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来不平衡。在秦汉时代,全国经济发展轴位于长安――洛阳――开封一线,关中和山东是当时的经济重心,整体上,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领先于其它地区。在隋唐之交,南方经济逐渐超过了北方,而成为经济中心,但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仍在开封――洛阳轴线上,呈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相分离的格局。北宋以后,文化中心南移至江南,淮河成为南北文化的分界线,经济重心位于长江下游和南北运河交叉的十字轴线上,并逐步扩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到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中国自然经济遭到极大的冲击,出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在生产力发达程度上,东南沿海地区超过了全国其他地区,这里最先出现了近代化的商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教育事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源地。
1949―1978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新中国建国之初,《共同纲领》是当时中国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它重点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当时工业布局(以重工业为例)的表现是战乱的、零散的、畸形的。
在1949――197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是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但在以具体数据和史料来论证这一结论时,已有的文献存在两个不足之处:一是这段时期的分段划分不具体,二是区域数据资料少而笼统。众多文献资料多数以“1978年以前的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平衡式的”来概之,或有的学者仅列举了“一五”、“二五”、“三五”和“四五”计划时期的局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本文的独到之处是将1949――1978年这30年按区域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稳定国家政权和免受战争冲击的需要,本期国家开始粗略地制定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第二阶段是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是1958――1962年“二五”计划时期,“大跃进”使区域经济受到极大的损害,平衡战略为“失衡”和“混乱”所打乱:第四阶段是1963――1965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工作也开始恢复;第五阶段是1966――1978年“三线”建设时期,承接前几期的内地经济建设的基础和加强国防工作的冷战思维,国家再一次大规模地实施平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平衡发展战略思维模式得到了更加明显的凸现。
1979―1991年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拉大是伴随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与梯度式对外开放而出现的,具有某种各观必然性。这种变化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双重效应。
1.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积极效应。
首先,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原有基础和优惠政策相对快速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有利于增强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1979年以前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虽然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也形成了投资上均匀分配,投资缺乏配套而效益不佳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1979年以后,国家对沿海地区增大投资份额,并配之以优惠政策,初步打破了在资金分配和政策配置上的平均主义,促进了沿海地区已有经济潜力的发挥,有利于沿海地区先行发展起来。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
其次,形成对中西部的示范效应与激励效应。让沿海地区先行发展起来,有利于激励沿海地区探索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道路,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有利于增强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提高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形成对中西部地区的示范效应,激励中西部地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形成经济落差,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较快的发展,客观上形成了不同区域间的经济落差,促进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类生产要素长期处于被禁锢封闭和沉淀的状态,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和低效。1979年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原来被封闭和禁锢的各类资源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这些资源获得相对较高的回报,客观上提高了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因。
2.区域经济差距拉大的消极效应与问题。
尽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扩大是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的共同现象,也是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与梯度式对外开放的必然结果,但是,长期持续的区域经济差距扩大是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政局稳定的。实际上,l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已经产生了一些消极效应,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加剧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趋势。在传统的价格体系下,落后地区输出廉价的农矿初级产品,而输入高价的加工产品。由此造成大量的利润流失和税收转移。为了防―上这种不合理的利润流失和税收转移,落后地区集中投资于那些价高利大的加工产品,由此导致一些加工工业项目的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形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趋势。这种趋势,并不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地区间产业结构在高度化基础上的趋同,而是在一种低水平重复基础上的趋同,或是在“虚高度化”基础上的趋同,即靠引进技术设备、元器件支撑起来的家电工业等。这就背离了地区分工规律和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其直接后果是损害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
其次,强化地方利益,阻碍统一市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特别是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一方面导致地区间过度竞争,诱发资源大战,销售大战,导致区际经济秩序混乱,区际市场秩序混乱;另一方面,落后地区为了保证本地企业的资源和产品市场,运用行政手段保护市场,实施市场封锁,限制本地资源流出和外地产品进入,这直接妨碍资源在全国的合理流动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最后,影响整体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其一,由于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尤其是地区主要产业的趋同,可能因为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动,导致各个地区出现大面积的同步波动和同步涨落,引发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震荡。其二,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与财力的制约,中西部地区缺乏扩大对农业投资的能力,导致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而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形成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压力。一旦农业生产出现波动,则其效应会迅速延递到整个国民经济。其三,中国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加工工业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