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
#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2-饲料工业
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陈曦飞,许洁,艾春香*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的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黄颡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能量比、维生素等的营养需求;2)黄颡鱼配合饲料的研制概况;3)针对黄颡鱼营养学研究以及其配合饲料研发的现状,对今后开展黄颡鱼营养与配合饲料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关键词:黄颡鱼; 养殖生物学; 营养需求; 配合饲料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utrient Requirements and Diets ofYellow Catfish(Pseudobagrus sp)Chen Xifei, Xu Jie, Ai Chunxiang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Oceanography,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 ChinaAbstract: This was a review of studies on the nutrient requirements and formula diets of Yellow Catfish(Pseudobagrus sp). It included the following parts: 1) 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rotein, lipid, carbohydrate, Protein-energy ratio, and Vitamins for Pseudobagrus sp; 2) General situ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n formulated diets for Pseudobagrus sp; 3) Several suggestion to the further studies on nutrient requirements and formulated diets for Pseudobagrus sp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Key words: Yellow Catfish(Pseudobagrus sp); nutrient requirements; formula diet 黄颡鱼(Pseudobagrus sp)是黄颡鱼属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的统称,主要种类包括黄颡鱼P.fulvldraco、瓦氏黄颡鱼P.vachellii、光泽黄颡鱼P.nitidus、岔尾黄颡鱼P.eupogon等,分布在我国河川、湖泊、沟渠等水域中,营底栖生活,杂食性,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经常食用,不仅得到了美味的享受,还能起到健身治病的作用[1],我国具有较大的市场,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自然水域中的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市场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其养殖势在必行.本文简要概述黄颡鱼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发的进展,以期为其营养生理、饲料配制以及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2009CB118702)和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环境友好型饲料关键技术集成及其产业化开发”(2010NZ0002-2)部分资助.作者简介:陈曦飞(1986~),男,硕士研究生.*通迅作者:艾春香(1967,2~),男,博士,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教学与科研工作.一、黄颡鱼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要量蛋白质是维持黄颡鱼新陈代谢、正常生长、健康和繁殖的重要营养素,它不仅是机体用于生长和修复组织器官的重要物质,也是酶、激素、抗体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饲料中最主要和高成本的营养素,因此,研究蛋白质营养需求已成为国内外水产动物营养首要的研究课题.研究表明,黄颡鱼对蛋白质的需要主要由蛋白质的品质决定,同时也受到种类、鱼体大小、生理状况、水温、池塘中天然食物的多少、饲料中非蛋白能量数量、养殖密度、养殖模式、日投饲量、评价指标以及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迄今,有关黄颡鱼蛋白质营养需求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性成果.研究表明,随着黄颡鱼个体的发育,其食性有着显著的差异,对饲料中蛋白质需求发生了变化.研究指出,黄颡鱼鱼苗最适蛋白质需求量为45%,最适能量需求量为14MJ/kg[2].然而不同的研究者对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水平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如37%[3],32%[4], 8.46%~44.35%[5], 35%~45%[6], 39.49%~44.5%[7], 39.73%[8], 41.74%~43.38%[9], 35.58%~40.60%[10],38%[11], 45%~50%[12], 42.9%~43.5% [13];中成鱼饲料中蛋白质营养需求量约为38%左右.可见黄颡鱼的最适蛋白质含量应在38%~45%之间[14].此外,不同蛋白源及动植物蛋白比对黄颡鱼的生长与健康影响显著.采用豆粕分别替代饲料中0%(对照组)、30%、50%和70%的鱼粉4种等氮等能饲料投喂黄颡鱼的研究表明,黄颡鱼的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储积率随豆粕替代鱼粉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但30%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黄颡鱼体内ATPase活性、SOD和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黄颡鱼体内ATPase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70%试验组黄颡鱼体内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15].均重为11.4g黄颡鱼饲料中动植物蛋白比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鱼粉、豆粕为动、植物蛋白源,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2.5%,动物性蛋白质百分含量为67%时,黄颡鱼生长最快,对饲料利用效率最好[16];当黄颡鱼鱼种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为45%,动植物蛋白比为6:4时,能满足其对氨基酸的营养需求,有助于提高饲料效率[17].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含量多少,还取决于其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确定养殖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量,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分析动物体内必需氨基酸含量.饲料的氨基酸谱和养殖动物的氨基酸谱相近,则该饲料为良好饲料.至今,有关黄颡鱼饲料中氨基酸适宜含量的研究较为缺乏,但对黄颡鱼肌肉氨基酸分析的结果可以为配合饲料氨基酸的含量与平衡提供理论参考.