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基础画法
中国水墨山水画
中国水墨山水画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皴法,在绘画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我国土地广大,地质也因地域而不同。
以描线为基本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凹凸)的方法比较多。
不过,主要的方法可分为下面六种,其概要说明如下:斧劈皴——表现火成岩山岩崩溃的部分与突出的部分的主要方法,往往和披麻皴一起使用。
披麻皴——表现土山外观的主要方法,多用来画我国南方的山水。
卷云皴——表现古老山脉的圆形山顶的主要方法,能表现出苍劲的感觉。
雨点皴——表现被烟雾所笼罩的山岳的主要方法。
荷叶皴——表现水成岩所形成的山和岩的主要方法。
折带皴——表现水成岩所形的山岳,特别是崩塌的斜面和堤防的主要方法。
以上各种皴法的应用,须视地质构成的关系而定,必要时可将两种方法混合或折衷使用。
皴法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
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加以概括而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
其皴法种类都是以各自的形状而命名的。
早期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为以线条勾勒轮廓,之后敷色。
随着绘画的发展,为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纹路、质地、阴阳、凹凸、向背,逐渐形成了皴擦的笔法,形成中国画独特的专用名词“皴法”。
其基本方法是以点线为基础来表现山岳的明暗(凸凹),因地质构造的不同,表现在山石的形貌亦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类型的皴擦方法与名称,一般称为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卷云皴(云头皴)、雨点皴(雨雪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斫皴、点错皴、豆瓣皴、刺梨皴(豆瓣皴之变)、破网皴、折带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金碧皴、没骨皴、直擦皴、横擦皴等。
清?郑绩将它列为十六家皴法。
《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古人写山水皴分十六家。
曰披麻,曰云头,曰芝麻,曰乱麻,曰折带,曰马牙,曰斧劈,曰雨点,曰弹涡,曰骷髅,曰矾头,曰荷叶,曰牛毛,曰解素,曰鬼皮,曰乱柴,此十六家皴法,即十六家山石名目,并非杜撰。
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
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画树法树在山水画里也称为林木,在传统山水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即使只画树,也能成为一张完整的作品。
画树宜先观察树的整体特徵,再观察树枝,因树木种类繁多枝的生态也不尽相同。
初学者应从枯树或冬天的落叶树作为练习的对象,没有叶子的树枝结构清楚,姿态鲜明,容易了解各种树的生长规律与基本结构。
( 一) 树枝树枝的结构大致可分成三大类,一为向上升长的类型,传统的画论中称为鹿角枝,这种类型最常见,如柳树、相思树、樟树等。
二为向下弯曲的类型,称为蟹爪枝,如龙爪。
三为平生横出的类型,可称为长臂枝,如松、杉、木棉等。
亦有介於前述两者或三者之间的形态。
写生树枝前先围绕树的四面,细心观察,选择最美的树干与最合适的角度。
先把主干粗枝勾好,再加细枝,画时首先要注意树分四歧的原则,即树干前後左右四面八方出枝的情形,切忌如同鱼骨,二二并生,缺乏错落的风致。
其次注意疏密与气势的安排,可略加取舍,其实小枝与树梢可大胆的舍去,应从艺术的角度选择合於美的原理原则者进行写生。
另外必须留意用笔,要挺拔,每一树枝都要与树干或粗枝连接,不能凌空生长,而树枝理愈越长愈细,不能把尾部写粗或枝粗干细,违反植物生态。
( 二) 树皮,树根树的面貌,个性和特徵有时可以从树皮的纹理分辨出来, 每一种树皮都有不同的纹理组织,如松树皮呈鳞状纹,柳树皮成斜裂人字纹,樱急杏的树皮成横纹,博树皮呈扭曲纹,尚有许多难以用文字形容的纹理,在写生之前需仔细观察。
