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动物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多孔动物门PPT课件
![多孔动物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c907050b4c2e3f5627630f.png)
12
(三)组织分化
海绵动物(主要是细胞的分化)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的分化 (如:皮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神经细胞)具有原始的组 织分化:上皮组织与肌肉组织的原始性:皮肌细胞即是上皮细 胞又是原始的肌肉细胞:含有肌原纤维,还有传导功能。
(四)肌肉的结构:上皮肌肉细胞基部延伸出一个或几个细长
突起,其中有肌原纤维。
胃伸出4个幅管与环管相通(消化循环腔)。有缘
膜,伞缘有8个平衡囊,4幅管上有4个来自外胚层的
生殖腺,雌雄异体。
21
受精卵
↓
囊胚
↓
内移
↓
原肠胚
↓
浮浪幼虫
↓
固着
↓
出芽
↓
群体
22
生活史: 水螅型群体→无性生殖(出芽)→水母型→有性生殖→水螅 这两个阶段互相交替完成世代交替生活史。 2 本纲动物主要特点: 1)小型水螅型或小水母型动物。 2)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消化循环腔,
片(石灰质或角质) 骨针:游离中胶层或突出体表(海鸡冠、海鳃) 中胶层骨片:连成管状(笙珊瑚) 中轴骨:红珊瑚图 六放珊瑚:基盘、体壁(体下端)、共肉,外胚层分泌石灰 质骨骼 珊瑚座:石芝 鹿角、脑珊瑚等 珊瑚礁:岛礁:防护、坚固海岸;暗礁——妨碍航行。 30
分类:2个亚纲 八放珊瑚:全部群体,触手8个,隔膜8个,肌旗向腹生长,
有性:雌雄异体 精子与卵 水中受精 浮浪幼虫
进入体内受精 浮浪幼虫→出母体 直接发育有触手→出母体
29
2 珊瑚纲与水螅纲螅型体区别:
1)珊瑚纲只有水螅型,构造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
隔膜丝。水螅纲螅型体只有垂唇。
2)珊瑚纲生殖腺内胚层,水螅纲外胚层。
3)多数珊瑚纲为群体,大多具骨骼。
(三)组织分化
海绵动物(主要是细胞的分化)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的分化 (如:皮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神经细胞)具有原始的组 织分化:上皮组织与肌肉组织的原始性:皮肌细胞即是上皮细 胞又是原始的肌肉细胞:含有肌原纤维,还有传导功能。
(四)肌肉的结构:上皮肌肉细胞基部延伸出一个或几个细长
突起,其中有肌原纤维。
胃伸出4个幅管与环管相通(消化循环腔)。有缘
膜,伞缘有8个平衡囊,4幅管上有4个来自外胚层的
生殖腺,雌雄异体。
21
受精卵
↓
囊胚
↓
内移
↓
原肠胚
↓
浮浪幼虫
↓
固着
↓
出芽
↓
群体
22
生活史: 水螅型群体→无性生殖(出芽)→水母型→有性生殖→水螅 这两个阶段互相交替完成世代交替生活史。 2 本纲动物主要特点: 1)小型水螅型或小水母型动物。 2)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消化循环腔,
片(石灰质或角质) 骨针:游离中胶层或突出体表(海鸡冠、海鳃) 中胶层骨片:连成管状(笙珊瑚) 中轴骨:红珊瑚图 六放珊瑚:基盘、体壁(体下端)、共肉,外胚层分泌石灰 质骨骼 珊瑚座:石芝 鹿角、脑珊瑚等 珊瑚礁:岛礁:防护、坚固海岸;暗礁——妨碍航行。 30
分类:2个亚纲 八放珊瑚:全部群体,触手8个,隔膜8个,肌旗向腹生长,
有性:雌雄异体 精子与卵 水中受精 浮浪幼虫
进入体内受精 浮浪幼虫→出母体 直接发育有触手→出母体
29
2 珊瑚纲与水螅纲螅型体区别:
1)珊瑚纲只有水螅型,构造复杂,有口道、口道沟、隔膜、
隔膜丝。水螅纲螅型体只有垂唇。
2)珊瑚纲生殖腺内胚层,水螅纲外胚层。
3)多数珊瑚纲为群体,大多具骨骼。
《多孔动物》课件
![《多孔动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972b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0.png)
观赏价值
海葵
海葵是一种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它们通常附着在岩石或珊瑚上,能够随着水流翩翩起舞 ,观赏价值很高。
珊瑚
珊瑚是一种由多孔动物形成的生物群体,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能够构成美丽的海底景观,是海 洋观赏的重要资源。
05
多孔动物的生存威胁与保 护
生存威胁
环境污染
