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优质教案+说课稿
14*在柏林【教学目标】,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教学重难点】,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学法,导入新课1.谈话: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说《桥》和《穷人》,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小说呢?2.学生交流。
预设:阅读小说时,我们要关注小说的情节、环境及小说中的人物;通过情节、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奥莱尔创作的一篇小说《在柏林》。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4.明确自读要求。
引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小说的学习提示。
(学生自由读)课件出示:战争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
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借助已学的方法来展开自主学习,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板块二梳理情节,整体感知1.引导:默读课文,想想小说写了哪些主要人物,这些人物又构成了怎样的情节。
,补充小说的情节示意图,交流展示自己画出的情节示意图。
老妇数数,老头制止,老妇又数,老头陈述,女孩嗤笑车厢平静女孩傻笑车厢寂静,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感悟情节的曲折。
(1)思考:读这个故事时,你的心情一定发生了许多变化,请你在这条曲线上摆放这篇小说的情节,如果以摆放的高低变化来表现你的心情变化,你会怎么摆放呢?(2)学生摆放情节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3)点拨: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我们的心情就跟随着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的情节设置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设计意图】运用情节示意图,梳理故事发展的脉络,使学生能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摆放情节示意图的位置,感受小说情节的起伏,初步感受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在柏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在柏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在柏林》课文原文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在柏林》知识点多音字:数:shǔ数一数shù数学假:jiǎ不假思索jià度假尽①jìn尽头。
②jǐn尽管。
本课读音同①。
假①jiǎ不假思索。
②jià放假。
本课读音同①。
词语解释:沉思:深思。
奇特: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
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造句:他总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很令人反感。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假:凭借;依靠。
嗤笑:讥笑。
神志不清:知觉和理智不清醒。
文中形容老妇人因痛失儿子而极度悲伤导致的精神错乱。
大概:表示不很准确的估计。
反义词:缓慢——迅速健壮——虚弱停顿——继续奇特——普通寂静——喧闹不假思索——犹豫不决近义词:虚弱——孱弱沉思——深思停顿——暂停大概——可能寂静——平静不假思索——毫不犹豫课内问题: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在柏林》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14课课文。
本文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奥莱尔避开了枪林弹雨的正面战场,从一列行驶的火车上选取了一个小场景,刻画了老兵一家遭受战争摧残的悲惨生活,以小见大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无尽的伤害。
文章篇幅极短,却包含丰富的内涵,引人深思。
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深厚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2、学会运用阅读小说的方法,领会微型小说结构特点及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微型小说“以小见大”“侧面烘托”以及“留白”的特点,小说构思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过去,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表现战争主题的微型小说——齐读课题《在柏林》,猜一猜如果只看课题结合战争主题,可能会些什么?(根据回答板书:战场、战斗、战士)在阅读课文前先回忆一下读小说时,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板书:小说的情节、环境和人物),今天我们就走进美国女作家奥莱尔的这篇不足400字的微型小说,看看她是怎么描写战争这一主题的?二、明确目标,自读课文师:打开课本62页,读阅读提示1、阅读提示,圈出要求A:怎样表现战争这一主题?B结局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的可怕”(PPT)围绕导学中的问题完成学习单(PPT)2、围绕问题,自学,完成自主学习单以往战争主题作品在柏林环境战场上情节战斗场面人物参战战士三、深入文本,品味表达抓环境,体会与众不同。
孩子们找出两处环境描写的句子,(PPT 展示)A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师:这个环境描写你有什么疑惑没有?这一处环境描写作用?板书:铺垫)B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抓关键字“静”理解句子意思抓情节,体会与众不同。
师:能用简短的语言概况课文情节(内容)教师梳理情节(PPT)引导理解:以往战争主题正面描写战斗场面,本文通过老兵的叙述侧面烘托(板书:侧面烘托)师:受到战争伤害的只有老兵一家吗?从哪儿看出?引导写法:以小见大(板书)抓人物,体会与众不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优质教案(含单元知识总结)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
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
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在于要有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
我们在品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这种抖转直下的独特效果。
这篇微型小说篇幅很短,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选取适当的句子理解提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它的特点和魅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柏林:德德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位于东部施普雷河与哈弗尔河交汇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柏林分成东、西两区。
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
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柏林墙拆除,东、西柏林合并,成为德国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组词。
思()指()假()神()腮()脂()遐()伸()二、照样子,写词语。
【推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精品教案
《在柏林》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2.品析句子,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的意思。
3.了解小说的特点,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独立阅读课文,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2.品析句子,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的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小说的特点,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走近文本:奥莱尔:美国作家。
