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鼻窦解剖医学PPT
合集下载
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的种类与鼻窦炎发病的关系及手术处理方式PPT课件
![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的种类与鼻窦炎发病的关系及手术处理方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53b9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d.png)
窦口鼻道复合体
筛漏斗为中心 的邻近区域结构
包括: 中鼻甲、钩突、半月裂、 前筛、上颌窦自然口、 鼻囟门
常见的鼻腔、鼻窦解剖变异和异常结构
鼻 甲
– 下鼻甲 – 中鼻甲
鼻中隔
检查方式
• 前鼻镜 • 鼻内镜
– 偏曲 – 鼻中隔粘膜肥厚
• 鼻腔、鼻窦CT
鼻腔外侧壁
– 钩突肥大和反向弯曲 – 额隐窝气房发育异常 – Haller气房 – 筛泡肥大、鼻丘气房……
– 鼻中隔偏曲?
解剖异常 --- 泡性中鼻甲
▪ 泡性中鼻甲导致中鼻道阻塞 ▪ 处理方式
解剖异常--- 中鼻甲过长
▪ 中鼻甲过长导致鼻道引流障碍 ▪ 处理方式
解剖异常--- 中鼻甲反向弯曲
中鼻甲解剖变异与鼻窦炎
泡性中鼻甲、过长、反向弯曲 中鼻道狭窄、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
鼻窦炎发生
解剖异常--- 鼻中隔偏曲和嵴突
Terminal cell
钩突附着在纸样板,其外侧 形成的气房即为终末隐窝
解剖变异 ---鼻丘气房
Agger Nasi Cell
在钩突膜性附着部的前方, 中鼻甲前端附着处相应的鼻
腔外侧壁
解剖变异 ---前筛气房发育过度
筛泡过度气化
造成中鼻道前端和筛漏斗的狭窄或阻塞
鼻丘气房过度气化
导致额隐窝的狭窄,额窦引流不畅
头 痛?
解剖变异 --- Haller 气房
眶下气房
位于上颌窦与眶底内下角的 交界处的气房,可导致筛漏 斗狭窄,影响上颌窦通畅
解剖变异 --- Onodi气房
Onodi 气房 具有视神经结
节的最后组筛房
解剖变异 --- 蝶上筛房
蝶上筛房
垂体
解剖异常 --- 下鼻甲肥大
筛漏斗为中心 的邻近区域结构
包括: 中鼻甲、钩突、半月裂、 前筛、上颌窦自然口、 鼻囟门
常见的鼻腔、鼻窦解剖变异和异常结构
鼻 甲
– 下鼻甲 – 中鼻甲
鼻中隔
检查方式
• 前鼻镜 • 鼻内镜
– 偏曲 – 鼻中隔粘膜肥厚
• 鼻腔、鼻窦CT
鼻腔外侧壁
– 钩突肥大和反向弯曲 – 额隐窝气房发育异常 – Haller气房 – 筛泡肥大、鼻丘气房……
– 鼻中隔偏曲?
解剖异常 --- 泡性中鼻甲
▪ 泡性中鼻甲导致中鼻道阻塞 ▪ 处理方式
解剖异常--- 中鼻甲过长
▪ 中鼻甲过长导致鼻道引流障碍 ▪ 处理方式
解剖异常--- 中鼻甲反向弯曲
中鼻甲解剖变异与鼻窦炎
泡性中鼻甲、过长、反向弯曲 中鼻道狭窄、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
鼻窦炎发生
解剖异常--- 鼻中隔偏曲和嵴突
Terminal cell
钩突附着在纸样板,其外侧 形成的气房即为终末隐窝
解剖变异 ---鼻丘气房
Agger Nasi Cell
在钩突膜性附着部的前方, 中鼻甲前端附着处相应的鼻
腔外侧壁
解剖变异 ---前筛气房发育过度
筛泡过度气化
造成中鼻道前端和筛漏斗的狭窄或阻塞
鼻丘气房过度气化
导致额隐窝的狭窄,额窦引流不畅
头 痛?