多孔动物生活在海洋环境中,因此,海 洋污染(如油污、化学污染等)对它们 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多孔动物
目录
• 多孔动物简介 • 多孔动物的生理结构 • 多孔动物的行为习性 • 多孔动物的经济价值 • 多孔动物的生存威胁与保护
01
多孔动物简介
定义与特征
01
02
定义
特征
多孔动物是一种低等生物,属于刺胞动物门,主要生活在淡水和海洋 中。
多孔动物通常呈海绵状,没有明显的组织和器官,但具有发达的细胞 骨架和特殊的孔洞结构,用于过滤水和食物。
多孔动物的外部通常覆盖一层石灰质骨骼 ,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
多孔动物的表面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与 内部空腔相连,形成独特的孔道结构。
内部结构
01
消化系统
多孔动物具有简单的消化系统 ,包括口、食道和肠道。
02
循环系统
多孔动物的循环系统由血液和 血窦组成,具有运输营养物质
和氧气的作用。
03
排泄系统
多孔动物的排泄系统由许多小 孔和管道组成,用于排除代谢
02
生物多样性
多孔动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组成部分,保护它们有助于维
护生物多样性。
03
科学研究价值
多孔动物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 要价值,尤其在生物学、生态
学等领域。
《多孔动物门》课件
![《多孔动物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019a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1.png)
对环境的适应性
01
02
03
耐受性
多孔动物门生物具有广泛 的耐受性,能在各种温度 、盐度、压力和污染条件 下生存。
适应性进化
多孔动物门生物通过适应 性进化,不断适应环境变 化,形成多种形态和生理 特征。
生态修复
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过 程中,多孔动物门生物能 够发挥重要作用,促进生 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多孔动物门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01
多孔动物门属于刺胞动物门的一 个亚门,与刺胞动物门的另一个 亚门——水母亚门一起构成了刺 胞动物门的主要成员。
02
多孔动物门在生物分类学中位于 棘皮动物门和刺胞动物门之间, 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个过渡类 群。
多孔动物门的起源与演化
多孔动物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寒 武纪时期,大约5.7亿年前。
在演化过程中,多孔动物门经历 了多次适应辐射和物种形成,形 成了多种多样的物种和生态类型
。
多孔动物门的演化历程与地球历 史上的重大事件密切相关,如海 洋环境的变迁和全球气候的变化
等。
02
多孔动物门的生物多样 性
不同种类的多孔动物
硬骨海绵
硬骨海绵是现存多孔动物中种类最多 的一类,全球约有5,000多种。它们 具有高度发达的钙质骨骼,形态各异 ,呈辐射对称或对称。
多孔动物门在生态系统 中的作用
作为食物链的一环
滤食性
多孔动物门生物主要通过滤食获 得营养,捕获悬浮在海水中的有
机物和浮游生物。
生态平衡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多孔动物门生 物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维持着生 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生物指示物种
多孔动物门生物对环境变化敏感, 可作为生物指示物种,用于监测和 评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16_第五多孔动物门课件
![16_第五多孔动物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9b229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00.png)
15
思考题:
1. 总结多孔动物的体型和结构特点。 2. 了解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为什么说多孔动 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 为什么说多孔动物在动物演化上是一个侧支 (侧生动物)?
