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吴昌硕西泠印社记赏析01
吴昌硕人物画鉴赏
吴昌硕人物画鉴赏2014年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书画大师吴昌硕(1844〜1927 年)诞辰170 周年。
吴昌硕属于大器晚成的艺术家,曾言自己“三十始学诗,五十始学画”。
且金石、书法、诗歌、绘画“四绝”,又融为完整的一体。
其篆刻、书法和绘画水平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公认为艺坛泰斗和“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
纵观中国书画中的人物画发展史,其从宋元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落。
尽管明万历时期学者利玛窦(1552〜1610 年)、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宫廷画家郎世宁(1688 〜1766 年)这两位意大利传教士为其注入了西洋人物画技巧等新的血液,但总归是难挽颓势、影响甚微。
相较于清代山水花鸟画的繁荣,人物画日趋没落。
直至吴昌硕时代,中国的水墨人物画开始呈现崭新的面貌。
1. 1893 年作《临金农醉钟馗图》立轴纸本设色99 X 39.5厘米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与澳门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吴昌硕作品展所展出精品此图系大师50 岁时所作,著录于2007 年澳门民政总署出版的《与古为徒:吴昌硕逝世八十周年书画篆刻特集•下》和2009 年江西美术出版社《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经典大系•吴昌硕(上卷)》。
图中笔墨尚显稚嫩,但笔意朴拙。
尽管钟馗形象睅突其目,臃肿其躯,宽大其服,不同于以往人们印象中的钟馗,却多了一分憨态与人情味。
配以自题俚语,倒也不失为一幅大师早期的人物佳作。
2. 1908 年作《灯下观书图》立轴水墨纸本106 X 40.3厘米中国美术馆藏该图是据友人沈石友诗意而作,著录于2009 年江西美术出版社《中国历代书画名家经典大系•吴昌硕(上卷)》。
该画笔墨变化微妙,浓淡枯湿交融,显示出作者用墨的奇巧。
画面人物倚卷观书,膝前置一竹架油灯,扬眉睁目,仅用寥寥数笔就画龙点睛般表现出人物专注读书的神采;十分活脱的泼墨衣衫,亦把文人冬季挑灯苦读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所谓“苦铁(吴昌硕的名号)画气不画形”。
吴昌硕人物画的题材、画法与特点吴昌硕绘画师从清末画坛“海派四杰”之一的任伯年(1840〜1896年), 他与任伯年的关系也是亦师亦友。
吴昌硕(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吴昌硕篆刻的章法简论吴昌硕篆刻章法的构成,是他篆刻艺术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也是他篆刻风格形成的基本条件。
他的篆刻艺术震憾人心使人久久难以忘怀,究其原因,这与他印章中章法有着重要的关系。
吴昌硕治E卩时对章法也十分重视,他常说,“一方印章犹如一个人体,肢体躯干必须配置得当,全身血脉精气尤应贯通无阻,否则就易注于畸形呆滞,其至半身不遂。
”又说:“刻印犹如造屋,在奏刀之前,必须做到全屋在胸,预先打好完整的图样。
何处为厅堂,何处为侧屋,何处开门,何处启窗,应当一一作最恰当的部署,达到无可移易的境地,才可以动手造屋,否则倾欹草索,顾此失彼,就难以结构成完美无疵的房屋。
诸乐三先生是吴昌硕的入室弟子,生前曽告笔者,他曾请教昌硕先生“如何能得章法之秘” ?答曰:“全印不管一字或数字,均应使之团结一气,如同一家人则可矣。
”此话言短意深,简明生动,也道出了吴昌硕篆刻章法的另一特征,即全印能团结一气。
二、章法构成的基本原则(一)平而不板吴昌硕篆刻作品中,大多是方正之形的卬面。
方正之形,容易给人造成平稳.正大、厚实、安定之感,但同时也易产生呆板、沉滞、乏味之嫌。
吴昌硕篆刻作品中的章法构成,大多采用了汉印的模式与文字,但他能取其精神,得其长处而避其所短,有时其至可以化短为长。
这就使得他在章法上构成他自己的特点、稳厚、大方、平而不板。
1•平中寓奇在平整的汉印文字中,平中寓奇有多种手段。
仅以线的粗细变化而言,如“江淀”(图1 ), 一是线的两端略尖,中段略粗(不是完全等同);二是字画结体密处略细,宽处略粗。
2•破除板滞破除板滞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种情况是根据字的笔画多少简繁而使之有长有短,有疏有密,从而使印中各字匀称平整,同时又有疏密空口的不同变化来破除。
如“陶文冲五十以后书”(图7), “书”字画多,又使长之,“陶”与“以”、“后”字的上半部皆密,“冲“与“后‘‘字下半部皆使之长,从而形成印中的疏处,以与其他空口处相呼应,破除平板,从而生动。
(完整word版)吴昌硕西泠印社记赏析01
吴昌硕《西泠印社记》赏析已打印一、吴昌硕简介吴昌硕,诞于清道光廿四年(1844),殁于民国十六年(1927),享年84岁。
年轻时曾从俞樾、杨岘学艺(两人分别为道光进士、咸丰举人,著名学者和书法家),结交名收藏家、画家,多见历代名迹,心追手摹,书画篆刻皆卓而不凡,成为中国近代一大书画篆刻名家。
书法着力于《石鼓文》,参以草法,篆书凝练遒劲,气度恢弘,自出新意;楷书从颜真卿入,又取法钟繇;隶书以《祀三公山碑》为主,遍习汉碑;行书初学王铎,后冶欧阳询与米芾于一炉。
晚年以篆隶笔法作狂草,苍劲雄浑,恣肆烂漫。
篆刻融会皖、浙两派风格,更吸纳秦汉玺印、封泥、瓦匋等文字,独创以厚刃钝刀冲切入石,雄浑苍劲,别于浙、皖成规,自成一派。
作画以花卉为擅长,效法陈淳、徐渭、朱耷、任颐,融合篆书笔意入画,气酣墨饱,气势磅礴,不落前人窠臼。
综观其书画艺术,皆以雄浑苍劲为显著特点。
特别是晚年,在挥洒自如中毫无柔滑、甜熟姿态,将气势的酣畅与笔画的苍茫、涩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风中残荷,傲骨凸显。
昌硕在书画篆刻方面的艺术成就,既是他多年勤奋耕耘的结果,也与他的文学修养、立身气度密不可分。
早年从艺于俞、杨,苦研辞章、训诂,中晚年则显其诗才敏捷,援笔立就。
昌硕也曾遵循当时多数文化人读书做官的道路,53岁时曾任江苏安东县令,但为官一月后,深感统治者压迫百姓之不公,即弃官而去,终身以艺术为业。
昌硕在世时,已是誉满天下的艺坛巨匠。
晚年寓居苏州、上海,传人众多,形成名扬天下的海派书画篆刻艺术,为中国的艺术领域注入新的气象,成为中国艺术百花园中枝繁叶茂的重要组成部分。
