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民歌代表作和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什么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923833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68.png)
《国风》以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国风”中有很好的体现,并且成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
《国风》一共有15组、按地区划分,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陈风”和“曹风”,共160篇,又被称为“十五国风”。
《国风》被普遍视为《诗经》中的文学精华部分,后人将其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从风格上讲,《国风》带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讲,《国风》大多数是民间诗歌,作者除少数是个别贵族外,大多是民间歌手。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096098c04a1b0717fd5dde8.png)
三情曹丰:富曹的操特点、。曹丕 、曹植(人称“建安之 杰”。建他安的时代诗的歌作“家骨,气摆奇脱高了,儒学词的采束华缚茂,”注)意 建作安品七的子抒:情性孔,融再、加陈之琳处、在王战粲乱的、年徐代干,、思想感 情是建更常安常诗文是表所阮现具瑀有的、慷的应慨明玚激朗、昂刚。健刘建的桢安风风格骨。主要指的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4.南北朝时期 (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北朝民歌: 文学特征:
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代表作:《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
成就)
4.南北朝时期
鲍照: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对门阀制度的不 满。诗风俊逸豪放,矫健凌厉。创造七言歌行。
谢眺:“永明体”代表作家。诗歌合律自然, 出语天然,情味深长
五、唐
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1.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继
承南朝诗歌形式美的基础上,改变宫体诗,题材主题 由共同的淫糜变为都市繁华和正常男女之爱,由台阁 应制扩大到江山之美、边塞之情;风格由纤柔卑弱变 为明快清新。
☆陈子昂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
2.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李:想象奇特,手法夸张 杜:沉郁顿挫(诗史)
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2.盛唐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词的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df8b86a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e.png)
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 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 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 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2、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 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 么联系?
16
参考答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 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 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 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 于归,宜其室家。人面桃花意象的来源。唐 崔护《题城南》
1、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五经: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 《礼》《易》《春秋》
2、代表作品:《卫风·氓》《秦风·蒹葭》《邶 风·静女》《豳风·七月》
《卫风·氓》: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士 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
《秦风·蒹葭》:男主人公因失恋而惆怅,营造出一 幅秋水蒹葭、伊人道殊、可望不可即的萧索画面,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宋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约派:柳永( )、秦观、贺铸、李清照( )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元:马致远、张养浩
2
先秦两汉: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我国第一 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 500年间周代的诗歌305首。
中国古典诗词的体例流变
![中国古典诗词的体例流变](https://img.taocdn.com/s3/m/819f16b5ccbff121dd3683ce.png)
中国古典诗词的体例流变1、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
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
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
《诗经》在形式上是四言诗,如我们所学的《关雎》、《蒹葭》,就其语言而言,我们有很多成语就出于其中,如投桃报李、一日三秋、万寿无疆等,我们所学的《关雎》中就有,如辗转反侧(这个内容由学生回答)。
2、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楚辞“楚辞”,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前340?-前278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怀诗,也是“楚辞”的代表作品。
由此,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或“风骚”。
《楚辞》的句式为“七言”,近代以来,人们越来越趋向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七言诗主要源于“楚辞”。
3、汉赋汉代文人的主要诗歌形式,因为我们还没有学到相关作品,这里就不作具体介绍。
4、《古诗十九首》——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初出现在萧统所编撰的《昭明文选》中。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fb52f245ba0d4a7303763a6a.png)
一、先秦时期:1.《诗经》: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 305 篇,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为民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2.《楚辞》: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
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
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离骚》是其代表作。
《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
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二、两汉时期:1.汉乐府诗歌: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
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
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
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2.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的姓名。
《古诗十九首》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萧统编纂的《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浅析_诗经_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浅析_诗经_是现实主义的源头](https://img.taocdn.com/s3/m/86c8162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9.png)
浅析《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文/ 赵古月【摘要】《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源头, 这本来是早有定论的, 但前一阶段有些人对《诗经》的现实主义特征提出质疑。