解剖变异 --- Haller 气房
眶下气房
位于上颌窦与眶底内下角的 交界处的气房,可导致筛漏 斗狭窄,影响上颌窦通畅
解剖变异 --- Onodi气房
Onodi 气房 具有视神经结
节的最后组筛房
解剖变异 --- 蝶上筛房
蝶上筛房
垂体
解剖异常 --- 下鼻甲肥大
五官科学鼻与鼻窦的应用解剖及生理PPT
![五官科学鼻与鼻窦的应用解剖及生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63e0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1.png)
理学检查进行诊断。
常见鼻窦疾病的诊断
01
02
03
鼻窦炎
根据症状和体征,如头痛 、鼻塞、流脓涕等,结合 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鼻窦囊肿
根据症状和体征,如鼻塞 、面部肿胀等,结合影像 学检查进行诊断。
鼻窦肿瘤
根据症状和体征,如头痛 、鼻塞、流脓涕等,结合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进行诊断。
鼻与鼻窦疾病的鉴别诊断
预防疾病的方法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 ,接种相关疫苗以预防
传染病。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 动、充足睡眠等,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接触病原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接触病患或其分
泌物、排泄物等。
健康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控制烟酒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呼吸功能
鼻腔作为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够过滤、加湿和调温吸入的 共鸣,影响语音音质。
鼻窦的生理学特性
减轻头部重量
鼻窦内充满空气,有助于减轻头部的重量,维持头部的平衡。
共鸣腔室
鼻窦能够增加语音的共鸣效果,使声音更加洪亮和清晰。
调节温度和湿度
鼻窦内的黏膜能够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适应人体的生理需求。
日常保健措施
保持鼻腔清洁
定期清洁鼻腔,避免鼻孔内积聚过多 灰尘和细菌。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
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一盆水,以 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有 助于防止鼻腔干燥。
避免刺激性气体和环境
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烟雾、香水等 刺激性气体和环境中,以减少对鼻腔 的刺激。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鼻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 处理鼻腔问题。
常见鼻窦疾病的诊断
01
02
03
鼻窦炎
根据症状和体征,如头痛 、鼻塞、流脓涕等,结合 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鼻窦囊肿
根据症状和体征,如鼻塞 、面部肿胀等,结合影像 学检查进行诊断。
鼻窦肿瘤
根据症状和体征,如头痛 、鼻塞、流脓涕等,结合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进行诊断。
鼻与鼻窦疾病的鉴别诊断
预防疾病的方法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 ,接种相关疫苗以预防
传染病。
增强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 动、充足睡眠等,以增
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接触病原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避免接触病患或其分
泌物、排泄物等。
健康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
控制烟酒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呼吸功能
鼻腔作为呼吸道的起始部分,能够过滤、加湿和调温吸入的 共鸣,影响语音音质。
鼻窦的生理学特性
减轻头部重量
鼻窦内充满空气,有助于减轻头部的重量,维持头部的平衡。
共鸣腔室
鼻窦能够增加语音的共鸣效果,使声音更加洪亮和清晰。
调节温度和湿度
鼻窦内的黏膜能够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适应人体的生理需求。
日常保健措施
保持鼻腔清洁
定期清洁鼻腔,避免鼻孔内积聚过多 灰尘和细菌。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
使用加湿器或在房间放置一盆水,以 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有 助于防止鼻腔干燥。
避免刺激性气体和环境
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烟雾、香水等 刺激性气体和环境中,以减少对鼻腔 的刺激。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鼻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 处理鼻腔问题。
鼻鼻窦解剖医学PPT
![鼻鼻窦解剖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caa38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3.png)
04
诊断方法与技巧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症状出现时 间、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有助于 初步判断鼻鼻窦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 度。
体格检查
通过视诊、触诊、叩诊等方法,检查 患者鼻部外形、鼻腔通气情况、鼻窦 压痛等,为鼻鼻窦疾病的诊断提供重 要线索。
影像学检查在鼻鼻窦疾病中应用
嗅觉功能
鼻内嗅觉受体对气味分子敏感,能够 将气味分子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 大脑进行识别。
黏液纤毛清除系统
黏液分泌
鼻黏膜分泌黏液,能够吸附和清除空气中的尘埃、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纤毛摆动
鼻黏膜上的纤毛通过有规律的摆动,将黏液和有害物质向咽部推送,最终通过 咳嗽或吞咽排出体外。
免疫功能及作用
免疫屏障
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 严重时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流脓 涕、面部疼痛等,严重时可出现骨质 破坏和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
