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上课用.ppt
![雅尔塔体系上课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3ffd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d.png)
马歇尔计划,又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
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 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 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 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 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 自由的选择。
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 的意志,其特点为自由制度,代 议制政府,自由选举,个人自由 之保障,言论与信仰之自由,免 于政治压迫。
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 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它所 依靠的是恐怖和压迫,操纵下的 报纸和广播,内定的选举和对个 人自由之压制。
经济影响1948年至1952年是欧 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 产实际上已经超过的战前的水 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 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 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
政治影响使西欧从战后初期的 财政拮据及由物资紧缺而引发 的限量配给的局面中摆脱出来, 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 稳定了政治局势。西欧共产党 的势力便迅速衰弱,其影响力 已经不可与先前相比,使美国 有力地控制了西欧
• 请同学朗读56页第二段雅尔塔体系 的概念
• 问题4、如何评价雅尔塔体系?其 实质怎样?
• 问题5、仿照雅尔塔体系的内容说 出凡——华体系的概念
• 问题6、对德日法西斯审判的法庭 名称是什么?处理有何不同?原因 怎样?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
经过218天的 审判,最终有 18个纳粹分子 被判以“战争 罪”和“反人 类罪”,其中 11人被判处死 刑。对德国来 说,纽伦堡审 判是黑暗历史 的结束,也是 同纳粹的过去 划清界线的开 始。德意志民 族从此开始了 对历史的反省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27e60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7.png)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雅尔塔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上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和安排。
这一体系对于战后世界的重建和国际秩序的建立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雅尔塔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的影响。
一、全面评估1. 深度评估雅尔塔体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层面,雅尔塔体系决定了战后德国的分割和管理,形成了四个占领区的格局,并导致了冷战的形成。
二战后的几十年里,东西方之间的对立持续存在,直到冷战结束。
雅尔塔体系还推动了联合国的建立,这一国际组织成为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层面,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世界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框架。
盟军同意在战后充分合作,重建战争受损的国家,并实施了驱逐德国的政策,促进了战后欧洲的经济复苏。
雅尔塔协议还涉及复兴日本经济,并为日本走向和平和繁荣铺平了道路。
在军事层面,雅尔塔体系确定了战后欧洲的军事安排和削减德国军事能力的计划。
这些举措旨在确保战后欧洲的稳定与和平,并避免再次发生大规模战争。
雅尔塔体系的一项重要成就是将军队从民主控制下,并确保战争不再成为国家间解决争端的手段。
2. 广度评估雅尔塔体系的广度体现在其影响范围的全球性和长期性。
雅尔塔体系通过确立国际秩序的原则和规则,影响了战后世界的国际关系。
尽管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国际秩序也发生了调整,但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原则如领土不变、不干涉内政等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雅尔塔体系对于后来的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组织的设立以及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都与雅尔塔体系密切相关。
这些组织和机制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观点和理解对于雅尔塔体系的评价存在争议。
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世界的稳定和重建做出了贡献。
它确立了一个基于规则和合作的国际秩序,避免了战后国际关系再次陷入冲突和对立的局面。
雅尔塔体系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对当今世界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a72522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5.png)
雅尔塔体系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由美国、苏联和英国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镇达成的一项协议,它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雅尔塔体系确立了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根据协议,德国被分为四个占领区,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各占一个,同时德国被迫赔偿战争损失,这些措施奠定了战后欧洲的基础。
此外,雅尔塔体系还规定了联合国的组成和职责,这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雅尔塔体系对于东欧国家的影响尤为显著。
根据协议,苏联在东欧国家拥有影响力,这导致了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化进程,这一进程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
同时,雅尔塔体系也为东欧国家的分裂和冷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第三,雅尔塔体系对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协议中规定了美国和苏联在战后的利益分配,这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影响了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直到苏联解体才逐渐结束。
最后,雅尔塔体系对于国际法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协议中规定了战争罪和人权问题的处理,这为二战后的国际法奠定了基础。
此外,雅尔塔体系还规定了国际法的适用范围和原则,这对于国际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雅尔塔体系对于当今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奠定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础,影响了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化进程,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促进了国际法的发展。
雅尔塔体系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系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2fc0ed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47.png)
雅尔塔体系主要内容
1. 战后的势力划分呀,就好比切蛋糕一样。
同盟国把世界这块大蛋糕给分了!比如美国在欧洲那可是有很大影响力呢,苏联呢在东欧势力很强。
这不就是很明显的势力划分嘛!