本文从《诗经》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入手,重新分析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特征,得出《诗经》是现实主义源头的结论。
【关键词】诗经现实主义源头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
而《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正是从爱情、劳动、战争、反抗、祭祀等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出发来描写和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的。
《诗经》共3 0 5 篇,分为风、雅、颂。
“风”即风土之曲;“雅”分《大雅》和《小雅》,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曲。
它是于西周初叶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作品,经孔子整理编辑而成。
它包括了抒情、叙事、讽喻、颂赞等各种文学式样,题材内容多种多样。
它像当时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广阔而丰富的内容,是我国古文化和文明的载体,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我们民族古老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精典。
《诗经》中特别是《国风》中的大多数篇章都是现实主义作品,这些作品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蕴涵现实主义精神,形成现实主义风格。
《诗经》的现实主义特色首先体现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上,它以海纳百川之势吸纳几乎所有能印入眼帘,纳入耳窗的自然万物,可以说是一本生活的百科全书。
据有关学者统计,其中涉及的草有麦、黍、稷、麻等105 种,木有桃、李、柏、桑等75 种,兽有马、牛、羊、狐等67 种,鸟有睢鸠、黄鸟、喜鹊、鸱鸮等39 种,虫鱼有螽斯、草虫、鲿鲨、鲂鲤等49 种。
要想论之有道,须先言之有物,而《诗经》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它的创作源于人民的所见所闻,这不仅丰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可读性,更以浓厚的生活气息描叙了当时纯朴的风貌《诗经》内容包罗万象,汇集了生活的点点滴滴。
中国诗歌发展的三大源头《诗经》、《楚辞》、汉乐府
![中国诗歌发展的三大源头《诗经》、《楚辞》、汉乐府](https://img.taocdn.com/s3/m/dc5c4d047cd184254b353550.png)
在语言运用方面,《诗经》那种精深的表现力也达到了很高的 成就,深为后世所瞩目。
刘勰《文心雕龙》:‚‘灼灼’状桃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呆呆’ 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哽哽’学草 虫之韵。‘皎日‛‘嘈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 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诗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不只具有声韵上的美感效果, 而且也穷形尽相地表现出曲折幽隐的情感与清新美丽的自然。 《诗经》还成功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都为后世诗歌创作所继 承、发扬。 《诗经》的用韵是“矢口成韵”,自然和谐,但其中又有它的规律。 清顾炎武《日知录》中指出过它的三种基本形式: • 一种是首句押韵。如《关雎》首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 子好逑。”其中“鸠”、“洲”、“逑”为韵脚,同属上古幽部韵。这种 押韵方法“凡汉以下诗及唐人律诗之首句用韵者源于此。” • 第二种是次句押韵。如《卷耳》首章,“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 置彼周行。”其中“筐”、“行”为韵脚,同属上古阳部韵。“凡汉以下 诗及唐人律诗之首句不用韵者源于此。” • 第三种是句句押韵,“凡汉以下诗若魏文帝《燕歌行》之类源于此。”
一、上古劳动歌谣
原始的诗歌起源于生产活动,与劳动的节奏相配合,与音 乐飞舞蹈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
《吕氏春秋· 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 八阕:一日“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 “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日“建帝功”,七日“依地 德”,八日“总禽兽之极”。 《吴越春秋》载《弹歌》:断竹 ,续竹。飞土,逐肉 。
二、屈原与《离骚》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 氏,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 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 代。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 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 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 秦国。 由于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 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前305年,屈原反 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被楚怀王 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 流放期间,屈原心中郁闷,开始文学创 作。 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 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投汨罗 江而死。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完全版)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bbdaf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0.png)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述) 比(比喻) 兴(起兴)
★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艺术特点: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句式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语言双声叠韵。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五、隋唐五代
盛唐(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
乐府、歌行、律诗、绝句,各体齐备;现实 主义、浪漫主义相辅传扬;边塞派、山水田园诗 派,各呈异彩。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李白兼采“屈、庄”之精华,融会“儒、仙 侠”之精神,进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诗 风。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怀才不遇的苦闷情 怀,雄奇壮丽的名山大川,这一切都在其诗作中 得以体现。
一、上古——口头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
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 连接两头制成弹弓。一颗颗弹丸从弹弓 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 地追逐着,满载而归。。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代表作家:屈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子。)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陶渊明《归园田居》等作品,语言朴素自然, 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社会现实的憎 恶,给人以含蓄隽永、意境醇美的享受。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https://img.taocdn.com/s3/m/056d13d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7a.png)
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是《诗经》。
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离骚》。
1、《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离骚》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
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两者的一些影响:1、诗经《诗经》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