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发作,包括鼻塞、 流脓涕、嗅觉减退等,可伴有头痛、 头晕等不适。
鼻息肉与囊肿形成
鼻息肉
鼻腔内生长的良性肿瘤,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和 睡眠。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出血
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出血,需 采取止血措施,如填塞、冷敷
等。
感染
术后可能发生感染,需使用抗 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粘连和狭窄
术后鼻腔粘连和狭窄是常见并 发症,需定期清理鼻腔、使用
支撑物等预防措施。
复发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复发, 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
措施。
06
鼻及鼻窦解剖PPT参考课件
![鼻及鼻窦解剖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44595fbd64783e08122b59.png)
• 内眦V面前 V面总V 颈内V
• 内眦V眼上 下V海绵窦
6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鼻腔 Nasal cavity
• 前鼻孔 anterior naris • 后鼻孔 posterior naris • 鼻中隔 nasal septum • 鼻阈 limen nasi
7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鼻道 Middle meatus
• 钩突 uncinate process • 半月裂孔 semilunar
hiatus • 筛泡 ethmoid bulla • 额窦frontal sinus • 前组筛窦
ethmoud sinus • 上颌窦
maxillary sinus
鼻前庭 nasal vestibule
• 皮肤特点
– 鼻毛 – 腺体 – 连接紧 – 疖痛
8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固有鼻腔 nasal fossa proper
• 顶壁:
– 鼻骨额骨鼻突 – 蝶窦前壁 – 筛骨水平板
• 底壁:硬腭 • 内侧壁 • 外侧壁 • 前鼻孔 • 后鼻孔
9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鼻道窦口复合体
Ostiomeatal complex OMC
• 筛漏斗及邻近结构, 包括钩突、筛泡、半 月裂孔、筛房、上领 窦自然口、鼻囱门、 中鼻甲
• 窦口鼻窦复合体的通 气和引流障碍是发生 各鼻窦慢性炎症的主 要原因
13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粘膜mucous membrane
24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鼻腔的生理功能
• 嗅觉 • 识别 • 报警 • 食欲 • 情绪
• 内眦V眼上 下V海绵窦
6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鼻腔 Nasal cavity
• 前鼻孔 anterior naris • 后鼻孔 posterior naris • 鼻中隔 nasal septum • 鼻阈 limen nasi
7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鼻道 Middle meatus
• 钩突 uncinate process • 半月裂孔 semilunar
hiatus • 筛泡 ethmoid bulla • 额窦frontal sinus • 前组筛窦
ethmoud sinus • 上颌窦
maxillary sinus
鼻前庭 nasal vestibule
• 皮肤特点
– 鼻毛 – 腺体 – 连接紧 – 疖痛
8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固有鼻腔 nasal fossa proper
• 顶壁:
– 鼻骨额骨鼻突 – 蝶窦前壁 – 筛骨水平板
• 底壁:硬腭 • 内侧壁 • 外侧壁 • 前鼻孔 • 后鼻孔
9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2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鼻道窦口复合体
Ostiomeatal complex OMC
• 筛漏斗及邻近结构, 包括钩突、筛泡、半 月裂孔、筛房、上领 窦自然口、鼻囱门、 中鼻甲
• 窦口鼻窦复合体的通 气和引流障碍是发生 各鼻窦慢性炎症的主 要原因
13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粘膜mucous membrane
24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鼻腔的生理功能
• 嗅觉 • 识别 • 报警 • 食欲 • 情绪
《鼻窦解剖》课件
![《鼻窦解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aeba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5.png)
颧窦
位于颧骨内、分为数个小分区域、靠近眼眶 的一侧、齿系牙齿可能引起上颌窦炎。
蝶窦
位于眶上面、蝶骨内、分为两个部分、与其 他窦相比较稳定。
鼻窦的功能
1
减轻鼻腔重量
在头部运动时减轻脑颅的负荷压力。
2
声音共鸣
在说话和唱歌时起到对声音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3
污染粘液的排放
帮助排泄过多的粘液,将其引流到鼻咽部和口腔。
鼻腔分类
1 鼻前庭腔
靠前、指示鼻腔前端部分、包括鼻毛、较大毛细血管等。
2 鼻中腔
较大的空腔,左右和前后各有一个开口。中隔位于中间,鼻中腔前端开口处呈半月形。
3 鼻后腔
靠后、与口咽有关联、主要有结节、咽扁桃体、悬雍垂等构成。
鼻窦的位置与分类
额窦
前额部分、内壁与筛骨板相连、有三个小分 区域。
筛窦
位于筛骨内、分为导板、前窦和后窦三个部 分、是最大的鼻窦系统。
《鼻窦解剖》PPT课件
研究鼻窦解剖学对于我们理解鼻部各种结构的功能,以及鼻腔和鼻窦的常见 问题至关重要。通过本课件,您将深入了解人体呼吸系统中鼻窦的分布、分 类、功能。
鼻腔结构
鼻中隔
分隔鼻腔内的两个部分,它由骨和软骨组成。
嗅球
位于上颌骨内胆突的顶端,负责人类嗅觉感受。
衬里组织
覆盖在鼻腔上,含有许多细胞结构,有助于防止 病菌感染。
结束语
深入探究
学习人体鼻腔和鼻窦的结构与功能,可以帮助我 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身体的各种机制。
探索未知
医学科技不断发展,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 手段来帮助患者。
鼻窦的常见问题
1 鼻窦炎
鼻黏膜感染和炎症引发,症状包括喉咙痛、头痛等。
鼻窦应有解剖PPT参考课件
![鼻窦应有解剖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a97806af45b307e87197ed.png)
2018 9
底壁:为牙槽突,常低于鼻腔 底部,与上颌第二前磨牙及第一、 二磨牙根部以菲薄骨板相隔,有的 磨牙的牙根直接埋藏于窦内粘膜下, 故牙根感染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 反之,上颌窦炎症或肿瘤的侵犯亦 常引起牙痛、牙麻木及牙松动等症 状。
2018 10
2018
11
(二)筛窦(ethmoid sinus)
2018 18
谢谢大家!
