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心理学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二)印象管理的策略
1. 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1)“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 (2)“门面”效应(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向他 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 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面子”效应)
2.讨好(是一种使别人喜欢自己的策略)
进行判断,易产生偏差.
2.获得性启发 人们根据某些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来进行判断的方法. 第一,某些事件的信息很生动、显著,人们印象深刻,很容易提取
;否则,反之. 第二,某些事情很容易使人联想起具体的事例,而某些事物不 容
易使人产生联想,便认为前者发生的频率更高.
3.调整性启发 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锚定点(参照系或自我)开始,然后
1.个体比较容易控制的表现(语言、仪表等); 2.个体不太留意或未加以控制的流露(某些身体姿态、眼神等 ). 当这两个部分表现不一致或相矛盾时,人们往往以后者为标准去 作判断.
五、对行为与事件的推断:归因
归因就是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相断的过程 . (一)何时归因
1.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人们通常都希望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定的预测力,这样人们才会 感到安全 .
2.知觉他人的内涵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2)对他人人格的判断
(二)自我知觉
1.对自我知觉的理解
自我知觉是个体与他人互动及其角色扮演中形成的。(米德于1934 )
“镜像自我”(库利,1956):个体想象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个 体想象他人对自己形象的评价,两者结合便产生自我感受或自我知觉。
2.自我知觉的信息来源
他人反馈、反射性评价、根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社会比较
四讲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具有主观性、选择性、 概括性和理解性等特性。
社会知觉受到个体差异、文化背 景、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 此不同的人对同一社会对象的知
觉可能存在差异。
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个体的经验、知识、心理状态 等内部因素会影响社会知觉。
四讲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目录
• 社会知觉 • 印象管理 • 自我知觉与行为 • 社会认知与行为
01 社会知觉
知觉与感觉
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的认知,包括对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解 释。
感觉则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如颜色、形状、声音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通过人的经验、知识、心理状态等因素对感觉信息进行加 工、整合而形成的。
02
行为也可以影响自我知觉,通过 自己的行为来调整和改变对自己 的认知和评价。
04 社会认知与行为
社会认知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主观性、选择性、相 对性等特性。
详细描述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他人、群体以及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 知是主观的,受到个体自身经验、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社会认 知也是选择性的,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或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此外,社会认知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是相对的,不同的人对同一社会现象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要点一
总结词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包括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个体差异 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 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 行为以证实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 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 Rosenthal 与Jacobson(1968)的一项经典研究 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 也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女孩白裙子/标签理论/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 但是只有当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缺乏认识时, 另外,当人们知道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是正性的
三、印象的组织结构
维度观 (如Osgood, 1977) 有三个概括性的潜 在维度:评价维度、能量维度和活动水平。 评价(evaluation):一个人品质的好坏,它决定 着我们喜不喜欢这个人及程度如何。是印象中 最重要的层面。 能量(potency): 一个人是强有力的还是软弱的 活动水平(activity): 一个人是积极主动---消极被 动
候玉波(1998):中国人在评价他人时,往往以他人做错什么来 评价他人,而不是以他人正确的行为来评价他人。
(四)中心品质理论 人们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并不平 等看待各个特征的重要性,某些特征比另 一些特征更能影响人们的总体印象。这已 经为许多研究证实(Kelley,1950) 。
特征 真诚
类型观:如Anderson & Sedikides, 1991) 认为人们是以类型的方式来知觉他人。如 外向/内向; 敏感;大度/小气等等
如我们把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外 向的,李四是成熟的,陈五是忧郁的。 在日常生活进行评价时,往往是两种方式 混合使用
第五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重 点
1.社会知觉的概念、特点 2.社会知觉的效应 3.内隐社会认知概念及特点
难 点
1.内隐社会认知 2.印象管理的理论
什么是社会知觉?
社会心理学
看见图片的一瞬间
我们的大脑在迅速处理信息: 1.他们之间什么关系? 2.他们可能在做什么? 3.他们的背景及其他?(职业?社会地位? 兴趣爱好?人格特点?)
本章章节纲目
第一节 社会知觉与印象形成
第二节 社会知觉的特点与效应
第三节 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社会知觉与认知
社会心理学
一看见一东北人,你第一个想到 的形容词是—
社会心理学
填词游戏
1.一提到法国人,第一个想到是( 2.一提到英国人,第一个想到是( 3.一提到德国人,第一个想到是( )? )? )?