根据不同学者分别对武汉黄颡鱼、鄱阳湖黄颡鱼和广西桂江黄颡鱼(每100g肌肉干样)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资料[18-20],计算出各种必需氨基酸在配合饲料中的适宜含量范围分别是(%):精氨酸 1.81~2.32,组氨酸0.73~0.94,异亮氨酸 1.42~1.82,亮氨酸2.52~3.25,苏氨酸1.36~1.75,缬氨酸1.36~1.74,蛋氨酸0.79~1.02,苯丙氨酸1.27~1.63,赖氨酸2.91~3.74,色氨酸1.42~1.83.可见配合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最低的是胱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赖氨酸,而一般饲料原料中,特别是植物性饲料中含赖氨酸量少,因此在配制饲料时要注意增加赖氨酸含量高的动物性饲料的用量.2. 脂类的需要量脂肪是鱼类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在鱼类繁殖、生长、对各种环境因素变化的适应以及对维持有机体生理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鱼类对脂肪有较高的消化率,加之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较低.因此,脂肪就成为鱼类的重要能量来源.饲料中脂肪含量不足或缺乏,可导致鱼类代谢紊乱,饲料蛋白利用率下降,同时还可发生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症.但含量过高,又会导致鱼体脂肪沉积过多,抗病力下降,同时也不利于饲料的贮藏和成型加工.研究表明,粗蛋白含量为44.35%的饲料饲养6g左右的黄颡春片鱼种,其饲料中脂肪适宜的含量为7%~8%[5].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黄颡鱼饲料中粗脂肪含量在5%~8%[6]或为7%~9%[21].以鱼油/豆∶,W/W)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5.21%、7.23%、9.27%、11.31%、13.33%、15.37%油(11的半纯化饲料,投喂体重约8g的黄颡鱼40d的结果表明:当脂肪含量<11.31%时,鱼体的相对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当脂肪含量>11.31%时,鱼体的相对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肝体比和肌肉渗出损失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而持续上升,综合各项指标,确定黄颡鱼饲料脂肪的最适含量为11.31%[22].饲料脂肪含量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 rusvachelli Richardson)幼鱼生长和鱼体着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饲料脂肪含量为4.17%~9.99%,饲喂瓦氏黄颡鱼幼鱼6w和10w时其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脏体比、腹脂率随脂肪水平升高而升高;饲喂叶黄素饲料5w后,瓦氏黄颡鱼皮肤叶黄素含量不再升高,达到稳定;适量脂肪的添加能够提高叶黄素的利用率,饲料中7.02%脂肪可以满足瓦氏黄颡鱼幼鱼体着色的需要,脂肪含量过高影响鱼体着色;着色好的瓦氏黄颡鱼体色至少能保持7w,不褪色;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皮肤酪酪氨酸酶活力和黑色素无影响[23]. 瓦氏黄颡鱼仔稚鱼从开口摄食到孵化后20d期间饲料中的脂肪含量为11.1%~15.1%有助于其生长发育[24].有关黄颡鱼脂肪的营养需求不同的学者得出的结果各异,但黄颡鱼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7%~8%时涵盖量最大.在进行黄颡鱼饲料配方设计时,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可以考虑5%~9%.脂肪酸对鱼类的免疫功能产生显著的影响,黄颡鱼摄食的饲料中亚油酸、亚麻酸占总脂肪酸的18.48%~21.62%时,其免疫力较强[25].磷脂能有效促进黄颖鱼仔稚鱼生长,提高饲料效率,增加存活率;同时,磷脂能够维持黄颗鱼仔稚鱼细胞膜的完整性,降低自由基对生物膜的过氧化损伤,提高机体抗氧化系统活力和ATP酶活性,处于成长期的仔稚鱼体内细胞高速增殖,自身合成的磷脂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饲料中应适量添加磷脂[26].研究表明,14日龄和21日龄的黄颡鱼仔稚鱼的体长、体重、日增重、体重相对增长率随饲料中磷脂添加量的增加而提升,认为黄颡鱼仔稚鱼的配合饲料中磷脂添加量为6%[26,27].3. 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碳水化合物是鱼类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较便宜的能量物质,且有助于饲料的制粒和成形.碳水化合物缺乏时,鱼就把蛋白质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脂肪的积累.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不高,而且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不同其利用率不同.鱼类对单、双糖的消化率较高,淀粉次之,纤维素最差,有不少鱼类不能利用纤维素.在鱼类营养学上,温水性鱼类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为30%,冷水性鱼类为21%.研究表明,饲料中总糖含量为33%~41%时黄颡鱼的生长状况最佳,与肉食性鱼类相似[5].粗蛋白含量为38.54%的饲料饲养1冬龄黄颡鱼鱼种时,5%的粗纤维含量,其饵料系数较低[27].黄颡鱼成鱼养殖专用配合颗粒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0%~23%,粗纤维含量为5%~6%[21]. 研究表明,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为36%,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4-36%,蛋白能量比为24~28.2 mg protein kJ-1时,黄颡鱼幼鱼的生长佳和饲料利用率高,碳水化合物表现出了节约蛋白质效应[28].也有研究表明,黄颡鱼幼鱼饲料较适合的无氮浸出物含量为33%~41%,粗纤维含量为1.5%[5].4. 能量和能量蛋白比黄颡鱼日粮能量水平是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因素之一,黄颡鱼对能量的需求实质上概括了对日粮蛋白、脂肪、糖类三大营养物质的总需求,黄颡鱼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长,需要日粮具有适宜的能量水平,只有黄颡鱼在能量需求获得满足的前提下,各种营养物质才能发挥营养生理作用,否则,即使这些营养物质在日粮中能够满足需要,仍然会导致黄颡鱼生长不良.但是,日粮中能量水平亦不宜过高,否则同样会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因此,在配合饲料中合理的能量/蛋白质配比是提高动物对蛋白质利用能力、降低饲料成本的重要途径.有关黄颡鱼饲料中的能量蛋白比研究较少.研究表明, 体重5~6g的黄颡鱼饲料中适宜蛋白含量为44.35%,适宜能量需求量为16.01MJ/kg,适宜能量蛋白比为35.4~36.4 MJ/kg[29];体重为(11.65±0.85)g的黄颡鱼配合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为37.58%~39.02%,适宜的能量蛋白比(C/P)为38.29~39.23 kJ/g蛋白[30];体重为(4.7±0.6)g的黄颡鱼幼鱼配合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含量为41.47%~43.38%,最佳能量蛋白比为40.1MJ/kg[9];体重为12~80g的黄颡鱼饲料中适宜蛋白含量为38.78%,适宜能量需求量为13.19MJ/kg,适宜能量蛋白比为34.52 MJ/kg[31];体重为0.2g~2g阶段的黄颡鱼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和能量需求量分别为45.00%,14.00MJ/kg,最适能蛋比为31.74;2.0g~20g的黄颡鱼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和能量需求量分别为40.00%, 13.00MJ/kg,最适能蛋比为32.31[32]. 