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美国的公民教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讲美国的公民教育PPT课件

第二讲美国的公民教育PPT课件

三、美国学校的服务学习
1.服务学习的概念 服务学习又称经验学习或以社区为 基础的学习。美国教育工作者认为, 只有通过公民资格的实践,也就是 通过做公民,才能取得成效。
11
2.服务学习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二,有助于改善学校的教育状 况。 第三,增进社区的发展。
12
3.服务学习的开展 (1)预备:学生发现社区问题,并制定满足 社区需要的发展计划。 (2)合作:学生和当地社区结成伙伴关系, 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3)服务:学生实施有助于社区的服务计划。 (4)课程统合:为解决社区问题,学生综合 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 (5)反思:学生对所从事的社区服务工作进 行反思、讨论和写作。
13
四、美国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道德价值的确定 如得克萨斯州柏拉诺学区为学区所有 学校提供了一套公民意识或 品质,即 谦恭、勇气、纪律、诚实、人类价值 和尊严、公正、爱国主义、提供公共 服务的个人义务、尊重自己和他人、 尊重权威、宽容和责任心。
14
二)确立品质教育的原则和策略 以华盛顿为基础的“品质教育伙伴”网络
6
二)社会研究课程内容的编排
1994年,全美社会研究课程标准
将教学内容分为“文化”、“时间、
连续性和变化”、“人、地点与环
境”、“个人发展与同一性”、“个
体、群体、社会机构”、“权力、权
威与政府”、“生产、分配与消费”、
“科学、技术与社会”、“全球结
合”、“公民理想与实践”等十个主
题。
7
社会研究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 1.环境拓展法。即从孩子熟悉的环境开始, 拓展到较远的环境。 2.核心知识法:这一方法是在环境拓展法 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方法。 3.设计课程法。这种方法包括四个关键部 分:是什么、为什么、何时以及怎样。

教学案例1:美国的公民教育

教学案例1:美国的公民教育

教学案例1:美国的公民教育教学案例1:美国的公民教育【案例呈现】美国公民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移民时期,1620年100多名英国移民签署了被后人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的文件,希望在这片全新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平等的公民政府就成了最早美国公民教育的教学内容。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公民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公民教育促进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维护美国国家的“生存”,因为共和国的生存有赖于受过教育的公民。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理解并认同美国政治制度和国家理念,具有爱国心以成为好公民,从而保证新生的共和国能够得到最广大公民的支持和拥护。

1790年前后美国开始在中小学开设“公民科”,并把“公民科”的目标界定为“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对美国政治制度、国家理念的理解”。

到了19世纪末,随着大批移民来到美国,为了使多民族的公民能够认同美国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统一国民的思想,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使移民尽早“美国化”,获得“美国身份”认同,同化到美国政治制度。

为此,1994年美国非营利的公民教育机构——公民教育中心在美国教育部教育研究与促进办公室及PEW慈善信托基金的支持下,开发了一套公民教育解释标准,即《公民学与政府的国家标准》。

根据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制定的《公民学与政府的国家标准》,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标准与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教育。

在公民知识教育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美国宪政民主制度的基本价值和原则。

具体包括:(1)美国宪政民主制度的最重要的价值和原则是什么?(2)美国人民对自己及对政府的一些最重要的信仰是什么?(3)为什么美国人民必须共同拥有一些价值、原则和信仰?等等。

【案例点评】本案例简述了美国公民教育的情况。

通过这一情况的介绍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这项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客观存在。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提出来的,但这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

