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55e432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5.png)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课文出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时数:共需三课时,本节为其次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独创过程中受到启发。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视察,乐于发觉,擅长探究。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感悟,懂得独创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科学就在身边,独创的灵感就在生活中。
2、造就学生从小养成视察、动脑、分析、动手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具打算:1、幻灯片课件2、“邮、票、齿、孔”四字纸卡一、导入:1、师:同学们,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它是我们在寄信时贴在信封上的东西,你能猜到吗?生:邮票。
2、师:〔出示邮票课件,图片“黑便士”和此时此刻运用的平凡邮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左边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邮票,它的名字叫黑便士。
右边是我们此时此刻运用的邮票。
师:请同学们细致看图,比一比,这两枚邮票的四周(强调)有什么不一样?3、师:你的视察真细致,现代的邮票四周有齿孔。
〔贴课题纸卡“邮票齿孔”〕请同学们跟教师一起读“邮票齿孔”。
4、师: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齿孔,它的独创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好玩的故事,好吗?〔板书课题的后三字:“的故事”。
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书写课题。
〕二、初读感悟1、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
读的真不错。
接下来的故事更精彩,请同学们翻开书62页。
2、师:借助下面的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读一读这个小故事。
〔巡察自读状况,检查姿态、纪律等〕。
3、师:同学们大家读完了,读得可真谨慎。
课文中的生字挚友你们相识了吗?那教师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生字、组词有拼音。
谁情愿当小教师,带着同学们读读这些生字?〔在读时如有错误须要订正或者请学生指出并订正〕。
4、师:小教师你读得真好。
〔再出示刚刚的课件,这次生字、组词没有拼音〕。
看,此时此刻没有了拼音,大家还能读一读吗?我们来开火车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46135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f.png)
【导语】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是⼀门基础学科,⼀个⼈只有具备了⼀定的语⽂知识,有了⼀定的语⾔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邮票上的齿孔》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邮票上的齿孔》原⽂ 1848年的⼀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路过街边的⼀个邮筒时,发现有个⼈正对着⼀⼤张邮票发愁。
原来,那时⼈们买来的邮票是⼏⼗枚连成⼀⼤张的,寄信的时候,再⽤⼩⼑裁开。
很显然,那个⼈忘了带⼩⼑。
“先⽣,我想借您的⼩⼑⽤⼀下。
” “很抱歉,我也没带。
”阿切尔⽆可奈何地说。
这时,那个⼈⼀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
“先⽣,能借您的别针⽤⼀下吗?” “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那个⼈接过别针,在⼀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圈⼩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路上,阿切尔⼀直思索着刚才发⽣的事。
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孔,那么,⼤张邮票使⽤起来不就很⽅便了吗? 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带齿孔的邮票了。
【篇⼆】⼩学⼆年级语⽂《邮票上的齿孔》教案 ⼀、导⼊ 孩⼦们,你们见过邮票吗? 出⽰课件:⽆孔和有孔邮票 请你们仔细观察两张邮票有什么区别? 关于邮票齿孔,还有⼀个故事呢。
⼤家想知道吗? 板书课题:请伸出⼩⼿和教师⼀起板书并齐读课题。
⼆、新授部分 请⼤家读读课⽂,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注意读准字⾳,读通句⼦。
少⼉频道的⼩⿅姐姐看到了⼩朋友们读书这带劲⼉,想让⼤家到卡通欢乐岛上去做客,你们愿意吗? 课件出⽰:欢乐岛 要想到岛上玩,必须闯四关,你们有信⼼闯关成功吗? 第⼀关:⼩⽕车,我会开 课件出⽰:注⾳⽣字,去⾳⽣字 第⼆关:记字形,我有法 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宝宝铭记于⼼呢?请同学们通过⼩组合作的学习⽅式,寻找的记字⽅法。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5f3d6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c.png)
邮票齿孔的历史价值
1 2 3
记录邮政发展历程
邮票齿孔的设计演变见证了邮政事业的发展历 程,为研究邮政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反映政治、经济背景
邮票齿孔的设计往往与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 密切相关,成为反映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重 要载体。
具有收藏价值
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的邮票齿孔,如 珍稀品种、错版等,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 资潜力。
近年来,3D齿孔技术逐渐发展 起来,这种技术可以在邮票上 形成立体的图案,使邮票外观
更加生动和立体。
邮票齿孔的发展趋势
多样化发展
未来,邮票齿孔将更加多样化,不仅会有更多种类的齿孔出现,而且技术也将不断进步,为邮票设计提供更多 的可能性。
科技含量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邮票的科技含量将不断提高,例如应用区块链技术生产数字化邮票等,这些新技术将为 邮票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孔机逐渐应用于邮票生产中, 这种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打孔的 位置和形状,使齿孔更加精细
和美观。
无纸打孔
无纸打孔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打 孔技术,它可以在没有纸张的 情况下进行打孔,这种技术可 以应用于生产数字化邮票,进 一步提高了邮票的科技含量。
3D齿孔
03
智能化防伪技术
通过引入智能化防伪技术,提高邮票齿孔的防伪能力和识别度。采用
特殊材料、制作工艺和加密算法,使每张邮票都具有独特的齿孔特征
,有效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邮票齿孔的文化传承
传承经典设计
