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1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1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俄国的盟国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清政府
所有国家均同情中国,但没有一个国家 帮助它……日本战胜中国,都可以分一杯 羹。 ——(英)赫德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 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 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评论
请你思考一下沙俄、德国、法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带来什 么影响?
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 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四、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瓜分中国和划分“势力范围”
沙俄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国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沙俄 旅大租借地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日本
“势力范围” 山东
长城以北、新 疆、东北
课堂总结
原因
根本原因
日本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侵略 中国,称霸世界
直接原因 1894朝鲜东学党起义
过程
时间:1894——1895 主要战役:
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割地、赔款、 通商、设厂
影 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主要战役 黄海海战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结果: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军舰被鱼雷击中沉没时,邓 世昌坠落海中,其随从刘忠 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 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 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自己与全舰官兵250余人 一同壮烈殉国。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同时也涉及到此时期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侵略。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近代中国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细节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影响,以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改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讨论和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重大损失,激发爱国情怀,警醒国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难点:学生对于战争的影响和中国历史进程的改变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史料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和史料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讲解:详细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关注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战争的影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展示: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战争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和教训。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甲午中日战争•背景:朝鲜半岛危机、中日实力对比•经过:黄海海战、旅顺口战役、威海卫战役•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影响:加深民族危机、刺激列强瓜分中国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和课后作业来评估。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请思考:通商口 岸地理分布有什 么特点?说明了 什么?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 签订后,沙俄 联合法国、德 国迫使日本放 弃辽东半岛, 日本则向中国 索取了3000万 两白银作为 “赎辽费”。 俄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 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 矛盾
内因:统治腐朽,制度 落后(根);清政府避 战求和政策(重);未 能充分动员民众;官兵 临阵脱逃;武器装备落 后. 外因:日本蓄谋已久, 且制度先进;西方列 强对日本的支持。
明治天皇:以饿肚 慈禧:哪管国家 皮的精神,一天只 兴亡 ,生日非过 吃一餐饭,鼓动着 不可。“万寿无 他的臣民为战舰捐 疆普天同庆;三军 出口袋里的最后一 败绩割地求和。”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个铜板。
(2).清政府国力日趋衰败,军备废弛
一、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背景 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 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平 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大清国

1894年5月东学党起义

日 本 国
到了6月中旬,日本在朝军 力已经是清军的2倍,中日 战争迫在眉捷。
3、威海卫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结果 马关条约(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允设厂)
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大大加深 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 开设工厂等 19世纪末中国的时局是怎样的? 列强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习题 1.《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国家一致要求 的是( ) A.开通内河新航线 B.增开内地通商口岸 C.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 D.赔偿巨额的军费 2.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发展趋 势是( )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口通商到割占土地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第10讲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人教版)(解析版)

第10讲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人教版)(解析版)

第10讲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学习目标】学习要点:黄海海战和辽东陆战;《马关条约》签订;瓜分高潮。

学习提示: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对中国人民觉醒的巨大刺激作用;了解爱国官兵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

【基础知识】1.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增,开始对外侵略扩张,矛头直指中国。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3)时间:1894-1895年。

(4)主要战役事件: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

(5)结果: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2.《马关条约》:(1)签订:1895年,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2)主要内容:①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影响:《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瓜分狂潮: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3)“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考点剖析】考点一:甲午中日战争背景例1.下图是张滨的漫画《甲午轶事》。

