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2我国的国宝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2我国的国宝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f9e1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6.png)
核心素养目标
3.国宝的保护意义在于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国宝的传承方式包括教育普及、文化活动、媒体宣传等。
4.欣赏国宝可以从历史、艺术、科学等多角度进行,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5.我对国宝的认识和感悟是:国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传承和保护国宝,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具体措施有:参加博物馆展览、学习相关知识、参加保护国宝的志愿活动等。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国宝的概念、种类和特点,了解了国宝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了国宝的保护意义和传承方式,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欣赏国宝,提高了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当堂检测:
1.请简述国宝的定义和特点。
2.请举例说明国宝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国宝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国宝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国宝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国宝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国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国宝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宝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宝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保护意义。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国宝案例,让学生分析国宝的特点和保护方法。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2《我国的国宝》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2《我国的国宝》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48bc7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b.png)
-大熊猫:国家保护动物、世界自然遗产、国际一级保护动物
-故宫: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国宝的意义: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环境
-保护国宝的责任: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3.板书结构:
-标题:位于板书顶部,突出课程主题
-内容:分四部分,每部分占据一行,条理清晰
-总结:位于板书底部,概括保护国宝的意义和责任
2.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保护国宝的情景,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技巧。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2《我国的国宝》》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供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设置实验操作台,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活动。
5.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课程导入、教学内容、互动环节、总结环节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6.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例题3:请问下列哪个不是我国的国宝?
A.大熊猫B.故宫C.长城D.泰山
答案:D.泰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国宝范围的掌握,通过回答此类题目,学生能够明确国宝的概念。
例题4:大熊猫被誉为什么?
A.中国国宝B.世界自然遗产C.国际一级保护动物D.全部选项
答案:D.全部选项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大熊猫荣誉的了解,通过回答此类题目,学生能够加强对国宝的保护意义的认识。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1《伟大的先人》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1《伟大的先人》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ff9fb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f.png)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伟大的先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哪些古代先人以及他们的主要成就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先人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先人的成就和中华文化的特点。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我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古代先人,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先人的智慧和成就。
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对课堂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适时进行引导和纠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理解和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⑤ 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 交流与融合: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 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对世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课后作业
1. 请列举出你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三位先人,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成就。
2. 请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中华文化》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42dbbc3b4daa58da0114afe.png)
第三元独具魅力的中文化(一 )大的祖先教课目:认识孔子等在中国史上有大影响的史人物,认识一些他的思想与事迹,学他的精神。
教课程:第一活:我国古代的大祖先1.前,你去认识古代有哪些秀的人物,我来沟通沟通。
要求:出信息的根源,秀人物的名字及年月。
