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内容要求.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dd0c5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b.png)
测量作业指导书摘要:本文档是一份测量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提供一系列指导和步骤,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指导书涵盖了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指导书,学生将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1. 引言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的基础,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测量的基本概念2.1 测量的定义2.2 测量的目的和意义2.3 测量的基本要素3. 测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3.1 线量测量仪器3.2 面量测量仪器3.3 角量测量仪器3.4 时间量测量仪器3.5 电量测量仪器3.6 温度量测量仪器3.7 光量测量仪器3.8 声量测量仪器3.9 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 测量误差的处理4.1 测量误差的定义4.2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4.3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4.4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4.5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控制方法5. 实验操作指导5.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5.2 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5.3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5.4 实验后的清理和整理6.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6.1 实验环境的安全要求6.2 测量仪器的安全使用方法6.3 实验过程中的个人安全保护措施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7.1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7.2 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7.3 测量结果的质量保证方法结论:本文档是一份针对测量作业的指导书,通过对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方面的介绍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同时,还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与保证进行了详细解释,确保学生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的阅读和学习,能够为学生在测量作业中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7a8ead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c.png)
千分尺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建筑等领域。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编写一份千分尺作业指导书,以便操作人员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
二、任务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千分尺的使用和测量过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提供操作人员所需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三、任务内容1. 千分尺的基本介绍- 千分尺的结构和原理- 千分尺的主要零件和功能- 千分尺的常见型号和规格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千分尺的正确握持方式- 千分尺的放置和保养-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千分尺的测量误差和精度要求3. 千分尺的常见测量任务- 内径测量- 外径测量- 深度测量- 长度测量- 平行度测量- 垂直度测量- 其他特殊测量任务4. 千分尺的故障排除和维修- 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故障排除的步骤和方法- 千分尺的维护和保养5. 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千分尺时的个人防护措施- 千分尺的安全操作规范- 千分尺的存放和保管要求四、任务要求1. 作业指导书的格式规范- 使用清晰简洁的标题、章节和段落 - 采用统一的字体、字号和行距- 添加必要的插图和表格辅助说明2.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求- 详细介绍千分尺的结构、原理和功能- 清晰说明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技巧- 提供常见测量任务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提供故障排除和维修的方法和要点-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个人防护要求3. 作业指导书的语言要求-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 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尽量解释清楚- 注意语句的连贯性和逻辑性五、完成时间本作业指导书需在X天内完成,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
六、备注本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
以上是对于任务名称“千分尺作业指导书”的详细内容要求和任务描述。
根据这些要求,编写一份准确、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将有助于规范千分尺的使用和测量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b668b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d.png)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常用仪器、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工程人员进行准确、高效的测量作业。
一、基本原理1.1 测量基准:确定测量基准是道路工程测量的第一步,通常选取道路两侧的边坡或路基作为基准线。
1.2 测量精度:道路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毫米级别,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测量。
1.3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工程人员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二、常用仪器2.1 全站仪:全站仪是道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高精度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