2018
19
2018 3
鼻
窦
2018
4
鼻窦开口
临床上按其解剖部位及窦口所在位 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 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其 窦口均在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 筛窦和蝶窦,前者窦口在上鼻道,后 者窦口在蝶筛隐窝。
201xillary sinus)
鼻窦应用解剖
2018
1
鼻窦(nasal sinuses)为 鼻腔周围颅骨含气空腔, 按其所在颅骨命名为额窦、 筛窦、上颌窦及蝶窦,共 四对。各鼻窦的发育进度 不一致,初生儿只有上颌 窦和筛窦,到三岁时额窦 和蝶窦才开始出现,各鼻 窦形状、大小随着年龄、 性别和发育状况而有所不 同。
2018 2
鼻窦的体表投影
2018 8
后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 可经此行上颌动脉加扎术;上颌窦肿 瘤破坏此壁侵入及翼内肌时可致张口 困难。 内壁:为鼻腔外侧壁的下部,前上 方有上颌窦窦口通入中鼻道;下鼻甲 附着处骨质薄,经此行上颌窦穿刺术。 其骨性窦口为上颌窦裂孔;因钩突与 下鼻甲的筛突呈十字形连接而将上颌 窦分为四个象限。鼻囟门是上颌窦自 然开口扩大术的常用径路。
后壁:即蝶筛板,与蝶窦毗邻。后组筛窦与视神经 管、颈内动脉毗邻。视神经结节、Onodi气房、蝶 上筛房。
鼻及鼻窦的临床解剖PPT课件
![鼻及鼻窦的临床解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2d825252ea551810a68795.png)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 肥厚性 早期:同单纯性
症状明显者:处理下鼻甲消融
11
变态反应性鼻炎
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粘膜 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12
发病率全球性逐年增加 可能与大气污染有关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为儿童、青壮年
13
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联系
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常同时存在
80%以上的哮喘病人合并过敏性鼻炎 10%-40%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患有哮喘
• 分型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
9
• 致病因素
局部原因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 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的影响 邻近感染灶的影响 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
全身因素 许多慢性疾病 营养不良 内分泌失调 烟酒嗜好
职业和环境因素
10
• 治疗
根除病因,恢复鼻腔通气功能
病因治疗 消除致病因素 局部治疗 单纯性 0.5-1% 呋麻滴鼻等
30
• 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促排药物:吉诺通、沐舒痰 盐水冲洗 抗生素:(发作期) 3-4周 手术治疗
传统的鼻窦手术 鼻内镜鼻窦手术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
31
传统鼻窦手术
32
FESS手术创伤小,视角开阔、术野清晰、操作精细
局部:鼻内糖皮质激素喷雾剂,抗组胺喷雾剂,减充血剂 口服: 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白三烯抑制剂
类固醇激素(严重时短期应用) 特异性免疫疗法 其他疗法:冷冻、激光、射频等
19
WHO推荐
变应性鼻炎的阶梯式治疗方案(青少年及成人)
中-重度 间歇性
轻度 持续性
中-重度 持续性
症状明显者:处理下鼻甲消融
11
变态反应性鼻炎
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粘膜 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12
发病率全球性逐年增加 可能与大气污染有关 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为儿童、青壮年
13
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联系
