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中医)小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中医:小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杜锡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博士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瘙痒剧烈,易复发。
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红斑、丘疹、水疱等,常反复发作,湿疹急性期剧烈瘙痒,尤其在晚上致小儿烦躁哭闹而影响睡眠和进食,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
中医药因能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改善皮损,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复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就中医对小儿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中医对小儿湿疹的认识古代医藉记载的“奶癣”、“胎敛疮”、“四弯风”等相当于小儿湿疹,如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云:“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胎敛疮,此症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乳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敛,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搔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敛。
”明确指出本病多因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而致。
认为其病机“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四弯风》又载:“此证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
”《诸病源候论》认为小儿发病乃“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是心家有风热”。
清《外科真诊》记载:“奶癣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而成,有干湿之分。
干者形如癣疥,痒起白屑;湿者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
”现代中医称湿疹为“湿疮”,婴儿湿疹为“婴儿湿疮”,特应性皮炎为“四弯风”。
婴儿湿疹相当于中医的“奶癣”、“胎敛疮”,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
婴儿湿疹疾病研究报告
婴儿湿疹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奶癣,胎敛疮,湿饮疮,干敛疮,湿饮疮所属部位:皮肤就诊科室:皮肤性病,儿科病症体征:烦躁不安,瘙痒,丘疹疾病介绍:婴儿湿疹是什么?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又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分干,湿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流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起粟,搔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它各部,为湿饮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苔癣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现象,本病即婴儿湿疹多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症状体征:婴儿湿疹有那些症状?皮损好发于颜面多自两颊开始,渐侵至额部、眉间头皮,反复发作。
严重者可亲延颈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皮损形态多样分布大多对称,时轻时重。
在面部者初为簇集的活散在的红斑、丘疹;在头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腻性鳞屑和黄色发亮的结痂轻者,仅有浅红的斑片,伴有少量脱屑;重者为红斑、水疱、糜烂浸淫成片,不断蔓延扩大,若过分搔抓摩擦、洗烫,则糜烂加重渗出增多,常因皮肤破损而继发感染,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发热,食欲减退,便干溲赤等全身症状自觉阵发性剧痒遇暖尤甚,以致患儿常将头面部在枕上或母亲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烦躁,哭闹不安,常影响健康和睡眠多发于出生后1-3个月多在1-2岁减轻、痊愈。
少数可演变成小儿湿疮按不同表现分型: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
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
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
婴幼儿湿疹的治疗进展
4.2药物治疗对于婴幼儿急性湿疹伴有剧 烈瘙痒且患儿烦躁不安的,应选用适当的 药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和防止 皮肤糜烂、渗出。 4.2.1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皮质激素类药 物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可减少组胺等介质 的释放。口服抗组胺类药、外用含激素的 膏霜剂等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尚可,但复发 率高。长期应用激素副作用较大(产生柯 兴综合征、免疫抑制、皮肤干燥及刺痛感 等)。 近期研究表明,湿疹患儿肠道双歧 杆菌、梭状芽胞杆菌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婴 儿。临床研究显示皮质类囿醇合并抗生索 的疗效较单用皮质类固醇更为显著15】,故 目前临床主要外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复 方制剂治疗婴幼儿湿疹。 4.2.2中药的内服外用中医认为,婴幼儿 湿疹或因胎中遗热遗毒,或因饮食失调, 脾失健运,内蕴热毒,外感风湿热邪,侵 袭腠理所致。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现代 药理研究认为,清热解毒、祛湿祛风等祛
1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1997年发布的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湿 疹临床研究的内容制定。西医标准:急性 发作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全身泛发或 限局于一处。常对称分布,皮疹呈多形 性,可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 烂、搔痕、结痂等,渗出明显,瘙痒剧 烈。中医标准:发病急,皮损色红灼热、 瘙痒不休,破津溢水,顷刻沿开,心烦、 口渴、便干、尿黄、苔黄或黄腻,脉濡 滑。
2病因及发病机制
2.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父母有过敏性疾 病,如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 等,其子女患湿疹几率较高。太原市对 479名婴幼儿湿疹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发现,70.0l%的患儿有家族遗传过敏史, 5.32%的患儿有个人过敏史(包括药物、 食物、花粉),说明这类患儿有先天性过 敏素质“】。 2.2饮食因素以往人们认为母乳喂养儿发 生食物过敏的机会少,但临床上却可常见 到单纯母乳喂养儿出现如湿疹、过敏性腹 泻、腹部绞痛现象。Braegger有关婴幼儿
