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自主神经系统概念高中

自主神经系统概念高中

自主神经系统概念高中
自主神经系统是一种生物神经系统,允许无脑的生物由内在的机制来控制身体关节的运动。

它由两个主要的部分组成,包括一组神经元组织,称为神经元元件,以及一组机械元件,称为机器元件。

神经元元件将身体运动控制信号发送给机械元件,从而控制身体运动,而机械元件则反馈信号以便检测机械运动。

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可以模拟大脑,它被广泛用于各种机械应用中,包括机器人控制、机器手、自动驾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控制等。

此外,自主神经系统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可以帮助某些患者控制他们的肢体运动,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8单元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8单元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①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②组成与功能比较项目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活跃条件兴奋状态安静状态瞳孔扩张收缩支气管扩张收缩心跳加快减慢胃肠蠕动减弱加强消化液分泌减弱加强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20“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考向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

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答案 A解析“植物人”的呼吸和心跳正常且能完成基本(低级)的反射活动,呼吸、心跳中枢位于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人体的基本(低级)反射活动。

2.(2022·济南高三期末)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系统,通常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分布于人体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机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

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

自主神经医学

自主神经医学

自主神经医学自主神经医学是研究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门学科,它探究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在生理、病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是人体内部的一套自动调节系统,负责自主地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维持机体的稳态平衡。

自主神经医学的应用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神经生物学、生理学、医学和心理学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自主神经医学的研究前沿和应用进展。

首先,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自主神经医学研究了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元解剖、电生理学和成像学。

通过利用现代神经科学技术,研究人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例如,利用脑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自主神经系统在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变化,揭示了自主神经系统与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此外,电生理学研究揭示了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电活动特征,为神经医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自主神经医学研究了自主神经系统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功能变化。

例如,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在应激状态下的活动增加,可以引起血压上升和心跳增快等生理反应。

此外,自主神经系统也参与了调节消化、呼吸和泌尿等生理过程。

对于这些生理过程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机体的正常生理机制,也有助于探索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

再次,从医学角度来看,自主神经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自主神经系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包括高血压、心律失常、自律神经失调等。

因此,对自主神经系统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还可以为疾病的预防和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研究表明,通过改变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的风险和控制心律失常。

此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自主神经调节疗法和神经反射疗法,也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

最后,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自主神经医学研究了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影响人的情绪和焦虑水平。

自主神经系统有哪些功能特征

自主神经系统有哪些功能特征

29.自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活动,所以也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其活动特征如下:(1)紧张性支配。自主神经对效应器的支配,一般具有紧张性作用。(2)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相互拮抗。大多数内脏器官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在具有双重支配的器官中,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往往是相互拮抗的。(3)自主神经的外周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例如,交感神经对无孕子宫起抑制作用,而对有孕子宫却可加强其运动。(4)有不同的活动范围和生理意义。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具广泛性,在紧急情况下占优势。生理意义在于动员机体潜能以适应环境的急变。②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较局限,安静时占优势。生理意义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使机体保持安静时的生命活

自主神经概述

自主神经概述

自主神经概述自主神经支配内脏器官(消化道、心血管、呼吸道及膀胱等)及内分泌腺、汗腺的活动和分泌,并参与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体温、睡眠和血压等。

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在大脑皮质的调节下通过下丘脑、脑干及脊髓各节段既拮抗又协调地共同调节器官的生理活动,所有调节活动均在无意志控制下进行。

自主神经可分为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

中枢自主神经:包括大脑皮质、下丘脑、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团以及脊髓各节段侧角区。

大脑皮质各区均有自主神经的代表区,如旁中央小叶与膀胱、肛门括约肌调节有关;岛叶、边缘叶与内脏活动有关。

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的皮质下中枢,前区是副交感神经代表区,后区是交感神经代表区,共同调节机体的糖、水、盐、脂肪代谢,以及体温、睡眠、呼吸、血压和内分泌的功能。