b5E2RGbCAP2.板:“三人行,必有我焉,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句名言大家都懂此中的寓意,是写的呢?(孔子)有认识孔子 P62—— P63(思想家、教育家,在世界上最拥有影响力⋯⋯)p1EanqFDPw3.什么孔子离我两千多年了,有那么多人知道他念他?P63 两句格言,含4.本来,我今日倡导的要关怀人,要虚心勤学,孔子在几年前就,那你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DXDiTa9E3d①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殆②事父亲母亲,能竭其力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孔子的名言中,你遇到了什么启?因此,世人把孔子尊崇“至圣先”尊“世界文假名人”,在空子的故曲埠保存着著学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大多地方能看空子的画像、雕塑。
RTCrpUDGiT第二活一:司迁与《史》1.除了孔子,有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司迁P64—— P65,你认识了哪些内容,从中领会到了什么?(司迁用他忍不拔的毅力,我后代留下了珍的文化,我能认识去的史。
)5PCzVD7HxA2.你认识《史》中哪些史任和故事?从些故事中你领会到了什么?3.想一下,司迁著会碰到哪些困?他的句格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于毛”反应了他的什么思想?jLBHrnAILg4.一本什么会需要么的?5.在这样的内著,回付出怎的努力和代价?活二:制作中国古代史人物1.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并说出原因。
也能够按类型,分组找寻有名的皇帝、民族英豪、爱国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等。
xHAQX74J0X2.学生自发联合,查资料。
3.报告展现、制作成册。
(二 )我国的国宝经过本课学习,惹起学生对古古迹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古古迹的责随意识。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3 我们的国粹》教案_11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3 我们的国粹》教案_11](https://img.taocdn.com/s3/m/04b8c6a06294dd88d0d26bb3.png)
《我们的国粹——引人入胜的京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以“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单元主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从而生出民族自豪感。
“引人入胜的京剧”是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中的第一个小主题。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博采众长,形成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
京剧的唱腔有的悠扬委婉,有的铿锵有力,念白也有音乐性。
表演上富有鲜明的舞蹈性和强烈的节奏感。
乐队主奏乐器为京胡,其他还有京二胡、月琴及锣、钹、鼓等,是我国影响最广的一种戏曲。
老一辈特别痴迷,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对于我们这一代的年青人来说,京剧魅力不是很大。
二、学情分析说到歌曲,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能十分熟悉,但是提到京剧,学生可能感到十分陌生,对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更不理解,就无法做到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从心理上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
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对京剧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收集、整理、表达有关京剧的信息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京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珍视我国的国粹──京剧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说说国粹、了解京剧知识、欣赏京剧、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关注京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文化的精华。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了解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更加珍视中华传统文化──京剧;2.教学重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脸谱、京剧的四大功夫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去关注京剧。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3 我们的国粹》教案_0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3 我们的国粹》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4542200bbe1e650e52ea998e.png)
我们的国粹教学目标:1.了解三大国粹2.培养爱国主义意识3.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1.了解三大国粹2.了解其他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导入】由国粹的意义,导入三大国粹:京剧、中国画、中医【新知】一、风行中华(一)京剧1.京剧的辉煌历史2.了解京剧名段,《霸王别姬》《铡美案》《定军山》《沙家浜》《盗御马》《穆桂英挂帅》《罗成叫关》《贵妃醉酒》3.京剧脸谱的意义4京剧的现状5我是小票友①可以从哪儿学习京剧?看电视、参加京剧培训班等②现场学《唱脸谱》(二)中国画了解文房四宝1.中国书画的特色,①欣赏西方绘画感受西方绘画与中国书画的不同②中国书画的特色2.十大名画富春山居图(三)中医1.中医的源远流长:①起源:神农氏尝百草②名医:神医扁鹊、华佗的故事③著名中医著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黄帝内经》2.我们身边的中医中药3.中医在国外4.我是小中医①学习切脉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切脉,能感受到彼此的脉搏即可。
②认识简单的穴位人中穴,可以急救眼保健操的穴位,可以保护视力。
二、吹向世界的中国风1.剪纸2.书法3.中国结4.传统服饰5.武术6.东北秧歌7.舞龙舞狮8.古典舞9.古诗词10.团扇与折扇11.古建筑12.各大地方戏:黄梅戏、越剧、豫剧、川剧三、总结与作业四、板书设计我们的国粹一、三大国粹二、吹向世界的中国风1.京剧 1.剪纸 4.传统服饰2.国画 2.书法 5.武术3.中医 3.中国结……。
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
![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a850da172ded630b1cb6a4.png)
探究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扶余县新源镇中心小学鞠明情境/任务/成果/资源/评估/教材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伟大的先人》学生分析: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3人。
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发展目标:在这一个学期中,努力做到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特长,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对于后进生,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与思维空间,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才能,避免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
