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布局的形式

图1-9 规则式园林(一)

图1-10 规则式园林(二)

园林布局的形式

园林布局的形式,是园林设计的前提,有了具体的布局形式,园林内部的其它设计工作才能逐步进行。

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不开的。英

国造园家杰利克

(G ·A ·Jellicoe )在1954

年召开的国际风景园林家联

合会第四次大会上致词中说

“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

国(东方)、西亚和古希腊(欧

洲)”。上述三大流派归纳起

来,可以把园林的形式分为

三类。这就是:规则式、自

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在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

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

大利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

诺特(Le Notre )平面几何

图案式园林为代表。我国的

北京天坛、南京中山陵都采

用规则式布局。规则式园林

给人以庄严、雄伟、整齐之

感,一般用于气氛较严肃的

纪念性园林或有对称轴的建筑庭园中。见图1-9、图1-10。

1.中轴线

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以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

2.地形

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3.水体

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整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

4.广场和道路

广场多为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道路均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形、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建筑

主体建筑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设计

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7.园林小品

园林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点缀了园景。西方园林的雕塑主要以人物雕像布置于室外,并且雕像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焦点或终点。

雕塑常与喷泉、水池构成水体的主景。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手法,从另一角度探索,园林轴线多视为是主体建筑室内中轴线向室外的延伸。一般情况下,主体建筑主轴线和室外轴线是一致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体现之一,其结构复杂, 内涵深厚,是中国文化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园林整体结构、 园林布局和建筑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古典 园林提供参考。 一、园林整体结构 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园林前厅、园林主体和 园林背厅。前厅通常位于园林的门厅前,是园林的接待场所,也是园林 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主体是园林的核心和主要景点,通常有水面、假山、花木、亭台等景观。背厅位于园林主体后部,是园林保护区,也是园林 设计中的隐匿之处。 1.前厅 园林前厅通常有一定的面积,装饰风格以豪华、气派为主。前厅通 常布局简单,但各个建筑元素之间的关系非常精细,用以突出前厅的高 贵尊荣。通常,前厅的建筑形式是有特色的门厅或者廊式结构。 另外,前厅通常还有开阔的广场,用以接待宾客,展示园林的独特 魅力和高超设计技巧。广场通常选用方形或者长方形,可以有水池、喷 泉等装饰物。 2.主体 园林主体是整个园林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园林最受欢迎和最令人难 忘的部分之一。主体常见的有湖、山、亭、台等景观。 湖:湖是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可以供人娱乐,也可以起到 调节气候、增加氧气等作用。园林中的湖通常使用人工修建的山石堆积 而成,呈现各种形态。

山: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多为人工山,由一些山石堆砌而成。它们通 常采用形似天然山景的设计手法。 亭:亭是园林中的建筑物之一,是供人休息观赏的场所。中国古典 园林中的亭有不同的形式,如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等。 台:台是园林中的一种高平台,通常供人观看远景、俯瞰景色而设。 3.背厅 园林背厅位于园林主体之后,常用于为主体提供安全保护,同时也 是园林巧妙设计的重要部分。背厅常见的建筑形式为墙和唐梁,并配有 园门、砖墙等。 二、园林布局 古典园林的布局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其布局通常根据传统文化 中的设计原则,结合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等因素而设定。古典园林的布 局通常可分为镜花水月、白石青山、水迷林径、中央主轴线、对称布局 五种。 1.镜花水月 镜花水月布局主要是运用水面的反射作用,将园林中的景象倒映出来,营造出与现实不同的虚幻幻境。这种布局形式要达到协调和谐、巧 妙精湛的效果,需要设计师对细节做到严格把控。 2.白石青山 白石青山布局以弯曲的湖河、陡峭的山峰、千姿百态的石头、奇花 异草等为主要元素。倾斜、坡度陡峭的山石、流水和植被相结合,形成 了一个几近神秘的世界。白石青山将自然地形图样化为园林景观,表现 了设计师对自然的敬畏和审美。 3.水迷林径 水迷林径布局主要以水与山林为主,在整个景象中展示出无尽的盼望,沿着曲线路线走,似乎既螺旋上升,又在废墟中穿行,时而被水波

园林布局形式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 2010-04-25 19:47井荣乐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