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常同时存在
80%以上的哮喘病人合并过敏性鼻炎 10%-40%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患有哮喘
• 分型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
9
• 致病因素
局部原因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 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的影响 邻近感染灶的影响 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
全身因素 许多慢性疾病 营养不良 内分泌失调 烟酒嗜好
职业和环境因素
10
• 治疗
根除病因,恢复鼻腔通气功能
病因治疗 消除致病因素 局部治疗 单纯性 0.5-1% 呋麻滴鼻等
30
• 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促排药物:吉诺通、沐舒痰 盐水冲洗 抗生素:(发作期) 3-4周 手术治疗
传统的鼻窦手术 鼻内镜鼻窦手术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
31
传统鼻窦手术
32
FESS手术创伤小,视角开阔、术野清晰、操作精细
局部:鼻内糖皮质激素喷雾剂,抗组胺喷雾剂,减充血剂 口服: 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白三烯抑制剂
类固醇激素(严重时短期应用) 特异性免疫疗法 其他疗法:冷冻、激光、射频等
19
WHO推荐
变应性鼻炎的阶梯式治疗方案(青少年及成人)
中-重度 间歇性
轻度 持续性
中-重度 持续性
鼻部解剖及生理课件.ppt
![鼻部解剖及生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a3e428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b.png)
13ml。
在副鼻窦中体积最大,开口高不易引流,是易患炎症基础。
2 各壁结构:
(1)前壁:眶下孔、尖牙窝 (2)内侧壁:上颌窦自然开口
(3)上壁:眶下壁 (4)后外壁:与颞下窝、翼腭
窝毗邻。
眶下孔
尖牙窝
(5) 底壁:上颌牙槽突,与双 尖牙、第2、3磨牙根密切。
鼻腔鼻窦冠状切面观
前颅窝
(二) 筛窦
1 位置:
有多骨构成:鼻骨、上颌骨额突、 泪骨、上颌窦内壁、下鼻甲骨、 筛骨、蝶骨翼突内侧板。
以筛窦和上颌窦内侧壁最有意义。
鼻腔矢状位剖面图
鼻甲:被覆粘骨膜的骨性隆起。 鼻道:鼻甲外下方裂隙样空间。
鼻部冠状位CT(球后)
①鼻甲 下鼻甲:独立骨板,前
近鼻阈,后端距咽鼓管咽 口约1.5cm. 表面覆盖骨 膜、粘膜。
2 支架
(1) 骨性支架
额骨鼻部 鼻骨 上颌骨额突 上颌骨腭突
额骨鼻部
鼻骨
上颌骨额突
上颌骨腭突 前鼻棘
梨状孔:
鼻骨下缘 上颌骨额突前缘 上颌骨腭突前缘 围成的区域。
(2) 软骨性支架
隔背软骨和大翼软骨
鼻骨
① 隔背软骨
底面观呈:“ ” ,两侧 为鼻外侧软骨中间为鼻
中隔软骨
大翼软骨
鼻外侧软骨
② 大翼软骨
(四) 血管:
1 李特氏动脉丛: 筛、前后动脉、鼻后
中隔动脉、 腭大动脉、上 唇动脉交织成网构成易出 血区。 2 科氏静脉丛:
与动脉伴行之静脉丛. 3 下鼻道外侧壁后部有鼻—鼻咽静脉丛.
筛前动脉 上唇动脉
腭大动脉
颈内动脉 眼动脉
Li易ttle出ar血ea区
Kiesselbach plexus
在副鼻窦中体积最大,开口高不易引流,是易患炎症基础。
2 各壁结构:
(1)前壁:眶下孔、尖牙窝 (2)内侧壁:上颌窦自然开口
(3)上壁:眶下壁 (4)后外壁:与颞下窝、翼腭
窝毗邻。
眶下孔
尖牙窝
(5) 底壁:上颌牙槽突,与双 尖牙、第2、3磨牙根密切。
鼻腔鼻窦冠状切面观
前颅窝
(二) 筛窦
1 位置:
有多骨构成:鼻骨、上颌骨额突、 泪骨、上颌窦内壁、下鼻甲骨、 筛骨、蝶骨翼突内侧板。
以筛窦和上颌窦内侧壁最有意义。
鼻腔矢状位剖面图
鼻甲:被覆粘骨膜的骨性隆起。 鼻道:鼻甲外下方裂隙样空间。
鼻部冠状位CT(球后)
①鼻甲 下鼻甲:独立骨板,前
近鼻阈,后端距咽鼓管咽 口约1.5cm. 表面覆盖骨 膜、粘膜。
2 支架
(1) 骨性支架
额骨鼻部 鼻骨 上颌骨额突 上颌骨腭突
额骨鼻部
鼻骨
上颌骨额突
上颌骨腭突 前鼻棘
梨状孔:
鼻骨下缘 上颌骨额突前缘 上颌骨腭突前缘 围成的区域。
(2) 软骨性支架
隔背软骨和大翼软骨
鼻骨
① 隔背软骨
底面观呈:“ ” ,两侧 为鼻外侧软骨中间为鼻
中隔软骨
大翼软骨
鼻外侧软骨
② 大翼软骨
(四) 血管:
1 李特氏动脉丛: 筛、前后动脉、鼻后
中隔动脉、 腭大动脉、上 唇动脉交织成网构成易出 血区。 2 科氏静脉丛:
与动脉伴行之静脉丛. 3 下鼻道外侧壁后部有鼻—鼻咽静脉丛.