2. 对德国的处置,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就像管教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得定好规矩。
让德国进行非军事化、非纳粹化,这就是要让它变好呀!
3. 联合国的成立也很关键呀!这就像是一个世界大家庭,大家有啥事都能在里面商量着来。
而且这可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组织呢,多厉害!
4. 苏联在远东的权益也不能忽视呀!好比是苏联在这边也有了自己的一块“领地”,有这个权益呢。
5. 日本被管制起来,不就跟给野马套上缰绳一样嘛!不能让它再随便撒野了,得有人管住它。
6. 对战败国的赔款,哎呀,这可是让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呀!就好像做错事得接受惩罚一样。
7. 关于对殖民地的处置,那也是个大事呀!不能再随便让某些国家乱来啦,得考虑殖民地人民的意愿呐!
总之,雅尔塔体系的这些内容对后来的世界格局影响巨大呀!它决定了很多国家的命运和走向呢!。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9dde42b5f0e7cd18525360d.png)
一、雅尔塔体系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以美苏两强为首的国际关系体系的习惯性称谓。
2.主要内容:(1)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
(2)成立联合国。
(3)重新划分欧亚政治版图。
3.评价:(1)实质: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
(2)标志: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3)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发展各国经济。
(4)消极作用:①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②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的爆发提供了条件。
③埋下了国际纠纷的隐患(1948年朝鲜分裂,1949年德国分裂)。
二、两极格局的形成1.资本主义阵营:(1)美国的强大:罗斯福的“世界蓝图”:组建联合国,建立世界经济体系。
②表现:②实力:杜鲁门:美国意图“领导世界”政治上:控制操纵联合国,英、法等西欧国家唯美国马首是瞻经济上: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军事上:成为头号军事强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空军,率先掌握了原子弹、氢弹2)西欧的衰落:①英国:海外贸易濒于停顿,黄金储备几乎用竭;工业生产日益降低;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②法国:经济严重倒退、货币贬值、海外储备枯竭;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2.社会主义阵营:(1)苏联实力大增:①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国际威望大增。
②军事实力增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
③领土也有所扩大。
2)社会主义国家的增多:①东欧八国:得到苏联的帮助;仿效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亚洲四国:中国、朝鲜、越南、蒙古。
(3)阵营最终形成: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一、美苏对峙(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1.背景:(1)美国: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bca5c8ee53a580216fcfee2.png)
随着盟军的诺曼底登陆和苏联军队攻入德国境内,欧洲战场上德国的败亡指日可待,而消灭远东战场上日本军国主义也被盟国摆上了日程。
为了进一步协调盟国的军事行动,处理战争中遗留的问题,并讨论战后的国际秩序,1945年2月初,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小镇雅尔塔举行了一次会议。
会上美苏三强通过了两个重要的文件:《克里米亚会议公报》和《雅尔塔协定》。
前者是三国就战后欧洲等问题达成的谅解,后者则是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所达成的秘密协议。
这两个文件是战后美苏在欧洲和亚洲划分势力范围的重要依据,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的世界局势是与这两个文件的规定是一致的。
但是雅尔塔体系并不是通过雅尔塔的一次会议直接形成的,而是1943 年至1945 年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三次国际会议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间为构建世界战后蓝图,公开或秘密地达成的各项协议的总和。
此外,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开罗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旧金山会议通过的各项协议和谅解,也是雅尔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系列的会议中以雅尔塔会议尤为关键和重要。
在雅尔塔体系下世界秩序的基本特征就是由美苏大国安排和主导,从而形成了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制定了彻底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处置战败国及其仆从国,以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的战略。
2.重新划定了欧亚的政治版图,根据当时三大国的军事实力,重新确定了边界和势力范围,尤其是重新划定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成立联合国,并在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表决程序上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作为协调国际纷争,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三国的殖民地以及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自治权利。
具体来说,雅尔塔体系对于世界的布局主要围绕欧洲和亚洲两个地区展开。
雅尔塔欧洲格局的主要内容是盟国对欧洲疆界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
例如在二战欧洲的策源地德国,为防止纳粹势力东山再起,盟国在德国实行了分区占领和管制的政策,苏联占领德国东部,英国占领西北部,美国占领西南部,而法占区则处于英占区和美占区之间。
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雅尔塔体系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4501d8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6.png)
雅尔塔体系的评价《我看雅尔塔体系》嗨,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厉害又很复杂的东西——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就像是一场超级大游戏之后定下来的新规则。
啥大游戏呢?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呗。
这一场大战,把整个世界都打得七零八落的。
各个国家就像一群在操场上打群架的孩子,打完了之后呢,总得有个说法,得重新安排一下大家以后怎么相处,于是雅尔塔体系就这么诞生了。
我就想象着啊,美国、苏联还有英国这几个大战中的“大孩子”,坐在一张大桌子前。
美国那时候就像是个有钱的阔少爷,财大气粗的。
苏联呢,就像个强壮的大力士,虽然在战争里也受了伤,但还是很有力量。
英国就像是个有点没落的贵族,虽然以前很威风,可现在有点力不从心了。
他们三个坐在那,开始商量这个世界的新秩序。
从好的方面看呀,雅尔塔体系可做了不少好事呢。
它让世界有了一种新的和平的希望。
就好比在一个乱哄哄的教室里,突然有了新的纪律一样。
它确定了很多国家的边界,让很多国家知道自己的地盘在哪,这就减少了很多因为地盘问题而打架的可能。
比如说德国,被分成了东德和西德,虽然这看起来有点残忍,就像把一个大苹果切成了两半,可是在当时,这是让德国不再到处惹事的一个办法呀。
还有啊,雅尔塔体系让联合国诞生了。
