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

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1](p.13) 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2](p.95)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同。”[3](p.82)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到梨俱吠陀时代末期,随着雅利安人的不断扩张与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初步有了四个瓦尔那阶级的划分。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他们主要掌管祭祀职能,同时垄断了文化教育。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一开始又称“罗阇尼亚”主要是由掌握军政权利的世俗贵族集团构成。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他们大多是雅利安的平民,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主要从事工、农、商等职业。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他们大多是那些失去土地的吠舍和那些在战争中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生产者,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形象的说就是古代印度社会的奴隶阶层。

“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四个瓦尔那等级划分的是《梨俱吠陀》中的《普鲁沙赞歌》。它说‘四个瓦尔那是由吠陀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产生的。其中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双臂变成罗阇尼亚,双脚变成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是四个瓦尔那的原型。但多数学者认为那是婆罗门僧侣集团为了巩固他们自己及刹帝利军事贵族特权而编造出来的。”[4](pp.44-45)除了以上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人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即“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他们从事的职业大多为屠夫、抬尸、清扫等被印度教认为是“肮脏”的职业。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个不同种姓又派生出许多亚种姓和次种姓,各个不同的亚、次种姓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团体,按照各自内部

的道德风俗生产生活。

到了近代,随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种姓制度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级种姓的司法权、行政权、教育权、豁免权等权利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剥夺。低级种姓的参政权和经济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也不断地探索如何进一步削弱种姓观念。例如:“呼吁尊重贱民”、“制定列表种姓”、“加大对低级种姓的经济支持”等。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仅仅只局限于部分城市,而且只是部分城市中的某一些方面。而在印度广大农村里,种姓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种姓观念在农村还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因此种姓制定仍然深深地影响着当今印度的发展。

二、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一)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政治的影响

历史上婆罗门与刹帝利长期把持着印度的政权,是印度社会的领导者。到了近代,由于受到英国殖民者的侵略及受到其政权体制和思想的影响,印度也开始逐步走向西方议会民主制。但崇尚权力平等的民主制与维护不平等权力的种姓制是不相等。尽管印度法律明确禁止歧视低种姓与压迫低级种姓,并赋予了不同种姓平等的权力,但在许多地方还是充满着浓厚的种姓色彩。种姓依然是决定印度政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印度的政治也避不开种姓制度。因此,种姓制度对当今印度政治最显著的影响就是使印度的政治走向种姓化或者说是种姓的政治化。

从积极方面来看,政治的种姓化推动印度议会民主制,使印度由一党独大转向多党并存发展。

印度独立后,国大党一直把持着印度的政权。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种姓主义”的不断发展、“印度教认同”以及印度局势的不稳,一批代表中低种姓阶层利益的地方性政党孕育而生,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益壮大。它们开始在印度政治中崭露头角,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J.P.纳拉扬这位印度著名的政治领袖曾说过,“印度最大的政党是种姓。”比如:1944年成立的以高级种姓韦拉拉和穆达里亚尔为基础的德拉维达联盟。1982年成立的以安得拉帮喀玛种姓为基础的泰卢固之乡党。

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政党数量的急剧增多和力量的不断增大,极大的改变了印度政治的版图。在印度政坛上由原来国大党一党独大转向国大党、人民党及其其它政党组成的第三股势力的三足鼎立。而此时印度政治民主的思想也在不断地渗透着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的低级种姓为了反对压迫以及维护自身利益,而组建自己的政党,以寻求自身的合法权力。可以说印度政治的种姓化对于促进印度政治民主的发展有着积极地作用。

但从消极的一方面来看,政治的种姓化又成为印度政坛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利于印度政治的稳定发展。

当今印度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是西方民主议会制,因此任何一个政党想要登上执政者的宝座都必须争取到尽可能多的议会席位,而议会席位的选举最根本的就是各地选民的选票,而各地选民则主要受到被选人种姓背景的影响。在竞选中联合其它政党和拉拢地方政党就成为一个的重要竞争手段。因此,印度许多的政党为了争取更多的选票不得不将一些重要的职位让给以些地方的种姓头目,以保证绝对的选票。一个印度政治家感慨地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从争取自由运动中产生的具有远见和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领袖正让位于那些具有狭隘地方主义、种姓主义的政治上的新人。”[5](p.79)这无形中给政党冲突、地区冲突、种姓冲突,埋下深深伏笔。“2001年7月25日,出生于低级种姓的印度人民院知名女议员普

兰·戴维在回家途中惨遭三名蒙面枪手杀害。”[6]此事件正是由于政党争夺和极端的狭隘的种姓主义冲突带来的恶果。“而在1997年4月,成立不到一年的高达政府由于国大党以限制教派主义势力不力为由撤销对其支持被迫辞职,联合阵线只好换马,推举古杰拉尔维组织新内阁,勉强保持其执政地位。到同年11月底国大党又以联合阵线政府中的德拉维达进步联盟与谋杀拉·甘地的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有牵连要求其部长辞职遭到拒绝为由再次撤销对联合阵线的支持,迫使总统宣布提前举行大选。”[7](pp.86-87)可以看出政党斗争、种姓较量已成为印度政府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种姓制度在促进印度政党由一极走向多极,使民主由少数的贵族扩大到普通大众。然而随着民主的扩大也预示着将有更多的政党参与印度政治的争夺。这必然会促使印度政党间、种姓间冲突的扩大,如不加以控制甚至会演变为社会冲突。“可以肯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种姓制度仍将是严重困扰印度的以个重要因素。”[8](p.113)

(二)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经济的影响

在印度人口中,低级种姓(包括首陀罗和贱民)的人口总数达到7亿多,约占全国人口的70%,而他们绝大部分生活在种姓制度尚未被触动的广大农村中。可以说印度农村经济是建立在种姓制度之上的。在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席卷,城市居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不断的改变,但在经济上,职业世袭这一局面却尚未被根本改变。因此,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印度现代经济的发展都受到种姓制度的严重束缚和阻碍。