周围自主神经:1.交感神经系统:节前纤维起始于C8-L2脊髓侧角神经元,经脊神经前根和白交通支到脊髓旁交感干的椎旁神经节和腹腔神经节并换元。

节后纤维随脊神经分布到汗腺、血管、平滑肌,而大部分节后神经随神经丛分布到内脏器官。

交感神经兴奋时引起机体消耗增加、器官功能活动增强。

2.副交感神经系统:节前纤维起自脑干和S2-4脊髓侧角核团,发出纤维在其支配的脏器附近或在脏器内神经元换元。

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颌下腺、舌下腺、泪腺、鼻腔黏膜、腮腺、气管、支气管、心脏、肝、胰、脾、肾和胃肠等。

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作用互相拮抗,兴奋时可抑制机体耗损、增加储能。

自主神经的功能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来完成的,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前者包括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以及支配血管扩张、汗腺和子宫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后者包括支配心脏、肠道、血管收缩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内脏器官均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两者既互相拮抗又互相协调,维持机体功能的平衡性、完整性,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任一系统功能亢进或不足都可引起机体功能失调。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一、神经系统的概述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的复杂网络,它控制着人类的运动、感觉、思维和行为。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NS),二者紧密合作以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负责处理感知信息、思维、情感和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

2. 脊髓:位于背腹腔内,是连接大脑与身体其他部分的路线。

脊髓传递运动信号和感觉信息,并协调反射活动。

3. 脑干:位于颅底部,将大脑与脊髓连接起来。

脑干调节自主生理功能,如呼吸、心跳和消化等。

4. 小脑:位于颅后窝,主管协调肌肉活动,并参与平衡和姿势的维持。

三、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1. 神经:外周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

感觉神经将身体的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而运动神经控制身体肌肉的活动。

2. 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并调节身体内部器官的活动,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负责应激反应、增加心率和血压等;副交感神经则促进消化和放松状态。

3. 进行性系统:包括并向人体各个部分输送消息的纤维束,如脑白质。

四、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1.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

它们有细胳膊般的树突接收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轴突,再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目标组织。

2. 在轴突末端,存在与其他细胞连接形成化学或电学突触。

这种连接可以传递兴奋或抑制性信号,以确保信息正常传递。

五、典型化学介质在神经传导中的作用1. 神经递质:神经元通过分泌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

多巴胺、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强神经传导,而γ-氨基丁酸 (GABA) 和血清素等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减弱神经传导。

2. 硫辛酸:硫辛酸是一种毒素,可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痛觉。

3. 内源性吗啡类物质:内源性吗啡类物质可以抑制痛觉传导,减轻疼痛感。

六、现代技术在了解神经系统的发展1. 脑电图(EEG):使用电极记录头皮上的电活动,以检测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状态。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系统即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脊椎动物的末梢神经系,由躯体神经分化、发展,形成机能上独立的神经系统。

单一地或主要地由传出神经组成,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特别是具有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因此,兰列(J.N.Langley1905)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另外也称不随意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经系统。

目录1简介2分类综述交感神经系和副交感神经系中枢部分3功能特点不受意志控制双重支配颉颃作用紧张性效应应急反应递质均为乙酰胆碱调节中枢4系统生理5情绪调控6化学传递7紊乱8治疗9与胆石症的关系简介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自主神经系统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

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它们的中枢部也在脑和脊髓内,周围部包括内脏运动(传出)纤维和内脏感觉(传入)纤维,分别构成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1]。

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自主神经系统成为又名植物神经组织系统,是由交感神经留学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积累两部分组成,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并参与内科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体温,睡眠和血压等两个系统分会在大脑皮质及下丘脑的支配下,既拮抗又协调的调节器官的生理活动自主神经处长系统可分为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

2分类综述包括交感神经系和副交感神经系两个系统,通常,一个器官都分布有两系统的神经纤维,保持着自主神经系统双重的神经支配,同时,这两个神经系统对一个器官的作用,多数是相互拮抗的。

这两个系统末梢径路的形态学特征,表现为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来的神经纤维,在到达终末器官时都更换一次神经元。