黄颗鱼幼鱼饲料的总能适宜值为19.89~20.06MJ/Kg,适宜能量蛋白比为46.35~52.93KJ/g[33],也有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6%时,饲料的适宜蛋白能量蛋白能量比为24~28.2 mg protein kJ-1时, 黄颡鱼幼鱼生长良好,饲料转化率高[28].综上所述,设计黄颡鱼幼鱼的饲料配方,注重适宜的能量蛋白比,不仅可达到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养殖效果,而且可提高黄颡鱼的生产性能及减少某些能量蛋白比失调引发的疾病的发生.5.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需要量维生素是维持黄颡鱼健康、正常繁殖、促进黄颡鱼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黄颡鱼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受个体大小、年龄、生理状态、生长率、性成熟阶段、疾病、水温、水质和养殖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维生素缺乏时,除导致鱼厌食、增重减慢、死亡增加外,还会出现缺乏症.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黄颡鱼需要维生素B1、B2、B6、B12、泛酸、烟酸、生物素、叶酸、胆碱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及A、D、E和K等脂溶性维生素.制约黄颡鱼对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很多,如生长阶段、饲料组成、养殖模式等.生长速度快的阶段其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相对高一些,因此黄颡鱼稚幼鱼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比较高.黄颡鱼种饲料中维生素C的最适含量600~800mg/kg[10],且包膜维生素C的效果优于磷酸酯维生素C,这与其具稳定性且进入机体后缓释及蛋白酶活性和免疫力高有关[34].黄颡鱼鱼体体色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金黄素和金菊黄饲喂两个月后可显著改善黄颡鱼体色,添加加丽素红改善鱼体体色效果不理想,此外,在饲料中使用玉米、玉米蛋白和虾壳粉饲料原料可维持鱼体体色[35].有关黄颡鱼饲料中维生素的营养需求研究较少,在配制饲料时可以参考温水性鱼类的维生素需要量进行配制.关于矿物质的营养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作为渗透压的调节物质、作为酶的辅助因子参与酶的作用、作为生物电子传递物质、作为骨骼的主要组成物质等.综合分析主要表现为作为生理活性物质、结构组织物质参与鱼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起作用起来.在实施鱼类健康养殖和营养平衡的要求下,对于养殖鱼类应该满足快速生长、提高对饲料利用率的条件下,鱼体能够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具有正常的抗病和抗应激能力,鱼体各部位协调生长发育而保持正常的体型.因此对不同矿物质的营养需求主要应包括矿物质元素种类的满足,每种矿物质元素量的满足和各种矿物质元素之间比例的平衡,即种类、量和平衡比例的需要.黄颡鱼所需要的矿物质中常量元素主要有:Ca、P、Na、Mg、K,微量元素主要有:Cu、Fe、Mn、Zn、I、Se等.每100g黄颡鱼(肌肉干样)中含粗灰分5.57g,含钙39.58mg,磷187mg,铜0.33mg,锌5.33,铁4.75mg,锰 3.03mg,硒747.06[22].尽管黄颡鱼能从水环境中通过鳃、体表、肠道等直接吸收矿物质,但集约化养殖模式下远不能满足其对矿物质的营养需求,许多元素需要从饲料中进一步得到补充,然而迄今,有关黄颡鱼的矿物质营养需求研究很少.黄颡鱼饲料中无机盐的适宜含量为1%~2.5%[5]. 黄鳝鱼幼鱼饲料中P含量为0.89%时其生长性能较好[36].黄鳝鱼幼鱼饲料中Cu含量为3.13-4.24mg/kg时其生长性能较好[37].有研究表明,投喂含Cu6.5mg/kg、Fe80mg/kg、Mn30mg/kg、Zn90mg/kg的饲料,黄颡鱼的生长和免疫效果最佳[38].二、黄颡鱼配合饲料研发黄颡鱼配合饲料一般采用鱼粉、虾糠、豆粕、菜粕、酵母粉、无机盐、多维、植物油等原料科学配制而成,可以生产成沉性料,也可以生产成浮性料,其质量的关键在于原料质量,故应该严格把握原料采购、库管和出厂检验关,重点监测饲料原料的过氧化值.在饲料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发霉、氧化变质的原料,氧化酸败饲料不但会改变黄颡鱼体色,重则导致发病死亡.根据黄颡鱼营养需求以及其配合饲料实际应用效果,建议黄颡鱼前期养殖配合饲料蛋白含量39%~45%,粗脂肪含量5 %~8%;后期养殖配合饲料的蛋白含量32%~38%,脂肪7%~9%即可.此外,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饲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0mm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mm以上.采用沉性硬颗粒配合饲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min的稳定性,使用浮性配合饲料会更好地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黄颡鱼健康养殖产业的发展.三、开展黄颡鱼营养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的若干建议随着黄颡鱼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多种养殖模式的开发,其养殖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其苗种解决以后,黄颡鱼是否能成功进行大规模的养殖,关键是否能研发出配方合理、工艺先进的安全、高效和环境友好型系列配合饲料,以满足大规模养殖的需要.目前有关黄颡鱼的营养需求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如开展了蛋白质需求量研究,但尚未开展氨基酸的营养需求研究;其次,黄颡鱼对必需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研究很少;再次,黄颡鱼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需求研究仅见零星报道.为此,今后应大力加强各种养殖黄颡鱼的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研究,以促进其优质化、系列化、专门化配合饲料的开发,进而推动黄颡鱼规模化养殖业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发展.1. 继续开展黄颡鱼属各主要养殖品种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生理、营养需求和蛋白能量比研究,特别是微量必需营养素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的研究,建立氨基酸平衡模式,同时制定黄颡鱼营养标准,以期为其系列配合饲料研发提供科学数据.2.开发新的饲料蛋白源、脂肪源和碳水化合物源,以期开发出营养均衡与成本较低的安全、高效和环境友好型的黄颡鱼系列配合饲料.3.大力开展各种养殖模式下的黄颡鱼营养需求参数,合理设计季节饲料配方,同时开展其营养生态学研究,减轻黄颡鱼养殖的自身污染,为生产出环境友好型配合饲料提供理论支持.4. 深入开展黄颡鱼营养与其免疫关系之间的研究,以期通过营养调控手段提高鱼体自身的免疫抗病力,减少化学合成药物的使用,生产出无公害黄颡鱼产品,同时,大力开发绿色免疫添加剂,以提高黄颡鱼的养殖成活率.5.开展饲料营养与黄颡鱼营养品质关系的研究,以营养手段提高黄颡鱼营养品质.6.开展饲料营养与黄颡鱼内分泌关系的研究,探讨营养与黄颡鱼体色的相关性.同时,大力开展黄颡鱼营养生态学研究,丰富其营养学研究内容.7. 系统开展黄颡鱼早期营养需求研究,强化生物饵料营养,开发出开口饵料和早期饲料,并深入、系统地研究其摄食习性,为其系列配合饲料研发提供基础参数.8.开展黄颡鱼系列配合饲料加工工艺研究,生产出能满足其摄食习性和消化生理的安全、高效和环境友好型配合饲料.同时,加强投喂技术体系研究,以提高摄食率及饲料效率,减轻养殖自身污染.