印度教把职业分为“洁净的职业”和“不净的职业”,并规定属于某个种姓的人只能从事与其地位相符的工作。例如,婆罗门从事教育,司法等好的职业,而贱民则从事清扫、抬尸等不净的职业。倘若高级种姓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则可能降低或丧失其原有的种姓自身份。而低级种姓则是绝对不允许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倘若从事了则是被认为对神灵的冒犯,将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印度教在规定每个种姓职业的同时还规定了严格的职业世袭制度。每个人的职业生来就已经决定,一代传一代不论适合与否都只能被迫的去做。这种职业的分工一直伴随着印度历史的发展。即使到了现代印度,一个人的职业仍然与其种姓地位息息相关。高级种姓通常从事医师、律师、教育工作者等社会中较好的职业。低级种姓则从事社会最低级的最底层的工作。即使有一些十分有才能的低级种姓人才进入到管理层或国家公务系统中,但权利的把持和决策依旧是高级种姓。

在一个现代社会里,职业间的改变不仅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往往会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如教育业、服务业等。而种姓制度将人们的才能和职业分割,同时规定职业世袭制。这无形中阻碍了职业间的转换,从事低等工作的人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身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而高级种姓的人则永久地把持社会中较好的职位。这不仅影响了市场对劳动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还扩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印度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方式主要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而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大生产,以追求剩余价值为最终目的。但在印度,由于受到种姓制度职业划分和等级划分的影响,人们被分成各个不同的职业集团和种姓集团,他们处事多从各自集团利益出发,缺乏合作精神,很少考虑全局,这极大的妨碍了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人们寻求职业时,种姓等级成为其关键。高级种姓总是能寻求到较好的职业且待遇高,低级种姓则相反。V·M·西尔卡尔教授认为:“在一个属于一个种姓集团的工业领域内,其它种姓想要进入决策层

几乎是不可能的。” [9]在印度,从垄断集团代一般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分属与不同种姓集团。因此,企业很难讲不同种姓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劳动人员融为一体,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大大的影响了印度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种姓制是造成印度经济分工、发展的不合理和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而经济的不合理、贫富的分化又成为进一步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自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开始,印度国力不断增强,截至2008年GDP已近1.16万亿美元,外汇储备达3110亿美元。”[10]但印度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并未涉及到广大农村贫困人口。他们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这意味着占据印度2/3人口否认巨大消费市场将无法被打开。印度国内经济的发展将受到巨大的牵制。

“当今印度的现实是:一方面号称IT大国,另一方面是10亿多人口中有1/3仍然居住在缺电少水的闭塞的农村;拥有世界上3/5的软件工程师,同时也拥有世界1/4贫困人口;每年有200多万大学毕业生,同时全国妇女中有一半是文盲。”[11]究其根源就是受到种姓制度及其观念的影响。若不解决这种现象,印度的经济增长必定会受到长期的严重的制约。

(三)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思想文化的影响

印度的种姓观念是印度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而种姓又将印度人划分为不同的种姓集团,而相同种姓在不同地区有不尽相同。因此,印度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多层次、多地区的各个民族文化体。A·L·巴沙姆主编的《印度文化史》中提到:“这些集团在地里、经济和政治意义上相互依附,而在社会关系、思维方式,甚至在语言上却从未彼此同化。”[12](p.182)这就意味着相似印度这么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里从古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认同和统一的文化。究其根源,就在于印度种姓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分裂性。种姓与种姓间的对立、人与人之间的排斥等等。他们自成一派,遵守各自的规定,不会容纳其它种姓的文化,也决不接受其它种姓的思想。因此,印度人在种姓的影响下培养起来的是具有分离性、排斥性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印度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还进一步诱发了不同民族、种姓、宗教之间的矛盾。

到了近代,随着英国殖民者的侵略,印度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崇尚权力平等的英国人打破了种姓制度原有的等级划分,他们削弱了高级种姓的各种特权,提高了中、低种姓的权力。但印度传统的种姓文化却没有因此而覆灭,反而许多知识分子、政坛精英为维护种姓文化、传统文化而不断努力。虽然英国在印度大力倡导和推行的民主和自由对促进印度权力的民主化和打破人身等级制有积极地作用,但却遭来大部分印度人的反对。一些政治领袖认为西方文化是一切弊端的根源,印度决不能再走其道路。一部分知识分子则是主张建立一个以印度教为基础的现代印度社会,决不能全盘西化。与其说是西方侵略导致印度拒绝其文化不如说是印度几千年传统种姓文化拒绝西方文化。

在现代,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他们越来越认识代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但传统毕竟是传统,即使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也是无法摆脱传统种姓文化的影响,对西方科学并未形成一个理性的价值观。许多印度科学家都崇尚科学,但又摆脱不了种姓观念的束缚。他们大多为高级种姓却又不愿从事实验中那些清扫、接触尸体等被印度教认为是肮脏的事情。而在广大的农村,他们甚至排斥科学,就连化肥、农药都认为是伤害大地母亲肌肤的毒药。印度著名科学家P·V·Indiresan指出:“西方知识分子寻求发现光荣的未来,而印度知识分子寻求发现伟大的过去。”[13](p.176)

从历史到现代,种姓制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印度思想文化的发展。虽然种姓文化在思想上、权力平等上、宗教教义上,是不利于现代印度民族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但种姓文化却已深深刻在广大印度人民的思想中,成为印度文化核心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印度国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尽管国大党主席尼赫鲁曾说:“只要种姓制度仍然存在,印度就不能在世界文明国家中占据应有的地位。”[14](p.202)但却不得不承认“在印度人们保持着种姓制度的条件下,印度终归是印度;但是从他们与这个制度脱离的那一天起,印度就不复存在了。”[15](p.315)

三、结语

印度种姓制度作为世界历史上最完整、落后的一种等级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一)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种姓的社会作用逐步削弱。随着西方自由平等观念的渗透以及政府对于低级种姓权力的保护,种姓带来的等级观念和歧视思想在许多地方(尤其是城市)不断淡化;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需求的增大以及新职业的出现,职业世袭受到很大削弱。