为保持传统邮票的特色和历史价值,未来邮票齿孔的设计将继续传承经典元素。通过对传 统齿孔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的研究和再现,弘扬传统文化魅力。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邮票齿孔的设计和制作,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这将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增进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人教版小学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2e3f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0.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阿兰正在欣赏他的邮票。
他发现有些邮票的边缘有整齐的小孔,而有些却没有。
他感到非常好奇,于是去问爸爸。
爸爸告诉他:“这些小孔叫做邮票齿孔。
很久以前,人们要撕开邮票很不方便,后来有一个叫亨利的年轻人,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用大头针在邮票边缘扎了一排小孔,这样邮票就容易撕开了。
这个发明被大家接受了,从此以后,所有的邮票都有了齿孔。
”阿兰听后,对亨利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
他想,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赏析:《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小学语文课文。
通过讲述阿兰对邮票齿孔的好奇和爸爸的解答,文章揭示了生活中平凡事物中的科学原理和创新精神。
首先,课文以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阿兰对邮票齿孔的好奇,正是这种观察和探索精神的体现。
其次,课文通过讲述亨利发明邮票齿孔的故事,弘扬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亨利在面对问题时,没有被传统的做法束缚,而是敢于尝试和创新,最终解决了问题,这也给学生们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只要有创新思维和实践勇气,就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最后,课文通过阿兰的感悟,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阿兰从邮票齿孔的故事中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这不仅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也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思考力。
总的来说,《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寓教于乐的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bf6d1cdd3383c4ba4cd295.png)
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原文1848年的一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人路过街边的一个邮筒时,发现有个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愁。
原来,那时人们买来的邮票是几十枚连成一大张的,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
很显然,那个人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
”阿切尔无可奈何地说。
这时,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顿时舒展开了。
“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事。
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用。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了。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邮票上的齿孔》教案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
教学准备:邮票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2、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标出自然段。
《邮票齿孔的故事》反思(2篇)
![《邮票齿孔的故事》反思(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b013b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0.png)
《邮票齿孔的故事》反思《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部描述邮票齿孔产生的故事,通过对邮票齿孔的来龙去脉的揭示,表达了对于事物发展和变迁的思考。
本文反思了人类对于技术进步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和衡量,同时也探讨了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首先,本文反思了人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疏忽。
邮票齿孔作为邮票制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工艺,代表了过去的邮票制作技术和文化传统。
然而,随着电子邮件的普及和邮票使用的减少,邮票齿孔逐渐被淘汰,这也意味着邮票制作技术的损失和文化遗产的流失。
通过本文中玛丽为了拯救邮票齿孔而展开的奋斗,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往往在忽视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追求着短期的利益和便利。
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和效率通常会让人们忽视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提醒了读者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时也要对文化遗产保护持有足够的重视,避免让重要的历史和文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渐消失。
其次,本文反思了人类对于事物发展和变迁的思考。
在本文中,邮票齿孔的产生和流行代表了技术和文化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技术的涌现,邮票齿孔逐渐被淘汰。
这也让人们思考到任何事物都是经历发展和变迁的过程。
通过对邮票齿孔的故事的描述,本文告诉人们应该对于事物的发展和变迁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我们需要理解和接受事物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是坚持过去的一切。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珍惜过去的文化和历史,因为它们是我们今天和未来的重要基础。
最后,本文反思了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这个快速变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经常陷入片面追求新鲜和流行事物的浪潮中。
