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践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践做法[摘要]随着日趋严重的高校就业工作,职业指导工作也越发困难。本文从思想教育、职业指导、相关培训、市场引导等方面,结合工作实际,突出了一些职业指导实践做法。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祖国的希望,马上将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继承者与接班人,作为最宝贵的人力资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则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乐,关系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然而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变成为高校重点工作之一。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峰,为9.97亿。城镇平均每年需要就业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岗位缺口每年将在1300万以上[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工作就更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指导教师在讲授职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践经验与做法更成为宝贵的资源,以下是几点做法是在结合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关于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一、紧抓思想教育,落实职业指导
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高校要保持职业指导的连贯性。职业指导的连贯性不仅仅是在知识,信息的不断补充,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持续关注,职业指导工作的长期坚持与落实。高校在校生
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心。首先就是对于学生择业心态的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改变眼高手低,心高气傲的思想观念。其次,思想教育工作要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在校期间,要求具有连贯性的基础上要与专业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正确定位,把握就业方向,解决学生求职面试过程中的各种思想顾虑。
高校对于在校生的职业指导同样应该是一个长期连贯的过程,学生对职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也是一个渐变的心理过程。学生从刚刚今日大学时候无知,茫然,到对大学职业指导课程的渴望,以及对职业指导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然而,现在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仅仅作为一个课程是在某一学期中集中上课,缺乏对于各个年级学生的针对性,从而失去了职业指导的真正含义。因此,高校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就业环境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开展长期的,连续性的职业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见图1)。
图1:职业指导基本阶段
特别是在大三或者大四这个特殊而又十分关键的时期,更要关
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及时找学生座谈,做好职业指导工作,快速准确的将各种就业信息向同学转到,扎扎实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毕业、离校的所有相关工作。
二、以市场为导向,拓宽就业渠道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在学校内部面向学生的信息提供,思想教育,更应该真正的付诸实践,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力拓展就业渠道。
现在大学毕业生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热门专业找工作最难。这反应出学生在报考的时候对于相关信息不了解,也说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从众”心理的同时缺乏对市场的考察与调研。因此,为了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使职业指导从书本上走出来,成为学生就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应主动出击,在与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保持联系的同时,不断收集、整理、分析市场的用人需求,对用人单位进行直接深入的考察,打破原有的束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改变授课计划,拓宽就业渠道。高校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要“请进来”,在了解了企业的用人需求的基础上,应依据高校特色,结合专业特点,广泛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挑选毕业生,不断的频繁的开展各种小型专场招聘会,积极促进在校生就业。
高校应加强与各地的人才市场,特别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地区的人才市场保持长期,有效,及时的沟通,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就业
信息与机会;加强与兄弟友好院校的联系,保持与已经毕业学生的联系,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保持与政府机关的联系,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见图2)。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参加“专业本”、考研、考博、“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组织选调等形式就业,在拓宽就业深度的同时,拓宽就业广度,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
图2:多方位职业指导示意图
三、加强职业培训,开展创业教育
高校的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创业精神,促进高校的就业工作,高校应继续加强对于职业培训的力度,开展创业教育。
长期以来,无论是高等专业学校还是本科学校对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的职业培训都十分重视。在职业教育的讲授过程中,应注重真实的案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加强时效性。通过职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赛等形式,让学生清晰的认识自我,剖析自我,弥补不足,发扬长处;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内开展实践课程,在校外开展教学实习培训、毕业实习培训过程以及各种假期的实践锻炼,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
职业能力,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技术能力等等,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满族市场的需要。
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过程[2]。今年来,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给予给大力支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给予一定额度的贷款,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在各种手续的办理中给予优先;但是,在大学生创业中,仍然存在着众多问题:启动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环境压力大,创业氛围不弄;高校的创新教育与服务体系严重不足;学生顾虑严重等问题[3]。在21世纪的今天,创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能够长足发展的根本,创业甚至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在一个需要创新精神的今天,面对本应最具创先精神的大学生,面对学生、家人、企业、社会、国家的需要,高校的创新教育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在强化职业培训的同时,高校在面对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这一新课题上就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资源,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对于由创业意愿的学生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培训,通过开始syb课程,案例分析,模式实操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在政策,技术,资金等相对充足情况下,弥补在校创业教育缺失的短板,在促进创业的同时带动就业。
四、建立专业队伍,发挥集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