2.2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定位,适用于大范围的道路测量和定位。
2.3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高度,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三、测量方法3.1 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是道路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道路的横截面形状和坡度。
3.2 纵断面测量:纵断面测量用于测量道路的纵向坡度和高程变化,是道路设计和施工中重要的数据来源。
3.3 曲线测量:曲线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设计中的曲线半径和转向角度,需要精确的测量数据支持。
四、注意事项4.1 安全第一:在进行道路工程测量时,工程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测量作业安全进行。
4.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天气、地形等会影响测量精度,工程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方法。
4.3 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是道路工程测量的关键,工程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总结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工程人员需要熟悉测量原理、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并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等方面,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测量作业,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高度计作业指导书
![高度计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31bce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a.png)
高度计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高度计是一种测量物体高度或者海拔高度的仪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使用高度计进行测量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仪器准备1. 确保高度计的电源充足,可以正常工作。
2. 检查高度计的显示屏是否清晰,无损坏或者涂层剥落。
3.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例如米、英尺)。
三、测量前的准备1. 在进行测量之前,确保高度计的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并且没有强烈的电磁干扰。
2. 检查高度计的校准状态。
如果需要校准,按照高度计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3. 确保测量对象的表面平整,无障碍物遮挡。
四、测量步骤1. 将高度计放置在测量对象的底部,并确保它与测量对象的表面接触良好。
2. 打开高度计,等待其进行自检,并确保显示屏上的数值稳定。
3. 按照高度计的操作说明,在显示屏上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例如单次测量或者连续测量)。
4. 将高度计从底部向上挪移,直到其顶部与测量对象的顶部接触。
5. 等待高度计进行测量,并记录显示屏上的数值。
6. 如果需要多次测量,重复步骤4和步骤5。
五、注意事项1. 在测量过程中,避免高度计与其他物体碰撞,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 避免在强烈的风或者震动环境中使用高度计,以免干扰测量精度。
3. 在测量过程中,保持高度计的水平,以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4. 高度计的测量范围通常有限,确保所测量的高度在其范围之内。
5. 高度计的精度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注意这些因素可能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
六、维护和保养1. 定期清洁高度计的外壳和显示屏,以保持其清晰度和正常工作。
2. 在不使用高度计时,将其存放在干燥、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3. 如发现高度计有任何异常情况或者故障,应即将住手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高度计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 避免在危(wei)险区域或者高风险环境中使用高度计。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8fb56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0.png)
建筑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第一节:引言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准确性和精密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二节:工具准备在进行建筑工程测量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测量工具:1.全站仪: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和水平角度。
2.测量尺: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
3.水平仪:用于检测水平面。
4.经纬仪:用于测量方向和角度。
5.测量笔:用于记录测量结果。
学习者需要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第三节:测量基本原理建筑工程测量依赖于一些基本原理,包括:1.三角测量原理:利用三角形的性质推导建筑物的尺寸和角度。
2.水平线原理:建筑物的水平线可以作为测量的基准线。
学习者需要理解这些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具体的测量工作中。
第四节:测量方法1.距离测量:利用测量尺或全站仪测量线段的长度。
2.高程测量:利用全站仪测量建筑物和地面的高程。
3.角度测量:利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建筑物的角度。
4.校正测量: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定期校正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学习者需要熟悉这些测量方法,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五节:测量实践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测量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具备以下技能:1.设置控制点: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合适的控制点,作为测量的基准点。
2.测量平面: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和位置。