(四)社会认知中的信息加工方式
自动加工
加 工 方 式
控制加工
社会心理学
二、印象形成
印象(impression)是指人们在遇到新的社会情 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的理解,将情境 中的人或事情进行归类,形成的对人或事物的概 念,是社会知觉的结果。
10月27日,针对目 前市场上“橘子内有虫 子”的传言,作为山东 省及其周边重要批发市 场的济南市堤口果品批 发市场,为打消消费者 的顾虑,举办了一场特 殊的“放心橘免费品尝 会”,他们每天拿出 6000斤柑橘供市民免费 品尝,吸引了众多市民 从四面八方竟相赶来。
4月5日,因禽流感流 行人们不敢吃鸡肉产品, 给养殖场和商店带来巨大 的损失,为打消民众的顾 虑,举行免费试吃活动, 在活动仪式上泰总理带头 吃炸鸡食品,以示安全。
心理咨询师考点: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及归因
心理咨询师考点: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及归因心理咨询师考点:社会知觉、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及归因导语: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1.社会知觉(l)定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加工和解释,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完整印象和过程。
由各种自然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物知觉,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社会知觉。
(2)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一是认知者的经验。
二是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三是认知者的情绪2.印象形成(1)定义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一般会按照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其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2)印象形成过程中的效应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
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一般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也称晕轮效应。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一是加法模式。
二是平均模式。
三是加权平均模式。
四是中心品质模式。
3.印象管理(1)定义其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白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2)作用成功的印象管理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所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
(3)常用的管理策略一是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二是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三是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
四是投其所好。
4.归因(1)定义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第三章讲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作业
如何理解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 • • • 1.直接性 2.整体性 3.选择性 4.恒常性
第二节社会知觉的内容
一、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1.面总部表情 2.言语表情 3.身段表情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三种方法: 1.时间验证 2.重大事件检验 3.利益取舍检验
三、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1.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2.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四、社会知觉偏差
第四讲社会知Βιβλιοθήκη 与印象管理导入:谈谈一个女生或者一个男生的印 象? 谈谈对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或一 群人?
第一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 1.感觉 2.知觉 3.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
4.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区别 A客体是人 B反应的条件是社会生活环境 C决定于客体本身(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二、社会知觉的基本特点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光环效应 4.投射效应 5.刻板效应
第三节印象管理与策略
一、印象的形成及要素 1.印象 2.印象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A主体 B客体 C客观条件 另外,人际空间是左右人们印象的情境因素之一。
二、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三、印象管理的策略
1.自我表现策略 2.特殊的自我表现策略 A恭维 B施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再次,个体对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着个人的情绪状态 不同而不同。
最后,社会知觉具有完整性。人倾向于勾勒被知觉的 特性、形象等,使之规则化、完整化。
3.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个体因素 从知觉主体看 从知觉对象看 情境因素
印象与印象形成
印象: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 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 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是社会知觉过程的过程。
社会知觉: 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 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人的知觉。
硬币时间 布鲁纳
• • • 材料:一套大小不同的硬币;一套硬纸片;大小形状和硬币相对应。 对象:30个贫富不同家庭的孩子。 程序:将材料投射在银幕上,孩子依次观看,之后移去刺激物,让孩子画出 看到的东西。 结果:孩子们画出来的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大小较为一致,但所画的硬币 圆形却远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则更 大。
在某种程度上内在的线索
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知,
部分是根据他们对自己 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
是微弱的、模糊的、不
清楚的,因此个体就要 站在外界观察者的位置
生的环境进行观察而推
断出来的。
上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
个人的内在状态。
自 我 知 觉
四、社会视觉的偏差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积极性偏差
3.晕轮效应
4.证实偏差
•
• “社会知觉”最早由布鲁纳提出。
• 社会知觉主要包括对人、对己和对社会群体的知觉。人知 觉与社会知觉是从属关系。
• 社会认知:是个体如何理解与思考他人,根据环境中的社 会信息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侧重从认知结构或图式 的概念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心理学课件第六章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积极性
1、成功的印象管理可以用来建立真诚的人际 关系,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顺利地 进行下去(彭湃)
2、成功的印象管理还能够调节和润滑人际关 系
消极性
既有人运用这一手段虚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真 实身份,也有人利用相应的技巧为自己谋利
社会知觉和印象管理
Social Perception & Impression Management
主要内容
第三节 印 象 管 理
第四节 社 会 知 觉 的 偏 见
第三节 印 象 管 理
一、印象管理的涵义 二、印象管理的正负两面性 三、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涵义
印象管理:有意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 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1956
一、晕轮效应
二、社会刻板印象
一、晕 轮 效 应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知觉者对一个人的某 种人格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 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凯利1950年