《在柏林》是奥莱尔的微型小说,堪称名篇中的精品。
2.体裁资料:观察文本的特点:(1)人物少(2)篇幅短小(3)故事情节简单3.资料补充: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4.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世界名篇《在柏林》。
二、学习多音字:柏1.领读生词,注音读准字音,班级开火车读词语,比一比谁读得准确。
2.用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三、朗读感知,体悟中心1.独立阅读课文,领会文章的深厚主旨,思考:文章主题要表达什么?2.请你认真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预设: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精神病院。
在车厢里,老妇人奇怪的举动引起了姑娘的嘲笑。
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同学们,请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下阅读的时间。
3.速读课文本文内容较少,我的阅读时间是多久呢?4.小组讨论:讨论主题:(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小说的主要任务有哪些?(3)为什么“车厢里只有妇女和孩子”?(4)老妇人重复数着“一、二、三”是在做什么?5.这篇课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请你分析出它的高潮部分是哪里?预设:高潮:老兵说出实情。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
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案
第1 页共11 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在柏林》
《在柏林》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经过品读人物语言、动作描绘,感知人物形象,领会作者对残忍战争的控告,对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的怜悯。
2.经过比较,感觉小说设置悬念的艺术成效。
3.领会标题对表现小说要旨的作用,认识小说“以小见大”的特色。
教课要点:品尝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此中的感情。
教课难点: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准备:课件教课过程:一、导入话题创建情境1.不论是在古代仍是现代,中国仍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忍的事。
我们能够举出很多反应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忍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磨难。
2.请你们说说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应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初读课文,掌握小说三因素1.仔细阅读课文,圈划标注小说三因素2.故事发生在哪?故事的背景是什么?3.故事有哪些人物?4.归纳故事情节三、研究标题想象畅聊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遣。
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如何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广泛,留给我们好多想象的空间。
(板书:在柏林)【出示课件 1:出示课题】其实,这篇小说是对于战争的。
2.同学们必定读过一些对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对于战争的电影,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样想象,请大家自由讲话,所波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3.教师适合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磨难和残害,尔后睁开对文章的阅读。
四、深入文本解析(一)分研究以下。
【出示件 2】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 了然什么?2.老兵所的“在我走以前,我得把他的母送往人院啊” ,“他的母”假如改“她”好不好?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狠狠了她一眼,随即里沉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 里一片沉寂,静得可怕” 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二)学生此后,生价,教点指。
1.了然小姑娘的缺少关之心和怜悯心,天真浅显。
(板:里尽是女和孩子老人后役老兵)2.“他的母”揭露了老人和亡儿子之的关系,用“他的母”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掉儿子的极端苦楚露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 在柏林》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4*在柏林》教案【教材分析】: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篇幅里涉及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
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面前。
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因为本文篇幅极短,所以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划分,而应选取适当的句子理解,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深沉的主旨。
【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深沉的主旨,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2.感悟这篇微型小说中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发现不同。
过渡: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小说。
在前两课,我们学习了《桥》和《穷人》,一篇篇幅短小,一篇篇幅较长,但情节都扣人心弦。
今天这篇小说大家应该已经提前看过了,大家能结合它给你的初步感觉来说说它和前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预设:学生就初步印象来谈,不要求详细、深入,可从篇幅、结尾或读后的感觉来谈。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课前导语,了解相关背景。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二战中的柏林 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
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
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
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
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原文及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原文及教一、教学内容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课文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德国士兵在柏林的经历。
课文通过士兵的视角,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士兵在柏林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战争的思考和感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同情心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难点: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原文投影仪或黑板。
2. 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复印件,供学生学习和讨论。
3. 战争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战争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引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纠正发音错误,指导感情表达。