在以后的考试中在保持原有不错优秀率的基础上巩固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让不及格的现象逐渐减少。
情境: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和事迹。
课前,让学生去了解古代有哪些优秀的人物,我们来交流交流。
要求:说出信息的来源,优秀人物的名字及年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这句名言大家都懂其中的寓意,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呢?——(孔子)有谁了解孔子呢?P62——P63(思想家、教育家,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 原来,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关心人,要虚心好学,孔子在几年前就说过,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事父母,能竭其力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孔子的名言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所以说,世人把孔子推崇为“至圣先师”尊为“世界文化名人”,在空子的故乡曲埠还保留着著书讲学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大多地方能看见空子的画像、雕塑。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3 我们的国粹》教案_23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3 我们的国粹》教案_23](https://img.taocdn.com/s3/m/f94f7373941ea76e59fa0444.png)
河北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探寻国家遗产——中华遗产知多少一、【教材分析】“探寻国家遗产“是河北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是“历史悠久的祖国”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包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多彩的中华文化”和“探寻国家遗产”三个主题。
“探寻国家遗产”是继学习前面两个主题的基础上,了解我国有哪些文化遗产,从而感知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渗透和国家遗产有关的道德规范,增强法律意识,并懂得怎样保护以及树立“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遗产”的意识。
本课包括“中华遗产知多少”和“不让遗产哭泣”两个话题。
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国家遗产是社会发展的文化产物,与祖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根一般的关系。
教材具有开放性,给执教者二次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谢家湾小学学生见多识广、乐于表达。
对生活中一些名胜古迹有初步了解,并能借助书籍、影视、网络等了解国家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识。
五年级学生虽然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与直接感性经验相联系,还不能感知国家遗产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以及对国家遗产有关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
三、【设计理念】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中华遗产知多少”。
包括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识的了解。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基础上,充分挖掘与文本有关的教学资源,大胆取舍,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交流探究,聚焦长城,以点带面,感知中华民族的伟大;并通过“看、演、唱”等体验活动,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
四、【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识,能说出自己家乡的文化遗产。
2.感知国家遗产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3. 了解和国家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1.了解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识,能说出自己家乡的文化遗产。
第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3课我们的国粹
![第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3课我们的国粹](https://img.taocdn.com/s3/m/f2a89b72f5335a8102d2209e.png)
第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3课我们的国粹教学目标: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京剧资料;教学流程:一课时教师活动一、导入:一说国粹1.播放课件一《我们的国粹──京剧》中的《红灯记》选段,“你听懂了些什么?你们爱听京剧吗?”今天同学还给我们带来了《空城计》,请大家认真听,看看我们能听懂什么?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三学习主题:3我们的国粹(板书) 2.说说国粹3.过渡:(引出京剧)二、新授活动一:感受京剧过渡: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讲京剧:“京剧知识知多少?”“什么是京剧?你们对京剧有哪些了解?”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同学们提出了15个问题,各个学习小组收集了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先听听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让我们对京剧多一些了解吧。
你们从这些知识中能发现什么?2.播放课件──京剧知识及四大行当看了包公的演唱,你们又能从中体会到什么?3.过渡:京剧为什么被称之为国粹?(二说国粹)在京剧中什么被称为艺术中的艺术?播放课件一4.说脸谱:播放课件说唱脸谱活动二:京剧的交流1.找戏迷:同学们,现在你们对京剧有了一些了解,你们注意到周围的人看京剧吗?今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京剧,我们听听他们是怎样说的?参看教科书79页。
(教材展示了人们住社区唱京剧、讲京剧中的故事和在家通过电视看京剧的几种形式,这些都反映了京剧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 2.提问:你们还在哪里看过京剧表演?看过外国人演京剧吗?3.播放课件二:《京剧的交流》4.小节:三说国粹将学生的说法记录后加以总结:a是我国特有的,能代表我国文化;b在中国形成两百年;c中国文化的精华;d至今为人喜闻乐见的。
出示课件三、巩固总结出示课件升华:看教科书78页小资料板书: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通过说说国粹、感受体验京剧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以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料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在教室前后左右挂上学生们上个学期美术课亲手制作的京剧脸谱)
一、导入:一说国粹
1.播放课件一《我们的国粹──京剧》中的《红灯记》选段,“你听懂了些什么?你们爱听京剧吗?”
