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基础工程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4e4442f524ccbff021843f.png)
基础工程复习题一、填空题1.基础工程的工作内容:、、。
2.浅基础按结构型式分为:、、、、、。
3.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设计等级为;次要的轻型建筑物设计等级为。
4.地基主要受力层:指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独立基础下为,且厚度均不小于5m 的范围。
5.把刚性基础能跨越基底中部,将所承担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至基底边缘的现象称作基础的。
6.影响基础埋深的主要因素有、、、。
7.地基变形可分为、、、。
8.按成桩过程中挤土效应桩可分为、、。
9.软弱土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等。
10.常用的基坑围护结构有、、、等。
11.建筑安全等级可分为:、、。
12.浅基础按材料分为:、、、、、。
13.地基压力扩散角取决于、、、。
14.减少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措施包括、、、。
15.按承载性状桩可分为、、、。
二、名词解释1.常规设计法;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3.正常使用极限状态;4.联合基础;5.群桩效应;6.涂抹作用;7.架越作用;8.摩擦桩;9.挤土桩;10.桩基础三、判断题1.群桩承载力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2.复合基桩是指低承台桩群桩基础中包含承台底土阻力的基桩。
()3.桩穿越膨胀土层,浸水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4.加大基础埋深,并加作一层地下室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少沉降。
()5.常规基础设计方法不考虑荷载作用下各墙柱端部的相对位移,地基反力则被假定为直线分别。
()6.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础应埋置在地表一下0.5m,且基础顶面至少低于设计地面0.1m。
()7.对于端承桩或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计算基桩承载力时可不考虑群桩效应。
()8.复合基桩是指群桩中的一根桩。
()9.桩附近地面大面积堆载的情况会使桩周产生负摩阻力。
()10.基础埋深应从建筑物的用途及荷载、土层分布、地下水和冻胀情况综合确定。
()11.在扩展基础的冲切计算时需要使用基底净反力。
()12.按照桩的承载性状,桩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非挤土桩。
基础工程教材习题解答
![基础工程教材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738439410661ed9ad51f3bc.png)
第2章 习题解答教材习题2-9 某砌体承重结构,底层墙厚490mm ,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传至0.00±标高(室内地面)的竖向荷载310/k F kN m =,室外地面标高为-0.30m ,建设地点的标准冻深1.5m ,场地条件如下:天然地面下4.5m 厚粘土层下为30m 厚中密稍湿状态的中砂,粘土层的0.73e =,319/kN m γ=,28%w =,39%L w =,18%P w =,22k C kPa =,18k ϕ=,中砂层的318/kN m γ=,30k ϕ=,试设计该基础。
补充条件和要求如下:1)设计成刚性条形基础; 2)材料用C15混凝土;3)基础底面低于标准冻深线;4)选择地基持力层,确定基础底面宽度并检算地基承载力;5)确定基础各部分尺寸使之满足基础刚性角的要求并绘制剖面草图(砖墙不设置大放脚)。
公式(2-9)涉及到的系数如下表:内摩擦角标准值ϕkM b M d M c 18° 30°解:按解题步骤求解。
1)选择C15素混凝土为基础的材料,立面形式待定;2)地基为两层,考虑荷载不大,故初步取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暂定基础的埋置深度为1.5m (不高于标准冻深,室外地面以下1.2m );3)计算基础底面积并决定其尺寸由于题目未给出f ak ,故应用公式(2-9)并预估基础宽度为1.5m ,有a b d m c k0.4319 1.5 2.7219 1.2 5.3122191.09kPa f M b M d M c γγ=++=⨯⨯+⨯⨯+⨯=由于是条形基础,故由公式(2-18)得到: k a 3101.86m191.0920 1.2G F b f d γ≥==--⨯取b =1.85m ,再代入(2-9)式计算,得a b d m c k0.4319 1.85 2.7219 1.2 5.3122193.95kPa f M b M d M c γγ=++=⨯⨯+⨯⨯+⨯=再代入(2-18),得:k a 3101.82m193.9520 1.2G F b f d γ≥==--⨯故取基础宽度b =1.85m 可行。
《基础工程施工》习题及答案
![《基础工程施工》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a0d2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a.png)
《基础工程施工》习题及答案一、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25小题,每题答对1分,共25分)1.“GB”表示国家标准,“JGJ”表示建筑工程行业标准,“GJJ”表示城镇建设工程行业标准,“DBJ01”表示北京市地方建设标准。
()2. 根据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只要从正规厂家中买来的有“MC”(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的经纬仪、水准仪与钢尺,都可以在施工现场合法使用。
()3.1:5000地形图上有一篮球场,图上尺寸为7mm×13mm,则其实地面积为2275平方米。
()4.水平面是与水准面相切并处处与铅垂线成正交的平面。
()5.由测绘部门按国家规范要求埋设并测定的已知高程的固定点,作为在其附近进行水准测量的高程依据,这种点叫做永久水准点,代号为BM。
()6.两点间的高差(h)与该两点连线的长度(L)的比叫坡度i=h/L。
()7.测设已知高程点时,S3水准仪应每年检定一次,每季度检校一次,控制i角在±20″范围内。
