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从阶级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11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P.5

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配第、斯密、李嘉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欧文、付立叶、圣西门。

4、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P.2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恩格斯提出的)康德、休谟(不可知论的代表)

5、物质的唯一特性(最本质的规定)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 P.24

6、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P.29-30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7、联系的特点包括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P.35

8、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P.39-45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P.44 ;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45

9、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P.40

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40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4)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1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P.42

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P.42

13、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P.44

14、辩证的否定观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对待文化传统和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P.44-45

15、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P.49

16、从内容上看,实践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

践。P.64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P.58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性的唯一标准。P.62-63

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反映论。P.64

17、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及实现的条件。P.69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指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联系。P.69

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第三,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9、真理的客观性原理。P.47真理就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P.74

2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P.76

21、如何理解实践是唯一的标准?P.82

22、价值的特性主要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P.85-86

2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P.92

24、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发展真理。其核心是实事求是。P.97

25、物质资料的产生方式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P.104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P.112

2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意义。P.113-115; P.125-126

27、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等。P.105-116

2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P.108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真正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做主P.118

3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P.118-120

3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34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即科技的促进作用和消极后果)P.134-137

32、人民群众的范畴。P.140-141

33、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