3. 理解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理解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战争对生活的影响,讨论如何珍惜和平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同情心和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课文《在柏林》战争的影响:残酷、破坏、痛苦士兵的感悟:珍惜和平、同情心、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战争对生活影响的小作文。
3. 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在柏林》,学生对战争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战争主题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课前导语,了解相关背景。(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3.教师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一)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二)学生汇报以后,师生评价,教师点拨指导。
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板书: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老妇人后备役老兵)
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板书:失去三个儿子送妻子进疯人院)
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1.分组讨论: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图文讲解+练习在柏林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3、“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4、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视频朗读知识点课文主题:本文记叙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一列火车上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将老妇人的悲惨遭遇描绘出来,表明侵略战争给被侵略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同时,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课内问题:1.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答: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的老兵,在被迫上前线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
在车厢里,老妇人奇特的举动引起了两个姑娘的嗤笑。
老兵道出原因后,车厢里一片寂静。
2.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
答:(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截取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深刻地反映了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2)意想不到的结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3)情节上层层铺垫,为小说的结局蓄势。
前文写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小姑娘的嗤笑,都是在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蓄势,到结尾处才揭示出老妇人奇特举动的原因。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14课《在柏林》教学设计
《在柏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微型小说以小见大的特点。
3、领会课文深刻的主旨,体会课文对残酷战争的控诉,深入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教学重难点】1、品味文中的词句,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
2、领会课文深刻的主旨,体会课文对残酷战争的控诉,深入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提到战争,大家会想到什么?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板书课题)2、讲解“柏”这个多音字的三个的读音。
3、出示图片,简介柏林——德国的首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提示:可用关键词提炼,如老兵、老妇人、小女孩、车厢、战争。
)3、这篇小说按情节叙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4.用“--”画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怎样的境况?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明确: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当时承受的苦难。
“头发灰白”“身体虚弱而多病”年老了还要去打仗,战争给人们带来饥饿、苦难,揭露了战争的罪恶。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用“--”画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怎样的境况?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明确:这些词语揭示了德国人民当时承受的苦难。
“头发灰白”“身体虚弱而多病”年老了还要去打仗,战争给人们带来饥饿、苦难,揭露了战争的罪恶。
2、课件出示下列问题: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车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人”说明了什么?(2)老妇人和老头的身体状况怎么样?研读第2、3自然段,思考:(1)老妇人的什么举动引起了两个小姑娘的嗤笑?(2)两个小姑娘“不假思索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3)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默读第四自然段,同桌合作,探究思考:(1)哪一句是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课文中出现了两处“静”,有什么不一样?(3)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这一主题的?3、同桌合作、交流,教师引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原文及教案【原文】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
【教案】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
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想象畅谈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
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板书:在柏林)其实,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2.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关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请大家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4《在柏林》课件(共31张PPT)
老妇人数数 两姑娘嗤笑, 老头眼神制止
在 柏
老妇人再数 两姑娘再笑, 老兵道出实情
林
车厢寂静 静的可怕
控诉战争 期望和平
一、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C )
A.几.乎(jǐ)
数.着(shǔ)
B.咔嚓.(cā)
嗤.笑(chī)
C.傻.笑(shǎ)
重.复(chónɡ)
D.柏.林(bó)
战役.(yí)
热爱和平 战争是残酷的,给人带来的伤痛无法补偿。 反思战争,我们更能体会出今天和平年代中的生活是多么 的美好。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 声笑语、充满幸福与希望,这是人类共同的心愿。
词语搭配 (健壮)的男子 (奇特)的举动
(可怜)的夫人
关联词语 递进关系:
在一节车厢里 , 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 备役老兵, 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 病的老妇人。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