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 的异同 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三种不同园林布局形式的异同2010-05-06 09: 07 一、规则式园林 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 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 北京天安门广场园林、大连斯大林广场、南京中山陵园林以及北京天坛公 园都属于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 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 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 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 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圻线或几 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 6、园林其它景物:除建筑、花坛群、规则式水景和大量喷泉为主景以外,其余常采用盆树、盆花、瓶饰、雕像为主要景物。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 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 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 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 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三海"园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 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广州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兰圃、西苑等属自然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锥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 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 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 2、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山石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 等为主。常以瀑布为水景主题。 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 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园。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九种全)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 1、抑景 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如进门见假山,则为山抑;见树丛,则为树抑。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得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2、透景 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在安排透景时,常常与轴线或放射型直线道路和河流统一考虑,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开辟透景线而移植或砍伐大量树木。透景线除透景外,还具有加强“对景”地位的作用。因此沿透景线两侧的景物,只能做透景的配置布景,以提高透景的艺术效果。 3、添景 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

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4、夹景 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比如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是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5、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正对:在视线的终点或轴线的一个端点设景成为正对,这种情况的人流与视线的关系比较单一;互对:在视点和视线的一端,或者在轴线的两端设景称为互对,此时,互对景物的视点与人流关系强调相互联系,互为对景。对景不仅运用于室外景观,同时运用与建筑布局及室内布局,尤其试用观赏角度受限,无景可借,无景可寻的情况,如走廊的尽头,出门对的照壁等,都是最常见的例子,不仅中国古典园林运用较多,国外园林运用也很多,只是他们的叫法不同而已。对景一般讲究轴线对称,对的景物恰好在观赏者所处轴线的正中,运用于大场景时,对的景物可与总体布局的轴线不在一条主轴上,如自然山水中亭榭,这边的亭榭,那边的瀑布,即形成一种对景的关系。合理运用,处处出彩! 6、障景 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

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布局特点而闻名于世。以下是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的详细介绍。 1.背靠山势,注重山水结合: 苏州园林往往选择在具有优美山势的地方建造,背靠青山,面向水域。园林中水面较大,山石也常被巧妙应用,形成了山水相依的景观效果。这 种布局使得园林的景观更加具有层次感和深度,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和谐氛围。 2.高低错落的布局,注重空间变化: 苏州园林常常利用地势起伏来创造出不同高度的空间。园林的布局往 往呈现出错落有致的特点。高低起伏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园林的视觉变化, 还为游人提供了多样的空间体验。同时,这种布局还能引导人们的视线和 步伐,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观更加有趣。 3.曲径通幽,游览顺序合理: 苏州园林往往修建曲径通幽的景观,道路蜿蜒曲折,使得游人在园林 中有一种穿越迷宫般的感觉。园林的布局往往依据园林的主题和景点的特点,合理安排游览的顺序,使得游人可以一步步地领略园林的美景,仿佛 进入了一个幽静的世界。 4.志在极致,做工精湛: 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在于追求极致的精湛工艺。从建筑到园林景观, 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打磨和考虑。苏州园林注重细节的处理和工艺的突出,

使得园林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更加完美。园林中的建筑、花园、小品等都是精心设计和装饰的,展示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5.人文交融,注重意境和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注重将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追求一种具有文化内涵和精神意境的空间。在布局中,苏州园林往往通过建筑、雕塑、廊榭等手法,表达主题和氛围,让游人在园林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加了园林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总结起来,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体现了山水结合、高低错落、曲径通幽、做工精湛、人文交融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让园林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观赏性,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和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形式,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园林布局的形式

图1-9 规则式园林(一) 图1-10 规则式园林(二) 园林布局的形式 园林布局的形式,是园林设计的前提,有了具体的布局形式,园林内部的其它设计工作才能逐步进行。 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不开的。英 国造园家杰利克 (G ·A ·Jellicoe )在1954 年召开的国际风景园林家联 合会第四次大会上致词中说 “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中 国(东方)、西亚和古希腊(欧 洲)”。上述三大流派归纳起 来,可以把园林的形式分为 三类。这就是:规则式、自 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园林 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在18世纪英国风景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 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 大利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 诺特(Le Notre )平面几何 图案式园林为代表。我国的 北京天坛、南京中山陵都采 用规则式布局。规则式园林 给人以庄严、雄伟、整齐之 感,一般用于气氛较严肃的