画树干时,除了注意树皮的纹理之外,尚需画出立体的感觉,皴树皮时靠近两侧的纹理要密窄,( 或墨较浓),靠近树中央的纹理可疏阔( 或墨较淡),这样就合乎透视的原理. 画完枝干以後即画根部,至於画不画树根可依土石的多寡或树的种赖类而定,通常石多土少的情型,以露跟居多; 土多石少的情形,则以藏根居多,又如榕树多露根。
然而画的时候也可以不计土石的分野,依画面的需要而决定藏根或露根,但要画出从土中崛起,坚韧稳固的特性,不可画成如插在土面, 一推即倒的感觉。
山水画入门~云的画法
第二步:在暗部增加云线,线条有长有短,方向一致。
第三步:继续添加另一边轮廓,在暗部应多勾勒线条,使云更有层次感、轻盈感。
第四步:继续勾画,并丰富云彩的层次,将晕的厚重感表现出来。
第五步:完善云的形态,线条要有断连之感。
常见勾云法的画法:
勾云法 画云与山的关系
1、选小号狼毫笔,蘸取重墨,中、侧锋妝用运笔,先勾出山的轮廓,再以侧锋皴出山的暗 面,加强立体感。
5、蘸取淡墨,勾出远山的轮廓。注意山与山之间近实远虚的关系。
6、侧锋皴出远山的暗部,注意要用灵活多变的线来勾勒云的形态,勾画时线条要有方向 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3课 寄情山水
斧劈皴
刮铁皴
(二)树的画法
• 【1】画树的顺序
【2】单勾法 双勾法
【3】树叶画法:(1)夹叶法
【3】树叶画法:(2)点叶法
结语
• 1.科学合理的临摹是提高技法的有 途径。
• 2.人格修养和文化素养是提升画品 的有效积淀。
谢谢大家
• 皴法:是中国画表现 技法之一,借此来表 现山石的结构与质地 以及树木表皮的不同 纹理。
2皴法展示
【1】点皴类: 雨点皴 豆瓣皴 米点皴
雨点皴
豆瓣皴
米点皴
【2】线皴法
披麻皴(长,短) 解索皴 牛毛皴 卷云皴 荷叶皴 马牙皴 折带皴
披麻皴
解索皴 卷云皴
牛毛皴
荷叶皴
马牙皴 折带皴
【3】面皴法 斧劈皴(大,小) 刮铁皴
中国山水画(山石和树的画法)
导语
【1】山水画 • 展现了:自然的博大,造物的微妙。 • 体现了:人与自然山川的和谐。 • 再现了:人文情怀。 【2】山水画中 • 山石如敦厚的男子,树木似温情的少女。
(一)山石的画法
1 画山石的顺序
【1】.勾 【2】.皴 【3】.擦 【4】.染 【5】.点
什么是皴法
9-12岁 《中国山水画之山石画法》-美术课件
国画画山石时,勾出轮廓后,再用淡
干墨侧笔而画,叫做皴。 皴是中国山水画技法之一,即用干、湿不
同的笔墨画出树、石、山体的纹理,增强其质感。 唐以前,山水画中的石头无皴,到了唐代后
期至五代,山石才出现了皴法有了皴法,山石就有了立体感、体积感、重量 感和质感。在千百年的积累下,皴的技法复杂,名目繁多,如大、小斧劈皴, 刮铁皴、折带皴、雨皴、牛毛皴,大、小披麻皴等,皴法的变革往往是新的 山水画风诞生的契机。
注意虚实疏密关系。画时可以皴擦兼用,先以干笔作皴擦,以求骨力,逐渐过渡 到湿笔,注意体现“干湿球风,润含春雨”的效果。
披麻皴法易用积墨法,先从淡墨画起,可改可救,次笔增添。可得到浓淡适 宜的的效果,由苍茫浑厚之感。
披 麻 皴
斧劈类皴法分为大斧劈和小斧劈,利用劈斧皴要以方折挺劲
之笔出之触,但不能妄生圭角,要以方笔之侧锋,根据山石的形态结构, 爽快地“劈”过去,不易重叠,或直劈或横劈,要恰到好处。斧劈皴法 笔触多呈三角形,笔中含墨要饱和,下笔要用力,速度要快,才能得到 峻爽之效。通常用以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石纹断裂的高耸 山岩,多用大斧劈皴法来表现;侧面悬崖、石纹细碎则宜用小斧劈皴。
披麻皴中,笔线条长的称为长披麻皴;
短的为短披麻皴;线条更短的被称为豆瓣皴或雨点 皴;线条硬挺而作不规则的交叉时则称为乱柴皴; 线条松而屈居者,叫解索皴。还有荷叶、乱麻、折 带等皴法大致都是从披麻皴派生来的。因此披麻皴 被视为画山石的基本功来训练,可得到举一反三的 效果。
披麻皴法用笔要干要毛,线条要求流畅活泼,松而不散,同时还要
这是由于各地山石不同的地质情况,形成了上是不同的地质和地貌,在 画法的表现上也产生了较多的皴法。这些都是历代山水画家从客观事物中体 验得来的。
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画山石法
国画的山水画基本画法-画山石法我国花鸟画有着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
如宋代花鸟画家赵昌“对花写照”,有“写生赵昌”之称,他既能画出花瓣的薄度,又能刻画出花朵迎风而动的优美姿态。
擅长画动物的画家元吉,为画猿猴曾进深山躲在洞穴里,长期仔细观察猿猴的生活,故称“穴窗写生”。