近几年小儿湿疹的治疗研究进展
近几年小儿湿疹的治疗研究进展摘要】湿疹是小儿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常伴随剧烈的瘙痒。
由于该病的病程较长, 治愈性难, 已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
现阶段, 临床对于治疗小儿湿疹的方式众多, 本文试将近几年来中西医研究者对湿疹研究现状及治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湿疹小儿中西医一、中西医对湿疹定义(1)西医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病情易反复发作。
(2)中医湿疹属于中医学“湿疮”“浸淫疮”“血风疮”或“粟疮”的范畴,依据其发病部位尚有的不同名称,如“旋耳疮”“涡疮”“乳头风”“脐疮”等。
最早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
二、当前研究现状婴儿湿疹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病因复杂,常由内外因素引起,并且与变态反应有关。
皮疹形态多样,可有渗出、糜烂及继发感染,伴有瘙痒,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弓娟琴, 林麟等对208例湿疹患者进行临床实验观察[1], 结果显示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的检出率和金葡菌的带菌率均明显增高,说明金葡菌与湿疹的关系密切, 因此在湿疹治疗的早期同时使用抗菌药物可对治疗效果起到积极辅助作用。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为内服抗组胺药和外用激素类药。
西药能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但不能控制复发,治愈率低,较多的患儿在停药后复发。
现有国内报道显示, 在对该病患儿进行半年随访中发现, 其复发率可达42.6%。
而中医治疗本病讲究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标本兼治,针对不同的症型采取相应的治疗,在治疗湿疹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三、治疗研究进展(1)西医治疗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治疗小儿湿疹方面疗效确切,丁酸氢化可的松为糖皮质激素的代表药物,其具有抗过敏、抗炎及减轻渗出作用,研究认为丁酸氢化可的松能够特异性的结合甾体类受体,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力,同时不良反应低于其他糖皮质激素[2]。
樊国强[3]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门诊接诊的90例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发现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确切,由于复方氟米松软膏在各大药房诊所都能买到, 相比上述中医治疗的繁复步骤, 对于患者来说复方氟米松软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婴幼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婴幼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摘要】婴幼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发病,它是由多因素引起的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目西医治疗本病有效的一线药抗组胺药此药能缓解症状、缩短病程,但不能控制复发,且具有致头痛、头晕、倦怠、腹泻等副作用。
而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特色。
本文从中医的内治、外治、内外合治三方面综述了近10年婴幼儿湿疹的中医治疗情况。
【关键词】婴幼儿湿疹;治疗;综述婴幼儿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临床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伴剧烈瘙痒为特征,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
早期的研究认为食物和吸入性抗原是发病的主要诱因。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微生物感染性因素,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诱发和加重本病。
目前,临床多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其复方制剂治疗婴幼儿湿疹,由于其顺应性差、副作用多,故治疗效果欠佳。
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急性湿疹诊断标准:(1)皮损呈多形性,如潮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痂皮、脱屑,常种形态同时存在。
(2)起病急,自觉灼热,剧烈瘙痒。
(3)皮损常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等处多见,可泛发全身。
(4)可发展成亚急性或慢性湿疮,时轻时重,反复不愈。
2 病因病机婴幼儿湿疹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
《外科正宗·奶癣》说“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说“此证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
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敛;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敛。
俱服消风导赤汤,干者抹润肌膏;湿者用嫩黄柏末,与滑石等分撒之。
脓痂过厚,再以润肌膏润之。
又有热级皮肤火热,红晕成片,游走状如火丹,用法不宜收敛,只宜外发,宜服五福化毒丹。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真实案例与研究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真实案例与研究我的女儿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患有婴儿湿疹。
这种病状让她的小脸蛋上布满了红色的小点点,看着让她妈妈非常心疼。
我们知道,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尤其在婴儿期更为普遍。
而婴儿湿疹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外用药膏,以减轻症状。
在经过一番研究后,我们选择了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作为治疗婴儿湿疹的药物。
这是一种皮质类固醇药膏,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和过敏反应,减轻湿疹症状。
医生也建议我们使用这种药膏,并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给女儿涂抹。
我们按照医生的指导,每天两次为女儿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刚开始的时候,效果并不明显,大概过了两周左右,我们发现女儿脸上的湿疹开始逐渐好转。
红点点变少了,皮肤也开始恢复了正常。
这让我们非常欣慰,也让我们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充满了信心。