然而,本文通过对邮票齿孔的描述,告诉人们回顾历史和思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通过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并为自己的未来铺设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文提醒人们要保持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不要忽视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邮票齿孔的故事》通过对邮票齿孔的描述,反思了人类对于技术进步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冲突和衡量,同时也探讨了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资料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2609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9.png)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案资料引言:故事是孩子们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之一、而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通过故事,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故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教案介绍了一个关于邮票齿孔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帮助孩子们了解邮票齿孔的由来和意义。
一、故事背景二、故事内容从前,有一个远古的国家,人们用一种叫做“封”的东西来进行通信。
这些“封”看起来和我们现在的信封有点像,但是它们比较简单,没有胶水。
为了确保“封”的完整性,人们用线将“封”的两端连在一起。
有一天,国家的领导人决定改进这个通信方式。
经过讨论,他们决定设计一种专门用于通信的小纸片,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邮票。
这样,人们就不再需要用线将“封”连起来了。
然而,人们发现邮票太小,很容易丢失,也很难用手拿取。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三、故事重点1.齿孔是邮票上设计的孔洞,用于便于贴在“封”上和进行标记。
2.齿孔的起源是为了解决邮票易丢失和难以拿取的问题。
四、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孩子们可以分组讨论邮票的功能和重要性,并通过齿孔了解为什么邮票要这样设计。
2.制作邮票:鼓励孩子们设计自己的邮票,可以用彩纸或者绘画完成,然后考虑邮票齿孔的位置和设计。
3.互相交流:孩子们可以展示自己设计的邮票并交流彼此的想法和创意。
五、知识拓展1.齿孔的形状和排列:邮票齿孔的形状和排列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直线排列的长条形齿孔。
有些邮票上的齿孔也是波浪形或者弯曲形的,这些齿孔的设计是为了增加鉴别邮票真伪的难度。
结尾语:通过这个关于邮票齿孔的故事,孩子们不仅可以了解邮票齿孔的由来和意义,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相关讨论和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拓展相关知识。
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
![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0948a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7.png)
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我呀,就和这邮票齿孔有那么一段故事。
我记得那时候,我就像个好奇的小猫,啥新鲜事儿都想瞅瞅。
我瞅见那邮票,方方正正的一小片儿,上面画着可好看的东西呢。
那图案精致得很,就像把一个小世界给塞到那小小的邮票上了。
可是我就纳了闷儿了,这邮票一张张的,怎么从一大张纸上弄下来呢?我就盯着那邮票看,眼睛都快瞅直了。
我身边有个老头儿,那老头儿头发花白,脸上全是褶子,眼睛倒是亮晶晶的。
他看我那傻样儿,就凑过来问我:“小子,瞅啥呢?”我就指着邮票说:“大爷,您看这邮票,咋拿下来呢?”大爷就笑了,脸上的褶子更深了,他从兜里掏出一把小剪刀,说:“这不简单,拿剪刀剪呗。
”我就想啊,这多麻烦呢,要是有好多邮票,一张一张剪,那得剪到啥时候去。
我就继续琢磨,心里像有只小蚂蚁在爬,痒痒得很。
我就拿着那邮票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
突然,我就想,要是在这邮票周围扎上一些小孔,然后一撕,不就得了嘛。
我这想法一冒出来,就像小烟花在心里炸开了一样,兴奋得不行。
我就赶紧找东西来试,找了个小锥子,小心翼翼地在邮票周围扎孔。
那时候啊,我的手还有点抖呢,就怕把邮票给扎坏了。
旁边那大爷就看着我,眼睛里满是疑惑,说:“小子,你这是干啥呢?”我就把我的想法跟他一说,大爷先是一愣,然后就笑了,说:“你这小脑袋瓜还挺灵的呢。
”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扎好了孔,然后轻轻一撕,那邮票就利利索索地下来了。
我高兴得都想蹦起来了,拿着那邮票就像拿着个宝贝似的。
周围的人看到了,也都围过来瞧新鲜。
我就给他们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说:“看,这样多方便,以后就不用拿剪刀剪啦。
”大家都纷纷点头,夸我这主意好。
从那以后啊,这邮票齿孔就慢慢传开了。
我每次看到邮票上那些齿孔,就忍不住得意一下,想着这可是我想出来的点子呢。
有时候我就想,这生活里到处都是小麻烦,但只要肯动脑子,就能想出些有趣的法子来解决,就像这邮票齿孔一样,多简单又多巧妙的一个事儿啊。
二年级语文下:邮票齿孔的故事1
![二年级语文下:邮票齿孔的故事1](https://img.taocdn.com/s3/m/9cc9619e524de518964b7d8a.png)
二年级语文下:邮票齿孔的故事1 这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
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二年级的孩子对邮票并不陌生,但对于齿孔及相关知识了解不多。
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邮票的资料和发明创造的小故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观察。
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
)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
)(板书:齿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通过观察对比,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新知创设了条件。
】2、谈话。
(出示黑便士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对话平台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
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读思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2、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交流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感悟。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4邮票齿孔的故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4邮票齿孔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8fca311c281e53a5802ffbf.png)
阿切尔被那个 人的举动吸引 住了。 指的是一个人对