()8.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直角坐标系,由于两者对坐标轴与象限的定义不一致。
故计算坐标增量时,两者使用的数学公式都应作相应的改变。
()9.水准测量中尽可能不要采用往返测法和闭合测法,因为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发现已知点动了、高程起始数据错了或用错了点位等起始依据问题。
()10.经纬仪光学对中器轴线与竖轴(VV)不重合引起角度误差,除校正仪器外,不可能消减其影响。
()11. J2光学经纬仪,由于是在度盘一直径两端的棱镜将其影像复合重叠,故而能抵消度盘偏心差。
()12.测距仪的标称精度mD=±(A+B×D),式中:D为被测距离,A为固定误差、单位为mm,B为比例误差系数、单位为10-6或mm/km。
检定周期为一年。
()13.视距测量中,测站点至立尺点的水平距离与尺间隔(L)成反比。
()14.用函数型计算器的程序计算中误差m时,一定要在统计计算状态即“STAT”(或“SD”)状态的显示下进行。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f3ba3a5acfa1c7ab00cc06.png)
1
击数 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
N=21 查表 2-5,得:
21 15
f ak
250
(340 250)
30 15
286kPa
因为埋深大于 d=1m>0.5m ,故还需对 f k 进行修正。查表 2-5,得承载力修正系数
fa f ak =130kPa。
砖下条形基础代入公式 2-20 得基础宽度
b
Fk
150 1.25 m
f a G d 130 20 0.5
取 b =1.3m<3m ,故无需再进行宽度修正。
(3)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CZ 17 2.2 37.4kPa
由 Es1 Es2 8.1 2.6 3.1, z 2.2 0.5 1.7 m 0.5 b ,查表 2-7 得
21.9kN m
As
M 0.9 f yh0
21.9 106
565mm2
0.9 210 205
配钢筋 12 @ 200 , As 565mm2 ,垫层用 C10 混凝土。
2-7 一钢筋混凝土内柱截面尺寸为
300mm × 300mm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
Fk 400kN 。自地表起的土层情况为:素填土,松散,厚度
A 1.6 2.4
F 6M 1.35 400 6 1.35 110
p j max
bl
bl 2
1.6 2.4
1.6 2.42
p j min
F 6M bl bl 2
1.35 400 6 1.35 110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f3ba3a5acfa1c7ab00cc06.png)
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 ( 1)中砂,厚 2.0m ,潜水面在地表以下 1m 处, 饱和重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2)粘土隔离层,厚 2.0m ,重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 2.0m(取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问地基开挖深 达 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 若基础埋深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施工时除将中砂层 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 【解】 ( 1)地基开挖深 1m 时 持力层为中砂层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 20× 1+ 19× 2=5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 10×( 2+2+2) =60kPa 因为 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 (2)基础埋深为 1.5m 时 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 20× 0.5+ 19× 2=4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 =1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得: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8m ;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 6-4.8=1.2m 。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 b=1.8m ,埋深 d=1.2m ,地基土为粘土, 内摩擦角标准值 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 =20°,粘聚力标准值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 的有效重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试确定地基
基础边缘至砖墙计算截面的距离
1 b1 2 1.3 0.24
基础有效高度
0.53 m
h0
j b1 0.7 f t
155.8 0.53 0.107m 107mm
0.7 1100
取基础高度 h 250 mm , h0 250 40 5 205 mm ( 107 mm)。
(完整版)基础工程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完整版)基础工程习题集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a81a6e71fe910ef02df8a8.png)