(学生畅所欲言)
师:你还知道哪些古遗迹被毁的资料,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古遗迹是过去的东西,我们能不能毁坏,如果古遗迹被破坏了,我们失去的是什么?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古老的文明正在阵阵呐喊,告诫着自己的子孙:延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是历史赋予的责任,绝不能让历史文明的血脉在我们的手中被切断。
3.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P63两句格言,说含义
4.原来,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关心人,要虚心好学,孔子在几年前就说过,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事父母,能竭其力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从孔子的名言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所以说,世人把孔子推崇为“至圣先师”尊为“世界文化名人”,在空子的故乡曲埠还保留着著书讲学的地方,在世界各地大多地方能看见空子的画像、雕塑。
(二)我国的国宝
通过本课学习,引起学生对古遗迹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古遗迹的责任意识。
通过课前收集“古遗迹的价值”“破坏古遗迹的事例”等相国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2.新授:
(播放课件──中国的占遗迹)
(学生谈感受:为我国有这么多珍贵的古遗迹而感到自豪)
师总结:是啊,这些古遗迹犹如一颗颗灿烂的明珠,分布在祖国各地,镶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为自己的祖国拥有这巨大的财富而感到骄傲。这些古遗迹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价值呢,课前同学们调查了占遗迹的价值,请大家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把你们的发现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
长城是我国的一大奇迹,但是今天,长城正逐渐遭到破坏。看看城砖,上面斑斑点点留下游客的涂鸦和“到此一游”的字迹,看看长城上新的残垣断壁,那是近几年被当地的农民一块砖一块砖地拆毁的,更有甚者为了眼前的利益或某个投资项目,嫌长城“碍事”,而将整段城墙夷为平地,使得我们的万里长城正在逐渐消失!
(出示图片:被涂抹的卢沟桥的狮子)
今天同学还给我们带来了《空城计》,请大家认真听,看看我们能听懂什么?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三学习主题:3我们的国粹(板书)
2.说说国粹
3.过渡:(引出京剧)
二、新授
活动一:感受京剧
过渡:
你们认为京剧与我们平时看的影视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讲京剧:“京剧知识知多少?”
“什么是京剧?你们对京剧有哪些了解?”课前我们进行了预习,同学们提出了15个问题,各个学习小组收集了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先听听同学们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让我们对京剧多一些了解吧。
4.一本书为什么会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5.在如此长的时间内著书,回付出怎样的努力和代价?
活动二:制作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传
1.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并说出理由。也可以按类别,分组寻找著名的皇帝、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等。
2.学生自愿结合,查资料。
3.汇报展示、制作成册。
师:同学们,为了保护这些古遗迹,我们的国家、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你们知道哪些?能跟大家说说吗?
(学生交流资料:法律、修复。或者说一说哪些地区保护古遗迹的工作做得好……)
(引导学生回答出:爱护古遗迹责任意识──教师板书)
师: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爱护古遗迹呢?
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爱护古遗迹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是社会功德的表现,我们年龄虽然小,但同样能为保护古遗迹做出自己的贡献。(放本节课最初课件)3.小结:
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一)伟大的先人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了解一些他们的思想与事迹,学古代的伟大先人
1.课前,让你们去了解古代有哪些优秀的人物,我们来交流交流。要求:说出信息的来源,优秀人物的名字及年代。
2.板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信这句名言大家都懂其中的寓意,这是谁写的呢?(孔子)有谁了解孔子P62——P63(思想家、教育家,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
第二课时
活动一:司马迁与《史记》
1.除了孔子,还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P64——P65,你了解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司马迁用他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我们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能了解过去的历史。)
2.你了解《史记》中哪些历史任务和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设想一下,司马迁著书会遇到哪些困难?他的这句格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师:这是哪儿?
师:都有哪些同学去过卢沟桥,说说你们为什么去那儿?
师:你们看图片中的石狮子怎么了,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出示被毁坏的鼓楼照片)
师:这是哪儿?
师:对了,这是我们最熟悉的鼓楼。
师:现在的鼓楼什么样儿,谁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教师继续出示古遗迹被毁图片,可以将毁坏前后进行对比。并进行讲解:为了修路,一些保存完好的古遗迹、古城被拦腰截断,为了建房、建酒店,一些列为保护的百年历史故居,转眼间变成了废墟,在一些贪婪的盗墓者、一些急功近利的施工单位的破坏下,千年古墓惨遭浩劫,大量文物正在流失,古老的文明正在地下哭泣、呻吟……)
(学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古遗迹是我国的瑰宝,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代表着祖国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但是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看这样几个地方,它们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出示图片:残破的万里长城)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们心目中的万里长城是什么样的?长城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人去参观游览?看看图片中的万里长城,谁说说你看见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