3.测量立面:测量建筑物的立面尺寸和分布。
4.测量交点:在建筑物的交叉点上进行测量,保证交点的准确性。
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测量能力,并不断总结经验。
第六节:误差和精度控制测量中难免会出现误差,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学习者需要掌握误差的控制方法:1.精度要求:根据建筑设计和测量任务的要求,确定测量的精度要求。
2.误差来源: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3.误差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找出误差的主要原因。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96c74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0.png)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能够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为道路工程测量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他们在测量过程中做到准确、高效。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任务:在开始测量工作之前,要明确测量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等。
1.2 检查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运转,包括测距仪、水准仪等,需要时进行校准和调试。
1.3 制定测量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二、测量过程2.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开始前,需设置好基准点,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2 进行测量:按照事先制定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工作,保持仪器的稳定和准确性。
2.3 记录数据:在测量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包括测量时间、地点、测量数值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三、数据处理3.1 数据清洗:对测量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得出结论和结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3.3 数据报告:将数据处理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清晰明了地呈现给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了解测量情况。
四、质量控制4.1 定期检查: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转。
4.2 人员培训: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测量技术和操作水平。
4.3 质量审核:定期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注意测量环境: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2 使用防护装备:在测量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防护装备,保护自身安全。
5.3 遵守规定:遵守相关的测量规定和标准,确保测量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测量工作,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5d533b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4.png)
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标题: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过程中不可或者缺的环节,准确的测量数据是保证道路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指导书旨在为道路工程测量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匡助工程人员正确进行测量工作,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测量前准备1.1 确定测量目的:在进行测量工作前,需要明确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设计、施工还是验收。
1.2 确定测量范围:确定需要测量的道路段落长度、宽度、高程等具体范围。
1.3 准备测量工具:准备好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量杆等。
二、测量方法2.1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或者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确保道路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2 横断面测量:通过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横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横向剖面数据。
2.3 纵断面测量:利用全站仪或者测量杆进行纵断面测量,获取道路的纵向剖面数据。
三、测量精度控制3.1 标志点设置:在测量过程中设置标志点,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 测量误差处理:及时记录和处理测量误差,避免误差积累导致数据不许确。
3.3 数据校核: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数据处理4.1 数据整理:对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2 数据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道路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关键参数。
4.3 数据报告:编制测量数据报告,清晰地呈现测量结果,为道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五、测量作业安全5.1 安全意识培训:对参预测量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规定。
5.2 安全防护设施:在测量现场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5.3 应急预案:制定测量作业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况,确保测量作业的顺利进行。
结语: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工作,准确的测量数据是道路建设质量的保障。
本指导书详细介绍了道路工程测量作业的各个环节,希翼能为工程人员提供实用的指导,确保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1、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
![1、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579c1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5.png)