参考文献[1]魏国,王广艳,王雪飞.浅析黄颡鱼的营养、养殖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水产,2007,121(5):38~40.[2]邹祺,何瑞国,高振岭黄颡鱼鱼苗蛋白质、能量最适需要量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4,24(9):59~60.[3]邹社校.黄颡鱼幼鱼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9, 19(2): 143~145.[4]王永莉,蒋吉生,王义民,等.黄颡鱼的生物学及池塘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0,6:33[5]韩庆,夏维福,罗玉双,等.不同营养水平对黄颡鱼春片鱼种生长的影响[J].饲料工业, 2002, 23(7): 43~44.[6]刘庆国.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浅析[J].科学养鱼,2002,12:34~35.[7]周秋白,吴华东,吴凤翔,等.黄颡鱼蛋白需求量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5):763~765.[8]王武,石张东,甘炼.江黄颡鱼幼鱼最适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12(2):185~188.[9]李敬伟,李文宽,骆小年,等.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需要量的研究[J]. 水产科学,2005,24(9):17~19.[10]王吉桥,王文辉,程鑫,等.饲料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对黄颡鱼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5,29(4): 512~518.[11] 杨严鸥,周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黄颡鱼生长、ATP酶活性和免疫力的影响[J].饲料广角,2004,14: 41~43.[12]刘丙阳,邱春刚,刘旭光.黄颡鱼配合饲料适宜蛋白含量及动植蛋白比例的初步研究[J]. 中国水产,2006,3:83~86.[13]孙翰昌,徐敬明. 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性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9,396(16):30~32.[14]李光辉,邹社校.蛋白水平对黄颡鱼体成分及饲料利用的影响[J]. 养殖与饲料,2006,9:12~13.[15]杨严鸥,张艳,潘宙,等.豆粕替代不同水平的鱼粉对黄颡鱼饲料利用、ATP酶活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饲料广角,2006,15:39~41.[16]夏维福,韩庆,罗玉双,等.不同动植物蛋白比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J].水利渔业,2003,23(3):45~46.[17]韩庆,罗玉双,夏维福,等.不同饲料蛋白源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2,11(3):259~263.[18]黄峰,严安生,熊传喜,等.黄颡鱼的含肉率及鱼肉营养评价[J].淡水渔业,1999,29(10):3~6.[19]张明,陶其辉,肖秀兰等,鄱阳湖黄颡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1,13(3),39~42.[20]黄钧,陈琴,陈意明,等.黄颡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价值研究[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1,20(1):45~50.[21] 沈庭栋.黄颡鱼池塘主养技术[J].农业新技术,2003,1:20~21.[22]韩庆,田宗城,夏维福,等.黄颡鱼饲料脂肪的最适含量[J]. 水产科学,2005,24(7):8~11.[23]袁立强,马旭洲,王武,等.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色的影响[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 17(5):577~564.[24]Zheng K K, Zhu X M, Han D,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lipid levels on growth, survival and lipid metabolismduring early ontogeny of Pelteobagrus vachelli larvae[J]. Aquaculture,2010,299: 121~127.[25]王吉桥,闫彦春,柳圭泽,等.脂肪酸对黄颡鱼的影响[J].北京水产,2006,6:39~45.[26]卢素芳.磷脂在黄颡鱼仔稚鱼人工微粒饲料中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7] 赵娜.饵料中不同磷脂水平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28]Ye W J, Tan X Y, Chen Y D,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to carbohydrate ratios on growth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yellow catfish,Pelteobagrus fulvidraco (Siluriformes, Bagridae,Pelteobagrus)[J]. Aquaculture Research, 2009, 40, 1410~1418. doi:10.1111/j.1365-2109.2009.02239.x[29]温小波,刘瑛琪.黄颡鱼1冬龄鱼种的生长研究[J].水利渔业,2003,2:18~19.[30]韩庆,夏维福,罗玉双,等.不同能量水平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J]. 内陆水产,2002,9:36~37.[31]蒋蓉,宋学宏,叶元土,等.黄颡鱼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蛋白比[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4,19(4) :252~257.[32]王爱英.黄颡鱼适宜蛋白能量水平的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33]邹祺.黄颓鱼不同生长阶段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34]余连渭.黄颗鱼幼鱼蛋白质和能量需要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5]王文辉,王吉桥,程鑫,等.不同剂型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和几种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6,13(6): 951~958.[36]Luo Z,Tan X Y, Liu X, et al.Dietary total phosphorus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fulvidraco[J]. Aquacult Int,2010,18:897~908.DOI 10.1007/s10499-009-9310-2.[37]Tan X Y, Luo Z, Liu X, et al. Dietary copper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yellow catfish Pelteobagrus fulvidraco[J].Aquaculture nutrition,2009, 1~7. DOI: 10.1111/j.1365-2095.2009.00720.x[38] 蒋蓉. 铜、铁、锰、锌对黄颡鱼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D]. 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黄颡鱼种对三种配合饲料消化率的研究试验报告
( . 林省沙河水库管理局 1吉 舒兰 12 0 ) 36 0
2吉林省水产科 学研 究院 .