于其他人所抱的 积极态度。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那个人的举动把阿切尔吸引住了。 2.邮票很容易被他撕开了。 他很容易把邮票撕开了。 3.她的衣服被太阳晒干了。 太阳把她的衣服晒干了。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 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体会到他不仅爱观察,而且肯动脑。
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
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 。
马上。
英国邮政部门立即 采用了这种机器。
直到现在,世界各地 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 机。 。 还是;照样;
依然。
带齿孔的邮票使用起来
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 什么启发?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哪些不 方便?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英国邮政部门立即 立即 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 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 仍然 使用邮票打孔机。
我吗?
那位先生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 撕开)。 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
阿切尔受到了启发,研究发明(打孔机 ),
用它打过孔的(邮票),使用的时候十分 (方便)。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 用(邮票打孔机 )。
发明并不神秘,也不是 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
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 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
发明创造的机会。
读读记记
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
读一读,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一大张邮票 一枚别针 一台机器 一家酒馆 一位先生
知道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吗?
仍然—— 仍旧、依然、依旧 方便—— 简便 求助—— 求救 反义词: 方便—— 困难
大龙 邮票
中国第一 枚正式发 行的邮票 是1878年 的大龙票。
二年级邮票齿孔的故事知识点
![二年级邮票齿孔的故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aaf28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a.png)
二年级邮票齿孔的故事知识点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了解一个有趣的故事——邮票齿孔的故事。
这可是二年级的重要知识点哦,大家可要认真听啦!首先,咱们来看看邮票是什么。
邮票呀,就像是给信件买的一张“车票”,贴上它,信件就能顺利地被送到想去的地方。
那邮票上为什么要有齿孔呢?这就得从很久以前说起啦。
在很久以前,邮票可没有齿孔。
那时候,人们用剪刀把邮票一张一张地剪下来,可麻烦啦!而且一不小心,还容易把邮票剪坏。
直到有一天,英国有一位叫阿切尔的先生,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一个能让邮票变得更方便使用的办法。
那是在 1840 年的一天,阿切尔在一家小酒馆里喝酒。
他身旁的一位先生正拿着一大张邮票,想把它撕开,可却找不到剪刀,于是只好向旁边的人借。
这时候,阿切尔也在旁边,他看到那位先生用别针在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然后很轻松地就把邮票撕开了。
阿切尔被这个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能有一台机器,在每一张邮票的连接处都打上小孔,那人们使用邮票的时候不就方便多了吗?”于是,阿切尔开始研究起来。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有了邮票打孔机,邮票就有了齿孔,人们使用邮票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撕,就能把邮票撕下来啦,再也不用为找不到剪刀而烦恼了。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小细节也能激发大发明,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说不定也能像阿切尔先生一样,做出了不起的事情呢!接下来,咱们再来说说关于邮票齿孔的一些小知识。
邮票齿孔的形状可不都是一样的哦!有的齿孔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还有的是三角形的。
而且,齿孔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也有所不同。
那怎么来判断邮票齿孔的好坏呢?这就要看齿孔是不是整齐、均匀。
如果齿孔参差不齐,或者有的地方密,有的地方疏,那就说明这张邮票的齿孔质量不太好。
在收集邮票的时候,齿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有些珍贵的邮票,因为齿孔的特殊或者完好程度,价值会更高呢!再来说说邮票齿孔在邮票上的作用。
除了方便我们撕开邮票,齿孔还能起到防伪的作用。
《邮票齿孔的故事》读后感
![《邮票齿孔的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acbd87d7e21af45b307a8a7.png)
《邮票齿孔的故事》读后感
课文讲述了最早的又怕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一天,发明家阿切尔在酒馆遇到一位先生,这位先生因忘记带小刀而用别针在邮票链接处刺上小孔,顺利的将邮票撕下来,阿切尔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阿切尔因身边的偶然小事而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牛顿和阿切尔一样爱观察周围景物,苹果掉下来都没人思考苹果为什么往下落,不往天上飞。
而牛顿认真的研究,发现了地球有地心引力。
发明了牛顿第一定律。
这让我们明白了,发明并不神秘,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小小科学家。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e6099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1e.png)
03
邮票齿孔在邮票中的应用
邮票齿孔在邮票中的必要性
提高邮票的完整性和美观 度
邮票齿孔能够确保邮票的纸张在撕裂时更加 均匀和平整,同时也能提高邮票的整体美观 度。
方便使用和保存
邮票齿孔可以让用户更加方便地撕下邮票, 同时也方便邮票的保存,避免纸张出现褶皱
或破损。
邮票齿孔在邮票中的应用方式
手工打孔
齿孔技术的出现
在邮票出现之前,纸张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折叠和粘合来实现 的。然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而且不便于大量使用。为了解 决这个问题,有人开始研究使用齿孔技术来连接纸张。
邮票齿孔的发明过程
初始的尝试
最早的齿孔邮票可以追溯到1840年左右,英国皇家邮政局为了方便使用,开始 研究如何将邮票制作成可分离的多个小片。他们尝试使用针状物在邮票纸上打 孔,从而制作出可分离的多个小片。
邮票齿孔在邮票中的应用效果
提高邮票的价值
由于邮票齿孔能够提高邮票的完整性和美观度,因此一些收藏家会更加青睐有齿孔的邮票,从而提高了邮票的价 值。
方便邮寄和收藏