(二)种姓在政治上的作用不断增强。代表不同种姓利益的政党数量不断增多,力量不断增大,发展成为政坛中的新兴力量。

(三)不同种姓和地区的冲突此起彼伏,经济、民族、种姓、宗教矛盾相互交织,地区局势日益复杂。

尽管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社会呈现出削弱的趋势,但其本质却并没有改变。种姓压迫、歧视、偏见并由此产生的冲突仍然在广大的印度地区存在。种姓冲突、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地区冲突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印度政局将比以前充满更多的变幻。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随着种姓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种姓的灭亡而灭亡。马克思曾严厉地批判过种姓制度,并指出“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础障碍。”[16](p.73)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种姓势力与印度现代化是相违背的,甚至是阻碍其发展。许多学者也认为传统的种姓与现代化是对立的、冲突的,必然会随着印度现代的发展而最终被淘汰。事实上,种姓制度也确实在印度现代化中受到巨大的冲击与削弱。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种姓对印度现代化的高度适应性。它成为人们联系的纽带、成为现代政治的工具、成为经济利益的前提,并使印度现代化抹上了浓厚的种姓色彩。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在将来,种姓制度和印度现代化的交织发展趋势必将继续持续下去,而这也将继续成为印度现代化道路上的一个特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

[3] D·D高善必.古代印度文化与文明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 培伦主编.印度通史[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90.

[5] 罗米拉·塔帕尔主编.印度的部落.种姓和宗教[M].牛津:麦克米兰出版社,1977.转引自洪笙.从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种姓问题看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1989(2).

[6] 沈蓓莉.印度种姓制度面面观[J].当代世界.2001(10).

[7] 孙士海主编.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 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9] 洪笙.从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种姓问题看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1989(2).

[10] 参见: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资料来源于.中国印度友好协会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018527077.html,/ros.asp?page=37

[11] 李晓.印度的表情与真实中国能被印度赶超吗?[J].银行家,2006(8).

[12] A·L巴沙姆主编.印度文化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 PVIndiresan.Techology:Surmounting Cultuval Hurdles in Hiranmay Karlekared,Independent India the First Year[M].Oxford Unirersity Press,1998.转引自赵莹莹.种姓制度对印度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国际资料信息,2009(5).

[14] Sagar,Hindu Culture and Caste System in india,Uppal Book Store(Delhi),1975. 转引自赵莹莹.种姓制度对印度现代化进程的影响[J].国际资料信息,2009(5).

[15]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

[16]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Caste system of modern Indian society

Abstract:Caste system as an ancient social system in many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both ancient history has existed, but only in India near perfect to be preserved. Until modern times, the caste system deeply affect any of the various areas of Indian society,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aste are all full of flavor. Although the caste system has weakened in modern India, but this weakness can lead to the demise caste system, caste system will continue to keep about Indian society.

Key words: modern;caste system;affect

印度种姓制度解读

印度种姓制度解读 种姓制度对印度有什么影响呢,下面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印度种姓制度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习俗让女仆很宿命 印度人习惯于等级划分,比如说同为仆人,也有高低之分,在主人身边伺候的就高于在外面干活的,修整花园的就比清理垃圾的有优越感,看门守院的就瞧不起清扫厕所的,讲究传统的仆人绝对不去干低于自己身份的那些活儿。过去印度的国王贵族雇用着大批仆人,分工很细,仆人中的高低远近区分也很多。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印度女仆对自己的处境随遇而安。记者在餐馆里就看到一家有钱的印度人要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大吃大喝,跟着他们进来的小保姆一直站在旁边看护着小婴儿,从头到尾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然后随着主人家离开。女仆们自认为是下贱的,把自己的处境归咎为祖先犯了什么罪,或者自己前生做了什么恶。对于是否想改变这种制度,她们回答说:“神创造了它,只有神才能改变它。” 劳动法把仆人排除在外 印度女仆即使遭遇雇主的虐待也不愿意辞职走人,一方面因为生活所迫,另一方面因为整体上女仆处于没有任何组织、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状态,仆人在印度属于“非正规职业”,劳动法把仆人排除在外,所以女仆即使换雇主,境遇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而生活还要继续,所以她们更多情况下是忍受。为此,一些非政府组织积极活动,从法律层面为她们争取权利。非政府组织发起的全国家务劳动者运动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已有7个邦通过立法保护家庭仆人。印度全国妇女委员会正在研究提出一项法律草案,要求雇主在付给工资之外还要为仆人提供社会保险资助。非政府组织德希莫尔基金会发起了一个“印度女仆”项目,最终目标是把家庭女仆们组织起来,成为一支正式的劳动力大军,建立一个专门渠道来帮助她们找工作、投诉,在警方登记注册以增加安全感,并提供标准化的服务和价格。 印度女仆公司 曾经是投资银行家的阿希斯·戈恩卡准备成立“印度女仆公司”。戈恩卡的计划是打造一个高品质的家务劳动者队伍,对她们进行必要的职业技术培训,保障其收入来源,甚至提供保险和贷款。目前他已经搞起一个试点项目,给25个家庭配备了25名女仆。他的长远计划是在全国建立一个10万人的员工队伍。有很多人都希望戈恩卡的梦想能成真。 种姓制度对印度有什么影响?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 少数雇主会善待仆人

