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事全册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粤教版1.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政治全册 4.4.1 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课件 粤教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 4.4.1 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课件 粤教版
第四单元 情系中华 放眼未来
主题词: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 文化产业
你会唱这首歌吗?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 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 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 一个重要内容。
4.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 的交流。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博采众长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民主法治
诚信友善
安定有序
公平正义
充满活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 精神家园。每个国家都有其具有 代表性的文化。你知道以下图片 是代表着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吗?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 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
2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 1.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全面认识 传统文化。
2.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大力建设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埃及金字塔
古希腊雅典卫城
印度泰姬陵 中国西藏布达拉宫







学间Leabharlann 故事日本动漫
中国四大名著



诞 节
餐 文

好莱坞
重视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吸收 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初三政治教案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初三政治教案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初三政治教案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沉淀和发展。

在当今时代,民族文化依然是我们的精神瑰宝,是我们民族成长壮大的重要标志。

而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传承无不体现着历史渊源和文化血脉。

从古至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哲学内涵,也承载着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1.重视历史沿革。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首先要重视的就是历史沿革。

历史是我们的镜子,能够帮助我们理清前人为我们树立的文化底蕴和发展脉络,也能够让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

因此,我们要尊重历史珍惜文化传承之路,才能够真正传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

2.掌握文化识别。

民族文化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标志,掌握文化识别是我们进行传承的重要手段。

文化识别既包括了文化符号的辨认,还包括了对文化精神的领悟和把握。

只有在忠实还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做到文化传承,并为后人提供真正的文化滋养。

3.弘扬文化精髓。

传承民族文化,我们需要重视的不是文化形式,而是文化精髓。

这里所谓文化精髓,即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理念。

这些价值和理念的传承,不仅体现在文学艺术中,也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只有不断弘扬文化精髓,才能够真正地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

二、民族文化的创新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在于弘扬传统,而创新则是将民族文化推向现代世界的重要途径。

只有不断地创新、改进和发展,才能够让我们民族文化真正拥有更加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1.保持文化创新的敏感性。

文化创新的敏感性意味着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新事物、新思想带来的文化变化。

当前,中国文化高速发展,在面对经济、社会和国际环境的多重影响时,我们要保持文化创新的敏感性,积极探索民族文化的当代表达方式,不断让民族文化在现代世界中发出响亮的声音。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教材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进而理解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认识尚不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传承与创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2.引导学生认识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2.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案例、图片、视频等。

2.设计好各种教学活动,准备好相应的教学工具。

3.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文化的图片,如书法、绘画、音乐等,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为何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呈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案例,如故宫文创产品、传统戏曲与现代舞台剧的融合等。

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成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

4.1中华文化_传承创新(粤教版全课)

4.1中华文化_传承创新(粤教版全课)

日本动漫
圣 诞 节
洋 快 餐 文 化
好 莱 坞
特点: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态度:重视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4、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怎样进行中华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全面认识传统 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使文化传统得以 传承,又能体现时代性。(基本点) (2)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大力建设面向现代 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 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质)
阅读课本P97~98,并思考: 1、我国为什么需要发展文化产业?
2、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34
什么是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 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
(相对于公共文化事业)
区别: 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如:
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青少年宫、电视台、各类报社、新闻中心 等;)(公益性)
文化产业单位则主要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经营 性) 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 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 训业和艺术品业等。
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
(一)产业规模差距 美国文化产业占GDP的20%,日本为17%, 中国约占2.5%。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 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 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内容)
(4)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 的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重要措施)
青少年如何对待祖国传统文化?
• (1)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 • (2)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珍爱自己 精神家园 • (3)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本 民族优秀文化 •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优秀文化 的传播者、弘扬者。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册4.1《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探究型导学案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全册4.1《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探究型导学案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探究型导学案【教学目标】1、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了解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3、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主学习】1、中华文化的特点、组成及作用?2、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意义?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意义:有利于保持民族特点,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先进文化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请你向有关部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国家:制定并完善保护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保护传统文化的资金投入;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宣传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培养传承传统技艺的人才;编制传统文化保护发展规划,并认真落实,出台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坚持创新的原则,探索保护传统文化新途径。