赏析吴昌硕撰写的《西泠印社记》,应对其习篆的历程进行一番分析。
吴昌硕的篆书,甚得益于对《石鼓文》的反复研习。
他在65岁时自记:“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早年昌硕临《石鼓》,循守绳墨,点画毕肖(见其46岁临写的《石鼓文》)。
石鼓文据考证是战国时期秦地的文字,唐张怀瓘称石鼓文为“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一方面它与商周金文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它又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所厘定的小篆的始祖。
浅谈吴昌硕篆刻中的笔意体现
浅谈吴昌硕篆刻中的笔意体现【摘要】吴昌硕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篆刻大师,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笔意而闻名。
笔意在他的篆刻艺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体现在作品中的表现、影响着他的艺术风格,以及在情感和气质上的表现。
吴昌硕的笔意独具特色,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吴昌硕的艺术成就。
吴昌硕篆刻中的笔意体现不仅具有深远的传世意义,而且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笔意在吴昌硕的篆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增添了魅力。
通过探讨吴昌硕篆刻中的笔意体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关键词:吴昌硕、篆刻艺术、笔意体现、情感、气质、风格、独特、哲理、文化内涵、艺术成就、传世价值1. 引言1.1 介绍吴昌硕及其篆刻艺术吴昌硕(1844-1927),字士美,号太液山人,江苏常熟人,清末民初著名篆刻家、画家。
吴昌硕自幼喜好书画,擅长篆刻艺术,是中国近现代篆刻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篆刻作品在当时有着极高的艺术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近代篆刻第一家”。
吴昌硕潜心研习古人篆刻之法,融汲唐宋秦汉诸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刀法和风格。
他的作品刀势刚劲有力,线条刚健有力,构图疏密有致,极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吴昌硕篆刻作品中的笔意淋漓尽致,充满了作者的独特情感和思想,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
吴昌硕对于篆刻艺术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卓越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更在于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他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赋予了篆刻艺术新的时代内涵和审美价值。
吴昌硕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近现代篆刻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1.2 笔意在艺术中的重要性笔意在艺术中的重要性体现了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气质。
在艺术创作中,笔意是表现艺术家个性和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
通过笔意的运用,艺术作品才能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艺术家通过笔意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吴昌硕书法赏析
吴昌硕书法赏析吴昌硕的绘画艺术: 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画坛有开拓性业绩的、承先启后的一代艺术大师,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画之大成者,又是继赵之谦、任伯年、虚谷诸家之后的“海派”大家,即“后海派”领袖之一。
他与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并称为近百年以来中国画坛借古开今的四大家。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
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
吴昌硕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 年)8 月 1 日,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
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
10 余岁时喜刻印章,其父加以指点,初入门径。
咸丰十年(1860 年)太平军与清军战于浙西,全家避乱于荒山野谷中,弟妹先后死于饥馑。
后又与家人失散,替人做短工、打杂度日,先后在湖北、安徽等地流亡数年,21 岁时回到家乡务农。
耕作之余,苦读不辍。
同时钻研篆刻书法。
同治四年(1865)吴昌硕中秀才,曾任江苏省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仅一月即去,自刻“一月安东令”印记之。
同治十一年(1872),他在安吉城内与吴兴施酒(季仙)结婚,浙江归安县(今属吴兴县)菱湖镇人。
结婚后不久,为了谋生,也为了寻师访友,求艺术上的深造,他时常远离乡井经年不归。
光绪八年(1882),他才把家眷接到苏州定居,后来又移居上海,来往于江、浙、沪之间,阅历代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