老妇人和老兵的外貌是什么样的?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 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老 兵:头发灰白 老妇人:身体虚弱而多病
“头发灰白”“身体 虚弱而多病”分别写出了 两位老人的状态,为后文 埋下伏笔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反复
3.词语反复。 4.词组或句子反复。 5.语段反复。
因为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不堪巨大的打击,她已经 疯了;而两个天真的小姑娘却尚未意识到这是战争带来的伤害。
“小姐,”他说,“当我告知你们这位可怜的 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 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 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 送进疯人院啊!”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案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
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想象畅谈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
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板书:在柏林)其实,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精品】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在柏林》 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在柏林》是一篇微型小说,在不足四百字的文章里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的残酷性。
作者截取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以后备役老兵的一段话为小说情节的核心,隐去所有背景、过程的交代,而把惨烈的战争后果直接推到读者的面前。
小说的篇幅极短,却包孕着丰富的内涵;情节如此简单,却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这篇微型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意想不到的结尾,所以优秀的微型小说并不在于要有巨大的字数和曲折离奇的情节。
我们在品味这篇文章时就应抓住文章中这种抖转直下的独特效果。
这篇微型小说篇幅很短,不必纠缠于小说的层次,选取适当的句子理解提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它的特点和魅力。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柏林:德国首都和第一大城市。
位于东部施普雷河与哈弗尔河交汇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柏林分成东、西两区。
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筑起“柏林墙”。
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柏林墙拆除,东、西柏林合并,成为德国首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英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组词。
思()指()假()神()腮()脂()遐()伸()二、照样子,写词语。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在柏林》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在柏林》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战争的反思,培养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通过角色扮演,理解人物心理和情感。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中隐含的情感和主题。
教学准备:课文《在柏林》的教材。
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音乐等。
学生分组讨论的准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战争的背景音乐,展示战争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战争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影响吗?”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战争的初步印象和感受。
二、新课呈现1.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提问:“课文中有哪些生字新词?它们的意思是什么?”教师板书生字新词,解释其意义。
2. 细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理解每段的意思。
提问:“课文中描述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板书人物关系图,帮助学生理解。
3. 理解主旨: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提问:“你认为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教师总结:“作者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三、深入探究1.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如老兵、小姑娘、神父等。
每组准备一段对话,展示角色的心理和情感。
提问:“如果你是这个角色,你会怎么做?”教师指导:“在表演时,要注意角色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尽量让角色活灵活现。
”2. 小组讨论:每组分享他们的对话和角色理解,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提问:“你们认为哪个角色的表演最打动你?为什么?”教师总结:“通过角色扮演,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课文原文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
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
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奥莱尔,译者杨棣。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案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
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想象畅谈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
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板书:在柏林)其实,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2.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关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请大家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3.教师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一)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二)学生汇报以后,师生评价,教师点拨指导。
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板书: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老妇人后备役老兵)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板书:失去三个儿子送妻子进疯人院)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
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1.分组讨论: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教师指导: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
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五、着眼结尾,感受技法1.出示问题: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
