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生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_王彦刚
浅谈医学教育的改革
浅谈医学教育的改革医学教育在不断变革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教育也需要不断改革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浅谈医学教育的改革。
首先,医学教育的改革在教学模式上需要进行创新。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注重传授知识,强调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实训和临床实践等形式的教学,加强对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提高其临床研究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
其次,医学教育的改革还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
医学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全人教育,培养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
除了纯科学知识的传授,医学课程还应该涵盖医学伦理、医学人文、医学法律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此外,医学教育还应该注重跨学科的教学,引入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疾病和病患时能够做到全面思考。
最后,医学教育的改革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主要以讲课和实践为主,缺乏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现代医学教育应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和远程教育等方式,打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医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改革,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提高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医学教育的改革也需要教育机构、医学专家和政府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医学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论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论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提高医学教育水平,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当前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交互性;教学资源不足,缺乏创新性等。
因此,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提高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首先,要改变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问题。
现行的医学高等院校教学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环节相对较少,这样的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应该加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到临床实践中,亲自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改变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交互性的问题。
传统的医学教学主要以讲座、实验、实习等形式进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参与性。
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交互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再次,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创新。
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等,这些资源对于教学质量和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该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更新教材、教具,提高实验设备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推动教学方法的。
此外,还应该加强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该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既能够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能够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方法的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关系到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提高医学教育水平。
要改变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问题,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要改变教学形式单一、缺乏交互性的问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交互性;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创新,更新教材、教具,提高实验设备的质量和数量;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教学方法的;要加强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建立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2024年浅论专科类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2024年浅论专科类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一、引言专科类医学院校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基础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
生物化学实验作为医学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掌握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往往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实验条件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对专科类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教学内容更新针对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改革应首先从更新教学内容入手。
可以引入一些新的生物化学实验项目,如分子生物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医学问题,设计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还可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引入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三、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的指导、实验后的讨论和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可以引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除了传统的实验室教学外,还可以开展课外实验、开放实验、虚拟实验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这些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
五、实验条件改善实验条件的改善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
专科类医学院校应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改善实验条件和环境。
例如,可以更新实验设备、增加实验场地、提高实验耗材的供应质量等。
同时,还应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安全健康。
六、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类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本科实验教学作为医学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改革与探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可能的措施和方向。
一、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医学类高校中的本科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体性不强,缺乏互动性,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
实验设备和仪器大多陈旧,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
实验教学内容滞后,无法与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同步。
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1. 适应医学发展需求: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需要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适应医学发展需要的人才。
2.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 提高教学质量:更新设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1. 更新实验设备和仪器:医学类高校应该加大实验设备和仪器的更新力度,保证实验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和完善化,以满足教学需要。
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针对医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医学类高校应该及时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前沿实验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性实验,提高其创新能力。
