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感染的知识点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ICU感染防控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ICU感染防控

医院感染防控知识ICU感染防控医院感染防控知识——ICU感染防控医疗保健环境中的感染问题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在医院中,ICU(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关键的区域,因为重症患者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病原体。

为了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免受感染,有必要加强ICU的感染防控措施。

一、感染预防1. 洁净环境ICU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清洁地面、墙壁和家具表面,并确保室温适宜。

医护人员应做好手卫生,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包括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2. 患者隔离对于患有传染病或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进行隔离措施,以防止病原体传播。

隔离措施可包括单人隔离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3. 设施和装备的消毒定期对ICU内的设施和装备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滋生的机会。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感染监测1. 感染流行病学调查ICU内的感染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了解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2. 感染预警系统建立感染预警系统,及时监测ICU内的感染情况,以便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传播。

该系统可包括监测患者体温、血常规、细菌培养等指标。

3. 医疗相关感染监测对于ICU内的医疗相关感染,需要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

并建立相关数据库,以便分析和比对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的病原体。

三、感染控制策略1. 医护人员培训所有ICU工作人员都应接受感染防控的培训,包括手卫生、消毒和无菌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定期进行培训,以保持员工意识和技能的更新。

2. 感染控制委员会建立ICU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指导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的执行。

委员会应定期开会,审查感染统计数据,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抗药性和感染传播的关键措施。

严格遵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南和药理学原则,减少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

四、指导与监督1. 感染防控指南制定完善的ICU感染防控指南,明确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并定期修订以适应不同的感染形势和病原体变异。

重症感染诊断要点PPT

重症感染诊断要点PPT
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提高医疗 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
有效的治疗。
公共卫生管理
健康教育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重症 感染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公共卫生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重症感染的预防和 控制知识,引导公众科学应对疫情。
公共卫生监测
加强公共卫生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监 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控工 作提供科学依据。
03
重症感染的鉴别诊断
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感染部位和症状
重症感染通常有明显的感染部位 和症状,如高热、咳嗽、呼吸困 难等,而其他感染性疾病可能有
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病原学检测
通过病原学检测可以确定病原体类 型,有助于鉴别不同感染性疾病。 例如,细菌培养、病毒分离等。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以辅助 鉴别不同感染性疾病,观察肺部、 腹部等感染部位的病变情况。
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 ,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 养,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 况。
呼吸支持
对于重症感染引起的呼吸 衰竭患者,应给予呼吸支 持治高热和惊厥
对于高热和惊厥的患者, 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治 疗,以缓解症状。
疼痛治疗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应 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胞。
脏器功能受损
其他指标
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 快、肝肾功能异常等脏
器功能受损表现。
如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 升高、降钙素原升高等

02
重症感染的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总结词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详细描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高热、呼吸困难、低血压等,以及生命体征的 变化,如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来判断是否为重症感染。

重症感染诊断要点及抗生素治疗策略舒普深

重症感染诊断要点及抗生素治疗策略舒普深

个体化治疗方案
1 2
个体化治疗的意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病 情严重程度、基础疾病等,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 案。
治疗方案调整的依据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对治 疗的反应等,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3
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毒性低、 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以及适当的给药方案和剂量 。
重症感染诊断要点及 抗生素治疗策略-舒
普深
目录
• 重症感染概述 • 重症感染的诊断要点 • 舒普深的抗生素治疗策略 • 其他抗生素治疗策略 • 重症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01 重症感染概述
重症感染的定义
01
重症感染是指由于致病力强的病 原体或其毒素等因素引发的严重 疾病,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 危及生命。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阴 性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 染。
联合用药方案
联合用药的目的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以及针对多种病原体感 染的治疗。
联合用药的原则
选择具有协同作用或者相加效应的抗生素联合使用,避免使用具有 拮抗作用的抗生素。
常见的联合用药方案
青霉素类抗生素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针对重症感染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提高 应对能力。
谢谢聆听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舒普深能够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有助于控制感染。
舒普深的治疗方案
01
02
03
适应症
舒普深主要用于治疗敏感 细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如 肺炎、败血症、泌尿道感 染等。
给药方式