通过这个真实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在治疗婴儿湿疹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当然,每个孩子的病情都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这种药膏时,还需要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了解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我还将简要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
研究发现,婴儿湿疹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系统等多种因素有关。
湿疹的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瘙痒、红斑、水泡等,严重影响婴儿的生活质量。
而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快速缓解这些症状,改善婴儿的生活质量。
一项发表于《儿科学》杂志的研究表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在治疗婴儿湿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该研究对100多名患有湿疹的婴儿进行了为期12周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婴儿,湿疹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少。
另一项发表于《皮肤病学杂志》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该研究对200多名患有湿疹的婴儿进行了观察性研究,发现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婴儿,湿疹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1. 遵循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剂量;2. 注意用药期间的观察,如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3.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保湿、避免过敏原等,提高治疗效果;4. 定期复诊,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婴幼儿湿疹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婴幼儿湿疹中医外治研究进展董凡】,张慧I,黄博明2,樊新荣彳(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00;2冲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北京100700;3.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100700)[中图分类号]R275.982.3[文献标识码]A 湿疹是好发于1~2岁及以下的婴幼儿,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医外治法疗效显著,接受度高丄。
现将近年来中医外治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婴儿湿疹属中医“奶癣”范畴。
《外科正宗•奶癣》载:“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熔,遗热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滋成片,[文章编号]1004-2814(2021)03-0514-03睡卧不宁,瘙痒不绝。
”认为胎毒遗热与此病的发生相关。
《幼幼新书》云“奶癣脾积热气行”。
指出奶癣的病因为脾胃积热。
可见湿疹源于孕母嗜食无度遗热毒于胎儿,小儿饥饱不知饮食失节,脾胃受损湿热内蕴,又复感风热之邪所致。
楼延丞认为婴儿湿疹病因由内外湿热相搏结所导致,内生湿热多因孕母过食辛燥热之物致胎儿湿热困脾,外感湿热因婴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元气未充易受[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和亚健康科学研究院科研项目(190102004)[通讯作者]樊新荣[参考文献][1]李少林,周琦.实用临床肿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665.[2]林霜,魏克民.魏克民对恶性腹水的辨证施治[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2):17-18.[3]张庆林,刘丽星,王耀熔,等.“平衡阻断”法治疗恶性腹水经验探析[J].北京中医药,2018,37(12):1157-1159.[4]毕磊.健脾利水方配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水40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8):26-28.[5]冯高飞.升清降浊汤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腹腔灌注对恶性腹水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27(1):36-39.[6]林麟,蒋凉凉,胡岗,等.十枣汤联合氟尿喀啜配合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腹水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39-41.[7]赵怀玉.艾迪注射液联合TP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伴恶性腹水的临床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23):43,52.[8]孟庆杰.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益气养胃汤治疗晚期胃癌伴有恶性腹腔积液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9):139-141.[9]王媛.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腹腔积液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5):25-28.[10]周永红,张风宾,赵飞.康莱特注射液联合顺縮腹腔灌注治疗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9,40(8):1821-1823.[11]陆佩知,徐丽,杨会张,等.鸦胆子油注射液联合氟尿喀陀及顺餡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167-168.[12]尤振宇,刘洋,苏晓辉,等.斑螯酸钠维生素B6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肠肿瘤恶性腹水[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9):73-75,79.[13]杨冬野,焦洋,杜志坚,等.猪苓多糖注射液联合顺銷腹腔给药治疗胃癌腹腔积液患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8,40(5):725-727,731.[14]刘丹,姚军,邓海燕.利水膏联合艾灸治疗大肠癌晚期恶性腹腔积液[J].中医学报,2018,33(7):38-40.[15]江烽,洪芦鱼,曾水成.中药脐疗联合艾灸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6):133-135.[16]王文,司文涛,杨萍,等.消胀利水散外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证胃癌腹水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9,60(16):1389-1394.[17]王佛有,李戈.实脾消水散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2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9,33(2):45-47.[18]苏婉,龚亚斌,王立芳,等.皮硝大黄粉外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恶性肿瘤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8,40(1):87-90.[19]许建新,王燕山,饶爱华,等.腹水消外敷治疗晚期肿瘤恶性腹水9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6):416-417.[20]曹玉婵,田叶红,张巧丽,等.针灸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经验[J].环球中医药,2020,13(5):880-882.[21]苏场茗,黄金昶.针刺治疗原发性卵巢癌癌性腹水27例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收稿日期]2020-08-10外邪侵袭。