种姓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种姓制度对现代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地区古代历史上都曾经存在过,却只有印度近乎完美的将其保留下来。直到现代,种姓制度任深深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无不充斥着种姓的气息。虽然种姓制度在现代印度有所衰弱,但这种衰弱不可能导致种姓制的灭亡,种姓制也将继续不断地左右印度社会。 关键字:种姓制度;现代印度;影响 一、种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泛称。种姓(caste)这一词来自于拉丁文(castus),意为纯粹、不杂,与它相对的是印度文中的瓦尔那(varan),指的是社会地位和权力的等级划分。因此,种姓制度在古印度又称瓦尔那制。 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的历史时期,它最早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是吠陀时代部落的组织形式。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姿态》一文中形象地指出:“部落之最极端的、最严格的组织形式是种姓制度。”[1](p.13) 根据印度相关文献可知,瓦尔那一词在梵文中原意为“色”,指的是与居民的肤色区别有关。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文中说:“种姓是从雅利安人与非 [2](p.95)雅利安人的严格界限中开始的。”公元2000多年前居住在欧洲和中亚的雅 利安人从阿富汗高原南下入侵印度河上游的“五河流域”。当雅利安人在用暴力征服当地居民时力图把他们纳入到雅利安人社会中来,但又想保持雅利安人自己民族的一致性。因此,雅利安人与被征服的非雅利安人根据肤色和文化上的差异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雅利安瓦尔那;另一类是达萨瓦尔那。d·d·高善必认为:“在梨俱吠陀时代,唯一的区别是肤色淡的雅利安人与肤色较黑的达萨之间的不 [3](p.82)同。”而在此阶段,由于雅利安人部落与当地土著居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劳动分工也尚未发展,因此在雅利安人部落内部并没有种姓的区分,四个瓦尔那的划分也尚未出现,瓦尔那制尚处于萌芽状态。 到梨俱吠陀时代末期,随着雅利安人的不断扩张与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初步有了四个瓦尔那阶级的划分。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他们主要掌管祭祀职能,同时垄断了文化教育。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一开始又称“罗阇尼亚”主要是由掌握军政权利的世俗贵族集团构成。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他们大多是雅利安的平民,在政治上没有特权,主要从事工、农、商等职业。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他们大多是那些失去土地的吠舍和那些在战争中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生产者,从事各种低贱的职业。形象的说就是古代印度社会的奴隶阶层。 “在印度古代文献中最早提到四个瓦尔那等级划分的是《梨俱吠陀》中的《普鲁沙赞歌》。它说‘四个瓦尔那是由吠陀诸神分割一个原始巨人时,由其身体的不同部分产生的。其中他的嘴变成了婆罗门,双臂变成罗阇尼亚,双脚变成吠舍,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是四个瓦尔那的原型。但多数学者认为那是婆罗门僧侣集 [4](pp.44-45)团为了巩固他们自己及刹帝利军事贵族特权而编造出来的。” 除了以上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人被排除在种姓之外即“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他们从事的职业大多为屠夫、抬尸、清扫等被印度教认为是“肮脏”的职业。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个不同种姓又派生出许多亚种姓和次种姓,各个不同的亚、次种姓各自形成一个独立的团体,按照各自内部 的道德风俗生产生活。 到了近代,随着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种姓制度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级种姓的司法权、行政权、教育权、豁免权等权利正在一点一点的被剥夺。低级种姓的参政权和经济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也不断地探索如何进一步削弱种姓观念。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实质与影响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1.种姓制度的特点: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种姓制度的目的: 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种姓制度的影响: (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微析 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例题1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 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 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例题2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B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此题答案是B。 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D.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2.为再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小李编写了一个剧本。你认为下面哪句台词不 符合史 实() A.我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同时还是国家官员 B.别看我只是一名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 C.我是腰藏万贯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位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3.《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维护哪一个阶级的利益() A.地主阶级 B.奴隶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自由人 4.阅读下列材料: 古印度文明时期,产生了种姓制度。现今社会中,在印度的广大农村,种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在欧洲,许多白种人歧视黑种人的思想仍然存在;在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 的影响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在印度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是一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印度社会的重要者特征之一。长期的束缚着人们,严重的阻碍了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种姓制度印度社会消极影响 Abstract:T hecastesysteminIndiahasalonghistory,issurelytheinevitableresultofe conomicandpoliticaldevelopment,butalsothosefeaturesofIndiansociety,,severel yhamperedtheIndiansociety'spolitical,economic,educationalandculturaldevelop mentandpeople'squality. Keywords:CastesystemIndiansocietyNegativeaffect 前言 印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那里有着肥沃土地,遍地的珠宝,有着西方人梦寐以求的香料。一直以来我对印度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所以我很喜欢看有关印度的东西,然而每当我看到印度的残酷的种性制度时,我总很是揪心,于是就产生一种冲动或者是一时的好奇吧,我就决定探求一下印度种性制度的起源,发展但更愿意注重的是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所以就写写喽! (一)论种姓制度的概念 种姓制度正式产生于后期的吠陀时代,而他的萌芽需要追溯到早期的吠陀时代。公元前6000年前东移的一支雅利安人到达了印度次大陆。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种,他们认为自己很高贵(雅利安含有“高贵”的意思)为把自己白色的皮肤1 1雅利安(含有“高贵”之意)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姓名:孔明熙学号:201000011006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专业:10级历史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摘要:种姓制度,是我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的一种复杂的等级制度的泛称。玄奘又称它为族姓制度,西方称为喀斯特制度。①种姓制度的产生有它特定的历史社会根源,同时,种姓制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自身的调整,但是最终还是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障碍,尽管如此,种姓制度,还是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古印度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最早要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种姓制度形成以后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自身的调整。种姓制度在古印度社会,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消极作用越加明显。总而言之,种姓制度对于整个印度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种姓制度的形成 种姓制度的正式形成是在后期吠陀时代,但是在早期吠陀时代的末页就出现了社会等级的划分。早期社会等级划分是由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当地的土著居民。而雅利安人则以征服者自居,根据肤色将居民分为两个瓦尔那:“雅利安瓦尔那”,“达萨瓦尔纳”。雅利安意思是“高贵”、“富有”,雅利安人则以高贵者自居,瓦尔那本意是颜色的,而由于后来种姓制度的发展,社会的分化,瓦尔那也慢慢的失去了颜色的意思。而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称为瓦尔那制度,即社会等级制度。 最初只有“雅利安”和“达萨”两个等级,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瓦尔那又派生出三个等级集团,分别:即婆罗门(僧侣阶级)、刹帝利(武士阶级)、吠舍(平民)。而当地的土著居民则称为首陀罗,它的前身是达萨瓦尔那,但是与达萨瓦尔那也有不同之处。他们不在雅利安公社以内,首陀罗大部分也不是雅利安人,由于没有公社成员的身份,也就不具有第二次生命(宗教生命)。从开始的雅利安人与当地土著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人内部中将平民与氏族贵族一分为二,贵族阶层又将军事贵族与祭祀贵族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四个等级集团,初步具有了瓦尔那制度的雏形。② ①①《世界古代史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版主编吴于廑齐世荣95页