最初的纤维即节前纤维是有髓的,它在中途终止于神经节或神经丛,和这里的神经细胞形成突触,重新发出无髓的节后神经纤维,到达效应器。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概述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地功能特点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皮肤血管以与分布于 唾液腺,外生殖器地血管均收缩,胆 囊收缩,肌肉血管可收缩(NE能)或舒 张(Ach能)
心跳减慢,心房收缩减弱,部分 血管(如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 等)舒张
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
消化
辅助检查
温度计摄像仪拍摄地照片 上方为雷诺病病地手,下方为正常地手。 红色代表 热信号,绿色代表无热能
诊断标准
Ø 发作由寒冷或情感刺激诱发 Ø 双侧受累 Ø 一般无坏疽,即使仅限于指尖皮肤 Ø 无其它引起血管痉挛发作疾病地证据 Ø 病史2年以上
鉴别诊断
特点
起病 性别 严重程度 组织坏死 分布
甲皱毛细血管 病因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
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促进泪腺 分泌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代谢
促进糖元分解,促进肾上腺髓质 分泌
促进胰岛素分泌
概述
概述
颅部副交感神经分布情况
枢部
脑动眼神经 副核 脑桥上泌涎核
延髓下泌涎核
延髓迷走神经 背核
节前纤维
动眼神经
经面神经地 岩大 神经
经舌咽神经 地鼓室神经 至鼓室丛再 经岩小神经 经迷走神经 地分支
发颜色变化 握拳试验:两手握拳90秒后,于弯曲状态松开手指,部分
患者可出现发作时地颜色改变 将全身暴露于寒冷环境,同时将手浸于10-150C水,发作
地阳性率更高
辅助检查
Ø 血管无创性检查:测定寒冷刺激时手指收缩压 Ø 指动脉造影:了解血管痉挛与痉挛缓解情况。造影可以
显示动脉管腔变小,严重者可见动脉内膜粗糙,管腔狭窄 ,偶见动脉闭塞 Ø 其它:如微循环检查,血沉,如异常则支持继发性雷诺现 象

(完整版)自主神经神经系统

(完整版)自主神经神经系统
(1)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 (2)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 (3)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
拮抗药
1.抗胆碱药 (1) 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2) N1受体阻断药(六甲双胺) (3) N2受体阻断药(琥珀胆碱)
2.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 3.抗肾上腺素药
(1)α1,α2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 (2)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 (3)β1,β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4) 内在活性较强的β受体阻断药(心得静) (5) 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药(利血平)
(1)支配的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一般都受意 志的控制;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定程度 上不受意志的控制。(2)纤维成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 纤维成分,内脏运动神经则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分,而多 数内脏器官又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3)神经元数目不同:躯体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至骨骼肌只有 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低级中枢发出后并在周围部的内 脏运动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 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低级中枢到达所支配的器官需经过两个神 经元(肾上腺髓质例外,只需一个神经元)。第一个神经元称节 前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第二个 神经元称节后神经元,胞体位于周围部的植物性神经节内,其轴 突称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的数目较多,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以和 多个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2、紧张性作用 3、外周抑制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
1、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除少数器官外,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的 双重支配。在具有双重支配的器官中,交感和副交感神 经的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例如,对于心脏,迷走 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 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 经却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拮抗性使神经系统能够从正反 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拮抗作用的对立统一是神经 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神经系统》PPT课件

CHAPTER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各种信息,控制机体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

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03020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根据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的分类包括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以及突触后膜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突触传递的过程神经元与突触传递1 2 3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它们在突触传递中起关键作用。

神经递质的种类根据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性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体和酶联型受体。

受体的类型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改变受体的构象或激活相关酶,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效应。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神经递质与受体CHAPTER感觉器官与感受器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受器类型光感受器、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等感受器的生理特性适应、换能、编码等听觉传导通路耳蜗→ 听神经→ 脑干听觉传导通路→ 大脑皮层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大脑皮层触压觉传导通路外周触压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痛觉传导通路外周痛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温觉传导通路外周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髓→ 丘脑→ 大脑皮层感觉传导通路感觉中枢及感觉整合感觉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区,包括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感觉整合多种感觉信息在大脑皮层的整合,形成对外部世界的整体感知感觉剥夺与感觉过敏感觉剥夺指长时间缺乏某种感觉刺激,导致相应感觉能力下降;感觉过敏指对某种感觉刺激过于敏感,产生不适或疼痛等异常感觉。