2024年尤卓尔治疗婴幼儿外耳道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尤卓尔治疗婴幼儿外耳道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一、尤卓尔药理机制尤卓尔,作为一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过程中的多个环节,有效减轻婴幼儿外耳道湿疹引起的红肿、瘙痒和渗出等症状。
其药理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尤卓尔能够稳定溶酶体膜,减少组织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其次,尤卓尔能够抑制局部免疫反应,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降低炎症反应的强度。
此外,尤卓尔还具有抗增殖和抗纤维化的作用,能够改善局部组织的病理改变,促进皮肤的修复和再生。
二、婴幼儿湿疹特点婴幼儿湿疹是儿科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其发病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婴幼儿湿疹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伴有瘙痒和不适感。
这些症状的出现不仅影响婴幼儿的睡眠质量,还可能引起其情绪不稳定和哭闹。
此外,婴幼儿湿疹的发病部位多样,外耳道是其中之一。
外耳道湿疹可能导致婴幼儿出现摇头、抓耳等动作,甚至可能影响听力。
婴幼儿湿疹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因素。
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刺激和过敏原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发生湿疹等皮肤问题。
此外,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感染,从而加重湿疹的病情。
三、临床试验设计与方法为了评估尤卓尔治疗婴幼儿外耳道湿疹的临床疗效,我们设计了一项临床试验。
该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婴幼儿接受尤卓尔局部外用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安慰剂治疗。
在治疗期间,我们定期记录婴幼儿的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并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对治疗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此外,我们还收集了婴幼儿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比较。
四、治疗效果评估指标为全面评估尤卓尔治疗婴幼儿外耳道湿疹的疗效,我们选用了多个评估指标,包括:首先,通过观察婴幼儿外耳道湿疹的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的改善情况,评估尤卓尔对症状的缓解效果。
湿疹治疗的研究进展
湿疹治疗的研究进展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取得了长足性的发展。
为给该病提供治疗依据,笔者从4个方面对湿疹的治疗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湿疹;治疗方法;个体化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美国为10.7%;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免疫性机制如变态反应,非免疫性机制如皮肤刺激二者均参与发病过程。
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侵袭、超抗原作用或诱导免疫反应引发或加重湿疹。
因瘙痒剧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笔者就湿疹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基础治疗1.1使患者了解湿疹的基本特征对患者需要说明疾病的性质、可能转归、疾病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有无传染性、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寻找和避免环境中常见的变应原及刺激原,避免搔抓及过度清洗,对环境、饮食、使用防护用品、皮肤清洁方法等也应提出相应建议。
1.2避免诱发或加重因素通过详细采集病史、细致体检、合理使用诊断试验,仔细查找各种可疑病因及诱发或加重因素,以达到去除病因、进行治疗的目的,如使皮肤干燥的因素、原发感染等。
1.3保护皮肤屏障功能湿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有破坏,易继发刺激性皮炎、感染及过敏而加重皮损,因此保护屏障功能非常重要。
应选用对患者皮肤无刺激的治疗,预防并适时处理继发感染,对皮肤干燥的亚急性及慢性湿疹加用保湿剂。
1.4医学护肤品的应用医学护肤品是近年来出现的具有治疗作用的特殊化妆品,因含有天然抗炎成分等组分,对部分皮肤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并被证实可降低皮肤敏感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外观,减轻治疗副作用,缩短治疗时间和降低复发率。
合理应用医学护肤品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重建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皮肤对外界的过敏反应,使皮肤恢复到正常状态,目前已被广泛用作湿疹的辅助治疗。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实践与研究相结合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婴儿湿疹:实践与研究相结合作为一名母亲,当我的孩子被诊断出患有婴儿湿疹时,我感到非常担忧和无助。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尤其是在婴儿和幼儿中。
它会导致皮肤发炎、瘙痒和干燥,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
在我寻找治疗方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这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婴儿湿疹的药物。
在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之前,我咨询了儿科医生,并详细了解了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医生告诉我,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应该在清洁干燥的皮肤上涂抹,每天使用一到两次。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药膏进入孩子的眼睛和口鼻,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导致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的使用确实非常简单和方便。
