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羊绒市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羊绒市场分析
简要目录:
1、我国羊绒产量及产地
2、羊绒生产及销售情况
3、价格波动情况及原因分析
4、国内羊绒企业上市公司简介
一、我国羊绒产量及产地:
山羊绒有“纤维宝石”、“软黄金”之称。我国山羊绒产量不仅占世界首位,而且质量也优于伊朗、蒙古等国。据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边振瑚副会长介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羊绒大国, 全球原绒约1.6-1.7万吨,中国约1.2-1.3万吨,占世界原绒产量的75%以上;世界超过90%的羊绒原料在中国完成初加工处理;世界羊绒消费市场有3/4以上的商品是产自中国的。由于羊绒产量及质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而且我国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在“退耕还林”等策指导下,羊绒产量在近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提高,羊绒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在供应减少的同时需求不断扩大,资源属性凸显。
状,含粗毛少,净绒率高。一般西部品质好于东部地区,颜色以白绒为主。全区羊绒产量和质量均居我国首位。
2.西藏自治区:年产羊绒592吨,主产于阿里、那曲、日喀则地区,集中分布在日土、、改则、革吉、尼玛、文部、班戈等县。其中以日土、改则品质较优。其待征:纤维较细、柔软,光泽柔和,弯曲多呈浅弯,富有弹性,毛色较杂,绒细度14.5─15.5um、长度40─50mm,净绒率在45%左右。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产羊绒810吨,主产于北疆的阿勒泰、塔城和青河地区,南疆的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以及东疆的哈密、巴里坤等地。其中以北疆各地产量大,品质较好,南疆、东疆次之。其特征:纤维较长,拉力大,光泽好,颜色较杂,粗散毛的柔软性较差。细度14─16um,个体产绒量150─300克,杂质含量较少,净绒率较高。
4.青海省:年产羊绒420吨,主产于海西州的都兰、乌兰及德令哈等地,以海北州产量大,品质较好。其特征:绒瓜较松散、膘薄,净绒率较高,洗净率60─62%。
5.甘肃省:年产羊绒410吨,主要集中在肃北、肃南以及庆阳地区的还县、花池、合水等地。其特征:纤维较粗,含杂少,洗净率高,净绒率达46%左右,平均细度15.5um,长度较短在40mm左右。
6.河北省:年产羊绒400吨,主产于太行山山区及北部的张家口地区和承德地区。河北省的紫绒产量也较多,集中在定县、唐县、易县等地。其待征:纤维较粗,手感发涩,粗毛较长,并有透心绒。瓜子大小不一,肤皮等杂质含量较多,品质较差。
7.辽宁省:年产羊绒310吨,以盖州为中心,幅射辽东半岛。主产于盖州、庄河、岫岩、本溪、辽阳、风城、宽甸、瓦房店等地。其特征:绒纤维长,牵伸度好,拉力、弹性大,青白有光,手感好,细度较粗多在15.5─16.5um,净绒率在58%左右。
8.山东省:年产羊绒280吨,主产于泰山和沂蒙山周围地区,集中产于泰安地区和淄博地区。其特征:纤维较细而短,均匀度、色泽较好,绒瓜内含粗毛及杂质较多,绒瓜大而松。
9.陕西省:年产羊绒780吨,主产于陕西北部的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其中榆林地区羊绒品质较好。其特征:纤维细而短,瓜子较小,绒色较杂。紫绒生产占一定比例,手感好,油性适中,粗毛等杂质含量较大,洗净率和净绒率不高。
10.宁夏回族自治区:年产羊绒390吨,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的银北地区和六盘山附近地区。以惠农、平罗、银川市郊、中卫、海原、西吉、
固原等地产量较大。其特征:纤维细长,手感好,含杂质较少,洗净率较高。
11.山西省:年产羊绒710吨,主要分布在吕梁、忻州、临汾三地区。主产于五寨、岢岚、离石、兴县、隰县、石楼、永和等地。其特征:绒瓜小而薄,纤维较细且短,长度40mm左右,粗散毛较长,颜色深浅不一,手感发涩。
二、羊绒销售情况:
英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等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羊绒进口国。据《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统计显示,2006年意大利进口原绒2254t,英国进口408t,日本345t,美国由于受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进口原绒较往年减少。
对于羊绒出口国家,2006年蒙古出口原绒927t,出口金额2222.4万美元:哈萨克斯坦出121389t,出口金额151.4万美元;比利时出121318t,出口金额为226.4万美元:土耳其出121119t;伊朗出口115t。从全球格局看。近几年羊绒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是美国本土大生产企业逐步退出;其次日本的很多羊绒产业日渐萎缩。由于本国的高成本,日本纺织业纷纷将工厂搬到中国生产。1989年日本进口无毛绒过1000t,2002年进口不足400t。传统的欧洲羊绒生产大国,如英国(曾经是世界上羊绒加工量最大的国家,每年进口山羊绒占世界贸易量的60%)、意大利等国家。由于劳动成本高,也开始将纺织企业向中国转移。
由于羊绒生产的资源优势,中国除国内生产的羊绒大部分在中国加工外,每年从蒙古等国进口的3000t羊绒也在中国加工。集中了全世界93%的羊绒原料,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出口量的80%。据统计,2006年中国羊绒及其制品出口15.7亿美元,其中羊绒及无毛绒出口3201t,金额2.38亿美元;羊绒衫出1212087万件,金额6.02亿美元;羊绒围巾出口金额为4.3亿美元;羊绒纱及其他制成品出口金额为3亿美元。较前几年相比,中国的原绒出口比例下降.羊绒制品出口增加。
据海关统计,2010年1-9月中国羊绒及制品出口总计92563万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羊绒、无毛绒出口1901吨,金额1411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4%和64%;羊绒制品78447万美元,同比增长17.9%。具体而言:羊绒纱线出口2837吨,金额2377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44.8%;羊绒围巾8162万美元,同比增长15.3%;羊绒衫43040万美元,同比增长7%。
我国羊绒制品加工能力迅速增强,羊绒企业由上世纪80 年代初的不足10 家发展到目前的2600 余家,实际控制了全球93%的羊绒原料。而与此同时,2008-2009 年白山羊绒价格波动剧烈,导致农牧民乃至整个羊绒产业损失惨重。
三、羊绒价格波动情况及原因分析
我国虽为世界最大的羊绒生产国及出口国,但出口价格一直呈不稳定态势,尤其是在2008-2009年我国白山羊绒进货价格出现了明显下滑,价格自2008年上半年的710元下降到2009年底的480元,下降幅度为33%(见图1)。2010年市场明显好转,呈上升态势,羊绒价格从2009年12月份的480元一上升到2010年8月份的750元,涨幅达到了36%,且创下了2002年至今的新高(见图2)。羊绒产业是一个资源依托型产业,原料的有限性极大地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凭借资源优势,羊绒理应成为我国的特色优势产业,使业内企业和农牧民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我国原绒价格却始终处于大起大落之中,原绒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羊绒价格出现的剧烈波动现象反映出我国羊绒产业发展的脆弱性和不成熟性。同时,变幻不定的价格会导致市场信号失真:每遇原料紧俏,众多厂家就会你争我夺,哄抬价格;每遇原料充足,厂家又竞相压价,农牧民被迫宰杀山羊,使整个羊绒产业陷入“价涨损工、价跌伤农”的恶性循环,农牧民损失惨重,生产企业不堪重负,羊绒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难以实现,对羊绒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十分不利,整个产业发展深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