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讲课稿
打样基础知识及色彩原理介绍 染整企业内部培训课件:打样、染色、工艺等等
![打样基础知识及色彩原理介绍 染整企业内部培训课件:打样、染色、工艺等等](https://img.taocdn.com/s3/m/df3f633050e2524de4187e09.png)
色相是彩色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 在物理学中表现为可见光的光谱波长不同。在 视觉上表现为红、橙、黄、绿、蓝、紫等各种色调。 在人的视觉中,物体表面色的色相决定于三方面: • 照明体光源的光谱组成; • 物体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 • 不同观察者的差异。
四、对色 2、对色注意事项
⑥ 对色样的光源要固定:不同光源会产生色变 ⑦ 看色样的距离要固定:对色距离不同时会产
生色变 ⑧ 看色样的角度要固定:对色角度不同时,会
产生色变 ⑨ 光源的亮度要固定:光源亮度的强与弱,会
产生色变 ⑩ 眼睛类别要一致:就观测者而言,当产生色
变时,理论上每个人对色光的感觉都会有差 异,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接近的
一、来样分析
2、规格、要求: 规格:织物的组织结构
线密度(T,如190T:经纱加上纬 纱的线密度)
纱线粗细:D,丹尼尔 要求:色牢度要求,缩水率,吸湿排汗等
其他整理
一、来样分析
3、颜色 根据颜色选择合适的染料组合
二、确定配方
1、传统配色: 主要依靠经验 参照参考方
2、计算机测配色:预测配方
因环境关系,如色变、材质不一……等,其并不 能有效的取代配色师傅,只能协助配色。
一、色变
• 光源色变:当一对颜色在某种光源下呈现的颜 色是对色的,但在另外一种光源下呈现的颜色 是有差异的,此现象为【光源色变】;只有产 生光源色变时才有可能产生观测者色变。
• 观测者色变:在相同的光源下,两块色样的比 较,A观测者认为偏红,而B观测者认为偏绿, 此现象叫【观测者色变】。
当以一个颜色在配色过程中, 所选择的色料与标准样所用 的色料不同类别或不同色相, 就可能会产生色变,因此一 般配色时遇到色变的几率很
➢ 色变现象并不是只有光源色变,还有观测者色变现象与仪器间的 色变现象。所以在使用分光仪品管系统最好能够:
染色打样操作流程
![染色打样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26d7fc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c.png)
染色打样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染色打样是在面料上进行染色和印花等处理的一种技术,它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一些实验性的颜色方案和图案设计。
染整打样教案
![染整打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9abc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b.png)
染整打样教案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教案班级13染整技术课程染整打样教师许凯鸿日期课题染整打样常用仪器设备课时 2 教具打样相关仪器授课教材《染整打样》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了解染整打样常用的设备种类、工艺适用性、性能特点;2、了解各种打样设备的基本结构、运转(动作)过程、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3、掌握打样常用设备的操作、有关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和编程方法;4、掌握打样常用仪器的使用清洁和保管方法。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难点: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
授课类型堂授,综合课教学关键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作业布置1.简单总结一下染整打样设备有哪些特点?2.操作使用打样设备要注意哪些问题?3.标准光源灯箱中,D65、CWF、TL84、UV等各代表什么光源?课后附记染整打样离不开染整打样的设备。
对设备的熟悉和掌握是之后染整打样实践的基础。
教学过程教学课题三原色拼色样卡制作项目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一、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1、移液管:常用来吸取染料母液或助剂溶液的计量器具。
在使用时,要规范操作,以确保所移取的溶液体积准确。
(1)移液管的选用分为胖肚式和直管式。
管上有“吹”字则为吹出式,即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无“吹”字的或标注“快”字的不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
使用前要看清。
为了减小溶液移取时的体积误差,在使用前,需根据移取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移液管。
在移液管上端有一色块,色块上方数字即为移液管的规格,色块下面的数字为移液管的精度。
一般选取移液管规格等于需移取溶液的体积。
选取的移液管的规格要大于或等于移取溶液的体积,而不宜用小于移液体积的移液管分次移取;大于溶液的体积时,要选取相近规格的移液管。
对于不同吸料量要选用正确的移液管,一般规定:0.93mL以下选用1mL吸管0.93~1.8mL选用2mL吸管1.8~4.6mL选用5mL吸管4.6~9.3mL选用10mL吸管9.3mL以上选用15mL吸管(2)吸料的正确姿势和注意事项①吸料时,身体站直,左右手分执洗耳球与吸管,吸管与水平面垂直并紧靠瓶口(打样瓶或料瓶)内壁。