筛前动脉 上唇动脉
腭大动脉
颈内动脉 眼动脉
Li易ttle出ar血ea区
Kiesselbach plexus
鼻鼻窦解剖医学PPT
![鼻鼻窦解剖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265e4c6f1aff00bed51ece.png)
功能:保护、湿润,吸附、清除
YY
27
鼻腔
嗅部
鼻腔上部(中隔上部和上鼻甲以上的部分) 嗅上皮和固有膜组成,粘膜较厚 假复层柱状上皮(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 嗅细胞为双极神经细胞,细胞体向内发出一无髓轴突,
多个轴突集合成小束而形成嗅丝
YY
28
鼻窦
鼻腔周围含气腔,共四对 内衬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纤毛摆动呈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向,
淋巴
外鼻下部淋巴管沿面静脉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外鼻上 部经上、下睑注入腮腺淋巴结,外鼻和鼻腔淋巴管相 吻合
YY
6
外鼻
神经支配
鼻根、鼻桥和鼻侧面上部皮肤—眼神经的滑车上、下 神经的鼻外支
鼻下半的皮肤—(上颌神经)眶下神经鼻外支 鼻背下部、鼻翼和鼻尖皮肤—筛前神经(眼神经)的
鼻外支
YY
7
鼻腔
YY
16
鼻腔
下鼻道:距前鼻孔3cm前 上部有鼻泪管开口
中鼻道:鼻丘、钩突、筛 泡、漏斗、窦口鼻道复 合体
上鼻道:后组筛窦的开口 最上鼻道
YY
17
鼻腔外侧壁
YY
18
鼻腔
鼻腔外侧壁血管和神经 血管 动脉
筛前动脉:眼动脉—与筛前神经伴行—(筛前孔)— (颅)—鼻腔—鼻腔外侧壁前上部
筛后动脉:眼动脉—(筛后孔)—鼻腔外侧壁后上部
呼吸部淋巴网稀疏 前-鼻前庭淋巴管-面淋巴管-下颌下淋巴结 后上--咽后淋巴结 中下-颈上深淋巴结
YY
26
鼻腔
鼻腔粘膜
呼吸部
大部鼻腔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间有杯状细胞,纤毛向咽方向 作节律性颤动
固有膜内有混合腺、粘液腺及弥散的淋巴组织或淋巴 小结
YY
27
鼻腔
嗅部
鼻腔上部(中隔上部和上鼻甲以上的部分) 嗅上皮和固有膜组成,粘膜较厚 假复层柱状上皮(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 嗅细胞为双极神经细胞,细胞体向内发出一无髓轴突,
多个轴突集合成小束而形成嗅丝
YY
28
鼻窦
鼻腔周围含气腔,共四对 内衬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纤毛摆动呈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向,
淋巴
外鼻下部淋巴管沿面静脉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外鼻上 部经上、下睑注入腮腺淋巴结,外鼻和鼻腔淋巴管相 吻合
YY
6
外鼻
神经支配
鼻根、鼻桥和鼻侧面上部皮肤—眼神经的滑车上、下 神经的鼻外支
鼻下半的皮肤—(上颌神经)眶下神经鼻外支 鼻背下部、鼻翼和鼻尖皮肤—筛前神经(眼神经)的
鼻外支
YY
7
鼻腔
YY
16
鼻腔
下鼻道:距前鼻孔3cm前 上部有鼻泪管开口
中鼻道:鼻丘、钩突、筛 泡、漏斗、窦口鼻道复 合体
上鼻道:后组筛窦的开口 最上鼻道
YY
17
鼻腔外侧壁
YY
18
鼻腔
鼻腔外侧壁血管和神经 血管 动脉