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公推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
二十二年被举为安东(今江苏省连水县)县令,到任一个月便辞官南归。
三十年夏季,与篆刻家叶为铭、丁仁、吴金培、王等人聚于杭州西湖人倚楼,探讨篆刻治印艺术,1913 杭州西泠印社正式成立,吴昌硕被推为首任社长,艺名益扬。
吴昌硕篆刻赏析
吴昌硕篆刻赏析
吴昌硕(1844-1927)近代艺术大师,浙江省安吉人。
名俊卿,字昌硕、仓硕等,号缶庐、缶道人、苦铁、归仁里民等。
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其诗、书画、印皆精。
篆刻勤取钝刀硬入,朴茂创劲。
绘画擅长花卉、蔬果、山水,尤以厚重之书法入画,充满金石气息,笔墨淋漓、色彩浓郁、气魄宏大,一扫晚清画坛萎靡干枯之风,开拓了现代写意画派新气象。
由于他对发展中华民族艺术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上海、杭州、安吉、余杭等地皆建立了吴昌硕纪念馆。
作品赏析
强其骨
吴昌硕志存高远,在四十多岁就以激越的刀笔刻下了“强其骨”一印,这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的寻章摘句,而是寓以了深刻的内涵和精神上的寄托,有着更深广的意义所在。
在吴昌硕所处的国家和民族被弱肉强食、社稷危亡的时刻,他似乎感悟到唯有国强其骨,人强其骨,激发起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定国安邦。
我们完全有理由从“强其骨”这方印里,感受到他崇高博大的精神追求和时代责任。
(摘自:韩天衡、张炜羽著《百代印圣吴昌硕》)
缶记
吴俊之印
缶廬蕪青亭長飯青蕪室主人
削觚
昌碩
聾缶
老缶
吴俊卿印
安吉吴俊章
缶廬主
歸仁里民
吴俊長壽
苦鐵歡喜
缶吴俊卿印
倉石道人珍秘安吉吴俊昌石破荷
吴昌石吴俊之印破荷亭
石人子室
聾于官、老蒼吴押、缶翁。
吴昌硕大写意国画作品题画诗行草书带译文
吴昌硕大写意国画作品题画诗行草书带译文
以下是吴昌硕大写意国画作品题画诗行草书的原文及译文:
铁如意击珊瑚毁,东篱数朵残菊在。
泥鸿飞去秋一梦,苦雨泼寒天欲海。
便思煮茗舒滞怀,安得佳人锦绣才。
霜气入帘凉影动,蟫窠如雪上琴阶。
译文:
用铁如意敲击珊瑚,使其毁坏,东篱下仅剩几朵残菊。
秋日里,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大雁飞回南方,把我留在了寒冷之地。
我想煮茶舒缓心情,却找不到有才华的美人相伴。
寒气透过帘子,使屋内影子移动,蟫窠(一种小虫)像雪一样落在琴阶上。
请注意,行草书的译文会存在一些文字和细节的差异,但总体意思是表达完整的。
此外,对古诗词的解读和理解会因个人理解而有所不同,因此提供的译文仅供参考。
吴昌硕绘画作品鉴赏
吴昌硕绘画作品鉴赏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又名俊卿,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仓石、苍石、昌石,69岁后以字行,别号缶庐、苦铁、大聋等,浙江安吉人吴昌硕是近代中国最杰出的艺坛巨匠之一,他以诗、书、画、印四绝享誉海内外,对于近百年来中国传统书画篆刻艺术的走向影响深远。
本次展览共汇聚了吴昌硕先生书法、绘画、篆刻、诗文信札等代表性作品170件,尤其是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吴昌硕书画精品,可谓“倾巢而出”,是近年来国内吴昌硕艺术作品一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展示。
绘画相对书法篆刻而言,吴昌硕学画要晚一些。
他自己曾说“吾三十学诗,五十学画”,事实却并非如此。
从目前的存世作品来看,有他30岁左右的画作。
不过,要说他在绘画上真正有所体悟,确实是要在50岁以后。
浙江省博物馆藏《谭复堂填词图轴》,是其早年绘画的代表作品。
谭复堂,即谭巘(1832—1901),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以词名显一时,有“风骚盟主”之推誉。
作品右上方有吴昌硕题诗:“复堂词料太凄迷,满眼靡芜日影低。
茅屋设门空掩水,柳根穿壁势拿溪。
倚声才大推红友,问字车繁碾白堤。
最好西湖听按拍,橹声摇破碧玻璃。
”黄宾虹题耑,下方又有潘天寿、张宗祥、夏承焘等题跋。
谭复堂填词图轴(赠谭巘)浙江省博物馆藏此件作品,笔致疏放,水墨淋漓,与吴昌硕后期那种金石气强烈的绘画风格很不相同,倒与蒲华的风格接近。
蒲华(1830-1911),字作英,一署胥山外史,秀水(令浙江嘉兴)人,侨居上海,以鬻书卖画为生。
蒲华善用狂草笔法入画,尤其喜欢画墨竹和山水,作画时下笔如飞,作品往往水墨淋漓,人称“蒲落拓”。
这种粗头乱服的风格,在当时并不被人赏识,却给了早年学画时的吴昌硕很大的震撼。
此件作品作于1890年,时年吴昌硕47岁。
我们从这件其早年的画作中,似乎能隐约地感觉到来自蒲华的影响。
展品中还有一件吴昌硕与蒲华合作的《岁寒交图轴》,作于光绪甲午(1894),由吴昌硕绘梅花,蒲华补竹,相得益彰,可谓两人早年交往的直接证物。
吴昌硕原印赏析!
吴昌硕原印赏析!
收藏那点事
2017-05-23
吴昌硕于印用工最深,一生治印无数。
他兼习浙皖诸家之长,初学浙派,继而涉猎邓石如、吴让之;中年后章法参石鼓文、秦汉玺印、封泥及篆、砖瓦文字等,熔冶钱松之切刀、吴让之冲刀两法,创钝刀出锋法,自树一帜,一如其画,开“朴野”之风。
吴昌硕曾说:书画篆刻,供一炉冶,他认为书画和印刻是相辅相成的,“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
篆刻与绘画的“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其理一也,因而缶翁之印自有大朴不雕,天然放旷的诗意美。
他是齐白石最崇拜的三人之一(另两位是徐文长、八大山人),也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
人生只合住湖州
大辩若讷
甘苦思食闇
安心室
安吉;书徵
问竹寻梅舫主
吴氏雍穆堂印(未完成)
我爱宁静
竺;书徵
花雨读书楼
贵池刘世珩江宁傅春媄江宁傅春姗宜春堂鉴赏
能事不受相促迫
清峻堂
陶堂
楹;昌楹
溧阳程云驹长寿日利;四间楼
耦圃乐趣
鹤舞
樾荫庐;画癖。
吴昌硕篆刻砚铭精粹及名家赏析之四
吴昌硕篆刻砚铭精粹及名家赏析之四上海吴昌硕故居(静安区山西北路吉庆里)——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辈的嘉勉,没有使我陶醉。