染色打样实训教程
![染色打样实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e725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4.png)
染色打样实训教程1. 引言染色打样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设计和制作的步骤之一。
通过染色打样,可以对纺织品材料进行颜色测试和效果预估,帮助设计师和制造商确定最终产品的色彩方案。
本教程将介绍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和一些常用的实训技巧。
2. 准备工作在开始染色打样实训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材料准备•纺织品样品:选择需要进行染色打样的纺织品样品,可以是纱线、面料或成衣等。
•染料: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染料,保证染色效果符合预期。
•辅助材料:包括搅拌棒、盛放染料的容器、手套等。
2.2 实验环境准备•染色实验室或工作室:确保工作环境整洁、通风,并具备染色实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
•安全设施:佩戴手套、戴口罩等防护设备,避免人体接触到有害物质。
3. 染色打样步骤以下是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3.1 准备染料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将合适的染料溶解于水中,得到染料溶液。
确保染料完全溶解,避免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情况。
3.2 样品处理将纺织品样品浸泡在准备好的染料溶液中,搅拌保证染料均匀分布。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调整搅拌的时间和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染色效果。
3.3 清洗和固定染色将染色后的样品取出,用清水冲洗以去除余染料。
接下来,将样品浸泡在固定剂中,保证染色效果得以固定。
3.4 干燥和整理将固定后的样品进行晾干,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工作,如剪裁、缝边等,以最终呈现出设计师预期的效果。
4. 染色打样实训技巧以下是一些染色打样实训中常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1 染料比例根据染料的浓度和需要染色的纺织品材料重量,合理调整染料的比例。
过高或过低的染料浓度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4.2 温度控制染色时,控制染料溶液和样品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染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染色效果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合理调整温度。
4.3 染色时间染色时间是影响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短或过长的染色时间都会导致染色不均匀或染色过深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验经验进行合理控制。
4.4 搅拌方式在染色过程中,搅拌样品的方式也会影响染色效果。
染整打样教案
![染整打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493b6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5.png)
染整打样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染整打样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染整打样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掌握染整打样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技巧。
4. 提高学生对染整打样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整打样的概念和作用1.1 什么是染整打样1.2 染整打样的作用2. 染整打样的基本步骤2.1 准备工作2.1.1 确定染整打样的目的2.1.2 确定打样布的种类和规格2.1.3 准备染料和助剂2.2 打样前的处理2.2.1 布料的准备2.2.2 预处理2.3 草图和色样2.3.1 制作草图2.3.2 制作色样2.4 进行染整打样实验2.4.1 染色实验2.4.2 整理实验结果3. 染整打样的注意事项3.1 实验室安全操作3.2 设备和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3.3 温度、时间和pH值的控制3.4 数据的记录和整理4. 染整打样结果的分析和评价4.1 样品色泽和均匀度的评价4.2 色差的评价4.3 光泽度、手感和牢度的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染整打样的概念、作用、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演示在实验室中进行染整打样的操作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3. 