纪念性园林或有对称轴的建筑庭园中。见图1-9、图1-10。 1.中轴线 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以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 2.地形 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3.水体 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整形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 4.广场和道路 广场多为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道路均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形、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建筑 主体建筑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6.种植设计 配合中轴对称的总格局,全园树木配置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柱为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园内常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常为以图案为主要内容的花坛和花带,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7.园林小品 园林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点缀了园景。西方园林的雕塑主要以人物雕像布置于室外,并且雕像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焦点或终点。 雕塑常与喷泉、水池构成水体的主景。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手法,从另一角度探索,园林轴线多视为是主体建筑室内中轴线向室外的延伸。一般情况下,主体建筑主轴线和室外轴线是一致的。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布局和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布局和设计 南京市博物总馆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为了表现审美趣味的高雅,往往通过构思空间的组合和山水的布局,使 造园艺术能达到耐人寻味且引人入胜的状态,通过巧妙的空间组织和借景等方式,呈现出自 然的动态美感,以有限创造无限,显苍然与明媚。 一、园与宅 古典园林一般都是附属于住宅的,位置通常住宅的后面或侧面,这个位置也便于女眷的出入,因封建社会女眷居住的闺房和绣楼都是在住宅的层层院落的最后面。私家园林对外开放的很少,如清代的随园、留园。随园不设围墙,留园则另辟宾客进路。 发展到清代的古典园林,物质享乐活动日渐增多,所以建筑也比较密集。作为私家园林来说,既是园主人读书习字作画、与名人雅士聚会之所,也是与眷属优游娱乐之地。所以较大的私 园一般都有明显的区别,以使居住与冶游的功能分隔开来。 二、山水布局 古典园林的景观最重要的组成要素是山和水。山和水的分布则视园的大小及土地的形状而定。山水的布局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以水为主的布局、以山为主的布局和山水均衡的布局,有园 而无水的几乎没有。以水为主的布局是古典园林最常见的形式,以山为主的园林相对而言较 为少见,这是因为造山难于理水,需要有高水准的艺术修养和创造能力,且要花费更多的人 工以及土石材料,耗资巨大。山水均衡的布局则是规模较大的古典园林常见的形式。 以水为主,以水池为中心,环绕水池来布置景物,是最易取得良好的优美效果的。中国的山 水画理论里,把水比作血脉,把草木比作毛发,造园也是如此。有水便能使园林景色活跃。 水可以将四周的景物倒映在池水中,并且反映出广阔天空千变万化的色彩和云朵,水中还可 以植入莲花荷花水草芦苇等各种水生植物,供人观赏,水面上还可以筑堤架桥,造成层次深 远的景观。水的布局有聚散之分,较小的园一般以聚为主,只有一个水池,较大的园可能有 一个主池和相互联系的水池,或做成溪、涧、瀑布等有趣的形式。水池一般采取不规则形状,以象征天然水体,但也不排斥局部采用人工的直线或者折线形,使之与园中建筑相结合,往 往能产生对比之趣。这种布局大多是平地造园,地形较少有起伏变化,在水池四周布置跌宕 参差的景物造成变化的景观,便成为这类园林布局设计的重要手段。 以山为主,此种布局虽然缺少以水为主的园林开阔明媚的景观,但是却有一种浑厚苍然的山 林情致和类似山居的幽趣。较大的假山不仅可以静观,而且可以登临、进入,有如穿行于深 山幽谷,这是假山最具戏剧性的特点。园中的主体建筑一般面向山的正面,使人见到最好的 立面,其他侧面也应具有特征,使面面有景,景向各殊。这种园林仍然要以水来衬托,才能 更显出山的巍峨,水则萦回在山体的周围,所谓“山无水则不媚”。 山水均衡,是现存古典园林中较多的一种形式,如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怡园、狮子林,无 锡的寄畅园,上海的秋霞圃,曲水园,浙江海盐的绮园等。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山和水的运用,无论在面积或体量上都不占绝对优势。山与水组合的形态千变万化,如同山水画一样,给园 林景观带来无穷的生机和乐趣。在山水均衡的布局中,山水的体量通常都比较大,所以在山 顶和水际都可作较多的经营点缀,达到静观时有如画幅,回游时左右逢源的效果。 三、空间的组织 中国的古典园林之所以委婉多趣,在有限的范围内造成无限的感觉,全在于其绝妙的空间组织。中国古人并没有西方人那种科学的空间观念,但是由于中国文人是把造园视做写文章和 画山水画,按照文章的结构和画理去造园,所以产生我们现代人所看到的这种不期而然的空 间效果。中国的古典园林是由许多具有不同特性的空间组成的,较大的园可能划分成主次不 同的许多空间,较小的园可能只有一个空间。园林的空间是由山石、建筑、花木、城垣等基 本素材分隔而成的,所以空间的特性大体可以区分为以自然材料(如山石、花木)为主的空 间和以人工材料(如建筑、墙垣)为主的空间。在这两类空间之间还有一种折中形的空间, 即建筑与山石、花木参半形成的空间。以自然材料为主的空间,会予人轻松自由的感觉,而 建筑的空间,则予人人工的艺术感。 从空间的安排来看,大体上可区分为封闭与开放的两类,以及一种半封闭或者半开放的折中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简介:中国古典园林自成一体,有其独特的风格。封建的儒家与宗教思想在中国园林中的深远影响。 关键字:建筑特点建筑形式建筑风格文化 前言 使用和造景,观赏和被观赏的双重性,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但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