关于重症感染,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关于重症感染,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关于重症感染,我们需要了解什么重症感染是致病微生物在机体内繁殖生长,从而引起某一脏器或全身感染且因感染而致该脏器或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或死亡的疾病。

近年来,也有相关解释重症感染应包括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重症感染病死率较高,尤其是感染性休克就可高达80%。

重症感染的部位也较多,可涉及多个组织系统,包括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多样,而且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重症感染的病原学分布、耐药性等流行病学资料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因此在诊断治疗上也会存在一定差异性。

一、诊断标准1.1出现病原菌侵入的表现:患者有明确的病原菌感染,比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血常规检测中提示大量白细胞增高,还会伴随出现发烧、寒战、咳嗽、咳痰等感染的临床表现;1.2存在多个脏器损伤的表现:感染的同时还会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出现低血压休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如果患者已患有高血压病,则血压收缩压要比原来高血压的值降低30%以上。

因为感染部位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比如重症感染部位在肺,会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的改变;消化系统的感染则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粘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泌尿系统重症感染还会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表现;肝脏或中枢神经系统也会有相应的临床症状;1.3出现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的表现:如呼吸够快、呼吸不畅、口唇指甲发绀、缺氧等;1.4意识障碍:患者在发病的同时伴有意识障碍,出现嗜睡、胡言乱语且病情严重时甚至出现昏迷的临床表现;二、危害及并发症2.1呼吸功能衰竭:重症感染会引起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氧合指数低于300,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出现呼吸急促、甚至是叹气样呼吸等临床表现;2.2循环衰竭:重症感染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以引发机体组织灌注不良甚至是乳酸中毒的症状,比如血压偏低、脉搏细数、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现。

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

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

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 预防
预防重症感染的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避免 接触感染源。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避免 过度劳累,保 持充足的睡眠。
接种疫苗,提 高免疫力,预 防感染性疾病。
避免接触感染 性疾病患者, 减少感染的风 险。
加强锻炼,增 强体质,提高 抗病能力。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感染 性疾病。
05
混合感染:同时感染多种病 原体,如细菌和病毒混合感
染等
重症感染的特点
01
病情严重: 感染程度深, 病情发展迅 速,可能导 致死亡
02
免疫系统受 损:感染导 致免疫系统 功能下降, 难以抵抗病 原体
03
并发症多: 重症感染容 易引发其他 器官和系统 的并发症
04
治疗困难: 重症感染需 要采用多种 药物和治疗 方法,治疗 难度较大
适度运动:进行 适量的有氧运动, 如散步、跑步、 游泳等,增强体 质
充足睡眠:保证 每天有足够的睡 眠时间,有助于 免疫系统的恢复
减少压力:学会 释放压力,保持 心情愉快,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
避免感染:避免 接触感染源,如 勤洗手、戴口罩 等,降低感染风 险
定期体检:定期 进行体检,了解 身体状况,及时 发现并治疗疾病
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
演讲人
目录
01. 重症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02. 感染性休克的定义和分类 03. 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治

04. 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预 防
重症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重症感染的定义
重症感染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 病,通常涉及多个器官或系统。
重症感染的分类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 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危重症的感染与治疗医学ppt