1、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水准测量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测量方法之一,用于确定地面高程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高程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准测量的作业指导,包括测量仪器的准备、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测量仪器的准备1.1 水准仪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水准仪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水准仪包括光学水准仪、电子水准仪和激光水准仪。
根据实际需求和测量精度要求,选择适合的水准仪器。
1.2 三脚架和测杆的准备三脚架是水准仪的支撑装置,必须稳固可靠。
测杆用于测量高程差,应选择长度适中、刻度清晰的测杆,并确保测杆的垂直度。
1.3 其他辅助仪器和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辅助仪器和设备,如反射镜、测量带、标尺等。
在进行水准测量前,确保这些辅助仪器和设备的准备和校准工作。
二、测量步骤2.1 设置基准点在测量前,需要选择一个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点,并进行标记。
基准点应远离可能影响测量的因素,如振动、水源等。
2.2 建立测量路线根据需要测量的区域和地形条件,确定测量路线,并在路线上设置测点。
测点之间的距离应适中,以保证测量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2.3 进行测量使用水准仪、三脚架和测杆进行测量。
在每个测点上,将水准仪稳定放置在三脚架上,调整仪器水平,然后用测杆测量高程差。
记录每个测点的测量结果,并进行必要的校验和修正。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测量误差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应尽量避免各种误差的产生。
例如,避免仪器的抖动和振动,避免测量时的眼睛疲劳和视觉误差,避免测杆的弯曲和变形等。
3.2 天气条件的考虑天气条件对水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应选择晴朗的天气,避免雨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条件。
3.3 数据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是水准测量的重要环节。
应使用准确可靠的记录仪器记录测量结果,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得出高程差和高程控制点的坐标。
四、测量精度控制4.1 精度要求的确定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确定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a0dcd8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9.png)
测量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制造业等领域。
准确的测量对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为您提
供测量作业的指导,包括测量方法、常用仪器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您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地进行
测量作业。
二、测量方法
1. 直尺法
直尺法是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之一,适用于测量简单的线段长度。
使用直尺时,需要将其与要测量的线段对齐,然后读取直尺上的刻
度值。
在使用直尺法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垂直握持直尺,以减少误
差的发生。
2. 量程法
量程法是一种适用于测量较长距离的方法。
它利用较长的测量
仪器,如测量尺或测量带。
在使用量程法进行测量时,需要将测量
尺或测量带的一个端点与待测点对齐,然后利用目测或使用其他工
具进行测量。
3. 光电测距法
光电测距法是一种利用光电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方法。
通过发射
光束并利用光电传感器接收反射光信号,可以测量出物体与传感器
之间的距离。
光电测距法适用于测量一些特殊形状或难以直接接触
的物体。
三、常用仪器
1. 测量尺
测量尺是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之一,适用于测量线段的长度。
测
量尺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刻度,可准确读取被测量线段的
长度。
2. 测量带
测量带是一种长尺,适用于量程较长的测量任务。
测量带通常
由带状的软性材料制成,具有刻度,并且可卷起来方便携带和存放。
3. 光电传感器。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e27f3f002020740be1e9bf2.png)
测量作业指导书一、等级控制测量(平面)作业指导书作业前准备工作○,1项目测量组长获得任务后,立即收集相关资料到实地进行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 错误!项目测量组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作业准备.组织相关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测量规范和技术指示或技术设计书,确定作业任务的性质和要求。
继续完善测区资料的收集(包括测区所在地点、范围、道路、交通、控制点等)。
○,3项目测量组长根据平面控制等级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并对仪器进行相关的检校,包括全站仪、电子手簿或一般记录手簿、脚架、觇牌、棱镜、气压计、温度计等的完好状态,是否处在检定期内,有不合格项目不得用于作业.错误!项目测量组长组织相关人员熟悉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对仪器进行参数设置如气压、温度和加乘常数。
进行气压、温度改正。
2选点、埋石2。
1按《城市测量规范》 CJJ 8—99选点密度按P8 2—2条实施。
错误!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坚固稳定的建筑物顶面上,邻点之间通视良好。
测线离开障碍物和地面距离在1米以上,离开高压线宜大于5米。
点位应选取在便于架设仪器和便于观测作业。
标混凝土桩便于长期限保存的地方,同时应保证方便低等级加密。
错误!选点埋桩时除考虑工作因素外,还要考虑到人身安全的因素.错误!埋桩错误!制标木桩规格为:上面5厘米×5厘米,下底3厘米×3厘米,深60厘米。
可用钻孔后水泥现场浇灌。
3.1制标木桩按要求挖坑,打进后混凝土浇筑。
3.4点之记的绘制3.4.作业人员熟悉地形表示及要点,在外业及时绘制点之记.3.4.点之记绘制与实地相符,用指北针确定北方向,绘制草图比例不能失调,确定标桩所处位置,记录交通路线、电杆号码等情况。
4.精度指标4。
1各等级导线主要技术要求及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4。
2各等级导线测量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P13 2-3—11、P39 3—5—8条执行。
见下表:5。
观测和记录5.1注意安全,爬高标时一定要系安全带,在交通繁忙地区注意车辆,穿安全服装。
1、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
![1、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72fb6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e.png)