境界。 东西方园林之中,建筑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他是满足人们生活享受和观赏风景所必须的。西方园林中,如法国的古典主意园林,意大利的庄园、府邸和宫殿往往集中式布置,层数一般两到三层,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全国景色。在中国园林中为满足可行、可观、可居、可游的要求,需配置相应的廊、亭、堂、榭、阁等建筑。从我国发展史来看,园林中建筑密度越来越高,生活居住气息越来越浓。当然建筑也不纯粹作为居游的生活需要来设置,它本身也是供人欣赏的景物之组成部分,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中。自然景色若有人工建筑做适当的点缀,可现出神采而富有魅力,为景观添色。 一、古典园林建筑的特点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

园林建筑的布局问题综述

园林建筑的布局问题综述 园林建筑的艺术布局内容广泛,从总体规划到局部建筑的处理都会涉及。以下就几个比较重要的布局问题加以论述。 1空间组合形式 园林建筑空间组合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1由独立的建筑物和环境结合,形成开放性空间。这种空间组合形 式多使用于某些点景的亭、榭之类,或用于单体式平面布局的建筑物。建筑物可以是对称布局,也可以是非对称的布局,视环境条件而定。 古代西方的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最常用的是对称开放式的空间布局。 1.2由建筑组群自由组合的开放性空间。这种空间组合一般规模较大,建筑组群与园林空间之间可形成多种分隔和穿插。在古代多见于规模 较大,采取分区组景的帝王苑囿和名胜风景区中,如北海的五龙亭, 杭州西泠印社、三潭印月等。由建筑组群自由组合的空间,则多采用 分散式布局。 1.3由建筑物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这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普遍使用 的一种空间组合形式。庭院可大可小,围合庭院的建筑物数量、面积、层数均可伸缩,在布局上可以是单一庭院,也可以由几个大小不等的 庭院相互衬托、穿插、渗透形成统一空间。这种空间组合,有众多的 房间可以用来满足多种功能的需要。 1.4天井式的空间组合。内聚性更加强烈的小天井庭院空间中的景物,利用明亮的小天井与四周相对晦暗的空间所形成的光影对比,往往会 获得意想不到的小空间奇妙景效。如留园中的华步小筑和古木交柯即 属之。 1.5混合式的空间组合。由于功能或组景的需要,有时可把几种空间 组合的形式混合使用,故称混合式的空间组合。根据功能或组景需要 来定。