实验操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染整打样实验操作训练,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讨论组织学生对染整打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促进他们对染整打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染整打样的概念和作用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染整打样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染整打样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染整打样的基本步骤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演示,向学生介绍染整打样的基本步骤,并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3. 染整打样的注意事项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演示,向学生介绍染整打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帮助他们避免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危险。
4. 染整打样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组织学生对染整打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观察和判断样品的色泽、均匀度、色差、光泽度、手感和牢度等指标。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讲课稿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aa34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4.png)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讲课稿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纤维制品的染色生产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
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例如:浸染法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染色加工,设备占地小,单台机价格相对低,使用灵活性强。
而轧染法则突出体现为染色生产具有连续高效的优点,而且对某些染料如还原染料等更适合应用。
相对应两种染色方法,染色打样也分别具有浸染和轧染打样两种方式。
一、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可表示为:润湿被染物→准备热源→配制染液→染色操作→整理贴样1、织物(或纱线)润湿:将事先准备好的织物(或纱线)小样,放入温水(40℃左右)或冷水(对于低温染色的染料如X型活性染料等)中润湿浸透,挤干、待用。
2、热源准备打开水浴锅加热,没有水浴锅者可用电炉子间接水浴加热。
3、配制染液根据染料浓度、助剂用量及浴比配制染液。
一般缓染剂在配制染液时加入,促染剂在染色一定时间(一般为15min)后开始加入。
4、染色操作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入染温度,放入准备好的织物开始染色,在规定时间内升至染色的最高温度,加入所用促染剂(对用量较大的可分2~3次加入);加入时,先将织物提出液面,搅拌溶解后再将织物放入,染至规定时间,取出染样,水洗,皂煮(需要固色的要进行固色),水洗,最后熨干。
5、整理贴样将染色或固色后已经干燥的织物,裁剪成适合样式表格大小的整齐方形或花边方形,在裁好的方形反面边沿处涂抹固体胶,对应粘贴在样卡上。
注意粘贴时,各浓度样织物纹路方向要一致。
染色后的纱线可整理成小束后,扭成“8”字形等,用胶带粘贴在样卡对应处。
6、注意事项(1)在染色开始的5min内和刚加入促染剂后5min 内,染料上染较快,此时,需加强搅拌,以防染色不匀;(2)在染色的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织物暴露在液面外;(3)染色时,织物要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玻璃棒压住织物影响染液渗透;(4)如果染色结束时染液的颜色较浓,说明染料的上染率低,此时应检查染色处方是否合理;若与染料的实际上染能力不相符(如活性染料一般较低,直接染料及酸性染料一般较高),则应调整助剂的用量重新染色;(5)若出现染色不匀现象,必须重新染色。
染色打样操作方法
![染色打样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2450e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d.png)
染色打样操作方法
染色打样是将染色剂直接应用于织物上,以获取所需的颜色效果。
以下是染色打样的操作方法:
1. 准备材料:准备一块待染色的织物、染料、盐、缩舌酸等染色辅助剂、塑料容器、搅拌棒、手套、固色剂等。
2. 确定染色剂:根据所需颜色效果选择合适的染料。
可以在染料店或在线上购买专门的织物染料。
3. 准备织物:将待染色的织物清洗干净,并在染色前将其浸泡在一个含有适量水的塑料容器中,以确保织物充分湿润。
4. 染色溶液准备:按照染料使用说明准备染色溶液。
通常需要将染料与适量的盐、缩舌酸和水混合在一起,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直至溶液变得均一。
5. 染色过程:将湿润的织物放入染色溶液中,确保每个部分都被充分覆盖。
使用搅拌棒将织物搅拌在溶液中,以确保染料均匀渗透。
6. 染色时间控制:根据染料的使用说明,控制染色的时间。
染色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颜色过深,而时间过短则会导致颜色过淡。
7. 染色后处理:染色完成后,将织物从溶液中取出并冲洗干净,直到水变得清澈无色。
可以在冲洗水中加入一些固色剂,以确保染料在织物上保持长久。