演示文稿美国教育课件

演示文稿美国教育课件
第2页,共19页。
第3页,共19页。
As one of the basic contents of social life, education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one nation’s growth. There were many people graduated from Oxford College and Cambridge College between the first English settlers to America in the colonial era of 17th century.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re is a college student out of every 40 to 50 families. This immig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background made them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And the early immigrants from England needed a kind of culture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Bible by themselves because of their devotion to religion. These two factors made the education of America start.
第4页,共19页。
第5页,共19页。
Historically, the chief aim of education in early times was literacy in order that people might be able to read and write the Bible and laws. When the republic was founded, literacy was still a primary objective, but for the new purpose of fulfilling the obligations of citizenship in the new country. Under the new system, each individual citizen was obligated to vote according to his own opinions and conscience, and to take part in the discuss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t local, state, and national levels. As the nation grew in population and in territory, as its economy expanded, and particularly a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hanged the complexity of life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grew in importance and its goals and purposes became more diverse and comprehensive. If the objectives of education in America were to be reduced to a single sentence, it might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individual to the maximum extent of his or her capability for his or her own benefit and that of society.

美国教育概况 ppt课件

美国教育概况 ppt课件

高等教育体制及特点
体系完善
美国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其体系庞大繁杂。
美国有2300多所四年制、授学位的学院和 大学。此外还有1800多所两年制学院,叫 做"社区学院"。 英国有228所授学位的大 学和学院,德国有368所,法国有545所, 日本有709所;韩国和加拿大各有大约200 所。澳大利亚有42所,新西兰有31所,南 非有23所。
私立大学
长春藤院校(Ivy League)的确很有名,许多中国 学生都有志到这七所世界一流的私立大学学习。 其它著名的私立大学有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和 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由教会创办的私立大学也为数众多。 其中最有名的有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 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大学综合排名
1、Harvard University(马萨诸塞州)
Princeton University(新泽西州)
3.Yale University(康涅狄格州)
4.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
5.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课程和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
美国高校明确地把教育为经济建设的“服 务”与“科研”、“教学”一起列为高等 教育的三大职能。服务体现在课程和专业 设置上就是满足社会需求,开设社会需要 的课程和专业,大到天文地理,小到家政 料理,应有尽有。。

宪法与公民教育课件

宪法与公民教育课件

三、公民参与
• 在某种意义上说,公民主权是通过公民自愿 参与的政治过程来表达的。因此,有关公民 政治参与的权利、方式及其运作机制就构成 了立宪政治的基本内容,有关公民政治参与 的普遍性和广泛性程度,则构成了判断政治 民主性的基本指标。
• 1. 公民与居民
• 首先,公民概念仅指称自然人,而念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而居民概 念却通常存在着“等级划分”。再次,公民概 念具有超越时空的属性,而居民概念则恰恰是 以时空为根据的概念。 • 2. 公民与臣民 • 相对于公民概念而言,如果说居民是一个以地 域性依附为本质特征的概念的话,那么“臣民” 则是一个以人身性依附为本质属性的范畴。 • 3. 公民与人民
(三)公民主权与立宪政体
• 在理论上说,迄今为止的所有立宪政体都是以公民 主权为逻辑起点和终极关怀的。 • 作为逻辑起点,公民主权是构成立宪政体的一切制 度的逻辑前提——立宪政体及其基本制度不过是以 公民主权为大前提,并借助于一系列的逻辑中项所 推导出来的基本结论而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 公民主权构成了立宪政体的合法性依据和正当性渊 源。 • 作为终极关怀,公民主权构筑了立宪政体的意义世 界——如果说作为逻辑起点的公民主权解决了立宪 政体的“是”之难题,那么作为终极关怀的公民主 权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立宪政体的“应当”之诘问。
3.现代公民概念之长成
(二)公民概念之法学意涵
• 作为一个法学概念,公民被定义为具有一个国家国籍,并根 据该国宪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这就意味着,判 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一个国家的资格,有两个法定的条件,一 是国籍条件,只有取得一国国籍的人,才可以成为该国公民; 二是权责主体条件,只有依法享有一国完全宪法权利并承担 相应义务的人才可能成为该国公民——比如福克斯就认为 “公民身份是一种成员地位,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权利、义务 和责任。这种成员地位意指平等、正义和自主。”因此,法 学意义上的公民概念,首先意味着一种法定的身份,这种身 份既规定着公民与国家之间法律的归属和管辖关系,也规定 着公民与公民之间法律上的平等关系。由此而言,法学上的 公民概念与同为法学概念的居民、历史上曾经出现的臣民以 及中国法学语境中经常出现的人民等概念所指涉的对象尽管 大同小异,但其内涵却存在本质差异。

美国人权PPT

美国人权PPT

Full of over-critical remarks on the human rights situation in nearly 200 countries and region.