10 3 长春 ) 303
饲料的营养价值不仅取决于其化学组 成 , 也取决 于鱼类对 饲料 中的养分 或能量 的吸收 和利用率 。有 关消 化率的研究 是鱼类 营养生理学研究的重要 内容 。它为生态系统 的能流和物 质循环过程 的研究提供 了重要 的参
法。试 验饲料 的原料取 自本院松原 中试 基地饲料厂 , 均为 当年购进的生产原料 。
1 3试验条件 . 1
饲养容器为长方形玻璃水族箱 , 格为 6c 3c 2c 增 氧过 滤泵 6个, 规 0m× 2m× 7 m; 型号为 R . 20 功率 为 S 10 ,
8 加热棒型号 H 0 , w; Q98 功率 20 0 W。
黑龙 江水 产
21 0 0年 第 2期
嗅觉和触觉 。在试验前 期 , 即在 玻璃钢罐 中饲养 时 , 游泳 能力差 , 喂时应将料在盆 中用 水搅 匀 , 投 均匀地泼 撒在 水面上 , 饲料很快地 沉入水 底 , 而施 氏鲟 又是底 栖摄 食的鱼类 , 能够很好地 摄取饲 料 。此时期 其味觉 器官 已经
1材 料 与 方 法 11 验材料 .试 11 试 验 用 鱼 .. 1
20 年 1 月 1 取 自月亮 湖水库池塘 内饲养 的秋片鱼种 , 06 0 5日 平均体重 51(.. _ ) . 4 6 艉 。选取体质好 , g 5 3 无
病 无 伤 的 黄 颡 鱼 种 10尾 。试 验 用 鱼入 水 族 箱后 用 各 自的 试 验 饲 料 驯 养 1周 , 饿 2 2 饥 d称 重 后 备 用 。
养试验 。试验水族箱的编号按第一组 1 、撑 第二组 3 、撑 第三组 5 6 。 }2 , } 撑4 , 、挣
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
我省农民专业养鱼合作社已在古田、武平和上杭等地建功立业,但常有人询问,养什么样的鱼能赚钱?做什么样鱼饲料有赚头?或许鮠科黄颡鱼属(P seudo bagrus sp)值得一提。
现特撰《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一文供参考。
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艾春香黄颡鱼(P seudo bagrus sp)是鮠科黄颡鱼属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的统称,主要种类有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分布在我国河川、湖泊、沟渠等水域中,营底栖生活,杂食性,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尚具食疗功效,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而且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
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展。
因此,大力发展其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现将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发概要总结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1. 生活习性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光线要求暗,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
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6.0~9. 0,最适pH值为7.0~8.4。
耐低氧能力一般。
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 mg/L 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会窒息死亡。
2.食性黄颡鱼食谱较广,且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食物组成有所变化,它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鱼卵、虾、螺、蚌、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而且随环境、季节变化和鱼体的大小不同,其食性有所差异,春季常吞食鱼卵,季节寒冷时食物以小鱼居多,底栖动物渐渐减少;体长2cm~4cm,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cm~8cm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 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
黄颡鱼养殖的饲料选择
黄颡鱼养殖的饲料选择黄颡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淡水鱼类,其养殖对于水产品的供应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饲料选择是关键的因素之一,不仅可以影响黄颡鱼的生长和发育,还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
本文就黄颡鱼养殖的饲料选择进行论述,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进行饲料的选用和管理。
一、黄颡鱼的饲料需求黄颡鱼是肉食性鱼类,对饲料的需求较高。
但是,饲料的选择需要根据黄颡鱼的生长阶段和水质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黄颡鱼的饲料需求可以分为初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1. 初期:在孵化期和幼鱼期,黄颡鱼对饲料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蛋白质和营养元素方面。
因此,适合的饲料选择应具有高蛋白质含量,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他必需的营养元素。
2. 生长期:当黄颡鱼进入生长期后,其生长速度明显增加,对饲料的需求也相应提高。
此时,需要选择含有适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以满足黄颡鱼的生长和能量需求。
3. 成熟期:黄颡鱼进入成熟期后,生长速度减缓,对饲料的需求有所下降。
饲料选择应以维持其健康状态为主,包括提供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帮助增强黄颡鱼的免疫力的功能性饲料。
二、常见黄颡鱼饲料种类黄颡鱼的饲料种类繁多,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饵料两大类。
1. 天然饵料:常见的天然饵料有浮游生物、小型底栖动物、昆虫和水生植物等。
这些饵料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满足了黄颡鱼对天然食物的偏好,但其种类和数量受到自然因素的限制,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的需求。
2. 人工饵料:人工饵料是目前黄颡鱼养殖中主要使用的饲料类型,其优点是成分可控、营养丰富,并且能够满足黄颡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殊需求。
常见的人工饵料有浮性饵料、沉性饵料和过渡型饵料等。
根据养殖户的实际需求和经济条件,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人工饵料进行黄颡鱼的养殖。
浮性饵料可以在水面上保持较长时间,适合于初期和生长期黄颡鱼的饲养;沉性饵料沉入水底,适合于成熟期黄颡鱼的饲养;过渡型饵料则结合了浮性饵料和沉性饵料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颡鱼。
黄颡鱼幼鱼三大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黄颡鱼幼鱼三大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题目黄颡鱼幼鱼三大营养素需要量的研究二、研究背景黄颡鱼是我国常见的高蛋白鱼类之一,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出现了一些养殖问题。
其中,营养不均衡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通过深入研究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吸收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既可以保证黄颡鱼的生长健康,又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需求,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四、研究内容1.调查不同品种的黄颡鱼幼鱼生长特点和营养需求差异。
