽:长而发达,分布于双翼和尾部,羽片平整、羽轴明显,
翼相互重叠,打开之后没有缝隙,利于飞行
绒羽:正羽下方,细小,柔软的,具有保温作用
③喙:角质的喙,口腔内无牙齿,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2、鸟的内部结构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①胸肌特别发达:提供强大的动力,扇动双翼,利于飞行
②骨骼
胸骨:是全身面积最大的骨骼,但轻而薄,中央突出,称之为龙骨突,家禽类不适于飞行,龙骨突越凸,附着肌肉面积大,越平,附着肌肉面积小。

两侧又附着发达的肌肉,利于飞行。

长骨:(前肢骨,后肢骨)中空,有空气,骨轻而坚固,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③飞行是剧烈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鸟类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粪便不贮存,减重,利于飞行。

讲述:鸟类飞行时的需氧量也大,大约是静止时的20多倍,那么它有哪些特点来满足氧的
需求呢?
④飞行时需氧量大:
a、心脏肌肉发达,血液循环快,送氧能力强,产热也多,体温偏高(根据P23页表格资料,
鸟的心脏与心搏的比较)
b、气囊:与肺相通、辅助肺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的需求
双重呼吸:双翼举起时,气囊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一部分会进入气囊,在肺部的气体进行气体交换,而双翼下垂了,气囊收缩,空气又进入肺,又一次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就满足了飞行时对氧的需求。

空中飞行动物——鸟

空中飞行动物——鸟

教学题目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2、概述鸟的主要形态特征。

(二)能力目标: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

(三)情感目标:1、确立仔细观察事物的理念;2、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鸟适于飞行特点教学难点鸟类特点在飞行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用具鸟类骨骼课时安排一课时(40分钟)板书设计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1、身体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2、前肢特化为翼——主要飞行器官,翅膀扇面形有利于扇动空气;3、被覆羽毛:正羽(飞羽——飞行,尾羽——平衡),绒羽——保温,纤羽——感觉;4、胸肌、龙骨突发达——提供动力;5、骨骼轻且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6、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出粪便都很快;7、循环系统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强大;8、有气囊——呼吸辅助器,双重呼吸,氧气供应充足。

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导入新课(3min)最近同学们最期待的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日?——恩,国庆节。

今年我国迎来了60周年庆典,全国上下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

国庆上最大的看点是什么?——老师认为国庆上的最大看点就是阅兵仪式,这可以展示一个国家的实力。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军队大提起兴趣致分为3种即海、陆、空三军,海军的工具为船和潜艇,同学们想想看这是仿什么而制成的——对,它是仿鱼而制成的;陆军的交通工具就多了比如车、坦克等,它们有些是仿昆虫而制成的;那么空军的工具是什么?——对,飞机。

那么飞机是仿什么制成的呢?——对,仿鸟制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之鸟。

关于鸟,同学们想到什么,比如描写鸟的诗句、文章或是描写鸟的词语(请同学们自由发挥),在这些中最多的就是描写鸟类的飞翔。

自古以来人们都很羡慕鸟能自由在天空中飞翔,鸟儿一向都是自由的代言人,特别是在我们受到束缚的时候最爱做的一个梦就是拥有一对翅膀,可以挣脱当前的束缚。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鸟的消化
直肠粗短,不能贮存粪 便,所以排便频繁。鸟 类的膀胱消失,尿随粪 便排出。减轻体重,利 于飞翔。
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体形: 流线形
2、体表: 被覆羽毛, 前肢: 变为翼
3、肌肉: 胸肌发达 4、骨骼: 轻、薄、有龙骨突、长骨中空 5、消化系统: 发达,食量大,消化、吸收能力强,
排出粪便快
6、循环系统: 心脏发达,分为四个腔,心搏快
7、呼吸系统: 有气囊辅助呼吸
练习
1、关于鸟的特征的说法,哪种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无关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B.全身披有羽毛(除喙和足外) C.躯干呈纺锤形 D.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 2、鸟类扇动翅膀的动力来自 A.背部肌肉 B.两翼肌肉 C.腹肌 D.胸肌
三、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欣赏身边鸟类
灰喜鹊
白鹭
1、老鹰比老鼠更重,为什么它能飞, 而老鼠却不能飞? 2、鸟有什么样适于飞行的特点?
观察鸟类标本与材料 分析
外形
肌肉 心肺
骨骼
翼与羽毛
消化
鸟的外形
鸟的体形呈流线型,
飞行中可以减少空
气阻力。
鸟的翼
鸟前肢进化成翼,翼呈扇形,是鸟类的 飞行器官,鸟类借助翼的扇动空气产生 飞行的动力。
Hale Waihona Puke 3、鸟类外形上不同于其他类动物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A.身体呈流线型; B.被覆羽毛; C.趾端具爪; D.翅膀一对。
心搏次数/min 72