Turned a blind eye to its own woeful human
rights situation and kept silent about it.
Shortened school hours with tuition fees soaring
Weaken the guarantee for teenagers' rights
10
The above problems concerning human rights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U.S. ideology and political system that ignore people's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
unfair wealth distribution.
Millions people homeless
Millions of people become homeless and wander around streets.
9
Cut the expense on
education
Reduced teaching staff Suppress the Indian culture
11
Ⅳ: On Racial Discrimination
The situation: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ve long been suffering discrimination. And it has become an indelible characteristic and symbol of American values. ◇.Low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positions ◇. Badly discriminated of the employment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公民教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美国公民教育)
5、社区 6、学校 7、家庭 8、社会组织
3
2021/1/18
政府 美国联邦政府对公民教育并不直接干预,但政府通过《联邦宪法》和其他各种法律法规将人们的思 想和行为引入美国式的价值、理想和信念的轨道,为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奠定政治法律基础。此外, 政府发动群众、制造舆论、进行宣传,政府领导人通过各种媒体演讲或与公众直接对话,从而达到 公民教育的目的。
4
2021/1/18
政党
美国政党往往利用“竞选”活动对公民意识施加影响。 在美国,参加选举被看做是履行公民政治责任和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是公民意识的突出表现,也 是对公民教育质量的实际检验。这是公共理性政治社会化的第三阶段。
5
2021/1/18
教会
教会是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机构,美国大多数家庭都有圣经。宗教信仰是大多数美国人的精神支柱, 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即使在军队中,也有随军牧师操持宗教事务、灌输宗教精神、解决 人际矛盾等。
16
(四)建立开放性的教学模式,理论结合实践,注意学生社会实践的锻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想要 得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为其创造 一个相对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 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兴趣。思想教育工作要抓具体,从学校的课堂教育入手,建立开放性的教学模式, 使教育领域不能局限 在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使学生由思想走向社会真正过渡到由行为走向社会。学校 还应该经常与社会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合作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有组 织、有意义的社 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中,让学生充分 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存在感,以增强思 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这样的小测验对青少年有知识和智性上的挑战,符合他们的学习心理。它也照顾到视觉传媒时代青 少年“注意力”不足的特征,每次只有一题。它不以善小而 不为,而是聚沙成塔,持之以恒。它完全不同 于应试教育的突击强记硬背。突击性的知识填塞看上去量大,但考试以后就算不忘个精光,也都抛到了 脑后。相比之 下,每天一题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做一题明白一个道理,哪一天做都可以,其实是个讲 究实效的教育方法。

美国教育制度PPT课件

美国教育制度PPT课件

美国高等教育分类
公立大学
州政府或地方政府资助 州政府领导
私立大学
私人团体、宗教组织、企业公司等资助
主办者领导,并接受州政府的指导
都是独立法人,追求特色,努力保持竞争力
私营大学
营利性教育,可以营利
按习惯 分类
两年制学 四年制学 综合性大