1.6总体布局统一构图分区组景。对于规模较大的园林,需要从总体 上根据功能、地形条件,把统一的空间划分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或 景点来处理,在构图布局上又使它们能互相因借,巧妙联系,有主从 和重点,有节奏和韵律,以取得和谐统一。 2对比、渗透与层次 园林建筑布局为了达到多样统一和在有限空间中取得小中见大的艺术 效果,十分重视对比、渗透与层次的构图手法。 2.1对比。对比是达到多样统一取得生动谐调效果的重要手段。园林 建筑中的对比是把两种具有显著差别的因素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 特点,同时要强调主从和重点的关系。“万绿从中一点红,动人春色 无须多”恰好说明了对比的意义。 2.1.1体量对比。体量对比,通常是用小的体量来衬托,突出大的体量,使空间富于变化,有主有从,重点突出。巧妙地利用空间体量大 小的对比作用可以取得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如苏洲的留园、网师园 等都有利用空间大小强烈对比而获得小中见大艺术效果的范例。 2.1.2形状对比。形状对比主要表现在平、立面形式上的区别。方和圆、高直与低平,规整与自由,在设计时都可以利用这些空间形状上 互相对立的因素来取得构图上的变化和突出重点。从视觉心理上说, 规矩方正的单体建筑和庭园空间易于形成庄严的气氛;而比较自由的 形式,则易形成活泼的气氛。同样,对称布局的空间容易予人以庄严 的印象;而非对称布局的空间则多为一种活泼的感受。 2.1.3明暗虚实对比。在利用明暗对比关系上,园林建筑多以暗托明,明的空间往往为艺术表现的重点或兴趣中心。通过一明一暗的强烈对比,在视觉上可以产生一种奇妙的艺术情趣。 2.1.4建筑与自然景物对比。严整规则的建筑物与形态万千的自然景 物之间包含着形、色、质感种种对比因素,可以通过对比突出构图重 点获得景效。建筑与自然景物的对比,也要有主有从,或以自然景物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其主要的布局特征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其主要的布局特征 1.亭园林中最多见的供眺览、休息、遮阳、避雨的点景建筑。可置于水际、山颠、山腰、桥头、路旁。《园冶》“亭安有式,基立无凭”,意即亭之安置,各有定式,选地立基,却无准则。因而有山亭、半山亭、沿水亭、靠山亭、与廊结合的廊亭、位于路旁的路亭与桥结合的桥亭、专门为碑而设的碑亭等。 2.廊作用除遮荫防雨,供休息外,还有分隔空间和导游的功能。在景观上,可作透景、隔景、框景之用,使空间景观富于变化,起到廊引人随,移步换景的作用。布局应随环境地势和功能需求而定,忌平直单调。有爬山廊、廊桥、堤廊等。《园冶》“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之曲。今予所构之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 3.榭《园冶》中谓“榭”者,借也。借景而成。或水边,或池畔,制亦随态,意即榭是寄风景而构成的。水边,花边,构造灵活多变。 4.厅堂《园冶》“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厅亦相似。古代会客、治事、礼祭的建筑。坐北朝南,体形高大,居于园中重要位置成为全园主体建筑。 5.舫下部船体石制,上部船舱木制。旱船、石舫、不系舟。多位于水边亦有水上者。

6.楼阁楼与堂相似,只是比堂高一层。阁四周都要开窗,造型较轻巧的建筑物。园内登高望远,游息赏景的建筑,控制风景视线,常为全园艺术构图的中心,成为该园的标志。 7.轩与台轩类似于古代的车子,取其宽敞而又居高之意;台,保持之意,筑台高而坚,上面平坦成为台。都宜建于高旷的部位,以便能登高远眺风景,有助于增进景色。 8.斋与堂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为屏绝世虑、隐修秘居之所,一般式样较收敛(聚气敛神),令人有肃然起敬之感。一般位于偏院。 9.房有所隐蔽而分内外,以为就寝之所。 10.馆暂时寄居,另一个住所之意,书房也可叫馆,客舍为“假馆”。

园林布局知识点总结

园林布局知识点总结 园林布局是指园林设计师根据园林规划的要求和主题,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手法,在园 林空间中进行各种元素的组织和搭配,达到美化环境、构建景观、增加游憩体验等目的的 过程。园林布局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功能需求等因素,以期达到与周围环 境和谐统一的效果。下面将从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设计要点和典型布局形式等方面对园 林布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园林布局的基本原则 1. 顺应自然:园林布局应该尊重和利用自然环境,保持自然原貌,尽量减少人工创伤,使 园林空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生态景观。 2. 注重人文:园林布局要结合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体现主题和情感,使园林具有历史传 承和文化内涵,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愉悦。 3. 合理布局:园林布局要根据园林空间的大小、形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布局 规划,使各个功能区域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园林景观。 4. 多样性设计:园林布局要兼顾整体和局部,注重景观多样化,通过种植植物、设置景点、铺设小品等手法,丰富园林空间的变化和层次,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 5. 循序渐进:园林布局要考虑游客的行走流线和观赏节奏,根据游览的主题和特点,合理 设置景点和节点,形成有序、递进的游览体验。 6. 经营管理:园林布局要考虑园林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情况,选择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景观元素,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和复杂程度。 二、园林布局的设计要点 1. 布局结构:园林布局要根据设计规划的要求,确定整体布局结构,包括主轴线、次轴线、节点、景点和功能区域等,形成园林空间的整体框架和空间秩序。 2. 空间组织:园林布局要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包括山水、建筑、植物、水体、石材等,形成有机的空间组合,增加景观层次和立体感。 3. 植物配置:园林布局要根据植物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景观绿化,形成 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增加园林的生态性和观赏性。 4. 艺术表现:园林布局要运用园林艺术手法,包括疏密有致、远近得当、对称协调、变化 多样等,增加园林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效果。 5. 功能设置:园林布局要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域设置,包 括游憩区、休息区、景观区、绿化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园林布局