这些古代画家们对深入生活是重视的,所以创作出许多造诣甚高的作品,正如诗人白居易所赞扬肖悦画竹的诗句,说他画的竹“举头忽见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真实生动,似乎连竹叶迎风发出的声音也表现出来了。
山的外形可分为、丘、壑、峰、峦、岗、岭、巅等,又有坡度起伏连绵不绝的形势或因朝晖夕阴,风雨云雾变化流露出来的自然美,故画山之前必先远观其势,然後再近看其质。
山因地质的不同可分为水层岩、火成岩与变质岩等。
山石的质地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纹理也不相同,中国山水画家累积数百年来观察与剖析的综合体验,逐渐发长出个种皴法,用笔墨线条来表现不同纹理的山水感受。
吾师李霖灿教授用「山石纹理,笔墨组合」八个字来定义皴法,可以说是最简要而恰当的解释。
(一)画石,在谈到各种不同的皴法之前,先浅谈画石,石是山的局部;画石是画山的第一部,所谓「石分三面」就是要表现出山的凹秃凸阴阳,画出石块的立体感。
画石的部骤,大致可分成钩、皴(擦)、染、点,或再增加「提」的程序。
「钩」是用中峰或侧峰画石块的轮廓,确定其形状,钩的线条可依石的特徵灵活运用。
「皴」是依山石的纹理以各种线条(或点)画出石头的质感或立体感,也可酌情用偏锋(笔腹)乾笔「擦」以加强其凹凸或质感量。
「染」是以淡墨大笔湿画石之暗面,待淡墨乾後再做第二次、第三次的宣染,直到感觉充份为止。
「点」是用浓墨或焦浓加苔点,若墨色的浓度够了就算完成,若嫌不足,可用浓墨或焦墨依原有的钩、皴再「提」一次;提的线条并非依样重描,而要略相错开。
先以教淡的墨钩或皴,後以浓墨提,可救可改,且提後教为浑厚,富有变画。
(二)雨点皴,雨点皴又称为雨打墙头皴,北宋范宽以此表现北方黄土高原的景致。
山水画的“空间”表现以及基本画法
山水画的“空间”表现以及基本画法山水画的“空间”表现当代画家喜欢在山水画里谈空间表现,这是不准确的说法,因为山水画里的所谓“空间”表现不是目的,取代它的是前后位置的安放问题。
山水画有“石分三面,(形成一个石体的最基本要求)树分四枝(前后左右四枝)”的说法,这个结体的基本法强调的是“体格”,既然是体格问题,那么就是笔墨的虚实问题。
古人云:“虚实有致而空间自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画里不用去刻意经营空间,而要去注意营造虚实关系。
近浓后淡、近实远虚可以产生空间,但近淡后浓、前虚后实也能产生空间。
而山水画家总想以最少的笔墨,使读者感悟到最大的空间,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笔简而意远,物少而景大。
(图1、2)两图相比,树的位置和高低没变。
但图2将地线虚以云烟,故显得空间增大。
这就是古人说的“虚实有致而空间自生”。
图1图2借景(图、3、4)采用了借景手法,山水画置物布景不仅要在画内作文章,还要在画外做文章,这叫借景,也能扩展空间。
箭头所示表示画中的山势、树势的出、入画面的情况。
图3图4初学四忌1.初学画忌描小心翼翼地勾描景物(或范本景物)轮廓只求形状位置正确,不求理解笔墨的组合规律合效果。
2.初学画忌胆怯对着(白)画纸,顾虑重重,感觉要画的很多而无从下笔,总想笔笔对而总是笔笔误。
这是不明画理只注意表象的结果,也是实践太少心虚胆小的缘故。
对于学习者来说,敢于动笔也是优势,因为只有画出东西,才能在此基础上辨明对与错,才能改错。
3.初学忌急于求成不经过仔细分析(理解范本)草率动笔,而达不到所需的笔墨效果,心躁则手更急,结果。
要么草草而成(简单化).要么无法将画面处理完整。
4.忌不习书法、不研笔法不重勾勒,一味用浓淡墨求渲染效果,结果会使画无骨架,流于浅薄,失去写意山水的趣味。
《山水画基础技法》《写意山水入门》是早年出版的一本著作,希望给初学者指明一条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正确道路,在当时也得到了我的导师童中焘老师的直接指导及大力支持。
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方法和技法基础
传统山水画的学习方法和技法基础一、中国传统山水画学习方法1、文房四宝笔:大、中、小狼毫毛笔各一支备用,一定要选硬毫的笔毛。
破笔一支,将笔毛打散成散毛状,或刮成扁锋,不要刮成尖头。
秃笔一支,用中狼毫将笔毛剪去一半长度,只留一个秃头,秃头要平整。
刀笔一支,用刀片将中狼毫笔毛削成象手术刀一样备用。
钝笔一支,用中狼毫将笔毛尖剪去一点备用。
锥笔一支,将笔毛削成锥状备用,如商家能制作些异形笔更佳。
(图9)图9墨:墨分五色,是指焦墨、干墨、浓墨、淡墨、湿墨,用这五种浓度不同的墨可代替色彩表现不同的层次感,焦墨浓度相当于用墨锭作画,干墨相当于不加水的墨汁,这二种不常用,山水多用浓、淡、湿墨。
在墨汁中加入一至五倍清水为浓墨,五至十倍清水为淡墨,十至二十倍清水为湿墨。