危重症的感染与治疗医学ppt
危重症的感述 • 危重症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 危重症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危重症感染的治疗 • 危重症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案例分析
01 危重症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危重症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 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严重感染, 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变 化,甚至危及生命。
加强医疗资源储备,提高救治能力,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病毒传播链,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社区防控
加强社区防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降低感染风险。
公共卫生措施
监测与预警
公共卫生应急预案
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疫 情。
制定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提高应对 能力。
革兰氏阴性菌
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易导致肺炎、泌尿道感染等 。
病毒性病原体
流感病毒
引起流行性感冒,症状包括发热、咳 嗽、乏力等。
肝炎病毒
如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可导 致肝炎、肝硬化等。
真菌性病原体
念珠菌
常引起口腔、肠道和阴道感染,症状包括口腔溃疡、腹泻等。
曲霉菌
可导致肺部感染,常见于免疫低下人群。
免疫学检测
通过检测特异性抗体或抗原, 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核酸检测技术,检测病原 体核酸,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用于肺部感染的诊断, 观察肺部病变情况。
CT检查
超声检查
高分辨率CT能更准确地 诊断肺部感染,观察病
变部位和程度。
用于腹部感染的诊断, 观察脏器病变情况。
寄生虫性病原体
疟原虫
引起疟疾,症状包括寒战、高热、出汗等。

重症感染PPT课件

重症感染PPT课件

护理要点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排痰、吸氧,保持呼 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合理使用抗生素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 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营 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康复指导
运动康复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 复计划,逐步恢复体力。
重症感染的常见病因
细菌性感染
病毒性感染
真菌性感染
寄生虫感染
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如流感病毒、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如念珠菌、隐球菌等。
如阿米巴原虫、疟原虫 等。
重症感染的症状与体征
01
高热
02
寒战
03 呼吸困难
04
神志改变
循环障碍
05
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39℃。 肌肉颤抖,身体发冷。 呼吸急促、费力,甚至出现三凹征。 意识模糊、昏迷等。 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等。
03
重症感染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
80%
抗生素选择
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和感染的严 重程度,选择敏感、有效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
100%
联合用药
在单一抗生素无法控制感染的情 况下,考虑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 以提高疗效。
80%
用药时机
尽早开始抗感染治疗,以降低感 染对机体的影响。
支持治疗
02
01
0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接 种相应的疫苗以预防重症感染 。
感染控制措施
隔离患者

重症医学课件重症患者的感染

重症医学课件重症患者的感染
总结
艰难梭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肠道感染,多发生于长期使用 抗生素的患者。对于疑似患者,应尽早行大便培养确诊, 并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病例三:血流感染的判断与处理
01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52岁,因急性胰腺炎入住ICU。
02
诊治过程
患者入院后出现高热、寒战等感染症状,血培养阳性,诊断为血流感染
。采用抗生素治疗,并给予支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手卫生设施的完善
提供方便可用的手卫生设施,如洗手液、干手器等,并定期检查 其使用情况,确保其有效性。
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
加强手卫生宣传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保护性隔离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保护性隔离措施
对高危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减少外界细菌的侵入,预防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呼吸道护理
痢疾
由于细菌引起,导致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
03
重症患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
医院环境清洁
定期对病房、治疗室、设备等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细菌滋生。
医疗器械消毒
确保医疗器械如输液器、导管等在使用前已经彻底消毒,减少交叉 感染的风险。
病员衣物和床单处理
对病员衣物和床单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防止细菌传播。
,并引起病理反应的过程。
感染通常以微生物为主,但也可 以包括寄生虫、细菌、病毒等。
感染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 个概念,也是患者病情恶化的重
要因素之一。
感染的分类
病毒感染
如流感、肝炎、艾滋 病等。
细菌感染
如肺炎、败血症、脑 膜炎等。
真菌感染
如念珠菌病、曲霉菌 病等。
寄生虫感染
如疟疾、阿米巴病等 。