金丝雀 蜂鸟
1.71
1.68 2.37
135~244
514 615
鸟类的心脏很发达,其相对大小在脊椎动物中最 大的。心脏搏动快且有力,使血液循环快速而充 分,保证运动系统的氧气供给。心肌强大,可以 适应飞行时极高的心搏频率。

八上生物学霸笔记+同步训练5.1.6鸟

八上生物学霸笔记+同步训练5.1.6鸟
B.啄木鸟有“森林医生”之称 C.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没有很大作用 D.猫头鹰是捕鼠健将
04 能力提升
9.(柳州中考)鸟类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
的特点不包括( B ) A.骨骼轻薄
B.产卵繁殖
C.前肢变为翼
D.胸肌发达
10.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A ) ①体表有羽毛 ②前肢为翼 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5.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叙述中,与能量供 应无关的是( D )
A.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跳快 B.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C.有气囊辅助呼吸,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D.胸骨上有龙骨突,胸肌发达
6.八步南乡鸭以其肉质好、口感佳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南乡鸭属 于鸟类,下列关于鸟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注 意】鸟的气体交换是在肺中进行的,气囊只起暂时储存 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主要特征:体表覆⑬ 羽 ;前肢变成⑭ 翼 ;有喙无齿;有 ⑮ 气囊 辅助呼吸。
3.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鸟的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 恒定 ,且不会随着环 境温度的变化而 改变 ,是 恒温 动物。 变温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 而 改变 ,是 变温 动物。
A.胸肌发达 B.体温恒定 C.食量小,消化能力弱 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知识点 3 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7.以下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D )
A.扬子鳄
B.鱼
C.青蛙
D.鸡
8.鸟类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家禽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肉,还可以为制药和服装工业等提 供原料
2020秋人教版八上册生物学霸笔记+同步训练

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
鸟类是唯一能够飞行的动物,而它们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1. 鸟的身体形态发达,背部有鳞片状的羽毛覆盖,像翼一样;2. 鸟具有轻盈的体重,大多数鸟的体重不超过1斤;3. 鸟的翅膀比其他身体部分的半径大,并且具有棱状的轮廓;4. 鸟的前肢形成翅膀,后肢形成尾巴;5. 鸟的羽翼比较薄,中央部分有硬棘,羽毛呈梳状,翅膀上有专门进行控制姿态、减少空气阻力的倒置羽毛;6. 鸟的尾部有一对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的尾羽;7. 鸟的腿部有许多肌肉,能够用于帮助鸟飞行的跳上,岔开,以及进行精确的控制。

此外,为了改善在空气中的应力分配,鸟的头部中也有许多特殊的神经和表皮细胞,使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感受空气流动,从而提高飞行效率。

总之,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以归纳为轻盈的体重、大而有翼型形态的翅膀、多种棱状羽毛、尾羽和丰富的肌肉,以及头部特殊的神经和表皮细胞等。

这些形态特征让鸟类在空中迅捷而轻松地翱翔,实现了它们的飞行梦想。

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1)

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 (1)