2020粤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学案

2020粤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学案

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特点以及地位各是什么?(1)特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2)地位:中华文化以深邃的内涵、恢弘的气度以及蓬勃的生机在世界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位置,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什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 。

3.多姿多彩的中华艺术形式体现在哪些方面?(1)中华 展现汉字形体美韵, 尽显山水墨趣,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2)中国古建筑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

(3)传统戏曲堪称国粹,是古老东方文明的璀璨名片。

(4)各民族的歌舞艺术异彩纷呈。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文化创新的基本点是什么?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 ,既能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又能体现时代性。

2.创新文化应怎样做?(1)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大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的,民族的科学的 的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3)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与内涵各是什么?(1)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内涵①国家层面:。

②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③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交流的原因以及意义各是什么?(1)原因:世界文明是丰富多样的,多种文明的成果共同造就人类社会今天的发展成就。

(2)意义①重视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对话,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对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②让世界越来越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国文化也能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世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九年级政治全册 4.1 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教案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九年级政治全册 4.1 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教案 (新版)粤教版-(新版)粤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2.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力目标:1.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兴旺发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威力;2.结合不同历史时期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所作的独特贡献的史料,体会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的;3.从历史、军事、文学、科技等方面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影响深刻。

难点: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教学方法:提问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练习法、欣赏法教学工具:多媒体幻灯机课前准备1、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典型中华文化,谈谈怎样品味它的文化情趣?2、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谚语或格言谈谈对我们为人处事有什么影响?3、把全班同学分成两队,各队设队长一名,要求每队分成四组,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中华文化组成的某一方面的资料,制作成剪报,并在课堂上由队长择优展示。

4、要求各队推荐3位同学做好准备进行堂上必答知识竞赛。

教学过程活动1:时事小评论(由学生点评有关文化的时事)建国6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彩车车名:二、导入新课问题:关于文化,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初二曾经学习过什么关于文化的内容?(多元文化地球村,世界各国文化)在文化交往中,既要文化尊重,也要文化自尊。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中华文化三、讲授新课活动2:提起中华文化,除了上图中三个人提到的之外,你又会想到什么?(答:中华书法、春节、儒家思想、孙子兵法、长城、甲骨文、唐诗宋词、京剧等等。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板书)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说课稿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说课稿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2《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认知能力,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知道中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几个关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讨论:分组讨论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5.拓展:布置一道关于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地位与作用3.方法与途径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讨论等;二是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思考题的完成情况。

粤教版九年级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

粤教版九年级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

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学典籍
享誉全球的科技发明
祖 冲 之 | 圆 周 率
民族文化灿若星辰:
1.中国哲学 2.中国传统伦理 3.传统文学典籍 4.中国科技 5.中国武功 6.中医中药
……
国画
书法
多姿多彩中华艺术
风格迥异的建筑设计
布达拉宫
故宫
优秀的传统戏曲
豫剧
越剧
京剧
黄梅戏
异彩纷呈的民族歌舞
中华艺术形式多姿多彩:
时代文化:屌丝 坑爹 八卦 白丁 白 富美 高帅富 斑竹 杯具 菜鸟 女汉 子 卖萌 星二代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从国家层 面看: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从社会 方面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个 人层面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如何推进文化的创新和传承 第一、文化创新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要 全面认识传统文化。 第二、创新民族文化,就是要大力建设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 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四、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 多种文明的交流。
(2)对世界而言
在世界文明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 重要贡献
当今社会形势复杂,文化不断更新,与之伴 随着很多腐朽文化。我国在文化价值观方面 存在哪些问题?
(3)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博采众长
传承创新
文化创新途径一
继承传统
( 1)全面认识祖国传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统文化,取其精华,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去其糟粕,既能使文 化传统得以传承,又 不能离开传统, 能体现时代性。 空谈文化创新。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第一课时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第一课时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第一课时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学目标】1、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了解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3、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主学习】1、中华文化的特点、组成及作用?2、中华文化的影响?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意义?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意义:有利于保持民族特点,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先进文化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九年级政治全册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1粤教版(I)1.doc

-九年级政治全册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1粤教版(I)1.doc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1 粤教版(I)1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1 粤教版(I)一、教学目标1.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在不断创新中为自己开辟道路,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中发扬光大,获得新的生命力;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3.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中华文化,需要加强与世界多种文明的交流。