CHAPTER03运动单位与肌纤维类型关系不同运动单位包含的肌纤维类型不同,影响肌肉收缩特性。

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

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

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是指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处于失调状态的一种状况。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它们控制着许多自主性的生理过程,例如心率、呼吸、血压调节等。

当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时,这些生理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不适症状。

症状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可以表现出多种不同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心率不稳: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可能导致心率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这种不稳定的心率可能会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

2.血压异常: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或降低。

血压异常可能引起头晕、眩晕、乏力等症状。

3.消化问题: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可能干扰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胃痛、腹泻、便秘等消化问题。

4.睡眠障碍: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多梦、睡眠不深等症状。

5.情绪波动: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可能影响心理状态,导致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症状。

原因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环境因素:生活中的环境因素可能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例如,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环境噪音过大、工作负荷过重等,都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

2.遗传因素:个体的遗传背景可能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产生影响。

某些人可能天生具有较为脆弱的自主神经系统,容易出现不平衡状况。

3.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等,可能使自主神经系统受到负面影响,导致不平衡。

4.疾病和药物:某些疾病和药物可能干扰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不平衡。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镇静剂等,都可能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管理和疗法对于自主神经系统不平衡的管理和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有助于维持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

2.应对压力:学会应对压力的方法,例如通过放松训练、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平衡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α波阻断 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二)皮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感觉系统或与感觉系统有关的任何结构受到刺 激时,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电位变化。
皮质诱发电位
主反应;对应投射区特异性投射 次反应(后发放)非特异性投射
主反应
次反应
后发放
刺激家兔腓总神经引起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 )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脊髓感觉传导功能 ➢丘脑及感觉投射系统 ➢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结构特点 1.神经元数量多,联系复杂; 2.皮层分6层; 3.大脑皮层功能单位—“感觉柱(sensory column)” (由6层细胞纵行排列而成) 感觉柱: 特点:①同一柱中神经元功能相同; ②同一柱中联系环路只通过柱中几个神经元接替即可; ③同一柱中是传入、传出整合信息的处理单位; ④一柱兴奋,相邻柱抑制(兴奋-抑制镶嵌模式)。
三、学习与记忆
非联合型 (一)学习的类型:
联合型
习惯化(habituation) 敏感化(sensitization)
1. 非联合型学习(nonassociative learning)
2. 联合型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 (1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 (2)操作式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ed reflex)
二、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状态的产生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脑电觉醒-----Ach (脑干网状结构),NE(蓝斑) ➢行为觉醒-----Dopamine(中脑黑质)
Ascending Arousal Pathways: Lesions Promote Sleep or even Coma

自主神经系统(最全版)PTT文档

自主神经系统(最全版)PTT文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功能
受意志支配
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直接支配
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
①交感神经;②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㈠交感部
中枢部(低级中枢): ▲脊髓T1~L3节段侧角 周围部: 1.交感神经节
▲椎旁节 ⑴交感干神经节 ▲椎前节 ⑵腹腔神经节(1对,腹腔干
根部) ⑶主动脉肾神经节(1对,肾
动脉根部) ⑷肠系膜上下神经节 (各1,肠系膜上下动脉根部)
T1~L3侧角细胞→节前纤维→交感干
① →交感干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交感干颈部神经节,交 换神经元
③在交感干内下降→交感干下腰部、骶尾部 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⑵ 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躯干四肢血管、汗腺和立毛肌等
尾部:1个单节(奇神经节) ⑶直接发支→器官
⑶ ⑶主动脉肾神经节(1对,肾动脉根部)
⑵攀附动脉形成丛,随动脉支配相应器官 ②内脏传入(感觉)纤维
㈡副交感部
感谢观看
⑵灰交通支:交感干神经节→节后纤维→脊神经;存在全部交感干神经节和 全部脊神经之间;无髓鞘,呈灰色。
⑴→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 ⑵在交感干内上升/下降→上方/下方的交感干神经节
⑶穿经交感干神经节→椎前节
⑴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躯干四肢血管、汗腺和立毛肌等 ⑵攀附动脉形成丛,随动脉支配相应器官 ⑶直接发支→器官
▲交感干神经节
位于脊柱两旁(椎旁节) 借节间支→交感干 颅底→尾骨(尾节) 颈部:3个(上、中、下) 胸部:10~12个(星状神经节) 腰部:4~5个 骶部:2~3个 尾部:1个单节(奇神经节)
⑴白交通支:脊髓侧角细胞→节前纤维(离开脊神经)→交感神经节;只见 于T1~L3N与交感干之间。有髓鞘,呈白色。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位置与外形内部结构功能走行分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支分布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由于这些器官的活动是非随意的,似乎是自动进行的,故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因为该系统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又因该系统功能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故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也含有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成分。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也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受器,把感受到的各种刺激通过中枢突传到各级中枢,到达大脑,经中枢整合后,再通过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器官的活动,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