今天,我在国画上有点成绩,是与昌老的教诲分不开的。
昌老的人品极高,很工诗,有《缶庐集》赠我。
他说:『我在二十九岁结过婚不久,到杭州游学,在诂经精舍听俞曲园先生讲文章与训诂之学,为时两载,再到苏州认识了诗人杨见山,对他为人的耿直和廉悍的诗风都很敬佩,写了帖子要拜见山为师,杨先生说,师生尊而不亲,弟兄则尤亲矣,只认我为弟,从不以师自居,我对他终生执弟子礼,还刻了一颗印「寓庸斋内老门生。
」中国文人画家一向尊师,不敬老师便为后代看不起!』这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摘自:刘海粟著《回忆吴昌硕》)作品赏析——吴昌硕自刻十二方田黄印酸寒尉印四十六岁吴昌硕篆刻力求『破古法』而『出己意』,即在传统与创新之间达到一种变通与突破。
此方印胎息于秦汉将军印,线条劲挺、气息高古。
特别是运刀镌刻,十分犀利生辣而峭拔爽捷,充分展现了将军印特有的刀感笔意,凸显了古朴清刚而酣畅矫健之印质形态。
综观全印,笔画虽细,但却内蕴鬱勃的力度气势,生动地演绎了『奔放处见法度,精微处见气魄』。
(王琪森文)一月安东令『一月安东令』是昌硕先生最珍贵的十二方田黄自用印之一。
这批印取资极广,凡瓦券、封泥、古钱、汉切玉印、汉碑篆额及吴熙载等都能融会贯通,自出新意。
此印『一月』二字合文,取法残瓦券。
印加十字栏,『东令』借边左立,右边文字上提,『月』字别致地半斜而出,铤险全局。
允为点睛之妙笔也。
『瓦甓之间有道在。
』此印足可证之。
(童衍方文)缶老六十九岁『缶老』印是昌硕先生六十九岁时的力作。
此时的书法、篆刻已『人书俱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此印巧妙地把『小篆略参大篆的笔意』运用到印中,使印文雄健豪放,厚重灵动。
此印边款曰:『擬古封泥遗意』。
实际上缶老把封泥那有宽、有窄,有整、有残,有虚、有实的边线处理方法灵活应用并与印文有机地融和,使整方印神韵苍古、气势磅礴。
(清)吴昌硕《西泠印社记》
(清)吴昌硕《西泠印社记》(清)吴昌硕《西泠印社记》西泠山水清淑,人多才藝,書畫之外,以篆刻名者,丁鈍丁至趙悲盦數十餘人。
流風餘均,被于來葉,言印學者,至今西泠尤盛。
同人結社,並立石勒鈍丁、悲盦諸先生像,爲景仰觀摩之所,名曰西泠印社。
社地與梅嶼柏堂近,風景幽絕。
集資規畫,創於甲辰,成於癸丑。
堂舍花木,位置點綴,咸得其宜。
于是丁君輔之、王君維季、吳君石潛、葉君品三修啓立約,招攬同志,入社者日益衆。
于甲寅九月開社,份份秩秩,觴詠流連,洵雅集盛事也。
印之佩見于六國,著于秦,盛于漢。
有官印私印之別。
刓玉笵金,間以犀角象齒。
逮元時始有花乳石之制,各以意奏刀,而派亦遂分。
鈍丁諸人尤爲浙派領褎。
浙派盛行于世,社之立蓋有由來矣。
顧社雖名西泠,不以自域。
秦璽漢章與夫吉金樂石之有文字者,兼收並蓄,以資博覽攷證,多多益善。
入其中如探龍藏,有取之無盡用之不竭之概。
嘗觀古人之印,用以招信,故曰印信。
上而詔令文移,下至契約牋牘,罔不重之。
書畫至風雅,亦必以印爲重。
書畫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無印輒疑爲僞。
印之與書畫固相輔而行者也。
書畫既有社,印社之設,又曷可少哉。
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與印不一日離,稍知其原流正變,同人謬重予。
社既成,推予爲之長。
予備員,曷敢長諸君子,惟與諸君子商略山水間,得以進德脩業,不僅以印人終焉,是則予之私幸耳。
甲寅夏五月二十又二日,安吉吳昌碩記並書。
以上版本清晰度略差一点(相对《篆隶》丛书),只能欣赏大概。
处于钟爱西泠印社及前贤,故转载。
此版本韵味虽说差一点,可仍能看出大师精熟汉字.研透篆法.内气聚敛.笔力沉实的风貌。
无愧于一代宗师。
尤其行文: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看后,使人更加敬仰!在这书画“大师”满天飞的当下,我们更加怀念西泠印社的先贤。
(梅竹书屋)。
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记》
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记》作者:吴健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第11期吴健【摘要】吴昌硕是集诗、书、画、印艺术成就于一身的一代宗师。
虽然生于乱世,遭遇苦难离乱,仕途不顺,报国无门,但他始终意志如铁,砥砺前行,成为清代篆书书坛一座绮丽巍峨的高峰,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
《西泠印社记》是吴昌硕晚年精心之作,用笔浑朴厚重,行笔圆润盈实,结构奇正相生,气格高古旷达,章法疏密有度。
达到了人书俱老,返璞归真的境界,是篆书学习的经典范本。
【关键词】吴昌硕;《西泠社记》赏析;导临【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5-0032-05【作者简介】吴健,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001)书画创作研究所所长、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风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淮安市政协委员,淮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淮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曾荣获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最高奖——“全国奖”。
一、“苦铁”吴昌硕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俊卿,字苍石、仓硕、昌硕,号苦铁、缶庐、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69岁后以字行,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