鸟类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厦门市林业局邱春荣鸟类的运动方式有飞翔、攀缘、步行、奔跑、跳跃、游泳和潜水等,而飞翔运动使鸟类在自然选择中占了优势。

飞翔可以避开陆地上的捕食者,也可以又快又广阔地迁飞到新的越冬区和繁殖区,春秋季节的南北迁徒,还能得到整年的有利气候条件。

为什么鸟类适于在空中飞行呢?因为鸟类的身体有与飞行相适应的各种形态结构:1、外形与羽毛,鸟类的身体呈梭形,构成流线型的外廊,体表被覆着一种奇特的自然构造——羽毛,它重量极轻而结构甚精巧,在受到损坏时易于修理和更换,比蝙蝠的皮膜有更好适应飞行的能力。

2、翼,鸟类的飞羽着生于前肢,形成能够伸缩与折叠的两翼,翼的前缘厚,后缘薄,穿过空气时阻力小并能产生升力。

而后缘上着生的飞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则扩大了翼的表面积,产生了强大的浮力和飞行动力。

3、骨骼和肌肉,鸟类的骨骼薄、空(骨腔大,腔内还充满了空气)、轻的特点,非常适于空中飞行,由脊柱和肋骨、胸骨构成的胸廊连同腰带是全身(包括两翼)的主要支持结构,并且鸟类的胸、腰、荐、尾各部脊椎适度愈合成块,支撑机体,使飞行时身体平稳,生在胸骨上的龙骨突,附着有特别发达的飞行肌肉——胸肌,约占体重的1/5,它能发出强大的动力,牵引翼的扇动。

4、消化系统,鸟口中无牙,也无牙床,上下颌骨及其他与取食有关的骨骼退化,减轻头骨的重量,达到合理的身体配重。

鸟类的嗉囊、腺胃、肌胃是鸟类快速取食与消化的另一种适应。

鸟类飞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有的鸟一天消耗的食物约等于它的体重,有的鸟则超过本身体重的好几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这样大的取食量,若通过牙齿咀嚼吞咽,来从食物中获得营养就难以维持飞行时的能量消耗。

因此鸟类在取食时,总是把食物直接快速吞咽,再由消化系统的各部分继续消化。

5、呼吸系统,鸟类有一个十分特别的呼吸系统,表现在具有非常发达气囊和气管。

气囊广布于内脏、骨腔和肌肉之间,这些气囊使鸟类在吸气及呼气过程中,肺内均有富含氧气的空气流过,在吸气和呼气时肺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是谓双重呼吸,从而提高鸟类的呼吸效率。

鸟类适于飞行的两条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两条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两条形态特征一、体表被羽羽毛是识别鸟类的最明确无误的特征。

羽毛极轻但具有极好的韧性和抗拉强度,在维持体温和飞行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1.羽的结构羽是表皮角质化的产物,与爬行类的角质鳞同源,在进化过程中角质鳞片加大、变轻,在生长过程中沉入真皮,并由真皮提供营养。

典型的羽毛的结构包括插入皮肤中的羽根(calamus)、由羽根延伸出去的中空的羽轴(shaft)以及从羽轴斜向两侧伸展的平行的羽枝(barbs)。

羽根末端有小孔,真皮乳突通过这一小孔供给羽毛营养。

每一羽枝的两侧又生出许多带钩或带槽的羽小枝(barbules),它们互相钩连,使羽枝形成一坚韧而有弹性的羽片(vane)。

2.羽的类型羽分为:正羽、绒羽和毛羽3种。

(1)正羽(contour feather):正羽具有典型的羽的结构,被覆于体表,不仅形成一层保护层,也使鸟体具有优美的流线型体形。

着生于翼上的正羽为飞羽(flight feather),对飞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着生于尾部的正羽为尾羽(tail feather),在鸟类飞行中起平衡作用。