2.借助现代生物学和营养学的相关理论,建立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营养需求模型。
3.通过对比幼鱼在不同饲料和不同营养素含量下的生长情况,分析、比较幼鱼对不同营养素的吸收需求。
4.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最佳摄取量。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在探究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吸受需求的基础上,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提供参考,并且可以提高黄颡鱼养殖效益,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水产营养学和水产养殖领域提供相关数据和参考书目。
六、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室试验的方法,通过对黄颡鱼幼鱼的不同饲食组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幼鱼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营养素含量对幼鱼生长的影响,进而确定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最佳摄取量。
七、预期成果1.确认黄颡鱼幼鱼对三大营养素的最佳营养需求量。
2.制定科学合理的黄颡鱼幼鱼饲养方案。
3.提高水产养殖领域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发展。
4.提供相关数据和参考文献。
八、研究周期和预算本研究的周期为2年,预算为100万元。
其中,包括实验设备、试剂、动物购买、实验饲料等费用。
九、研究团队本研究由具有丰富水产养殖经验的教授领衔,团队成员包括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黄颗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黄 颡鱼 ( P e l t e o b a g r u s f u l v i d r a c o )属鲶 形 目 、 鳞 科、 黄颡 鱼属 , 俗 称黄 腊 丁 、 黄 骨鱼 、 央丝 鱼 等 。自然 状 态下 , 黄颡 鱼 在 我 国东部 各地 淡 水河 流 湖泊 中均 有 分布 。 近年来 , 随着人 工 繁育 的成 功 , 黄 颡 鱼 已成 为 我 国各 省 养殖 的重要 淡水 经 济 鱼类 , 养殖 规 模逐 年 扩大 。 本 文 就近 年来 国 内外学 者关 于黄 颡鱼 营养 生 理研 究 的结 果 进行 综 述 , 以期 为 黄 颡 鱼 营养 生 理、 饲料 配制 以及 今后 的相 关研 究提 供科 学参 考 。
武汉黄颡鱼 / % 鄱 阳湖黄 颡 鱼 / % 广 西黄 颡 鱼 / % 平均值 / % 氨 基 酸 比 饲 料 中各 氨 基 酸 适 宜含 量
量4 0 . 3 8 %,总能水 平 l 6 . 2 2 MJ / k g 时 对其 生长 最为
【 作者 简介】 刘兴 旺( 1 9 7 9 一) , 男, 博士, 主要从 事水产动 物营
养与饲料学的相关研 究。E — ma i l : x i n g w a n g l i u @1 2 6 . c o n r [ 资助项 目】 国家火炬计 划产业化项 目: 鱼虾 高效环保 配合 饲
+ - 一 — + _ 一 — + _ “ — - 卜一 — — 卜一 — — 卜n — - 卜一 +
区分 用药
畜 禽 因种 类 、 年龄 、 性别 、 个 体等 不 同对 同一 药 物 的敏 感性 也存 在着 一定 的差 异 。因此 在治 疗 畜禽 疫病时 , 应 根 据 上述 原 则 在 药 物 选 择 、 剂 量 上 作 相 应 变化 。畜禽 发病 的原 因很 多 , 科 学 地搞 好计 划 免 疫, 加强饲料管理 , 严 格 消毒 , 搞 好 环境 卫 生 , 是 控 制疫 病 发生 的根 本 。一 旦发 生疾 病, 应及 时 确诊 , 对 症 治疗 , 同时 在用 药剂 量 、 疗程 和 方法 上 均要 合理 、 正 确 。只有 这 样才 能 有效 防治 畜 禽疾 病 , 保证 畜 禽
关于黄颡鱼饲料配方的研究
●制作:段大元帅
1
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俗称:昂刺鱼,
刚针,黄骨聪,昂公鱼黄骨鱼、黄丫头、黄鸭叫、黄沙古、黄鳍鱼、 三枪鱼、汪丫鱼……
2
分布: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营底栖生活,昼伏夜出。
食性: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觅
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 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
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黄颡鱼需要维生素B1、B2、B6、 B12、泛酸、烟酸、生物素、叶酸、胆碱和维生素C等水溶性 维生素及A、D、E和K3等脂溶性维生素。所需要的矿物质中 常量元素主要有Ca、P、Na、Mg、K,微量元素主要有Cu、Fe、 Mn、Zn、I、Se等。 据黄钧等(2001)测定每100g黄颡鱼肌肉(干样)中含粗灰分 5.57g,含钙39. 58mg,磷187mg,铜0. 33mg,锌5. 33mg,铁 4.75mg, 锰3.03mg,硒747.06μg。 目前缺少黄颡鱼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量的研究资料,我们 在配制饲料时,参考温水性鱼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量参 考配方进行配制(见表3),效果较好。
碳水化合物在饲料中不仅为蛋白质合成提供碳架,为鱼类提供能量,并 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还可作为粘合剂,增加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 减少其他营养成分的溶失,也有利于水质的保持。但鱼类是天生的“糖 尿病患者”,对糖类即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低于蛋白、脂肪,添加过 量容易形成糖应激,影响其生长及健康,因此要注意配合饲料中的含量。 黄颡鱼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为24%~36%。,我们选取含量为30%。
表3 黄颡鱼维生素和矿物质需要量参考配方
经过计算,维生素总占比为0.1797%,矿物质混合盐总占比 为4.163%
黄颡鱼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
黄颡鱼的生物学及人工养殖技术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在江河、湖泊、沟渠、塘堰中均能栖息,是一种自然水体中的经济型鱼类。
黄颡鱼喜栖息于静水缓流水体中,营底栖生活,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
以前黄颡鱼没有进行人工饲养,市场所销售的商品鱼主要从天然水体中捕获。
最大个体可达1公斤以上,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需求日渐增大,其在自然水体中的资源不断减退,而其人工养殖又主要以池塘套样为主,因而开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一)经济价值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据分析,每100克的黄颡鱼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6.1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2.3克、钙154毫克、磷504毫克,含有人体中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据医学史书记载,黄颡鱼具有消炎、镇痛等疗效。
(二)养殖前景1、黄颡鱼对生态环境因素适应性较强,在我国绝大部分水体中均能生存,南北地区都能自然越冬,既能在自然界繁育形成自然种群,也能在池塘进行主养及套养。
人工饲养饵料来源较为广泛。
2、尽管黄颡鱼的生长速度较其它鲤科鱼类要慢一些,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苗种当年能打到商品规格,体重大约在100—200克之间,且群体产量较高,一般黄颡鱼上市规格通常为100克左右。