他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后海派”代表人物,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艺术于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虽然历经人世间千辛万苦,但品质意志刚韧,终能花开见佛,修成正果,成为一代宗师,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吴昌硕祖籍江苏淮安,原本为名门大族,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犯中原,吴家在当时人称“十九公”的吴瑾带领下避兵灾迁居安吉鄣吴村。
于此地吴家自明嘉靖年间复兴渐成望族,吴龙、吴麟父子以及吴维岳、吴维京两兄弟相继进士及第。
吴维岳是明中叶著名诗人。
吴昌硕篆刻作品经典解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魅力
吴昌硕篆刻作品经典解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魅力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仓石、昌石等,号朴巢、缶庐、老缶、苦铁等,浙江安吉人。
晚清杰出的艺术家,其书法、绘画、篆刻等都有很高的成就,对中国近现代的书画、篆刻创作发展影响巨大。
纵观吴昌硕印章艺术的发展,有三个因素的影响极为重要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首先,早年师法浙派,对其刀法意蕴的学习领会,从他留下的印作中可以看到浙派刀法技巧、结字造型、形式风格等的影响。
其次,在师法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名家时,前人对古代碑铭、砖瓦文字等广泛取法,深刻地影响了他,使他借鉴的资料更为广博,除取法战国、秦汉玺印外,对铭文陶文、封泥、汉三国篆碑,汉晋砖瓦文字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并在其印章的创作中触会贯通,自成面目。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对书法、国画的精深研究,为其印章艺术提供了丰厚的养分。
受到邓石如等清代名家“印从书出”创作观念的启发,吴昌颂对秦《石鼓文》临习用功最多,成就也最高,对他的篆刻则作影响最大。
其印章结字以及线条的质感,从其印章上分析,大部出自《石鼓文》书篆风格,尤其是其成熟期的作品,印章结字造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他《石鼓文》书法的完美“再现”。
其国画的艺术成就对他的印章艺术的贡献也显而易见的。
现从吴昌硕的印章分析来看,其印章的结字、章法以及对点、画构成的空间分割形式,无一不显示其绘画构成能力的影响。
诸此种种,成就了吴昌硕印章独特的艺术风格与隽永的艺术魅力。
吴昌硕一生治印甚勤,前后长达六十多年,其印风远传海外,对中国近现代印坛的影响巨大。
其创作思想、提倡和力行的艺术法则,启示着后人的学习、创新。
安吉吴俊章这是一方典型的取法汉将军凿印的白文印。
文字排列左靠,边栏下厚右实。
“安吉吴俊”四字方结,“章”字长形,均重心低矮取朴拙大方之态。
从印面观察,其刀法应为侧刃单刀双刻,爽利自然,多数似为一次刻成,只有少量线条交接补刀加刻,如“吴”字中下、“安、俊” 二字的中线等。
吴昌硕绘画赏析
吴昌硕简介及作品赏析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等。
他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同时,他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
晚年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声名大振,公推艺坛泰斗,成为后海派”艺术的开山代表、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
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最大,由于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他常常用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
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力透纸背,纵横恣肆,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
用色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强烈鲜艳。
名重当时的画家任伯年对吴昌硕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画拍案叫绝,并预言其必将成为画坛的中流砥柱。
吴昌硕作画用草篆书”以书法入画;线条功力异常深厚。
虽然从状物绘形的角度看其线条的质感似乎不够丰富、切实,但恰恰是舍弃了形的羁绊,吴昌硕的绘画才步入了意”的厅堂,从而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表现形式。
作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的吴昌硕,他的篆刻成就确实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他的篆刻先从浙派”入手,后攻汉印,同时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的影响。
搞篆刻的人都知道,要刻好字首先要写好字,所谓七分写三分刻,而吴昌硕书法中篆书成就尤甚。
他喜临石鼓,两周金文及秦代石刻,他的篆书凝炼遒劲、貌拙气酣,有金石气息。
有这样的书法功底,篆刻自然不同凡响,细细品味吴昌硕的印章,会感觉到有种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特点。
在篆刻方面,吴昌硕上取鼎彝、秦汉,下挹明清,创造性地以厚重的钝刀,用切、冲两种刀法结合治印,这样他的篆刻作品能在秀丽处显苍劲,流畅处见厚朴,小小一方印章所诠释的美学意义是巨大的。
吴昌硕丨从篆刻入门到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秘诀都来自于其书法绘画
吴昌硕丨从篆刻入门到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秘诀都来自于其书法绘画要说近代“书画印”皆精的大师有哪些,可能各位无不会谈到一人,他就是吴昌硕!其书画造诣我们今天不作赘述,却来说说这位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的篆刻治印与他五体皆精的书法之间的关系!此亦合“以书入印”之法!吴昌硕:学习刻印的先决条件在于精通书法,特别是篆书;因为刻印和书法是共通的,有着极密切的关系。