纸:熟宣不浸染,常用于工笔山水画,历史上的山水画家大多也用于写意山水画,初学用熟宣易成。
生宣易浸染,常用于写意画,因浸染不易控制掌握初学难度较大。
此外,不同的纸画法亦不同,熟宣通常按勾、皴、点、染的步骤,将染墨染色放在最后,这是因为,熟宣作画笔触显得生硬毛刺,最后通过三矾九染,可消除毛刺,使画面柔美滋润。
生宣可按勾、染、皴、点的顺序,先染后画,这是因为,生宣易浸,如画好再染,往往墨色会浸到画面外去,这叫跑墨,跑墨会破坏画面的整体美,染后再皴再点,可根据浸染的程度进行修正,才能保证画面整洁美观。
此外,生宣画写意采用枯笔简约干画法为好,此种画法勾、皴、点而少染或不染,远山也用勾画法或飞白法,少用塗染法。
由于塗染法不太好掌控,易使画面浸花,所以初学者少用为宜。
即便是使用塗染法,也应注意塗染面积不应过大,且应快准,落笔即成,忌讳反复塗抹,并及时用电吹风将边缘吹干,現在有一种半生宣画山水较理想。
砚:可多备几个碟用于配色配墨。
画山水配色配墨与人物、花鸟画有些区别,人物、花鸟画多是干画法,很少渲染,而山水画因渲染用墨用色量较大,应一次多调些墨色,保证渲染时整幅画的墨色统一。
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画法步骤
中国写意山水画的画法步骤哎呀,说起中国写意山水画,我可真是头大,这玩意儿讲究的是意境和笔触,不是那种一板一眼的画法。
不过呢,既然你问到了,我就给你聊聊,咱们就当是闲聊,别太认真哈。
首先,你得准备好家伙事儿,笔墨纸砚,这四样儿是基础。
纸得是宣纸,那种吸水性好的,墨得是墨块儿,自己磨的那种,笔嘛,毛笔,最好是狼毫的,砚台就随便了,能磨墨就行。
好了,东西准备好了,咱们就开始吧。
第一步,你得先有个构思,心里得有个大概的轮廓,这山是高还是矮,水是急还是缓,这都得想清楚。
别急,慢慢来,这山水画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有耐心。
接下来,咱们就开始动笔了。
先画山,这山得有远近高低,你得用笔锋轻轻一抹,那山的轮廓就出来了。
记得啊,这山的轮廓不能太直,得有点儿弯曲,这才自然。
然后,你得用淡墨,慢慢地渲染,让山有层次感,这山看起来才立体。
画完山,咱们就得画水了。
水嘛,得有流动感,你不能用太浓的墨,得用那种淡淡的,一笔下去,水的流动感就出来了。
记得,水的流向要自然,别画成直线,那可就假了。
画完山水,咱们还得加点细节,比如树啊,云啊,这些。
树得用点笔法,点点点,点出树的形态。
云呢,就得用那种飘逸的笔触,轻轻一抹,云就飘起来了。
最后,别忘了签名和盖章,这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你作品的一部分。
你看,这写意山水画,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得有点儿耐心,有点儿意境。
你别想着一步到位,慢慢来,一笔一划,自然就有那个味道了。
说到底,这山水画,画的是心境,是感觉,不是那种死板的技巧。
你得用心去感受,去体会,这样才能画出那种意境深远的山水画。
好了,聊了这么多,我也就这点本事了,希望能帮到你。
画画这事儿,还得多练,多感受,慢慢来,别急。
咱们下次再聊别的,拜拜啦!。
【国画教程】山水画入门(6)~披麻皴的画法详解
【国画教程】⼭⽔画⼊门(6)~披⿇皴的画法详解披⿇皴是中国⼭⽔画皴法的主要⽅法之⼀,披⿇皴⼜称“⿇⽪皴”,是线皴法的⼀种,五代董源始创,历代⽂⼈画所常⽤的画法。
披⿇皴以柔韧的中锋线的组合来表现⼭⽯的结构和纹理,这种线条好像分散披离的⿇⽪,因此⽽得名。
常⽤于表现⼟坡或峰棱不太明显的⽯块。
披⿇⼜分长披⿇、短披⿇两种,⽤中锋笔,圆⽽⽆圭⾓,弯曲如同画兰草,⼀⽓到底,线条遒劲。
在⼭⽔画中,运⽤“披⿇皴”画出的⼭⽯形似左右分披的⿇纤维,⽤以表现江南⼀带⼟层较厚的⼭⽯的特点。
清代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披⿇皴,如⿇披散也。
有⼤披⿇、⼩披⿇。
⼤披⿇笔⼤⽽长,写法连廓兼皴,浓淡墨⼀⽓浑成,淋漓活泼,⽆⼀笔滞⽓。
此法始⾃董北苑,⽤笔稍纵,笔从左起,转过右收,起笔重著,⾏笔稍轻,悠扬辗转,收笔复重,笔笔圆运,⽆扁⽆⽅,⽯形多如象⿐。
后清湘、⼋⼤⼭⼈、徐⽂长喜为之。
⾄巨然、⽶元章、吴仲圭、董⽞宰王⽯⾕辈,俱是⼩披⿇⽿。
⼩披⿇笔⼩⽽短,写法先起轮廓,然后加皴。
由淡⾄浓,层层皴出,阴阳向背,或焦或湿,随意加擦,较⼤披⿇为稍易。
北珂⽟《珊瑚⽹,论画》:“董源、巨然多⽤短笔披⿇皴。
”清代唐岱《绘事发微》:“董北苑⽤王右丞渲淡法,下笔均直,以点纵长,变为披⿇皴。
巨然继之,元诸⼦法门。
”⽅薰《⼭前屑画论》云:“皴法如荷叶、解索、劈斧、卷云、⾬点、破⽹、折带、乱柴、乱⿇、⿁⾯、⽶点诸法,皆从⿇⽪皴法化来。
故⼊⼿必⾃⿇⽪皴始。