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
二、社 会 刻 板 印 象
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 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利用服装、首饰、宴席、车马、楼台亭宇 逢迎:恭维和施惠 恭维:又称奉承和拍马屁,通过一定的语言、 表情、行为等印象管理手段来抬高他人的威望和尊 严,以赢得对方的好感,利用此为自己的个人目的 服务 施惠:更注重利用金钱或其他物质手段
三、脸与面子:中国人的印象管理
鲁 迅 《说“面子”》 林语堂 《吾国吾民》 史密斯 《中国人的性格》 1894年
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相 互配合的演习
2014-2015 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表述2: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
了解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并做出推测
与判断的过程。
(四)社会知觉与有关概念区别
1、社会知觉 vs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社会知觉的上位概念,包括推理等;社 会知觉仅是社会认知的一部分。
2、社会知觉 vs 一般知觉 一般知觉针对物、时间、运动等;社会知觉则更关 注人。 3、社会知觉 vs 印象 社会知觉关注过程,印象是社会知觉的结果。
社会判断是社会认知的高级阶段,是对某种社会对象的 定性或定论的过程。
第一节
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界定几个概念
内容
二、社会知觉的特性 三、印象形成
一、界定几个概念
(一)知觉
定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 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 分类
1、物体知觉 2、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 人和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请对搭车排序
试验说明:不同的穿着打扮归类不同的人, 随之就会有不同的际遇。 研究发现:
50%以上的第一印象是由你的外表及行走坐卧决定的。 因此你的外表是否清爽整齐,是让身边的人决定你是否可 信的重要条件,也是别人决定如何对待你的首要条件。
(四)运用图式
指有关某个主题的知识经验网络 。 泰勒和克劳克(Taylor&Crocker): 人的图式
(二)印象形成基本模式(印象形成中信息 整合的法则)
1.
累加模式(费希本) 平均法则(安德森) 加权平均法则(1968年安德森)
印象=信息1+信息2+……+信息n 2.
印象=(信息1+信息2+……+信息n)/n 3.
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四、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1、不同特征在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阿希Asch (1946) 的经典研究:
A组是: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实际、谨慎 B组是:聪明、灵巧、勤奋、冷淡、果断、实际、谨慎
Asch就把“热情”、“冷淡”这类对印象形成起重要作 用的特征称为“中心特征”,
2、非语言线索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有较高的一致性,经常性的表情可推测该人 具有某种性格类型:抑郁/乐观
目光接触表示对对方感兴趣,被认为是诚实、直率;
目光不接触,说明此人害羞或害怕;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可能是敌意、爱慕的信号。
(2)肢体语言
(3)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辅助语言:指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等 类语言:指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
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 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念的偏差; 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四、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抵制刻板印象变化的策略
1、把不一致的信息解释掉 2、把不一致的信息区隔开 来 (亚群体) 3、把不一致的信息归于群 体中不典型的成员
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 ——互相交往
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 认识他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却 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 《三国演义》: 周瑜死后,鲁肃把凤雏庞统举荐给孙权。 孙权见他“浓眉掀鼻,黑而短髯,形容 古怪,心中不喜”,以至于孙权“誓不 用之”。
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 作正性评价。
安德森( 1965)的平均模型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第⼀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第⼆节知觉他⼈、群体和⾃我第三节社会认知:认识他⼈的⾼级过程第四节印象管理:控制他⼈的社会知觉和认知第⼀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什么是社会知觉⼆、印象的形成知觉是⼈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选择、组合,从⽽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
⼀、什么是社会知觉3作⽤于⼈的信息有两⼤类:⼀类是⾃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物⽅⾯种种现象的信息;(⾮社会性信息)另⼀类是由⼈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包括担任社会⾓⾊并具有⼈性的⼈、⼈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
(社会性信息)⼀、什么是社会知觉4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或⼀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什么是社会知觉5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J.Bruner,1947)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中采⽤的,⽤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什么是社会知觉布鲁纳6实验材料:⼀套硬币,有1分、5分、10分、25分、50分等种种⼤⼩不同的圆形硬币;另⼀套是与硬币⼤⼩形状相同的硬纸⽚。
实验对象:30个家庭贫富不同的10岁孩⼦。
实验程序:先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
实验结果:被试画出来的圆形⼤⼩和实际上看到的刺激物不完全相同,他们画的圆纸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的⼤⼩较⼀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却远⽐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所画的硬币圆形更⼤。
社会知觉实验⼀、什么是社会知觉7社会知觉的内容⼀、什么是社会知觉8⼈知觉⼀、什么是社会知觉9⾓⾊知觉⼀、什么是社会知觉10⼈际关系的知觉⼀、什么是社会知觉11群体知觉⼀、什么是社会知觉12社会因果关系知觉第 1 页共1 页⼀、什么是社会知觉13社会⼼理学和普通⼼理学对“知觉”含义的理解在传统普通⼼理学中,知觉仅仅是对事物形成感性映象,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它不包括判断、推理等⾼级认识过程。
第四讲 社会知觉与印象控制
天真开朗不拘小节 彬彬有礼绅士派头
美国人 英国人
2、第一印象与首印效应
在最初的接触中给别人留下的印象,称为第一
印象。 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有比较强的固着作用, 对以后交往产生先入为主的影响,这被称为首 印效应。
3、晕轮效应
当我们了解一个人
时,可能被他的某 种突出的特点所吸 引,以致忽视了其 他特点或品质。
从知觉说起
-知觉不等于外部现实,
什么是知觉?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官的 客观事物的整体在 人脑中的反映
不是对客体的绝对的镜 像的反应。 -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 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 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 础。
一、社会知觉及其范围
社会知觉
是指对人的知觉。它是个体通过人际
交往根据认识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 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知觉中的捷径与偏差
刻板印象 第一印象
晕轮效应
1、刻板印象
根据一个人属于哪一类社会团体或阶
层,根据这一社会团体会阶层的人的 典型的行为方式来判断这个人的行为。
实验: 罪犯还是科学家?