8. 织物晾干:将染色后的织物晾干即可使用。
请注意,染色打样的操作可能因不同的染料和织物类型而有所变化。
在进行染色前,最好阅读并遵循所使用染料的详细使用说明。
另外,在染色时应戴手套,避免染料接触皮肤。
第四章_染色打样基本知识演示文稿
![第四章_染色打样基本知识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c36a0a3284ac850ad0242f6.png)
表征染色基本理论的重要术语 表征染色质量的主要术语
表征染色工艺的重要术语
二、染色打样中有关浓度的表示方法。
熟悉各浓度表示方法的适用范畴,掌握各浓
度表示含义和染色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
三、熟练掌握染色打样中的相关计算和染色 生产中的相关计算。
染料直接性解读与测定
直接性解读:
染料直接性产生的内因是染料分子或离子与纤
山 东 丝 绸 纺 织 职 业 学 院
维之间总是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又称为范德华 力,简称范氏力)、氢键或库仑引力(离子键) 等作用力,而这种作用力又大大超过染料分子 或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而表现为染 料直接性。 直接性测定:
在规定的染色条件下,测定染料的平衡上染百
分率(见平衡上染百分率测定)。 返回
返回
染料配伍性的解读与测定
配伍性解读: (1)配伍性是染料拼混使用时的重要性能。
山 东 丝 绸 纺 织 职 业 学 院
(2)配伍性差的染料拼混时存在竞染现象。
(3)染色时必须选用配伍性良好的染料。以保 证染色产品颜色的稳定。 配伍性测定: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在同一染浴先后染
色数块织物或纱线,根据染后织物的颜色深浅
(一)上染与染色
山 东 丝 绸 纺 织 职 业 学 院
定义:指染料与纤维间通过物理、化学
或物理化学的作用,或者染料在织物上 形成色淀,而使纺织品获得指定色泽,
且色泽均匀而坚牢的加工过程。
解读: 两个概念不完全等同。
(二)上染百分率(简称上染率)
定义:指染色至某一时间时,上染到纤
山 东 丝 绸 纺 织 职 业 学 院
不同时间的染料上染百分率,作出上染率和 时间的关系曲线。 返回
染色打样操作标准
![染色打样操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68392d3195f312b3169a5a0.png)
d、塑料薄膜四周起泡记时 50 秒拿出。 7)、水洗操作:快速放入冷水洗 30 秒 8)、氧化操作:时间 3 分钟(约 1 分钟搅拌一次) ,一般常温氧化,难以氧化的 G、GCN 用 50±2℃氧化 3 分钟。 9)、皂洗操作 用烧杯量取 300ml(面二、面三 400ml) (指一块 30CMX15CM 的样布) ,置于电炉上,烧至 95℃或 95℃以上,放样布洗 1 分钟,再冷水洗熨干。 10)、烂棉操作:用 70%硫酸,浴比 1:30, 5 分钟搅拌一次,时间为 10-20 分钟,取出充分水洗,垫布 熨干防涤纶的色变。敏感的颜色可用烘箱烘干,如灰色等。 11)、后整理操作 整理液配制:根据工艺处方严格称取原液配制,配制完成后将助剂原液封盖好放回助剂橱内定位放置。 根据工艺要求浸轧整理液(操作同轧料操作)——-预烘箱烘干——-焙烘(免烫:温度:175℃ 时间:60 秒 三防、易去污:温度:180℃ 时间:40 秒 或 160℃ 时间:120 秒) 12)、对色:按对色标准对色 13)、 还原料还原液的条件(家纺:表一 面一、面二、面三:表四 ) 活性染料汽蒸固色液的条 件(表二) 14)、分散/活性焙烘水洗一浴助剂:(表三) 漂白工艺操作流程: 纯棉:工艺流程:吸料—七浸(面一:两浸)一轧—烘干(90—100 度)--对样。 注意事项:根据来样观察白度,看是用 MST 增白剂还是 VBL 增白剂,一般用 MST,尽量不用 VBL, 打样时,尽量不用兰、紫液,用时,能用兰或兰莲单独打的,不能兰和兰莲一起打,涂料兰、紫液的最 大用量为 40g/600l,最小用量为 0、5g/600l,VBL 最大用量是 3000g/600l,MST 最大用量是 15Kg/600l,超 过此用量范围时,与主管反馈再定工艺。 涤棉漂白:打样时,应先涤增,在涤上把白度和色光调到基本上与标样一致,白度不够时,再棉增,在 棉上加增白剂补充。 1) 、涤增:工艺流程:吸料--一浸一轧—烘干(90—100 度)--焙烘(200 度 40 秒)—正常水洗(95 度 1 分)或正 常复漂—水洗—熨干。正常复漂时要经过主管同意。CPS-3(面一:PH-1)最大用量 1500g/600l(面一 PH-1 最大用量:0.4g/100ml) (面二面三同面一) 。正常复漂工艺如下: DKB 5g H2O2 4ml 稳定剂:5ml/500ml 95 度 1 分钟 2) 、棉增:同纯棉工艺 3) 、对色:按对色标准对色。 三标液的配置操作 1、硫酸:稀释比例为 500ML 硫酸/250ML 水,在稀释硫酸时,先将定量的水加到稀释用的容器中,然 后将硫酸沿着容器壁缓缓倒入所用的容器中,并且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 (以免因局部受热引起硫酸飞 溅。 ) 注意:一定要特别注意在稀释硫酸时,绝对不能将水倒入硫酸中!!(硫酸浓度为:70%) ! 2、 烧碱:化验室所用的烧碱配制浓度为 50%,先将定量的水倒入所用的容器中,然后将烧碱慢慢倒 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均匀的搅拌,以免形成凝结。 (碱浓度为:430g/l) 3、双氧水:取 5ml 双氧水放入 800ml 水容器中,搅拌均匀,配制成浓度为 27、5% 的溶液,配制量不 得低于标识牌的上线处。注意:严禁用手接触。 4、 防泳移剂 (50%) 取 500ml 防泳移剂放入干净容器内, : 再取 500ml 水缓慢倒入盛防泳移剂的容器内, 搅拌约 6 分钟,至到均匀为止。
第四章 染色打样基础
![第四章 染色打样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092a22511711cc7931b71661.png)
第四章染色打样基础第一节染色基本术语一、表征染料染色性能的术语(一)直接性定义:染料分子(或离子)舍弃水溶剂,自动向纤维转移的性能。