就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而言,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思想观念【答案】A【详解】根据漫画中“倭寇不知我大清的GDP是他们五倍吗”,可以看出漫画从经济方面分析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故A项符合题意;B项反映的是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B; C项从日本方面分析了日本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背景,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C;D项从思想观念方面分析了中国战败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D。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平壤战役
丰岛海战 战争爆发的标志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 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丰岛海战 战争爆发的标志
黄海大战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结果: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结果;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致 民族英雄邓世昌 远 此日漫挥天下泪 舰 有公足壮海军威
徐邦道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丁汝昌
26页问题思考: 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强海洋防
卫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从鸦片战争 到甲午海战的史实证明,海洋已经成为侵略者 来袭的主要方向,近代中国海防松弛,海军落后, 有海无防,被动挨打。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没 有强大的海军,没有强大的海上力量,一旦出现 严重的海防危机,就等于失去了国家的安全屏 障,因此,海洋防卫是国家战略防卫极其重要的 部分。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四口 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 设工厂。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 内地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 业的发展
战争爆发的影响
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 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 平等的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 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 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 “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 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 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 和阴谋的… …
美 国
时间: 1899年
“ 门
内容: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是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材从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过程、战争的结局以及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细节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这个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结局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结局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难点: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结局。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共同探讨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甲午中日战争的问题。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战败的原因
中日兵力大比拼:
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2: 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 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 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材料3:日方明治天皇,一方面协调国 会,为海军增加购舰资金,一方面节约宫 内费用,带头向海军捐款,文武官员在三 年内,捐出薪金的十分之一,建造军舰。 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使 海军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很大支持。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和影 响。 2、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瓜分 “势力范围”的事实以及美国提出“门 户开放”的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日本于 1868 年,实行 “ 明治维新 ” ,此
后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 也走上了对外国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2、原因:根本原因: 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直接原因: 朝鲜东学党起义 3、时间: 1894年,农历甲午年
D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思考问题:
结合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的历史,说说加 强海洋防卫的重要性
两次战争列强都是从海上入侵中国的, 中国放弃和散失制海权是导致战争失败 的重要原因。 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 土完整、抵御外来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 设和人民生活、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很重要 的意义。
材料4: 慈禧太后对海军既不了解,也没 有特别的关心,她在北洋水师成军后,开始 修建颐和园,为60岁生日准备庆寿,耗用银 两1000万两,北洋水师资金匮乏,7年只增添 了1艘新舰,而日方在此期间添了7艘主要军 舰。 材料5:平壤战役时,驻守平壤的清军执 行李鸿章“先守定局,再图进取”的命令, 贻误战机。日军分路围攻平壤时,清军回族 将领左宝贵亲临城头指挥战斗,中弹牺牲。 清军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走。日军占领平壤。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9张PPT)知识讲解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共29张PPT)知识讲解
• (5)改总理衙门为 外务部 ,位居 六部 之 上 ,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 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 3.影响 • (1)清廷堕落为“ 洋人的朝廷 ”。 • (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境 地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福建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门户开放
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 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各国在各自“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 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
实质: 分享其它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
对中国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的影响: 从此以后,美国在华势力大大增强;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共29张PPT)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甲午战争:战争经过
阶段
战 场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开始 丰岛海面 丰岛海战 日本不宣而战
第一阶段
(1894.7-9)
朝鲜半岛 黄海海域
第二阶段 辽东地区 (1894.10-
1895.4) 山东半岛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内不许 中国人 居住,各国 驻兵保护 ,实际上是“ 国中之国 ”,成为列强
策划 侵略中国 的大本营。
• (3)拆毁 北京至大沽 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
守 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的战略要地,使清朝
腹地 京津至山海关
广大地区,置于
列强武装
控制之下。
• (4)惩办 义和团运动 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使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 的工具。

高一历史瓜分中国的狂潮知识点

高一历史瓜分中国的狂潮知识点

高一历史瓜分中国的狂潮知识点瓜分中国狂潮是指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强占租借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侵略要求。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瓜分中国的狂潮知识点归纳有帮助!历史瓜分中国的狂潮知识点一、背景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日益增大,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更加剧烈。

2.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大大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

二、表现1.进行资本输出(1)争做债主①概况:清政府为偿还对日赔款和“赎辽”费用,大借外债。

其中,数额最大的是向俄法、英德的三次借款。

②借款特点:第一,具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

主要表现在,首先,向中国施加政治压力。

其次,通过借款控制中国的海关与财政。

再次,以借款作为长期控制中国主权的手段。

第二,借款利息高,超过本金的一倍半左右。

第三,回扣盘剥之重,是国际债务史上罕见的。

③危害:列强通过借款,控制了清政府的海关和财政收入。

(2)抢夺路权①概况:法国首先在中国西南抢得铁路修筑权;接着,俄国在中国东北强筑铁路;列强纷纷抢夺中国路权。

②影响:修筑并控制中国的铁路交通大动脉,便于列强从军事上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经济上掠夺中国的财富,其势力还深入中国内地。

(3)建立厂矿企业①特点: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管理先进,产量高,成本低;拥有种种特权;在中国近代厂矿企业中,居于垄断地位。

②危害:列强通过开办企业,大量掠夺中国资源,占领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1)概况①德国首先强租胶州湾,把山东划作势力范围。

②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湾地区,把长城以北和x疆划作势力范围。

③法国强租广州湾,把两广和云南划作势力范围。

④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把长江流域、云南和广东划作势力范围。

⑤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把福建划作势力范围。

(2)实质:是列强掠夺中国的高峰,是中国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3)影响: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以及中国战败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侵略。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清朝晚期的历史背景,对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的细节和影响可能不够清晰,对于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和影响可能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过程和影响,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树立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学习的信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2.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过程和影响;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和地图等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引出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瓜分。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探索。