'画法要领:多⽤“中”“偏”锋(笔含⽔份要少),⾏笔时⽤笔肚⾛出飞⽩来,尽量做到空灵透⽓,笔笔清晰,切忌粘黏。
也有⾼⼿⽤中峰画出“⽑”⽽空灵之感,如元四家的黄公望,他的披⿇皴多⽤中锋画成,难度甚⼤。
⼀、“披⿇皴”⼭⽯的画法:⾸先,调淡墨,⽤中锋勾勒出⼟⽯的轮廓。
然后,以中锋为主,略带侧锋⽤淡墨短弧线,皴⼟⽯的暗部,注意疏密有致。
待线条⼲后,⽤稍深的墨⾊,皴擦⼟⽯暗部,使⼟⽯浑厚、滋润。
⼆、“披⿇皴”⼭峰的画法:⾸先,调淡墨中锋⽤笔勾勒出⼭峰的轮廓。
中国山水画教程:“山分八面、石有三方”具体画法步骤,简单易学
中国山水画教程:“山分八面、石有三方”具体画法步骤,简单易学山石法自古以来山石的画法无非是勾、皴、擦、点、染。
皴法是表现各种石质纹络的主要手段,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技巧和符号化的形式语言,它既具象,又抽象。
皴法可以表现出具象的山川地貌,画家也可以通过它表现自己特有的审美取向和精神气质,同时也是国画区别其他画种表现自然景观的主要特征之一。
1.石的表现石是山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画好山首先要先了解石、画好石。
古人云:“石乃天地之骨,而气亦寓焉。
无气之石,则为顽石犹无气之骨,则为朽骨。
”首先要对石有立体的认识。
王维在《山水诀》中写道“山分八面、石有三方”。
“石有三方”就是指石的形体要通过石面的刻画表现出来,要表现石的体积,最少要分出三个面来刻画,复杂的石块,需要表现的面就会更多。
画石一般分为勾、皴、擦、染、点五个步骤。
一般情况用硬毫秃笔勾轮廓,中锋为主兼用侧锋,做到藏露结合,顺逆并施。
从石的头部起笔,到石脚收笔,先勾左边轮廓,再勾右边轮廓,注意要有顿挫起伏,虚实对比,不可勾成死线。
在勾轮廓的同时就可以分出大的石面,通常阳面的轮廓线较细,阴面的轮廓线较粗。
轮廓线要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石面棱角明显的,用笔折顿有力,石面棱角浑圆的,用笔园劲柔和,石面的大小、形状要尽可能避免雷同。
大的石面分出后,就要通过皴法来刻画石纹,进一步的加强阴面与阳面的对比,表现出石的凹凸关系,加强石的质感和厚重感。
不同的石头要用不同的皴法,皴是深入刻画石面的重要步骤。
擦是皴的辅助手段,将笔倾倒,从笔端到笔腹轻触纸面,笔干、墨少摩擦出明显的笔触,擦可以弥补皴法的不足之处,以增强石的粗糙感、重量感和阴阳关系。
可以擦一遍,也可以擦多遍,要掌握好分寸。
待皴擦的墨迹干后,可用毛笔蘸淡墨染石的阴面,以加强明暗关系,增加润泽感和厚重感。
石的阳面不染,墨染不可过深,阴面到阳面的墨色过渡要自然,也可不经过墨染,直接用色染,赭石,汁绿、花青等色。
染法和墨染相同,染色要由淡而浓,一遍颜色不够深,还可以染两遍三遍,切忌不可过深,破坏了墨的效果,染色干后在点苔,这是画石的最后一个步骤。
描绘山水形象的用笔方法
描绘山水形象的用笔方法山水画运笔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逆锋、顺锋等方式。
中锋运笔,笔管垂直,行笔时锋尖处于墨线中心;用中锋画出的线条挺劲爽利,多用于勾勒物体的轮廓。
侧锋运笔,手掌向左偏倒,锋尖侧向左边;由于侧锋是使用笔毫的侧部,故画出的笔线粗壮而毛辣,此法多用于山石的皴擦。
藏锋运笔,笔锋要藏而不露,横行“无往不复”,竖行“无垂不缩”,古人称之为“一波三折”;藏锋画出的线条沉着含蓄,力透纸背,常用来画屋宇、舟、桥的轮廓,也用于山石的勾勒,树干的双勾。
露锋则使点画的锋芒外露,显得挺秀劲健,画竹叶、柳条便是便是露锋运笔。
逆锋运笔,笔管向前右倾倒,行笔时锋尖逆势推进,使笔锋散开,笔触中产生飞白(中国画中一种枯笔露白的线条),这种点、线具有苍劲生辣的笔趣,可运于树干、山石的勾勒、皴擦中。
顺锋运笔与逆锋相反,采用拖笔运行,画出的线条轻快流畅、灵秀活泼,勾云、画水常用此法。
中国画家十分重视运笔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总结了前人经验,提出“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重、变。
”所谓“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平均,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轻浮,要“如锥画沙”。
所谓“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钗股”。
所谓“重”,即沉着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坠石”,不能象“风吹落叶”,即古人说的“笔力能扛鼎”的意思。