解读:(1)染料直接性产生的内因是染料分子或离子与纤维之间总是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又称为范德华力,简称范氏力)、氢键或库仑引力(离子键)等作用力,而这种作用力又大大超过染料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而表现为染料直接性。
(2)直接性的大小主要影响染料在上染过程中遇纤维直接的吸附作用,染料的直接性越大,越容易被纤维吸附。
(3)染料的直接性大小与染料的化学结构、纤维在水中的状态有关。
一般而言,染料结构越复杂,相对分子量越大,染料的直接性月好;染料分子中芳香环共平面性越好,直接性越好;染料分子中的极性基数目越多,染料直接性越大;染料分子中水溶性基团数目越多,则染料的直接性越差。
(4)染料直接性的大小通常用染料平衡上染百分率表示,平衡上染百分率越大,表示染料的直接性越大。
(二)移染性定义:浸染时,上染在织物某个部位上的染料,通过解吸、扩散和染液的流动,再转移到另一部位上重新上染的性能。
解读:(1)产生的内因是染料的上染纤维的过程是可逆的,即同时存在吸附和解吸现象。
染色开始时,染料的吸附速率大于解吸速率,随着纤维上染料浓度的提高,染液中染料浓度降低,吸附速率逐渐减少,直到吸附于解吸速率相等,到达染色平衡。
(2)染料移染性主要影响染料在纤维的均匀分布程度,移染性越好,纤维得色越均匀。
(3)染料移染性主要与染料自身结构、纤维在水中的带电状态及染色工艺条件有关。
一般而言,直接性越大的染料,移染性越差。
(三)配伍性定义:配伍性是指两只或两只以上染料进行拼混染色时,上染速率相一致的性能。
解读:(1)配伍性是染料拼混使用时的重要性能。
配伍性好的染料拼色染色时,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在任意染色时刻,纤维上的颜色只有浓淡变化,没有色光(色相)的变化。
(2)配伍性差的染料拼混时存在竞染现象,随着染色时间等因素的变化,纤维的色相、色光都会发生改变,纤维得色稳定性,重现性差,难以对色。
染色加工工艺流程课件
![染色加工工艺流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b965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7.png)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2
染色加工不仅赋予纺织品颜色, 还可以改善纺织品的物理和化学 性能,如提高纺织品的耐磨性、 抗皱性和防水性。
染色加工的目的
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 颜色的需求,丰富市 场选择。
为纺织品增加特殊功 能,如抗菌、防紫外 线等。
改善纺织品的物理和 化学性能,提高其使 用性能和寿命。
染色加工的基本流程
配制染液
。
操作简单
工艺相对简单,易于掌握和控 制。
染料利用率低
由于染料在水中溶解,容易造 成浪费和污染。
适合小面积染色
适用于对小面积或局部进行精 细染色。
轧染法
批量大
适用于批量较大的加工,生产 效率高。
染料利用率高
利用轧染机将染料均匀地轧在 面料上,染料利用率较高。
操作复杂
工艺相对复杂,需要较高的技 术水平。
未来染色加工工业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发பைடு நூலகம்方向
未来染色加工工业将朝着更加环保、高效、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新型纤维材料的出现也将为染色加工带来新的机 遇。
挑战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染色加工工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 需求。同时,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染色加工工业也需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 环保性和健康性。
染色加工工艺流程 课件
目 录
• 染色加工概述 • 原料准备 • 织物准备 • 染色加工方法 • 染色后处理 • 染色加工质量控制 • 染色加工设备与维护 • 染色加工工业发展与趋势
01
染色加工概述
染色加工的定义
01
染色加工是一种纺织品加工过程 ,通过使用染料和化学助剂将纺 织品颜色改变或赋予纺织品新的 颜色。
染色打样的步骤
![染色打样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69c7a7b7fd5360cba1adb4d.png)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法和轧染法。
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例如:浸染法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染色加工,设备占地小,单台机价格相对低,使用灵活性强。
而轧染法则突出体现为染色生产具有连续高效的优点,而且对某些染料如还原染料等更适合应用。
相对应两种染色方法,染色打样也分别具有浸染和轧染打样两种方式。
关于更多的染色打样文章可以登录印染在线的网站。
废话我们就不多说了,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染色打样的详细步骤。
一、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可表示为:润湿被染物→准备热源→配制染液→染色操作→整理贴样1、织物(或纱线)润湿:将事先准备好的织物(或纱线)小样,放入温水(40℃左右)或冷水(对于低温染色的染料如X型活性染料等)中润湿浸透,挤干、待用。
2、热源准备打开水浴锅加热,没有水浴锅者可用电炉子间接水浴加热。
3、配制染液根据染料浓度、助剂用量及浴比配制染液。
一般缓染剂在配制染液时加入,促染剂在染色一定时间(一般为15min)后开始加入。
4、染色操作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入染温度,放入准备好的织物开始染色,在规定时间内升至染色的最高温度,加入所用促染剂(对用量较大的可分2~3次加入);加入时,先将织物提出液面,搅拌溶解后再将织物放入,染至规定时间,取出染样,水洗,皂煮(需要固色的要进行固色),水洗,最后熨干。