8.1.3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说课讲解

8.1.3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说课讲解

蓄谋已久。
”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
(2)欧美列强:默 (有利的的侵国略权益;
许或支持日本侵略。际环境)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懦(年3弱4朝))鲜清导爆政 火发线府起::义腐 18败94(契提机冲强持供)材突对什料”材日么2是日料本态什本1发度反么所动?映?需侵了的华西“战方中争列日
展厅二:战争的过程
家,公司股本总额从24500万日元增至92100万日元。
日本倾尽国力打赢这场战争。结合材料和课本
P94说说这场战争对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各是
什么?
①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政治 ①中国损失惨重,掠夺不堪负
经济利益;
担,更难发展; ②在远东的地
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 国力的增强;
位一落千丈;③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④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广东、广西和云南
长江流域、云南、 广东两省
福建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从此以后, 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门户开放
1.为什么美国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为了弥补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而失去在中国 划分势力范围的机会。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 李鸿章————————————伊藤博文
条约内容
①割地 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 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危害
②开埠 ③设厂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通商口岸
列 被迫开放的
强 对
中 通商口岸 国
中近
国代
的开
侵 略
放 的 通
一商
步口 步岸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知识点
3.“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4.平壤战役:1894年9月,日军围攻平壤,清军将领左宝贵牺牲,叶志超弃城而逃,平壤陷落。
5.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6.旅顺大屠杀: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最终失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大屠杀,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3.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知识点3 “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2.“瓜分”狂潮: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点1 甲午中日战争
1.根本原因:日本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大陆政策)。
2.背景: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邀派兵镇压。
3.爆发: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中日战争”。
7.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进攻威海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知识点2 《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往日本马关议和,双方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

上海日清贸易研究所。他们开展了多种间谍活动,如侦察直隶
海岸情况,选择山东半岛为登陆点,严密关注北洋舰队动向等。
这表明( ) A.清政府缺乏对海防建设的重视

C
B.中国在情报搜集方面落后于日本
C.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D.情报战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课堂练习
年11月,美国纽约《世界报》发表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 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 了野蛮的真面目。”下列能佐证该报道的有力史实是( )
②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③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④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⑤民族意识初步觉醒,掀起逃亡图存运动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P26-27
1.三国干涉还辽

辽 东
三国干涉还辽漫画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P26-27
2.列强瓜分中囯狂潮的主要方式 ①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一、甲午中日战争 5.经过:
主要战役
战况
重要人物
丰岛海战 中日正式宣战
平壤战役 平壤陷落
黄海战役 日军夺取制海权
辽东战役
占旅顺、大连 旅顺大屠杀
左宝贵 叶志超 邓世昌
徐邦道
威海卫 战役
北洋舰队 全军覆没
丁汝昌
平壤战役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 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中国回族将领左宝贵率部抵抗,身受 引
——日本大陆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 P24-26
1.背景 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 (原因): 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
2.性质: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华战争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课件
海洋防卫是国家海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抵御来自海上 的侵略,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高在国际上的 地位,维护世界和平,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四)失败原因
材料一: 1874年,明治天皇开始裁减内官开支……天皇不要享受, 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 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 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分中 国狂 潮
列强瓜分 中国狂潮
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课堂练习
1.120年后的甲午年,被中国人称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正带 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复兴之路。回首120年前的甲午战争,“甲午
C 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在这张合影中,有四位学生——刘步蟾、 林泰曾、林永升、邓世昌,参与了一场影响 中、日两国国运的战争……
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学生与 教官的合影(摄于1871年)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明治维新前与后 日本的大陆政策
征服朝鲜 侵略中国 称霸世界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 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二)“门户开放”政策
(1)时间:1899 (2)目的: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3)内容: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 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 有均等贸易机会。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点总结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知识点总结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知识点总结一、甲午战争1.背景:(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强盛(2)中国:内忧外患,进行了洋务运动2.原因:根本原因:日本的“大陆政策”,对中国蓄谋已久。

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请求清朝援助。

(东学党起义不是原因,请求援助才是原因)3.过程:(1)丰岛海战——标志着战争的爆发(2)平壤战役——战场在朝鲜,左宝贵牺牲(3)黄海战役——邓世昌“致远舰”勇撞“吉野”,壮烈牺牲。

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日本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4)旅顺战役——旅顺大屠杀(4天,2万余人被杀,仅存36人)(5)威海卫战役——李鸿章“避战保船”,丁汝昌自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4.结果:1895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5.中国战败的原因:①清政府的极端腐败和无能(根本原因)②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政策。

(①②主观原因)③日本国力强盛。

蓄谋已久。

(客观原因)二、瓜分中国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侵略权益,三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为“赎辽费”。

2.瓜分中国狂潮:(1)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1899年,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