着生于身体其他部分的正羽为覆羽,对身体起保护作用。

(2)绒羽(down feather):位于正羽下方,羽柄很短,羽小枝无钩而蓬松柔软,主要功能是保温。

(3)毛羽(hairy feather):又称纤羽,呈毛状,在一根细羽干上有一束短羽枝。

胸部的毛羽有感觉空中气流的作用。

3.羽的颜色(1)色素沉积:在羽毛发生过程中色素细胞侵入并注入色素颗粒产生颜色。

(2)结构色:色素细胞上方的无色而凹凸不平的蜡质层和色素间无色而多角形的折光细胞引起,并随着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有色彩的变化。

4.换羽鸟类的换羽有规律,相当于爬行类的蜕皮。

大多数鸟类进行逐步换羽,不影响飞行。

许多大型水鸟如鸭、雁等在几周之内脱去几乎全部羽毛。

一般一年换羽两次,即春季、秋季各一次。

5.羽毛的保护鸟经常用喙整理羽毛,以使钩槽相脱的羽小枝重新成为完整的羽片,同时以喙挤压唯一的皮肤腺即尾脂腺,将其分泌物油脂涂抹在羽毛上以润泽羽毛。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
1. 体型细长:鸟类体型基本较为细长,头部椭圆形,腹部呈扁平状,
身体外形经过细致的选择进化而成,保证了体形紧凑,便于鸟类在空
气中灵活滑行。

2. 骨骼结构轻软:鸟类骨骼结构十分轻软,特别是鸟类最显著特征--羽毛,使鸟类可以无负担的以极为细微的幅度在空中灵活移动,从而获
得飞行的最大动能的运动效率。

3. 尾、翅的结构优化:尾部直羽毛长而密,支撑着整只鸟的重量,若
没有尾部的支撑,鸟类无法在空中灵活的变换方向和移动速度;翅膀
的位置在身体的侧方,与腹部处于相对稳定的高度,拉动着鸟类前进,有效利用了空气动力特性。

4. 羽毛轻质防水:羽毛十分轻质,密度大部分只有鸭毛的一半,空气
隙缝及孔洞使其极度轻质,因此鸟类无须太多的体力,以节省消耗的
能量,更好的保证其在空中的稳定性;而羽毛并具有防水润滑的性能,可以有效的帮助鸟类抵抗风雨,保持飞行稳定性。

5. 翼型与结构优化:鸟类翼型灵活多变,常见的有像鸭子翅膀呈“M”字形结构,或是像鹰一样尖形翼型,一直到具有两个上升翼型的“群鹰”;其翅膀结构上也不断进化涌现出各种优化结构,比如簇羽以及门羽等,它们使翅膀有着更高的偏转的抗力,让飞行更加的稳定。

以上就是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加在一起,使得鸟类能
够轻松地在空中翱翔,乘风破浪,无与伦比的飞行引起我们极大的惊叹。

鸟适合飞行的结构特征

鸟适合飞行的结构特征

鸟适合飞行的结构特征
1、体形为流线形,体表被羽。

2、前肢变为翼。

3、骨骼轻、细、并且坚固,为气质骨,骨骼多愈合;最后一个胸椎与腰椎、荐椎及前几块尾椎愈合为综荐骨,最后几块尾椎愈合为尾综骨,使躯体部骨骼连结为一个整体,身体中心集中在中央,有利于飞行时保持平衡;胸骨具龙骨突,供发达的胸肌附着;锁骨呈"V"字型,可避免鸟翼剧烈扇动时左右肩带碰撞。

4、与肺脏相连的气囊为鸟类所特有,气囊对飞翔中的鸟类的呼吸起重要作用;鸟飞翔时,气囊充气,可减轻身体的比重,同时可减少内脏间的磨擦,避免损伤。

5、直肠很短,不能大量储存粪便,可减轻飞行时的体重。

6、除鸵鸟外,鸟类排泄系统无膀胱,不储存尿液,同样可减轻飞行时的体重。

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

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鸟类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具有飞行能力的脊椎动物,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使其能够自由地在空中飞翔。