筛前动脉:眼动脉—与筛前神经伴行—(筛前孔)— (颅)—鼻腔—鼻腔外侧壁前上部
筛后动脉:眼动脉—(筛后孔)—鼻腔外侧壁后上部
呼吸部淋巴网稀疏 前-鼻前庭淋巴管-面淋巴管-下颌下淋巴结 后上--咽后淋巴结 中下-颈上深淋巴结
YY
26
鼻腔
鼻腔粘膜
呼吸部
大部鼻腔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间有杯状细胞,纤毛向咽方向 作节律性颤动
固有膜内有混合腺、粘液腺及弥散的淋巴组织或淋巴 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鼻腔
由鼻中隔分为两个腔,衬有粘膜和皮肤。冠状切 面上每腔呈三角形,上窄下宽,前经鼻前孔通外 界,后经后鼻孔通鼻咽部
组成: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鼻前庭
前——鼻缘(前鼻孔) 后——鼻阈(鼻内孔) 外——鼻翼 内——鼻小柱
鼻前庭覆以粘膜,与皮肤和鼻腔粘膜移行,前方有毛 区和后上方无毛区
编辑版ppt
蝶腭神经:(上颌神经)
鼻后上外侧支—中甲以上鼻外侧壁后部和后筛 鼻后上内侧支—鼻顶和中隔,末支为鼻腭神经 鼻后下神经+腭神经—中下鼻甲及下鼻道、口腔
编辑版ppt
22
编辑版ppt
23
编辑版ppt
24
鼻腔
植物神经
主要管理鼻腔粘膜的血管舒缩和腺体分泌,交 感和付交感纤维均经蝶腭孔入鼻腔
交感神经 节前神经 —颈上神经节—岩深神经 —翼管 —蝶腭神
鼻鼻窦解剖
编辑版ppt
1
概况
位置
上:颅前窝和颅中窝 下:口腔 两侧:眼眶 后:鼻咽
彼此之间仅隔薄骨板
组成
外鼻 鼻腔 鼻窦
编辑版ppt
2
外鼻
形状:略似锥体形,上端 狭窄,称为鼻根,下端游 离称为鼻尖,两者之间的 嵴称为鼻背或鼻梁侧面向 下扩展形成鼻翼
结构:骨、软骨和膜组成, 构成外鼻支架,是决定鼻 外形的基础
筛后动脉:眼动脉—(筛后孔)—鼻腔外侧壁后上部
编辑版ppt
19
鼻腔
蝶腭动脉:上颌动脉—(蝶腭孔)— 鼻甲和鼻道 后下 部
腭降动脉:上颌动脉—(翼腭管)—口 腔
静脉
鼻腔外侧壁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鼻腔前部:面静脉搏—颈内静脉 鼻腔下部和后部:蝶腭静脉—翼丛—上颌静脉—颈内、
外静脉
鼻腔上部:筛前、筛后静脉—眼上静脉—海绵窦
编辑版ppt
11
编辑版ppt
12
鼻腔
静脉 与动脉伴行,分别经内眦、筛、蝶腭、面静脉汇 入颈内、外静脉
编辑版ppt
神经鼻内支:眼神经—筛前神经(鼻睫神经)— (颅前窝)—(筛板中的小裂孔)—(鼻腔) 鼻内支 鼻外侧支 鼻外支 鼻内侧支——鼻中隔前 上部
鼻后上内侧支:翼腭神经节鼻后支—(蝶腭孔)—鼻 腭神经—(切牙孔)分支—鼻中隔粘膜
8
鼻腔
固有鼻腔 顶——狭窄,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蝶骨构
成,嗅神经穿过筛孔,外伤可引发嗅觉障碍、出 血和脑脊液漏 内——鼻中隔 外——鼻甲及鼻道 底——硬腭,前3/4上颌骨腭突,后1/4腭骨水平 板。前方近鼻中隔处有切牙管开口(腭大动脉终 支、静脉和腭前神经通过)
编辑版ppt
9
鼻腔
鼻中隔
淋巴
外鼻下部淋巴管沿面静脉注入下颌下淋巴结,外鼻上 部经上、下睑注入腮腺淋巴结,外鼻和鼻腔淋巴管相 吻合
编辑版ppt
6
外鼻
神经支配
鼻根、鼻桥和鼻侧面上部皮肤—眼神经的滑车上、下 神经的鼻外支
鼻下半的皮肤—(上颌神经)眶下神经鼻外支 鼻背下部、鼻翼和鼻尖皮肤—筛前神经(眼神经)的
鼻外支
编辑版ppt
骨部:位于中隔后部,由 筛骨垂直板和犁骨构成