它的质地细腻,涂抹在皮肤上不会感到油腻,孩子也不会感到不适。
在使用了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之后,孩子的湿疹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皮肤变得光滑和柔软,瘙痒感也明显减轻。
孩子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她不再因为湿疹而哭闹不安。
在治疗婴儿湿疹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除了使用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湿疹症状。
例如,保持孩子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过度洗澡和使用刺激性的肥皂。
给孩子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和刺激皮肤。
同时,我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让她摄入过敏原和刺激性食物。
通过实践和研究,我深刻地认识到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在治疗婴儿湿疹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它为我和我的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让我对孩子的湿疹治疗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科学合理的治疗,孩子的湿疹症状一定能够得到控制和缓解,让她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我孩子的湿疹治疗过程中,我深刻体验到了作为一名母亲的责任和无助。
每当看到孩子因为湿疹而受到痛苦,我的心也跟着疼痛。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学习、探索和尝试,希望能找到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缓解湿疹症状。
然而,在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之前,我心中充满了担忧和疑虑。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研究进展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研究进展作者:杨晓峰周志宏李惠英秦利芬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第05期摘要:笔者从中医药内治、外治、内外、非药物治疗方面对小儿湿疹进行探讨总结。
关键词:小儿;湿疹;中医药;论证中图分类号:R75823;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5-0089-02小儿湿疹,即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复发性、慢性、炎症性的变态反应[1]。
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确,普遍认为,湿疹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机能失调、个体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及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降低等有关[2]。
发病多在婴幼儿时期,并迁延至儿童和成人期。
临床特点为湿疹样皮疹,伴有剧烈瘙痒,常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可影响患儿身心健康,降低患儿生活质量。
对各型湿疹的中医药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治、外治、中医针灸和饮食护理等。
实践证明,中医药对湿疹的治疗效果优于西药,且毒性小,患儿易接受[3]。
笔者就中医药治疗湿疹的进展综述如下。
1 湿疹分型1.1.临床表现分型小儿湿疹是一种过敏性性皮肤疾病主要由内外激发因子引起。
刘冰等[4]根据3 820例小儿湿疹的临床表现将湿疹分型为:渗出型湿疹1 534例(402%);干燥型湿疹795例(208%);脂溢型1 491例(390%)。
将湿疹的受累的部位统计为:头部(349%)、面部(391%)为主,其中渗出型在面额部、头皮较多;干燥型以四肢、躯干较多;脂溢型以头皮、耳后及眉区较多。
1.2.中医辨证分型依据患者体征、皮肤皮损特点、脉象及舌苔情况,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症状辨证,孙志楷等[5]将湿疹患者分为风湿热证型湿疹、血虚风燥型湿疹及脾虚湿蕴型湿疹3种。
湿疹分型诊断标准,风湿热证型湿疹:①患者多起病急,皮肤有红色皮疹或红斑,多形皮损,有剧烈瘙痒,伴有流水、糜烂、结痂;②患者多身热,因瘙痒而心烦不安,常觉口渴;③脉弦滑;④舌红伴有白苔或黄苔;⑤小便赤短,大便燥结。
(中医)小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中医:小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杜锡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范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博士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瘙痒剧烈,易复发。
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红斑、丘疹、水疱等,常反复发作,湿疹急性期剧烈瘙痒,尤其在晚上致小儿烦躁哭闹而影响睡眠和进食,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
中医药因能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改善皮损,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复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就中医对小儿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中医对小儿湿疹的认识古代医藉记载的“奶癣”、“胎敛疮”、“四弯风”等相当于小儿湿疹,如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云:“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胎敛疮,此症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乳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敛,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搔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敛。
”明确指出本病多因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而致。
认为其病机“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四弯风》又载:“此证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
”《诸病源候论》认为小儿发病乃“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 ” 是心家有风热”。
清《外科真诊》记载:“奶癣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而成,有干湿之分。
干者形如癣疥,痒起白屑;湿者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