联合国就像是一个全世界孩子的大俱乐部,各个国家都能在里面说说自己的想法,要是有谁不听话,大家还能一起管管他。
这多好呀!要是没有这个体系,世界可能还是乱糟糟的,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那要是没有雅尔塔体系,难道世界就不会有和平吗?”我觉得呀,很难呢。
就像盖房子没有图纸一样,没有这个体系的规划,各个国家就不知道怎么相处,和平也就很难到来。
不过呢,雅尔塔体系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它有点像一个有点破洞的大帐篷。
在这个体系下,美国和苏联开始了冷战。
这冷战可把世界搞得紧张兮兮的。
就像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邻居,虽然没有真的打起来,可是整天在门口互相瞪眼睛。
美国和苏联都想当老大,在世界各个地方拉帮结派。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bfeee94b9d528ea81c779c0.png)
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 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苏、美、英三国首脑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温斯敦•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关于和平时期保持并加强在战时所实行的合作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
会议秘密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发表了《克里米亚声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大多数帝国主义国家遭到沉重的打击,唯独美国不仅没有受到损失,反而借助战争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其他为战争服务的经济部门,使军事和经济都获得空前的发展,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使得美国控制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起来。
另一个直接结果是苏联的崛起,苏联虽然在二战中遭到严重的破坏,但发展了军事工业。
战后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从德国获得的上百亿美元的战争罚款,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复苏。
苏联的军事实力、经济发展态势、国际威望以及外交政策倾向等产生了一种综合效应,使苏联成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中又一个重要的战略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转变,而且发生于二战后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历史推进到“电子信息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法两国势力,使之成为二等国家,大大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舞台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极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英国、苏联三国先后举行了一系列首脑会议,其中主要有:开罗会议(1943年11月22~11月26日)、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和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18日~8月2日)。
会议达成了以下协议:1.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3e7c84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f.png)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是什么所谓雅尔塔体系,主要指1943年至1945年战时盟国领导人从德黑兰、雅尔塔直至波茨坦会议以及期间另一些重要的双边和多边会谈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等一致确认的对战后世界秩序所作的安排。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是什么?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什么是雅尔塔体系一般认为,所谓雅尔塔体系,主要指1943年至1945年战时盟国领导人从德黑兰、雅尔塔直至波茨坦会议以及期间另一些重要的双边和多边会谈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公报、议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等一致确认的对战后世界秩序所作的安排。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结束时,大国之间尤其是美苏之间实力对比和妥协的产物。
吴于廑、齐世荣的《世界史·现代史编》更明确地指出: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开罗会议(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3年11月28日一12月贝日)、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1944年10月9日一26日)都可看成是雅尔塔会议的准备。
雅尔塔会议继承和发展了上述会议的成果,对某些协议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
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1945年7月17日一8月2日)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上看,史学界基本上认为雅尔塔体系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如何打败法西斯;二是如何安排世界。
只是对第二点如何安排世界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有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凡属于有关战后世界安排的问题,均应属于雅尔塔体制的范围。
吴于谨、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把雅尔塔体制的内容明确地概括为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eeb5f86680203d8ce2f241e.png)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1)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所建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
它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2)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国际格局。
(3)“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
(4)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瓦解。
两极格局特征①以美苏的对抗为标志,由此构成了二战后国际斗争的中心和焦点;②双方的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以“热战”为辅。
在欧洲两国以“冷战”为主,亚洲等地则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热战”,如朝鲜战争等。
评价①积极作用: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和竞争中,借鉴他国经验教训展开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为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创造了环境;两大集团的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消极作用:两极格局下,双方剑拔弩张,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政治上,强权政治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造成了朝鲜分裂、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甚至世界分裂;经济上,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严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军事上,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局部战争不断,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