园林布局 一造景 (一)主景与配景 园林中景有主景与配景之分。在园林绿地中起到控制作用的景叫“主景”,它是整个园林绿地的核心、重点,往往呈现主要的使用功能或主题,是全园视线控制的焦点。主景包含二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整个园林中的主景,二是园林中由于被园林要素分割的局部空间的主景。配景起衬托作用,可使主景突出,在同一空间范围内,许多位置、角度都可以欣赏主景,而处在主景之中,此空间范围内的一切配景,又成为欣赏的主要对象,所以主景与配景是相得益彰的。 突出主景的方法有: 1、主体升高:主景升高,相对地使视点降低,看主景要仰视,一般可取得以简洁明朗的蓝天远山为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地突出。 2、面阳朝向:建筑物朝向,以南为好,其它园林景物也是向南为好,这样各景物显得光亮,富有生气,生动活泼。 3、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主景前方两侧常常进行配置,以强调陪衬主景,对称体形成的对称轴称中轴线,主景总是布置在中轴线的终点。此外也常布置在园林纵横轴线的相交点,或放射轴线的焦点或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 4、动势向心: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四周次要的景色往往具有动势,趋向于一个视线的焦点,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焦点上。 5、空间构图的重心:主景布置在构图的重心处。规则式园林构图,主景常居于几何中心,而自然式园林构图,主景常位于自然重心上。 (二)近景、中景、全景与远景 景色就空间距离层次而言有近景、中景、全景与远景。近景是近视范围较小的单独风景;中景是目视所及范围的景致;全景是相应于一定区域范围的总景色;远景是辽阔空间伸向远处的景致,相应于一个较大范围的景色;远景可以作为园林开旷处了望的景色,也可以做为登高处鸟瞰全景的背景。山地远景的轮廓称轮廓景,晨昏和阴天的天际线起伏称为蒙景。合理的安排前景、中景与背景,可以加深景的画面,富有层次感,使人获得深远的感受。(三)借景 将园内视线所及的园外景色组织到园内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借景要达到“精”和“巧”的要求,使借来的景色同本园空间的气氛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园内园外相互呼应汇成一片。借景能扩大空间,丰富园景,增加变化,按景的距离、时间、角度等,可分为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四)对景与分景 为了创造不同的景观,满足游人对各种不同景物的欣赏,园林绿地进行空间组织时,对景与分景是两种常见的手法。 1、对景:位于园林绿地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叫对景。为了观赏对景,要选择最精彩的位置,设置供游人休息逗留的场所,做为观赏点。如亭、榭、草地等与景相对。景可以正对,也可以互对,正对是为了达到雄伟、庄严、气魄宏大的效果,在轴线的端点设景点。互对是在园林绿地轴线或风景视线两端点设景点,互成对景,互对景也不一定有非常严格的轴线,可以正对,也可以有所偏离。 2、分景:我国园林含蓄有致,意味深长,忌“一览无余”,要能引人入胜。分景常用于把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景虚虚实实,景色丰富多彩,空间变化多样。分景按其划分空间的作用和艺术效果,可分为障景和隔景。(1)障景:在园林绿地中,凡是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景物的手法。障景有土障、山障、树障、曲障等。障景是我国造园的特色之一。障景是在较短距离之间才被发现,因而视线受抑制,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感觉。障景还能隐蔽不美观或不可取的部分,可障远也可障近,而障本身又可自成一景。 (2)隔景: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景区的手法称为隔景。隔景可以避免各景区的互相干扰,增加园景构图变化,隔断部分视线及游览路线,使空间“小中见大”。隔景的方法和题材很多,如山岗、树丛、植篱、粉墙、漏墙、复廊等。