5、整理贴样将染色或固色后已经干燥的织物,裁剪成适合样式表格大小的整齐方形或花边方形,在裁好的方形反面边沿处涂抹固体胶,对应粘贴在样卡上。
注意粘贴时,各浓度样织物纹路方向要一致。
染色后的纱线可整理成小束后,扭成“8”字形等,用胶带粘贴在样卡对应处。
6、注意事项(1)在染色开始的5min内和刚加入促染剂后5min 内,染料上染较快,此时,需加强搅拌,以防染色不匀;(2)在染色的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织物暴露在液面外;(3)染色时,织物要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玻璃棒压住织物影响染液渗透;(4)如果染色结束时染液的颜色较浓,说明染料的上染率低,此时应检查染色处方是否合理;若与染料的实际上染能力不相符(如活性染料一般较低,直接染料及酸性染料一般较高),则应调整助剂的用量重新染色;(5)若出现染色不匀现象,必须重新染色。
染整精品教案:来样打样(多拼色)
![染整精品教案:来样打样(多拼色)](https://img.taocdn.com/s3/m/12f6184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d.png)
来样打样一、打样流程:1、浸染(母液浓度2g/L)R x%R10 x(mL)(1)定配方Y y% 吸染料Y 10y (mL) ――打样――对样――B z% B 10 z (mL)R x1%R10 x1(mL)调正配方Y y1% 吸染料Y 10y1(mL) 打样对样B z1%B10 z1(mL)R x n%确定配方Y y n%B z n%二、工艺配方1、浸染工艺配方浅色中色深色染料(o.w.f %)1以下1--3 3以上Na2SO4(g/L) 10 25 50Na2CO3(g/L) 10 15 20三、工艺条件1、浸染染色温度:600C 浴比:1:40上染时间:30分钟固色时间:30分钟后处理:水洗→皂洗(3g/L中性洗涤剂,浴比1:30,95℃以上5min)→水洗→干燥四、方法1.先总评色差,:6成色、8成色、9成色。
2.用深浅、色光、鲜暗评色差:例:很深、偏深、差不多、很浅,很深的话至少下调20%;色偏红、偏青、偏绿、很红、很青、很绿;色鲜、色暗、太鲜、太暗;3.色差最大的项排在前,调方时先处理:例:一个宝蓝色太暗、偏红、深浅差不多,先调暗。
4.一般调方先将色光鲜暗、色差加于配方,再调深浅总份量,四舍五入。
5.8成色的话,调方大于10%;9成色:调方2~5个;6.掌握染料之间的转换关系,例:两个不同的兰怎样转换。
7.积累经验,某类色加减效果的强弱(变色的强弱),并会对一些异常进行处理。
五、注意事项(1)水浴锅温度调节(约+50C)(2)布先润湿,挤干(3)放盐和碳酸钠时将布用玻璃棒捞起,并且边搅拌边缓慢加入(4)不断搅拌并注意不要让布浮出液面(5)1-6组加1.6克盐,7-12组加0.8克,碱剂均加1.6克(6)做好卫生工作。
附吸染料量计算方法V(ml)=(布重×染色浓度/母液浓度)×1000后处理:冷水洗→皂洗(3g/L中性洗涤剂,浴比1:30,95℃以上5min)→热水洗→冷水洗六、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2、工艺配方3、工艺条件4、操作步骤5、贴样。
染整精品课件:活性染料轧染-来样打样
![染整精品课件:活性染料轧染-来样打样](https://img.taocdn.com/s3/m/f2c152a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e.png)
(三)工艺条件 1克织物 二浸二轧 烘干温度:80 ℃ 烘干时间: 5 min 汽蒸温度:130℃(包膜) 汽蒸时间:2 min
8
四、染色操作
1)分析来样,确定配方 ①每人一块小样,根据样本来确 定配方 ②要求会加减层,调色
2) 实验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 ①剪布:1克/块 ②吸料:移取母液 ③浸轧染液:二浸二轧 ④浸轧固色液:包膜汽蒸 ⑤后处理: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产工艺。
2
二、染料配比确定
1、颜色调配
来样 浓度?
颜色三属性: 色相、明度、彩度
3
塔式样卡
4
2、找近似样
来样 浓度?
标准样
红5g/l 蓝5g/l
5
3、初步确定染料配比
活性红 5g/l 活性蓝 6g/l
6
三、实验工艺
(一)工艺流程 • 织物准备→浸轧染液→烘干→
浸轧固色液→汽蒸→水洗→皂 洗→水洗→烘干
课题:活性染料轧染-来样打样
1
一、什么叫来样打样
• 通俗的讲:就是染出客户所需要的颜色样。 • 具体步骤: • 1、审定客户样,确定织物材质规格、所用染料、助剂; • 2、根据加工设备及来样情况来确定生产方式; • 3、通过色卡判断染料配比,初步拟定染色配方和工艺; • 4、通过打样验证和调整以进一步确定准确的染色配方; • 5、再放到车间放样,视放样情况通过调整后得到大货生
9Leabharlann 五、完成实验报告单10
[小结及注意点]
1 颜色的色差辨别,左右并列,10秒钟确 定差别
2来样打样,先确定配方,写下来,再吸 料操作
3实验操作 吸料要准确,称量要精确,实验要到位, 处理要得当
11
染整打样培训
![染整打样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246173169dc5022abea0038.png)
看看A与B哪个深, 哪个红一点
A
B
二、色环
❖ 色光可以按照光谱显现 红、橙、黄、黄绿、绿、 蓝绿、蓝、蓝紫。再加 入紫、红紫,首尾相接 而排列成的环状。
紫
橙黄
绿 绿蓝
三、光源
A光源:标准黄色光(钨丝灯),它可用于鉴定染料及颜 料的同色异谱现象。
D65:相当于天然日光。至今它已被推荐为普遍应用的标 准照明体。
对色打样入门
写在培训之前……
培训内容
❖ 对色
颜色三要素 色环 光源 配色
❖ 操作
操作流程 面料代码 常用染料、工艺、助剂
图片展示
第一部分 对色
色的概念
色是当光射入肉眼,刺激视网膜而产生的视神经活动 传送到大脑,为大脑所认识的感觉之一。
❖ ❖
一、颜色三要素
色光(色相)、亮度(明度)、纯度(彩度)
让我们去现场看看吧…… Let’s go!
