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中月亮情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情结
一、绪论
从《诗经·陈风·月出》、《古诗十九首》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再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直到张爱玲《金锁记》里高悬的明月,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几乎所有的文学家都对月亮这一宇宙天体表示出特有的青睐,从而使月亮意象成了中国文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种意象之一。
高悬于宇的明月,容纳着两千多年来无数中国文人的憧憬和幻想,希望和失落,困惑和烦恼,欢欣和感伤,沉静和觉悟……外国学者曾经用“高悬于中国文坛上空的月亮”这句话来表述中国文学的“月亮情结”。
中国文学四大传统主题:死亡、爱情、隐逸、怀乡,无论在哪一类中,涉月诗作皆举目可见,离乡游子、闺中思妇、边关戍士、风月男女、王侯将相、山野逸人……虽众生纷纭,却都有一种恋月情结充裕在心。他们将人生的喜怒哀乐、爱恨悲忧等等情绪都诉之于月,月亮成了负载文人情思的“心灵多媒体”,并进而产生了游子月、思妇月、离别月等诸多诗歌意
象。从整体上考察,这些意象固然常常伴随着四大文学主题的反复而交替更迭,然而其背后却大多缭绕着一种共同的心绪,一种或淡或浓的孤独和悲哀,从李白“对影成三人”的寂寥到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悲戚,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亘古无期到“月有阴晴圆缺”的聚散无常,再到“明月夜、短松岗”的人生凄凉。文人们的内心涌动着几丝遗憾和感伤。
二、月亮原始意象的形成
月亮作为意象绝不是文人结构而成的简单意象,而是一种镌刻在民族记忆中规范着我们民族思维、情感的自觉的心理范型。原型中所蕴涵的意义,既不是后天文化所赋予的,也不是某个伟大作家的独特创造。它是漫长的史前期由民族同一经验的无数次重复积累而成。如果我们要回答月亮何以会成为中国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并揭示这一意象中的深层意蕴,我们的目光就要注视到华夏民族心灵发展的内在历程,追溯到民族心理结构成型的神话思维时代,阐释月亮与华夏民族精神生活的艺术。
(一)月亮形象最早出现在神话中,关于月亮的神话:
1、《山海经》:“有女和月母之国……”
2、女娲、伏羲交尾产月的传说……
3、后羿之妻嫦娥奔月的传说……
如果说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反映了华夏民族对黄土高原血缘般的依存关系,进而形成故土难离的文化意识,那么嫦娥奔月的传说,则反映了华夏先民对月亮明而转暗,暗而复明,“死则又育”现象的思考。(嫦娥奔月的传说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奔月的嫦娥从美女变为了蟾蜍甚至永远独居月宫,是多大的悲哀。后世李商隐等许多诗人都在他们的诗作中表达了对嫦娥的痛惜。嫦娥奔月这一神话悲剧逐渐成为人性受压抑受束缚这一悲剧命运的象征,它逐渐涵括了包括男性在内的所有失败者的心灵。封建时代,当人性受压抑、人生价值被贬抑的时候,文人很难摆脱藏在心底的孤寂和哀愁,当他们处于月亮安静的照射时,他们潜意识中的悲怨情结就被
激活了。)
(二)关于月亮崇拜
1、什么是月亮崇拜?
正因为原始初民将月亮视为神灵,将月亮女神视为华夏民族的母亲和保护神,所以就产生了月亮崇拜。
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情结就根植于月亮崇拜。上古先秦时期就有祭月之礼。到了隋唐时代这种因月亮崇拜而进行的君王祭月之礼已经深深影响民间,从而逐渐脱去祭礼的某些仪式,而在民间转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风俗习惯。从《西厢记》里崔莺莺拜月烧香祈求美好的爱情到《拜月亭》中王瑞兰拜月烧香祷祝亲人安康、夫妻团圆……上到统治阶层,下到平民百姓,地域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都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出发拜月祈愿。月亮崇拜一直是华夏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势必影响到作为精神生活活动的文学创作。从而在月亮原型形成以后,又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特有的“月亮情结”
三、古典诗歌中咏月诗词的发展
中国文学的传统是“诗的传统”,所以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咏月诗词的发展作总体的把握,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了解和看清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情结。
(一)咏月诗歌欣赏
1、《诗经·陈风·月出》无名氏——开历代望月怀人诗之先河。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浏(留)兮。舒忧受兮,劳心搔(草)兮。月出皎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很早就成为了女性的象征。自《诗经·月出》开始,天边的明月就和女子结下了难解的情缘。后世用月亮比喻人的文字很多,如韦庄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直到今天,我们还在用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词语来形容女子之美。
2、《天问》屈原——月亮有了永恒的意蕴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氾。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伯强何处?惠气安在?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3、《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无名氏——开始将明月和闺思交融抒写,成为后世咏月诗词的重要母题。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月赋〉〉谢庄——月亮成为异地相思者共同的精神寄托。……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诉皓月而长歌。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徨如失。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5、《月下独酌》李白——月亮成了一个孤独者灵魂的缩影。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6、《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月亮升起落下之间见证了人间一切美好的愿望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