重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课件PPT

重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课件PPT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05 抗生素应用的管理与优化
抗生素使用的监管政策
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抗生素的疗效、安全性、细菌耐药性等因素,将抗生素分为 不同级别,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和管理措施。
处方审核制度
建立处方审核机制,对医生开具的抗生素处方进行审核,确保抗生 素使用合理、规范。
抗生素使用监测与报告制度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总结词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化代谢过程来发挥抗菌作用。
详细描述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抑制细胞壁合成(如β-内酰胺类)、抑制蛋白质合成(如大环 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抑制核酸合成(如喹诺酮类)等。这些作用机制针对病原微生物的特定生化 代谢过程,从而有效抑制或杀死病原微生物。
重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重症感染概述 • 抗生素基础知识 • 重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原则 • 重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实践
• 抗生素应用的管理与优化 • 重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案例分析
01 重症感染概述
重症感染的定义与特点
重症感染是指由于致病力强的病 原体或其毒素引发严重的全身性 感染,导致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或
衰竭的疾病状态。
重症感染的特点包括起病急、病 情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
重症感染常常需要紧急治疗,以 控制病情恶化,降低死亡率。
重症感染的常见病因
常见的重症感染病因包括细菌 、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 其中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
重症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包括金 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大肠杆菌、流感病毒、艾滋病 毒等。
03 重症感染的抗生素应用原则
根据感染病原体选择抗生素

危重症患者的感染相关护理知识

危重症患者的感染相关护理知识

危重症患者的感染相关护理知识第一节概述 (4)一、感染的原因 (4)(一)患者因素 (4)(二)医疗行为因素 (5)(三)环境因素 (6)二、感染的分类 (6)(一)根据感染的不同来源分类 (6)(二)根据感染的不同病原体分类 (6)(三)根据感染的不同部位分类 (7)第二节医院获得性肺炎 (9)一、感染评估与诊断 (9)(一)感染评估 (9)(二)诊断标准 (10)二、预防与护理 (11)(一) HAP的预防 (11)(二) HAP的护理 (12)第三节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14)一、感染评估与诊断 (14)(一)感染评估 (14)(二)诊断标准 (15)二、预防与护理 (17)(一) ICRI的预防 (17)(二) ICRI 的护理 (17)第四节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19)一、感染评估与诊断 (19)(一)感染评估 (19)(二)诊断标准 (20)二、预防与护理 (20)(一) CAUTI的预防: (20)(二) CAUTI的护理 (2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感染约占全球每年总体死亡率的25.5% (约1500万人),是造成人类死亡最重要的因素。

医院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HAI)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人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综合ICU是HAI现患率最高的科室。

危重症患者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而影响原发病的治疗,使死亡率和治疗费用增加,使住院时间延长。

第一节概述ICU承担着各种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又是多种微生物聚集的地方。

由于患者和医疗行为等因素,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比普通病房高3~ 18倍,一般为13.30% ~ 31.44%。

ICU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收治的病种、患者年龄、住院日长短、医院和ICU的规模等因素有关。

通常外科ICU较内科ICU感染率高,综合ICU较专科ICU感染率高。

〖医学〗危重病人的感染

〖医学〗危重病人的感染

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 疗。
支持治疗
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控制体温、 吸氧等措施,以支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感染,如脓肿、坏死组织等,需 要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病灶。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病情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和实 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密切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调整
提高免疫力
01
02
03
04
均衡饮食
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包括蛋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
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适量运动
鼓励病人进行适量的运动,以 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有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以免影 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保持环境卫生

曲霉菌
如烟曲霉、黄曲霉等,可引起肺部 感染。
隐球菌
如新生隐球菌等,可引起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
其他病原体
立克次体
如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 克次体等,引起斑疹伤寒和恙虫
病。
支原体
如肺炎支原体等,引起呼吸道和 泌尿道感染。
衣原体
如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等 ,引起沙眼、肺炎等疾病。
REPORT
CATALOG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可引起皮肤、血流感染。
病毒
呼吸道病毒
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 病毒等,引起肺炎、心脏 疾病等。
肠道病毒
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 ,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 。
肝炎病毒
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 炎病毒等,可引起肝脏炎 症。