1、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水准测量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用于确定地面高程差和高程控制点的位置。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水准测量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水准测量的步骤、仪器使用和注意事项。
一、水准测量的步骤1.1 设置基准点水准测量的第一步是在测量区域内选择一个合适的基准点。
基准点应该稳固、易于找到,并且在整个测量区域内能够看到。
常用的基准点包括建筑物的角点、控制点等。
1.2 建立测量线在基准点附近,根据测量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建立一条水准测量线。
测量线可以使用测量杆、测量带或者其他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标示。
1.3 进行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和其他测量工具,进行水准测量。
首先,将水准仪放置在基准点上,并进行仪器校准。
然后,沿着测量线逐个测量点进行测量,记录每个点的高程数据。
二、水准仪的使用2.1 选择合适的水准仪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准仪。
常见的水准仪有光学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
光学水准仪适用于小范围、精度要求不高的测量任务,而电子水准仪适用于大范围、高精度的测量任务。
2.2 仪器校准在进行水准测量之前,必须对水准仪进行校准。
校准包括调整水准仪的水平和垂直准确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应该在稳定的地面上进行,并使用校准板或其他参考物体进行校准。
2.3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水准仪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保持仪器的稳定,避免震动和碰撞;保持仪器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水分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保持仪器的水平,避免仪器倾斜导致测量误差。
三、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3.1 天气条件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
在进行水准测量之前,应该选择适当的天气条件,避免强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2 测量点选择测量点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地形的变化和测量目的。
在平坦地区,测量点可以选择在地面上,而在山区或者不规则地形上,需要选择稳定的地面或者建立测量点。
3.3 数据记录和处理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应该准确记录每个测量点的高程数据,并及时处理测量数据。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8bd7f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f.png)
测量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适用范围 (1)2施工准备 (1)3技术要求 (1)4开工复测 (1)5施工放样测量 (1)5.1路基施工测量 (2)5.1.1填方路段 (2)5.1.2挖方路段 (2)5.2涵洞测量控制 (2)5.3房建施工测量 (3)5.3.1建筑物平面控制 (3)5.3.2建筑物高程控制 (4)6 竣工测量 (4)7人员设备组织 (5)8保障测量精度的措施 (5)9测量注意事项 (6)9.1全站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6)9.2水准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6)9.3 RTK测量注意事项 (7)10安全要求 (7)10.1测量人员安全防护 (7)10.2测量仪器安全防护 (8)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施工测量放样。
2施工准备(1)已完成全线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并有平面控制网平差报告、高程控制网原始数据、高程控制网平差报告、控制点成果对比表、控制点测量成果表、控制点平面布置图等成果文件(2)由工程部长组织完成靖神铁路包西线红石峡车站接轨改扩建工程所有涵洞的坐标计算,并形成坐标文件,由工程部长及测量主管复核签字并存档。
(3)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账,定期校核测量仪器。
3技术要求(1)《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 10054-2010);(2)《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101-2018);4开工复测(1)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复测。
复测前施工单位应检查线路的有关资料,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桩位交接。
主要桩位包括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交点或副交点、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等控制桩,有关的控制点、水准点、导线点。
(2)施工复测时,应对全线的控制桩间、交角、长度及水准点和中桩高程进行复测。
(3)施工复测的精度和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当精度与定测成果不符时,必须再作复测。
当确定定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精度要求,则应改动定测成果。
(4)复测采用的方法应与原控制测量相同,且精度不应低于原控制测量等级,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整性,对于丢失或破坏的控制点应按同精度内插法恢复或补增。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1fed3f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6.png)
三级
±2″
±3mm±2ppm
有条件可进行温度和气压正
注:表中各项指标为最低指标。
4。5.2施工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1 施工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应遵循宝冶建设企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第7条的规定。
2 在水准观测前必须对水准尺和水准仪进行全面检验,检验的项目、方法和要求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在作业过程中还应对要求的i角(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间的夹角)经常检验。
2 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的要求遵循宝冶建设企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第12条的规定.
4.6质量要求
4.6.1施工测量控制网的类型、网型、整体控制各项精度技术指标应遵循宝冶建设企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6.1、6.2与6。3款的规定.