”现代中医称湿疹为“湿疮”,婴儿湿疹为“婴儿湿疮”,特应性皮炎为“四弯风”。
婴儿湿疹相当于中医的“奶癣”、“胎敛疮”,是发生在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湿疹。
蒙药三子散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研究
蒙药三子散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蒙药三子散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支的婴幼儿湿疹患儿4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48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蒙药三子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儿实施蒙医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因此家属对诊疗对策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相比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为婴幼儿湿疹患儿开展蒙药三子散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的身体痛苦,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促进婴幼儿能够健康的正常发育。
关键词:蒙药三子散;婴幼儿湿疹;应用效果小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也称为黄水疹。
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分析通过蒙药三子散治疗能够获取更高的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婴幼儿湿疹患儿,分别为患儿开展常规治疗和蒙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1]。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支的婴幼儿湿疹患儿4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48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有24例。
实验组中有男性患儿15例和女性9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02±0.35)岁,平均病程为(3.14±1.03)月,寒性湿疹患儿有13例,热性湿疹有11例;对照组有男性婴幼儿11例和女性13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08±0.36)岁,平均病程为(3.18±1.04)月,寒性湿疹有12例,热性湿疹有12例。
寒性湿疹患儿的症状表现:初期发于头部、眉头、耳后等出现细小的丘疹,瘙痒男人,几天后会渗出黄水然后结痂,结痂呈黄色,质地坚硬,边缘不齐,易出现糜烂。
湿包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湿包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湿包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与护理措施。
方法:以我科室接诊124例湿疹婴儿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湿包治疗、常规药膏,同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对比效果。
结果:对照组婴儿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
结论:湿包配合有效护理措施,治疗婴儿湿疹效果更佳。
关键词:湿包;婴儿湿疹;护理婴儿湿疹是一种临床中非常多见的皮肤疾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
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
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
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患儿多为2-3个月婴幼儿,极易因处理不当引起感染问题[1]。
我院于2021年对婴儿湿疹进行系统观察后提出了湿包干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室2021年1月-2022年6月共治疗湿疹婴儿124例,所有婴儿均根据婴儿湿疹诊断标准确诊,且皮损部位有明显渗出。
采取随机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62例,女童31例,男童31例,年龄为1-8个月,平均年龄(6.11±1.13)月;对照组患儿62例,女童28例,男童34例,年龄为1-9个月,平均年龄(6.58±1.48)月。
两组婴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治疗方法:观察组将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莫匹星罗软膏均匀调配在一起,随后涂抹于皮疹部位,采用外层纱布封包后以特制网罩固定30min。
两组均连续治疗9d。
对照组采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莫匹星罗软膏均匀涂抹在皮疹部位,嘱咐家长注意皮疹部位的保护。
1.2.2护理方法:(1)信息核对:在首次为患儿治疗期间,需要对患儿的信息进行核对建立档案。
详细了解婴儿近期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存在过敏情况、既往疾病史等。
婴儿湿疹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进展
婴儿湿疹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进展发表时间:2012-04-19T09:06:41.8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周金芳[导读] 睡觉前为宝宝进行节奏性肢体运动20分钟左右,既可以增加机体抗敏能力,又有利于胃肠功能和提高宝宝睡眠质量。
周金芳(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江苏昆山 215301)【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438-01 湿疹是婴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婴儿的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皮肤内的钠和水的含量比较丰富,容易发生过敏反应[1]。
湿疹的特点为不规则皮疹,可出现小水疱,水疱破溃后有渗出,渗出液逐渐结成黄色痂皮,痂皮脱落后形成潮红的水肿型糜烂面,水肿消退后糜烂面消失,皮肤干燥,可出现少量薄痂或鳞屑,最后湿疹消失。
如果继发感染,婴儿还会出现全身症状[2]。
1 病因1.1 直接病因: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
1.2 诱发因素:发生了湿疹的宝宝,许多物质又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植物花粉、动物皮毛、病毒感染、日光照射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
1.3 婴儿湿疹的内因:婴儿的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
许多因素可以同时存在或相互作用而发病。
如饮食(牛奶、柑桔、番茄、鱼肉、海鲜、鱼肝油等食物),易出汗,感染及预防接种均可诱发该病[3]。
2 湿疹的分型及其临床表现婴儿湿疹的病变大多发生在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
初期仅见面颊痱子样皮疹或有水疱样疹(医学上称丘疹、疱疹),分布密集,随后逐渐增多愈合成片状红斑,由于湿疹的病变在表皮,愈后不留瘢痕。
小儿湿疹及临床治疗方法概述