两年制学院
四年制学学条件简单 ,不限年龄;修业年 限较短,收费低廉。
发展历史
在美国人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有机 会接受最好的教育,以发展个人的 天赋与能力。从19世纪早期开始, 这种义务教育的理想便不断得到群 众的支持。许多政教界的领导人物 指出,美国的繁荣与强大,事实上 是得力于教育之普及。
1830年到1850年间, 伟大的教育家如霍瑞 斯·曼HoraceMann、 巴纳德HenryBarnard 等人就不断地四方奔 走,以求得政府对初 、高中教育的管理与 支持。终于在1852年 ,麻萨诸塞州通过第 一条儿童义务接受教 育的法令。
教育目的
美国教育制度和大多数其它国家教育制度的一个 主要不同点,是美国的教育为社会上每一个人而 办,不是专为少数人而设。用税款兴办的免费教 育,除了设立一般学校的科目如数学、历史、语 文外,还有缝纫、打字、无线电与汽车修理等科 目。学生可依自己的兴趣、个人未来的计划和才 能,从许多科目中自行选修。美国教育的主要目 的,在于发展每个孩子的才能,不管它高或低到 什么程度,同时给每个孩子灌输公民意识。
• 美国有教者认为,学前教育不是从幼儿园开始的,而应 从家庭开始。因为家庭教育是个别化的,一对一的。
• 美国的幼儿园会有一个学习报告给父母,让父母知道孩 子的学习进展和需要加强的方面。评定一个孩子的表现 是以会不会用剪刀,懂不懂得划或描一条线为标准的。

公民教育的文化内涵与使命课件

公民教育的文化内涵与使命课件

2. 公民教育必须是一种民主文化
民主首先是一种政体形式。作为政体形式,民主政治是国 家最高权力归人民所有的一种治理国家的方式,即“主权 在民”。它要求把公民定位于国家和社会的组成者,在认 识到“公民者,国家之公民”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到 “国家者,公民之国家”。民主政治的关键在于拥有政治 自由的公民,公民与民主政治是互为表里的。也正因为如 此,没有公民和公民教育的内在支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 民主政治和民主社会。所以,应把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现 代公民作为重中之重。
4. 公民教育必须是一种和平文化
《学会生存》指出:“树立正确的和平思想是极端重要的, 同时要消除那些经常戴着假面具的、歪曲的假和平思想。 我们要告诉青年,和平不是生活的一种静止状态。和平既 不是一种尽善尽美的状态,也不是一个死亡的绝境。因为 生命就是运动、成长、工作、努力、征服。和平是否也是 这样?是的,因为和平就是人之至善,是这个世界的游客。 善是永远不会完结的,永远不会被征服的,永远不断地更 新的,所以和平是最积极的活动背后的中心推动力。”
1. 公民教育必须是一种自由文化
任何一种文化和教育,都具有控制的成分,然而,控制是 第二位的,自由才是第一位的。没有自由这一基础,控制 就会演变成对人性的改造和强制,对人之尊严的羞辱和抹 杀。而一旦丧失了对人的尊重,教育也就不为教育了。以 自由为基础的文化则与之相反,它是以人为目的的文化。 在这里,人能够获得尊重,不会沦为如螺丝钉或链条之类 毫无尊严的、任由外力控制的他物;在这里,人之生成才 具有实质的意义——教育的“真理”就在于让人作为人自 身而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物件而显现。可见,教育决不仅 仅是一种“约束之事”,毋宁说它是一种对个我生命的真 正解放。公民教育必须要体现这种自由属性。
由此,公民教育必须恪守一个基本原则:“对生命的尊重,