邮票齿孔的存在使得邮寄和收藏邮票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同时也提高了邮票整体的观赏性。
04
邮票齿孔的历史与现状
邮票齿孔的历史发展
邮票齿孔的起源
01
材料选择
制作邮票齿孔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常用的材料包括纸张、薄金
属片和塑料等。根据邮票的类型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以适应不同的
制作要求。
02
模具制作
制作邮票齿孔需要使用模具。首先,设计人员根据要求设计出齿孔形状
和排列,然后将设计图纸转移到模具上。模具通常采用金属或硬质塑料
制成,以确保耐用性和重复使用性。
防伪技术
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
![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e11c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c.png)
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引言邮票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不仅是一种用于邮寄的工具,更是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文化象征。
然而,在邮票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微小的孔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邮票齿孔。
那么,邮票齿孔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邮票齿孔的历史背景、作用以及其在收藏中的重要价值。
1. 邮票齿孔的历史背景邮票齿孔最早出现在19世纪,当时邮政系统正在不断完善邮票的制作和管理方式。
最初,邮政工作人员为了防止邮票被私自剥离和重复使用,开始在邮票上加盖戳记。
然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导致邮票被损坏。
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在经过多次尝试后,邮政工作人员发现可以通过在邮票边缘上制作一些小孔洞的方式,使得邮票在被剥离后会留下一定的痕迹,从而防止被重复使用。
这就是邮票齿孔的起源。
最早的邮票齿孔通常是不规则排列的小圆孔,后来逐渐演变为我们熟悉的蜗牛孔或矩形孔形式。
2. 邮票齿孔的作用和意义2.1 防止邮票重复使用邮票齿孔的最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邮票被重复使用。
当一个邮票被剥离时,齿孔会留下明显的痕迹,使得邮票无法再次有效粘贴。
这有效地防止了邮票被刻意剥离和重复使用的现象,维护了邮政系统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2 方便邮票分割邮票齿孔还可以用于方便邮票的分割。
通过在邮票边缘上制作一些孔洞,方便邮政工作人员和集邮爱好者将邮票按需切割,满足不同尺寸和用途的需求。
这在邮政系统运作和邮票收藏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增加邮票的美观性除了功能性的作用,邮票齿孔还为邮票增添了一定的美观性。
不同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的齿孔在邮票上形成了不同的图案和纹理,使邮票更加精致和独特。
此外,邮票齿孔也可以用来隐蔽一些防伪和安全特征,提高邮票的防伪性能。
3. 邮票齿孔在收藏中的重要价值邮票除了作为邮寄工具外,还被广泛地用于收藏。
而邮票齿孔作为邮票的重要标志之一,也直接影响着邮票收藏的价值。
3.1 齿孔的规格和排列方式邮票齿孔的规格和排列方式是判断邮票真伪和稀有度的重要依据之一。
邮票齿孔的故事
![邮票齿孔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7ae64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2.png)
齿孔 一枚 小刀 裁开
lún dūn jiǔ biàn sī
伦敦 喝酒 方便 撕开
yán jiū zhènɡ rénɡ
研究 邮政 仍然
齿孔 一枚 小刀 裁开 伦敦 喝酒 方便 撕开
研究 邮政 仍然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英国
的,扔一半。 仍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 引住了。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 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 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 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邮票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爸爸布置的口算作业我很快就完成了,
而且
。
,而且
。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 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 好吗?
那位先生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 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撕开)。 阿切尔受到了启发,研究发明(打孔机), 用它打过孔的(邮票),使用的时候十分 (方便)。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
用(邮票打孔机)。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 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 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 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的撕开, 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邮政部门立 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 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你知道带齿孔的邮 票是怎样发明的吗?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a380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e.png)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导语】所谓的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根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邮票上的齿孔》原文及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原文】1848年的一天,有个叫亨利·阿切尔的英国人途经街边的一个邮筒时,发觉有个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愁。
本来,那时人们买来的邮票是几十枚连成一大张的,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
很明显,那个人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
”阿切尔无可奈何地说。
这时,那个人一抬头,看见了阿切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皱着的眉立刻舒展开了。
“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当然可以,可是……”阿切尔疑问不解地望着他。