3、黄颡鱼摄食能力较强。
游钓时较易上钩,是游钓爱好者特别喜欢的游钓品种。
(三)市场前景黄颡鱼在我国大城市市场需求量较大,目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市场价格以上升到最高18元/500克,我国南方、北方、西南等地区市场价为20—28元/500克。
该品种无论高档酒店还是普通餐馆均十分抢手。
(四)发展方向黄颡鱼与其他名特优水产养殖品种一样,它的发展有其特殊性。
只是在饲养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并掌握成套的饲养技术,该品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关键技术已被突破,苗种生产可形成规模。
2、黄颡鱼的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
成鱼个体较适中,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浮水性配合饲料养殖黄颡鱼试验
浮水性配合饲料养殖黄颡鱼试验黄颡负为鲶形日、鲶科、黄颡鱼属。
该鱼属底栖杂食性、小型淡水经济鱼类,肉质鲜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目前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越来越多的养殖广开始养殖黄颡鱼。
2006年,松溪县水技站在南门鱼场进行了5亩池塘使用浮水性配合饲料养殖黄颡鱼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面积5亩,池水深1.3米,水源为小溪水,进排水方便。
池底平坦,淤泥10厘米左右。
鱼种放养前用750千克生石灰清塘,使用有机肥肥水(鸡粪375千克)。
池水为”活、爽”性。
2.鱼种放养主养黄颡鱼,混养花白鲢、草鱼等。
4月16日投放规格70~80尾/千克的黄颡鱼14500尾,放养密度为2900尾/亩,苗种来源于漳州市某鱼种场,使用”水霉净”浸泡20分钟后入池。
同时套养花白鲢鱼种1500尾,草鱼500尾,各苗种放养前均用食盐消毒。
3.饲养管理(1)水质管理:黄颡鱼喜欢高溶氧的清新水质,较好水质管理能促进其快速生长和提高饵料转化率。
鱼种刚下塘时,保持水深50~60厘米,每隔一星期加注新水一次。
平均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15~20克/立方米,调节改善水质。
(2)投喂:选用某饲料公司生产的黄颡鱼浮性专用饲料。
从4月16日放苗至4月28日因水温低,没有诱食和投料。
4月29日至5月16日采用”灯光诱食法”驯食,5月17日至10月6日转为正常投料。
每天分上、下午两次投喂,下午投喂量多于上午,坚持”四定”投喂原则。
投料量占鱼体重的1%~4%,共计投料1513千克。
(3)病害防治:4月23日发生”水霉病”,使用”水霉净”全池泼洒,病情得到控制。
高温期间(7~8月)水质易发生变化,用”水宝”控制与改善。
每月用碘制剂泼洒2次,用杀虫剂泼洒1次。
二、试验结果仅黄颡鱼单项,其他鱼未统计。
1.产量10月6日干塘捕捞,共捕获黄颡鱼1379千克。
平均每尾重102克,成活率达93%。
平均亩产量275.8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省农民专业养鱼合作社已在古田、武平和上杭等地建功立业,但常有人询问,养什么样的鱼能赚钱?做什么样鱼饲料有赚头?或许鮠科黄颡鱼属(P seudo bagrus sp)值得一提。
现特撰《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一文供参考。
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研究与配合饲料研发艾春香黄颡鱼(P seudo bagrus sp)是鮠科黄颡鱼属的小型淡水经济鱼类的统称,主要种类有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分布在我国河川、湖泊、沟渠等水域中,营底栖生活,杂食性,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尚具食疗功效,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而且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
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展。
因此,大力发展其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现将黄颡鱼的养殖生物学及其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研发概要总结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1. 生活习性黄颡鱼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光线要求暗,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
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
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6.0~9. 0,最适pH值为7.0~8.4。
耐低氧能力一般。
水中溶氧在3mg/L以上时生长正常,低于2 mg/L 时出现浮头,低于1mg/L会窒息死亡。
2.食性黄颡鱼食谱较广,且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食物组成有所变化,它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鱼卵、虾、螺、蚌、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而且随环境、季节变化和鱼体的大小不同,其食性有所差异,春季常吞食鱼卵,季节寒冷时食物以小鱼居多,底栖动物渐渐减少;体长2cm~4cm,主要摄食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cm~8cm的个体,主要摄食浮游动物以及水生昆虫;超过8cm 以上个体,摄食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等。
人工培育可喂绞碎的鱼、虾及软体动物,即要摄食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饲料,但最好以配合饲料为主,辅以动物性鲜活饵料。
3. 生长特性黄颡鱼生长速度较慢,成熟个体重一般为50-200g,常见个体重200g~300g。
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可长到体长56mm,体重5.7g。
2龄鱼可长到体长98.3mm,体重20.6g。
3龄鱼可长到135.5mm,体重36.1 g。
4龄鱼可长到160.1mm,体重58.2g。
5龄鱼可长到177.7mm,体重81.3g。
黄颡鱼雄鱼一般较雌鱼大。
1龄~2龄鱼生长较快,以后生长缓慢,5龄鱼仅为250mm。
4.生殖习性黄颡鱼一般二冬龄达性成熟,繁殖季节一般为5月中旬至7月中旬,成熟雌鱼的绝对怀卵量为2000-6000粒。
卵呈扁圆形、淡黄色、沉性,卵膜透明而粘性较强,经吸水后卵直径为1.86-2.26mm。
在天然水域中,黄颡鱼繁殖水温21-28℃,产卵前雄鱼先用胸鳍在水底清扫杂质、污物,形成一浅蝶形鱼窝,然后等雌鱼产卵其上,雄鱼射精,分几次产完,一个鱼窝直径25cm左右。
雌鱼产卵后即离巢而去,只有雄鱼在巢附近守护,用胸鳍不停地搅动水流,孵卵和看护仔鱼,直到仔鱼能自营摄食时(大约5-7d)为止。
二、黄颡鱼的营养需求1.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需要量蛋白质是维持黄颡鱼新陈代谢、正常生长发育的结构物质和主要的能源物质之一,同时作为酶、激素、抗体等的组分参与机体的生理调节功能。
黄颡鱼对蛋白质的需要主要由蛋白质的品质决定,同时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种类、鱼体大小、生理状况、水温、池塘中天然食物的多少、养殖密度、养殖模式、日投饲量、饲料中非蛋白能量的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有关黄颡鱼的蛋白质营养需求研究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应用性成果。
研究表明,随着个体的发育,黄颡鱼的食性有着显著的差异,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研究表明,黄颡鱼鱼苗最适蛋白质需要量为45%,最适能量需要量为14MJ/kg,同时指出研究黄颡鱼配饵中蛋白质需求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邹祺等,2004)。