3. 强化师生互动: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建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出适应医学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医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医疗院校的教育教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疗院校一直以来的追求和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医疗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更加受到重视,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被引入,这些尝试都是为了提升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医学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从以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学习模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自身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也更符合市场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
二、信息化教学的推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院校开始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在全国不同地区的学生也能够同步学习,提高了医学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覆盖范围。
三、实践教学的推进针对医疗行业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医疗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这些也正是医疗行业最需要的能力。
因此,实践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医疗院校采用,并不断探索推进。
四、课程设置的优化针对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需求,医疗院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不断优化。
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相关专业能力的课程和针对实际需求的选修课程等。
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评价方式一直是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
从过去的“传统评价”到现在的“能力导向评价”,评价方式的创新不仅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总的来说,医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不断尝试与探索,但方向是正确的。
只有不断拓宽教育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推进实践教学,创新评价方式等方面取得实际成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和医疗事业发展。
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是提高医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实验的操作和结果,缺乏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如何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强调探究式学习的方式。
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的方式学习知识。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思考和探索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获得直观的实践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虚拟实验室和网络实验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虚拟实验室可以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和操作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降低实验成本和风险。
网络实验平台可以让学生在线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实现远程实验教学和资源共享。
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医学类实验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还要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可以引入临床案例教学和实际病例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和探讨,理解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和原理,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医学科研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科研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素质。
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反馈机制。
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通常只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结果,忽视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潜力。
应该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探究报告和创新项目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
还应该建立及时的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实验结果和实践过程,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医学类高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医学生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强调探究式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综合评价和反馈机制。
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体会
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体会【摘要】本文探讨了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分析了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方面。
接着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如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和注重实践教学。
通过实施效果评估,发现教学方法改革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结合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总结了成功的教学方法改革经验。
探讨了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包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建议继续探索适合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医学教育、实施效果评估、实践经验、案例分析、意义、发展方向、医学专业、教学策略、学生需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评估、教学创新。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医学领域知识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对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的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
医学领域的知识内容繁多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如问题驱动学习、案例教学、团队合作学习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评估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改革措施,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思路和措施,并评估实施效果。
医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在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当前医科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旨在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一、引言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当前医科高校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因此,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当前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当前医科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课时不足。
部分医科高校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与实践教学目标不符,导致医学生实践机会减少。
2.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
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设备陈旧,实验室、临床实习基地等资源不足,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部分实践教学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满足医学生实践需求。
4.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缺乏系统性的实践教学计划和评价体系。
5. 医学生实践意识不强。
部分医学生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实践能力不足。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1.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合理调整实践教学课时。
根据医学人才培养目标,适当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确保医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2)改革实践教学课程内容。
结合临床实际,更新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使医学生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2.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加大实践教学设备投入。
更新实践教学设备,提高实验室、临床实习基地等资源的现代化水平。
(2)拓宽实践教学渠道。
与医疗机构、企业等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3. 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1)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