( 基础工程习题集与参照答案)一、选择题1、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一定用内摩擦角的什么值来查表求承载力系数?A 设计值B标准值C均匀值2、砌体承重结构的地基同意变形值是由以下哪个值来控制的?A 沉降量B沉降差C局部倾斜3、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纳下述何种基底压力?A 基底净反力B基底总压力C基底附带压力4、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有较大差异时,设置沉降缝,其原理是?A 减少地基沉降的举措B一种施工举措C减少不均匀沉降的建筑举措5、以下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最敏感?A框架结构B排架结构C筒体结构6、框架结构的地基同意变形值由以下何种性质的值控制?A 均匀沉降B沉降差C局部倾斜7 、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同意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以下何种性质控制?A 均匀沉降B沉降差C倾斜8、当基底压力比较大、地基土比较脆弱而基础的埋置深度又受限制时,不可以采纳?A 筏板基础B刚性基础C扩展式基础9 、沉降计算时所采纳的基底压力与地基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纳的基底压力的主要差异是?A荷载效应组合不一样及荷载性质(设计值或标准值)不一样B荷载性质不一样及基底压力性质不一样(总应力或附带应力)C荷载效应、荷载性质及基底压力性质都不一样10、防备不均匀沉降的举措中,设置圈梁是属于A 建筑举措B 结构举措C 施工举措11、刚性基础往常是指A 箱形基础B 钢筋混凝土基础C 无筋扩展基础12、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A 刚性基础B 柔性基础C 轻型基础13、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差异在于A 伸缩缝比沉降缝宽B 伸缩缝不可以填实 C 沉降缝一定从基础处断开14、赔偿基础是经过改变以下哪一个值来减小建筑物的沉降的?A 基底的总压力B 基底的附带压力C 基底的自重压力15 、对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的箱形基础进行内力剖析时,应按下述何种状况来计算?A 局部曲折B 整体曲折C 同时考虑局部曲折和整体曲折16、全赔偿基础地基中不产生附带应力,所以,地基中.A 不会产生沉降B也会产生沉绛C会产生很大沉降17、依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需作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的范围是。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493fb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6.png)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在基础工程课后习题中,学生通常会面临一些与力学、材料科学、结构分析和施工技术相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习题答案示例,这些示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基础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力学基础1. 问题:确定一个均匀直杆在承受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应变。
答案:应力(σ)是施加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力,计算公式为σ = F/A,其中F是施加的力,A是受力面积。
应变(ε)是物体长度的相对变化,计算公式为ε = ΔL/L₀,其中ΔL是长度变化,L₀是原始长度。
对于均匀直杆,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常数为杨氏模量(E)。
2. 问题:解释什么是剪切应力,并给出计算公式。
答案:剪切应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截面垂直,导致物体产生剪切变形的应力。
计算公式为τ = VQ/I,其中V是剪切力,Q是第一力矩,I是截面的惯性矩。
二、材料科学1. 问题:描述混凝土的组成和其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答案: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如砂和碎石)、水和可能的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形成粘结剂,将骨料粘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的类型和用量、骨料的粒径和级配、水灰比以及养护条件。
2. 问题:解释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答案: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塑性变形开始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拉强度是材料在断裂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对于钢材,屈服强度通常低于抗拉强度,这意味着在达到屈服强度后,材料会开始塑性变形,直至达到抗拉强度并发生断裂。
三、结构分析1. 问题:说明单跨简支梁的弯曲矩和剪力的计算方法。
答案:单跨简支梁的弯曲矩(M)和剪力(V)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条件和弯矩-剪力方程来计算。
对于简支梁,其弯矩分布通常呈现抛物线形状,而剪力则与梁上荷载分布有关。
计算时,需要考虑梁的支反力、荷载类型(如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以及梁的跨度。
2. 问题:解释如何确定悬臂梁的支座反力。
答案:悬臂梁的支座反力可以通过自由体图和静力平衡条件来确定。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600025cfc789eb172dc875.png)
第二章2-1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和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 ,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 (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1m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1)地基开挖深1m时持力层为中砂层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因为58<60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2)基础埋深为1.5m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得:≤4.8m;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6-4.8=1.2m。
