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视觉的空间和时间分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文库
通常用的闪烁融合频率指在一定的时间调制对比度下,随 着闪烁频率的增加,一个闪烁光给人的主观感觉从闪烁变 为稳定的临界的临界频率。 正常人眼的闪烁融合刺激为60Hz或更高。

(一)影响闪烁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 1.背景光强度 随着背景光强度的增加,在低频段,相对 敏感度略有升高但并不明显;而在高频段,相对敏感度的 升高非常显著。

3.刺激光斑的大小 刺激光斑的大小与闪烁融合频率的关 系遵循Granit-Harper法则:闪烁融合频率与刺激面积的对 数成正比。在适当的光强度范围内,中心在中心凹的刺激 光斑,当其直径在50°以内时,该法则均适用。

4.光的波长 根据光谱敏感曲线,能量相同而波长不同的 光,对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刺激效应不同,产生的亮度 也不一致。因此,按照费瑞-帕特法则,不同的亮度会有 不同的闪烁融合频率,所以能量相同而波长不同的光,也 会产生不同的闪烁融合频率。在明视状态下,不同波长光 经过亮度匹配,可产生相同的闪烁融合频率。而在暗视状 态下,原明视下的亮度匹配关系不再有效,需经过重新亮 度匹配,才能得到相同的融合频率。


(五)几种常用的对比敏感度检查方法 1.Vistech对比敏感度检查表和在其基础上改进后 的功能性视力表为最常用的对比敏感度检查表, 由不同对比度、不同朝向和不同空间频率的圆形 光栅组成。


2.Adams AJ对比敏感度检查表 3.Bailey-Lovie表 4.Pelli-Robson表 5.Regan表


正常眼的视力是1.0,分辨力是1′视角,相当于 视网膜上4.96um的距离。 通常视力以Snellen分数表示,即V=d/D,公式中d 是视标与被检者的距离,通常检查距离为5m、 6m或20呎;D为设计距离,即不同大小的视标其 最小分辨细节的视角为1′时所对应的距离。



(一)广泛视力分类 1.最小可见力:指发现最小单个目标存在的能力。通过改 变目标的大小,可以测量最小可见力。 2.最小分辨力或视力:又称视锐度,指分辨出两点或两条 线的能力。点或线在视网膜像的光能分布呈点扩散或线扩 散函数,当两点或两线很靠近时,两个分布函数重叠形成 一个大点和一条粗线,而不能被分辨开。 3.最小空间可辨力或超变力:有些空间差异,其视角低于 常规视力阈值也能分辨,称为最小空间可辨力或超视力, 例如游标视力和立体视觉。

二、对比敏感度
在日常生活中,人眼不但需要分辨边界清晰、高 对比度的物体,也需要分辨边界模糊的多种对比 度物体。前一种分辨能力对应于临床上通用的视 力检查,常用高对比度的方波视标(如Snellen视 标)来检测;后一种分辨能力成为对比敏感度 (contrast sensitivity, CS),常用不同对比度正弦 光栅视标来检测。

(三)影响对比敏感度曲线的生理因素 1.年龄 儿童的CSF值比成人低,青年人的CSF值较 高,20-30岁最高,在视觉系统发育完全后,CSF 曲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 为高频段下降,低频段改变不明显。



2.屈光因素 屈光不正患者在高频段的CSF有明显 下降。 3.瞳孔 瞳孔扩大使高频段的CSF下降,可能与高 阶像差的增加和杂散光的干扰有关。 4.视网膜受刺激部位

(一)Ricco法则 当刺激时间不变,光斑的刺激范围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 其强度与刺激面积有下列关系: A×I=C 其中,A为刺激范围,I为刺激强度,C为视觉阈值。在一 定的临界范围内,引起一个视觉阈值的刺激光总量是恒定 的,刺激强度的变化可由刺激范围的大小得到补偿,这一 规律称为Ricco法则。换句话说,如果刺激强度下降,我 们可以通过刺激范围的增大而得到同样的视觉阈值,反之 亦然。



1.时间调制对比度 与空间调制对比度相仿,是指闪烁光和 背景的光强相比,是在时间上变化的光强对比度,可用公 式表示: C=(Lmax-Lmin)/(Lmax+Lmin) 公式中,C代表时间调制对比度,Lmax代表时间上分布的 最高光强度,Lmin代表时间上分布的最低光强度。时间调 制对比度等于时间正弦波最高光强度与最低光强度的差值 和最高光强度与最低光强度之和的比值。C值越大,对比 度越大,越容易被发现在闪烁。