论风景园林工程的布局形式及其造景特点

论风景园林工程的布局形式及其造景特点 摘要:随着我国国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园林工程建设行业整体实力也有了很 大的提升,人们在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多个环境进行改进和完善,进而有效的 保证和提高园林工程整体的建设效果和质量。在基于此,以下对风景园林工程的 布局形式及其造景特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布局形式;造景特点 引言 植物造景技术实质上是在保证植物健康生长的前提下,以灌木、草坪等园林 植物为主体,适当搭配假山、水及花卉等进行装饰,经历设计、挑选、搭配及修 剪等步骤后,以科学的种植方法进行管理,使其能够拥有美丽的线条、色彩及形态,充分体现自然美感,并且通过合理搭配不同植物,有效凸显园林景观的特点 与功能。 1园林基本布局形式 所谓园林形式,主要指的是园林整体的布局方式。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园林 都能直观的体现出其自身独有的风格与特点。但无论那种风格,都是在相同物质 的基础上所建立。总的来讲,这些基础物质主要包括植物、建筑、公共设施、自 然气候以及地形等内容,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布局形式,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与风格,给人们带来独特的感受,其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体现,首先是整体 布局方式的差异,其次是单体和局部造型方面所产生的差异。后者主要说明的是 造景方面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园林工程布局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规 则式、混合式以及自然式。伴随着园林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使得园林工程布 局形式越来越富有创造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如果将这三类形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并赋予新的名称,即为现代新形式布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规则式布局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园林整体的平面规划当中。采取规则式布局的方式展开园林工程设计工作,都会具有一条十分明显的中轴线 以及若干与之相对应的副轴线,以此构建一套整体的轴线系统,进而能够鲜明的 体现出园林工程的整体性。通常情况下,都是凭借一些基本的图形组成相对规整 的几何图形,以此可以鲜明的体现出园林工程视觉上的美感。在局部设计方面, 同样以几何图形的方式所表现,并且每一个组成部分也都有其自身的轴线,各分 轴线和中心轴线之间彼此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此外,园林工程当中存在一些广场 以及建筑物等,这些景观的轴线也要与园林的整体轴线保持高度的一致,如此才 能够鲜明的体现出规则式布局的中心思想和基本特点。 2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原则 2.1美学原理 美学指的是了解人们对各项事务的审美特点,作为艺术的研究对象,按照人 对美丑的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习惯,实现对美进行创造的有关科学。植物造景应 该结合美学的原理,植物造景中错落的造型是美学的具体体现。根据季节的变化 植物也发生细小的变化,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色,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为 人们带来各种美的享受,可以增加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2.2生态原则 应用植物造景技术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园林工程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并在植 物造景过程中合理融合当地的人文特色,有效提升所构建的园林景观绿化与当地 人文风俗间的契合度,使其能够更容易被当地居民所接受。不同的植物存在不同

园林布局形式的确定

园林布局形式的确定 1.根据园林的性质 图1-13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总平面 1.草坪、旗杆 2.正门 3.博物馆 4.纪念碑 5.墓包 6.四烈士墓 7.湖心亭 8.中苏血谊亭 不同性质的园林,必然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园林形式,力求园林的形式反映园林的特性。纪念性园林、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等,由于各自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各自与其性质相对应的园林形式,如以纪念历史上某重大历史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革命英雄、革命烈士为主题的烈士陵园,较著名的有中国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图1-13)、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长沙烈士陵园、德国柏林的苏军烈士陵园、意大利的都灵战争牺牲者纪念碑园等,都是纪念性园林。这类园林的性质,主要是缅怀先烈革命功绩,激励后人发扬革命传统,起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教育的作用。这类园林布局形式多采用中轴对称、规则严整和逐步升高的地形处理,从而创造出雄伟崇高、庄严肃穆的气氛。而动物园主

要属于生物科学的展示范畴,要求公园给游人以知识和美感,所以,从规划形式上,要求自然、活泼,创造寓教于游的环境。儿童公园更要求形式新颖、活泼,色彩鲜艳、明朗,公园的景色、设施与儿童的天真、活泼性格协调。园林的形式服从于园林的内容,体现园林的特性,表达园林的主题。 2.根据不同文化传统 由于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艺术传统的差异,决定了园林形式的不同。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沿袭,形成了自然山水园的自然式形式。而同样是多山国家的意大利,由于意大利的传统文化和本民族固有的艺术水准和造园风格,即使是自然山地条件,意大利的园林却采用规则式布置。 3.意识形态的不同决定园林的表现形式 西方流传着许多希腊神话,神话把人神化,描写的神实际上是人。结合西方雕塑艺术,在园林中把许多神像规划在园林空间中,而且多数放置在轴线上,或轴线的交叉中心。中国传统的道教,传说描写的神仙则往往住在名山大川中,所有的神像在园林中的应用一般供奉在殿堂之内,而不展示于园林空间中,几乎没有裸体神像。上述事实都说明不同的意识形态决定不同的园林表现形式。 4.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 由于地形、水体、土壤气候的变化,环境的不一,公园规划实施中很难做到绝对规则式和绝对自然式。往往对建筑群附近及要求较高的园林种植类型采用规则式进行布置,而在远离建筑群的地区,自然式布置则较为经济和美观。如北京中山公园。在规划中,如果原有地形较为平坦,自然树少,面积小,周围环境规则,则以规则式为主。如果在原有地形起伏不平或丘陵、水面和自然树木较多处,面积较大,则以自然式为主。林荫道、建筑广场、街心公园等多以规则式为主;大型居住区、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物四周绿地则以混合式为宜;森林园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等多以自然式为主。