2-2某条形基础底宽b=1.8m,埋深d=1.2m ,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20°,粘聚力标准值=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解】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MdMbMfkcmdba29. 1441266.52.13.1806.38.11051.0=⨯+⨯⨯+⨯⨯=+ +=γγ2-3某基础宽度为2m ,埋深为1m 。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 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kPaf ak 286)250340(15301521250=---+=因为埋深大于d=1m>0.5m ,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f61195eff9aef8951e0650.png)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与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1)地基开挖深1m时持力层为中砂层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因为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2)基础埋深为1、5m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得:≤4、8m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6-4、8=1、2m。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b=1、8m,埋深d=1、2m,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20°,粘聚力标准值=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解】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MdMbMfkcmdba29. 1441266.52.13.1806.38.11051.0=⨯+⨯⨯+⨯⨯=+ +=γγ2-3 某基础宽度为2m,埋深为1m。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kPa f ak 286)250340(15301521250=---+=因为埋深大于d=1m>0、5m,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1a31de9e31433239689396.png)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2-4 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F k=180kN/m,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m。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g=18kN/m3,e0=0.9,f ak=170kPa。
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解〕查表2-5,得ηd=1.0,代入式(2-14),得f a= f ak+ηdγm(d-0.5)=170+1.0×18×(1.2-0.5)=182.6kPa按式(2-20)计算基础底面宽度: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F k=1.05MN,基础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γ=18kN/m3,f ak=280kPa。
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解〕查表2-5,得ηd=4.4。
f a= f ak+ηdγm(d-0.5)=280+4.4×18×(1-0.5)=319.6kPa取b=1.9m。
2-6 某承重砖墙厚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F k=150kN/m。
该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γ=17kN/m3,e=0.91,f ak=130kPa,E s1=8.1MPa;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1. 6m,f ak=65kPa, E s2=2.6MPa;第三层为中密中砂。
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
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虑土的冻胀问题。
(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
〔解〕(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第二层淤泥质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不宜作持力层;第三层中密中砂强度高,但埋深过大,暂不考虑;由于荷载不大,第一层粉质粘土的承载力可以满足用做持力层的要求,但由于本层厚度不大,其下又是软弱下卧层,故宜采用“宽基浅埋”方案,即基础尽量浅埋,现按最小埋深规定取d=0.5m。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40699f050876323012124d.png)
1、天然地基上的基础设计必须满足是么基本要求?答:强度要求、变形要求、稳定性要求及上部结构其它要求。
具体为:通过基础作用在地基上的压力不能超过地基承载力,以防止地基发生强度破坏;保证地基及基础的变形值不超过建筑物的允许值,以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地基及基础整体稳定性应有足够保证;基础本身强度、刚度、耐久性等应满足上部结构的要求。