综述与进展小儿湿疹及临床治疗方法概述侯泽炯# (来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 445700)摘要:湿疹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皮肤炎症疾病。
中医认为湿疹是由于脾胃虚弱、肺气不宣、外感湿热风邪等导致。
西医认为是由遗传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环境污染等引起。
本研究分析小儿湿疹的发病因素和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兼治法在小儿湿疹治疗中的应用,并阐述各治疗方法潜在优势,以期为临床治疗小儿湿疹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儿湿疹,发病因素,治疗湿疹是皮肤科常见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婴幼儿皮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红斑、皮疹、皮损对称分布和多形性皮损,皮损以红斑、糜烂、水疱和渗出为主,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
皮肤瘙痒可引起患儿过度搔抓,进而导致皮肤感染,加重患儿不适感,出现食欲低下,严重时会影响小儿发育,给患儿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
1诱发小儿湿疹的因素1.1 内因传统中医学认为,小儿湿疹发病机理多与脾虚有关。
脾主运化水液,如小儿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厚味或生冷之品等损伤脾胃,导致脾失运化,湿浊内停。
脾为肺之母,如脾失健运,导致肺气失宣,外邪侵入机体诱发疾病,不利于全身水液运输、布化和排泄,使湿浊内停。
湿浊内停时间过长会浸淫肌肤成疮,诱发湿疹。
西医认为诱导小儿湿疹因素有免疫因素、内分泌系统紊乱、肠道菌群新陈代谢失衡、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
研究表明,孕期膳食蛋白质与婴儿湿疹之间有很大关系。
研究表明,湿疹和婴儿肠道菌群有密切联系,健康婴儿粪便中富含更多“阳性”细菌,如双歧杆菌;湿疹婴儿粪便富含拟杆菌。
1.2 外因中医认为湿疹外因是外感湿、热、风三邪。
湿为阴邪,如若小儿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里易外感湿邪,诱发湿疹。
风为阳邪,游走无序,古人有云“风胜则痒”,因此外感风邪可诱发湿疹,且肌肤严重瘙痒。
热为阳邪,损耗津液,易使燥邪转为风邪,进而诱发湿疹,且发病部位颜色鲜红,灼热感强烈,瘙痒剧烈。
近年来,小儿湿疹发病率逐渐上升,小儿住所如宠物、环境脏乱等会滋生微生物,也会诱发湿疹;有些患儿也会因为花粉引起过敏性湿疹;也有小儿因为劳累、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因素引起湿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20期广东化工第46卷总第406期·67·婴儿湿疹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白晓云Advances 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of Infantile EczemaBai XiaoyunAbstract: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fferential diagnosis,causes and mechanisms of infantile eczema,treatment methods and nursing precautions were reviewed.Keywords:eczema;atopic dermatitis;pruritus;allergy湿疹,也称为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或特应性湿疹,影响全球15%~20%的儿童。
患儿中有65%在出生后第一年出现症状,约90%在出生后5年内出现症状。
许多儿童症状在两岁前消失或在青春期前改善[1]。
婴儿湿疹是特应性皮炎在婴儿期的表现,病因复杂,与过敏反应有密切关系。
婴儿湿疹俗称奶藓,好发于1~3个月婴儿面颊、额部、眉间和头部,严重时累及躯干四肢[2],是一种由内外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表现为多形性皮疹,伴严重瘙痒,引起婴儿哭闹不安,影响食欲、睡眠和身体发育。
过去十年里,婴儿湿疹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
1临床表现与诊断1.1临床表现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炎。
90%的患者在出生后前五年开始瘙痒(但不在出生后第一周内),通常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年龄相关性分布,婴儿和幼儿的面部、头皮和伸肌受累,较大的儿童和成人则主要以屈肌受累。
瘙痒是全身性的,而干燥是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常见特征。
急性病灶以瘙痒性丘疹伴红斑、脱落、浆液渗出为特征,慢性AD以地衣化、纤维化结节为特征,常伴有急性病灶[4]。
婴儿湿疹初期表现为面颊部瘙痒性红斑,随后在红斑基础上逐渐出现较密集的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丘疱疹、水疱,常因搔抓、摩擦导致水疱破损,形成渗出性糜烂面,水疱干涸后可形成黄色结痂。
如果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疱和脓痂,可伴随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等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皮疹表面干燥,表现为小丘疹上覆盖少量灰白色糠秕样脱屑;也可表现为脂溢性,小斑丘疹上附着淡黄色脂性粘液,后者可形成痂。
湿疹多呈对称性分布,容易复发,急性发作期有剧烈瘙痒,尤其在晚上,患儿常常因此烦躁哭闹而影响睡眠。
如果继发感染,婴儿还会出现全身症状[5]。
1.2鉴别诊断最为广泛应用的AD诊断标准为“Hanifin与Rajka”标准[6],以及随后的修订版本,包括英国工作组的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7]。
基于这些标准,特应性皮炎有五个主要的临床特征:(1)瘙痒;(2)慢性、复发性病程;(3)典型的分布;(4)家庭或者个人的特应性病史;(5)2岁前发病。
此外,在AD患者中经常观察到的相关的次要标准,也有助于诊断。
诊断AD患儿潜在食物过敏的标准是双盲安慰剂食物激发试验(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 food challenge,DBPCFC),结合病史和潜在的过敏评估。
通过皮肤刺痛测试(skin prick test,SPT)或IgE测定,但可能显示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Sampson和Hill对湿疹患儿特异性IgE和SPT的阳性预测值(PPV)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特异性IgE和SPT水疱反应的限定值[8]。
此外,许多疾病表现为湿疹性皮疹,可被误诊为AD。
几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存在明显的过敏性炎症,总IgE水平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如:DOCK8缺乏症是一种具有明显皮肤病毒易感性的免疫缺陷综合征,与皮疹有关,皮疹通常比典型的AD 更为严重[9];PGM3缺乏症是一种糖基化的先天性异常,表现为过高的IgE表型,包括神经和骨骼异常,循环Th17细胞增多,也可表现为湿疹样皮疹[10]。
Wiskot-aldrich综合征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变异性皮炎[11]。
2病理学过敏性反应在AD中的作用仍有争议。
在一些儿童中不涉及过敏反应,而在另一些儿童中,过敏反应可触发和维持皮肤损伤。
因此,AD现在被认为是一组以慢性皮肤炎症的存在为共同特征的皮肤病。
AD的潜在机制因人而异,目前研究表明至少有4个不同的因素参与AD。