所谓“变”,一是指用笔有变化,或用中锋或用侧锋,要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不能执一。
二是指运笔要相互呼应,古人比之为“担夫争道”,对此黄宾虹的解释是:“盖担夫膊能承物,既有其力,即数十担夫相遇于途,或让左,或让右,虽彼此来此往,前趋后继,不致相碰。
此用笔之妙契也。
”此外,运笔还要注意气势的连贯,前人提出要“意到笔不到”、“笔断意不断”,这些都是重要的经验之谈。
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05
五、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章法要求传统书画的章法不能仅仅理解为构图模式,程序规则,而是基本规制、理念、法则的总称。
1、基本法则神法,古画讲究传神,山水画传神之根本是气势和韵味,即谢赫所说的气韵生动,古画传承并非完全去摹仿古人具体画法,而是宋画的气势和元画的韵味。
纸法,凡有大面积渲染的画最好用熟宣,用半生半熟紙最好。
生宣宜素画,一般不染,画好即成,且画面构图宜简。
生宣如确需渲染以湿染为佳。
笔法,笔法因人而异没有固定模式,讲究骨法用笔,骨法用笔的关键是运笔有轻重缓急, 抑扬顿锉的变化。
许多人主张书法用笔,这种画似棍棒搭建并不自然。
线法,线法是衡量功夫深浅的尺度,国画线条有十八描之多,北派山水画石山石头古树宜用有楞角的线条,南派山水画土山丘陵则用较平缓的线条。
皴法,皴法是山水画特有不可或缺的技法,有点皴、线皴、面皴、染皴四类,北派山水多用点皴、面皴、染皴,南派多用线皴、点皴、染皴,施皴宜简洁,山石全面施皴的作法并不理想。
墨法,有人喜用浓墨,有人钟情淡墨,无论何种画法,用墨一定要体现浓淡干湿的层次和墨韵,尤以深入浅出,过渡自然的墨色渲染韵味为佳。
色法,传统山水画虽有金碧、大青绿、小青绿、浅绎、水墨之分,但主体仍以水墨为主,以浓淡干湿的层次变化展现国画特有的墨韵。
染法,渲染是最能体现韵味的技巧,有干染湿染之分,有点染、平染、分染、刷染、混染、烘染、罩染、积墨染诸法,应根据用纸和画法选择使用。
水法,山水画用水很重要,纸中水、笔中水、墨中水掌握适度是最深厚也最难的功夫。
山水画渲染之用水更彰显水墨神韵,不可不深究。
章法,山水画章法要求很多,不能认为章法是一种束缚,那种不顾章法随意乱画的作品很难出精品。
史上曾迷恋过自由派画法,但那也是特殊的历史现象,不可盲目追随。
2、重要理念气韵生动,是南朝评论家谢赫提出的六法精要,曰气韵生动(品相),骨法用笔(笔法),应物写形(写生),随类傅彩(着色),经营位置(构图),传模移写(临摹)。
中国山水画水的画法
中国山水画水的画法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表现的是自然山水
之美以及与之相关的哲学思想。
对于山水画的绘制,画家们通常需要通过
一系列具体的画法,才能够表现出生动的山水之美。
其中,水的绘制是山
水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之一,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中国山水画水的
画法。
一、淡墨叠色法
此法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经典画法,它可以很好地表现水的透明度
和柔和度。
首先,画家需要用淡墨勾勒出水面的轮廓,并涂上淡色彩以表
现水的深浅。
然后,画家需要逐层地叠加颜色,从中央开始,向两侧慢慢
加深,这样就能够表现出水面的深度和透明度。
二、淋漓浸染法
此法可以表现出水的波澜和波纹。
画家需要将画笔蘸取一定程度的颜料,然后用着重的手法在纸上画出水波的轮廓。
接着,画家使用湿笔沾取
适量的颜料,轻轻拂开在水波上,让颜料自然蔓延,即可表现出波澜和波纹。
三、点染法
此法的特点是用点代替线,运用清淡的颜色,表现水面的光泽和明度。
画家需要在水面上点上一些淡色色点,再用湿笔轻轻拂动颜料,使色点渐
渐融合,从而产生光泽感。
四、撒染法
此法主要用于表现瀑布、流水等场景。
画家需要用毛笔沾取颜料,然后在画布上按照瀑布和流水的方向,散发式地撒上颜料,表现出水流中的雾气和水花。
总体来说,中国山水画水的画法是非常丰富的,可以根据画家的个人风格和场景需求进行变换。
无论是淡墨叠色法还是撒染法,都需要画家细心耐心地描绘,才能真正表现出水的灵动和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法(四)
(2010-11-06 11:31:58) 转载 标签:
文化
树法(四)
点叶树法
画点叶树的注意点
(一)、点叶树法步骤与枯树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中枝画好后细枝需少而简,中枝与细枝也要柔软一些。