研究的启示
刻板印象一方面有助于我们迅速从整体上把 握人的概貌。另一方面又会使我们受蒙蔽,出 现思维的僵化、不灵活。
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 (一)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目光接触
身段表情:姿势体态、其中双手姿势较为敏感
言语表情:说话时的音量、音调、节奏等等
(二)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对他人有意义的特征进行比较、概括与综合
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PPT课件
7
一、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1、外表
一个人的外表常常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信息,而 且也常常是我们能得到的唯一线索。
有研究(Berry & McArthur, 1985) 表明,人 们认为有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比有成熟面孔的成 年男子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即更具有 孩子式的心理特征。
a) 快乐, d) 悲伤,
b) 惊讶, e) 生气,
c) 害怕 f) 厌恶
6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的形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 一定的印象或看法。
多数情况下,我们有意观察,以了解对方的性格、 人品、能力等,从而决定
➢ 是否与对方交往,交往的深度如何? ➢ 是否该信任、重用对方?
4学时
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对他人的知觉——印象形成 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社会知觉概述
一、知觉
定义: perception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 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类
1、物知觉( object perception )
2、人知觉(person perception)
又称社会知觉( social perception)
社会知觉最早由布鲁纳提出(1947 )
又被称为:人际知觉(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
社会认知( social cognition)
如我们把自己的朋友分类,认为张三是 外向的,李四是成熟的,陈五是忧郁的。
社会心理学04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 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含义 1.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非社会性信息和社会 性信息 (1)非社会性信息是指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 学和生物方面种种现象的信息。 (2)社会性信息是指由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所构成的 社会现象的信息,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 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 等。
第四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学习目标】
1.了解社会知觉的概念和印象形成中的信息
整合法则。 2.理解知觉他人的过程以及自我知觉理论。 3.了解社会知觉的主要偏差。 4.掌握社会推理的步骤以及三种认知启发。 5.了解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6.理解印象管理的作用和策略。
行为证实偏差。人们对某人的社会行为总 有一定的图式,这种既有的图式会使该人交 往时作出符合图式的行为,也就是说其行为 表现符合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它实质上就 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四)后视偏差 后视偏差是指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 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 它是一种真正的记忆歪曲,说明个人在社会 知觉中不由自主地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判断是 正确的。
3.社会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对“知觉”的不同理解
(1)在传统普通心理学中,知觉仅仅是对事物形成 感性映象,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它不包括判断、 推理等高级认识过程。 (2)在社会心理学中,知觉不仅包括对人、对群体 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还涉及对有关信息的思维加工, 这种知觉实际上属于认知。 所以,很多研究者主张用“社会认知”来代替“社 会知觉”。 “社会认知”侧重于从认知结构或图式的概念来探 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二)自我知觉的内容 1.身体的自我知觉(体像) 体像(body image)是指个体对身体的自我知觉, 又称为躯体意象。个人的体像是随个体的心境、经 历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体经验的变化而变化的。 个体的体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体像正常; (2)体像烦恼,指个体自我审美的偏差引起的对自 我体像的不满而产生烦恼; (3)体像障碍,指个体想象出一些客观上不存在的 体貌缺陷,进而感到极端痛苦,产生心理障碍,严 重的会伴有某些行为障碍。
四讲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解读
被知觉者积极消除知觉者期望。富翁慈善
2011.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宽大效应/积极性偏差
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做出积极的、 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 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
(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会 (2) (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2011.10
5、自我价值保护引发的偏差
在一项经典研究中,研究者将明尼苏达大学刚入学的新 生随机安排成男女对子,以参加一个大型舞会的盲目派对约 会。研究人员收集了大量有关每位学生智力、人格等方面的 信息。在舞会那个晚上以及随后跟踪研究期间,要求那些大 学生评价他们的约会对象,指出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再看到对 方。结果非常明朗,而且男女生的结果非常相似。美貌比高 智商、良好的社会技能、好的人品都来得重要。只有那些碰 巧是英俊配漂亮的男女对子才愿意寻求进一步的关系。1966, walster