难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讲授新课活动之一:通过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并板书。

)活动之二:展示图片——“华夏文明”、“世界各国文明”竞猜,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腾出时间静心聆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带给我们的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 粤教版(I)1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 粤教版(I)一、教学目标1.知道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理解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的需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1 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教学案 粤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1 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教学案 粤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 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学案粤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2)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途径和要求;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及资料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冷静分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学习的自觉性。

(2)通过本课学习及活动课教学,加强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拼搏的决心和信心,培养学生为祖国,为家乡做奉献的崇高情感。

【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3)“三个有利于”【教学难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多媒体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导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出发。

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现阶段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状况是怎样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这些都是本课要学习的问题。

通过本课学习就会使我们清醒认识到: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教授新课:(1)知识点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在预习和读书的过程中经常读到一个词语,请你们联系历史知识,根据黑板上的数轴,想一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数轴中的哪一个阶段?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同学们的历史学得很不错哦!那么请你们观察这个数轴,想一想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学生回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粤教版全课)

41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粤教版全课)
第四单元 情系祖国 放眼未来
主题词: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你会唱这首歌吗? 这首歌反映出我们什么样的情怀?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yíng),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 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中华文化我了解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古巴比伦 古中国 古埃及
尼罗河流域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中华文化我了解
1.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 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
2.祖国传统文化的宝库里,
民族文化瑰宝灿若星辰
祖国传统文化的宝库里,民族文化瑰宝 灿若星辰:中国哲学、以和谐为本的中国传 统伦理、以唐诗和宋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典 籍、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民间工艺、中华武 功、以书法和中华国画为代表的中华艺术、 中国古建筑、堪称“国粹”的中华传统戏曲 和有“一树春风千万枝”美韵的民族歌舞艺 术。
2009年GDP我国5.2万亿美元,美国GDP达 14.5万亿美元,是中国的2.79倍!
美日中三国动漫销售总收入对比情
况( 单位:亿美元)
美国
日本
中国全球动 漫总收入
总收入
50
90
1.8
相关产品总收 35 入
56
0.36
播出总收入
25
34
0.18
韩国,动漫业的产值仅次于美
国、日本,占全球的30%,是
《喜羊羊与灰太狼》讲解的是传统文化 中的狼与羊的故事
原来狼的形象: 凶残、狡诈、能吃到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 粤教版(I)1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4.1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教案2 粤教版(I)一、教学目标1.知道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理解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播和价值实现的需要;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认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积极传播中国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建设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二)讲授新课活动之一:主题活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启示问题设计:(学生畅所欲言,老师总结并板书)活动之二:展示图片——“当代中国文化”,让学生分析、判断、得出(教师板书):(三)小结(由学生小结)(四)达标训练(详见随堂训练,略)(五)课堂延伸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3.3.1 培养创新精神导学案湘教版(I)1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3.3.1 培养创新精神导学案湘教版(I)一、目标导航1、知识目标:充分认识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经过感受、体验,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意义;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二、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科教兴国的重要性,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2、难点:怎样培养创新精神?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过程:四、导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悟创新精神:2012年5月19日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在万众瞩目的男子110米栏比赛里,尽管比赛现场遭遇雨水侵袭,中国名将刘翔仍发挥出了极佳水平,力压美国五大高手首个冲线,翔飞人采用七步上栏新技术,以12秒97的成绩创赛季最好成绩,打破赛会纪录,创造个人在中国本土最好成绩,五年来首次跑进13秒大关,标志王者归来。

(教师也可选择刘翔八步上栏和七步上栏视频材料)想一想,王者归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二)自主学习,认识创新精神(1).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在和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制定了和的发展战略。

(2)走科教强国之路,既要重视,也要重视。

创新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没有创新思维,就难以适应的发展。

(3).对于青少年来说,树立,培养是成人成才的关键。

(4)想象是创造的,创造离不开想象,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三)合作学习,领会创新精神(1)科教兴国战略指什么?我国为什么要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2)为了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3)创新有何意义?(为什么要培养创新精神?)(4)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四)活动探究、升华创新精神2011年10月6日,一代商业奇才,苹果前CEO乔布斯逝世了。