2、简述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答:(1)仔细研究并充分掌握拟建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勘查资料,结合上部结构相关设计资料,在充分了解当地建筑经验、施工条件、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基础材料、类型和平面布置方案;(2)选择地基承载力和确定基础埋置深度;(3)确定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4)根据地基承载力,初步确定基础底面尺寸,若存在软弱下卧层,尚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5)进行必要的地基变形和稳定性验算;(6)对需要抗震验算的建筑物,应进行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7)进行基础结构设计并满足相关构造要求,以保证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8)绘制基础施工图,并付必要的技术说明。
3、确定基础埋深需考虑哪些因素?答:(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2)作用在地基上荷载的大小和性质;(3)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4、确定基础承载力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答:(1)按载荷试验确定;(2)按规范法确定;(3)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用理论公式确定。
5、基础底面尺寸如何确定?为何要进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答:(1)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尺寸。
(2)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3)按允许沉降差调整基础底面尺寸;(4)地基变形计算;(5)地基稳定性验算。
6、为什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必须根据基础的实际宽度和埋深进行修正?答:宽度修正:实际工程中基础宽度和承压板宽度是不同的,而基础宽度越大,则地基的承载力也越大,故须对实验结果经行宽度修正。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2e7d84c1c708a1284a449e.png)
7.1《建筑地基规范》规定,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按那些规定执行?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应按:1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2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3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4 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5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1.07.2浅基础有哪些类型和特点?浅基础的类型特点:1、独立基础:也叫“单独基础”,最常用的是柱下基础。
2、条形基础:条形基础是墙下最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当柱下独立基础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以使用条形基础。
故按上部结构的的形式,可以将条形基础分为:a、“墙下条形基础”;b、“柱下条形基础”;c、“十字交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若是相邻两柱相连,又称“联合基础”或“双柱联合基础”。
3、筏板基础:按其构造形式可以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
4、箱型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底板、顶板和纵横交错的内外隔墙组成。
具有很大的空间刚度和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抗震性能好,且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可以做地下室。
5、壳体基础:其现阶段主要用于筒形构筑物的基础。
7.3地基土的冻胀性要考虑那些因素?跟土的类别,冻胀性,环境三个因素有关7.4确定基础埋置深度要考虑哪些因素?1.与建筑物有关的条件;2.工程地质条件;3.水文地质条件;4.地基冻融条件;5.场地环境条件。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21065552d380eb62946d97.png)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和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 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1)地基开挖深1m时持力层为中砂层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因为 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2)基础埋深为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9×2=4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得:≤;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 =。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 b=,埋深 d=,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 =20°,粘聚力标准值 =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解】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MdMbMfkcmdba29. 1441266.52.13.1806.38.11051.0=⨯+⨯⨯+⨯⨯=+ +=γγ2-3 某基础宽度为2m,埋深为1m。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解】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kPa f ak 286)250340(15301521250=---+=因为埋深大于d=1m>,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