《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写真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写真的楷模与借鉴范式。
2、楚辞《楚辞》是公认的与《诗经》并峙的一座诗的丰碑,它创造了新的诗体,对诗歌对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楚辞》开创性地打破了《诗经》四言为主,重章叠韵的体式;其次,《楚辞》丰富了诗歌的题材,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如招隐诗、游仙诗等。
《楚辞》虽然是韵文,但它对散文的作用也很明显。
首先,它具备散文因素,如句式上长短不齐,有散文化倾向;如它结构抒发胸臆,辞章安排与散文通;如内涵上既可抒情又可言志,可论说也可质疑,与散文相接等。
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汉代——汉乐
![上古——口头歌谣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汉代——汉乐](https://img.taocdn.com/s3/m/3109cabb172ded630a1cb61a.png)
5、隋唐五代: A、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B、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 一时的“双子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D、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 怪)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 白朴 )
明代:高启、以李梦阳为首的前七子、以 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 清代 :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 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 境诡谲) E、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 特征: 哀艳
宋代 1、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 杨万里(“诚斋体”)、苏轼 2、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 元代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 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
上古——口头歌谣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先秦——诗歌发展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 的两大源头 (代表作家:屈原)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汉末)
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1ce34b73ad02de80d4d840c9.png)
名句积累
作者 王勃 王维 李白 杜甫 韩愈 贾岛 白居易 作品 名句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春雪》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题诗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已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八、近代(1840-1919)
近代诗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 兴起前为止,将近100年左右的诗歌。它代表了一个历史 时期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歌,也是从 传统的古典诗歌到现代意义的新诗的过渡,反映了新 的思想文化和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富有时代精 神。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六、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 主义文学与其他流派文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欧洲文学重要的转折期,浪漫主义文 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海涅是当时德国杰出的浪 漫主义诗人,后期作品转向了革命民主主义。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 斯、柯尔律治和骚塞是第一代浪漫主义的代表,这派诗人中最 出名的是华兹华斯。 而随着欧洲民主主义运动的不断高涨,拜伦、雪莱和济慈 等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大大提升了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 上也有重大的突破。他们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高峰。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普希金在浪漫主义中渗透着革命热情, 不但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实现了俄国文学真正的民 族化,他的《叶甫盖尼· 奥涅金》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之作。
四、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与课本同步)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与课本同步)](https://img.taocdn.com/s3/m/c44566bd941ea76e59fa0404.png)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它的产生久远得可以追溯到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
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诗歌的源头是歌谣。
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一、现实主义源头——《诗经》《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
其中的“国风”是现实主义的精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语言双声叠韵。
《诗经》所阐发的“诗言志”“美刺”“比兴”以及“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一直被历代诗人奉为创作圭臬。
《诗经》的思想内容反映的社会生活非常广泛。
有的诗篇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喊出反剥削,反压迫的呼声,如《硕鼠》、《伐檀》;有的诗篇表达了对徭役兵役的憎恨,如《伯兮》、《君子于役》;有的诗篇歌颂了男女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如《静女》、《蒹葭》;有的则表现了妇女婚姻的不幸,如《氓》。
总之,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都在《诗经》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
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
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二、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
它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丽的语言,表现出极强的浪漫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源头。
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古诗发展概述脉络
![古诗发展概述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baf9433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7a.png)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脉络一、先秦诗歌:前1066~前206年1. 时间:西周(前1066~前771年)→东周(前770~221年)【春秋(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秦(前221~前206年)2. 成就:(1)《诗经》——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收集西周初年(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7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风(105篇,十五诸侯国民歌)、雅(40篇,周直接统治区音乐)、颂(160篇,宗庙祭祀歌舞曲)”三部分,表现手法赋比兴。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2)《楚辞》——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战国后期屈原为代表创作的,包括《离骚》《天问》《九歌》等。
二、汉代诗歌:前206~公元220年1.时间:西汉(前206~公元23)→东汉(公元25~220年)2.成就:(1)汉乐府诗:乐府采取和加工的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五言为主,中国诗歌语言形式一次创新。