危重病人的感染课件

危重病人的感染课件

呼吸系统感染多由革兰阴性 细菌引起,烧伤创面则以铜绿 假单胞菌为主,腹腔感染如阑 尾炎、胆囊炎、胰腺炎或腹腔 脓肿多混有厌氧菌感染。
危重病人的感染
26
感染的病理生理
有些细菌均为条件致病菌,在严重
基础疾病、营养不良和肺部防御功能
减弱时易发生感染。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和长期深静脉营养
代谢支持,危重病人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升高,
危重病人的感染
23
染的病理生理感
常导致严重感染,增加了 ICU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这已成为全球普遍面临的难题。
危重病人的感染
24
感染的病理生理
不同部位的感染,其致病菌有 所不相同,多数尿路感染由大 肠埃希杆菌和肠球菌引起,伤 口感染以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 杆菌最多见,
危重病人的感染
25
感染的病理生理
⑤通过视、触、叩、听,X线, CT, MRI,穿刺等手段,明确感 染部位;
危重病人的感染
43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⑥获取培养标本:留取伤口 引流液、痰、中段尿、粪、深 静脉导管、气管导管,穿刺腹 腔、胸腔、蛛网膜下腔收集标 本,以及抽取动脉血等,进行 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 确微生物种类;
危重病人的感染
5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同时这些病人常可伴发休克,这 可导致组织和器官低灌注,脏器功 能障碍,是内源性感染的重要原因。 显升高。
危重病人的感染
6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二、医源性因素
由于某些诊疗措施的应用,破坏了 机体天然屏障,损伤了机体的免疫功 能,为病原微生物的侵人制造了条件, 如药物、器官移植、血液净化、大血 管插管、外科手术、机械通气、放疗、 化疗等。