查表2-5,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b η,4.4=d η,代入公式(2-14)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kPad b f f m d b ak k 6.325)5.01(184.4)33(180.3286)5.0()3(=-⨯⨯+-⨯⨯+=-+-+=γηγη 2-4 某承重墙厚240mm ,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m kN F k 180=,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
基础工程习题与答案
![基础工程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c6b2cad51f01dc381f195.png)
基本概念练习题1.为评价填土的压实情况,在压实后应测定:压实系数2.土质地基详细勘察对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到达基底下~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3.浅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土的变形模量采用的方法是:假定半无限体外表为刚性平板上作用竖向荷载的线弹性理论4.渗透试验可分为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常水头试验可适用于砂土,变水头试验可适用于低渗透性的粘性土7.一般认为原生湿陷性黄土的地质成因是:风积成因8.初步判断膨胀土的室内试验指标是:自由膨胀率9.从以下确定基础埋置深度所必须考虑的条件中有: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时应考虑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10.根据?地基基础设计标准?(GB50007-2002)的规定,指出以下情况中何种情况不需验算沉降:6层住宅,场地无填方,持力层承载力;烟囱高度为35m,持力层承载力。
11.从以下论述中,指出表述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GB50007-2002)规定的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方法的正确概念:对于软土,深度和宽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都可以忽略;深宽修正时,对于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深宽修正时,对于土的重度的规定和按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时的规定一致。
12.在以下对各类基础设计条件的表述中,指出错误的观点:对单幢建筑物,在地基土比拟均匀的条件下,基底平面形心宜与基本组合荷载的重心重合;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计算弯矩中计入了考虑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和台阶上土重的影响13.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GB5007-2002),在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1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标准?(GB5007-2002)的规定,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不进行稳定性验算?一般软弱地基上的多层建筑15.为解决新建建筑物与已有的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且基础埋深又深于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哪项措施:增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基坑开挖时采取可靠的支护措施;采用无埋式筏板基础。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1a31de9e31433239689396.png)
浅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2-4 某承重墙厚240mm,作用于地面标高处的荷载F k=180kN/m,拟采用砖基础,埋深为1.2m。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g=18kN/m3,e0=0.9,f ak=170kPa。
试确定砖基础的底面宽度,并按二皮一收砌法画出基础剖面示意图。
〔解〕查表2-5,得ηd=1.0,代入式(2-14),得f a= f ak+ηdγm(d-0.5)=170+1.0×18×(1.2-0.5)=182.6kPa按式(2-20)计算基础底面宽度:为符合砖的模数,取b=1.2m,砖基础所需的台阶数为:2-5 某柱基承受的轴心荷载F k=1.05MN,基础埋深为1m,地基土为中砂,γ=18kN/m3,f ak=280kPa。
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解〕查表2-5,得ηd=4.4。
f a= f ak+ηdγm(d-0.5)=280+4.4×18×(1-0.5)=319.6kPa取b=1.9m。
2-6 某承重砖墙厚240mm,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F k=150kN/m。
该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γ=17kN/m3,e=0.91,f ak=130kPa,E s1=8.1MPa;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1. 6m,f ak=65kPa, E s2=2.6MPa;第三层为中密中砂。