代表作《孔雀东南飞》(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陌上桑》《上邪》。
(2)《古诗十九首》:汉末文人创作的五言诗,收入萧统《文选》,代表五言诗最高成就,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三、三国诗歌:220~280年1.时间:魏(220~265年)、蜀(221~263)、吴(222~280)2.成就:(1)建安文学:“三曹”和建安七子,他们诗作富有现实内容,情怀慷慨,爽朗刚建,被誉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a.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其中曹植成就最高,“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被钟嵘誉为“诗中之圣”b.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等c.正始文学:“竹林七贤”,代表作家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魏晋易代时期,政治黑暗,诗作多愤世嫉俗,隐晦曲折。
四、两晋诗歌:265~420年,同期十六国(306~439年)1.时间: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2.成就:(1)左思:西晋人,《咏史》诗八首,明则“咏史”,实则“咏怀”。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de0dd0bfc4ffe473368aba5.png)
2008年湖南省高考联考艺术类编导专业术科考试大纲文艺常识文学部分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
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
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
5、“三曹七子”。
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8、“三言二拍”。
9、元杂剧与《西厢记》、《窦娥冤》。
10、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
11、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
12、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
13、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
14、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
15、曹禺的戏剧作品。
16、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和田汉的戏剧创作。
17、“茅盾文学奖”。
18、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
19、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20、莎士比亚和他的四大悲剧作品。
21、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22、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
23、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
24、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
25、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
26、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7、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
28、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
样题:选择题1、戏剧作品《雷雨》、《日出》的作者是…………………………()①鲁迅②郭沫若③曹禺④老舍名词解释题1、(文学体裁)“四分法”命题写作一、考核目标:叙事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一种主要功能,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叙事能力。
据此,设立命题写作这一考试科目,规定考生在限定条件下写一篇记叙文。
命题写作在于考核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的叙事能力和学习本专业的潜质。
二、考试形式:命题写作,当场闭卷集中考试,卷面分50分。
与文学艺术常识合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
三、考试要求:要求考生写作的文章达到:1、内容健康,观点正确,中心明确;2、全文内容具有较强的原创性;3、全文设置人物和情节,具有较强的故事性;4、全文结构完整、合理,层次清楚;5、全文语言通顺,叙事流畅;6、全文不少于1000字;7、卷面整洁。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https://img.taocdn.com/s3/m/4d4618a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4.png)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 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 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 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 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 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 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 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 《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 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宋(代孟— 浩—然宋《诗夜重归边理鹿趣门塞歌》诗) 派:高适《燕歌行》、岑参、李颀、王昌龄 月中明国星 古稀典中,诗乌歌唐鹊南:飞,韩绕树孟三匝(,何韩枝可愈依?、山不孟厌高郊,海—不厌—深。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这郴次江第 幸,自怎绕一郴个山愁,元字为了谁白得流!下(潇湘元去。稹、白居易(《长恨歌》)——诗歌的风 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关于汉乐府
• 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 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 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汉书 艺文 志》记: “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 于是 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 缘事 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汉武帝 采诗, 除为考察民隐外, 亦在丰富乐府的乐 章, 以供娱乐。六朝时, 乐府乃由机关的名 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a66fd6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8.png)
春秋时期的民歌—楚辞的源头
越人歌
最早的译诗
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pi好兮,不訾zǐ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六义 重章叠句
四言
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lǚ zī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zhuóqiào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
行行重行行(文人五言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2、形式特点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这首词的字数、句 数和平仄声韵。大部分词可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分类:
一、隋末唐初:敦煌词(民间词)
最早产生于隋末唐初。在开元、天宝年间逐渐流行。
在敦煌壹文学中有许多歌辞作品,称之为敦煌词,以民间词为主。 目前存世为《敦煌曲子词》。
2.古诗十九首
(汉末文人五言诗) “五言之冠冕” 《涉江采芙蓉》《西北有高楼》《行行重行行》
《上邪》(汉乐府民歌)
上邪!yé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líng
夫 君
江水为竭,
子 之
冬雷震震,
行
夏雨 y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雪,
天地合,
中国古代诗歌变迁史
![中国古代诗歌变迁史](https://img.taocdn.com/s3/m/06169e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8.png)