4.6.2施工测量控制网的精度评定应遵循宝冶建设企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6.3、6.4与6。5款的规定。
2使用仪器前要事先了解仪器的型号、构造和性能。切莫不懂装懂,拿到仪器胡乱操作。
3 取仪器时要双手抱住仪器的底部基座,轻轻取出,不得抓住仪器的望远镜,猛力拉出。要记住仪器各部分的装箱位置,以便测量完后正确装箱。
4测量时,仪器要架稳,防止倾斜摔坏仪器.如果安置仪器的地平面平坦,三只脚架应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如在斜坡上,则应将两只脚架置于坡的下方,一只置于坡的上方。脚架要轻轻踏实,不得猛踩。在比较滑的地面,脚架要收拢(但不能太窄)或用软绳系在一起.大风天气,脚架不得太拢。
变形测量
一般民用建筑控制测量
测距
±2mm±2ppm
电子水准仪
±0.3mm/Km
高程控制测量
三等以上
测距仪
±2mm±2ppm
控制或施工放样距离测量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30db20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0.png)
工程测量操作作业指导书目录1目的…。
2适用范围3引用文件测距方法4术语和定义5职责6工作程序6。
1距离测量6.2已知长度的测设6.3已知角度的测设6.4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6.5点的高程位置的测设7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7.1建筑方格网的测设7.2用轴线法建立施工控制网8高程控制测量8.1高程控制测量的一般规定8.2标桩的埋设9建筑场地平整测量9.1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依据9.2土方方格网的测设10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施工放线、抄平10。
1发用建筑主轴线及矩形控制的测设11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1.1房屋定位测量11.2基础施工测量11.3墙身皮数杆的设置11。
4多层建筑物施工测量11。
5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11.6厂房施工测量11。
7管道工程施工测量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我公司的工程测量工作,使其顺利进行,并保证施测精度和质量符合规范要求.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承建的所有建筑物、构筑物、大型土石方工程场地平整、地下管道等的定位、放线及施工测量工作的控制。
3引用文件a)国家及建筑业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b)《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4术语和定义引用上述文件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5职责5.1公司及分公司总工程师主管测量工作,并指导、解决复杂工程测量中的技术难题。
5.2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测量技术人员编制施测方案,并认真进行复核后,交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5.3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测人员参加同建设单位组织的对鉴定定位测量的复审。
5.4分公司质量检查部门负责对各楼层轴线、墙柱边线、洞口尺寸位置及标高的测量放线进行复查。
5.5施测人员对自己人的测量结果负责,对成果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对测量仪器、工具正确使用操作,并妥善保管和维护.6工作程序6。
1距离测量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距离测量有普通量距和精密量距两种方法。
精密量距时,所量长度一般都要加尺长、温度和高差三项改正数,有时还须考虑垂曲改正。
丈量两已知点间的距离,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经验鉴定过的钢卷尺,有条件时可使用红外线测距仪。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9f04b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8.png)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是一种用于指导测量工作的文件,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测量目的和任务:明确测量的目的和任务,以便确定测量方案和方法。
2. 测量方案和方法:根据测量目的和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案和方法,包括使用的仪器、测量步骤、数据处理等。
3. 测量仪器和工具:列出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包括种类、型号、精度等,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量步骤和操作流程:详细说明测量步骤和操作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以确保测量过程的规范性和可重复性。
5.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包括人员安全、仪器安全等,以确保测量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 质量控制和检验:提出质量控制和检验的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记录和报告:明确记录和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便记录测量结果和提供报告。
在编写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简洁明了:指导书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语言,以便指导人员能够
快速理解和掌握。
2. 可操作性强:指导书应具有可操作性,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参数等,以便指导人员能够按照指导书进行操作。
3. 标准化:指导书应标准化,包括使用的仪器、测量步骤、数据处理等,以便提高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4. 更新和维护:指导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维护,以确保其适应新的测量需求和技术发展。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测量工作的重要文件,它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测量工作的规范化和管理。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cdb82258fb770bf78a558c.png)
测量作业指导书测量仪器保管制度1.仪器设备未经部门领导批准不得借出使用。
2.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或精度达不到要求的禁止使用。
3.仪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未经专业培训不得私自使用。
4.仪器操作人员必须爱护仪器,不得损坏。
5.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必须及时向部门领导报告。
