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5.绝对感受阈限: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

6.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指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

7.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

极的活动形式。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9.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0.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

又称"表象记忆"。

12.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

遗忘。

13.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14.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15.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

16.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

程。

17.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

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8.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9.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

程。

20.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

程。

21.原型: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可形成“原型”

22.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23.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

以抽象思维为核心。即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观念、处理新情况和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4.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

心理倾向。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25.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

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26.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27.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

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28.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

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

29.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30.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1.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如狂喜、愤怒、恐

惧、绝望等。

32.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

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33.气质: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

(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34.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包括

勤劳、懒惰、坚毅、怯懦、慷慨、正直、谦虚。

35.人际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3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37.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

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38.社会抑制: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

行为效率降低的现象。

39.社会惰化: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的倾向。也

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社会逍遥、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懈怠。

40.社会促进: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

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41.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42.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

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43.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

习。

思考题:

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人物)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

2.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

(1)测量与描述学习的心理状况与发展水平

(2)解释与说明教育情景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

(3)预测与控制教育主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

3.心理现象的结构图

4.判断个体行为与心理是否异常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1).主客观世界一致。

比如一个人说他听到或者看到什么,而实际上并没有,说明他主客观不一一致,可能有幻听,幻想之类的。

2).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一致。

比如一个人遇到开心的事,而却用低沉的语言,不开心的情绪向别人讲述这件事,就说明是不一致的。

3).人格相对稳定

5.心理学三大势力的主要代表人物

答: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6.理解感知觉的区别

答: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两者的区别如下:

(1)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总和。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