选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任务。
(2)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培训。
提高实践教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医学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学教育改革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一名医学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医学教育改革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医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医学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优秀医学人才。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1. 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
2. 调整医学教育结构,优化医学教育资源配置。
3. 强化医学伦理教育,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
4.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
二、医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1. 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医学教育改革首先要从课程体系入手,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基础医学课程建设,夯实医学知识基础。
(2)调整临床医学课程设置,强化临床技能培训。
(3)引入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 强化医学伦理教育,培养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1)将医学伦理教育纳入医学教育全过程,从入学到毕业,贯穿始终。
(2)开展医学伦理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医德意识。
(3)加强医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医德教育质量。
4.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国际化(1)加强与国际知名医学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2)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3)推进医学教育国际化认证,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三、医学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1. 医学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医学教育改革实践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医学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不足等。
为了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国正积极开展医学教育改革。
本文从医学教育改革的背景、目标、实践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医学教育改革的背景1.社会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多,社会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我国医学教育存在人才供需不平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
2.教育体制:我国医学教育体制存在一些弊端,如学科交叉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导致医学人才综合素质不高。
3.国际竞争:在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医学教育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
为了提高我国医学教育在国际上的地位,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二、医学教育改革的目标1.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改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2.优化医学教育结构:调整医学教育层次、专业设置,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
3.创新医学教育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医学教育的实效性。
4.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医学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措施1.改革课程体系(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医学课程设置,加强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融合。
(2)开设选修课程: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修相关课程,提高综合素质。
(3)引入国际课程:引进国外优秀医学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2.改革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以实际病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翻转课堂:将课堂学习与课后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3)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临床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内外优秀医学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浅谈如何在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如何在临床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人民对于健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现如今,虽然我国已经在部分领域开展了医学教育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这并不可一劳永逸,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要根据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等需要不断做出相应调整。
当前,我国临床医学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应对这一变革,要提高我国医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断创新临床医学教学内容、方式等,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为我国培育高质量人才。
对于医学学生而言,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极其必要的,本文从为何要提高我国医学人才的自我学习能力出发,阐述了当前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培育医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临床医学;创新思维;教学效果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将自我学习能力进行分类,分别为目标学习能力、认知自我调节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目标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可以自主设立学习目标,并为了达到该目标不断努力、进步;认知自我调节能力使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能力主要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技巧及方法来培养提高[1];自学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的核心,当今社会需要全能型人才来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医学生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可以更加适应工作、学习中面临的各项难题;学习能力是学生面对问题进行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遇到的问题虽然在临床医学教学当中引入了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内容,但在进行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三点问题:一、医学生自身问题,一些医学生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并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仅仅从就业角度出发,该类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对临床医学缺乏兴趣,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进行[2];二、教师问题,一部分带教教师缺乏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还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专业水平、实践经验但却忽视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上这些情况都不利于我国提高医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社会问题,临床医学的开展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但一些患者及家属不配合甚至抗拒医学生参与到临床当中,这一情况不利于提高我国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不利于我国医学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
医学专业大一阶段教学方法优化加强基础医学知识与实践能力
医学专业大一阶段教学方法优化加强基础医学知识与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医学专业成为许多大学生的热门选择。
而在医学专业大一阶段,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基础医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加强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问题背景当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大一阶段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材过于庞杂、教学内容重复、理论脱离实践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面对大量知识时感到困惑,对基础医学科目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下降,难以掌握重要的实践技能。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为了提高大一阶段医学专业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 系统性教学: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归类。