16
7
水沟系:
8
骨骼:
钙质骨针
硅质骨针
海绵丝
9
10
二、生殖和发育 1.无性生殖
11
2.有性生殖
钙质海绵的受精作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海绵动物的胚胎发育
13
三、分类
几种海绵
14
1. 钙质海绵纲 2. 六放海绵纲 3. 寻常海绵纲
白枝海绵、毛壶 偕老同穴、拂子介 浴海绵、针海绵
四、原始性及分类地位 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支,故称侧生动物。
第五章 多孔动物门
1
目的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掌握多 孔动物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
2
一、构造及生理特点
白枝海绵
3
体壁
皮层 中胶层
扁细胞: 保护、调节水流 孔细胞: 形成入水小孔 变形细胞: 形成骨针、纤维、卵和精子
芒状细胞: 神经传导
胃层 领细胞: 摄食、消化
4
5
6
淡水海绵领细胞的微细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单沟型: 外界→进入小孔→中央腔→出水口(白枝海绵)
4
2 双沟型:流入管:通外界 辐射管:领细胞 中央腔:扁平细胞
外界→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 门孔→中央腔→出水口
5
3 复沟型:体壁进一步褶叠,复杂化 1)辐射管向中胶层褶入成鞭毛室 2)中胶层更复杂。 3)流入管分成许多小枝。 4)中央腔进一步缩小被分枝出水管代替。
14
(六)刺细胞:是腔肠动物主要特征之一(特有),间细胞分化 形成内、外胚层均有(内:海月水母、 海葵)
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由间细胞分化形成,每一刺细胞有一 胞核位于细胞一侧,还有一囊状刺丝囊、刺丝囊中贮有毒液及盘 绕的刺丝,刺细胞外侧有一刺针接受刺激后刺丝和毒液能立即射 出,有御敌和捕杀食物的作用。如:水螅的穿刺细胞。不受神经 支配。
1 上皮成分发达:细胞扁平、肌原纤维单向排列成二排重点
2 上皮不发达: 成肌纤维
3 上皮发达,圆柱状,周围有一系列平滑肌环
肌原纤维分:横纹肌、斜纹肌、平滑肌,
组成成分、收缩原理同高等动物。
13
(五)原始的神经系统:漫散型神经系统——神经网 由二极和多极细胞组成,分布在内外胚层基部或中胶层 最简单最原始:1)无神经中枢 2)传导不定向 3)传导慢,比人慢1000倍 1个网:外胚层基部 2个网:内、外胚层 3个网:内、外胚层、中胶层
1
第一节 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体形多数不对称 固着、淡水少,不规则块状、球状、树枝、管状、瓶状
2
(二)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
单沟型为例:(图)
皮层:扁平细胞、孔细胞 钙质
变形细胞 造骨细胞
硅质
中胶层:
吞噬消化
原细胞 生殖
星芒细胞
储藏
骨针、海绵丝 腺细胞
胃层:领细胞(图)
3
(三)具有水沟系
约9,000多种,分三纲
一 水螅纲:绝大部分海产,少数淡水。有世代交替现象。
1 薮枝虫:浅海、固着海藻、岩石等物体上。
树枝状群体 螅根
(围鞘、透明角质) 螅茎
共肉 水螅体:杯状水螅鞘(口、触手、垂唇)营养
生殖体:瓶状生殖鞘:(子茎、水母茎)生殖
水母型: 小1-2mm,如一圆伞,伞缘、触手、口、垂唇通胃,
15
(七)水螅型和水母型 水螅型:基盘、口盘(口、垂唇) 水母型:外伞面、内伞面(口、垂管) (八)生殖与世代交替 无性生殖:出芽 有性生殖:海产种类经过一浮浪幼虫时期 水螅型无性生殖→水母型→有性生殖→水螅型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交替进行的世代交替
16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水螅
(一)生态: 淡水、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水中
刺细胞:(四种)穿、卷缠、粘二种(触手处)
中胶层:胶状物,由水、无机盐、蛋白质组成,支持作用
内皮肌细胞:肌原纤维环状
腺细胞:1)分泌粘液(口)
内胚层(营养作用)
2)分泌消化液
感觉细胞:少量
间细胞:少量
18
(三)营养:捕食图,有口(谷胱甘肽可刺激张开) 消化循环腔,营细胞内、外消化,消化后残渣由口排出
水母型有缘膜、平衡囊 3)生殖腺来自外胚层。 4)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 5)有的群体有多态现象:管水母目中僧帽水母。 9种:(营养体、生殖体、浮囊体、游泳体、叶状体、指状 体、水母型、生殖体等)
胃伸出4个幅管与环管相通(消化循环腔)。有缘
膜,伞缘有8个平衡囊,4幅管上有4个来自外胚层的
生殖腺,雌雄异体。21ຫໍສະໝຸດ 受精卵↓囊胚
↓
内移
↓
原肠胚
↓
浮浪幼虫
↓
固着
↓
出芽
↓
群体
22
生活史: 水螅型群体→无性生殖(出芽)→水母型→有性生殖→水螅 这两个阶段互相交替完成世代交替生活史。 2 本纲动物主要特点: 1)小型水螅型或小水母型动物。 2)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消化循环腔,
12
(三)组织分化