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形态结构、功能和药理的特点,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较大的差别,主要有:(1)支配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2)躯体运动神经自中枢到效应器涉及的神经元只有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中枢发出到效应器之前,必须在自主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

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中枢到效应器必须经过两个神经元(除肾上腺髓质外,不需要交换神经元)。

第一个神经元称为节前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它们的轴突称为节前纤维,第二个神经元称为节后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周围的自主神经节内,它们的轴突称为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的数目较多,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与多个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3)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而内脏运动神经常形成神经丛,再分支至效应器.(4)躯体运动神经一般是较粗的有髓纤维,而内脏运动神经则是较细的薄髓纤维(节前纤维)和无髓纤维(节后纤维)。

(5)躯体运动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一般受意志控制为随意性,而内脏运动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通常不受意志所控制,为非随意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样作用─────( M样症状)
1/ 瞳孔: 缩小、睫状肌收缩──(缩瞳、眼痛、 视力模糊) 2./ 腺体: 泪腺、汗腺、唾液腺 ──(流泪、流涎、 盗汗) 3/ 平滑肌: 胃肠、膀胱、呼吸道平滑肌括约肌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尿失禁、呼吸困难、 肺水肿) 4/ 心血管 :心脏血管扩张──(心率 、血压 、 心音 ) 5/ 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2受体:2受体 Gi(抑制性鸟苷酸结合蛋白) -与上述相反。
1、M1、M3 受体: 1 、M1、M3受体 Gq(鸟 苷酸调节蛋白) PLC(phospholipase C磷脂酶C)
使PIP2(磷脂酰肌醇二磷酸)分解成IP3(三磷酸 肌醇)内质网Ca++释放效应; DAG(二酰基甘油) PKC蛋白磷酸化效 应
1869外源性毒蕈碱muscarine可以模拟电刺激迷走神经 的效应,atropine阿托品可以对抗电刺激和muscarine 的作用。
1905年(Longley)烟碱nicotine和毒蕈碱muscarine在 N-M起作用。
1904年TR Elliott AD是交感神经的化学传递物。 1907年Dixon尝试刺激狗迷走神经释放物可抑制另一狗
(二)交感神经: 对“应激”反应,特点是强、快、广。 1.心血管系统:心脏,血管 2.呼吸:气管 3.代谢:糖元分解 、脂肪分解=ATP 4.瞳孔:散大 5.汗腺和立毛肌:冷汗、起鸡皮疙瘩。 (三)副交感神经-“应激”前后,消化吸收 、脂肪合成 、糖元合成 ,完成储备和补充
p47
TO_64
(四)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的相互关系:三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α受体:
α1:散瞳、血管收缩、糖元分解增加 α 2:突触前膜,抑制去甲释放 β受体:
β 1:心脏兴奋:心率传导收缩力,脂
肪分解 ( 3?), 肾素释放
β2:血管扩张,支气管扩 张,糖元分解 ,脂肪分解(肝、肌)
(三)受体与效应的偶联 pp50 受体:受体Gs(兴奋性鸟苷酸结合蛋白)
AC(腺苷酸环化酶) cAMPPKA(蛋白激 酶A)蛋白磷酸化效应
2.贮存 囊泡(ATP+Ach) 3.释放 冲动-末梢去极化-Ca++内流-囊泡 前移与前膜融合-开口释放(量子释放=1000 -50000Ach/囊泡) 4.受体结合 N1、 N2、 M1 、M2、 M3受体-受 体后机制-效应。