本文将从鸟类的骨骼结构、羽毛和飞翔肌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

鸟类的骨骼结构是其适于飞行的重要基础。

与哺乳动物不同,鸟类的骨骼轻巧而坚固,大部分骨骼中空,内部由骨小梁构成。

这种中空骨骼的结构使得鸟类的骨骼重量大幅减轻,有利于降低飞行时的体重负荷,提高飞行效率。

此外,鸟类的胸骨特别发达,形成了一个强壮的胸骨突起,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和肌肉的插入点,使鸟类能够有效地振动翅膀。

羽毛是鸟类适于飞行的关键特征之一。

鸟类的羽毛由许多细丝状的羽轴组成,每个羽轴上都有许多细小的羽片,这些羽片之间通过细小的勾结物连接在一起。

羽毛的结构使其具有轻盈、柔软和坚韧的特性,能够有效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行速度。

羽毛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飞行,还能够保持鸟类的体温稳定,起到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此外,鸟类的羽毛还具有自洁功能,可以通过摆动翅膀使羽毛保持干燥和整洁。

鸟类的飞翔肌肉也是其适于飞行的重要特征。

鸟类的胸肌发达,占据了全身肌肉的很大比例。

胸肌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推动翅膀的运动,产生飞行的动力。

鸟类的胸肌纤维结构特殊,能够产生快速而有力的收缩,提供足够的力量和持久的耐力,使鸟类能够长时间地飞行。

此外,鸟类的翼展广阔,翼骨之间有许多弹性韧带连接,能够使翅膀在飞行时保持稳定的形状,提供更大的升力。

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骨骼结构、羽毛和飞翔肌肉。

中空的骨骼和发达的胸骨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和振动翅膀的能力;轻盈柔软的羽毛降低了空气阻力,提高了飞行速度;发达的胸肌和翼展广阔的翅膀提供了足够的飞行动力和升力。

这些结构特征使鸟类能够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掌握了天空的秘密。

鸟类的飞行结构不仅令人惊叹,也给予了人们许多启示,不断推动人类对飞行原理的研究与探索。

鸟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鸟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鸟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鸟类是地球上唯一可以自由飞行的脊椎动物,其独特的飞行能力使其在自然界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要理解鸟类为什么适于飞行,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它的生理特点。

本文将探讨鸟类适于飞行的三个主要生理特点。

首先,鸟类的轻骨骼和空气囊系统使其具有出色的重量控制能力。

鸟类的骨骼相对较轻,这个特点使得它们在飞行时能够减少体重负荷,同时保持足够的骨骼刚度。

此外,鸟类的空气囊系统进一步减轻了身体的重量。

这些空气囊通过鸟类身体内的空腔与骨骼相连,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提供额外的浮力。

因此,鸟类得以在空中更加灵活地移动,轻松地穿越空间。

其次,鸟类的羽毛结构为其飞行提供了有力的动力。

鸟类的羽毛坚韧轻巧,形成了羽毛状的翼,这是它们飞行的必需工具。

羽毛特别适合在空气中产生升力和推力,使鸟类能够从地面起飞、保持飞行和控制飞行姿态。

羽毛的独特结构使鸟类能够灵活地调整翅膀形状和角度,以适应不同的飞行需求。

此外,羽毛还能为鸟类提供保温和隔热的功能,帮助它们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最后,鸟类的高度发达的肌肉系统为其飞行提供了强大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鸟类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通过快速收缩产生强大的推力,驱使鸟类在空气中飞行。

此外,鸟类还拥有发达的翼展肌和翼航肌,可以控制翅膀的灵活运动,实现高度精确的飞行姿态调整和转向。

综上所述,鸟类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主要包括轻骨骼和空气囊系统、羽毛结构以及发达的肌肉系统。

这些生理特点相互作用,使鸟类能够快速、灵活地在空中飞行,并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探索鸟类独特的飞行之美。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鸟类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展开讨论,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首先对鸟类适于飞行的生理特点进行概述,介绍飞行对于鸟类的重要性,并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鸟类适于飞行的三个主要生理特点。