吴昌硕整体来讲,吴昌硕篆刻仿烂铜印,雄浑无比,又受邓石如、赵之谦“印外求印”的启发,遂取石鼓文的封泥、瓦壁、碑碣之意,融汇贯通,自成一格。
又将其书法、画理特色融入印中,使其篆刻独具跌宕气势,神出无穷!吴昌硕深谙秦篆汉隶、魏晋行楷、明清行草之神韵,这些不同时期的书体特征,在他的印章中,尤其是印章边款中同样有着精彩各异之体现!翰墨书法、刀情笔意,如此的完整统一。
今天书画课代表就通各位金石篆刻人,分享一部分吴昌硕篆刻边款的高清原石印面图,让我们一起在这些篆刻原石的高清图片中思索揣摩一番......吴昌硕篆刻中的篆书吴昌硕学习篆书,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
上至金文《散氏盘》、石刻《石鼓文》,下到同是篆刻大家的清人邓石如、吴让之等人的作品。
这其中,颇受后人赞叹的石鼓文,在其篆书类的边款中多有体现。
当然也有少量借鉴金文的刻法。
得众动天,美意延年左“得众动天,美意延年”边款,右篆书书法对比上方的“得众动天,美意延年”印边款,单刀而成,间有双刀所补。
如此,用笔自有刀意,轻重缓急、提按顿挫也就体现得格外清楚,对比其篆书书法,尤为明显。
归仁里民左“归仁里民”边款,对比右篆书上方这枚“归仁里民”的篆刻边款,以双刀而补单刀之不足,增加其厚重感。
甓禅左“甓禅”边款,右篆书书法对比左“甓禅”边款局部,右篆书局部对比上方这枚篆刻印作的边款,通过与其篆书书法的简单对比,可以明显看到“甓”字转折处犹出一致的破笔,“示”字的单刀重拉,与右边书法对比如何?明道若昧左“明道若昧”边款,右篆书书法上方这枚“明道若昧”篆刻边款,在奏刀过程中印石崩裂之景可想而知,如此极具墨趣。
吴昌硕篆刻作品赏析
吴昌硕篆刻作品赏析
作者:
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6年第01期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浙江湖州安吉人。
清末民初时期的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
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均有很高的造诣。
其作品真气弥漫,不拘一格,苍古奇肆,雄健朴厚。
他领导艺坛,名震南北。
其中,他的篆刻更为胜长,风靡海内外,至今兴盛不衰。
观赏吴昌硕篆刻作品,追溯其篆刻艺术发展的脉络,总结其出新成就,这对当代篆刻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因受所在地区篆刻流风的影响,吴昌硕的篆刻最早是从“浙派”入手,曾对“浙派”诸家广泛涉猎并加以摹刻。
后专攻先秦、秦汉印,从玺印、封泥、砖瓦、篆额、镜铭等文字寻其源、审其变;另一方面他酷爱石鼓文字,力求篆得好,刻得好,在此期间受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人的影响,遂将多种书体,尤其是石鼓文的特点参合于印中。
吴昌硕“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目的是融会贯通、以正其瞻,是为了求其通、出其新。
由于字体纯一而了然于心,得心应手,故能随心所欲。
他的篆书个性极强,印中的文字饶有笔意,刀笔交融。
所以他的篆刻最终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特点,再创造性地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让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终成为一代宗师。
作为一代宗师,吴昌硕以其自身感召力和作品感染力,深深影响了近百年来几代人,且至今仍在延续。
果然是炉火纯青,吴昌硕中晚年十二印赏评
果然是炉火纯青,吴昌硕中晚年十二印赏评晚清极负盛名的篆刻大家、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1844一1297年)所治印章,布局自然淳朴,刀法刚劲浑厚,方寸之内,经营错落有致,或委婉流畅,或气势磅礴,支持四廓,浑然一体。
他的金石艺术,自成一家,被尊为一代宗师,对后人影响极大。
不仅我国南方赵古泥(赵石)、北方齐白石(齐璜)在他的启发下治印艺术有所进展,而且他还受到日本篆刻家的赞赏、推崇和效法。
吴昌硕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苍石,号缶庐、苦铁、老缶、缶翁、缶道人、破荷,晚年又号大聋。
这些字号,在他所刻印章边款中常见使用。
吴昌硕治印,初参浙、邓两派的创始人丁敬(字敬身,号钝丁)、邓石如(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后又继法吴廷飏(字熙载,号攘之)、赵之谦(字㧑叔,号悲盦)。
同时吸收先秦金石文字和汉代碑刻、印章、封泥的书法特点。
但是,他从不生硬摹仿,拘泥于前人。
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述:“膺古之病不可药,纷纷陈邓追遗踪。
摩挲朝夕若有得,陈邓古外仍无功。
天下几人学秦汉,但索形似成疲隆。
我性疏阔类野鹤,不受束缚雕镌中。
”由于吴昌硕对各家的特长优点能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于刀笔之间着重突出表现书法意味,终于形成他那浑刚一路的独特风格,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篆刻名家。
这里介绍的十四方吴昌硕所刻印章是故宫博物院藏品,均为他中、晚年作品,印文及边款按年代顺序排列于下:△偶遂亭主。
边款:偶遂亭主印庚戌八月吴俊卿(1910年,六十七岁)。
△寿枢。
边款:丙辰重九昌硕破荷(1916年,七十三岁)。
“偶遂亭主”和“寿枢”两方朱文印,上部俱缺边廓,而以文字笔划填实替代,占住边角,字体方中带圆,凝练遒劲,饶有古朴效果。
亭字尖头放平,表现了篆刻艺术中对文字字形处理的变通手法。
特别是主字一点,所踞位置将印文空白处分为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两部分,符合美学观点的黄金分割法。
这一点的形状与位置,使文字在印章中站住了重心,撑起亭字下部一曲笔。
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的一代巨匠吴昌硕作品欣赏