海绵动物(主要是细胞的分化)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的分化 (如:皮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神经细胞)具有原始的组 织分化:上皮组织与肌肉组织的原始性:皮肌细胞即是上皮细 胞又是原始的肌肉细胞:含有肌原纤维,还有传导功能。
(四)肌肉的结构:上皮肌肉细胞基部延伸出一个或几个细长
突起,其中有肌原纤维。
(四)呼吸、排泄:没有特殊器官。
(五)生殖: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多数雌雄异体,少数同体。 生殖腺:来源外胚层
精巢:圆锥形
受精卵→完全卵裂→囊胚→实心原肠胚
卵巢:卵圆形 (分层法)→外包壳从母体脱落→沉入水
中→春季:破壳胚胎逸出→发育成小水螅
再生能力强
19
再生能力强:
20
第三节 腔肠动物分纲
10
11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arata)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通过生物体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 为两个相等的部分。 两辐射对称:通过生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 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海葵)
(二)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真正两胚层动物应从腔肠动物开始 分内、外胚层及中胶层 消化循环腔:1)有消化功能(细胞外消化) 2)循环作用 有口、无肛门,口为原口。
外界→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鞭毛室→后幽门孔 →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口
6
第二节 海绵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出芽 一 无性
芽球
7
二 有性: 雌雄同体或异体。
原细胞
↘↗
精、卵(异体受精)→两囊幼虫(逆转) 领细胞
(图)
领细胞(变形)
8
第三节 海绵动物的分类及分类地位
一 分类:一万种 钙质海绵纲——CaCO3水沟系简单、浅海, 白枝海绵、毛壶。 六放海绵纲——六放硅质、复沟、深海, 偕老同穴、拂子介。 寻常海绵纲——非六放硅质或角质海绵丝、复沟 (海:浴海绵;淡:针海绵)
二 分类地位 1 多细胞动物 (有胚层、不能像原生动物无限制生存,核
酸、氨基酸、同多细胞) 2 侧生动物(逆转、水沟系、领细胞、骨针等结构)
9
附:扁盘动物门
1971,Grell建立,仅一种:丝盘虫 与变形虫相似,多细胞,直径小于4mm 背面上皮(扁平) 变形细胞:实质组织 腹面上皮(柱状) 无性:分裂、出芽 有性: 可能与真正后生动物的亲缘关系比多孔动物密切
(二) 形态结构 1. 体形:圆柱状 口、垂唇、基盘、触手(6-10条) 2. 运动: 尺蠖式运动;翻筋斗
17
3 体壁: (图)
皮肌细胞:肌原纤维沿身体纵轴
感觉细胞: 接受刺激传导给神经细胞
外胚层: 神经细胞:在外胚层细胞的基部
腺细胞: 基盘,分泌粘液、气体
间细胞:大小同皮肌细胞核,可发育成刺细胞、生殖细胞
4
2 双沟型:流入管:通外界 辐射管:领细胞 中央腔:扁平细胞
外界→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 门孔→中央腔→出水口
5
3 复沟型:体壁进一步褶叠,复杂化 1)辐射管向中胶层褶入成鞭毛室 2)中胶层更复杂。 3)流入管分成许多小枝。 4)中央腔进一步缩小被分枝出水管代替。
14
(六)刺细胞:是腔肠动物主要特征之一(特有),间细胞分化 形成内、外胚层均有(内:海月水母、 海葵)
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由间细胞分化形成,每一刺细胞有一 胞核位于细胞一侧,还有一囊状刺丝囊、刺丝囊中贮有毒液及盘 绕的刺丝,刺细胞外侧有一刺针接受刺激后刺丝和毒液能立即射 出,有御敌和捕杀食物的作用。如:水螅的穿刺细胞。不受神经 支配。
1 上皮成分发达:细胞扁平、肌原纤维单向排列成二排重点
2 上皮不发达: 成肌纤维
3 上皮发达,圆柱状,周围有一系列平滑肌环
肌原纤维分:横纹肌、斜纹肌、平滑肌,
组成成分、收缩原理同高等动物。
13
(五)原始的神经系统:漫散型神经系统——神经网 由二极和多极细胞组成,分布在内外胚层基部或中胶层 最简单最原始:1)无神经中枢 2)传导不定向 3)传导慢,比人慢1000倍 1个网:外胚层基部 2个网:内、外胚层 3个网:内、外胚层、中胶层
1
第一节 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体形多数不对称 固着、淡水少,不规则块状、球状、树枝、管状、瓶状
2
(二)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
单沟型为例:(图)
皮层:扁平细胞、孔细胞 钙质
变形细胞 造骨细胞
硅质
中胶层:
吞噬消化
原细胞 生殖
星芒细胞
储藏
骨针、海绵丝 腺细胞
胃层:领细胞(图)
3
(三)具有水沟系
约9,000多种,分三纲
一 水螅纲:绝大部分海产,少数淡水。有世代交替现象。
1 薮枝虫:浅海、固着海藻、岩石等物体上。
树枝状群体 螅根
(围鞘、透明角质) 螅茎
共肉 水螅体:杯状水螅鞘(口、触手、垂唇)营养
生殖体:瓶状生殖鞘:(子茎、水母茎)生殖