古印度种姓制度

古印度种姓制度 内容: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早期婆罗门所著的经典中刻意忽略贱民不提,主张将所有的种姓划分成四种瓦尔那。这四种瓦尔那同样以婆罗门为首,借由职能与权利的划分规范,构成一严谨的阶序: 1、婆罗门:最高等的瓦尔那,也是整个阶序的核心。婆罗门本 为祭司,根据《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 献这三样工作,但在8世纪以后祭司逐渐不受重视,洁净便取代前者, 成为婆罗门最主要的特征。此外,婆罗门享有许多特权,如不可处罚、 不用交税、不可杀害、可领回部分充公遗失物等。 2、刹帝利:次等的瓦尔那,《梵书》称其具有与婆罗门共享“管 辖一切生命”的权利。刹帝利是战士和统治者,掌握实际的政治与军 事权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过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权力。 此外,其负有保护婆罗门之责。 3、.吠舍:第三等的瓦尔那。吠舍是农人或牧人,任务是生产食 物,并提供各种祭品。《瞿昙》规定吠舍可从事农耕、商业、畜牧与 放贷的工作。 4、首陀罗:最低等的瓦尔那。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

负责提供各种服务。 特征: 四大种姓在理论上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不相同。种姓呈现“集体性”与“阶序”的特征,这些特征意味种姓并非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深具包容性与弹性的社会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及古印度法的影响

“种姓制度”与古印度法及其影响 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同时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摩奴法典》是其代表性的法典。它以婆罗门为中心,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而这种影响力也深深渗透进了古代印度的法制中。 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同时,它还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由于这四大等级和四大特征,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分化出严格的阶级,整体社会法制也围绕着这一制度为中心展开。 从古代印度立法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它对种姓制度的严格维护,强烈地保护着高等种姓的权益,例如在债法中,同时借贷者,对婆罗门收取的月息是2%,刹帝利为3%,吠舍为4%,而首陀罗则为5%,呈现出逐级递增的趋势。婚姻法也严格限定不同种姓的人之间不得通婚。种种诸如此类的规定

严格控制了不同种姓的活动范围权限,规定了不同程度的权利和义务,将各等种姓之间界限明确开来,认为的撕裂了整个社会,将各种不平等性发挥到了极致。高种姓享用到了极大特权,而低种姓却背负起沉重负担,不得不说这正是奴隶制印度社会的严重弊端,这一制度下建立起的法制很难有平等公平而言。一切法制均为保证上层种姓利益而设,极大地压迫了下层民众,这在婆罗门教时期尤为突出。随着阶级矛盾尖锐而应运而生的佛教成为国教后,对原本的种姓制度有一定冲击,佛经逐渐成为了立法的渊源,即便佛教宣扬众生平等等思想,但这对于种姓制度及受其影响较久的古印度法律并没有太大影响,并没能从真正意义上扭转这种局面。种姓制度依旧影响着印度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回过头来看,从一开始,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能够进入法律中,与婆罗门教有关。约公元前7世纪,婆罗门教在印度兴起并很快发展为国教,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无不深深打上了婆罗门教的烙印。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宣扬善恶有因果,业力有轮回;二是声称万物皆为造物主“梵天”所造,但各个种姓是梵天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生出来的,高低贵贱迥然不同。为了表示对梵天的敬畏和服从,就必须竭力维护种姓制度。由于婆罗门教成了国家的统治支柱,其祭司遂成为国家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其教义也变成了国家法律的主要内容。婆罗门教祭司们将教义编成“法经”、“法典”等,用法律形式将种姓制度固定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部法典是《摩奴法典》,它是印度法制史上第一部较为正式的法律典籍,全面阐述了婆罗门教的教义,详细规定了种姓制度的具体内容。这种形式的带有明显阶级性的宗教信仰进入法律生活也就催生了明显带有阶级性的法制。由宗