重症感染之困惑(概要)培训课件

重症感染之困惑(概要)培训课件

抗感染治疗
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以覆盖可 能的病原体,降低耐药性。
根据患者的病情、药敏试验结果 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方案。
早期诊断与治疗 联合用药 用药时机
调整用药方案
及早发现病原体,根据药敏试验 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一旦确诊为重症感染,应尽早开 始抗感染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 。
支持治疗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等 皮肤并发症。
01 02 03 04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排痰、吸痰,保持呼吸 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 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配合治疗。
05
重症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Chapter
预防措施
强化手卫生
严格遵守六步洗手法,定期对洗手设施进行 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可继发细菌感 染。
其他病原体感染
支原体感染
多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可继发细菌感染。
立克次体感染
多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可继发细菌感染。
衣原体感染
多由沙眼衣原体引起,可继发细菌感染。
03
重症感染的诊断与评估
Chapter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通常包括感染源、感染类型、感 染部位等,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 ,诊断标准会有所不同。
立即予补液、升压 等对症治疗,行床 旁超声检查提示腹 腔内积液。
调整抗生素使用, 加强脏器功能保护 及营养支持治疗, 患者病情好转。
案例三:ICU内多药耐药菌暴发感染
某三甲医院ICU内连续出现多例感染患 者,病原菌均为多药耐药菌。
通过以上措施,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未 再出现新的感染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度脓毒症 v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
1
PCT 1 CRP
灵敏度
灵敏度
IL-6
乳酸盐
PCT + 临床诊断 AUC:0.94 单独的临床诊断 AUC:0.77
0 0 1- 特异性 1
0 0 1- 特异性 1
PCT优于CRP、IL 、乳酸盐
Müller B, Crit Care Med (2000) 28:977-983 Harbarth 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 164:396-402
– 急性意识状态改变
• 脓毒性休克
– 脓毒症诱导的低血压
– 适当补液不能使之回升,同时伴有灌注异常 – 需要血管活性药维持血压
34
C
抗生素治疗 新增
诊断后1h之内应用抗生素
1,3beta-D-葡聚糖(G试验)/GM 试验/甘露聚糖抗体检测 抗病毒治疗越早越好,通过PCR或 病毒培养获得证据 不建议将PCT作为诊断重症感染的 指标。降钙素原降低可以作为经验 性抗生素治疗过程中的停药依据。
• 严重感染在器官功能损伤前即出现微循环的改变。
• 以微循环血流分布的异质性和微循环灌注减少为特征。 • 重症感染患者24小时内毛细血管灌注未恢复与预后差相关。 • 监测重症感染患者微循环的变化有助于重症感染的早期识 别和预后的判断。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VOL 166 2002
重症感染的知识点
SEPSIS的病理生理进程
INFECTION
SIRS
sepsis
Severe sepsis
MODS
Septic shock
感染的认识
1、有无感染? 2、感染的部位? 3、致病微生物? 4、敏感抗生素以及非药物治疗措施
5、抗感染治疗疗程和支持治疗
6、什么时间停止药物治疗
重症感染
2008
2012
37
E
液体疗法
天然/人工胶体或晶体液均可用于 液体复苏。 无证据哪种液体更优越(1B) 液体冲击疗法:30min内1000ml晶 体液或300-500ml胶体 并持续补液直到血流动力学得到改 善(MAP、心率、尿量)或CVP/ PAWP增加而血流动力学无改善时
首选晶体液进行初始液体复苏(1A), Septic shock联用白蛋白(2B) 建议不用MW>200和/或取代基>0.4 的HES 以晶体液≥ 1000ml开始(最初4-6h 至少30ml/kg) 血流动力学改善依据:动态(PPV、 SVV…),静态(CVP、MAP、心率)
生物标记物的价值
• 全身性感染的诊断指标
• 仅作为协助诊断的指标,不能作为明确诊断的指标
• 178 种全身性感染生物标记物
• 在不同患者群体、疾病、感染病原体的情况,其意
义不同。
CPR 和 PCT
Meta-Analysis: PCT and CRP• CID 2004:39
Meta-Analysis: PCT and CRP• CID 2004:39
28
第一部分 严重脓毒症的管理
A B C D E
29
初始复苏 诊断 抗生素治疗 感染源控制 液体疗法
F G H I J
血管加压类药物 正性肌力药物治疗 皮质类固醇 rhAPC 血制品管理
第二部分 严重脓毒症的支持治疗
a b c d e
30
机械通气(ARDS/ALI)
镇静、镇痛和 神经肌肉阻滞
f g h i
F
血管加压类药物
即使在低血容量还未纠正时,就需 使用血管加压药物,使MAP ≥65 mmHg 推荐将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作为 纠正脓毒性休克低血压时首选的血 管加压药物(1C) 肾上腺素仅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 胺效果不明显时使用
建议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首选缩血管 药物(1B)
多巴胺,仅限于心律失常风险极低、 心输出量低下或心率慢的患者。(2C)
6h EGDT (hypotension or Lac>4mmol/L)
CVP 8-12mmHg(MV12-15mmHg) MAP≥65mmHg
尿量≥0.5ml/kg.h
ScvO2≥70%或SvO2≥65%
CVP达标而ScvO2未达标,则输注RBC使Hct≥30% 和/或多巴酚丁胺(最大可达20μg/kg/min)
Infection 2007; 35: 352–355
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发展进程, PCT呈现连续性的升高
逐步降低的PCT浓度水平,可以反映tion of PCT per day after treatment Indication for success of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不能因为血培养而延误抗生素的 使用(45min内完成送检)
1,3beta-D-葡聚糖(G试验) 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 甘露聚糖抗体检测
2008
2012
33
解读:定义无变化
• 脓毒症 Sepsis:
感染+SIRS
•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脓毒症+下列情况
– 急性器官功能不全
– 低灌注或低血压包括乳酸性酸中毒、少尿
1种或更多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疗程一般为7-10天(经验性联合治 疗不超过3-5天,获得病原微生物 证据后降阶梯,转为单一治疗)
2008
2012
35