水母型: 小1-2mm,如一圆伞,伞缘、触手、口、垂唇通胃,
15
(七)水螅型和水母型 水螅型:基盘、口盘(口、垂唇) 水母型:外伞面、内伞面(口、垂管) (八)生殖与世代交替 无性生殖:出芽 有性生殖:海产种类经过一浮浪幼虫时期 水螅型无性生殖→水母型→有性生殖→水螅型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交替进行的世代交替
16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水螅
(一)生态: 淡水、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水中
刺细胞:(四种)穿、卷缠、粘二种(触手处)
中胶层:胶状物,由水、无机盐、蛋白质组成,支持作用
内皮肌细胞:肌原纤维环状
腺细胞:1)分泌粘液(口)
内胚层(营养作用)
2)分泌消化液
感觉细胞:少量
间细胞:少量
18
(三)营养:捕食图,有口(谷胱甘肽可刺激张开) 消化循环腔,营细胞内、外消化,消化后残渣由口排出
水母型有缘膜、平衡囊 3)生殖腺来自外胚层。 4)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 5)有的群体有多态现象:管水母目中僧帽水母。 9种:(营养体、生殖体、浮囊体、游泳体、叶状体、指状 体、水母型、生殖体等)
胃伸出4个幅管与环管相通(消化循环腔)。有缘
膜,伞缘有8个平衡囊,4幅管上有4个来自外胚层的
生殖腺,雌雄异体。21ຫໍສະໝຸດ 受精卵↓囊胚
↓
内移
↓
原肠胚
↓
浮浪幼虫
↓
固着
↓
出芽
↓
群体
22
生活史: 水螅型群体→无性生殖(出芽)→水母型→有性生殖→水螅 这两个阶段互相交替完成世代交替生活史。 2 本纲动物主要特点: 1)小型水螅型或小水母型动物。 2)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消化循环腔,
12
(三)组织分化
海绵动物(主要是细胞的分化)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的分化 (如:皮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神经细胞)具有原始的组 织分化:上皮组织与肌肉组织的原始性:皮肌细胞即是上皮细 胞又是原始的肌肉细胞:含有肌原纤维,还有传导功能。
(四)肌肉的结构:上皮肌肉细胞基部延伸出一个或几个细长
突起,其中有肌原纤维。
(四)呼吸、排泄:没有特殊器官。
(五)生殖:无性生殖: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多数雌雄异体,少数同体。 生殖腺:来源外胚层
精巢:圆锥形
受精卵→完全卵裂→囊胚→实心原肠胚
卵巢:卵圆形 (分层法)→外包壳从母体脱落→沉入水
中→春季:破壳胚胎逸出→发育成小水螅
再生能力强
19
再生能力强:
20
第三节 腔肠动物分纲
10
11
第五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arata) 第一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通过生物体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 为两个相等的部分。 两辐射对称:通过生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 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海葵)
(二)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真正两胚层动物应从腔肠动物开始 分内、外胚层及中胶层 消化循环腔:1)有消化功能(细胞外消化) 2)循环作用 有口、无肛门,口为原口。
外界→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鞭毛室→后幽门孔 →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口
6
第二节 海绵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出芽 一 无性
芽球
7
二 有性: 雌雄同体或异体。
原细胞
↘↗
精、卵(异体受精)→两囊幼虫(逆转) 领细胞
(图)
领细胞(变形)
8
第三节 海绵动物的分类及分类地位
一 分类:一万种 钙质海绵纲——CaCO3水沟系简单、浅海, 白枝海绵、毛壶。 六放海绵纲——六放硅质、复沟、深海, 偕老同穴、拂子介。 寻常海绵纲——非六放硅质或角质海绵丝、复沟 (海:浴海绵;淡:针海绵)
二 分类地位 1 多细胞动物 (有胚层、不能像原生动物无限制生存,核
酸、氨基酸、同多细胞) 2 侧生动物(逆转、水沟系、领细胞、骨针等结构)
9
附:扁盘动物门
1971,Grell建立,仅一种:丝盘虫 与变形虫相似,多细胞,直径小于4mm 背面上皮(扁平) 变形细胞:实质组织 腹面上皮(柱状) 无性:分裂、出芽 有性: 可能与真正后生动物的亲缘关系比多孔动物密切
(二) 形态结构 1. 体形:圆柱状 口、垂唇、基盘、触手(6-10条) 2. 运动: 尺蠖式运动;翻筋斗
17
3 体壁: (图)
皮肌细胞:肌原纤维沿身体纵轴
感觉细胞: 接受刺激传导给神经细胞
外胚层: 神经细胞:在外胚层细胞的基部
腺细胞: 基盘,分泌粘液、气体
间细胞:大小同皮肌细胞核,可发育成刺细胞、生殖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