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
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必考虑土的冻胀问题。
(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
〔解〕(1)确定地基持力层和基础埋置深度第二层淤泥质土强度低、压缩性大,不宜作持力层;第三层中密中砂强度高,但埋深过大,暂不考虑;由于荷载不大,第一层粉质粘土的承载力可以满足用做持力层的要求,但由于本层厚度不大,其下又是软弱下卧层,故宜采用“宽基浅埋”方案,即基础尽量浅埋,现按最小埋深规定取d=0.5m。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a4d8998bd63186bcebbcbb.png)
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 ,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 处,饱和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 ,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 (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 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 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 (1)地基开挖深1m 时 持力层为中砂层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 因为 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 (2)基础埋深为1.5m 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 ≥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 得:≤4.8m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 6-4.8=1.2m 。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 b=1.8m ,埋深 d=1.2m ,地基土为粘土,摩擦角标准值 =20°,粘聚力标准值 =12kPa ,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 ,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 f 。
【解】 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 Md M b M f kc md b a 29.1441266.52.13.1806.38.11051.0=⨯+⨯⨯+⨯⨯=++=γγ2-3 某基础宽度为2m ,埋深为1m 。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 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kPa f ak 286)250340(15301521250=---+=因为埋深大于d=1m>0.5m ,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习题答案)习题1-1按规范求出图1-12颗粒级配曲线①、曲线②所示土中各粒组的百分比含量,并分析其颗粒级配情况。
图1-12 习题1-1图有表一计算得到各粒组含量的%如表二所示。
习题1-2使用体积60cm 3的环刀切取土样,侧的土样质量为120g ,烘干后的质量为100g ,又经比重试验测得G s =2.70,试求①该土的湿密度ρ、湿重度γ、含水率ω和干重度γd ②在1立方米土体中,土颗粒、水与空气所占的体积和质量。
解:(1)3/260120cm g v m ===ρ γ=ρg=2×10=20KN/m 3%20%100100100120%100=⨯-=⨯-=s s m m m ω 3/67.162.01201m KN d =+=+=ωγγ(2)当V=1m 3时由kg g V m V g m d s s d 16671010167.163=⨯⨯==⇒=-γγ 由kg m m m m s w sw3.3331667%20%100=⨯==⇒⨯=ωω 3333.010003.333m m V V m w w w w w w ===⇒=ρρ 由3617.010007.21667m G m V V m G w s S S w S s s =⨯==⇒=ρρ V a =V -V s -V w =1-0.617-0.333=0.05m 3习题1-31-3 试按三相草图推证下列两个关系式:(1) eG S s r ω= (2) )1(1n G eG w s w s d -=+=γγγ解:(1)将G s 、ω、e 的定义式代入等式右侧则:右式r vw v w w V m w w v w w v s s w w s s S S V V V V V V V m V V m m V m e G W w=====ρρρω故eG S S r ω=(2)e G G G G V g V V m V g m ws V V w s V V V w s V V w s w s w s s s d svsv s s +=+=====+11γγγγρργ 由上式可知:)1(n G VV V G V V G w s Vw s S w s d -=-==γγγγ 习题1-4某原状土样,测出该土的γ=17.8kN /m 3,ω=25%,G s =2.65,试计算该土的干重度γd 、孔隙比e 、饱和重度γsat 、浮重度γ’、和饱和度S r 。
解:3/24.1425.018.171m kN d =+=+=ωγγ8610.0124.141065.21=-⨯=-=dws G e γγ%95.768610.0%2565.2=⨯==e G S s r ω 3/87.18108610.018610.024.141m kN e e n w d w d sat =⨯++=++=+=γγγγγ 3/87.81087.18m kN w sdt =-=-='γγγ习题1-5某饱和土样的含水率ω=40%,饱和重度γsat =18.3kN /m 3,试用三相草图求它的孔隙比e 和土粒的比重G s 。
解:由于是饱和土体,所以S r =100%,γ=γsat =18.3kN/m 3,3/07.134.013.181m kN d =+=+=ωγγ假定:V=1m 3,可由定义式求出:W=γV=18.3kN ,W s =γd V=13.07kN W w =W s ω=13.07×0.4=5.23kN3523.01023.5m W V V W w w w w w w ===⇒=γγ V v =V w =0.523m 2V s =V-V w 1-0.523=0.477 m 274.210477.007.13=⨯==w s s s V W G γ 习题1-6有A 、B 两种土样,测得其指标如表1-12,试求:①那一个土样的粘粒含量高?②那一个土样的孔隙比e 大?③那一个土样的饱和重度γsat 大?④用(GB50007-2002)规范确定A 、B 土样的名称及状态。