坯布准备
准备阶段
助剂准备
染料准备
吸料
红外线
上染
摇摆机
一般染白色(棉 类),腈纶与麻
灰
水车
烘干
CWF光源:美国商店灯,美国客户常用。 TL84光源:欧洲商店灯,欧盟客户常用。 UV光源:紫外光,用于比较白度及荧光增白剂的含量。
灯箱
日本灯箱
欧美灯箱
光源
D65
A
TL84
UV
同色异谱
❖ 一组颜色在不同光源下辨别色光,会呈现出 不同的色彩,即为“同色异谱”,又称“色 变”
D65
A
CWF
四、配色
尼龙:酸性染料
改性涤纶:分散阳离子染料
常用工艺
❖ 涤棉:染涤——套棉
❖ 腈棉:染腈——套棉 ❖ 尼棉:染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染尼
染色打颜色样的基本流程
![染色打颜色样的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01271e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6.png)
染色打颜色样的基本流程The process of dyeing fabric or any material involves applying color to it in order to change its appearance or enhance its visual appeal. This process i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xtile industry to create vibrant and attractive fabrics for various purposes. Dyeing can be done using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methods, depending on the desired outcome and the type of material being dyed.The first step in the dyeing process is to prepare the fabric or material for dyeing. This involves cleaning and removing any impurities or substances that may interfere with the dyeing process. The fabric is usually washed or treated with chemicals to remove any dirt, oils, orfinishes that may be present. This step is crucial as it ensures that the dye can penetrate the fabric evenly and produce a consistent color result.Once the fabric is prepared, the next step is to prepare the dye. Dyes can be obtained in various forms,such as powders, liquids, or pastes. The dye is usually dissolved or mixed with water or a specific dyeing solution to create a dye ba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ye and the dye bath temperature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desired color intensity and the type of material being dyed.After preparing the dye, the fabric is immersed or submerged into the dye bath. The fabric can be fully immersed or partially dipped, depending on the desired effect. The fabric is then agitated or stirred to ensure that the dye penetrates evenly and saturates the fabric. The duration of immersion may vary depending on the desired color intensity and the type of dye being used. It is important to monitor the dyeing process closel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color result.Once the fabric has been dyed to the desired color intensity, it is removed from the dye bath and rinsed thoroughly to remove any excess dye. Rinsing helps to remove any unabsorbed dye from the fabric and prevents bleeding or color transfer. The fabric may undergo multiple rinsing cycles until the water runs clear, indicating thatall excess dye has been removed.After rinsing, the fabric is usually treated with chemicals called fixatives or mordants to enhance color fastness and prevent fading or bleeding. Fixatives help to bind the dye molecules to the fabric fibers, making the color more permanent and resistant to washing or fading. The fabric is immersed or treated with the fixativesolution and then rinsed again to remove any residual chemicals.Finally, the dyed fabric is dried, either by air drying or using mechanical drying methods. Once dry, the fabric can be further processed, such as being ironed, pressed, or finish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exture or appearance. The fabric is then ready to be used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clothing, home textiles, or other fabric-based products.In conclusion, the process of dyeing involves several steps, including fabric preparation, dye preparation, dyeing, rinsing, fixing, and drying. Each step is crucialin achieving the desired color result and ensuring color fastness. The dyeing process can be complex and requires careful attention to detail to achieve consistent and vibrant color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