中国古代诗歌变迁史诗歌发展史一、上古:口头歌谣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三、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四、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五、隋唐五代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2、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3、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4、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六、宋代1、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2、苏轼(北宋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3、“诚斋体”:杨万里4、陆游(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宋诗特点(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七、元代:杨维桢(铁崖体)八、明代:高启、李梦阳与前七子、李攀龙与后七子九、清代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2、国朝六家: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3、诗界革命(黄遵宪、梁启超等)词发展史1、晚唐:温庭筠、韦庄2、南唐五代:冯延巳、李璟、李煜3、宋发展(以人物为线索):晏殊、欧阳修——柳永(长调慢词)——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善于用典,数量居两宋词人之首)派别:婉约: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豪放:苏轼、辛弃疾、张元干等4、金元:元好问、萨都剌5、清:清初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6、元曲(小令、“叶儿”)前期(质朴自然)——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典雅工丽,远离现实)——张可久、乔吉、雎景臣等诗词发展规律1、发展规律: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
诗歌中的民歌代表作和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诗歌中的民歌代表作和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https://img.taocdn.com/s3/m/48bd583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8.png)
第一课,我们先来讲讲:《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一)关于诗歌及古典诗歌的两面旗帜1、关于诗歌:中国文学中产生得最早的体裁(原始歌谣),也是中国文学中得到最为充分发挥的体裁。
2、我国古典诗歌的两面旗帜:〈〈诗经〉〉:称为“诗”传统或“风”传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现实主义文学的源流与旗帜。
(二)〈〈诗经〉〉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传统1、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创作原则(特点)(1)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
(再现性)(2)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
(表现性)2、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在我国文学创作中的地位(1)萌芽极早,如原始歌谣中的〈〈弹歌〉〉便是一首比较原始的现实主义诗歌,全诗虽然只有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是原始渔猎时代人们劳动生活的反映。
(2)在我国文学创作中占主导地位。
3、〈〈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源流,我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即是“风”诗传统的世代相传。
(1)《诗经》》中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有:〈〈国风〉〉中的两周民歌:〈〈豳风。
七月〉〉、〈〈魏风。
伐檀〉〉、《卫风。
氓》、《郑风。
溱洧》等。
“两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大雅。
桑柔〉〉〈〈小雅。
十月之交〉〉等。
风雅:指〈〈诗经〉〉中以民歌和文人讽喻诗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
(2)〈〈诗经〉〉的现实主义文学特征:内容上: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
艺术手法上:文风朴素;语言简洁;比兴手法的运用等。
(3)作品例析: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通“佸”)。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简评: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山村劳动妇女对她久役未归的丈夫的怀念之情。
全诗写得朴素简净、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很自然地令人想起当时社会徭役的沉重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所谓的“野有征夫,家有怨妇”,激起人们对主人公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痛恨。
中国古诗发展
![中国古诗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8a99e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6.png)
中国古诗发展
中国古诗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上古:口头歌谣。
2.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诗经》和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3.两汉:乐府诗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实现了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同时也出现了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4.魏晋南北朝:建安文学确立了“建安风骨”的诗歌美学典范,代表作家有曹氏三父子、建安七子等人。
这一时期,也有正始文学和两晋文学,分别以阮籍、嵇康和陶渊明、谢灵运等人为代表。
南北朝时期则以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为代表。
5.隋唐五代: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开启盛唐的诗歌高潮,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成为盛唐诗歌的两个主要流派。
李白、杜甫等人为代表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中国古诗的高峰。
6.中唐:韩愈、孟郊等人的诗歌创作形成了奇崛险怪的风格,而元稹、白居易等人的诗歌则以平易直白的语言风格为特点。
7.晚唐: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诗歌创作具有哀艳的风格,而温庭筠的诗歌则以哀艳的风格为特点。
8.宋代: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创作以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为主要特点,江西诗派和“诚斋体”、“陆游等则分别为宋诗的不同流派。
9.元代:杨维桢等人创作出具有元代特色的诗歌。
10.明代:高启等人与前七子、李攀龙等人与后七子共同推动明朝的诗歌发展。
11.清代:江左三大家、国朝六家等诗人创作出具有清代特色的诗歌作品,同时黄遵宪等人则进行了“诗界革命”。
总体来说,中国古诗的发展脉络清晰,各个时代的诗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古代诗歌的由来
![古代诗歌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0131516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a.png)
古代诗歌的由来
中国古代诗歌的由来:一是现实主义源头《诗经》;二是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由众位采诗官收录、加工、编订,集合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其归纳为“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可以是直接叙事、直言其志;“比”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起兴,触物以起情谓之兴,一般处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楚辞》是在战国后期,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相比中原文化,楚文化更绚丽浪漫。
《楚辞》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但《楚辞》非其一家之言,而是辑录了自战国至东汉三四百年间以此题材写就的诗文。
现传17卷本《楚辞》中含有屈原的《离骚》《天问》、宋玉的《九辩》、东方朔的《七谏》和刘向的《九叹》等。
在《诗经》三、四字句的基础上,《楚辞》发展了五言、七言句式,在内容上首开中华文学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先河,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