印度的种姓制度介绍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始萌芽。后来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社会分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种姓是世袭的。几千年来,种姓制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影响很深,种族歧视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广大农村情况还比较严重。 种姓制度是一种富有印度特色的传统社会制度,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那时印度还是奴隶社会。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是按照人的皮肤颜色、社会地位、对土地和财富的占有量来进行分类的。传统上,印度社会阶层被划为4个等级——婆罗门(僧侣贵族)、刹帝利(军事和行政贵族)、吠舍(商人)和首陀罗(被征服的奴隶) 婆罗门即僧侣,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贵族等,为第二种姓,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 吠舍即商人,为第三种姓,从事商业贸易; 首陀罗即农民,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 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等级。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不可接触者”或“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绝大部分为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高种姓人一般也不和贱民交流,甚至连施舍的时候,都会离得远远的,绝对不发生身体接触。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每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机构,处理有关种姓内部的事务,并监督本种姓的人严格遵守摩奴法典及传统习惯。倘有触犯者,轻则由婆罗门祭司给予处罚,重则被开除出种姓之外。因此,在印度,即使是贱民自己,也从来没有觉得这样的种姓制度不公平,他们总是逆来顺受,循规蹈矩。 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但是种姓制度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历代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种姓制度经过长期演变,越来越复杂,在四个种姓之外,又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亚种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 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除种姓歧视。首先是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1948年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后来宪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做出相应规定,保护低级种姓利益。政府还在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对低级种姓者提供大量帮助。 随着社会的进步,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在发生变化。如种姓制度中的内部通婚制受到冲击,如高种姓的女子现在也同低种姓的男子通婚了。人们对职业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衡量职业高低不再以宗教思想为基础,而以金钱、权力为基础。在城市里,各种姓人们之间加强了来往与交流。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 与影响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考点:种姓制度的特点、实质与影响 1.种姓制度的特点: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 不得通婚。 2.种姓制度的实质: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3.种姓制度的目的: 维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 4.种姓制度的影响: (1)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种姓制度虽已废除,但对当今印度社会的影响依然存在,它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易错微析 对印度种姓制度性质的理解易错。 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例题1 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 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 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片反映的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其实质是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选A。 例题2 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史实的是 () 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 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 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 答案:B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婆罗门是第一等级,主要阶层是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是第二等级,主要阶层是国王、武士和官吏。第二等级不能命令第一等级,故A项错误,B项正确。吠舍是第三等级,不能担任国家官职,故C项错误。首陀罗没有自己的田地,故D项错误。此题答案是B。 1.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摘要:种姓制度在印度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是一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印度社会的重要者特征之一。长期的束缚着人们,严重的阻碍了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种姓制度印度社会消极影响 Abstract: T he caste system in India has a long history, is surely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ose features of Indian society, the important one. Long-term constraints on people, severely hampered the Indian society's political, economic,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quality. Key words: Caste system Indian society Negative affect 前言 印度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度,那里有着肥沃土地,遍地的珠宝,有着西方人梦寐以求的香料。一直以来我对印度总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所以我很喜欢看有关印度的东西,然而每当我看到印度的残酷的种性制度时,我总很是揪心,于是就产生一种冲动或者是一时的好奇吧,我就决定探求一下印度种性制度的起源,发展但更愿意注重的是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所以就写写喽! (一)论种姓制度的概念 种姓制度正式产生于后期的吠陀时代,而他的萌芽需要追溯到早期的吠陀时代。公元前6000年前东移的一支雅利安人到达了印度次大陆。雅利安人是白色人种,他们认为自己很高贵(雅利安含有“高贵”的意思)为把自己白色的皮肤

什么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什么是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教徒最典型、最重要的社会集团是种姓。而种姓制度(caste system)是印度及其他东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也是社会制度和规范。它主要存在于印度教里,虽说锡克教、伊斯兰教等是反对种姓制度的(这也是印度不同宗教之间矛盾的原因之一),但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宗教或多或少都受其影响。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已被废除,然而在实际的社会活动中,至今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我个人两个月的旅行经历,大城市中种姓制度已经比较少见,至少表面上外人看不出来,但边远乡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 关于种姓制度的产生,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最常见的是雅利安入侵的社会历史解释。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雅利安人(aryans)侵入印度的七河流域后,为了把自己较白的肤色同土著居民较黑的肤色区别开来,开始使用瓦尔纳verna(颜色或品质的意思)一词。所以,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随着雅利安人的社会分化,从事祭祀的僧侣和以部落首领为首的武士集团逐渐同雅利安一般人民大众脱离开来,而成为两个特权等级。一般人民大众则成为雅利安人社会内部的第三等级。这样,再加上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在社会上便自然地形成4个地位不同的社会等级。分别是婆罗门 (brahmins,神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罗惹尼亚(即刹帝利kshatriyas,武士和国家管理者)、吠舍(vaishyas,工商业者)和首陀罗 (shudras,工匠和奴隶)。

波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根据印度教《摩奴法典》规定,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如果违反规定, 就会受到处罚。由于印度教重男轻女, 在婚姻制度上也对男子网开一面, 允许高种姓的男子娶比自己低一个种姓的女子为妻,这种情况称为“顺婚”, 虽不鼓励,但可以容忍。而一个高种姓女子嫁给低种姓男子则被视为大逆不道, 被称为“逆婚”, 要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被开除出种姓, 他们的子女沦为“贱民”, 在社会上永远抬不起头来。贱民(dalit)也叫不可接触者(untouchable),实际上是上面四个种姓外的第五个等级,是无种姓(outcastes)的一种(还有另外一部分人自愿放弃自己的种姓,也会成为无种姓者),最受歧视,不光不能接触高级种姓的人,甚至要保持相当的距离。他们通常只能从事打扫厕所,清理尸体,屠夫等职业。 贱民的****是复杂的,但主要来自两个类。第一类是居住在雅利安社会圈外的落后部落。第二类来自瓦尔纳社会的分化。比如世代从事不净的职业,还有由于战乱、犯罪、通婚(逆婚)等原因离开或被开除种姓的人。

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 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次大陆。宗教与种姓制度形成了那里的社会基本结构。那是与中国全然不同的社会结构。 种姓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朔到雅利安人入侵后创立的吠陀文明(约公元前二千年左右)。早期的吠陀信仰到中期逐渐演变为信仰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的婆罗门教,抬高了婆罗门的地位。 种姓制度把人分成五等。最高等的是婆罗门。社会分工为教授吠陀经,司祭和接受奉献。 第二等是刹帝力。社会分工是战士和统治者,享有政治和军事权力,但没有宗教权力。 第三等是吠舍。社会分工是农人或牧人,生产食物,提供祭品。 第四等是首陀罗。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社会分工是提供各种服务。 第五等是贱民。贱民是没有姓氏的,有姓氏的人如果做了违背教义的大罪也可削夺姓氏沦为贱民。贱民专门做一些被认为是最下贱的工作。 上面两个是高等种姓,只是在政治和宗教权力上面作了分工。 宗教信仰就象一具无形的枷锁,强化了这种种姓制度。为了让下等种姓的人无冤无悔地为高等种姓的人服务,婆罗