第二讲 公民教育

第二讲 公民教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长期以来中国“
公民的概念是伴随着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而出现的。 公民的核心内涵反映了民主社会中个人与国家的关 系,即公民资格(citizenship)。 公民资格限定了公民的范围,确定了公民的权利与 责任,对公民资格的认识是我们理解公民教育内涵 的逻辑起点,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普遍使用 “citizenship education”一词指称公民教育。
第二,公民资格作为一种权责, 第二,公民资格作为一种权责,体现了 实质性的公民内涵
公民资格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集合, 公民资格是各种权利和义务的集合,正是 权利和义务的性质和规定揭示了公民在政 治共同体中的特定法律地位, 治共同体中的特定法律地位,并且仅仅是 由于这些权利和义务, 由于这些权利和义务,公民才与国家发生 联系。 联系。
个体如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个体如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自由主义 共和主义
公民:参与型 公民: 非参与型
参与型: 参与型: 狂热型参与者 激进型参与者 理性的决策者 批判的思考者
非参与型: 非参与型: 疏离的不参与者 顺从的不参与者 理性的不参与者
三、公民教育
公民资格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那么, 公民资格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那么, 我们在哪里学到公民资格所要求的公民知识、 我们在哪里学到公民资格所要求的公民知识、 公民品德与公民精神呢? 公民品德与公民精神呢?按当代许多理解论 的看法,答案在于教育制度。 的看法,答案在于教育制度。
向苏联学习,加强了中学宪法教育, 1、向苏联学习,加强了中学宪法教育,增 加公民意识内容。 加公民意识内容。 降低课程难度, 2、淡化了初中的革命教育 ,降低课程难度, 减少内容重复,倡导社会活动。 减少内容重复,倡导社会活动。

第二章 美国的道德公民教育1

第二章   美国的道德公民教育1

[1]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0页。
对理性教育的质疑:——反理性教育思潮

(1)质疑之一:理性。 片面的夸大了理性认识的结果,导致理念充满了盲目性。
(2)质疑之二:确定性的知识。
“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 用想象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 (3)质疑之三:主体性。 强调普遍的抽象的人性,以理性的普遍性来吞食个体 的独特性,对现实的具体的人并不关心。

第二章 美国的公民道德教育

一、
本章 主讲
美国公民道德教育概述
二、
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 和课程设置 美国道德教育
三、
一、美国公民道德教育概述

重在“理性”教育
在美国的道德公民教育领域,是公共领域,主 要进行理性教育,而不是信仰教育。
(2)内容:正义、平等、关爱、隐私等,渗 透着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 知识。
三、美国道德教育

美国的道德教育具 有严格的模式和内容, 既和信仰教育相区别, 又和公民教育相区别。
(一)美国道德教育的阶段

1.二战前:美国的道德教育主要围绕“美德”和民主


颁奖大会上,记者兴致勃勃地前去采访一位 诺贝尔奖获奖者。 1、记者问:“对于您的成功来说,您在 哪所大学、哪个研究机构获益最多?” 老者沉吟片刻后满含深情地答:“在幼儿 园。” 2、记者十分惊异地问:“为什么?” 老者沉静地答:“是幼儿园的老师给了我 一生受益的习惯。 3、记者惊异地问:“哪些好习惯?” 老者答:在幼儿园里,我懂得了要把用过 的东西摆放整齐,懂得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 拿,懂得了有了好吃的东西要分给小朋友一些, 懂得了饭前要洗手„„”

教学案例1:美国的公民教育

教学案例1:美国的公民教育

教学案例1:美国的公民教育【案例呈现】美国公民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移民时期,1620年100多名英国移民签署了被后人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的文件,希望在这片全新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平等的公民政府就成了最早美国公民教育的教学内容。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公民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公民教育促进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维护美国国家的“生存”,因为共和国的生存有赖于受过教育的公民。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理解并认同美国政治制度和国家理念,具有爱国心以成为好公民,从而保证新生的共和国能够得到最广大公民的支持和拥护。

1790年前后美国开始在中小学开设“公民科”,并把“公民科”的目标界定为“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对美国政治制度、国家理念的理解”。

到了19世纪末,随着大批移民来到美国,为了使多民族的公民能够认同美国的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统一国民的思想,公民教育的目标就是使移民尽早“美国化”,获得“美国身份”认同,同化到美国政治制度。

为此,1994年美国非营利的公民教育机构——公民教育中心在美国教育部教育研究与促进办公室及PEW慈善信托基金的支持下,开发了一套公民教育解释标准,即《公民学与政府的国家标准》。

根据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制定的《公民学与政府的国家标准》,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标准与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教育。

在公民知识教育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美国宪政民主制度的基本价值和原则。

具体包括:(1)美国宪政民主制度的最重要的价值和原则是什么?(2)美国人民对自己及对政府的一些最重要的信仰是什么?(3)为什么美国人民必须共同拥有一些价值、原则和信仰?等等。