3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3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三、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问题:鸟类的形态为什么适于鸟类飞行生活?假设:鸟类的形态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阻力,适于与鸟类飞行能够生活相适应准备工作:搜集相关资料方法:资料分析法、观察法观察对象及分析的资料:观察鸟类的体形,发现其体形比较顺畅、圆滑,前后端都较小,身躯部分较大。

流线型体形可以减少飞行的阻力。

探究问题鸟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适于空中飞行生活吗?假设鸟类身体的各种结构都适于空中飞行生活观察与分析外形结构生理体型体表翼喙骨肌肉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特征流线型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生有大型公正羽比较尖比较薄,轻,长骨中空有发达的胸肌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双重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尿能及时排出体外意义减小阻力,有飞行器官减轻体重;产生飞行动力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氧气,为飞行提供充足的动力试验结论鸟类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都适于空中飞行生活实验结论:外形特点: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羽毛:家鸽全身的羽毛主要有正羽和绒羽两种,正羽主要用于飞行;绒羽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翼:前肢变成翼,翼呈扇形结构,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

骨骼: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适于飞翔生活。

肌肉: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

消化系统:鸟的食量非常大,消化能力强,直肠很短。

呼吸系统:气囊辅助呼吸,进行双重呼吸排泄系统:没有膀胱,能及时排尿循环系统:心肌发达,心率高,可以为飞行运送营养和运走废物。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六节_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六节_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双重呼吸
气体交换
吸气
一部分空气
空气
呼气

气囊中的气体
再次气体交换
气囊
暂时 储存 气体
9、鸟的体温:高而恒定.一般在38—
42℃之间。视觉发达,能在疾飞中捕食。
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
了什么?
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
鸟的主要特征:
1.体形: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为可飞翔的翼;
飞行梦……
为什么鸟会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呢? 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呢?
探究: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概述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
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鸟类的飞行
请同学们研读教材内容,结合图片、视频,对鸟的标本、 骨骼等实物逐一观察、分析,并完成以下问题:
3.肌肉:胸肌发达;提供飞行时的力量 4.骨骼:轻、薄、有龙骨突、长骨中空; 5.消化系统:发达,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排出粪便迅速; 6.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
你记 住了 吗?
7.呼吸系统:双重呼吸,有独特的气囊,可以辅助肺呼吸。 8.体温:高而恒定,有利于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1.对家鸽气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气囊位于内脏器官之间,有的突入到骨的空腔里 B.气囊可进行气体交换
C.气囊可减轻家鸽的比重
D.气囊可以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
2.鸟最发达的肌肉是( B )
A.颈部肌肉 C.四肢肌肉 B.胸部肌肉 D.头部肌肉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写的 动物属于( A ) A.鸟 C.环节动物 B.哺乳动物 D.节肢动物

鸟适于飞行的10个特点

鸟适于飞行的10个特点

鸟适于飞行的10个特点鸟是一类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和适应能力,使它们能够高效地在空中飞行。

下面将会介绍鸟适于飞行的10个特点,并进行详细解释。

1. 羽毛:羽毛是鸟类独有的结构,它们由轻而坚韧的蛋白质组成,可以提供飞行所需的升力和推力。

羽毛的形状和排列方式使得鸟类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同时也能减少空气阻力,提高飞行速度和敏捷性。

2. 骨骼结构:鸟类的骨骼结构非常轻巧而坚固。

它们的骨骼中含有许多空腔,减轻了身体的重量,同时还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来支撑飞行时的压力和力量。

3. 空气囊:鸟类的体内有空气囊,这种结构可以使它们的身体变得更加轻盈,并且在飞行时可以调节体内气压,保持平衡。

4. 鸟类的胸肌:鸟类的胸肌非常发达,这是飞行的关键。

胸肌由红肌和白肌组成,红肌适用于长时间的持久飞行,而白肌则适用于快速而短暂的爆发力飞行。

5. 鸟类的呼吸系统: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不同,它们的气管中有一系列的薄壁气囊,这些气囊通过空气流动来保持氧气的稳定供应,使鸟类能够在飞行时保持持续的高能耗状态。