避免重复教学,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2. 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借助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其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基础医学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加强除了教学方法的优化外,加强学生的基础医学知识和实践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实验课程:在大一阶段增加实验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2. 临床实习:在大一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参与临床实习,接触真实的临床环境,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与同学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开设学科竞赛:组织医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加强他们对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浅谈医学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医学专业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医学教育界越来越重视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对医学生进行实用性知识教育。
医学专业教学改革应以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为重点,重视实际案例教学,强化骨伤技能培养,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从课堂教学阶段到临床带教阶段都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临床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让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提高临床实践的操作能力,集中进行技能培训,确保学生将来能更快进入临床工作,迅速适应医院工作环境,顺利完成由医学生到临床医师的转变。
1 课堂教学阶段的培养课堂是医学生成为一名临床医师的摇篮,是每名临床医师的启蒙基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医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能解除病痛,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的临床医师。
1.1 突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临床能力近年来案例式教学蓬勃发展,被广大高校引入不同课程的教学中,无论在基础课程还是在临床课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显现出了突出的优势。
以往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模式,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大学与中学不同,更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同学的思维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且由于信息索取更加便捷,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对“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有着抵触心理。
所以应倡导学生通过自学、争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模式将更为适用。
这样案例式教学应运而生,案例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独特的思维视角与创新能力。
1.2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完善导师队伍建设医学教育与其他科学的教育不同,它具有专业性强,涵盖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医学教育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所以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师应具备较全面的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综合知识,具有较高的授课技巧,并且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专业水平,与本专业前沿同步。
《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
文化教育·61·随着现代外科学的迅速发展,临床医学专业外科操作技能的重要性也在逐步增强。
外科操作技能通过无菌技术、手术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教学,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其正确的临床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临床医学部外总实验室工作过程中,通过逐步调整与改进实验室的教学条件与管理规范,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辅助教学管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激发其积极性与团队协作能力,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一、《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症结(一)学时数不足以承担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改革前,《外科学基础》实验学时数仅为40学时,所有实验内容分8次进行,每次5学时,然而,多次实验课涵盖的实验内容及知识点相对较多,学生往往消化不了,以致于部分内容仅进行了表浅、片面的学习。
同时,实验成绩仅占课程总成绩的20%,所占比例较小,容易出现学生不重视的现象。
(二)实验课秩序混乱,无实验课管理规范在《外科学基础》的实验课中,尤其是动物实验,若不提前进行手术组的分组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每次实验课的某几个班级都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各组学生人数分配不均等,有的手术组人数过多,很多学生动手练习机会较少;有的人数过少,当次课堂一人扮演二至三个角色,负担过重,拖堂严重。
二是学生无垃圾分类的意识,课前、课中、课后产生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及锐器类废物堆积在手术台上不清理的现象常有发生,甚至多次发现送至冷冻室回收的动物尸体内或表皮留有针头。
(三)开放实验模式固定,无法满足学生的练习需求开放实验练习的时间设置为每周固定的时间段,如每周二和每周四晚上六点至八点,所有有意愿练习的同学均可在规定时间内到实验室进行练习,这便出现了开课初、中阶段练习学生人数寥寥无几而期末时间段爆满的情况,学生不能及时巩固。
且由于期末时间段人数过多,实验室空间有限无法负荷,很多同学抱怨练习的机会过少,实验内容掌握不好。
(四)实验考核模式弊端明显至2018年年中,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基础》的实验考核模式为抽考,共分为8项,每位学生随机抽取两项作为最终实验成绩。
中药学消食药教学技巧浅谈
10.3969/j.issn.1671-489X.2019.18.091中药学消食药教学技巧浅谈*◆刘宇 王彦刚摘 要 在中药学消食药教学中,可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理解、运用及语言表达能力,培育中药文化情怀,在授课中突出语言魅力与文化感染力,使课堂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彰显课程思政的高地,从而收到满意的授课效果。
关键词 中药学;消食药;中药文化;教学改革;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8-0091-04Discussion on Teaching Skill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 Digestives //LIU Yu, WANG YangangAbstract In teaching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 Dige-stives, students’ capabilities should be remarkably elevated in terms of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ral expression and culti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lassroom tea-ching c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heights of uphol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mphasiz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means of highlighting language and cultural charm, thus registe-ring satisfying teaching eff ects.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y; digestiv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见中药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亦是高等学校中医药课程体系中“基础迈向临床”的桥梁与纽带。
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方向(3篇)
第1篇一、引言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医学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医学实践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方向。
二、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方向1.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1)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如临床技能、医学影像、病理生理等,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2)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到预防医学,每个阶段都应注重实践教学。
(3)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2. 创新实践教学方式(1)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实施项目式教学。
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开展临床实习教学。