这4个方面分别是:先天性皮肤屏障缺陷、过敏、自身免疫(即产生针对皮肤自身细胞的抗体)、微生物定植,尤其是细菌定植,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
目前的4因素并不能解释AD的所有特性,因此,关于AD的机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2.1遗传学有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婴儿患特应性皮炎/湿疹的几率更大。
婴儿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较多,对各种刺激较敏感。
婴儿湿疹与遗传过敏性体质有关。
父母常伴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48.0%),其亲属发病率高于群体发病率,并与亲缘关系远近、病情程度轻重成正比。
湿疹患儿的血浆中IgE含量高出正常婴儿几倍至几十倍,这是由基因决定的。
有些婴儿在湿疹发生时或发生以后,可能有支气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生,这和遗传性过敏体质有密切关系[12]。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确定了AD患者的一些遗传易感性位点。
AD人群中许多易感位点富集在先天免疫、Th2介导炎症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关键基因内或相近基因,这些途径在A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13]。
2.2皮肤屏障缺陷皮肤屏障缺陷对AD的发展至关重要,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的几种遗传性疾病包括内瑟顿氏综合征(Netherton syndrome)、皮肤脱皮综合征等,均具有过敏性炎症的特点。
伴随着屏障功能障碍,几乎每一种免疫细胞系都在AD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皮肤屏障的结构和主要功能是由许多蛋白质决定的-防止水分流失,阻碍刺激物、免疫原和病原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渗透。
研究表明,对皮肤正常屏障功能至关重要的基因的破坏性突变,通常与血清总IgE水平的升高有关。
其中包括丝聚合蛋白(FLG)、桥粒芯蛋白-1(DSG1)、角膜锁链蛋白(CDSN)与蛋白酶抑制剂Kazal-type5(SPINK5)的突变。
丝聚合蛋白是一种多功能蛋白,存在于表皮,在正常脱皮过程中经历复杂的蛋白水解过程,这个过程使得FLG在其生命周期中对皮肤屏障功能的维持发挥多重功能[14]。
研究发现,一些FLG 功能缺失的突变导致蛋白质缺陷、NMF水平降低、以及严重的早发性过敏性皮炎和鱼鳞藓,伴随IgE水平的提高[15]。
除了对皮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外,FLG单倍体功能不全还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参与AD发病,包括:影响皮肤pH值、促进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促进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16,17]。
2.3过敏AD和过敏原特异性IgE之间的确切联系尚未阐明。
关于AD 和IgE介导的高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这些研究中发现:(1)患有AD和哮喘的患者中检测到的IgE水平最[收稿日期]2019-08-30[作者简介]白晓云(1979-),女,宁夏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皮肤与化妆品。
广东化工2019年第20期·68·第46卷总第406期高;(2)大约80%的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
此外,血清总IgE与AD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3)皮肤刺激试验阳性,吸入过敏原IgE阳性,尤其是房屋尘螨和食物过敏原;(4)在大多数患者中发现有家族遗传的特应性疾病。
在AD患者中,50%~80%还患有哮喘和/或鼻结膜炎。
2.3.1食物过敏与湿疹研究表明,低食物过敏原饮食与婴儿AD患病率的显著降低有关,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挑战证明,食物能够诱导AD。
特别是在患有严重AD的幼儿中,鸡蛋、牛奶等食物是维持AD的一个因素[5,18]。
相比之下,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和患有轻度AD(所有年龄段)的儿童中,食物过敏与AD的关系则较小。
食物过敏包括速发和迟发2种类型。
研究认为IgE介导的I 型变态反应可能参与婴儿湿疹的部分发病。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为一速发过程,症状突出,且与食物摄入显著关联,多次发作后患者也能自我诊断,而且其诊断方法也日臻完善。
而IgG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属Ⅲ型变态反应,多在进食不耐受的食物2小时或数天后发生,起病隐匿,患者家长难以自我发现不耐受的食物[19]。
有研究表明,IgE在特应性皮炎的皮肤炎症中起多种作用,lgE 介导的食物变态反应是婴儿湿疹的主要发病机理,当再次食入过敏原后,过敏原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的IgE分子上,导致肥大细胞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皮肤速发反应和迟发反应;郎格罕斯细胞是皮肤主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在特应性皮炎中郎格罕斯细胞表面具有能与抗原特异性IgE抗体结合的受体,能将致敏原传递给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引起TH2反应[20]。
2.3.2房屋尘螨与湿疹房屋尘螨在AD患者中的作用研究可分为4组:(1)无擦伤皮肤的特异性斑贴试验中,房屋尘螨能够诱导AD病变,但仅对AD 患者有效,对健康对照组无效[21]。
(2)房屋尘螨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可诱导AD耀斑,表明吸入房屋尘螨可诱导AD[22]。
(3)AD患者中发现了房屋尘螨特异性T细胞系(即淋巴细胞转化)[23]。
(4)在一些研究中发现避免房屋尘螨对AD具有有益影响,尤其是对儿童[24]。
此外,房屋尘螨的蛋白酶可以通过非IgE介导的机制,通过影响皮肤屏障参与AD。
2.4自身免疫约25%的重度AD患者血清样本中含有针对角质形成细胞和内皮细胞蛋白的IgE抗体,AD的严重程度与自身抗体水平相关[25]。
抓挠可能从角质形成细胞释放细胞内蛋白。
在自身抗体早发性AD患者中,强烈瘙痒、周期性细菌皮肤感染以及高血清IgE 水平是该病的特征。
在儿童中,关于自身免疫的研究报道很少。
在德国的一项研究中,在患有AD的婴儿身上发现了自身抗体。
这些婴儿的总IgE水平明显较高,其中大多数对食物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26]。
然而,这些自身抗体的确切作用或其来源的作用尚未阐明,需要对此进行更多的研究,尤其是对婴儿AD的发生需要更多了解。
2.5微生物定植研究发现,大多数年龄较大的AD患儿(90%)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AD患者皮肤的炎性微环境抑制了皮肤的先天免疫系统,导致该菌高度定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s:SEs A-Q 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组成的一个大蛋白家族)作为超抗原,能够增加AD的炎症反应,刺激产生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SE特异性IgE。
一旦与T细胞受体结合,这些超级抗原可能激活20%的幼小T细胞群体(而传统抗原只能激活0.01%)。
SEs直接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II类分子和T细胞受体的II链相互作用,诱导T细胞的抗原独立性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