(二)、用何种点叶法都要注意其组构意图,因为画一个点叶符号是容易的,难的是数个符号根据什么理念、按 何种方式排列而成树形。这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件看似容易,实侧很难的事情。故初学者画树应先存树形于胸中, 看好下笔的延伸路径,如果是临摹也要识别临本的点叶运笔路径,顺其组构原理去临,这样养成好习惯会给后面 的学习就带来很多便利之处。
斧劈皴:侧锋落笔,墨迹头重尾轻。画大斧劈皴一定要连勾带皴,一气落成,山石形状从中心向四周扩散开 来,可用先勾后皴、连皴带勾、皴后再
勾等灵活的手法。画小斧劈皴一般先勾外轮廓,再层层皴擦暗部。画大斧劈用笔大按至笔腹,小斧劈小按用笔锋。
米点皴:先用(松散之笔)皴擦,大致分出山峦层次。干后用米点(浓淡适宜),层层罩点显出山势,并在点与 点之间让出少许皴擦笔更好。画米点山水可用积墨法,也可配用少许破墨法,更增墨色变化。注意用点顺理而成, 不可横直乱点,模糊一片,既要见点,又要使点连成片。
①介字点;②垂头点;⑧大混点;④椿叶点;⑤仰头点;⑥个字点;⑦小混点;⑧尖头点;⑨鼠足点;⑩菊花点; ⑥胡椒点;⑥梧桐点;⑩松叶点;⑩平头点;⑥梅花点(山水画里点树叶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其中常用的 15 种)。
枯树法临本选择
(2010-10-29 16:54:53) 转载 标签:
文化
临本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清楚:作为临本,初学者一定要选择印刷精美的图式,最好是能辨明笔迹的。 (2)单纯:枯树的体格要清晣,与周边相碰的景物不要太复杂。 (3)体格精美:太狂放画风的树法仅能浅尝即止,主要选画风平稳、体格精美的临本。 (4)分阶段: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针对性临本,把握这个分寸按理应找“明家”(明理的名家),但可能学习 者周边的学习环境都不会太好,每人只能凭感觉给自已定位,并根据这个定位进行临本选择。
①先着朱砂,后罩淡色大红;②先着汁绿,后填石绿;③先着藤黄,再罩赭石;④先着朱磦再罩胭脂;⑤淡 施胭脂色;⑥先着墨绿后填石青,再罩淡汁绿;⑦先着汁绿(偏嫩绿)再填石绿;⑧先着花青作底色,后填石青; ⑨两次淡施汁绿;⑩先着淡绿,干后再选择性着墨绿(偏青)色;⑩赭色树叶。以上各种着色法不作着色标准,仅 将变化用底色、正色、罩色的程序演示给大家。
(图 1、2)两图相比,树的位置和高低没变。但图 2 将地线虚以云烟,故显得空间增大。这就是 古人说的“虚实有致而空间自生”。
图1
图2
借景 (图、3、4)采用了借景手法,山水画置物布景不仅要在画内作文章,还要在画外做文章,这叫借
景,也能扩展空间。箭头所示表示画中的山势、树势的出、入画面的情况。
图3
文征明 《绿阴长话图》局部
元、黄公望山水画法解析
(2011-01-26 10:31:17) 转载 标签:
文化
学习是件很苦的事,如果大家能稍稍照博客里的方法去做,一定会有收获,由于我太忙,不能一一过目并给 大家提供个体帮助,非常报歉。但我有时也会去顺手点击你们的博客,看到你们的进步我也会很高兴。另:我专 业现在还无法招进修生一类的学生,以后有什么这方面的信息定在此通告大家。最后,祝大家新年学习进步!
宋人远山画法:
山石法(之二)
(2010-12-17 19:00:22) 转载 标签:
文化
山石法(之二)
擦:主要是补皴之不足,擦笔有两种,一种用笔轻柔,一种用笔有力而重。前者笔中水份要少,直笔侧笔都 可,用笔如拂扫。(注意用力要匀)后者可用中锋直下铺毫,力要匀,顺山石结构展开。皴与擦有时很难区分, 所以皴后擦与擦后皴都会有不同的效果。(注意:擦不可盖住皴笔)
图4
山石复加用笔法:
(2011-03-06 15:26:00) 转载 标签:
文化
学习山水画一定要坚持一原则,这就是“画理”与“画法”的不可分的原则,千万不可随“凭感 觉”的流行方法去粍费你的学习时间。这个“凭感觉”的学习方法,虽然开始会使你的学习显得较轻 松,但画风淺薄会与你随之相伴终身,看看当今画壇的乱象你们就会明白。如果“画理”与“画法” 分开了,我们就称之为有障碍了,所以进行山水画的技法学习,一定是从明画理开始,以显出画法而 结朿,那些没有画理支撑的所谓“画法”,都不是正道之法。
山石复加用笔法:
图 1、先用虚淡用笔勾勒山石,注意开合关系。图 2、再用浓枯之笔在山形的主要部位进行叠加, 注意用笔不要与第一次虚淡用笔形成交叉关系,应相互间有错落,也不要只沿着第一次墨迹用笔。图 3 、在以上两次叠加的基础上再用较润的中间墨笔在紧要处叠加。山体会显得更加结实。注意:叠加 时应了解山石的脉络与走势,看准加笔部位,一般加在山石的转折部位,不可将山体勾死。!