那个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很快就把这枚邮票撕下来了。
一路上,阿切尔一直思索着刚才产生的事。
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不久,亨利·阿切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这项发明很快被英国邮政部门采取。
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孔的邮票了。
【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进程中遭到启示。
3、知道生活中要留意视察,乐于发觉,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太重点词句的感悟,知道发明并不奇妙,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视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邮票、插图。
教学进程一、导入1、(出示实物邮票)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2、你们看,邮票四周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随着老师读。
3、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杰出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二年级语文课本下册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二年级语文课本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58ddac8ccbff121dc368312.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二年级语文课本下册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
小编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
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
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
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
那位先生摸遍全身所有的衣袋,野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每枚邮票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装领带上每枚邮票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很容易地便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哪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
很快,邮票打孔器造出来了。
用它打过的正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
英国政府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器。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数量多,但其中好多字在生活中接触过,比如,“刀、酒、便”。
要通过自主识字展示的方式,把所要求认识的生字分类,然后有侧重地识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
把它挑出来,摆到一边,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
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⑴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⑵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
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⑴“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
二年级语文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
![二年级语文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1ed5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f.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及赏析《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原文19世纪,英国有一位名叫罗兰·希尔的邮政官员。
他看到许多来信因为未付邮费而被退回,于是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他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支持下,于1840年5月6日正式发行了邮票。
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的一枚。
这一枚小小的邮票,上面印着一张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
因为这一枚邮票是黑色的,所以被人们称为“黑便士”。
这张邮票是无齿的,使用很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剪开。
有一次,罗兰·希尔见到一位少女正在用别针在一枚枚分开邮票,很不方便。
那个少女一定在想:“要是邮票上有齿孔,该多好啊!”罗兰·希尔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
他从那位少女的动作中受到启发,决定采用打孔机来打洞眼。
不久,英国邮政部门采用了罗兰·希尔的建议,首次发行了有齿孔的邮票。
中国于1878年正式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邮票上是没有齿孔的,使用时需要用剪刀一枚一枚剪开。
直到1882年,中国才发行了第一套有齿孔的邮票。
赏析:《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讲述邮票历史的文章,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启发性。
文章通过讲述罗兰·希尔从少女用别针分开邮票的情景中受到启发,决定采用打孔机来打洞眼的故事,引导学生们认识到生活中很多小细节都可以成为创新的灵感来源。
同时,文章也向学生们介绍了邮票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学生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罗兰·希尔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品质,以及勇于尝试和创新的精神。
这些品质和精神对于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外,文章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示了有齿孔邮票和无齿孔邮票的使用差异,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邮票齿孔的重要性。
同时,也引导学生们关注到生活中的小细节,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兼具故事性和启发性的优秀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小学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及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f07681c77da26925c5b070.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邮票齿孔的故事》课文及教案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