【案例点评】本案例简述了美国公民教育的情况。

通过这一情况的介绍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自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这项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客观存在。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提出来的,但这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

任何统治阶级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社会成员,使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从而巩固其统治。

《我是美国公民》说课稿

《我是美国公民》说课稿

《我是美国公民》说课稿
我是美国公民
概述
本文档将介绍美国公民身份的定义、获得公民身份的方式以及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美国公民身份的定义
- 美国公民是指在美国合法出生或通过合法途径取得美国国籍
的人。

- 美国公民拥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享受美国宪法所保障的权益。

- 美国公民有权参与政治活动、拥有自由言论和表达的权利,
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方式
1. 出生在美国:在美国境内合法出生的人即具有美国公民身份。

2. 父母是美国公民:父母是美国公民的子女通常也会获得美国
公民身份。

3. 入籍:非美国公民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获得美国公民身份,如经过合规的居住时间和申请程序。

- 居住时间要求:通常需要在美国合法居住一定年限。

- 入籍申请:申请人需要填写入籍申请表、参加面试和宪法测试,并支付相应费用。

美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 权利:
- 选举权:美国公民可参加选举,选出政府的各级官员。

- :美国公民享有自由言论和表达的权利。

- 宪法权利:美国公民享有宪法所保障的各项权利。

2. 义务:
- 遵守法律:作为美国公民,需遵守美国法律。

- 纳税义务:美国公民需按时缴纳个人所得税等税款。

- 参与选举:美国公民应积极参与选举,行使选举权。

结论
本文档介绍了美国公民身份的定义、获得公民身份的方式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美国公民的身
份和责任,使我们能更好地参与和享受美国社会。