(五)、特别要注意点出树梢的形态,这里最能显出点叶树体的感觉。
(六)、笔路要连贯,随浓随淡一气落成。不要养成画一笔在盘中调一次墨的习惯,否则会影响用笔的连贯性(具 体运墨方式在后面的章节中细说)。
点叶树法三忌
(一)、忌小枝支撑过量的树叶,显得树身臃肿。
(二)、忌干、枝均等排列。
(三)、忌树形平头齐边僵硬呆板。(这里仅列出结体的毛病,画树运笔的毛病另论)
折带皴:结形要方,层层连叠,用笔如腰带转折,虽用侧锋皴擦,但力仍要运在笔尖上,横向用笔时一般笔 锋在上,直笔锋在左端。
豆瓣皴:使用中锋落笔,聚点成皴,先勾轮廓,从轮廓凹处着笔点出,点笔要相互参差变动。豆瓣皴属点子 皴的一种,(其它用得较多的还有芝麻皴、钉头鼠尾皴)用笔要能提能按,笔尖着纸后可随机用笔肚,最忌呆点 排列。
(三)、点叶一般从枝头开始,进而向下及左右两边延伸,其要点是一定要抓住领头的点叶(符号),其它用点 都应围绕它而展开。
(四)、点叶树总体要求用点要紧凑,不仅是单组与一小组之间用笔紧凑,整棵树叶都要紧抱树枝,并依树势而 成。切不可无规则散漫乱点或点叶与树枝毫无关系。画树干要得势,枝要放(气要通畅),而叶要收(抱紧树身)。 枝、叶可以浓淡分明,或枝重而叶淡,或叶重而枝淡,这样会显得枝、叶都有精神。
山水画的“空间”表现
当代画家喜欢在山水画里谈空间表现,这是不准确的说法,因为山水画里的所谓“空间”表现不 是目的,取代它的是前后位置的安放问题。山水画有“石分三面,(形成一个石体的最基本要求)树 分四枝(前后左右四枝)”的说法,这个结体的基本法强调的是“体格”,既然是体格问题,那么就 是笔墨的虚实问题。古人云:“虚实有致而空间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中国画里不用去刻意经营空 间,而要去注意营造虚实关系。近浓后淡、近实远虚可以产生空间,但近淡后浓、前虚后实也能产生 空间。而山水画家总想以最少的笔墨,使读者感悟到最大的空间,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笔简而意远,物 少而景大。
树法(五)
(2010-11-20 15:09:47) 转载 标签:
文化
点叶树法临本
点叶树法重要的是运笔,即点笔时,有直笔、横笔、斜笔及挑、剔、擢等不同的点笔方式,不同方式的点笔 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感受,这些不同的变化正是学习者须慢慢体会的,如练习用尖笔、圆笔、渴笔、破笔等去画点 叶树会有怎样的效果。当然这些运笔的变化离不开熟练的结体基础。下面结合临本稍解读一下要点。
(2)不同的夹叶组构与运用夹叶的疏密浓淡是分清前后左右关系的主要手段。但这种变化不要过于细碎频繁, 以免破坏夹叶树的整枝形态。
(3)画夹叶时,对它的组构方式与延伸的脉络要心中有数,有时虽然整枝夹叶掩盖了后面的枝干,也要让人 感觉到枝干的存在,这就须要勾叶时非常明白它的生长规律。
(4)在夹叶树后面勾画新的枝干,要注意前后衔接关系,不可勾干时紧接夹叶用笔(没有空间距离)。勾干 用笔要一碰一让,使其有虚实变化。
元、黄公望山水画法解析
图(1)、(2):黄公望在《写山水诀》说“”画石之法,先 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步骤图从虚淡勾皱开始, 渐次加重,石面也渐增,最终成体。其整个过程要胸有丘壑,用笔的
流畅要与石体的转承关系相吻合。由淡渐浓的用笔方法,许多名家都
提倡,其中的妙处还得我们细细体会山石法(之三)
注意点:(1)矿物质类颜色只能薄施,如遇画面须厚色,可薄施数次,如再不够,又遇画面颜色泛上,可罩 矾水或胶水,干后再薄施,真到満意为止。(2)底色与罩色可一次完成,也可多次完成
(三)画夹叶树的注意点
(1)画夹叶树不管勾干还是勾叶,也不论是画粗夹叶还是工细的夹叶,用笔都要带进“写”的意味,不可谨 勾细描。
解索皴:由披麻皴变化而来,用笔中锋为主,可配用拖笔中锋辅助。皴笔弯曲形态象解开的绳索。先淡笔勾 轮廓,并依此用皴,(干淡)再浓笔提醒轮廓及石纹,接着用皴(墨色加重),此程序可多次运行,直到滿意为 止签:
文化
夹叶树法 夹叶的种类很多,一般来说有什么形态的点叶就有什么形态的夹叶(松叶等用笔细小的点除外)。夹叶可分粗、 细两类,也有封口夹叶与不封口夹叶之分。 (一)夹叶填色请参考国画山水设色规律: (二)基本设色方法介绍图
下面提供若干临本,并略加说明。
张伟平课徒稿(一)
张伟平课徒稿(二)
(三)
张伟平课徒稿
徒稿(四)
树法(三)
张伟平课
(2010-10-22 18:40:08) 转载 标签:
喧染需注意:(1)、纸质不同,具体方法会有异。如生宣与熟宣、绢等不同纸质,喧染方式会稍有不同。(2)、 “皴未足,重染以发其华:皴已足,轻染以生其韵。”(清、唐岱《绘事发微》)“要古朴须少皴,要秀丽须多 染”(元、倪云林《画谱》)(3)、研习染法与研习皴法都要注意培养自已的下笔理念要合于山、石的结体规 律。
(二)山石法(之一)
勾勒是画山石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的关注点主要在开合关系,就是说一勾一勒,就是山、石体 的一开一合。勾勒不可将形体框死,要给皴擦留余地。
山石皴法很多,总的可分为土山类(长、短披麻皴等)、石山类(斧劈皴等)、土石山结合类(豆瓣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