2011.10
Lachins的研究(1957): 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 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 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面等待 着店员对他的注意,一面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 文具在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朋友 打招呼,后来告别了朋友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 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 句话后就分手了。
2011.10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要因素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S.E.Asch1946的实验: (1)史蒂夫聪明、刻苦、冲动、爱发表意见、顽固、好嫉妒。 (2)史蒂夫好嫉妒、顽固、爱发表意见、冲动、刻苦、聪明。 结果发现,句子(1)比句子(2)更能使史蒂夫得到正面 评价。据此,阿希得出这样两条结论:①印象形成是所有人格 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在这些人格要素中有一种是左右印象 形成的主要因素,最早出现的中心词决定第一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社会知觉”最早由布鲁纳提出。
• 社会知觉主要包括对人、对己和对社会群体的知觉。人知 觉与社会知觉是从属关系。
• 社会认知:是个体如何理解与思考他人,根据环境中的社 会信息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侧重从认知结构或图式 的概念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
社 会 知 觉 的 分 类
1.对自我的知觉
个体必须对自我有较为清晰的感知与认知,进而形成一定的自我概念,概念自我 的心理与行为。
5.后视偏差
6.虚假一致偏差
THANKS
社会知觉: 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 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人的知觉。
硬币时间 布鲁纳
• • • 材料:一套大小不同的硬币;一套硬纸片;大小形状和硬币相对应。 对象:30个贫富不同家庭的孩子。 程序:将材料投射在银幕上,孩子依次观看,之后移去刺激物,让孩子画出 看到的东西。 结果:孩子们画出来的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大小较为一致,但所画的硬币 圆形却远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则更 大。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管理心理学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一.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二.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及印 象形成
一.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的含义 2.社会知觉的特征 3.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二.印象形成
1.印象与印象形成 2.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
1.社会知觉的含义
非社会性信息 物知觉 社会信息 社会知觉
2.对他人的知觉
社会知觉中,个体通常会依据他人的外表、语言、行为、形态、情境等,对他人 状态、心理与行为等进行了解与认识
3.对人际的知觉
人际知觉中不但包括自我知觉、他人知觉还包括对交往情境的知觉。
2.社会知觉的特征
首先,社会知觉具有选择性,人会根据自己的喜恶选 择某部分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其次,人对于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其与自身的关联程 度不同而有强有弱。
再次,个体对信息的知觉反应会随着个人的情绪状态 不同而不同。
最后,社会知觉具有完整性。人倾向于勾勒被知觉的 特性、形象等,使之规则化、完整化。
3.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 个体因素 从知觉主体看 从知觉对象看 情境因素
印象与印象形成
印象: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 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 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是社会知觉过程的过程。
二、知觉他人的内涵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研究发现,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姿势是推测、判断他人情绪状态的重要 线索。这些线索被称为表情线索。 一,面部表情,即是面部的情绪表达 二,身段表情,是身体各部分姿态的情绪表达 三,言语表情,是言语中声调、快慢、音色随情绪产生的变化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个体对自己的态度、感情
在某种程度上内在的线索
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知,
部分是根据他们对自己 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
是微弱的、模糊的、不
清楚的,因此个体就要 站在外界观察者的位置
生的环境进行观察而推
断出来的。
上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
个人的会视觉的偏差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2.积极性偏差
3.晕轮效应
4.证实偏差
印象形成: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 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的法则
1.平均法则
2.叠加法则
3.加权平均法则
知觉他人与自我知觉
• • • •
一、知觉他人的过程 二、知觉他人的内涵 三、自我知觉 四、社会知觉的偏差
一、知觉他人的过程
1.寻找意义 人们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并不平等看 待各个特征的重要性,某些特征比另一 些特征更能影响人们的总体印象。 2.注重显著性信息 负向效果问题:消极信息的作用往往大 于积极信息的作用。 3.对信息进行类别化 刻板印象 4.运用图式 图式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 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 系统或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