纤维制品的染色生产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
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例如:浸染法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染色加工,设备占地小,单台机价格相对低,使用灵活性强。
而轧染法则突出体现为染色生产具有连续高效的优点,而且对某些染料如还原染料等更适合应用。
相对应两种染色方法,染色打样也分别具有浸染和轧染打样两种方式。
一、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
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可表示为:润湿被染物→准备热源→配制染液→染色操作→整理贴样
1、织物(或纱线)润湿:将事先准备好的织物(或纱线)小样,放入温水(40℃左右)或冷水(对于低温染色的染料如X型活性染料等)中润湿浸透,挤干、待用。
2、热源准备打开水浴锅加热,没有水浴锅者可用电炉子间接水浴加热。
3、配制染液根据染料浓度、助剂用量及浴比配制染液。
一般缓染剂在配制染液时加入,促染剂在染色一定时间(一般为15min)后开始加入。
4、染色操作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入染温度,放入准备好的织物开始染色,在规定时间内升至染色的
最高温度,加入所用促染剂(对用量较大的可分2~3次加入);加入时,先将织物提出液面,搅拌溶解后再将织物放入,染至规定时间,取出染样,水洗,皂煮(需要固色的要进行固色),水洗,最后熨干。
5、整理贴样将染色或固色后已经干燥的织物,裁剪成适合样式表格大小的整齐方形或花边方形,在裁好的方形反面边沿处涂抹固体胶,对应粘贴在样卡上。
注意粘贴时,各浓度样织物纹路方向要一致。
染色后的纱线可整理成小束后,扭成“8”字形等,用胶带粘贴在样卡对应处。
6、注意事项(1)在染色开始的5min内和刚加入促染剂后5min内,染料上染较快,此时,需加强搅拌,以防染色不匀;(2)在染色的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织物暴露在液面外;(3)染色时,织物要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玻璃棒压住织物影响染液渗透;(4)如果染色结束时染液的颜色较浓,说明染料的上染率低,此时应检查染色处方是否合理;若与染料的实际上染能力不相符(如活性染料一般较低,直接染料及酸性染料一般较高),则应调整助剂的用量重新染色;(5)若出现染色不匀现象,必须重新染色。
7、特别说明:分散染料的高温高压染色,因染色小样机的特殊性,染杯是严格密封的。
打样时,将染液按处方要求配好后,加入被染涤纶织物,盖好染杯盖,把染杯置于样机,按工艺要求设置升温曲线后,运行,样机自动完成染色过程。
纤维制品的染色生产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
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例如:浸染法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染色加工,设备占地小,单台机价格相对低,使用灵活性强。
而轧染法则突出体现为染色生产具有连续高效的优点,而且对某些染料如还原染料等更适合应用。
相对应两种染色方法,染色打样也分别具有浸染和轧染打样两种方式。
一、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
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可表示为:润湿被染物→准备热源→配制染液→染色操作→整理贴样
1、织物(或纱线)润湿:将事先准备好的织物(或纱线)小样,放入温水(40℃左右)或冷水(对于低温染色的染料如X型活性染料等)中润湿浸透,挤干、待用。
2、热源准备打开水浴锅加热,没有水浴锅者可用电炉子间接水浴加热。
3、配制染液根据染料浓度、助剂用量及浴比配制染液。
一般缓染剂在配制染液时加入,促染剂在染色一定时间(一般为15min)后开始加入。
4、染色操作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入染温
度,放入准备好的织物开始染色,在规定时间内升至染色的最高温度,加入所用促染剂(对用量较大的可分2~3次加入);加入时,先将织物提出液面,搅拌溶解后再将织物放入,染至规定时间,取出染样,水洗,皂煮(需要固色的要进行固色),水洗,最后熨干。
5、整理贴样将染色或固色后已经干燥的织物,裁剪成适合样式表格大小的整齐方形或花边方形,在裁好的方形反面边沿处涂抹固体胶,对应粘贴在样卡上。
注意粘贴时,各浓度样织物纹路方向要一致。
染色后的纱线可整理成小束后,扭成“8”字形等,用胶带粘贴在样卡对应处。
6、注意事项(1)在染色开始的5min内和刚加入促染剂后5min内,染料上染较快,此时,需加强搅拌,以防染色不匀;(2)在染色的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织物暴露在液面外;(3)染色时,织物要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玻璃棒压住织物影响染液渗透;(4)如果染色结束时染液的颜色较浓,说明染料的上染率低,此时应检查染色处方是否合理;若与染料的实际上染能力不相符(如活性染料一般较低,直接染料及酸性染料一般较高),则应调整助剂的用量重新染色;(5)若出现染色不匀现象,必须重新染色。
7、特别说明:分散染料的高温高压染色,因染色小样机的特殊性,染杯是严格密封的。
打样时,将染液按处方要求配好后,加入被染涤纶织物,盖好染杯盖,把染杯置于样机,
按工艺要求设置升温曲线后,运行,样机自动完成染色过程。
二、轧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
轧染法打样基本步骤可表示为:计算染料和助剂用量→配制轧染工作液→织物浸轧染液→烘干→固色操作→染后处理→整理贴样
1、计算染料和助剂用量:按准备好的染色方案,计算配制100ml染液染料和助剂用量。
2、配制轧染工作液:用电子天平称取染料和必要的助剂,按一定方式化料,并按一定顺序加料于100ml烧杯中,搅拌均匀并加水至规定液量(100ml)待用。
3、织物浸轧染液:将配好的染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方形搪瓷(或不锈钢)小茶盘,把准备好的干织物平放入染液,使染液浸渍润透织物约10秒钟,取出织物紧贴小轧车压辊并
开车均匀挤压(按轧余率要求事先调好压力)。
一般浸轧方式采取室温下二浸二轧。
4、烘干:浸染后的织物悬挂在烘箱内烘干;或连续轧染小样机(如PT-J型连续式压吸热固机)上直接进行红外线和热风烘干。
5、固色操作:用于轧染的常见染料有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和分散染料热溶染色。
由于上染原理不完全相同,结合化验室仪器设备情况,可以采用的固色方式不尽相同。
固色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将烘干的小样直接置于蒸箱内,按规定温度和时间汽蒸固色;
(2)将烘干后的小样置于烘箱内,按规定温度和时间焙烘固色;或连续轧染小样机(如PT-J型连续式压吸热固机)直接将经红外线和热风烘干的织物,导入焙烘室焙烘固色;(3)将烘干后的小样浸渍固色液后,置于蒸箱内,按规定温度和时间汽蒸固色;如:活性染料二浴法轧染、还原染料悬浮体轧染;
(4)将烘干后的小样浸渍固色液后,再用聚氯乙烯薄膜将小样上下包盖,赶尽气泡后,置于烘箱内,按规定温度和时间固色(模拟汽蒸)。
6、染后处理:活性、还原和分散染料的染后处理有一定区
别。
(1)活性染料:将固色后的织物经冷水洗、皂洗、水洗、烘干(熨干);
(2)还原染料:将固色后的织物经水洗、氧化、水洗、皂煮、水洗、干燥(熨干);
(3)分散染料:将固色后的织物经水洗、还原清洗(浅色皂洗即可)、水洗、干燥(熨干)。
7、整理贴样:(同浸染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