加强临床实习管理,确保实习质量,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评价(1)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对实践教学过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2)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邀请医疗机构、行业专家等参与实践教学评价,提高评价客观性。
(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反思实践过程,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4. 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水平(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选拔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任务。
(2)开展实践教学培训。
定期组织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建立实践教学导师制度。
为学生配备实践教学导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5. 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1)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科研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
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开展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课程。
医学实践教学改革(3篇)
第1篇摘要:医学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医学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等。
为了提高医学实践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包括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等。
一、引言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医学实践教学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医学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等。
为了提高医学实践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二、医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医学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资源支持,如实验室、临床实习基地、实践设备等。
然而,由于我国医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医学院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部分医学院校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实践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难以掌握临床技能。
3. 实践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部分医学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临床实践环节,导致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难以适应临床工作。
三、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1. 加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1)优化实验室建设:医学院校应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提高实验室设备水平,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2)拓展临床实习基地:加强与医院的合作,拓展临床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
(3)引进先进设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学实践设备,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1)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临床实际需求,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2)改革实践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考核: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医学教育新模式下骨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医学教育新模式下骨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陈平波;吕刚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05(023)005
【摘要】医学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重要载体。
在当今医学教育模式由生物医学模
式转人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过程中,全面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临床见习与实习是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医院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教学工作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而且,学生由课堂转人到临床,环境及学习方法随之改变,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这些变化,提高临床实践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每一个临床科室思考和总结。
骨科在外科系统及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本身具有内容繁多、概念抽象、专业性强等特点,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积极性不高,若教师不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则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陈平波;吕刚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830000;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医学教育新模式下内分泌教学改革与发展 [J], 李凯利;马丽
2.深化武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谢荣厚;呼文亮
3.论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下的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改革 [J], 余恩琳;杨红珊;刘爱山
4.新世纪我院医学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王伟;郭玉婷;赵志敏
5.网络环境下医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构建 [J], 徐海涛;屈一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成人教育教学大纲修订的探索与分析
医学成人教育教学大纲修订的探索与分析
王彦杰
【期刊名称】《西北医学教育》
【年(卷),期】2007(15)3
【摘要】医学成人教育教学大纲的修订对医学理论研究与成人医学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修订医学成人教育教学大纲时应详细了解现有教学大纲的弊端,确定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修订原则、操作思路及其结构等方面问题;特别应注重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力求创造出有利于教学相长的大环境.【总页数】3页(P408-409,431)
【作者】王彦杰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全国中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的修订分析 [J], 李晖;郭积燕
2.明确培养目标突出职教特色——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及《生物化学》教材的编写体会 [J], 李月秋
3.浅析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 [J], 马丽
4.适应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吉林医学院检验系修订专业课教学大纲 [J], 无
5.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外科学教学大纲修订思考 [J], 燕少伟; 刘宇; 何涛; 田文平; 石瑞成; 张磊; 白庆阳; 曹俊峰; 柳茂林; 肖友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9-12作者简介:王彦刚(1966-),男(汉族),黑龙江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功能神经外科学研究。
通讯作者:费 舟。
对医学生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王彦刚,刘卫平,贺晓生,贺亚龙,费 舟(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西安陕西 710032)摘要:当代信息科学技术的革新,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也为各行业知识的采集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医学是当代发展最快的代表性学科,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使人们对人体及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
知识容量的扩大及其所蕴含技术含量的大幅提升,对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且具有高度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教育工作者需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教育观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769(2013)01-0041-03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呈爆炸性的飞速发展,其广度和深度的无限扩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知识的采集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医学科学是当代发展最快的代表性学科,从宏观到微观,知识的不间断更新,使人们对人体及疾病的认识几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知识容量的极速扩大,以及知识中所蕴含的技术含量大幅提升,又给医学学习者的教育和培养带来了新的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且具有高度专业化和高度知识化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是摆在当代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议题。