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2)迅速崛起的日本:二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世界经济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ba37d4360b4e767f5acfce9e.png)
雅尔塔体系背景(条件):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概念: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演化: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
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
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特点:(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
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3)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互妥协的产物。
消极作用:(1)体现大国强权政治。
(2)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3)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名词解释雅尔塔体系
![名词解释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7affcc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7.png)
雅尔塔体系一、简介雅尔塔体系(Yalta system)是指二战结束后成立的国际秩序和平衡机制,以及由雅尔塔会议确定的战后国际秩序。
此体系的核心成员包括苏联、美国和英国,他们在会议上共同决定了欧洲和亚洲战后的重建、领土重新划定以及国际安全保障等重要事务。
二、背景1. 二战后的格局二战结束后,欧洲与世界进入了一个重建与重塑的时期。
苏联在东线战胜纳粹德国,美国和英国在西线以及其他地区也予以胜利。
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这三个盟国之间的合作关系逐渐紧张,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开始浮现。
2. 盟国首脑会议为解决战后战略重建的问题,盟国的首脑们于1945年2月至2月在乌克兰的雅尔塔镇举行了一系列会议。
这次会议被称为雅尔塔会议。
会议的主要参与者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
三、核心内容1. 欧洲重建计划为了确保战后的和平与稳定,雅尔塔体系通过制定欧洲重建计划来推动欧洲国家重新恢复经济。
根据该计划,在战争结束后,原则上所有欧洲国家将逐步恢复独立,并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重建与发展。
2. 领土重新划定雅尔塔体系还就战后领土重划和领土变动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决定。
根据协议,原则上,欧洲国家在战争中被控制的领土将被归还给相应的国家或交由国际联盟进行管理。
苏联在战争中占领的波兰、东欧国家领土将成为他们的势力范围。
3. 国际安全机制为了维护国际安全与和平,雅尔塔体系规定了建立国际联合国组织的计划。
事实上,这个组织后来就是联合国的前身。
联合国的成立旨在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并维护全球的和平与安全。
4. 战后对战犯的处理雅尔塔体系还就如何对纳粹战争犯罪分子进行惩罚进行了讨论。
会议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成立了纳粹战犯追诉国际军事法院(Nuremberg Trials)。
这个法庭负责对纳粹战争犯罪进行审判,并确保正义得以伸张。
四、影响1. 冷战与分裂尽管雅尔塔体系起初试图通过合作来维护国际秩序,但由于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意识形态和利益的分歧,使得盟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课件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09d1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d.png)
目录
•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背景 •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 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雅尔塔体系的影响和评价 • 雅尔塔体系的瓦解和当今世界格局
01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背景
Chapter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国际关系 和秩序。
战争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开 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激烈的竞争。
两极格局瓦解
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失去了存 在的基石,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 向发展。
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国际贸易和 投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 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新兴力量不断崛起,国际社会呼 吁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样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
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多个力量 中心的出现,使得世界格局呈现 出多极化的特点。
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 样性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特征。
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贫困等问题依然 困扰着国际社会,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机遇
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创新、新能源等领域为国际社 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国应抓住机遇,共同推 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的国际秩序的开始,即雅 尔塔体系的形成。
美苏冷战的开始
美苏冷战期间,两国在全球范围 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包括军备 竞赛、意识形态斗争和地缘政治
争夺等。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在欧洲、 亚洲和非洲等地都展开了激烈的 争夺,导致国际局势持续紧张。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 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f1a40bd960590c69ec3763d.png)
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建立的新的世界格局。