篆刻、书法、绘画三艺精绝的一代巨匠吴昌硕作品欣赏吴昌硕(1844.8.1—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湖州人。
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
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吴昌硕书法作品】隶书四言联篆书三言联行草团扇 56岁作 23 X 25CM 日本朝日新闻社主办吴昌硕编年书法展作品选吴昌硕金文扇面临石鼓文轴《篆书临石鼓文》轴,纸本,纵149.5cm,横82.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田車孔安鋚勒既簡左驂旙旙右驂騝騝以于原止宮車其寫秀弓寺射麋豕孔庶麀鹿雉兔其又何其大出各亞旲執而勿射庶麋豕君子逌樂右臨獵碣第三吾家賴父先生嘗謂:臨石鼓宜重嚴不(而)不滯,宜虛宕而不弱,近時作者唯臯文張先生能之,缶願學焉而已。
乙卯夏五月客滬上,吳昌碩。
本幅临石鼓第三鼓“田车”篇,末款“吳昌碩”,下钤“俊卿之印”、“昌碩”印二方。
此轴书于1915年,吴昌硕时年71岁。
本幅无藏印。
此轴笔法沉厚浑朴,笔力雄健,线条粗细富于变化,既师原文之意,得其形,又独具风骨。
近人向燊评其书云:“昌硕以邓法写石鼓文,变横为纵,自成一派。
”此轴结字以上下左右参差取姿,用笔遒劲,气息沉郁雄壮,自具新意1927年作篆书临石鼓文轴174×80cm 纸本 1917年上海博物馆藏款识:丁巳孟月峰顾我饮毕泼墨自谓尚有生气也七十四叟吴昌硕钤印:俊卿之印(朱)仓硕(白)临石鼓文轴临石鼓文册临散氏盘轴《行书五言诗》轴,纸本,纵136cm,横47c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昌硕《西泠印社记》赏析已打印一、吴昌硕简介吴昌硕,诞于清道光廿四年(1844),殁于民国十六年(1927),享年84岁。
年轻时曾从俞樾、杨岘学艺(两人分别为道光进士、咸丰举人,著名学者和书法家),结交名收藏家、画家,多见历代名迹,心追手摹,书画篆刻皆卓而不凡,成为中国近代一大书画篆刻名家。
书法着力于《石鼓文》,参以草法,篆书凝练遒劲,气度恢弘,自出新意;楷书从颜真卿入,又取法钟繇;隶书以《祀三公山碑》为主,遍习汉碑;行书初学王铎,后冶欧阳询与米芾于一炉。
晚年以篆隶笔法作狂草,苍劲雄浑,恣肆烂漫。
篆刻融会皖、浙两派风格,更吸纳秦汉玺印、封泥、瓦匋等文字,独创以厚刃钝刀冲切入石,雄浑苍劲,别于浙、皖成规,自成一派。
作画以花卉为擅长,效法陈淳、徐渭、朱耷、任颐,融合篆书笔意入画,气酣墨饱,气势磅礴,不落前人窠臼。
综观其书画艺术,皆以雄浑苍劲为显著特点。
特别是晚年,在挥洒自如中毫无柔滑、甜熟姿态,将气势的酣畅与笔画的苍茫、涩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风中残荷,傲骨凸显。
昌硕在书画篆刻方面的艺术成就,既是他多年勤奋耕耘的结果,也与他的文学修养、立身气度密不可分。
早年从艺于俞、杨,苦研辞章、训诂,中晚年则显其诗才敏捷,援笔立就。
昌硕也曾遵循当时多数文化人读书做官的道路,53岁时曾任江苏安东县令,但为官一月后,深感统治者压迫百姓之不公,即弃官而去,终身以艺术为业。
昌硕在世时,已是誉满天下的艺坛巨匠。
晚年寓居苏州、上海,传人众多,形成名扬天下的海派书画篆刻艺术,为中国的艺术领域注入新的气象,成为中国艺术百花园中枝繁叶茂的重要组成部分。
赏析吴昌硕撰写的《西泠印社记》,应对其习篆的历程进行一番分析。
吴昌硕的篆书,甚得益于对《石鼓文》的反复研习。
他在65岁时自记:“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早年昌硕临《石鼓》,循守绳墨,点画毕肖(见其46岁临写的《石鼓文》)。
石鼓文据考证是战国时期秦地的文字,唐张怀瓘称石鼓文为“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一方面它与商周金文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它又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所厘定的小篆的始祖。
因此,吴昌硕言“学篆好临《石鼓》”所指的“篆”,既是大篆的一种,又明显带有小篆的特征。
应该说,吴昌硕也刻苦学习过秦刻石等规整的秦小篆,比他早的邓石如等人的篆书对其也有重大影响。
他早期的小篆作品,和他早期临写的石鼓文相映成趣,也带有中规中矩的明显特征。
中晚年后,吴昌硕临写《石鼓》渐渐“离”形而传神,参以隶书、楷书以致草书笔法的倾向愈加明显。
而其书写的小篆,也大有“任情恣性”(蔡邕语)之感。
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美学特征。
二、对《西泠印社记》的书法艺术的赏识㈠笔画笔画是书法的最基本元素。
《西泠印社记》的书写用笔,是完全的中锋,表现了文人“守中”的正气,在圆转曲折中透出一种力度,柔韧而不失于软弱,流畅灵动而没有丝毫的张狂。
《西泠印社记》的笔画,具有强烈的“墨气”。
一般小篆书法线条粗细比较均匀,而《西泠印社记》在线条粗细方面有很大的落差,这种落差的原因首先是墨的干湿。
作者在书写时蘸墨饱满,下笔酣畅,因此在起笔处出现较粗的“头”。
在某些笔画紧邻处,还出现了因墨渗融而笔画粘连模糊的现象。
线条粗细方面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按笔的轻重和运笔的缓急。
例如横画的中间段运笔较快,相对于首段和末段较细。
下垂的笔画有的如草书一泻千里,有的如屋漏痕欲注还留,有的如悬针,有的如螳螂肚,不一而足,总的来说,是灵动多姿。
除了笔墨的粗细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吴昌硕在书写小篆时,渗入了不少隶书、楷书甚至行草书的书法元素。
例如横画的起首往往带有隶书“蚕头”的意味,横划中央往往略为上弯;横转竖的折合处出现隶楷的转折形态;横画以水平为主,但也有象楷书一样向右上方倾斜取势的。
吴昌硕晚年书法对用笔的操控,无疑到了心-手-笔-墨贯穿一体的境界。
可贵在于挥洒中恪守文人气质,既无甜熟之弊,又无张狂之气,在笔画这一基本元素中已经充分表现出苍劲与雄浑。
《西泠印社记》的笔画表现出明显的书写性,我们将在下一节结合《西泠印社记》中用字结体加以分析。
㈡结体字的结体,即笔画如何组合成字,是单个字体如何表现出美的关键所在。
秦小篆一般在字的结体上表现出的规律是:⑴字的长宽比例基本一致,长略大于宽。
如果字的四角可以撑出,则填满整个长宽范围;如果不能撑出,则尽可能将笔画舒张至宽或长的距离。
⑵如果字的左右部分笔画对称则呈现完全的轴对称,局部例如“田”、“木”也呈完全的轴对称。
⑶横划平,竖划直,不但笔画如此,整字形状也呈现上下左右四方规整的状态。