1 打破传统的分割课程模式,建立新的有机课程体系 传统的医学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课程体系的设定,我们国家的医学课程安排无一例外地沿袭着数十年来的模式,总体概括起来包括3个阶段,既基础医学学习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第一阶段;临床医学学习如:内科学、外科学、检验学、放射学等第二阶段学习;临床实践学习如:见习、实习等第三阶段学习。
这样的课程系统几十年来为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培养出了成千上万的医学人才,其功绩不可磨灭。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样的安排存在着很多不可逾越的弊端,客观地割裂了医学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机联系,不符合医学的自然发生发展规律。
人体的功能和疾病本身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如神经系统支配着内分泌、循环、运动系统,而这些系统又反作用影响神经系统;又如糖尿病本身是内分泌疾病,但是长期高血糖导致整个循环系统血管普遍硬化,而脑血管硬化又导致神经系统的脑供血不足等。
另一方面每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包含了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影响,也包含了生理与病理的交互作用。
任何机械和孤立地看待某种疾病的做法都是不可行的,而我们的课程体系安排,恰恰会让学习者形成机械和孤立的思维。
由于学习解剖时就单纯地记忆思考结构的特点,不知也无暇拓展相关的功能及病理知识;在学习临床课程时又往往脱离解剖与病理,侧重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因此这种单线式的学习方式,必然是造就医师单线看待疾病单线思考问题的必然结果。
要解决这种天生不足的教育方式,就要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从新编排课程内容,以疾病为中心向外辐射其相关的结构、功能及病理生理,使基础与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以疾病为轴心的系统知识。
但这看似简单变化,其实需要巨大的勇气才能够推动,因为它将是一项宏大而又艰难的工作,不仅涉及到课程内容的重新编排,也涉及到教学计划中教学实施的每一环节和步骤的重新安排,还有教职人员的培训及筛选,对主管教学部门的人员以及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
2 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建立新的生动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重知轻人,割裂了知识与个体的关系,教学活动也侧重知识的讲授和倾听,教学的目的更加偏重于培养智力。
特别是经过最近20年来大量专业知识的技术转化,社会商业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使教学和许多事情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急功近利、速成等实用主义影响,使教学指向更倾向于强调发展智力,而不是育人。
这种重知重智的教学优点是:严肃、理性、·14·逻辑性强、知识量大。
缺点是:机械、刻板、感性不足、缺少质量。
学生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探索的欲望,成了一架学习的机器。
死记硬背,咬文嚼字成了学习中的最大特点。
教育学家指出:人脑不能简单地成为信息处理器,人的知、情、意具有统一性,教学活动要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应激发人的潜能,促进认知与情感、意志的统一发展。
根据这种理念,以往的填鸭式的、一言堂式的教学,明显不能符合这一要求。
为适应课程体系的改变,医学的教学模式也要彻底改变。
医学的自然发展规律是:从实践中来,建立理论,指导实践。
而我们的医学教育体系下的医学生,只能从对医学毫无所知的状态下,直接进入到复杂而又枯燥的理论学习。
没有感性认识,面对晦涩难懂的词汇,只能靠大量的学习、复习记住所学内容,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学习事倍功半。
学生进入临床学习后,由于距多种理论学习时间过久,无法清晰准确地将具体疾病与基础理论串联成一体。
这种脱节虽成医学教育的顽疾,但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无法在其框架之下改变。
俗话说:不破不立。
破是为了立,破除旧的不适合医学发展的教学方法,才能建立新的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
在上述课程体系的改变下,重新设计学生学习轨迹。
新入校的医学生先进行一年的临床实习和见习,从临床实践中获得大量而宝贵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获得许多疑惑和问题。
带着疑问再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时,将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在此试行探索后,或将临床与基础学习完全进行融合,在本科医学生五年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安排多的临床实践,学生在临床问诊、观察体征、学习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必定对感兴趣的点或没见过的问题进行思索,从而产生自发学习的欲望,长期下去便形成了能力,在此期间同时进行各种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很容易将疾病与解剖、生理、病理等知识串联起来,形成记忆链条。
这个过程符合从感性→理性→感性的认知程序,是和医学发展的自然规律相吻合,也就是从临床实践中来,上升到医学理论,再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这种教学法与“问题定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1-2]和“团队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3-4]有类似的地方,但又比“问题定向教学法”,“团队教学法”更开放、自主,学习的自由度更高,对学生能力锻炼的力度更大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与教员、病员、学员之间形成多方互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所学知识,整个过程生动形象,教员在其中起辅导、启发、配合等多角色作用,真正达到学生动起来,教师导起来的教改设想。
教员还将通过工作中亲身表现,言传身教,让学员学习到更广泛的知识,以及良好的作风和为人。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智力,也达到了育人的目的。
3 改变功利性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制度作为一种控制系统,起着指挥棒的作用。
在教育和医疗系统中,评价系统在人才培养和筛选中至关重要,各种类型的考试是这些评价系统中最常见也是唯一重要的手段,通过考试获得的分数直观地界定了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才干。
事实上,以考试为衡量手段的评价体系,看似公允,却是极其缺乏科学性。
多年来,我国承袭这种评价体系指导下的人才培养机制,产生了无数个中规中矩的科技人员,但他们未创造出重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我们的考试制度还不够有力吗?答案当然不是。
纵观世界,我国的考试制度可谓独一无二,复杂而严格,在分数等同于能力的指导下,学生无不努力地苦读强记,以图获得高分,然而许许多多的高分数,并没有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出色地表现。
这种事实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现行的人才评价制度不仅不能培养和筛选到真正的人才,反而会阻碍人才的培养和筛选。
刚性的考核条件,尽管给考核者提供了简单、方便的评价标准,但是却缺少智慧,缺少科学,也缺乏全面综合地评价复杂社会中复杂个体的社会能力。
设立新的评价机制,无疑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唯一方法。
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吻合,废除原有的考试制度,根据对临床实践中整合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总体观察作为评价依据,以达到被教育者受到教育为目的,从而实现培养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终极目标。
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重个人各种能力,考核形式应不拘一格,考核内容应体现多元化,不仅注重知识的继承,更要看重在实践中利用专业知识如何应对切实问题,不再简单地实行一刀切,以及机械地评断。
尊重个性化学习和能力发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学习者提供科学而自由的学习氛围。
连续十年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国哈佛大学,对待学生考评的理念与我们有很大差别,他们非常注重考生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不把死记硬背作为人才考评的主要标准。
长期以来秉承先进、务实的教育理念,哈佛大学培养了众多的科学精英,遥遥领先世界其他大学。
对此,我们应该深刻细致的分析,找出差距,改革落后的思想和体制,寻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能够真正适于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之路。
4 打破校园围栏,建立终身教育观念众所周知,当代知识、技术呈爆炸性发展,知识更新更是以加速度方式变化,新发现到实际应用的时间从原来的几十年缩短为5年甚至更短[5]。
换句话说就是知识老化更新周期缩短为现在的5年左右。
又据统计调查表明,在校医学生所学的知识毕业后能够应用于工作上的不超过30%[6],享用一生的仅有10%左·24·右,更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在工作以后获取和提高。
因此,教学目的必须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综合能力为主的方向发展,教育观念必须从完成各种阶段性教育向终身化教育为主的方向发展。
否则我们培养的未来医学从业者将很难跟上医学科学发展速度。
香港中文大学著名学者刘允怡教授曾说:“使用已淘汰的知识给病人治疗,损害病人健康,这样的医生属于低劣的医生”。
说明了知识更新对于医学从业者的重要,对于一位医师来讲无论你从事何种专业,无论你愿意与否,都必须树立终身教育和学习的观念,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推动终身化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实行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考评系统的改革,它们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因此,教师不能只注重在课堂上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自我学习,促使学生形成自我获取知识的习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不是传授,而是启发、激励”;“一个优秀的老师不是给学生奉献真理,而是教学生发现真理”。
因此,好的教育者应擅长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只有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为今后进一步实施终生教育打下基础。
教学技术的现代化给终身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多媒体的发展、各种信息存储介质的涌现、网络信息的实时更新,使医学从业人员获得教育的手段多样、快捷。
医学院可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络课程、电子图书馆等公益性教育平台,可使医学教育冲破大学校园的围栏,并长期活跃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