园林树木配置的6种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的6种方式 园林树木配置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增添园林的美感和整体氛围。不同的树木配置方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下面将介绍6种常见的园林树木配置方式。 一、对称配置 对称配置是指将树木按照对称的原则进行布置,如将两侧的树木种类和数量保持一致,呈现出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效果。这种配置方式常用于正式的花园或宫廷式的园林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庄重和稳重的感觉。 二、错落有致 错落有致的树木配置方式是指根据园林的布局和功能需求,将树木以不同的间距和高低错落地进行布置。这种方式可以营造出一种自然、随意的效果,常用于公园和风景区等开放式的园林设计中。 三、层次分明 层次分明的树木配置方式是通过将不同种类的树木按照高度和形状进行分层布置,形成明显的层次感。这种方式常用于大型园林设计中,能够营造出一种壮观和立体感的效果。 四、重点突出 重点突出的树木配置方式是指在园林中选择一些具有特殊形态或独特色彩的树木,将其作为重点进行突出布置。这种方式常用于景观

点或节点的设计中,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增加园林的亮点。 五、四季有景 四季有景的树木配置方式是通过合理选择具有不同季节花期和叶色的树木进行布置,使园林在四季都能呈现出不同的景色。这种方式常用于公园和庭院等常年开放的园林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变化丰富的感觉。 六、生态环保 生态环保的树木配置方式是指在园林设计中注重选择本地适应性强、对环境友好的树木进行布置。这种方式注重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能够营造出一种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的园林氛围。 总结起来,园林树木配置方式有对称配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四季有景和生态环保等六种。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效果和适用场景,园林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配置方式,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空间。同时,合理的树木配置不仅能够增添园林的美感,还能够提供阴凉、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为人们带来舒适的休闲环境。

园林动态空间布局方法

园林动态空间布局方法 园林对于游人来说是一个流动的空间,一方面表现为自然风景的时空转换,另一方面表现在游人步移景异的过程中。前面提到园林空间的风景界面构成了不同的空间类型,那么不同的空间类型组成有机整体,并对游人构成丰富的连续景观,这就是园林景观的动态序列。如同写文章一样,有起有结,有开有合,有低潮有高潮,有发展也有转折。 (一)园林空间的展示程序 中国古典园林多半有规定的出入口及行进路线,明确的空间分隔和构图中心,主次分明的建筑类型和游憩范围,就像《桃花源记》中描述的樵夫寻幽的过程那样,形成了一种景观的展示程序。 1.一般序列 一般简单的展示程序有所谓两段式或三段式之分。两段式的程序就是从起景逐步过渡到高潮而结束,其终点就是景观的主景,如一般纪念陵园从入口到纪念碑的程序。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从巨型雕塑“醒狮”开始,经过广场,进入纪念馆达到高潮而结束。三段式的程序可以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个段落,在此期间还有多次转折,由低潮发展为高潮景序,接着又经过转折、分散、收缩以至结束。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建筑群中,以排云殿为“起景”,经石阶向上,以佛香阁为“高潮”,再以智慧海为“结景”,其中主景是在高潮的位置,是布局的中心。 2.循环序列 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需要,多数综合性公园或风景区采用了多向入口、循环道路系统,多景区景点划分(也分主次景区),分散式游览线路的布局方法,以容纳成千上万游人的活动需求。因此现代综合性公园或风景区一般采用主景区领衔,次景区辅佐,多条展示序列。各序列环状沟通,以各自入口为起景,以主景区主景物为构图中心。以综合循环游憩景观为主线以方便游人,满足园林功能需求为主要目的来组织空间序列,这已成为现代综合性园林的特点。 3.专类序列 以专类活动内容为主的专类园林有着他们各自特点。如植物园多以植物演化系统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