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2.提问,评点。
3.指导: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一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
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
六、课外拓展,布置作业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板书设计:在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老妇人:失去三个儿子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篇三】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案教学目标:1.领会文章深沉的主旨,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2.感悟这篇微型小说中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发现不同。
过渡: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小说。
在前两课,我们学习了《桥》和《穷人》,一篇篇幅短小,一篇篇幅较长,但情节都扣人心弦。
今天这篇小说大家应该已经提前看过了,大家能结合它给你的初步感觉来说说它和前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预设:学生就初步印象来谈,不要求详细、深入,可从篇幅、结尾或读后的感觉来谈。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课前导语,了解相关背景。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
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
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
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
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没有小的时间点,只有大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一列火车车厢里。
主要人物: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
事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列车上的小插曲。
一位老妇人反复地数“一、二、三”,招致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在老兵的叙述中,大家才知道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而老兵也即将奔赴战场。
2.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尾再进行探讨。
思考:小说既然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列车车厢里的故事,为什么题目叫《在柏林》呢?预设:在学生梳理了小说的要素,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之后,对于标题的疑问可能已经浮上了心头。
此时提出疑问,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随时关注,更有利于之后的探讨。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剖幽析微——寻找文章的反常之处。
过渡:同学们在之前的比较中发现这篇文章的篇幅在本单元三篇小说中最短,要在这么有限的篇幅中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深刻的主旨,便要创设一些深刻的情节,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那么大家在学习这篇小说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反常之处。
(1)学生细读课文,根据提示寻找反常之处。
(反常的情境、反常的人物。
)(2)小组交流标示出来的句子。
A.反常的情境。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反常之一:火车给人的感觉总是气势磅礴、速度飞快的,这里为什么用“缓慢”一词呢?反常之二:火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公共场所,男女老幼汇聚才是正常的情形,而这列火车的车厢怎么尽是“妇女和孩子”呢?预设:这是作者构思精妙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
教师这时可以卖个关子,或者也可以说是设个悬念,不要告诉学生答案,只需告诉学生答案要去文中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之中去寻找答案。
B.反常的人物。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①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代表她失去的三个儿子。
)②老妇人的声音怎么会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呢?是不是不合常识?(这里可能用了夸张的说法,是从侧面表明老妇人的声音之大。
)2.阐幽明微——探寻结局,解决疑问。
(1)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小组交流,分析老兵的形象。
过渡:原来,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神智失常了。
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上文的一切都起铺垫、衬托的作用。
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也是老兵。
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出示课件)这是一位的父亲,这是一位的丈夫,这是一位的军人。
交流:①作为父亲:坚强隐忍。
“失去了三个儿子”。
②作为丈夫:冷静、有责任、有担当。
“挺了挺身板”“送进疯人院”。
③作为军人:悲伤无奈。
“轮到我上前线了”,为了国家有不能推卸的责任。
“总得”,家破人亡却无法顾及的悲切。
(3)再读小说开头反常的情境,解开谜底。
明确:这是一辆有气无力的火车,就像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国民情绪低落,看不见前途。
火车成了一个象征,因为不知道希望在何方,所以文中连火车去往的方向都没有说明,所以说这是一辆“缓慢”的火车。
因为战争形势紧张,连老人都要上战场,所以车厢里才会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3.以微知著——感悟战争之痛。
(1)教师出示交流问题,学生分组交流。
①战争的痛,车厢里的人感受到了吗?明确:听了老兵的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因为众人听了老兵的话,既震惊又悲伤,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憎恨。
遭受到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老兵一家,车厢上的所有人,可能都有亲人或朋友正在战场上,或已经死在了战场上。
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此时笼罩了整个车厢,所以他们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②战争的痛,你感受到了吗?请你写一条反对战争的警示语,呼吁和平。
示例:别让战火的硝烟泯灭人性的善良,别让水深火热的境遇伤害国家的希望,和平才是我们最终的期望。
(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只要关注过世界新闻就知道,现在还有许多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再读课文标题,体会其深意。
明确: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许多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而柏林是德国的中心城市,作为侵略国的国民尚且遭受了如此大的创伤,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那么被侵略国则更加惨烈了。
在战争中最终受害的总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而人民总是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所以这个标题站在侵略国的国民的角度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呼吁着和平。
四、语言训练,课堂回顾1.课堂语言实践训练。
(机动)(1)设身处地想一想,说一说。
质疑:作为一名德国军人,老兵的职责和义务是为国而战;但德国法西斯却是侵略他国、发起战争的一方。
他的角色实在是很尴尬。
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说说你想对老兵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