表1-12 习题1-6附表解:由I P =ωl -ωp ,eG e e S G e w s d w d r s +=++==11sat γγγγγω,,,故由表1-14可以计算出A 、B 土样的塑性指数I 、孔隙比e 、干重度γ和饱和重度γ如下表:PA PB A B satB satA A 土为粘土(I P >17),B 土为粉质粘土(10<I P <17)。
习题1-7根据试验测得图1-12中颗粒级配曲线④所示土的液限含水率ωL =31.5%、塑限含水率ωp =18.6%,试对该土进行分类定名。
解:由④曲线知小于0.074mm 的土粒占47.5%<50%,属粗粒土,小于2.0mm 的土粒含量占100%,故属于砂类土;小于0.25 mm 的土粒占63%>50%,小于0.1 mm 的土粒含量占52%<75%,故属于中砂。
又因I P =31.5-18.6=12.9,ωL =31.5%,查塑性图知细粒为低液限粘土,故该土定名为低液限粘土质中砂。
习题1-8某土料场土料的分类为低液限粘土“CL”,天然含水率ω=21%,土粒比重G s =2.70,室内标准击实实验得到最大干重度γdmax =18.5kN /m 3,设计中取压实度P =0.97,并要求压实后土的饱和度S r ≤90%。
问碾压时土料应控制多大的含水率?土料的天然含水率是否适于填筑?压实土的测定干密度为多少时符合质量要求?解:由题中可知:当压实度为0.97时,压实后的干重度γd =18.5×0.97=17.945KN/m 3,相应的孔隙比和含水率为:5046.01=-=dws G e γγ%82.167.25046.09.0=⨯==s r G e S ω 因此,应控制土料含水率在16.82%左右,而该土天然含水率为21%,比控制含水率偏大,所以建议翻晒后使用,压实干密度不小于17.945 KN/m 3时符合要求。
习题1-9已测得图1-12中曲线③所示土的细粒部分土的液限ωL =34.3%、塑限ωp =19.5%,试分别用(SL237-1999)、(JTJ024-85)和(GB50007- 2002)规范对其进行分类定名。
解:(1)用JTJ051-1993分类由曲线③可知大于2mm 的土粒含量占61%,属于含细粒土砾;细粒土的塑性指数I P =34.3-19.5=14.8,查塑性图知属低液限粘土,故该土定名为含低液限粘土砾。
(2)用GB50007-2002分类由曲线③可知大于2mm 的土粒含量占61%,属于含细粒土砾,小于0.074mm 的土粒含量占13%>10%,故定名为含粘性土的圆砾或角砾。
习题1-10根据试验测得图1-12中颗粒级配曲线④所示土的液限ωL =31.5%、ωp =18.6%,试分别用(SL237-1999)、(JTJ051-1993)和(GB50007-2002)规范对该土进行分类定名。
解:(1)用JTJ051-1993分类大于2mm 的土粒含量占11%,大于0.074mm 的土粒含量占48%,故属于细粒土;细粒土的塑性指数I P =31.5-18.6=12.9,查细粒土塑性图属低液限粘土,故该土定名为含砂低液限粘土(CLS )。
(2)用GB50007-2002分类 塑性指数I P =31.5-18.6=12.9,(10<I P <17)属粉质粘土。
第二章 土中水的运动规律(习题答案)习题2-1如图2-14所示,在5.0m 厚的粘土层下有一砂土层厚6.0m ,其下为不透水基岩。
为测定该砂土的渗透系数,打一钻孔到基岩顶面并以1.5×10-2 m 3/s 的速率从孔中抽水。
在距抽水孔15m 和30m 处各打一观测孔穿过粘土层进入砂土层,测得孔内稳定水位分别在地面以下3.0m 和2.5m ,试求该砂土的渗透系数。
(答案:4.01×10-4 m /s ) 图2-14 习题2-1图解:由题意可知:r 1=15m ,r 2=30m ,h 1=0.3m ,h 2=0.45m ,代入式2-9得:s m k /0294.03.045.0105.1222=-⨯=-习题2-2室内做常水头渗透试验。
土样截面积为70cm 2,两测压管间的土样长为10cm ,两端作用的水头为7cm ,在60s 时间内测得渗透水量为100cm 3,水温为15°C 。
试计算渗透系数k 20。
解:将所给数据代入公式2-7得15℃时的渗透系数:s cm k /104.36070710100215-⨯=⨯⨯⨯=TTk k 2020ηη=由表2-3内插可知8725.01015=ηη、773.01020=ηη,所以1287.1773.08725.02015==ηηs cm k k T T/1084.3104.31287.1222020--⨯=⨯⨯==ηη 或:查手册可得15℃和20℃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η15=1.144、η20=1.010所以,20℃时的渗透系数为:s cm k /1085.3104.3010.1144.12220⨯=⨯⨯=-(两种解法的误差来源于查表2-3的内插)习题2-3对一原状土样进行变水头渗透实验,土样截面积为30cm 2,长度为4cm ,水头管截面积为0.3cm 2,观测开始水头为160cm ,终了水头为150cm ,经历时间为5min ,实验水温为12.50C,试计算渗透系数k 20 。
(3.9×10-7cm/s)解:将所给数据代入公式2-8得12.5℃时的渗透系数:s cm k /106.8150160ln 6053043.065.12-⨯=⨯⨯⨯⨯=T Tk k 2020ηη=由表2-3内插可知9325.0105.12=ηη、773.01020=ηη,所以2063.1773.09325.0205.12==ηηs cm k k T /10037.1106.82063.156205.1220--⨯=⨯⨯==ηη 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习题答案)习题3-13-1某建筑场地的地质剖面如图3-20所示,试计算①各土层界面及地下水位面的自重应力,并绘制自重应力曲线。
②若图3-20中,中砂层以下为坚硬的整体岩石,绘制其自重应力曲线。
2m1m 2m 1mM3m0 =200 =200kPa 0kPa p p 图3-20 习题3-1图①σcz 1=17×2=34.0kPa ;σcz 2=17×2+19×3.8=106.2kPa ; 对于淤泥质粘土1)1(-+=γγw d e w s20.8)41.01(74.22.18)174.2()1()1(1)1(=+⨯⨯-=+-=+-='w d d e d s s w s γγγkN/m 3σcz 3=17×2+19×3.8+(18.20-10) ×4.2=140.64kPaσcz 4=17×2+19×3.8+(18.20-10) ×4.2+(19.6-10) ×2=159.84kPa②若图3-20中,中砂层以下为坚硬的整体岩石σcz 1、σcz 2、σcz 3同①,但岩层顶面处为159.84+10×6.2=221.84kPa绘制自重应力曲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