评:
•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存在浓浓的 商业气息与痕迹,因此随着检验技术的进 步,1,3 β-D葡聚糖、甘露聚糖和抗甘露 聚糖抗体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診断手段被 強调,而不是一味地“预防、抢先”等等, 可能会让临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更加慎重。
2008
2012
38
解读:胶体
• 万汶 (6%中汶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 液) • 贺斯——(盈源) (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 • 不建议使用贺斯,对万汶和明胶,我们保 持沉默(1B) • 最大剂量为33 ml/kg/d
39
• 被动抬腿试验(PLR)
40
虽然RBC提高了ScvO2 但是:a、输注红细胞诱发ARDS/MSOF b、库存红细胞阻碍微循环
c、库存红细胞释放O2能力下降
32
B 诊

Sepsis/severe sepsis/ septic shock定义 抗生素前至少2份血培养:1份外 周血,1份中心静脉导管(>48h) 及时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床边超 声)、病原学标本的采集
脓毒血症中,不同标志物的动力学变化
Procalcitonin(PCT)
Cytokines ( IL-6, IL-10, TNF-α) 白细胞介素,快速上升,下降 CRP C反应蛋白延迟释放,下降
快速上升 : 3-4 hours 快速下降,半衰期接近24小时 快速回馈反应治疗成效 (每24小时降低50%浓度) 不被类固醇等药物治疗影响
重症感染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的价值
• 依据SIRS 的表现并不能早期诊断重症感染。 • 器官功能损伤的数量可以用于重症感染患者病情的 评价—82%。 • 重症患者评价系统都有助于评价患者的严重程度和 预后—SOFA评分 •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是不错的选择。
乳酸有助于重症感染的早期识别
血乳酸的升高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感染的 发生,并且提示重症感染患者的不良预后
36
D
感染源控制
需要紧急处理的特定解剖学感染 要及时(6h内)作出诊断:坏死 性筋膜炎、弥漫性腹膜炎、胆管 炎、肠梗阻等 SAP:待能明确划分正常和坏死 组织后进行干预 脓肿:经皮引流优于外科引流 及时去除可能引起感染的血管内 工具
必要时应该在诊断后12小时内行外 科引流以控制感染源
下面二条无变化
Crit Care Med 2009 Vol. 37, No. 5
乳酸有助于重症感染的早期识别
敏感性分析-28天死亡率和血乳酸明显相关
Crit Care Med 2009 Vol. 37, No. 5
乳酸有助于重症感染的早期识别
Crit Care Med 2009 Vol. 37, No. 5
微循环监测能够早期诊断重症感染
DVT的预防
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SDD/SOD 支持限度的考虑
血糖控制 肾脏替代治疗 碳酸氢盐治疗
A
初始复苏
目标同2008 主要为Bundle更新
Sepsis resucitation bundle(3h)
1、测定血乳酸 2、应用抗生素前获得培养标本 3、1h内广谱抗生素使用 4、低血压和/或Lac>4mmol/L时,1h内启动液 体复苏,补液量为30ml/kg晶体液
• 威胁生命的感染。
• 由致病生物在机体内生长繁殖, 引起某一脏
器或全身感染且因感染而致该脏器或全身
多脏器功能衰竭或衰竭的感染。
国际上重症感染的治疗的意见
• 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测 • 综合使用实验室检查和临床经验, 及早发现/ 疑似患者。 • 力争在发病后6h内明确诊断, 并立即开展EGDT。 • 措施:强力有效的抗感染、监测循环障碍和预防组织缺氧等 • 目标是消除致病菌、纠正循环障碍及组织缺氧状态、阻断疾 病发展的炎症级联反应恶性循环的目的。
PCT清除率用于评估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PCT清除率用于评估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PCTc-5 =0.58 PCTc-7= 0.69 PCTc-9=0.79
PCT清除率用于评估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1、脓毒症患者持续高水平的PCT浓度与低生存率相关。
2、PCTc可能是一项有用的评估指标,第7天与9天PCTc均 可预测预后,但相比而言第9天的PCTc可在一定程度上较 为准确的评估不良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