转折处多为方中带圆,下垂的斜画多呈圆弧形。
⑷一个字中,紧邻两划的间距,能相等的尽可能相等,或视觉上相似,也就是所谓“计白当黑”,这是篆书中比较需要注意的。
⑸重心略为上提,中间紧束,四周可以比较舒张飘逸。
《西泠印社记》为打格写成。
格子长宽比例约为4比3,但字并不顶格,而是四周留空一定的距离作为行距字距。
如果撤去格子、除去行距字距后定为每字的“基本长宽”,每字的实际长宽却与“基本长宽”并非一致。
以第二行中的字为例:“山”、“淑”、“艺”较宽,“水”、“多”较窄。
有些字本来在秦篆中可以张开占满四角,例如第三行的“书”、第五行的“叶”的左右下角本来可以将两画下垂舒展,现在却呈现上宽下窄的形状。
还有一些字在某些局部突破“基本长宽”,或在秦篆中可以与其他部位看齐但在此作品中破格突出。
例如首行“印”字的左下角,五行“言”字上部的横画……等等。
这就是所谓“上下左右参差取势”,这是大篆(金文、石鼓文)的特征之一,特别突出的是:相当多的字在结体上左低右高,例如首行的“泠”、“印”、“社”,二行的“泠”、“清”,四行的“赵”、“余”等等,左偏旁低于“基本长宽”,而右偏旁接近或高于“基本长宽”。
再加上某些横画并不水平,因此《西泠印社记》字的结体并不呈严格的平整方正的形态。
“计白当黑”作为篆书审美的一个要素,在《西泠印社记》中也是注意到的。
但是在结体处理上,出现一些变化。
首先是由于某些笔画的粗细不一或墨的洇渗,一些笔画间的空白变小甚至被墨填满,我们可以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线条中心的距离依然是符合“计白当黑”的;其次是吴昌硕在书写时出现了一些大的张合,例如“西”字上下部分都遵循“计白当黑”,但上下部分之间则有较大空间,再如“泠”字的右上角、“淑”字的右下角……都有别于字中其他部分的“计白当黑”而留出较大空间;再其次是吴昌硕在书写时确实出现了微小的“笔误”,例如第二行的“水”,如果与倒数第四行的“水”相比较,则后一个字显然比前一个字处理得较好。
我们在赏析《西泠印社记》时,首先是体会到强烈的书写感。
篆书的笔意,或者说书写性,可以说是从邓石如开始,而到吴昌硕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早期的秦篆,如果以泰山刻石为例,除了推断为李斯写的泰山刻石残存五十三字及琅邪台刻石仍模糊可见婀娜笔意外,其余后人翻刻者多只保存了字的结构,笔意除了表现铁线篆的端庄、柔韧、圆转之外,笔墨的轻重缓急则乏善可陈。
唐代自诩为“臣斯之后”的李阳冰留下的大量碑刻在笔法上更显板滞。
除了当时书法家的美学追求与现代不同之外,大概还源于书法的承载工具——纸的不同,以及传承方式的不同:靠碑刻再拓纸成帖。
刻碑时难免参杂了工匠的再加工,某些工艺性的元素被强加到书法当中。
感谢纸的发明,特别是有一定渗墨特性的宣纸被广泛运用到书法当中。
还必须特别感谢现代照相印刷术将书法家的墨迹逼真地还原,供我们学习观赏,也给多年的“碑”“帖”优劣之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正因如此,《西泠印社记》能以酣畅的笔墨展现在我们面前。
吴昌硕书写《西泠印社记》已是71岁高龄,因此《西泠印社记》是吴昌硕书法艺术成熟期的一篇作品,充分表现了这一位艺坛巨匠的艺术风格。
清人符铸说:“缶庐(吴昌硕的别号)以《石鼓》得名,其结体以上下左右参差取势,可谓自出新意,前无古人;要其过人处,为用笔遒劲,气息深厚。
”这是对吴昌硕篆书的高度概括。
“以《石鼓》得名”是说吴昌硕写石鼓文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吴昌硕写小篆何尝不是如此。
《西泠印社记》可以说是一篇小篆作品,难得的是书法上离形得神,和秦刻石等规整的小篆比较,差别就在其不“规整”,“上下左右参差取势”,吸纳了从金文、石鼓文到隶书、楷书各种意态。
例如“以”字吸纳了金文,“辶”旁(辵)的字参考了石鼓文,“记”字右上角的转折近似隶、楷书,“言”字上两横明显上短下长极类楷书的点横结构……等等。
再加上墨色淋漓酣畅,通篇文字挥洒自如,奔放灵动。
《西泠印社记》的篆书,得益于吴昌硕对书法的长期磨练。
晚年的吴昌硕对书法篆刻可谓得心应手。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宋.朱长文语),在巨匠心中,也并非存在着“这个字要模仿金文、那个字要模仿石鼓文……”等等,可以说已经没有了约束,而只有“任情姿性”,驱毫挥洒表现心臆。
但是我们必须理解,没有约束并不等于没有法度,而是法度已经融会在无意识当中,这是书法家长期磨练的结果。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所以正如苏东坡所说:“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
”吴昌硕自己就曾说:“奔放处离不开法度,精微处照顾到气魄。
”例如“计白当黑”是篆书中必须遵循的规律,只是吴昌硕处理“计白当黑”时,“笔意”遵循这一规则,而“墨意”则任其渗出,凸显出笔、墨、纸之间的灵动交融,令整篇文字显现出一种苍劲雄浑的节奏感。
“法”,就是规矩;“度”,可以理解为规矩容许范围内,所掌握的弹性的、“严”与“活”的平衡点,过严则拘谨,过活则容易越出规矩的范围。
一方面,艺术大匠无不在一定程度上冲破旧的规矩而有所创新,有所创意;另一方面,冲破旧的规矩也必须在整体审美意识这个“大规矩”内,而这个整体审美意识必须是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上的。
这也是“度”的平衡点。
吴昌硕无疑是既不墨守成规,又探寻新的美学规律的艺术大师。
经过长期的艺术积累,融会了书、画、印以及文学方面的修养,其艺术风格无疑经过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登上了新的艺术高峰。
这也是一个“人书俱老”的过程。
㈢章法从局部到整体分析一件书法作品,还有一点是整篇章法。
《西泠印社记》是比较正规的纪事文字,行列编排上相对正规,整篇打有竖排共48行每行10字的方格,共计478字(其中重叠3字)。
方格约为高4宽3的竖长方形,虽然在格中每字大小形态略有不同,但整篇用字风格一致,排列整齐,通篇显得气度连贯,一气呵成。
㈣临习《西泠印社记》中一些问题的看法作为后人,我们看到的是吴昌硕晚年已经登上艺术高峰的作品,艺术大师以其多年耕耘的硕果供我们学习临摹,我们无疑是幸运的。
但是,如果我们不理解艺术大师早年学习文学艺术的深厚底蕴,不理解其熟习篆、隶、揩、行、草书写技法而打下的坚实基础,不理解“活”中蕴藏的传统的规矩和大师突破前人成规时所作的探索,以及大师所创立的新的艺术规律,而单纯地追求“变”、“活”,就会舍本求末,走向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