门教提出了一种转世轮回的学说。这一学说告诉你,你现在受苦买力是应该的,因为你出身在低等种姓家庭。想出头也很简单,只要你这一辈子服从命运的安排,不违背宗教信仰,那么下一辈子就会投胎到高等种姓家庭。 无论是婆罗门教,佛教还是印度教等,强调因果报应。如果你虔诚相信宗教,下一辈子就能得到好的报应,投胎到高种姓家庭。反之则降级。 如果你碰到一个吠陀种姓的人,你告诉他,征召他作战士,也可以享受食物。他会先摸一下你的额头,如果没发烧的话,他马上会把你送到精神病院去。因为你说的话是违背常理的。 婆罗门和刹帝力种姓的女人是不能下嫁低等种姓的男人的,而低种姓的女人可以高攀高种姓的男人。高种姓的男子死后,他的老婆不仅不能改嫁,还要投火自尽殉夫。如果那女子正好来了“好事”,还被认为不洁,不能马上殉夫。要等干净后,再全身沐浴,才可以自尽殉夫。低种姓男子的老婆就没有这种规矩,男子死后是可以改嫁的。 吠陀文化没落后,佛教开始兴起。那也只是拜的神不一样,对于教义中维持种姓制度的那一套说辞,基本上没有大的改变。佛教表面上也对种姓制度提出过批评,允许所有种姓的人入教等等,但低等种姓的人的社会地位没有改变,只是刹帝力也分享了波罗门的宗教权力。这种改变显然是受制

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

印度种姓制度的由来 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与由来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印度。 雅利安人早先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入侵印度后,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贫富分化的结果,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婆罗门和刹帝利这两个高级种姓,占有了古代印度社会中的大部分财富,依靠剥削为生,是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婆罗门僧侣宣扬,把人分为四个种姓完全是神的意志,是天经地义的。在婆罗门的经典《吠陀》中,波罗门把种姓制度的出现用神话来解释,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婆罗门僧侣还宣扬:凡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来世才能升为较高种姓,否则,即降为较低种姓。因此,对于广大劳动者和奴隶来说,应该逆来顺受,放弃斗争,遵守奴隶主阶级制定的“达磨”,即所谓的“法”,以免加重来生的灾难。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奴隶主阶级还制定了许多法律,其中最典型的是《摩奴法典》。相传,摩奴是大神梵天的儿子,为了确定人间各种人在社会上的应有次序,确定婆罗门和其他种姓的义务,便制定了这部法典。其实,这只不过是奴隶主用来欺骗劳动人民的谎言。摩奴法典首先确认婆罗门是人世间一切的主宰,而首陀罗只能温顺地为其他种姓服劳役。首陀罗不能积累私人财产,不能对高级种姓有任何不敬的言行。婆罗门和刹帝利则有权夺取首陀罗的一切。 为了镇-压低级种姓吠舍、首陀罗的反抗,摩奴法典还规定了许多残酷的刑罚。比如,低级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

印度种姓制度的介绍大全.doc

印度种姓制度的介绍大全 种姓制度制度简介 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业以及当时被认为低贱的职业。 特征: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种姓制度的核心观念 种姓制度并非一套绝对的社会阶层,而是借由许多不同的标准建立起来的一套相对阶序,这些标准诸如:是否吃素、是否杀牛以及是否接触尸体等等这些标准背后的核心概念是一套洁净与不洁的价值观,然而该价值观却受到实际生活中的权力关系影响。为此,古代印度的婆罗门发展出一套称为瓦尔那的分类架构,作为解释并简化整个制度的方式。因此,这两套思维方式大致构成整个种姓制度的主要概念。 洁净与不洁 洁净与不洁是种姓制度的核心观念,其依循的原则主要有二:一种是时效性,一种是互补性: 时效性 在恒河岸边洗涤的人们:印度教认为水能洗涤不洁与罪恶,

恒河河水则有最佳的洗涤效果,因此印度人经常在恒河两岸洗澡或擦拭身体。不洁可分为两种,即暂时性的不洁与永久性的不洁。在此,不洁主要指在生活中各种被视为带有危险性,而需要将受此影响者加以隔离的事物或情况,比如经血、生产与死亡等等......。这些情况之下,即使与之有稍微的接触都算沾染到不洁,需要以慎重的方式隔离或是消除其不洁。 所谓的不洁是一套繁琐的分类体系,这其中最核心者包含《摩奴法典》所规范的人身上的十二种不洁物(如粪便、唾液等)、出生与死亡以及许多次转手过的人与物品。此外,各种器物之间也有一种比较性的不洁关系,如金比银洁净,银比青铜洁净,青铜比黄铜洁净,上述这些金属又比陶器洁净,这种比较性的关系会影响到器物的使用年限与价格。同样地,当人与不洁的接触程度与关联性也会牵涉到其被隔离的时间长短,以及处于暂时性的不洁还是永久性的不洁。以亲人死亡为例,当该状况发生时,其核心家庭的成员被视为最不洁,守丧期最久,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亲戚则依与死者生前来往的程度决定其不洁程度与守丧期,即与死者生前来往越密切者需守丧越久,反之则越短。同样的观念用于即将殉夫的寡妇,如果她们正处于经期时,依规定不可殉夫,必须等经期结束后四天并沐浴才可自焚殉夫(称为萨蒂)。上述这些有时效性的例子都可显示暂时性不洁的情形,而暂时性的不洁通常有直接或间接的化解之道,比如用水清洗(沐浴或洗涤特定部位)、剔除毛发、涂抹牛的五种分泌物等。 然而如果经常性的接触不洁的事物,比如专门替死者或产妇洗涤衣物、埋葬死者,这种情况下便处于永久性的不洁。换言之,以接触不洁事物为业的人或群体无法摆脱不洁的状态,因此他们与他们的亲人必须被长期隔离于大多数人之外,以防污染到其他人。如此,他们便成为不可触碰的贱民,其他非贱民的种姓必需避免与之直接接触,甚至迫使他们迁居聚落之外,否则有被污染的危险。 因此,在时效性上可以看见洁净与不洁之间的对立关系:如果要维系自身的洁净,必须远离不洁。洁净与不洁位在价值观的最高与最低两端,彼此相互排斥,互不相容。