不同研究者对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含量研究结果各异,如37%(邹社校,1999),32%(王永莉等,2000),38.46- 44.35%(韩庆等,2002),35%-45 %(刘庆国,2002),34%(徐全国2002),39.49%-44.5%(周秋白等,2003),39.73%(王武等,2003),41.74%~43.38% (李敬伟等,2005),35.58%~40.60% (王吉桥等,2005),38%(杨严鸥和周黎,2006)45%-50%(刘丙阳等,2006);中成鱼的饲料蛋白质营养需求量约为38%左右。
由此可见,黄颡鱼各生长阶段的蛋白质需求量是不相同的,要准确的确定黄颡鱼的蛋白质需要量,还要考虑能量因素,只有动物获得充足的能量之后才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一般来说,黄颡鱼的最适蛋白质含量应在38%~45%之间(李光辉和邹社校,2006)。
蛋白质是鱼类饲料各营养素中最重要的一种,但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含量多少,还取决于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
确定养殖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量,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分析动物体内必需氨基酸含量。
饲料的氨基酸谱和养殖动物的氨基酸谱相近,则该饲料为良好饲料。
根据不同学者分别对武汉黄颡鱼、鄱阳湖黄颡鱼和广西桂江黄颡鱼每100g肌肉(干样)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资料(黄峰等1999;张明等,2001;黄钧等,2001),计算出各种必需氨基酸在配合饲料中的适宜含量范围分别是(%):精氨酸1.81-2.32,组氨酸0.73-0.94,异亮氨酸1.42-1.82,亮氨酸2.52-3.25,苏氨酸1.36-1.75,缬氨酸1.36-1.74,蛋氨酸0.79-1.02,苯丙氨酸1.27-1.63,赖氨酸2.91-3.74,色氨酸1.42-1.83。
可见配合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 最低的是胱氨酸。
在必需氨基酸中+ 含量最高的是赖氨酸,而一般饲料原料中,特别是植物性饲料中含赖氨酸量少,因此在配制饲料时要注意增加赖氨酸含量高的动物性饲料的用量。
2. 脂类的需要量脂肪是鱼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鱼类对脂肪有较高的消化率,加之鱼类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率较低,因此,脂肪就成为鱼类的重要能量来源。
饲料中脂肪含量不足或缺乏,可导致鱼类代谢紊乱,饲料蛋白利用率下降,同时还可发生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但含量过高,又会导致鱼体脂肪沉积过多,抗病力下降,同时也不利于饲料的贮藏和成型加工。
用粗蛋白含量为44.35%的饲料饲养6g左右黄颡春片鱼种,适宜的脂肪含量为7-8%(韩庆等,2002)。
一般鱼苗偏高而养成鱼偏低。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黄颡鱼饲料中粗脂肪含量在5-8%(刘庆国,2002),也有认为粗脂肪为7-9%(沈庭栋,2003)。
以鱼油/豆油(11,W/ W)∶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5.21%、7.23%、9.27%、11.31%、13.33%、15.37%的半纯化饲料,投喂体重约8 g的黄颡鱼40 d,用于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颡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的结果表明:当脂肪含量<11.31%时,鱼体的相对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当脂肪含量>11.31%时,鱼体的相对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
肝体比和肌肉渗出损失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而持续上升。
脂肪水平对以上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影响(P<0.05)。
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确定黄颡鱼饲料脂肪的最适含量为11.31%(韩庆等,2005)。
虽然不同的学者得出的结果不同,但黄颡鱼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7%~8%时涵盖量最大,可以认为此值为黄颡鱼饲料中脂肪的适宜含量。
在进行黄颡鱼饲料配方设计时,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可以考虑5%~9%。
一般认为淡水鱼的必需脂肪酸的种类有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4种,目前缺少黄颡鱼必需脂肪酸需要量的研究资料。
在鱼类生长发育过程中磷脂起着关键作用。
它能提高鱼类存活率,减少稚幼鱼的畸形发生率。
在稚鱼阶段,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处于成长期的稚鱼体内细胞高速增殖,自身合成的磷脂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饲养饵料中应适量添加磷脂。
研究表明,14日龄和21日龄的黄颡鱼仔稚鱼的体长、体重、日增重、体重相对增长率随饲料中磷脂添加量的增加而提升,认为黄颡鱼仔稚鱼配合饲料中磷脂添加量为6%(赵娜,2006)。
3. 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碳水化合物是鱼类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较便宜的能量物质,且有助于实用饲料的制粒和成形。
碳水化合物缺乏时,鱼就把蛋白质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因此,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脂肪的积累。
鱼类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不高,而且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不同其利用率不同。
鱼类对单、双糖的消化率较高,淀粉次之,纤维素最差,有不少鱼类不能利用纤维素。
在鱼类营养学上,温水性鱼类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适宜含量为30%,冷水性鱼类为21%。
研究表明,饲料中总糖含量为33%~41%时黄颡鱼的生长状况最佳,与肉食性鱼类相似(韩庆等,2002)。
粗蛋白含量为38.54%的饲料饲养1冬龄黄颡鱼鱼种时,5%的粗纤维含量饵料系数较低(温小波等,2003)。
黄颡鱼成鱼养殖专用配合颗粒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0%~23%,粗纤维含量为5%~6%(沈庭栋,2003)。
4. 能量和能量蛋白比黄颡鱼日粮能量水平是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因素之一,黄颡鱼对能量的需求实质上概括了对日粮蛋白、脂肪、糖类三大营养物质的总需求,黄颡鱼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长,需要日粮具有适宜的能量水平,只有黄颡鱼在能量需求获得满足的前提下,各种营养物质才能发挥营养生理作用,否则,即使这些营养物质在日粮中能够满足需要,仍然会导致黄颡鱼生长不良。
但是,日粮中能量水平亦不宜过高,否则同样会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因此,在配合饲料中合理的能量——蛋白质配比是提高动物对蛋白质利用能力、降低饲料成本的重要途径。
有关黄颡鱼饲料中的能量蛋白比研究较少。
研究表明, 体重5-6g g的黄颡鱼饲料中适宜蛋白含量为44.35%,适宜能量需求量为16.01MJ/kg,适宜能量蛋白比为35.4-36.4 MJ/kg(韩庆等,2002);体重为(4.7±0.6)g的黄颡鱼幼鱼配合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含量为41.47%~43.38%,最佳能量蛋白比为40.1 MJ/kg(李敬伟等,2006);体重为12-80g的黄颡鱼饲料中适宜蛋白含量为38.78%,适宜能量需求量为13.19MJ/kg,适宜能量蛋白比为34.52 MJ/kg(王爱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