6. 鸟类的心脏和循环系统:鸟类的心脏相对较大且高度发达,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供应给身体各个部分。

鸟类的血液富含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能够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7. 鸟类的视觉系统:鸟类的视觉系统非常发达,它们具有广角视野和敏锐的视力,能够迅速发现猎物或障碍物。

此外,一些鸟类还具有颜色辨识能力,能够识别出特定颜色的食物或伙伴。

8. 鸟类的平衡感:鸟类的内耳含有平衡器,能够感知身体的倾斜和旋转。

这使得鸟类能够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平衡,避免失去控制。

9. 鸟类的肌肉协调性:鸟类的肌肉协调性非常高,能够精确地控制翅膀和尾巴的运动,实现飞行的稳定和灵活。

10. 鸟类的飞行技巧:鸟类通过长期的进化和适应,形成了各种飞行技巧和策略。

它们能够利用气流和热气流来节省能量,同时还能够进行滑翔、盘旋、俯冲等各种飞行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发__达__,工作能力__强___。循环系统结构_完__善__。 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功能__强___,释放的能 量__多___ ,保证鸟类飞行时高__能__量__的__消__耗_____。
鸟类在空中飞行时需要的氧 气量很大,大约是静止时的20 多倍,那么它的呼吸系统有怎 样的特点才能满足这么多氧气 的需求呢?
资料3: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这些气 囊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 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
气管 肺
气囊
独特的气囊有什么作用呢?
双重呼吸:就是呼吸一次,氧气两 次经过肺,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这样的结构特点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气囊辅助肺进行呼吸,提高 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满足飞行时 对氧气的需要。同时气囊可减轻 身体比重;有利于减少内脏器官 间的磨擦等。
雀形类的鸟所吃的食物, 经 消 化 吸 收 后 1.5 小 时 排 出 。 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 收后0.5小时排出。
资料2: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
心脏 占体重的百分比/% 心搏次数/min

0.42
72

1.71
135——244
金丝雀
1.68
514
蜂鸟
2.37
615
总结:鸟类的循环系统特点:鸟类的心脏肌肉
作业
以小组(4人)为单位设计 并尝试制作一架飞行性能较佳的 飞机模型。
授课人:赖燕芬 授课对象:八年级
蜂鸟 鸢 (yuan)
雁 燕子
天鹅 信天鸽
(一)飞行对鸟类生活的意义
—扩大活动的范围,有利于觅食适于飞行的特点
演示1:用同等大小力扔
纸张和纸飞机
演示2:用不同大小力扔
同一纸飞机
演示3:用同一大小力扔纸飞
机和形态相似的木飞机
(1、1)鸟体类形的:体身形体是呈怎流样线的型?—与—飞减行小有飞什行么阻关力系? (2、2)鸟体类表在:飞被行覆中羽起毛主要—作—用保的温羽、毛保及护其、特飞点行,排 (列3是)彼前此肢重:叠变还成是翼相—互—间适留于有扇空动隙空?气为,什是么飞?行鸟器的官 翅膀呈什么形态,与飞行有什么关系?
正羽
胸鸟的肌胸发肌达占:体可重以的牵1/5引, 翅而人膀的运胸动肌仅占体重的
1/120。
鸟的胸肌有何特点, 与长前骨肢中飞空翔,运骨动很有薄何, 关减系轻?体鸟重的骨骼有何
特点?
胸肌
龙骨突
资料1、鸟类消化特点
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 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 重的2倍。
(三)得出结论(小结):
1、体形: 流线形,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2、体表:被覆羽毛 前肢: 变为可飞翔的翼 3、肌肉: 胸肌发达 4、骨骼: 轻、薄、有龙骨突、长骨中空 5、消化系统: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
无膀胱 6、循环系统: 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的功能强
7、呼吸系统: 有独特的气囊,可以辅助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