印度的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和中国、埃及、巴比伦并列为东方的四大古国。但是,几千年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一直比较迟缓。这与印度存在着一个的森严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有着一定的关系。 公元前2000 年左右,原来居住在中亚细亚的白人陆续涌入印度河中游一带,征服了当地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者自称“雅利安”,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雅利安人几乎征服了整个印度。雅利安人吸收了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并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由于雅利安人对达罗毗荼人的征服和奴役,以及雅利安人内部的贫富分化,在雅利安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森严的等级制度,这就是种姓制度。“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 婆罗门是祭司贵族。它主要掌握神权,占卜祸福,垄断文化和报道农时季节,在社会中地位是最高的。 刹帝利是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以下的各级官吏,掌握国家的除神权之外的一切权力。 吠舍是古代印度社会中的普通劳动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阶层,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必须向国家缴纳赋税。 首陀罗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达罗毗荼人,实际上处于奴隶的地位。 各个种姓职业世袭,互不通婚,以保持严格的界限。不同种姓的男女所生的子女被看成是贱民,或叫不可接触者,贱民不包括在四个种姓之内,最受鄙视。 四个等级在法律面前是不平等的。《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相反,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只罚款50帕那;侮辱吠舍,罚款25帕那;侮辱首陀罗罚款12帕那。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或者简单地净一次身就行了。 《摩奴法典》还对各个种姓的衣食住行都作了烦琐的规定。比如规定不同种姓的人不能在呆在同一个房间里,不能同桌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不同种姓的人严格禁止通婚,以便使种姓的划分永久化,否则就被开除出种姓。 被开除出种姓的人也成为贱民。贱民只能居住村外,不可与婆罗门接触,只能从事被认为是最低贱的职业,如抬死尸,清除粪便等。走在路上,贱民要佩带特殊的标记,口中要不断发出特殊的声音,或敲击某种器物,以提示高级种

2019年印度种姓制度范文

2019年印度种姓制度范文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与南亚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一般而言认为,种姓制度是前20世纪左右,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亚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 然而随着马木留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征服者统治印度, 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经历过许多调整,并且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由于该体系中的不平等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大相迳庭,因此常被批评为反现代化的落后制度,甚至被视为妨碍印度社会进步的毒瘤。

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由于种姓制度与地域紧密结合,并有明显的区域范围,因此其 政治权力可依区域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地方的小王国或地区行政中心、聚落以及各别聚落内的种姓。这三个层级的权力运作虽有高低之分,而且差异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权力施行者都在模仿瓦尔纳阶序中的刹帝利,而且都会宣称其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即使实际上未必如此。尼泊尔的种姓制度与印度不同:婆罗门与刹帝利远多于首陀罗, 是印度的婆罗门有意为之的结果。

印度种姓管理制度格式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印度种姓制度格式(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FS-QG-14676 编 号: 印度种姓制度格式 Model Model of the In dia n Caste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与南亚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 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一般而言认为,种姓制度是前20世纪左右,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原本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级及人的高低贵贱,而是要确保本身亚利安人的执政权和保持各种工作

都有一定的人数。 然而随着马木留克、蒙兀尔等外来伊斯兰教征服者统治印度,种姓制度为了政权需要经历过许多调整,并且在英属印度时期为符合殖民者需要,被固定、僵化,成为阶级森严的阶序体系。由于该体系中的不平等与近代西方兴起的民主制度与人权思想大相迳庭,因此常被批评为反现代化的落后制度,甚至被视为妨碍印度社会进步的毒瘤。 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 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由于种姓制度与地域紧密结合,并有明显的区域范围, 因此其政治权力可依区域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地方的小王国或地区行政中心、聚落以及各别聚落内的种姓。这三个层级的权力运作虽有高低之分,而且差异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权力施行者都在模仿瓦尔纳阶序中的刹帝利,而且都会宣称其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即使实际上未必如此。尼泊尔的种姓制度与印度不同:婆罗门与刹帝利远多于首陀罗,是印度的婆罗门有意为之的

浅谈印度种姓制度

浅谈印度种姓制度 政法学院法学10903 谭学娇学号200907423 序号19 摘要:“种姓制度”是在印度延续了几千年的的等级制度,也是古印度法的核心内容,在其代表性法典《摩奴法典》中几乎所有的条文都是个各种姓权利和义务的直接规定。“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的阶梯。”但任何一个民族的古代等级关系也没有像印度的等级制度所表现的如此森严、如此复杂、如此持久。关键词:种姓制度《摩奴法典》等级制度 一、种姓制度的起源 印度种姓制度在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称为“瓦尔那”(Var-na)制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制度。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社会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也是古代印度法的核心内容。它产生的确切年代尚无考证,但学界通说认为种姓制度是在雅利安人征服印度的过程中产生的。古印度的土著居民是达罗毗荼人,在公元前2000年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许多部落陆续涌入印度河游一带,这些移民在站稳脚跟后,便开始了对当地土著居民的武力征服,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终于成为印度的主宰者。征服者自称为“雅利安”,意为高贵的人。为了强化其统治地位,雅利安人按照肤色的不同,把居民划分为“雅利安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瓦尔那”是“颜色”、“品质”的意思,前者指皮肤白皙的雅利安人,后者指皮肤黝黑的达罗毗荼人。“瓦尔那”在梵文中就是种姓的意思,可以说这就是种姓制度的最初形态。后来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分化,从事祭祀的僧侣和以部落首领为首的武士集团从雅利安平民中分化出来,成为两个特权阶层,即最高等级的婆罗门和次之的刹帝利,平民成为第三等级,被称为吠舍,从事农牧业、商业或手工业;“达萨瓦尔那”和一部分贫困的雅利安人沦为第四等级,被称为首陀罗,从事低贱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姓之间不可避免的杂婚以及职业分工的细化,四个基本种姓又派生出数以千计的亚种姓。在四大种姓之外,还有地位更低的贱民种姓,贱民的地位比首陀罗还要低下,他们住村外,穿死人的衣服,从事屠宰、抬死尸等低贱的职业,他们的影子投到高种姓身上都会被认为是对高种姓的玷污,因此贱民又被称为是“不可触者”。种姓制度构建起了古印度社会森严的等级秩序,各种姓间戒备森严,不得同桌而食,同井而饮,同席而坐,同街而居。 二、印度种姓制度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