同时,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尊重法律,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四、美国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道德价值的确定 如得克萨斯州柏拉诺学区为学区所有 学校提供了一套公民意识或 品质,即 谦恭、勇气、纪律、诚实、人类价值 和尊严、公正、爱国主义、提供公共 服务的个人义务、尊重自己和他人、 尊重权威、宽容和责任心。
14
二)确立品质教育的原则和策略 以华盛顿为基础的“品质教育伙伴”网络
18
(4)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共享决 策,分担责任;
(5)将道德教育贯穿各科教学过程,渗透 于各门学科的教学;
(6)鼓励合作学习和欣赏他人的能力; (7)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做好本职工作 的习惯; (8)通过阅读、写作、研究和讨论发展学 生的道德认知; (9)教学生学会公正、合理地解决冲突。
19
三大学校战略: (10)课后关爱,即通过树立榜样或典 型事例激发学生的利他行为,并提供为 学校和社区服务的机会; (11)营造学校良好的道德氛围,创立 关爱的学校。 (12)让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道德教育, 形成教育合力。
20
三)纽约贝克莱·卡罗尔(Berkeley Carroll)建构伦理学校的实践
第二讲
1
一、美国公民教育的方向 一)弘扬传统道德价值与爱国主义
传统价值如重视品质同盟认为信赖、敬重、责任、公平、 关怀、公德是六大支柱性价值。 1、美国主要缔造者对道德教育的贡献
杰斐逊(第3任美国总统,《独立宣言》的执笔者) 麦迪逊(第4任美国总统,美国宪法之父) 富兰克林
2、美国公立学校重视品质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 3、美国公民教育模式的转换 (1)价值澄清模式 (2)认知发展模式 (3)新品格教育
6
二)社会研究课程内容的编排
1994年,全美社会研究课程性和变化”、“人、地点与环
境”、“个人发展与同一性”、“个
体、群体、社会机构”、“权力、权
威与政府”、“生产、分配与消费”、
“科学、技术与社会”、“全球结
合”、“公民理想与实践”等十个主
题。
7
社会研究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 1.环境拓展法。即从孩子熟悉的环境开始, 拓展到较远的环境。 2.核心知识法:这一方法是在环境拓展法 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方法。 3.设计课程法。这种方法包括四个关键部 分:是什么、为什么、何时以及怎样。
三、美国学校的服务学习
1.服务学习的概念 服务学习又称经验学习或以社区为 基础的学习。美国教育工作者认为, 只有通过公民资格的实践,也就是 通过做公民,才能取得成效。
11
2.服务学习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第二,有助于改善学校的教育状 况。 第三,增进社区的发展。
12
3.服务学习的开展 (1)预备:学生发现社区问题,并制定满足 社区需要的发展计划。 (2)合作:学生和当地社区结成伙伴关系, 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3)服务:学生实施有助于社区的服务计划。 (4)课程统合:为解决社区问题,学生综合 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 (5)反思:学生对所从事的社区服务工作进 行反思、讨论和写作。
4
(2)态度与价值方面的目标:即树 立学生参与公民事务的态度,具有民 主理念,如正义、平等、自由、尊重、 关爱、责任、个人隐私、多样性等基 本价值,参与政治生活的民主意识和 意愿、作为人类社会的成员具有自尊 和尊重他人的权利的意识。
5
(3)技能方面的目标。合格公民具有履 行民主行为的技巧和技能,具有民主参与 的能力,如怎样投票选举、如何参与政治 事务、如何权衡相互竞争利益集团的关系 以作出决定、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清晰 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讨论、与他人合作 等方面的能力;信息收集、选择、分析、 整理和运用的能力;判断推理能力、人际 交往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
17
纽约州立大学的托马奥·利凯纳等人认 为品质教育努力包括9条课堂策略和三大学 校战略。9条课堂战略:
(1)教师作为关爱者、示范者、道德教 育者。应爱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的 良好行为和矫正错误行为;
(2)建立关爱的班集体,告诉学生应相 互关爱;
(3)利用道德纪律、原则发展学生的道 德推理、自我控制能力和对他人的尊重;
其做法是,从教师开始,运用学校 自己的道德案例,让教师、学生、家 长和行政人员参与伦理讨论,全校学 生提交有关对错的伦理文章或话语, 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伦理意识,建立不 同群体的伦理标准。
(7)思想品德教育应努力发展学生的 内在动机;
(8)学校员工必须转变成学习与道德 团体,在这一切团体中分担品质教育的责 任,努力坚持知道学生形成核心价值观。
16
(9)品质教育要求在道德上领导 教师与学生; (10)学校吸收家长与社区成员作 为品质教育的参与者; (11)品质教育的评价包括三个方 面:学校氛围、学校思想品德教育 功能、学生表现良好品质的程度。
8
三)社会研究课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讲授、以学 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二者的混 合。
9
1.服务学习 即让学生通过公民资格的实践和把 知识的应用到实际情景中,从而学 习民主准则。 2.模拟教学 模拟政府部门活动,如法院、议会 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把 学习内容运用到实际的情景中。
10
2
二)促进民主主义
杜威的公民教育观 1、民主共同体,主要因素包括: ★ 交流 ★ 参与 ★ 合作 ★ 反思
2、理想的公民 ★ 有效的交流者 ★ 有个性的交流者 ★ 有改造能力的参与者
3、公民教育方式 ★加强学校与社会合作 ★塑造学校的民主生活 ★参与社会生活
3
二、社会研究课程
一)社会研究的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即掌握公民参与所需 要的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学、文化学、 政治科学、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 地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法 律、公民与政府、民主等方面的知识和 问题等。
提出了品质教育的11条有效原则: (1)以良好品质为核心道德价值; (2)品质应综合包括思维、情感及行
为; (3)采取有目的的积极的综合的方法
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4)强调学校是关爱的群体; (5)通过道德实践培养品质;
15
(6)品质教育包括有意义的、具有挑战 性的学术课程。尊重儿童就是必须尊重他 们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并帮助他们获 得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