这位事事追求完美的企业狂人,以无穷的创意和一种近乎独裁的管理方式搾取点滴品质,制造出带给全人类更多自由的产品,前无古人!中国的网友有几千万人为这位创新领袖惋惜感叹!某校九年级2班苹果粉丝们在班级QQ群内对乔布斯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展开纷纷议论,苹果粉丝们搜集到以下信息材料【Iphone控】发帖美总统奥巴马评价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勇于不同的想法,大胆的相信他能改变世界,而且有足够的才华来实现。

【跟帖】(1)说一说:从奥巴马总统对乔布斯的评价中你感受到创新人才应必备哪些素质素质1:素质2:素质3:【Ipad迷】发帖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学生、19岁的麦朗将苹果被咬的缺口改为乔布斯的头像,设计了一枚新的苹果“标志”,他的独特创意引起社会多方面的关注,也使他一夜成名,而“乔布斯剪影苹果”如今成为悼念已故乔布斯的最佳标志。

【跟帖】(2)谈一谈:麦朗的剪影创意在培养创新思维方面给予我们怎样的启发?【Iphone控】发帖乔布斯去世后,“世界上的三个苹果,一个掉到亚当的怀里,一个砸在牛顿的头上,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但愿第四个苹果砸在中国人的头上。

“【Ipad迷】发帖xx年,中国工人们为苹果组装了4660万部Iphone手机,近1500万台的Ipad平板电脑,还有大量Macbook笔记本电脑、Ipod 播放器等产品,这些产品几乎全部由位于中国大陆的工厂生产。

【跟帖】(3)请你结合“果粉”的感言和我国的国情,谈一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

(1)求异思维(勇于不同的想法),丰富科学的知识(足够的才华),坚定的信心(大胆的相信他能改变世界),勤于实践等。

(2)麦朗的剪影创意告诉我们:积极探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观察,敢于质疑,把创新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3)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④只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⑤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⑥总之,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⑦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五)课堂练习1、2012年3月20日,湖南中南大学决定聘请22岁的刘路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刘路成为中国目前最年轻的教授。

而在xx 年,就读中南大学大三的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了国际数学逻辑界,被称为“数学奇才”。

刘路之所以成功()A.遇到了伯乐,才没有埋没当今数学奇才B.超越书本读书、具有创新能力、善于独立思考、钻研C.中南大学是一所开放、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高校D.是应试教育的成功,也是素质教育的成功2、坐在这个舱里,在海上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舱体再怎么翻转,你都不会失去平衡。

景炎学校的郭一廷同学发明了这样一种“平衡式海上作业舱”,在全市科技奖励暨科教文卫战线工作会上,他的这项发明获得了2011年度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一等奖,奖金1万元。

郭一廷同学的事例告诉我们道理是()A.物质奖励有利于科技创新成功B.人生规划千万条,遵纪守法头一条C.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D.自尊自信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创新精神的是()A、与时俱进,开拓进取B、不切实际,盲目蛮干C、怀疑一切,否定一切D、发挥想象,想干就干(六)拓展提高1、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样努力成为创新型人才?①要刻苦学习,注重实践;②勤于质疑,培养逆向思维;③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④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⑤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等。

原创的分析说明题或探究实践活动题五、我的收获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单元情系祖国第8课拥护党的领导第3框伟大的基本路线教学案苏教版1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全册第四单元情系祖国第8课拥护党的领导第3框伟大的基本路线教学案苏教版课型:新授学习目标: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含义,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教学重点:基本路线的内容:教学难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教学方法情境设置、层层设疑、阅读感悟、体验探究自主学习:1、说说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党确立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基本路线,并始终坚持这一基本路线不动摇。

2、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1)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基本路线提出的奋斗目标: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

3、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意义意义:①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4、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或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或为什么我国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现在仍然并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5、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1)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2)通过改革,建立和完善……从而促使经济和社会全面、快持续发展。

(见书第109页)(3)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的……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见书第109页)(4)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富民之路(5)改革开放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人生追求6、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坚持社会主要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2)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7、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和一个中心的关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含义:见书第110页倒数第二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