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
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很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
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
那位先生摸遍全身所有的衣袋,野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每枚邮票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装领带上每枚邮票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很容易地便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哪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
很快,邮票打孔器造出来了。
用它打过的正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
英国政府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
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器。
【教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齿、枚”等13个生字。
会写“仍、使、便”三个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创造的意义。
激发在生活中用心思考,持续实践,勇于发明创造的情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1.本课的11个生字词,13个带拼音的生字,13个不带拼音的生字。
2.相关邮票。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黑便士”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2.(出示现在的邮票)比较两枚邮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3.(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请大家跟着老师读。
4.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字词、写生字1.请小朋友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个故事有趣吗?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生字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邮票齿孔的故事
你这两枚邮票有什么区别?
chǐ
齿孔 一枚 小刀
lún dūn jiǔ
méi
dāo
cái
裁开
撕开
伦敦 喝酒 研究 邮政
biàn sī
方便
yán jiū zhènɡ rénɡ
仍然
齿孔 一枚 小刀 裁开 伦敦 喝酒 方便 撕开 研究 邮政 仍然
祝 福
读读记记
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
读一读,再说几个这一家酒馆 一位先生
读读填填
先生
一位 ( ( 一张 ) ) 一把 一台 ( ( ( ) ) )
(
)
(
)
同学们,从小小的邮票中我们学到了 这么多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身边的事物,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利用身边的材料做 起,经常自己动动手,或者互相协作做做 看,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创造,一定会成 为真正的发明家!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 引住了。
自主读书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 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 道了什么?你能想象出当时 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服领带上
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
处都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地被
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邮票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爸爸布置的口算作业我很快就完成了, 而且
用它打过孔的(邮票 ),使用的时候十分 (方便)。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 用(邮票打孔机 )。
自主读书
课文中用别针刺孔撕开邮 票的先生,和发明 家阿切尔,你喜 欢谁呢?为什么?
英国女王
龙
民族大团结
大 清 龙 票
纪 念 毛 泽 东
人 民 币
菊 花
恐 龙
世 界 和 平
天 华 安 表 门
,而且
。
。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 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 好吗?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 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 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 很快,邮票打孔机造出来了。用它打过 孔的整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的撕开, 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邮政部门立 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 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自主读书
“英国政府立即采用了 这种机器。”中“立即” 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 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自主读书 “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
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 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 什么?
你知道带齿孔的邮 票是怎样发明的吗?
那位先生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 撕开)。 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
阿切尔受到了启发,研究发明(打孔机 ),
我的发现
我们有相同的偏旁 仍 使 便
“撇” 第二笔是
我发现“仍”字右边第一笔是 “横折折折勾”
我能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齿 敦
枚 酒
究
刀 便
政
裁 撕
仍
伦 研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是英国 的首都。 九个洞。 借一半,扔一半。
伦敦 究 仍
邮票创始人罗兰· 希尔 罗兰· 希尔(1795—1879) 是英国教育家,邮票的发明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