6.每台仪器设备和每件工具必须专人负责保管、定期保养。
7.所有仪器设备及器具的使用、维修、保养、送检等要有详细的记录档案。
二.工程概况跨连霍高速公路特大桥位于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河南段站前工程SWZQ-3标段内,起点桩号DK703+894.20,终点桩号DK709+980.98,桥梁全长6086.78m。
桥跨概况:跨连霍高速公路处采用(40+64+4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一跨通过;引黄干渠与线路夹角仅为14.7度,采用门式墩跨越,跨越动车行走线2~4采用(32+2×48+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分孔跨通过;魏河及东风渠与线路斜交且线路纵坡较低,为减少桥梁对过水能力的影响,桥墩斜交斜做,跨魏河和东风渠分别采用(20+3×24+20)m刚构-连续梁和(20+5×24+20)m刚构-连续梁跨越,跨越相济路采用(32.65+48+32.65)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一跨通过;其余桥孔采用32m和24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布置。
全桥孔跨布置:4-32.6m简支梁+1-24.6m简支梁+12-32.6m简支梁+1-(40.8+64+40.8)m连续梁+4-32.6m简支梁+4-24.6m简支梁+6-32.6m简支梁+4-32.6m简支梁+1-(32.65+48+48+32.65)m连续梁+4-32.6m简支梁+1-24.6m简支梁+64-32.6m简支梁+1-(21.25+24+24+24+21.25)m连续刚构+14-32.6m简支梁+1-24.6m简支梁+2-32.6m简支梁+3-24.6m简支梁+18-32.6m简支梁+1-(18.55+24+24+24+24+24+18.55)m连续刚构+7-32.6m简支梁+1-(32.65+48+32.65)m连续梁+18-32.6m简支梁。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d9780f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4.png)
测绘工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测绘工程作业是在地理坐标系统下利用测量和计算方法,获取和处理地面或地下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和特征信息的过程。
本指导书将介绍测绘工程作业的基本流程、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测绘工程人员顺利完成任务。
二、测绘任务准备在开始测绘工程作业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测绘过程的顺利进行。
1. 定义测绘目的:明确测绘的目的和要求,如地形测绘、建筑物平面图绘制等。
2. 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现有的地图、影像资料等,以了解测绘区域的基本情况和辅助测绘。
3. 组织测绘人员:根据测绘任务的复杂程度,确定合适的人员组合,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三、测量与采集数据测量与数据采集是测绘工程作业的核心环节,需要仔细操作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 地面测量: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GPS等,进行地面测量。
2. 数据采集:对于需要采集实地数据的任务,可以利用测量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并及时备份和整理。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绘结果的过程。
1. 数据检查与筛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与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和计算:利用专业的测绘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和配准,得出测绘结果。
五、制图与输出测绘工程作业的结果通常以图件形式输出,包括地形图、平面图、剖面图等。
1. 绘制图件: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使用绘图软件将测绘结果制成图件,并进行必要的修饰和标注。
2. 输出与归档:将绘制好的图件进行输出,并按照要求进行归档和备份,以便后续的使用和管理。
六、项目验收与总结项目验收是对测绘工程作业的成果进行评估和确认,以确保符合预期的要求和标准。
1. 验收标准与方法:根据测绘任务的要求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测绘结果进行评估。
2. 项目总结:在项目验收结束后进行项目总结,包括对过程和结果的评估,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的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过程作业指导书
一、测量过程名称:
二、测量部位及负责单位:
三、职责:
四、测量过程及方法描述:
五、测量过程性能客观判定准则:
六、测量过程规范要求:
1、计量要求:
2、测量设备计量特性:
3、测量程序、频次:
4、环境条件:
5、人员:
6、技术资料:
7、确认:
8、监视措施(含核查标准或检验方法 :
9、预防措施:
10、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附件
11、产生的记录:
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
一、概述:
1、测量依据:(国家规程、行业、企业规范
2、测量条件:(温度、湿度、其它干扰
3、测量标准:(引用标准的名称
4、被测量对象:(具体参数或测量设备
5、测量过程:(名称及整个过程描述
6、评定依据:(JJF1059-2003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
二、数学模型:
(引用的公式
三、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1.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
2. 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3. 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 对被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5. 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 (偏移
6. 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
7. 赋予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值不准
8. 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9. 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10. 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上述不确定度的来源不一定是独立的,例如,第 10项可能与前面各项都有关。
四、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用 B 类评定
五、合成不确定度评定:
六、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七、评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