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发展演变和展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力研究发展演变和展望
摘要:纵观人类对智力研究的漫长历史,从早期的哲学思考到如今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人们对智力的内涵、结构、发展机制、测量方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回顾自古希腊的先哲们到近代西方心理学家对智力的理解,分析现代智力研究的发展和演变。对智力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可以看出智力研究的新取向是:智力的内涵从一元单维向多元系统发展;智力研究更加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和在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运用。
关键词:智力;智力理论;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85-02
智力究竟是什么?智力的本质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智力是如何发生如何发展的?我们如何测量智力及其影响因素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始终困惑着智力研究者,一代代心理学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论,心理学界对智力的研究一度呈现百家争鸣的状态。从心理学还在哲学母亲的孕育中以来,在千年的研究探索中,智力的本质始终没有定论,人们就智力究竟是什么的争论,使对智力的研究成为心理学研究中最有活力、最有朝气的领域。
一、西方对智力是什么的历史探讨
智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追问连同我是谁、生命从何而来一道成为哲人们的永恒话题。对智力的讨论至少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柏拉图认为学习能力是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能力强能够
举一反三的人是聪明人,而学习能力差且容易遗忘的人则是愚笨的人。柏拉图认为在智力方面,人们是生而平等的,而个体智力的差别是后天形成的,即主要由于教育和榜样作用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则主张社会不同阶层的区别是智力个体差异的原因,上帝赋予人的天赋是并不均等。而且在个体成长中智力天赋是固定不变的,将生育限定在那些处于社会阶层高的人,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智力水平。亚里士多德根据反应的“敏捷”和“迅速”来判断智力,聪明的人体现在他对事物现象及其原因的快速反应和理解上。
17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区分了自然性智慧和获得性智慧,前者是个体从实践和经验中获得的,后者则是通过文化和他人传授获得。著名哲学家洛克重视智力与反应速度间的关系,认为能够快速记忆和学习的人比较聪明,且区分不同事物的能力也比较高。18世纪哲学家康德认为,智力是一种高级认知能力,智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19世纪被推崇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詹姆斯则区分了人与动物在智力方面的差别,即人类能发现不同观念间的相似性。詹姆斯还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智力,即分析智力和直觉智力。
纵观西方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智力概念的理解和分类,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不同的哲学家对智力的内涵及其分类不同,可他们均强调智力的核心成分应该是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智力主要表现为一种认知能力,人们常常将智力与快速反应能力相联系。
二、现代智力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以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科学心理学为标志,人们对智力的研究从哲学层面的探讨开始转到心理学范式的研究,同时“智力”(intelligence)应运而生。研究者应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智力可能的结构、智力形成机制和发展特点、影响智力的因素及测量智力的方式、标准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对智力的深入、科学的研究推动了人类对智力本质的认识。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拓展、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心理学对智力理论体系的建构也逐渐丰富充实。系统的智力研究从20世纪初至今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化——心理测量学取向、认知心理学取向、文化生态学取向、智力多元化取向和神经生理学取向。
20世纪50年代前,智力研究领域是心理测量学取向一统天下,心理测量学取向最基本的假定是:智力是稳定的。正因为智力是稳定的这个前提,智力才可能被测量和评判。心理测量学取向认为智力测量可以以因素分析法为主,通过对智力结构的因素分析,探寻出构成智力的主要因素。不同心理学家纷纷提出自己对智力因素的建构:斯皮尔曼说明了智力双因素理论、瑟斯顿建构了智力群因素理论、吉尔福特提出了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卡特尔提出了流体智力/晶体智力理论。但以上智力理论均对智力构成因素进行静态分析,并没有看到智力动态过程性的特点。迄今为止,尽管心理学家们逐渐摒弃了从心理测量学方面研究智力,但以心理测量学为基础构建的智力测量和评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仍然最为广泛,根据因素分
析法编制的各种智力测验在西方人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心理学研究兴起,心理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智力心理测量学研究取向局限在对智力结构的静态描绘,忽略了智力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的事实,因此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为心理学家从内部行为结构对智力进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采用成分分析法来刻画智力的加工过程,从信息表征和加工方式上来寻求智力差异的原因。詹森、戴斯是智力认知取向的主要代表,戴斯等人于1900年提出了pass模型理论。pass模型将传统的因素分析法、认知加工的理论及方法与鲁利亚提出的大脑功能分区理论结合起来,形成了智力“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模型。相比于心理测量学取向,认知心理学取向从探寻智力的结构模型到描绘智力加工过程模型的转变,在对智力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上前进了一步。认知取向虽然认识到智力是一个动态加工过程,并在传统心理测量学取向的基础上完善了研究方法,但仍存在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如不能提出智力个体差异的相关解释,对智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中缺乏对情境变量的考察,没有能够行之有效地验证其理论的智力测验。
无论是心理测量学的结构论还是认知心理学的过程论,二者均从内部结构方面对智力进行了说明,在这个意义上看,二者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将智力局限在“纯粹的智力”,忽视了影响智力的外部世界——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对智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呈现出文化转向运动,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先进的
技术手段使得对智力生物因素的宽泛研究成为可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智力研究出现一种新的取向——文化生态学取向。智力的文化生态学取向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博瑞,他提出研究智力的两种方式:一是智力文化研究,即强调文化环境对个体智力形成的影响;二是智力种族研究,即强调生物因素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我们认识到智力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智力。智力的文化和生态学取向突破了智力研究中单纯考察智力内部结构的局限,更加看重智力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及生物遗传的影响。结合智力的文化因素和生物生态因素的研究顺应了智力研究的整体趋势。
智力研究方向的不断拓展,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意识到智力的内涵不是简单的学习能力或是认知速度,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的体系,只从一个侧面对智力本质进行归纳难以把握智力本质的复杂性。20世纪80年代后,智力研究呈现出多元化取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等。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不仅是一种而是一组能力,智力多种能力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智力系统。加德纳最初认为存在7种智力,后来又增加到9种,即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主义智力和存在主义智力。另一位多元智力理论的代表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存在跨越文化的三个基本信息加工成分: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