软骨部:位于中隔前部, 由四方软骨和大翼软骨内 侧脚构成
骨与软骨之间有一些交错
的结缔组织,其中还有脂 肪,鼻骨受压时,中隔不 易发生骨折
中隔居中者少,多偏于一侧,右 侧居多
编辑版ppt
10
鼻腔
中隔血管 动脉
筛前、后动脉—后上部 蝶腭动脉—鼻后中隔动脉—后下部 腭降动脉—腭大动脉—(切牙管)—鼻腔下部 面动脉—上唇动脉—中隔支—鼻前庭和中隔的皮肤 各动脉的分支在粘膜内和粘膜下形成血管网和支,在中 隔前下吻合丰富,易出血,称为Little区或Kiesselbach区
动脉
鼻根、鼻背及鼻外侧面——鼻背动脉(眼动脉)、面 动脉鼻外侧支、上颌动脉的眶下动脉
鼻翼和鼻中隔下部分——面动脉的鼻翼支和鼻中隔支
编辑版ppt
4
1 – 鼻背动脉 2 – 外侧鼻动脉 3 – 角形静脉 4 – 小柱动脉
编辑版ppt
5
外鼻
静脉
与动脉伴行,注入面静脉和眼静脉,二者通过内眦静 脉相吻合,经眼静脉注入海绵窦
编辑版ppt
16
鼻腔
下鼻道:距前鼻孔3cm前 上部有鼻泪管开口
中鼻道:鼻丘、钩突、筛 泡、漏斗、窦口鼻道复 合体
上鼻道:后组筛窦的开口 最上鼻道
编辑版ppt
17
鼻腔外侧壁
编辑版ppt
18
鼻腔
鼻腔外侧壁血管和神经 血管 动脉
筛前动脉:眼动脉—与筛前神经伴行—(筛前孔)— (颅)—鼻腔—鼻腔外侧壁前上部
鼻腔粘膜
呼吸部
大部鼻腔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间有杯状细胞,纤毛向咽方向 作节律性颤动
固有膜内有混合腺、粘液腺及弥散的淋巴组织或淋巴 小结
含有丰富的静脉网和丛,形成海绵体,易受机械、化 学以及炎症的刺激而充血
功能:保护、湿润,吸附、清除
编辑版ppt
27
鼻腔
嗅部
鼻腔上部(中隔上部和上鼻甲以上的部分) 嗅上皮和固有膜组成,粘膜较厚 假复层柱状上皮(嗅细胞、支持细胞和基底细胞) 嗅细胞为双极神经细胞,细胞体向内发出一无髓轴突,
骨部位于鼻上部,由鼻骨、
上颌骨额突及额骨鼻部组
成。鼻部撞击易造成骨性
支架骨折,鼻梁塌陷,鼻
腔容积减少,影响呼吸和
嗅觉,有碍容貌
编辑版ppt
3
外鼻
软骨部位于鼻下部,包括鼻外侧软骨、鼻中隔软骨、 大翼软骨、小翼软骨、副鼻软骨和犁鼻软骨,彼此之 间靠致密结缔组织相连并附于犁状孔缘
血管、淋巴及神经支配
经节 副交感神经 节前神经—面神经—岩大神经内—翼管—岩深神经 —
鼻腔粘膜内腺体
编辑版ppt
25
鼻腔
淋巴
嗅部淋巴网丰富稠密 上-硬膜下和蛛网膜下间隙 后-咽淋巴管-咽后淋巴结
呼吸部淋巴网稀疏 前-鼻前庭淋巴管-面淋巴管-下颌下淋巴结 后上--咽后淋巴结 中下-颈上深淋巴结
编辑版ppt
26
鼻腔
嗅神经——鼻中隔上部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鼻腔
鼻腔外侧壁
由鼻骨、上颌骨、泪骨、筛骨、腭骨垂直板和蝶 骨翼突组成
下鼻甲:距前鼻孔2cm,后距咽鼓管口1cm,最低 点距鼻底19.2mm,侧壁与鼻中隔最短7.8mm,表 面粘膜厚
中鼻甲:有嗅粘膜和嗅神经分布
上鼻甲:后上方隐窝——蝶筛隐窝(蝶窦口) 最上鼻甲
编辑版ppt
20
编辑版ppt
21
鼻腔
神经:嗅觉、感觉和植物神经
嗅神经—(筛孔)嗅球—嗅束—嗅三角—嗅觉皮质下 中枢—海马旁回钩处
一般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鼻睫神经:(眼神经) 滑车下神经:内眦皮肤 筛前神经:鼻外支—鼻前 庭、鼻尖、鼻背 鼻内支 —鼻中隔前 —鼻腔外侧壁前及筛额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