所谓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分化组合,从而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均势逐渐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结果。
在近现代史上,每次大的国际战争之后,战胜国都要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协议,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重新划分边界和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建立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如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所不同的是,雅尔塔体系从战争后期即开始着手安排;其持续时间之长主宰世界达半个世纪;范围之广遍及世界各地。
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远大于以往的国际格局。
【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或者说条件】1945年9月2日,日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随即宣告彻底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其中,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
战前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的是英、法、美、德、日、意和苏联七国。
战后,德、意、日三个战败国不再是国际舞台上的主角。
战后初期的国际局势由反法西斯盟国操控,而盟国从一开始就有大国与小国之分,强国与弱国之分。
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时,美、英、苏、中四大国例外地排在最前列,然后时小国按国名英文第一字母顺序签名。
战争结束时,法国恢复了大国的地位。
这样,在战后初期国际舞台上便形成了五大国起主导作用的局面。
但由于五大国之间实力对比的悬殊,五国实际的国际地位又有差别。
美国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实力在大国中首屈一指。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cf65e124a5e9856a5612605b.png)
雅尔塔体系一、雅尔塔体系的含义所谓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二、雅尔塔的理想和设计蓝图恢复被轴心国用武力和其他方式改变的各国疆界,“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不愿其实现”。
做出有利于弱小国家,意在惩办战败国的边界调整,如德波边界的调整。
调整各国关系,恢复或是重组被战争破坏的各国合法政府,以肃清法西斯残余势力及影响,扶植民主和爱好和平力量。
建立一套能够保证世界和平及各国安全的保障机制。
三、安排战后世界秩序的国际会议1、1943年10月莫斯科三外长会议2、1943年11月开罗会议3、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德黑兰会议4、1944年10月9日-26日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5、1945年2月4日-11日雅尔塔会议6、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旧金山会议7、1945年7月17日-8月2日的波茨坦会议1、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3年10月19~30日)人物: 赫尔、艾登、莫洛托夫主要内容:盟国主要就德国和意大利问题交换了看法;一致同意废除德国对奥地利的占领,把奥地利重建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一致同意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并决定建立一个维护战后和平的国际组织。
2、开罗会议时间:1943年11月22日—26日人物: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主要内容: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中国以及朝鲜应获得自由和独立等。
3、德黑兰会议时间: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主要内容:开辟第二战场、战后世界安排(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德国问题、波兰问题、殖民地问题)“我们是抱着希望和决心到这里来的,我们离开这里时成了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
”--《德黑兰宣言》大国一致和大国合作的原则被认定为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内容,前景似乎一派光明。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086966f650e52ea54189832.png)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雅尔达会议是1945年二战胜利前夕,欧美三大战胜国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什么?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雅尔塔体系的实质,希望对你有用!雅尔塔体系的实质雅尔塔体系的实质是大国实力对比和互相妥协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雅尔塔体系前期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以后成为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的工具。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势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的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
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同时推动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是,在世界两极格局下,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同时,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
最后,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雅尔塔体系形成的标志雅尔塔体系是在战争接近尾声到战争结束后不久形成的(1943-1946年初),主要是雅尔塔会议前后,以美苏为首的大国间所达成的一系列有关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协议。
雅尔塔体系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俄罗斯克里米亚)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背景雅尔塔体系是在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体表现在,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雅尔塔体系的构成
![雅尔塔体系的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0f0e527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6.png)
雅尔塔体系的构成
雅尔塔体系的构成
雅尔塔体系由三部分构成:基础系统、拓扑系统和业务系统。
基础系统
基础系统是任何“体系”的基础,也是雅尔塔体系的基础。
它包括:1)网络架构,用于实现系统网络的连接;2)数据存储,用于实现大数据的存储;3)运营系统,用于管理和维护整个系统;4)调度系统,用于实现任务和业务的调度;5)终端服务,用于实现工作流
的服务。
拓扑系统
拓扑系统是由多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布式系统组成的集合,它支持雅尔塔体系的数据分析和推理。
它可以分为计算拓扑、存储拓扑和分析拓扑三种。
计算拓扑由多个节点组成,节点可以是物理机、虚拟机或容器等,用于运行节点计算的应用程序,以实现多个任务的计算分解和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