(一)对比敏感度 1.对比度:指视标与背景之间的光强度对比,本节讨论的 对比度是指一定空间上的对比度,严格地讲是空间调制对 比度,用公式表示: C=(Lmax-Lmin)/(Lmax+Lmin) 公式中,C=空间调制对比度,Lmax=空间上最高光强度, Lmin=空间上最低光强度。空间调制对比度等于光栅的最 高光强度与最低光强度的差值和最高光强度与最低光强度 之和的比值。视标的空间对比度越大,越容易被视觉系统 识别。


2.空间频率:指单位空间上黑白光栅的周期数。通常用 1°视角内黑白光栅的周期数来表示,周期数越多,条栅 越密集,空间频率越高。 3.对比敏感阈值:指一定空间频率上,分辨光栅的最低对 比度。如在识别一个固定频率的条栅时,当条栅对比度很 低时,对被检者而言像是一个灰面,逐渐增高条栅的对比 度,当被检者刚刚能发现条栅存在时,所对应的条栅对比 度即为该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阈值。对于每种空间频 率的条栅,被检者均有与之对应的对比敏感度阈值。

对一个被检者,在不同的时间频率,其视觉系统有对应的 相对敏感度。以闪烁光的时间频率为横坐标,其各时间频 率对应的相对敏感度为纵坐标,可以得到图7-7的曲线, 即为时间对比敏感度曲线。

曲线呈钟形,相对敏感度在中频段最高,即人眼最敏感的 闪烁频率为10Hz,对于这个频率,对比度小于3%就能被 觉察出闪烁,低频段和高频段相对敏感度均有所下降。


4.Talbot-Plateau法则 当闪烁光的闪烁频率超过正常眼的闪 烁融合频率时,该闪烁光给人的亮度感等于与其时间平均 亮度等亮的稳定光。 5.时间对比度阈值 指在一定时间频率时,分辨闪烁光在 闪烁的所需最低时间调制对比度。时间对比度阈值的倒数 是视觉对比敏感度,通常用相对敏感度来表示,而空间对 比敏感度通常简称为对比敏感度。


4.对比敏感度:指对比敏感阈值的倒数,被检者的空间视 觉阈值越低,敏感度越高,越容易分辨低对比度的光栅, 反之亦然。 5.对比敏感度函数:是对比敏感度和空间频率之间的函数, 以空间频率为横坐标,对比敏感度为纵坐标就可以表示为 一条对比敏感度曲线。严格来讲是空间对比敏感度函数。

(二)对比敏感度曲线 对于一个被检者,每种空间频率的条栅,即有与之相对应 的对比敏感度阈值;因此,多种空间频率的条栅就会存在 与之对应的多个对比敏感度阈值。以不同的空间频率为坐 标,可以得到对比敏感度曲线。该曲线呈钟形,在3-5周/ 度的频率时,对比敏感度最高,为曲线的峰值,最能识别 低对比度的条栅。在高频段,曲线急剧下降,提示对高空 间频率的辨认需要较高的对比度。原因可能是眼的光学系 统同所有光学系统一样,具有高频截止现象,对高频段的 通过率下降。高频段与横坐标的交点与常用视力表所测得 的视力有一定的相关性,截止频率越大,意味着细节分辨 能力越强。

(二)常用视力表 有远、近两种,均依据视角大小来设计。 1.Snellen视力表 2.国际视力表 3.标准对数视力表 4.新型E型视力表 5.图形视力表 6.近视力表

(三)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 1.屈光状态 2.瞳孔大小 3.屈光间质 4.照明光强度 5.受检的视网膜部位 6.目标运动和眼的运动 7.年龄

对应视觉系统而言,一个神经元的感受野可定义为视网膜 某个特定区域,在该区域上的信号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 响该神经元的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同一个神经节细胞 感受野上的光感受器将各自的视觉信号都传递给该神经节 细胞,参与同一个视觉阈值形成。即该神经节细胞能将其 感受野上不同空间上各点的信号进行总会后传递,这种年 龄即称为空间总合。研究者发现有以下几个规律:

有些患者的闪烁融合频率较高,对闪烁光比较敏感,正常 人看起来是“稳定”的闪烁光,他们可以发现在闪烁,因 此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出现视疲劳和不适。



2.受检的视网膜部位 如果刺激光局限于中心凹,仅刺激 视锥细胞,那么被检者的闪烁融合频率随亮度而逐渐增高。 在很大的照度范围内(0.5-1000托兰),闪烁融合频率与 亮度的关系遵循费瑞-帕特法则: CFF=aLgI+b a和b为常数,I为亮度,即闪烁融合频率和亮度的对数成 正比,当亮度很高时,该法则不再适用。




(二)Piper法则 当刺激时间不变,在黄斑以外,10°-24°视角时,刺激 强度与刺激范围有下列关系: S1/2×I=C 其中,A为刺激范围,I为刺激强度,C为视觉阈值。在 10°-24°视角范围内,如果刺激强度下降,我们要进一 步增大刺激范围而得到同样的视觉阈值,反之亦然。
一、时间调制对比度 视觉系统有时需要辨别在时间上变化的刺激,很多光源会产 生闪烁刺激光,如阴极射电管、电视机等。 当闪烁光的光强度在时间上逐渐变化,呈正弦分布时间正弦 波刺激光(图7-6),明暗光强在时间上呈瞬时变化为方 波刺激光。 在空间上与前者对应的光强度呈正弦变化为空间正弦波,如 空间对比敏感度检查时所用的光栅;与后者对应的是常规 视力表的方波视标。

5.双眼或单眼 6.眼部疾病 特别是神经源性眼病,如球后视神经 炎、开角型青光眼、多发性硬化等主要累及神经 节细胞的基本,早期就可表现出CSF下降,所以 CSF检查容易发现视神经的早期异常。

(四)对比敏感度检查的优缺点 优点:视标具有多种对比度,而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也是有 各种对比度的,并非全是高对比,因此对比敏感度检查比 常规视力表更能反映实用视力。应用广泛,可作为白内障 患者手术适应症的依据,对低视力患者和屈光手术患者视 觉质量评价中特别有意义。对发现一些疾病的早期视功能 改变如青光眼等,比常规视力表要敏感。另外,在疾病恢 复的监控中有特殊意义。可见,视力恢复仅仅是视功能恢 复的第一阶段,只有在CSF恢复正常后,视功能才能说较 为完全恢复。 缺点:检查过程相对复杂和耗时,不适于视力普查。

低空间调制对比度阈值的光栅看起来像均匀的灰面,没有 明暗的区别,只有增高对比度后才能分辨存在黑白光栅; 而低时间调制对比度的闪烁刺激看起来是稳定光,只有增 高对比度才能分辨出其在闪烁。


2.时间频率 指在单位时间内光闪烁的次数。一般以1秒内 闪烁的次数来表示,单位为1Hz。50Hz表示在1秒内完成 了50次最亮到最暗的过程,频率越高,闪烁变化越快。 3.闪烁融合频率 当闪烁刺激光的频率增快或减慢至某一 值时,闪烁光可产生稳定光的感觉,不能被分辨出闪烁。 闪烁光从较低频率加快到高频而产生稳定光感觉的最低频 率,或从较快频率减慢到低频而产生稳定光感觉的最高频 率均可被称为闪烁融合频率或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 CFF)。

(二)闪烁融合频率的临床意义 闪烁融合频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可能与光感受器等神 经元的老化导致对闪烁光的反应能力下降有关。闪烁融合 频率检查不仅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提供有 用的临床信息,而且对某些眼病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的帮 助,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时间总和是指当刺激面积不变,视觉系统可以将在一定的 刺激时间范围内达到光感受器的光能量进行累积,共同参 与视觉阈值效应。 视觉系统可以将在一定的视网膜面积(感受野)上吸收的 光子总合而参与同一兴奋的形成称空间总合;将在一定的 时间内吸收的光子总合而参与同一兴奋的形成称时间总合。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眼科教研室:何 媛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视角的概念和视力的分类 影响视力的因素及影响对比敏 感度的生理因素 对比敏感度相关概念


一、视角和视力
视角:表示从物体的两端点各引直线到眼节点的 夹角。视角大小直接关系视网膜像的大小。最小 视角是指人眼能分辨物体两点间的最小距离对应 的视角。最小视角的倒数是视力,被检者能分辨 的视角越小,其视力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