5.消除 被AchE水解-胆碱+乙酸 1 Ach E 1秒钟 水解Ach 5×104
肾上腺素能神经囊泡在胞体合成,通过轴浆转运 到末梢,同时参与合成的酶也被转运到末梢。
胆碱能神经囊泡直接在末梢形成。
神经冲动
膜去极化
电位依赖性钙通道开放
钙内流 合
促进囊泡前移并与突触前膜融 形成裂孔
胞裂外排
与受体结合产生受体后效应
(生理效应或者反馈调节)
ppp
二、胆碱能神经递质:
(一) Ach pp47 1.合成 胆碱+乙酰辅酶A──Ach+辅酶A(胆 碱乙酰转移酶)
NaN+2、和1受K+体通、道M偶2受联体: 直接或通过Gq蛋白分别与
四.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 1、直接作用于受体:完全拟似药和拮抗药。 2、影响神经递质合成、储存、释放、受体结合、 消除的任何环节均可影响相应的功能,发挥药理 作用。
拮抗剂:哌唑嗪(降压药)
α2受体: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去甲肾上腺素 能和胆碱能神经末梢
激动剂:可乐定(中枢降压药)
拮抗剂:育亨宾(工具药)
β受体: β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
激动剂:多巴酚丁胺(慢性心功能不全) 拮抗剂:美托洛尔(降压药) β2受体:主要分布在气管平滑肌 激动剂:特布他林(平喘药) 拮抗剂:布他沙明 β3受体:主要分布在脂肪细胞
5.消除 突触前膜摄取uptake 1 90% , NAAdr (MAO单胺氧化酶灭活); 突触后膜摄取Uptake 2 , NA Adr (COMT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肾上腺素受体:根据对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反应划 分
α1受体:主要分布在血管平滑肌、瞳孔开大肌、 心脏和肝脏。
激动剂:去氧肾上腺素(升压、扩瞳)
胆碱受体: M胆碱受体对毒 蕈碱Muscarine敏感, M1-CNS、胃壁细胞、神经节(哌仑西平 Pirenzepine阻断), M2心肌组织、CNS、突触前膜(戈拉碘胺 gallamine), M3平滑肌、腺体、血管内皮
N胆碱受体对烟碱Nicotine敏感, N1是在神经节(六甲双胺选择性阻断) N2在运动终板(筒箭毒碱选择性阻断)
(二)药理学分类(按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 Ach or NA) 什么是神经递质?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 的特定化学物质。 NA能神经: 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 胆碱能神经: 全部节前
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后, 运动神经 小部分交感神经节后 (汗腺、骨骼肌血管、立毛肌)
二. 传出神经的生理功能:
(一)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完成随意运动。
N样作用─────(N样症状)
1./ N1受体兴奋(全部神经节兴奋) 心血管轻度兴奋(交感及肾上腺髓质占优势) +M样作用的1-3──(心率 、血压 +M 样症状的1-3) 2./ N2受体兴奋 骨骼肌收缩 ──(肌震颤、麻痹)
三、 NA pp48
9TO-63
.1.合成 酪氨酸多巴多巴胺(进入囊泡) NA。 2.储存 囊泡内(NA+ATP+嗜铬蛋白) 3.释放 (同Ach) 4.受体结合 1、2、1、2、3-受体后机制-效 应
心脏,但失败。 1921年德国的Loewi 利用并联灌流蛙心证明刺激迷走神
经释放出抑制另一心脏的物质。
1930年代Dale 发现Ach在N-M和神经节是传递物质。 1946年Von Euler 证明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是NA而不
是AD
To-1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1. 传入神经:感觉 2.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 3. 肠神经系统
1.双重支配-交感 副交感
心率


瞳孔


平滑肌
括约肌
2.交替兴奋 交感 副交感
p47
应激 非应激
运动 非运动
3.相对优势 心血管系统(交感神经); 瞳孔、平滑肌、 腺体(副交感神经) p47
一、突触的结构和神经冲动的传递
突触:自主神经末梢在神经节与次一级神经元的 连接处或者与神经末梢与效应细胞的连接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