一般而言,节点的计算资源可以根据任务的难度调整。
存储拓扑由多个存储节点组成,节点可以是本地硬盘、网络硬盘或云存储等,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分析拓扑由多个分析节点组成,节点可以是本地服务器或数据库,以实现数据分析和复杂查询的支持。
业务系统
业务系统是建立在拓扑系统之上的应用系统,它可以分为客户端、
多终端应用和Web应用三种。
客户端是可以支持本地计算的客户应用,例如PC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平板客户端等。
多终端应用是指支持多个设备的应用,如智能电视应用和智能家居应用等。
Web应用是指基于Web技术的应用,可以用于支持浏览器访问的应用,例如e-commerce、社交网络和游戏等。
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40bda89a0116c175f0e48d0.png)
雅尔塔体系背景(条件):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概念: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演化: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
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
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特点:(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
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3)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美英法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互妥协的产物。
消极作用:(1)体现大国强权政治。
(2)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3)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尔塔体系
背景(条件):是二战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概念:是二战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实质:美苏的两分天下,打上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是在雅尔塔会议上确立,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演化:二战到50年代中期:表现为两大阵营的对抗(北约与华约的形成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之一);50年代后期起开始:表现为美苏争霸,直到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
这段时期世界两极格局是世界基本特征。
冲击这种格局的因素有: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特点:(1)以冷战为主的对抗形式。
2)对抗是全方位的。
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
(3)美苏作为双方的盟主在斗争中起了主导作用。
(4)这一格局的较量,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一极取得绝对优势而告终。
评价: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均势的基础之上,它是美英法三大国经过长期的相互妥协的产物。
消极作用: (1)体现大国强权政治。
(2)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人口大迁移。
(3)保持和形成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 (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
(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4)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雅尔塔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国家胜利的产物,积极作用 (1)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和民主的原则,表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只要互相尊重,愿意合作,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2)使世界顺利地实现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和胜利。
(4)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作为简答题: 雅体系与凡华体系之异同
(1)相同点: 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结束后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关系新格局; 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间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对比和通过一系列国家相互斗争与妥协为基础建立的; ④实质上都是大国维护各自战略利益和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体系;大国都在体系中推行强权政治与霸权政策,损害了弱小国家利益; ⑤两个体系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都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⑥两个体系内部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造成了世界局势的动荡,也使体系逐渐走向瓦解; ⑦两个体系的形成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大国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暂时的稳定,这又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⑧两个体系都建立了维护机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联,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
(2)不同点: ①形成过程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一战后两年内形成的,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在二战接近尾声时到战争结束不久后就形成了; ②体系操纵的国家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英法美操纵,雅尔塔体系由美苏两大国操纵; ③体系中存在与调和的主要矛盾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调和的也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雅尔塔体系中存在的主要是以美苏矛盾为主,这种矛盾包含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矛盾,同时又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调和的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④体系的性质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雅尔塔体系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⑤影响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就时间和范围而言,雅尔塔体系的影响远远大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⑥解体的方式不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战争的形式宣告其瓦解,而雅尔塔体系是以苏东剧变(即以苏联一方的政治变动)宣告其瓦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